第一篇:清明祭祖,是连接个体与先人的精神纽带
清明祭祖,是连接个体与先人的精神纽带
清明节祭祖,是中国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祭祖时扫墓,燃香奠酒,焚烧纸钱以及举办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先祖的怀念。大家清明节会去扫墓吗?对这种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日前,益派咨询和民意中国网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3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者清明节曾去扫墓。69.9%的受访者赞同在全社会弘扬中华祭祖文化,让更多年轻人理解这种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为什么历来重视丧葬和祭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敦亲睦族、行孝品德,因此清明节的祭祖活动成为大家的一个重要活动。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每一个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延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先人连接的精神纽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中国是一个“移民”大国,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那清明节对大家的影响力如何呢?
第二篇: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
清明祭祖与民间信仰
祭奠祖先,悼念亡灵,古已有之。据史料记载,周代时百姓受帝王祭祀礼仪的影响,就有郊祭先祖的习俗。《孟子·离娄下》记有齐人郊外乞墓祭者祭馀的故事,说明战国时就有上坟祭祖之俗。但将清明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却自唐代始。唐代之前各类文献资料尚无有关清明节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岁时节日的著作,其中就未见有清明节的记录。至唐代时,无论官方正史还是民间野史及文学作品,关于清明节的记载突然多了起来,可见,清明节日在唐朝时已成习俗。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统治者顺时应势,将清明正式确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史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君主正式下诏:清明之时“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从此,清明作为农时节气和国家节日的双重身份一直传承至今,虽然其活动形式随着岁月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也发生过像“文革”这样特殊时期将清明祭祖视为封建迷信而加以禁止的现象,但留存于人们心中的报本追远的感情和对祖宗神灵的信仰却是任何外在力量所阻隔不了的,因而一旦这种悖逆人心的外在强制力量被解除,清明祭祖这一盛大节日又以新的形式重返民间。清明前后,那些散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遵从祖先的召唤,不远万里,奔赴自己的祖灵之地,祭奠逝去的先人,同时与亲友团聚。我国自2008年以政府法
令形式恢复清明节假日以来,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追思先人几乎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
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凡流传经久的民间节日,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积淀和记录,是其民族精神和观念的物化表征。无疑,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并非某个圣人的主观构想和自觉设计,但透过这种节日习俗,我们却可以体认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象和精神内涵。
在我看来,清明祭祖这种民间习俗之所以能传之数千年而不衰,乃是因为它承载和包蕴了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尤其与稳固而顽强的民间信仰相勾连。从根本上说,清明祭祖,可以培植孝亲仁爱的人伦道德。
尽管清明节的活动形式在两千多年的世代传承和延革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本质内涵却保持了相对稳定。据史料记载,在唐代,上坟扫墓、改火、治蚕室、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插柳等,是清明节日的主要活动。宋代基本上沿用唐朝旧习。自元以后,改火的活动从上至下被逐渐废除,各种娱乐活动亦因地因时而有所不同,然而,清明的核心内容却并无改变。自古至今,清明来临时,庶民百姓都要把修葺坟莹、祭拜先祖、凝聚亲族、重温遗训等作为必作功课,这些可以看作是清明节的核心内容。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重视清明祭祖活动,是因为它符合儒家所
倡导的孝亲仁爱思想,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淳化和提升。儒家一再强调,孝悌即是仁的根本,忠与孝相连,仁与孝相通。孔子《论语》在开首第一章就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孟子也提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这就是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爱的根本,也是尧舜之道的实质。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一个人的仁性、爱心是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的,也是建立在这种基于人类本然之爱的基础上的。所以,儒家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第二十》)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不可能去爱别人,更不可能具有博大仁爱之心。因而,要培植仁性爱心,首先必须培植孝道孝心,仁不过孝的扩展和升华。孝道不仅表现为对在世父母和亲人的敬爱,而且表现为对已逝先祖的崇敬。儒家特别重视对死者的丧葬之礼。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这不仅是子女的应尽之责,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对此,孔子有十分明确的论述。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这就是说,如果一国之民都能谨慎地做到依礼办好父母的丧事,诚心诚意地祭祀先祖,那么,整个社会的民风民德自然得到提高。
不仅如此,儒家的孝亲仁爱思想最终还与信仰直接贯通。“仁
者,人也。”(《中庸·第二十》)我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人性、人的本质,即是说,所谓仁爱之心,不是从外面附加于人,而是由人之为人的本性所决定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提出了“性善论”。在儒家的道德思想中,“仁”不仅是贯穿于道德之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而且是道德赖以存在的人性论基础。不论何种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论基础上的。良好的道德是建立在善良人性的基础上的,人性不善,如何行德?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由于儒家把道德建立在人之为人的人性论的基础上,这就确保了道德一以贯之的良善本性及其传承的稳固性。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人伦道德时,不是就事论事,拘泥于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极力阐明道德得以存在的人性本源,这正是其高明之处。
然而,儒家的道德学说并未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从人性上升到神性,从人道上达到天道,使之臻于一个绝对超越的至善之境。《中庸》开首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说,天命、天理、天道与人性是相通的,而人性又具体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准则,按照这种道德准则去修养自己就是教化。这体现了儒家人天合一、性理相通的基本思想。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能尽己之心,不做违心忤逆之事,就是尽人本然之善性;能尽人本然之善性,就能参与天地万物的生长化育,与天地比肩而立了。孟子所提出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思想,《中庸》所阐发的“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观念,所体现的就是儒家心、性、天三者一体贯通终极信念。当我们把道德践履提升到天命、天道、天理的至极之境时,我们就达到了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的终级的神圣的信仰领域,在这个纯粹的信仰世界里,个人及其行为被融入到宇宙本体之中,与其合二而一,从而达到永恒和不朽。
清明祭祖活动对于培植人们的这种孝亲仁爱思想特别是提升道德信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祭祀先祖的庄严仪式中,人们的一片哀思和真情从现世延伸到了来世、从地上升华到了天国、从人性飞跃到了神性,正是在这种超越和飞渡中,人们确立起了自己的信仰,找到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也许因为清明祭祖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和儒士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加以倡导和推行,而民间也积极予以响应。真可谓清明之祭,崇天祀祖,教化民众,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哉!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三篇:清明祭祖与人伦道德
清明祭祖与人伦道德
清明祭祖的首要作用是培植孝亲仁爱的人伦道德,其次是寻找人类精神的信仰之地。
中国是一个实行“祖先崇拜”的国度。在传统社会,大多数人包括知识分子虽然没有明确的宗教归属,但却存在着多神信仰,特别是崇信祖宗神灵。他们虔诚地相信,已逝的祖先实际上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已成为那个世界的神灵,并密切关注着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其提供护佑和福祉。凡家族的荣辱兴衰、福祸进退都与祖宗之神紧密相连。因此,在中国人看来,逝去的先祖并没有真正远离他们,而是时刻伴随在他们左右,关心和保护着他们。而作为逝去祖先的后代,理应尽祭祀拜敬之礼,时时怀念他们,与其保持心灵上的联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现实的民族,在对神祇的态度上也是这样。尽管也敬奉其他别的神祇,但认为只有祖宗神才和自己最为亲近,才会全心全意地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所以,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神是自己的祖宗。正如美国学者J•L•斯图尔特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细致考察后所说的:“祖先崇拜事实上才是中国的真正的宗教。”
中国人祭祀祖宗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在宗庙、宗祠、坟前、墓地祭拜,亦可以在祖先灵位、遗像前祷告,甚至随时可以在心中默念。当然,究竟在何时何地用何方式进行祭拜,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其礼仪形制是不一样的。但对于
清明之祭来说,古往今来,大多数民众都是在先祖的墓地里进行的。在诸多祭祖活动中,我认为,只有坟前、墓地的祭祀才更为直观和感人。
当人们来到先人的坟前从事祭祀活动时,其所面对的是逝去亲人的遗骨和掩埋这些遗骨的坟冢,于是,先祖生前的生活场景和音容笑貌顿时浮现在眼前,从而激起对先人的无限思念和缅怀,一种无以言表的悲痛之情也油然而生。正是在这种缅怀和悲痛之中,祭奠者与逝者之间建立起了一座直接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中国人看来,当其在坟前从事祭奠活动时,实际上是在与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交谈、对话,他们所面对的坟墓在其想像中就是逝去亲人的居所,是另一个神灵世界的有形的象征和物化的符号。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却真实地存在着,其对于亲人的祭祀行为及其心理活动也是完全知晓的。这就是为什么凡中国的祭祀者总爱在已逝亲人坟前诉说哀思和禀告近况的原因。
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正是在这种恒常的祭奠中,找到了自己延绵不绝的生命之源,并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这种无限的血脉传承之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了自己生命的终极意义,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之源和精神之所。
如此说来,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坟”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既是属于尘世的,又
是属于天国的;既存在于现实之中,又指向不可知的未来;既是人的有限性的终点,又是其通向无限的起点,总之,“坟”是连接物质和精神、感性和超感性、尘世和天国、现实和未来、有限和无限的中介和载体。中国人所赋予“坟”的这一切独特属性,就是其祖宗崇拜和信仰观念的投影和映射,反过来说,其祖宗崇拜和信仰观念正是通过这种“坟”的物象而得到实现和表征。
由于“坟”在中国人心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十分注重对坟茔的选址、建造和保护,视坟茔为家族渊源和祖宗福地,神圣不可侵犯。据史料记载,历代统治者不仅对于历史名人坟墓予以保护并定期祭祀,而且均制定过“发墓者诛”和“窃墓者刑”的严刑峻法,以惩罚毁损坟墓的行为。在唐代,“开劫坟墓”与“十恶忤逆、官典犯赃、故意杀人、合造毒药、放火持仗”以及“关连”、“逆党”等同样看待,被列为最为严重的罪行之一。元代刑法有这样的规定:凡“移弃尸骸,不为祭祀者”,情同“恶逆”,予以严惩。但凡“发冢”之罪亦与“强窃盗贼”、制造假币、劫掠拐卖人口以及“放火、犯奸”等死罪同等处罚,且不得赦免。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中,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和激烈批判,丧葬文化也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到否定和破除。受此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历来缺乏对于死者坟地的明确保护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丧葬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例如,200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的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其中规定对于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以及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的行为,其近亲属因其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于农村坟地的保护虽无明确规定,但在第八十五条中提到:“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这也表明了法律对于民间习俗、习惯的尊重。特别在2012年11月,我国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中《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修改为:“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相比此前规定,取消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这一条款。这些都显示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实行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只能以说服教育的方式加以推行,而不能采取行政强制的手段予以推广。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平坟掘墓运动,不仅公然挑战和践踏了我国的法律法规,而且极大地
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严重触犯了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信仰,粗暴地破坏了扎根于民风民俗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并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才能平民愤、慰亡灵,惩恶行、绝后患。
再次,清明祭祖还具有凝聚家国同构族群意识的作用。在中国,清明祭祖一般来说是一种集体活动。对于一个家族或家庭来说,大都由年长者带领众多亲属到先祖的坟前一一祭拜,以寄哀思。亲人相聚,既要追忆先祖的业绩,诉说思亲的衷肠;又要畅叙别后的情怀,交流彼此的信息,这无疑有利于增进亲人的情感和家族的和谐。而家庭和睦、家族和谐,对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所提供的是积极的正能量,尤其在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中,这种作用就更显重要。清明祭祖的这种文化意蕴在现代条件下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更为凸显。面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道德滑坡、信仰失落的困境,通过清明祭祖活动,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知恩报本、亲孝仁爱的道德情操,理性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树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和崇敬先贤的价值观念,重建失落的精神家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城市所产生的巨大聚集效应使人地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传统的丧葬仪式和祭祀活动受到限制,回乡祭扫的空间阻隔也增加了参与的困难;另一方面城市化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疏离,家庭和家族成员因工作关
系的离散,使得传统的亲族凝聚力开始下降。这种状况对于清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不少生于城市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从未参加过清明祭祖以至不知先祖葬于何处的原因。但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不正说明了利用清明的法定假日带领家庭和家族成员回乡祭扫、认宗归祖、知恩报本、敦亲睦族的重要性吗?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一种文化现象只有遭遇到一定的阻力之后,才能获得顽强的保存和发展。我想,城市化进程对于清明文化的影响也是如此,它所造成的冲击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四篇:孝是中华文化根——祭祖与孝亲
孝是中华文化根——祭祖与孝亲
报本反始,不忘其初。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日子之一。而我们成长过程可能都曾有误区,觉得好像老祖宗的东西过时了,甚至觉得祭祖是不是有迷信色彩。回想自己在中学时代,都还比较崇洋媚外,书桌前贴的还是西方动作影星的照片。我也非常感恩祖宗保佑,让我遇到老祖宗的教诲,能把这些错误观念转过来。
其实,祭祖的深义,就是让人饮水思源,不忘自己的根本。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义之邦」,《大戴礼》告诉我们,礼有三个根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天地是所有生命生长的根本;「先祖者,类之本也」,先祖是人类的根本、源头;「君师者,治之本也」,一国的国君和老师,是这个国家能不能安定的根本。看到《大戴礼记》所谈的礼的三个根本,我们就了解这么多地区拜「天地君亲师」,都是有经典依据的。确实如经文讲的,没有天地,万物怎么生长?没有先祖,怎么会有我们?饮水思源,水有源,树有根,先祖是我们的根本。再来,没有领导者主政治,没有老师主教育,整个社会怎么可以安定?所以从祭礼就可以看到,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人格当中,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个知恩报恩的心就从不忘天地君亲师的恩德中启发出来。
祭祖真正的意义:承传中华文化。
可能我们对几千年来先祖的恩德,以及中华文化的宝贵,没有太深的体会。真的,我们最要感谢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万姓祖先。我们读书时,读过有个词叫「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有我们中国。而其他的民族,文明血脉出现断层,都没落了,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绵延了五千年都没断,而且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这在全世界是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人世间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偶然,有因必有果,果又会变成因。《易经》把天地间非常重要的真理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的祖先,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全都是圣人,近五千年来历代祖先他们自己履行仁义道德,教育后代也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种教育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没有改变。全世界找不到像中国人这样的族群,既从伦理道德起家,又能重视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不是偶然,这是我们祖先的圣德在庇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在引领着我们。
我们今天可以学到中华传统文化是结果,原因是我们祖先有这么好的文明传下来。我们现在学是结果,又将变成一个因:我们学得好,可以再传五千年;我们不学,那中华文化就断在我们手上,我们就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子孙。所以慎终追远、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应该是我们的本分。
中华文化牵动世界和平。
我们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弘扬,其实是维系着整个世界的安定。我们也看到这个世界,在这一百多年来,功利主义横行,呈现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英国大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全世界非常有权威,他曾讲到,「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高度推举我们中华文化儒释道的教育。汤恩比博士这句话讲得很重,所谓「唯有」,就是说唯一只能靠中华文化来救世了。
而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在这个大时代,应该肩负起救世界的责任。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能白来世界一遭,应该「留取丹心照汗青」,要对家族、对社会国家民族以至世界有所贡献,这样的人生才充实,才有意义。
承传文化,从根救起。
现在社会**,我们要找最重要的、真正能治病的,那就是寻根、寻找中华文化的根,从根救起才真正能救社会。
我们中华文化是以儒道释三家为主流,三家的教诲,「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其根源都是孝亲尊师,教学的方法虽有不同,但都可以相互配合。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佛说十善业道经》。整个中华文化用一个字代表,就是「孝」字,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孝顺父母,以至于把下一代教好,家道得以承传,才对得起祖先、对得起父母,是孝的延续。
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心态要正确。《弟子规》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我们学习的态度是学儒、学道、学佛,不是搞学术,不是搞儒学、佛学、道学。我们共同发愿利益家庭乃至天下,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一步就从根本开始做,从孝道开始做,《弟子规》的「入则孝」,就教我们孝道怎么落实。
回想父母恩。
第一是「养育、教育恩」。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父母还有养育、教育之恩,所以人不孝父母,那就没有做人的根本了。就像母亲「怀胎守护」的辛劳,很多女性会害喜,在不舒服的情况下,还要勉强把食物吃下去,都是念念为孩子着想。其实整个天地,上天的安排非常微妙,好像有一个循环,让人能够这一生不留下遗憾,能把父母的恩德回报圆满。我们因有父母的养育、教育而成长,我们什么时候来回报父母这个恩德?父母上了年纪,我们搀扶着父母行走,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学走路,无数次的跌倒都是父母的扶持跟鼓励。所以,做什么事最让自己的良心很安?就是孝顺父母。照顾老人吃饭,因为老人有时饭菜不小心掉下去。我们小时候,父母喂我们吃饭、教我们吃饭,也是花了无数的心血,从来没有对我们一点嫌弃的。父母老了,我们在这些生活中都能非常细腻的去体恤,绝没有一丝一毫的嫌弃。这不就是让我们在这一生能回报所有成长过程中,父母点点滴滴的辛劳?我想,这是上天给为人子女者最大的一个礼物,所以,能孝顺父母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人。其实人最大的福气就是心安理得,俯仰无愧。
第二是「临产受苦恩」。生产是相当痛的,我曾经听过比喻,阵痛的时候非常难受,好比拿着一支钢刀,每隔十五分钟在手上划一痕。再来,「生子忘忧恩」,这么大的痛苦,当孩子生出来,第一个念头就是,孩子健不健康?完全把自己的痛苦放下,念念想着孩子的安危。接着,「哺乳养育恩」,孩子生下来,前三年都在母亲怀抱中,没有生活能力。我们三岁前,可能喝掉几百公斤母亲的乳汁,那等于是母亲的血,她身上的营养。所以为什么女人的骨头比较黑、比较轻?就是养育子女过程中耗损掉的。还有「咽苦吐甘恩」,母亲自己吃粗劣的食物,都把最好的饮食留给我们。「推干就湿恩」,孩子半夜尿床,都把干的地方让给孩子睡,自己睡湿的地方。其实我们的父母都是这样,好的都留给我们,辛劳都自己承受。「洗濯不净恩」,我们成长过程,大小便都是父母收拾。我印象很深,曾经有位母亲,她孩子才几个月大,她说她觉得孩子的大便一点都不臭。我那时听,因为这个母亲讲得非常诚恳、非常认真,我马上可以体会到她的心情。她说,孩子大便下来,她的心思都是放在大便的颜色、形状好不好。连最脏的东西,都没有一丝毫的嫌弃,念念都是孩子的健康。
儿女长大后,「远行忆念恩」,子行千里母担忧。所以出门在外要多报平安,而且要让父母了解我们的情况,让他们放心。在外绝不能跟人家有摩擦,假如有,可能父母天天在担心。还有「深加体恤恩」,很多事情父母都体恤备至。甚至有时候父母为我们想,我们还误会。很多父母在孩子二十多年甚至更久的岁月中,体恤被误解的时候,父母还是默默的承受。其实父母任何存心都是为了孩子,我们不该去忤逆,也不该否定拒绝父母的好意,哪怕他们的建议不一定好,都要先认同父母的苦心。
总之,父母恩德「昊天罔极」,想报恩都来不及,怎么忍心再让父母难过、操心?所以我们心不能再粗了,静下来。人一静下来,可能很多成长过程中忽略的东西,都会突然浮现起来。我记得,我当年辞掉学校工作去学中华文化,第二年准备重新考试当老师。结果成绩还可以,但是都没上。刚好当时有到大陆推展中华文化的机会,我父亲就讲,「你去看一看,假如不适合,赶紧回来准备明年的考试。」真的是深加体恤!成绩不错,但没考上,父亲就让孩子出去散散心。为什么叫我不行的话赶快回来?毕竟也是二、三十岁的人,再耽搁几年,怕孩子心里难受,怕孩子中年觉得好像都不如意。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点,父母都在体恤孩子。
父母恩德还有一个是「究竟怜愍恩」,父母纵使到临终,都还怜惜着自己的儿女。有一位长者,六十多岁,她母亲八十多岁。这位长者她得了癌症,而她母亲临终的时候对她说,希望可以把孩子的癌症带走。八十几岁老人家,临终还念着女儿的身体健康。这种至诚至爱真的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母亲离去之后几个月,这位长者的癌症就转好了,恢复健康。念力的力量不可思议。父母之恩,比天高,比海深,我们怎么来尽孝?经典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诲可以依循。
孝子是什么样子——《弟子规.入则孝》节要。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呼喊我们,要马上回应,拖拖拉拉就是轻慢,不恭敬了。答应帮父母做的事,要赶快去做,不懒惰。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记得我姐姐出嫁的时候,一路有很多迎娶的礼仪,其中一个礼仪让我印象最深刻,就是迎娶最后,姐夫带着我姐姐拜别父母,我在旁边观礼。当我姐姐跟姐夫跪下去的时候,父亲的眼泪瞬间就迸出来。我父亲那一滴眼泪迸出来的时候,父亲的心情当下就像一束光一样射进我的心田,瞬间我的眼泪也掉下来,让我也同时感受到了身为人父的心境。父亲照顾女儿二十多年,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不知道挂念了多少事,念念都希望孩子成长好,孩子书念得好,孩子能有个好归宿。所以父亲那一滴眼泪,是还有这么一点安慰,今天终于帮女儿找个好归宿,是欣慰的眼泪、感动的眼泪。父母对于子女的关怀、辛劳,不是嫁出去就不操心了,而是一辈子的爱护。所谓「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当我的内心感受到为人父亲的辛苦、辛劳,我告诉我自己,这一辈子父母的恩德都报不完,绝对不能再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讲一句不恭敬的话。因为有这一分体会,自然而然看到自己的父亲就会心生恭敬、心生欢喜。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教诲我们的时候,恭恭敬敬的听受,这是受教的态度。一个人能受父母教,出社会就能受领导跟长者的教诲。所谓「福在受谏」,能够接受父母,乃至接受别人劝告、批评的人,是最有福报的人。而当父母责备、责罚,我们应该欣然接受,想想为什么父母生气,我们的过失到底在哪里?其实,当父母责罚我们的时候,身体已经受伤了。发一次脾气,要三天身体才恢复正常。我们要能体恤父母这分存心,对得起父母的这分关怀、爱护,今后不犯同样的过失,不能白让父母身体受伤害。
「冬则温,夏则凊」。这有个典故,东汉黄香才九岁,就懂得照顾相依为命的父亲。冬天他怕父亲冷,就先钻到被窝里把棉被弄暖和了,才请父亲睡觉;夏天热,他就拿着扇子把床搧凉。从这里看得出,黄香念念在观察父母的需要,他有时时去关怀父母的心,相信父母的整个生活起居,他都会尽心尽力付出。我们从这个例子,不只学到冬温夏凊的形式,关怀父母衣食起居、关怀父母心情的形式,会因生活方式、因时代而不同,我们更重要是体会黄香的存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句怎么奉行?放下自私自利,念念为父母着想,深体亲心,善体亲心。父母所希望的,我们尽心尽力去完成;父母不希望我们有的坏习惯,我们赶快把它去掉。父母爱子女,父母所好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孩子的德行、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我们体会到这一点,那父母之所好,我们就赶快满父母的愿。当然,父母所好假如不是很妥当的价值观,那就要「亲有过,谏使更」。假如看起来孝顺父母,可是是非善恶不分,那也很难达到孝,真正尽孝的人不能陷父母于不义,应该帮父母树立德行,做有仁有义的事情。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可能脾气有不好的时候,我们要能包容、宽恕,因为每个人情绪都会有起伏。人与人相处,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做对」。假如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也用不好的情绪对父母,其实父母错了,我们也错了。
周朝的闵子骞,他母亲去世早,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对他不好,冬天做衣服,用棉花帮自己亲生孩子做棉袄,却用不保暖的芦花帮闵子骞做衣服。刚好他父亲叫他帮忙驾车,看他衣服穿那么厚还在发抖,觉得这个行为很可能让人以为后母在虐待小孩,就很生气,拿着鞭子就抽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衣服破了,芦花飞出来。他父亲看了很气愤,气冲冲的回家要把妻子休了。情急之下,闵子骞马上跪下去跟父亲哀求,请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寒冷,母亲假如离去,我跟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他父亲听了很感动,气也就消下来。他的后母更觉得惭愧,所以闵子骞的这一分心、这分德行感化了后母,从此家庭过得很和乐。
所以,人面对事情,绝不能意气用事,假如都是以怨报怨,结果绝对不圆满。我们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真诚,用一颗孝心,才能上演人生一齣齣的好戏。
而如果我们查族谱,都会查到我们其实就是这些圣贤人的后代,祖上不是尧舜禹汤,就是文武周公。所以我们承先,领纳祖宗之德,接着要启后,启发后代。孔子在我们中华文化承传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对民族的贡献非常大。他的后代很有福报,已经传了八十几世,二千五百多年家道不衰。所以我们也发这个愿,承传文化,让后代子孙受益。
第五篇:活动是品德与生活的纽带
活动——品德与生活的纽带
内容摘要:我们必须把生活中、社会中有意义的内容发掘出来,组织活动,依托活动,生动地开展活动,才能实现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活动就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桥梁、纽带。
关键词:品德
生活
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就是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儿童们的天性,要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面对孩子们一张张欢愉的笑脸,我不由得想到赞可夫说的那句话:“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是啊,讲了又讲,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如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两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在上《我会好好吃》这课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如果老师只对他们说要多吃这个,少吃那个,给他们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学生一时是不能接受的。我巧妙创设了“小小自助餐厅”的情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午餐,之后通过课件直观地展示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再一次地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菜谱进行修改,达到合理饮食的目的。活动中,学生既玩到,又学到,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在学习《家人的爱》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家人与自己的照片,准备一个发生在家中的难忘的故事。上课时,我又请来一些有代表性的家长。首先开展“换爸爸、换妈妈、换孩子”角色互换的游戏,从中发现爸爸、妈妈换得快、换得准。接着让爸爸妈妈与孩子互讲对方的爱好,也发现父母知道得较多,较准。为什么呢?请学生现场采访爸爸妈妈,得出结论:父母对我们更了解。接着,让学生讲照片中的故事,让爸爸妈妈讲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这事,引导学生深情地对家长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的爱!接着,引导学生谈谈应该怎样报答家人?最后,齐唱《我的好妈妈》献给家长,结束教学。
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时,我在教室里点燃一支蜡烛,比较用嘴吹和不吹的现象,感知用扇子扇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风是空气的流动。然后用课件演示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积极性。最后,指导学生做风车到室外玩,再一次感受风。课后,我又布置学生课外拓展知识:收集有关风的资料。
在讲《我爱学习》一课时,我问学生们为什么从小要爱学习呢?一名学生说“为了长大能挣很多的钱”,对于这种回答我没有轻易作出评价表明态度,而是让学生辩论发表见解,结果一部分赞同,一部分表示反对,意见发生很大分歧。我鼓励谈真实想法,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多挣钱没有什么不对,要看怎样挣钱,如何使用挣来的钱。如果通过自己努力掌握本领,付出辛苦劳动,用聪明才智挣多多的钱,为人民做贡献,这是一件好事。关于“兴趣与坚持”的教学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坚持”的意思。我就让学生也来坚持做一件事,可以每天晚上读半个小时的书,或每天帮家人做事等,过段时间告诉老师,你坚持了多久,得到了什么。好多小朋友都领悟到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成习惯的,也有的学生明白了只要坚持任何事都能做好的道理。
在教学《欢欢喜喜过春节》一课,我有意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窗花和拉花、吹气球、做灯笼,准备节目等,要求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教室,喜迎新年。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上《春天来了》,我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积极地参加小种植活动。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老师,瞧,这是我种的蒜苗!”“老师,我种的茉莉花籽已经长出小苗了!”……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我们必须把生活中、社会中有意义的内容发掘出来,组织活动,依托活动,生动地开展活动,才能实现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活动就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桥梁、纽带。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
翟广顺主编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