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CT测试盲点原因分析
ICT测试盲点原因分析
1. 探针不可及的零件。
2. 小电容并联大电容(C1//C2),小电容不可测。一般而言,C2的容值是C1的10倍以上,C1不可测。
3. 大电阻并联小电阻(R1//R2),大电阻不测。一般而言,如何R1的容值是R2的20倍以上,则R1不可测。两电阻并联后,其阻值比小电阻略小,这是大电阻缺件不可测。同理,与跳线并联的电阻也不可测。
4. 小电阻过小,无法准确测试。虑及探针接触电阻,排线连接器等电阻的影响,故上限要放宽。
5. 同一铜箔上的跳线以及相并联的跳线漏件不可测。
6. 大电阻并联大电容,大电阻无法准确测试。要考虑两个影响因素,一个是电容的充电时间较长,要等显示值稳定之后读数,另外,假若电阻的阻值较大,则电容的漏电电阻不能忽略,测定的阻值可能比电阻的实际阻值小。实际调试时才能判断是否可测。7. 小电容并联小电阻,小电容不可测。
8. 电感并联电阻或电容及其它元件,电阻或其它元件不可测 9. 二极体同向并联,其中一个漏件或空焊不可测 10. 小电阻并联元件所并联的元件不可测 11. 电容容值过小,一般不准确测试 12. IC内部性能、晶振、可调电阻(VR)、热敏电阻,突波吸收器等一些元件本身特性原因不可测或无法准确测试 13. 二极体、晶体管并联大电容,二极体、晶体管不可测 14. 元件的高低点同在一个短路群,其元件不可测 15. IC空焊测试时,如果被测IC有接脚有电容并联,则此接脚开路无法测试.16. 电阻与跳线并联时,电阻不可测.17. 电感(或变压器、继电器)与跳线并联不可测。18. 电感错件为跳线或被短路无法测试。
第二篇:ICT测试常见异常解决方案
ICT测试常见异常解决方案
一、当测试员把ICT治具装好后,发现测试不良连续2 PCS以上应首先检查:
1、ICT程式是否选用正确,确认是否有升版,ECN,重工单,暂代料等;
2、排线是否插正确,对号入座;
3、所测试PCB板是否曾经过功能测试而没放电的板子,如没放电则烧坏ICT开关板;
4、ICT压床是否完全压到位,检查ICT气压是否在4—6Pa之间。
二、零件不良:
1、查看所有不良零件测试的高低点的位置是否有许多相同的,相同:A、则寻找相应有排插是否良好后再重新插好;
B、寻找相对应的探针是否有异物、氧化、变形、断针等。如有则清理好及更换新探针。不同:A、小电容&热敏电阻受温度影响,其测试值偏低,应加强冷确方法;
B、个别零件测试不稳定,及时通知ICT工程师进行调试。
三、短路不良:
1、ICT治具护板上以及各探针之间是否有锡渣,铜丝等。应及时清理好;
2、ICT治具底部针套是否有被压断(出现开路不良)压弯倒一起(出现短路不良);
3、若是相邻两点短路不良,检查针点是否变形或靠在一起,见意换成小尖针。
四、开路不良:
1、算出相应针点的排插序号(用开路针点号除以32,有小数点都进1位,如100/32=3。125 就是第四号排线。)重新插好。多次插拔仍开路,则用ICT探针笔测试其排插是否为良品,如不良排线进行更换;
2、检查其针点表面是否有异物,探针是否完全陷下去,已失去弹性等,应及时更换探针。
PS:如果以上问题没有能够及时解决,请尽快找ICT工程师进行处理。测试员不能擅自改动ICT测试程式。
第三篇:“ICT测试岗位检查记录表”操作指引
“ICT测试岗位检查记录表”操作指引
为保证ICT的妥善使用,须做每日例行检查.若确认各项检查均已完成,并在相应拦内划√,并签检查人名/确认人名,有需说明,填于说明栏.每个治具记录一份表格,并挂于ICT仪器上,有利于跟进管理.1.以万用表量测仪桌面,压床,测试主机及计算机外壳均接地导通.2.检查气压表是否指示4-6 bar.若非,提拔气压表上方旋钮,顺时针调高,逆时针调小.3.左手按下蓝色键(DOWN),同时用右手按下红色键(UP).压床即时下压开始测试,同时去感应光电保护,压床应立即停止工作,均为OK
4.测试夹具编号、被测PCBA板及所应用的测试程式需要确认一致,如不符有可能会压坏PCB与治具。
5.检查测试针,有无不良,有无弹性,有无断现象,如有需通知ICT测试工程师更换新的测试顶针.并检查夹具上计数器若达8-10万次.车间则提出申请需重新更换针床.6.测试PCBA板方向、位置要放置正确,且压放到位,如果放置错误或没有放到位有可能压坏PCB板及治具。
7.先退出ICT主程序,再“开始”-“关机”-“确定”(windows平台下),按ESC键-按Y-关总电源(DOS平台下).8.无水渍油污灰尘.经常用铜涮清洁顶针,并用气枪清除污物.
第四篇: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1、教师压力大,首先体现在工作当中,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施加于教师身上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增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对着几十名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学生,既要解决可能出现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又要搞好教学,压力不小。”而工作上的繁忙又带来家庭生活的不愉快,每天早出晚归,很多家务活是无法指望了,有时候在学校弄了一肚子气回家,“另一半”往往成了“出气筒”。同时教师往往因为忙于教育别人的孩子而疏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身为老师却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光这一点就足够让很多教师烦恼了。而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与烦恼,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还有的高中教师告诉记者,学生一进入高三生活就可能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有的高中教师却要年年“过高三”,长期处于备战高考的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
2、学生家长给予的压力大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方面对学校有强烈的期待,当学生在学校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家长会迁怒于老师;学生学习成绩与自己愿望出现偏差时家长也要归罪于老师。为了工作,教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日积月累多少会有心理问题,没有渠道得到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们多靠自我心理调节,有时转移宣泄给家人,影响了家庭生活。
3、教师收入低:
首先,收入低往往使教师陷入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中。收入太低,开源和节流都是老师日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任何一项非日常的开支,都会成为老师生活中的难题,严重牵扯精力。另外,从全国范围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没有安居,难得乐业。更可怕的是,为数众多的老师长期带病工作,不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是没钱!
第二,收入低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公众形象。因为收入低,每一块钱对老师来说都很重要,花钱时就显得潇洒不起来,这不但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反而成为讥笑的对象。在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物质化的今天,经济地位甚低的教师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降低,当教师光荣已经变成当教师无能!
第三,收入低已经使少部分教师师德水平下降。为了增加收入,乱收费者有之,乱办班者有之,索礼者有之,凡此种种。这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被放大成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不良行为,从而使教师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由可怜变为可憎,骂教师的声音不绝于耳!
第四,收入低使教师的社会地位下降,师道不再尊严。目前的中小学在校生,主要是所谓的九零后的一代,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收入是衡量一个人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收入极低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地位的,是无能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是不必听其教导的,甚至是可以随意侮辱的,这给教育带来的麻烦是无法估量的。
第五,收入低导致教师心理的不平衡,敬业精神严重缺乏。教师工作是一项无法量化的工作,能量化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敬业精神,这是任何培训和考核都无法触及到的。当教师发现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如此之低的时候,很难想象他们还会有很高的敬业精神。
第六,收入低直接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不傻,一旦发现可以改变生活环境的机会,他们会不失时机的付诸实施。于是每年有大批的教师转行了,实在不能转行,农村的教师想办法调进县城,县城的教师想办法调到城市,或者干脆辞职去私立学校,于是,又有一批新的代课教师出现在农村的学校,于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就又下降了一块!
第五篇: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查漏补缺提升质量
——针对半期测试研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分析会
为了全面提升我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细化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认真分析教育教学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拟定出下一步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切实提高学校常规管理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2011年5月11日半期检测质量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分析会在平宁基点校召开。中心校郑先均校长、胥树斌老师以及我平宁片23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基点校校长杨建林对本次半期考试情况作全面的通报,并结合上期末的排名情况作对比,让教师明确了自己所教学年级、教学科目的升降情况,让教师心中要有数。
接着,各学科教师根据新的评价标准就本班教学中前半期所存在的问题,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在后半期的教学工作中各自改进的措施做了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看得出各位教师对前半期的教学工作分析是很透彻的,提升质量的措施也是很现实可行的,通过交流与探讨好的经验得到延伸,拓展,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遏制,解决了我片在教学常规管理中一些不足之处。教师们对待后半期工作还是充满信心的,只要大家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然后基点校杨校长就“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做了分析,教师根据半期排名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奋斗的目标,重视学生的辅导,讲究辅导的策略,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务实教学工作;深信平宁片区各校教学质量会有较大提升。
最后中心学校郑校长对平宁片区各校教学质量提升给予了指导,分析、解决了学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求各校教师更加透彻的剖析教学上存在问题,找准自己的价值取向,用心、用力、用时间,不为质量提升找借口;细化常规注重过程的监管,突显质量为中心,大张旗鼓抓质量。通过刚柔并济的管理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此次会议通过查找、分析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失足,进一步理清了后半期工作的思路,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