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环京津重点县市区议会上的讲话(陈全国)
认识优势 科学定位 打造环境 重点突破
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河北省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0月22日)
陈 全 国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河北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是河北发挥环首都优势、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动员会、鼓劲会、誓师会,是环首都13个县(市、区)发展的新起点,也是环首都13个县(市、区)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起跑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环京津战略落到实处,推动环首都经济圈重点区域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形成河北新的经济增长极。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廊坊市、涿州市、涿鹿县、滦平县分别作了发言,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赵勇同志做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成。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概括起来,就是“认识优势、科学定位、打造环境、重点突破,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认识优势
河北与北京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相近、业缘相连,环绕首都是河北最鲜明的特点、最独特的优势。要下决心改变我省干部群众中存在的环绕北京“大树底下不长草”的认识偏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紧紧把握环绕北京的优势条件。一是政治优势。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紧邻北京,能够及时得到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二是区位优势。我省与北京接壤区域近1000公里,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正在加速形成1小时交通圈。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提出把北京的部分功能转移出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环绕北京的独特区位,主动服务,承接转移,借力发展。三是经济优势。北京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是河北的2.8倍,对我省的辐射能力逐年增强。四是市场优势。北京人口即将突破2000万人,消费市场逐年扩大,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河北优势互补,创造了不同层次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五是人才优势。北京是全国人才最密集、智力优势最明显的地区,河北“借鸡下蛋”、“柔性引进”人才的条件得天独厚。六是技术优势。北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发中心、企业总部众多,强大的科技实力为河北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七是资本优势。北京跨国公司云集,银行总部众多,不断向周边拓展运营网络,为河北创造了潜在的巨大资本
市场。八是文化优势。北京作为文化发展、文化传播的中心区和先行区,有利于我们借鉴经验、借助平台,发挥文化资源大省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九是旅游优势。河北环绕北京,拥有“红、黄、蓝、绿、白”(红色旅游、皇家旅游、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众多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吸引京津高端旅游消费群体,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我们要借机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真正把上述众多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二、科学定位
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构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简称“13县1圈4区6基地”。13县(市、区),就是今天参加会议的县(市、区),廊坊市6个、张家口市3个、保定市和承德市各2个;1圈,就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27000平方公里、485万人;4区,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是: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通过加强与首都地区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融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上水平、现代农业提质效,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打造成为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打造成为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打造成为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圈,打造成为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打造成为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圈。
三、优化环境
要着力营造“三大环境”,为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发挥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弘扬河北人民善良质朴、大气包容的传统美德,倡导开放文明、诚实守信的时代风尚,塑造诚心、细心、热心、用心的服务理念,形成亲商、引商、扶商、安商的浓厚氛围。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树立创新意识和“特区”理念,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下放权限,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打造“政策洼地”,特别是对首都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真正做到“三零一优一适宜”,也就是企业入驻“零地价”、非禁即入“零注册”、非限即许“零审批”、“优惠的财税政策”和适宜的发展环境。一方面,省、市政府及所
属部门的审批权限,除个别需政府把关的特殊行业外,一律下放到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园区的管委会,下决心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效率,改善环境。另一方面,省、市组织开展的所有对环首都13个县(市、区)的检查,都要从严把关,由赵勇同志批准后方可实施。三是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健全企业投资后续服务体系,全方位完善配套服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客商提供住房、交通、休闲、购物、就医、社保、子女入学就业等便利条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他们生活上舒心、工作上安心、发展上尽心、创业上倾心。
四、重点突破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重在“四园区”、“六基地”建设上下功夫:
加快推进四类园区:一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以筑巢引凤为平台,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推进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以人才家园为载体,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总量不低于10000套),为高层次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服务。二是推进科技成果孵化园区。以完成科技成果中试阶段为主要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专项资金,完善服务平台,规
划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吸引首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入园孵化,促进科技成果早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推进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为重点,依托首都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等优势,规划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承接首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四是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利用北京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物资流动需求,规划建设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的仓储、配送、运输等现代物流产业园,努力把物流业打造成环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
加快建设六大基地:一是建设养老基地。北京有500多万老年人,养老需求非常旺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服务首都老年群体养老为重点,分期分批建设养老基地,逐步建立与北京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健身康复基地。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保健康复服务需求,整合资源,科学引导,分期分批建设健身康复基地,培育集保健、康复、锻炼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分期分批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打造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品位较高的精品休闲旅游品牌。四是建设观光农业基地。
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近郊生态旅游需求,以体现乡村生态景观、农村文化、农业资源和农民生产生活为基调,规划建设一批集农家游、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五是建设蔬菜发展基地。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蔬菜消费需求,坚持政策引导、科技推动、市场运作,在环首都县(市、区)规划建设绿色安全环保蔬菜基地,建网络、创品牌、进京津、上超市,带动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使河北蔬菜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其中高档蔬菜占到30%以上。环首都13个县(市、区)凡未纳入省15个蔬菜产业示范县的要全部纳入,并享受同样的政策。13个县(市、区)一定要抓住机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经济作物,搞好高效农业。六是建设宜居生活基地。针对北京生活成本高、住房紧张状况,瞄准首都住房需求,规划建设以住房消费为主的生活基地,营造环境优美、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
五、强化保障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省委、省政府成立以赵勇同志为组长的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直接抓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发展;4个设区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明确一名负责同志专门抓这项工作;13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这项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抓好这项工作,形
成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强化机制保障。完善体制机制,环首都经济圈中的“四区”、“六基地”达到一定规模的,报经省编办审批,成立正、副县级管理机构;完善督导机制,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实行专项督查、定期调度,做到每季度一次督导,每半年一次观摩检查,每年一次总结评比,今年底要进行一次观摩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完善奖惩机制,把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使用相挂钩,加大考核力度,对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政治上激励、经济上奖励、政策上支持,对推进不力、效果不好的追究问责。三要强化责任保障。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省市领导、县(市、区)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环首都经济圈跨越发展。特别是对四类园区、六大基地的重点项目,省、市有关部门要会同13个县(市、区)具体落实。四是强化社会保障。适应北京各类人才到环首都地区创业、发展、生活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五要强化舆论保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广泛宣传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发展成效,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浓厚氛围。
六、跨越发展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规划先行,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建设,高效率开放,紧紧抓住京津冀都市圈加速崛起的有利时机,全面对接北京,积极融入北京,尽快把环首都经济圈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京津冀一体化的先行区、跨越式发展的样板区、支撑河北发展的重点区。力争到2015年,环首都13个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00亿元达到5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00亿元达到800亿元,城区总人口由2010年的165万人达到300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3.7%达到60%;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600亿元,城区总人口达到4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为实现河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强大支撑。
同志们,加快环首都地区发展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奋力开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谱写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篇章!
第二篇:陈雷在全国水利财务工作会上讲话
陈雷在全国水利财务工作会上强调
服务民生水利新发展开创水利财务工作新局面
水利部在京召开全国水利财务工作会议。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水利财务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水利部副部长周英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
陈雷对近年水利财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水利投入大幅度增长。今年水利投资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中央水利预算单位事业发展资金持续增长,出台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政策,制定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政策。二是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启动了水资源管理、水利重大科研等六个领域预算项目规划编制试点,制定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水文业务经费和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定额标准,推行了预算信息公开,部属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三是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纠正机制,强化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加强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特别是积极开展联网审计免疫系统试点建设,把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和事中审计,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改进了水利财务管理,提高了水利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了水利资金使用安全。四是水价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农户参与式管理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推广。在部分中央直属水利工程中开展了“以工补农”水价形成机制试点。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逐步提高,发挥了水价对水资源节约保护的促进作用。中央直属水利枢纽上网电价稳步提高。五是水利资产管理扎实推进。制定中央级水利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管理,强化了事业单位对所投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责任。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探索符合水利实际的资产配置标准,推动水利资产从“入口”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陈雷强调,水利发展与改革任务艰巨,水利财务工作肩负更加重要的使命。第一,加强水利财务工作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为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财务保障。第二,加强水利财务工作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要按照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水利预算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和基层财务建设,切实提高水利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加强水利财务工作是确保水利资金安全的迫切需要。当前,水利投入进入高峰期,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确保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是当前水利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水利财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和运行。第四,加强水利财务工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水利财务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调整水利资金支出结构,深化水价改革,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水价在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强需水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水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陈雷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财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以增强水利资金保障能力为核心,以确保资金安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全面加强水利财务工作,为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实现水利事业新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陈雷强调,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水利是公益性为主的基础设施,应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用好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两个渠道,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水利投入。同时,要用好一事一议、民办公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政策,积极争取金融、税收优惠政策,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二是开源与节流的关系。当前,水利投入增长滞后于水利事业发展需求,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狠抓增收节支。一方面要稳定并强化现有投资来源,积极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努力争取水利投资政策新突破,保障水利投入快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勤俭办水利,大力压缩公用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资金用到最急需、最能够发挥效益的地方。三是规模与效益的关系。要适应水利事业快速发展和业务领域迅速拓展的需要,科学编制预算规划和预算定额,努力使水利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要进一步突出保障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整合项目资源,盘活用好各项资金,加快推进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水利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服务与监管的关系。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把握水利发展改革的重点,不断增强为基层水利服务、为水利发展服务的意识,着力解决水利基层单位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理财、加强监管,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陈雷强调,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稳定和拓宽水利投资渠道。要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用足用好农机具购置补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节水灌溉贷款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抓紧做好水利建设基金的延长和充实完善工作,加大各项水利规费征收力度,足额落实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积极研究探索水利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努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
第二,深化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狠抓预算执行管理,严格实行项目库管理,大力推行项目和资金整合,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预算公开制度。
第三,强化水利财务监管。要巩固“水利预算执行管理整改提高年”活动成果,加快完善内控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水利资金支付和使用的动态监控,建立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财务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要全面构建“水利审
计免疫系统”,扩大联网审计工作内容。要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全面建立跟踪反馈机制。要深入开展水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着力健全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第四,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中积极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要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非农业水价改革,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要积极推进工业和服务业水价改革,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要在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要根据各地水资源禀赋条件,科学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水权流转的实现形式和水权转让价格形成机制,鼓励水权合理有序有效流转。
第五,加强水利国有资产管理。要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结合水利实际研究制定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和更新标准,建立分层次的配置标准体系,加强新增资产配置专项审核工作。要按照分级、分类、授权管理的原则,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完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要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强化事业单位出资人职责,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要加快水利经营性资产的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营性资产使用效益。要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单位水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多种经营。
陈雷强调,要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着力提高水利财务工作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水利财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财务管理工作格局。坚持下级财务负责人聘任报上级财务部门审核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二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着力健全财务事项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督制度。三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健全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下大力气完善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全行业、全口径的水利财务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核算和价格测算。四要进一步抓好队伍。加强财会人员专业培训,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加强财务人员作风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五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加强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周英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即将开局,水利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时刻召开的,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会议分析了形势,提出了目标并明确了任务。会后,各单位要切实抓好会议的传达落实,政策研究工作和今明两年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部署,并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做好重点经费的财务管理。一是做好当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几项重点建设资金的财务管理。二是做好水资源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三是做好水利普查经费的使用管理。二要进一步完善与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各地方、各单位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审视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不符合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政
策协调,发挥管理合力,努力把水利财务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三要进一步做好水利预算公开工作。一是明确领导牵头、财务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做好预案,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资料准备工作。三是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形式、内容等依法有序做好预算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四是做好舆情监督。四要进一步抓好财务干部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财务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财务干部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全面落实《总会计师条例》,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设立总会计师领导岗位的试点工作。要切实加强水利财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水利财务会计人员,要以当前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思想作风修养、财会业务修养和水利专业知识修养,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不断提高水利财务干部服务保障水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水利部财务司司长张红兵作工作报告。会议通报表扬了全国水利财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水利厅等单位代表作会议交流发言。财政部农业司、审计署农林水审计局、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水利部机关各司局负责人,水利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和计划单列市水利局主管财务的领导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三篇:在县市区科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县市区科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籍 峰
(2016年12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县市区科协工作座谈会,是经科协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传达省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6年科协工作,安排部署明年工作任务。
刚才大家进行了交流发言,谈的都很好。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各级科协抢抓机遇、有力开拓,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科技三会”会议精神,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凝聚力量,自我革新,主动作为,团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亮点纷呈,可圈可点,鼓舞人心。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贯彻落实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行动快、措施硬、效果实,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不断增强。广大同志们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在深化改革中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 1 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方向,切实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三型”组织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有力促进了党建带科建事业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特色和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各县市区主动把科协工作置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之中,发挥在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建立紧密联系,努力提高服务科技创新工作的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同时,围绕大蒜种植、大棚蔬菜、水产养殖、林业种植等特色产业,建协会、抓基地、致富一方群众。围绕服务科学决策,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提交了一批有份量、有影响的调研报告,科协决策咨询工作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影响力实效性不断增强。各县市区科协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科普活动,公民科学素质有了大幅提升,广大群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氛围日渐浓厚。四是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各县市区在往年的基础上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很好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整体工作上了新水平,尽管有些县市区科协主要负责人有了调整,但后来者在继承中发展,在落实中提升,与时俱进开启了事业发展新局面。“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科协系统是一支素质高、作风实、敢创新、善创新的队伍,是党委政府和科技界完全可以信赖的力量。这些成绩和经验,凝聚着我们各级科协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和全体科协人员的心血。在此,我代表市科协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前天,省里召开了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和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座谈会,何波主席传达了会议精神。下步,市里还要根据省里部署制订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学xxx省市委、上级科协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党组平时研究的意见,就做好明年的工作,谈一下自己的思考、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研讨。重点讲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认真学习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切实增强做好科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书记在5月30日全国“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把科协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对科协组织和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为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科协组织赋予了光荣使命,给科协事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特别是习总书记对科协组织的新定位、新目标进行的论述,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引领;对于我们 更好地坚持“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全面推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智库建设、组织建设、深化改革等各项工作;对于我们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立新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学习习总书记讲话,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要深刻理解“四服务”的职责定位。总书记指出,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四服务”是对原“三服务”的拓展和深化,增加了“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这一职责,明确要求科协建设高端科技智库,在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这体现了中央对科协在组织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服务科学决策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使科协组织定位更加全面准确,任务更加聚焦。
二要准确把握“三型组织”的新特征。总书记指出,科协各级组织要“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开放型”是指科协组织要体现出在促进开放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加强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助推科技资源互联互通、优化配置;“枢纽型”是指各级科协组织紧密互动,以学会为主体,把各类科技工作者和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连接起来,充分发挥科协组 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平台型”是指通过改革减少科协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利用自身高效联动的扁平化组织体系,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人才成长平台、科学普及平台、决策咨询平台,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型”科协组织的提出,为科协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要认真领会“两个成为”的目标要求。总书记指出,科协各级组织要“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一论述体现了科协组织的双重属性,除了作为人民团体的政治属性,还有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向社会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这与其他一些群团组织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科协要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主线贯穿工作各方面,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大局、大势,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军科技创新主战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创造更多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要围绕各地创新体系建设,在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方面积极作为;要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己任,让更多创新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要高度重视科学普及的重要地位。科协的科普工作有明确的法律赋权和行政赋权。2002年6月,《科普法》正 式颁布施行,明确提出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2006 年2月,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成立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科协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2008年国务院将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交中国科协,这是科协全系统完整承接的重要政府职能。这次大会上,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又一次明确了科协在科普方面的重要职责,也为科协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创造性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坚强保证。
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一定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把学习好、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领悟精髓要义,努力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广大科协干部投身科协事业的强大动力。
二、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推动科协事业创新发展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去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对群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常态,推动科协事业创新发展,提升科协自身的服务能力成为新形势下做好科协工作的关键。
一要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 把团结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基本职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队伍结构和思想状况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联系不紧、不亲的问题,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下大力气做好智库高端人才遴选、科协委员和代表的联系和服务工作,认真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反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有效形式和平台,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二要提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核心战略,对实现我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四大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去年,兖州被确定为七个“全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之一,示范区成立后,根据兖州的农机产业定位,以及大丰机械、国丰、玉丰等农机企业的技术需求,我们积极与省农机学会专家团队进行精准对接,推动创新要素向农机产业集聚,实现了农机产业的主营业务和市场占有率的双提升,赢得兖州区政府和企业赞誉。今年任城区、金乡县入选“全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依托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借助省级学会人才、智力优势,实现“强强合作”,为任城区的蜂业和金乡县的大蒜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明年,我们将把这项工作作为市科协的重点工作,把地方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与学会的学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多层面的联动格局,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 社会发展,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和技术推广服务,解决科协工作融入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不够的问题。
三要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是中央赋予科协组织的重要职责。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中国科协在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努力成为创新引领、国家倚重、社会信任、国际知名的高端科技智库。基于此,市科协在智库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建成首批学会科技专家库和科普专家库,共涵盖医学、农业、工科、城建等8个行业门类,入选科技专家193人,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入选科普专家224人,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效填补我市科技人才智库空白。下一步,市科协将认真贯彻省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座谈会议精神,把智库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科学调整智库定位,按照“小中心、大外围”的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布局,逐步推进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市级学会和县级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网络体系,有效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各县市区科协也要积极加强智库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多层次构建决策咨询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党委政府关心关切的科技相关问题,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决策咨询需求,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些年科协轰轰烈烈的活动开展了不少,但真正能传承下去、有影响力的工作不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的很不够。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加注重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扎扎实实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一是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统筹推进市县科协改革,坚持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工作力量更多地配置到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密切与群众的直接联系,切实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科协组织向企业、园区、新经济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等延伸,提高有效覆盖面和工作活跃度。要下大气推动社区科普组织、农技协组织体系建设,发挥其在开展社会化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带领群众科技致富中的积极作用。明年适时召开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各地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是大力推进“互联网+科普”工作模式。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精准意识,找准问题,因地制宜,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作、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供服务。要积极搭建全市一体化的“网上科协”工作平台,让不同群体的科技工作者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组织,参加线上线下活动。今年市科协已统筹推进网站建设,打造并试运行升级版官网,开发了学会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实现了资源共 建共享,同时增强官网对外宣传、科技人员服务、科技资源服务、开放办公等功能,实现互联互通。下步还要扎实推进数据库建设,探索建立全市一体、共建共享的科技工作者网上数据库,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界情况,并对科技工作者开放,为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转化等提供信息服务。要提升科普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科普工作是科协的看家本领,也是科协的传统优势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数字科普工程,在各市县安装数字终端850台,同时做好了科普终端与V视快递的互联互通,根据不同需求,实现科普内容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下步要探索运用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逐步实现包括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车载平台、手持阅读器等终端在内的多渠道全媒体科学传播。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这方面工作推进力度。
三是积极搭建青年人才成长平台。青年时期是科技工作者创造的黄金期,也是科技工作者比较艰辛的爬坡阶段,缺项目、缺资金、缺关怀。在服务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方面,科协做的是“架梯子、搭平台”的工作,要更加关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进步。中国科协开展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要在“十三五”期间发现培养1000位30岁左右的青年科技人才,我们要积极与国家、省科协对接,发现、培养、举荐我市的青年科技人才。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有效模式,搭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平台,畅通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渠道。县市区科协要注重挖掘本地青年科技才俊,注重发现和培养科技“小人物”。要通过在 本地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上开展优秀科技人物宣传,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推进学会改革,全面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学会工作是科协工作的主体,是科协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会事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科协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我们通过深化学会改革,市属学会数量实现倍增,由不到30家增加至66家,目前还有很多学会申请加入,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新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降低了准入门槛,给学会工作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管理的难度,下步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要抓好学会党建工作。抓好学会党的建设,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促进学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市科协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多种方式,实现市科协所属学会党组织全覆盖。所属66家学会全部成立党支部,初步构建了市科协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近期将联合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向市委组织部申请成立科协科技社团党委,以进一步发挥科协作为学会主管部门党的领导作用。各县市区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共济宁市委《关于集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积 极推进“两个全覆盖”。要根据学会集群组织特点,按照“健全组织网络、双重支部生活、整合工作考核、全程发挥作用”的模式,建立健全学会党组织。同时做好学会党组织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发展好党员并做好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以党建带科建,保障学会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引导学会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从目前来看,很多学会在承能方面的准备都还不充分,承接能力、服务能力等有待提高,离能负责、能问责、接得住、接得好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年我们在承能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分别召开科技社团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推进会和工作部署会,下发了《市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首批试点工作方案》,与全市23家委办局进行了工作对接,逐个跟挂靠单位协调联络,确定了基础条件好、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首批8个学会试点的承能项目;联合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对科协所属社团从申请成立、组织机构建设、活动开展、年检换届、清算注销等全部关键环节,提出了规范性的运作要求和统一的文本格式,并以文件形式印发市属各学会,推进了科技社团规范化建设。下步,我们要进一步总结有效经验,由易到难,稳步推进承能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要打牢承担职能的基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社会调查,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健全组织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宣传,积极向社会反映学会的优势、特色和成就,为学会争取承担 社会职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要抓住承担职能的关键。政府机构分离出的职能,不会自然而然落在学会头上。要摒弃等待观望,主动向党政领导反映学会的特点和优势,争取理解和支持,获得委托或授权;要利用与挂靠单位联系密切、相互了解和信任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争取这些部门分流出来的职能。第三要对职能进行有效的选择。并不是所有政府分流出的职能学会都要承担、都能承担,只有那些与科协和学会相关的,与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相关的,我们才去承担。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贪大求全,包揽一切,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承担的方式可以是全部承担、联合承担,可以是协助参与。通过承担职能,使自身作为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然后逐步争取到更多的委托和授权,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是要切实加强学会的规范管理。前面讲过,新出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呈现出的首要变化是准入门槛降低。从目前的情况看,加强学会的规范管理必须提上议事议程。学会健康发展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科协作为科技社团的主管部门,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入口关。要运用多种手段把那些在学术造诣深厚、业内德高望重的科技专家中推选出来担任会长或理事长,配强秘书长,聘请乐于奉献的科技人员从事学会管理工作,确保学会管理人员专职化,增添学会工作活力。对于学会专兼职工作人员,要运用灵活的管理 机制和用人机制,制定具体目标责任制和相应的工作劳动报酬,做到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巩固和完善团体会员准入制度的同时,要通过改善组织机制、服务方式,大幅增加对个人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拓宽视野,向其他社会新型组织延伸,向服务科技人才方面延伸,特别是要引导已退休但仍活跃在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老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交流、技术服务、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五、认真落实《规划》《方案》,扎实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年我们印发了《济宁市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济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规划》和《方案》的出台,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市科协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全市科协组织深化改革、全面创新,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行动纲领。市科协作为承担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的职能机构,关键是在推动落实上下功夫。这里我强调几点:
一是要抓好11%目标值的实现。《方案》中提出的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值为“达到11%以上”,是综合省领导小组对我市设定的9~10%的建议区间和我市的“综合实力 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走在西部前列、确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工作目标提出的。这一目标比全省10.5%的目标高出0.5个百分点,与淄博、东营、潍坊并列,处于全省第三序列。这是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的考核指标,各县市区要突出重点人群,通过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工程、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建设工程、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助力11%目标的实现。
二是抓好科普经费和科普场馆建设的落实。要严格按照《方案》提出的“县级人均科普专项经费投入超过一元钱,6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科普场馆”的要求,切实将科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实现稳步增长,在“十三五”期间达到人均科普经费1元钱的标准。要加强科普基础条件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科普场馆的建设,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虚拟现实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上述标准是最低标准,大家都参加了11月30日召开的济宁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张市长提的要求更高,要求经济条件好的县市区提前实现人均科普经费1元钱,力争90%的县市区建成科普场馆,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最大力度完成任务目标。市里于10 月21日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市科技馆建设问题,决定在高新区科技中心加挂“济宁市科技馆”牌子。目前,市科协正在同高新区积极协商推进。希望各县市区在科技场馆的建设上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争取早日纳入重点建设规划。
三是抓好示范创建。抓示范就是抓典型,目的是通过典型的激励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基层科普能力。《规划》中提出了“基层科普‘2251’示范工程”,计划五年内命名表彰20个科普示范强乡镇(街道)、200个科普示范社区(村),培养500个科普示范单位(基地、协会、学校、企事业和学会等)和1000名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抓好上述工作的落实必须贯彻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基础上普及的原则,推进示范创建。同时,要扩大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规模。提升邹城、曲阜、任城、金乡四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影响力,并扶植培育新的全国科普示范县。我们的美丽乡村科普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特色创建工作。下步的工作中还要广辟渠道,深入挖掘,确保典型选得出、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切实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是抓好美丽乡村科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市的重点工作,继2014年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之后,近日又勇摘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桂冠,成为全省、全国新农村建 设的样板典范。今年,我们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科普示范创建工作以来,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特色创建工作。下步还要结合市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继续执行《济宁市美丽乡村建设“科普行动”实施方案》中确立的“五个有”标准,全面加强示范村科普一条街、科普文化广场、科普宣传栏等基础科普设施,推进美丽乡村科普建设再上新台阶。
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作为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科协组织要带头改变机关化、行政化、衙门化作风,放下架子、沉下心来、深入基层,自觉主动与普通科技工作者广交朋友,不断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吸引力。要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的能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增强战斗力。
一要抓好政治学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职尽责,确保科协系统主阵地导向正确,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确保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二要注重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科协组织作为党领导下 的群众组织,在自身建设上从严要求,塑造好作风、好形象。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根固本,对党绝对忠诚。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用制度管人管事。
三要强化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各级科协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建立健全科协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经常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县市区科协主要负责同志要积极融入基层、融入一线,察实情、摸实底,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各级科协干部要强化担当,勇于奉献,自觉戒除“庸、懒、散、浮、拖”,提高团队意识,形成人人负责、人人有为、人人奉献的工作局面。
同志们,当前科协工作面临着大好形势和机遇。我们要满怀信心,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服务”“三型组织”和“两为”方针,自觉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谋划科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在市区(市)县工会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区(市)县工会工作会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市总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推动区(市)县工会工作。通过会议,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对于促进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工会工作实效,非常有必要。昨天,会议就今年区(市)县工会组织建设和财务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布置。刚才,各区(市)县工会还签订了工会组建和工会经费收
缴工作目标责任书,建平同志对今年区(市)县工会工作提出了要求,我都同意。目标已经明确,希望大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区(市)县工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找准位置,服务大局,在实现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中发挥作用
今年,是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的一年,××已进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职工队伍的构成、分布和工会组织服务的对象、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委、政府、社会和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这是工会组织面临的基本环境和要求。工会组织要适应新的形势和工作环境,按照“党政所需、职工所盼、自身所能”的要求,找准工作切入点,探索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年初市总召开的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工会工作的思路、目标和工作任务。具体讲就是落实一个方针(即“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突出两个重点(即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履行好三项职责(即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这是我们在总结借鉴我市工会工作的成果和各兄弟城市工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工会工作的总纲。希望各区(市)县工会结合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创造性地推进工作。
这里,我强调一下区(市)县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区(市)县工会是我市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前沿,所属会员占全市会员的2/3以上,在全市工会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区(市)县工会一定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围绕市总提出的工作思路,积极融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要跳出工会来审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定位,寻求工作的切入点和载体,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位置,发挥工会的优势和作用。这是思路问题,大家要高度重视。
二、夯实基础,实现三个突破,带动全面工作
工会工作范围广、头绪多,日常涉及工会的事情不少,但是工会真正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作并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针对我市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来安排和部署工作,增强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我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工会工作就是要夯实三个基础,实现三个突破。
第一,夯实组织基础,实现工会组建工作新突破。据统计,我市职工总数为450多万,法人单位5.8万个(其中企业法人4.4万)。但工会会员只有151万人,基层工会组织8920个。可以看出,建会工作与新形势的发展,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工会影响力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组织建设工作是工会的基础,缺少这个基础,其他工作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突出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各区(市)县工会要把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切实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抓实抓好。年初市总工会与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市委组织部目前又把党建带工建工作纳入了今年党建工作目标,为大家提供了基本工作条件。在推进工会组织建设中一是要突出围绕“三个集中”抓好非公企业建会工作。××市现有21个工业园区,已经进入园区的企业建会状况对于今后进入园区的企业建会工作影响非常大。目前进入园区的企业建会数量还不多,要抓紧做好这部分企业的建会工作,起好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要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结构调整中,抓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建会工作。这方面,都江堰市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要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将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职工和失地农民组织到工会中来。三是要健全乡镇(街道)、社区(村)、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这是工会组织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会组织体系的重要内容。全总对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有明确要求,大家要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推动乡镇(街道)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
第二,夯实群众基础,实现职工维权工作新突破。工会组织要适应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以及职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以构建完善职工权益表达机制、职工权益维护机制和工会
第五篇:陈全国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会上的讲话
陈全国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在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已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大会期间,全体代表肩负20万共产党员的重托、300万各族人民的期望,满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热爱,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崇高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共绘宏伟蓝图,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付出了巨大努力;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应邀参加会议,全体大会工作人员付出辛勤劳动,为开好大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对同志们富有成效的工作、对社会各界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代表新当选的自治区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区纪委委员,对各位代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是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在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副主席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确定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大会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审议通过了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过充分酝酿和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共西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和中共西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次大会是一次发扬民主、团结鼓劲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大会,是一次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会,必将对西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今后五年,是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继续追赶全国发展步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时期。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重任,按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的要求,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的伟大实践。要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难得机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用好特殊优惠政策,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西藏经济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下好先手棋,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坚持依法管理寺庙,夯实城乡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
管理,巩固发展西藏和谐稳定的好局面,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要始终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安居工程、增加收入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各族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幸福生活。要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始终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绝对安全,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改革与发展,创作更多有利于科学发展、团结稳定、健康向上的好作品,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西藏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的战略转变。要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动力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篇文章,加大与区内外、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力度,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实现这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党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是摆在我们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八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学习宣传好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大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认真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根据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稳定的实际行动;深入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把大会的部署要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具体岗位上、体现在实际成效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大会绘就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同志们,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人民寄予我们殷切的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奋进,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