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第一章至第四章

时间:2019-05-15 06:2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史第一章至第四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史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篇:古代史第一章至第四章

中国古代舞蹈史

原始社会

一、简述原始歌舞的种类?

答:舞蹈,是人类艺术最早创作的艺术式样之一,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活动和生产活动发生、发展以至演进。原始歌舞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舞蹈起源于劳动。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许多都直接间接地与劳动相关的,表现生产劳动与生产劳动有关的舞蹈是原始舞蹈的重要内容,如表现狩猎生活、模拟生活劳动的动作,传授生产知识,祈祝劳动丰收等。拟鸟兽舞蹈的根本起源仍然是劳动生活,源于人类求生的动力性目的。

性爱说:人的生活内容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人类繁衍有密切关系的生殖崇拜,对原始舞蹈的创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劳动说、多元说:原始舞蹈的内容也是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而丰富发展的。因此原始舞蹈的起源是多元的。

模仿说:在狩猎劳动中的模拟野兽动作,直接孕育了各种拟兽舞蹈。(利于狩猎)

对象:花鸟 动物动态(与宗教巫术有关 萨满傩舞 娱神);劳动;生产 劳动生产过程(佤族的磨刀舞 洗衣舞);《黑熊搏斗舞》《爱达哈喜楞舞》(《公野猪搏斗舞》)《阿热热》

史料: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崖画 五人舞

广西花山崖画 戴羽饰人物

西北新疆地区崖画 双人舞崖画

北京内蒙古的阴山岩画 牵手作舞状

2、生殖崇拜和求偶舞蹈

生殖崇拜:原始人类发现男女交配可以生殖后代,但他们对人生理现象并不了解,当时也不可能了解,于是就产生了对生殖的崇拜。例如:(土家族的《毛古斯舞》 鼓舞:阴阳结合,鼓面为阴部,鼓锤为阳。有佤族的鼓上舞)求偶舞又称性爱舞

人类的生产活动包含两个内容: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升值后代繁衍种族。

3反映征战生活的古武舞

原始时期,部落与部落频繁的战争生活造就了习武、模拟战争、庆祝胜利等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邢天氏舞戚干的传说:《山海经。海内西经》“邢天与帝致辞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是盾属防御性武器,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戚如长把斧,属攻击性武器)

特点:武术与舞蹈的巧妙结合,技巧高,难度大,技艺融合,气势昂扬。周朝编创“六舞”,其中的两个武舞——《大濩》和《大武》。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小舞”其中的《干舞》手中也要执盾。文舞和武舞的功能:以武象功,以文昭功。

4原始祭祀舞

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畏惧自然现象,在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的同时,也产生了祭祀天地鬼神的风俗,祭祀舞蹈也正是在这种风俗中诞生了。例如:《葛天氏之乐》就有颂“地德”“敬天”的内容。特点: 舞蹈作为祭祀礼仪的组成部分被采用了。人们在群体的舞蹈活动中体会到舞蹈具有激奋人心、倾斜内心感情、使人陶醉欢愉、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忘我境地的特殊功能。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两个方面。(歌颂皇帝的《云门》,既是对皇帝本人的崇拜,也是发展本氏族做过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代表本氏族徽号——图对)〃图腾崇拜其实也是对祖先的崇拜。人们常将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视作本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

自然崇拜:基诺:日 佤:木 傣:水 蒙:木

综上所述,蹈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内容丰富,原始舞蹈也不断地发展,除反映劳动生活的舞蹈外,还有求偶舞、战争、祭祀舞等。原始舞蹈的“自娱性”和“群体性”十分清楚地显露出来,同 时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原始舞蹈的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和“高度的生命情调”。

二、原始舞蹈的特征: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三、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夏商奴隶制时代

四、夏商时期的流变及特点?

答: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自此开始了王位“世袭制”,这一变革导致阶级开始分化,私有制日趋发展,其结果便是不同阶级的形成及国家的产生,从此以后,便开始了“奴隶制”社会的历史。理所当然,舞蹈也随着社会生活需要有了变化。

1、舞蹈空间的流变

这一时期出现了以观赏乐舞取乐的奴隶主阶级,舞蹈逐渐进入宫廷,形成了从“部落空间”到“宫廷空间”与民间共存的流变,甚至相传在桀的宫里有“女乐”三万人。

2、专业艺人的出现-女乐

由于奴隶主对观赏乐舞的需求,以表演乐舞供人娱乐的乐舞奴隶应运而生,虽然传说夏桀供宫里有三万女乐,不免有些夸张地成分,但是专为奴隶主表演乐舞的“女乐”人数相当多,则是肯定的。而且这些舞蹈演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专业女舞蹈家。

3、舞蹈功能的流变

原始乐舞是一种“自娱性”的乐舞,这一时期,舞蹈从“群众性自娱性”的活动向“表演艺术”发展,是奴隶制时代舞蹈发展的重要进程,这种发展趋势在阶级分化以后——奴隶制的初期就体现出来了,这时的乐舞已经是经过艺术加工、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乐舞了,但随着奴隶主阶级的生活日趋奢淫,对于乐舞的审美情趣也更加追求奢侈、铺张,夏桀时期造“烂漫之乐”,商纣时期有“酒池肉林”、“北里之舞”。虽然都是供奴隶主阶级享用,且更符合当时奴隶主的审美,但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确实不容忽视的。

4、由俗变雅的审美取向

原始歌舞是一种在部落空间的乐舞,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是一种“自娱性”的乐舞,当乐舞进入宫廷空间以后,舞人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自然更具欣赏性,同时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由俗到雅的演变。

5、宗教祭祀舞蹈的发展 商代是神权至上的时代,商汤灭夏后,宗教祭祀舞蹈,尤其是巫舞更为兴盛,而舞蹈是巫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殷墟文字乙编》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商人在举行祭祀活动时,会有舞人来进行祭祀舞蹈。巫是最早的宗教舞者。

6、最早记录舞蹈文字

甲骨文、金文的出现证明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距今已有3600余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舞的流变主要有空间、功能、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专业艺人的出现、宗教祭祀舞蹈的发展、最早记录舞蹈的文字的出现。

五、奴隶制时代舞蹈发展三方面成就

1.舞蹈发展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是舞蹈艺术的一大进步。奴隶制是最残酷的剥削制。由于要满足奴隶主以乐舞享乐的需要,出现了最早的乐舞艺人—— 乐舞奴隶。

2.宗教祭祀舞蹈——巫舞的发展。殷商时代,是神权统治的时代。求神魅神的巫舞得到发展。

3.最早的、记录舞蹈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的出现,证明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有文字记载的可考的历史,距今天已有三千六百余年。

六、乐舞《韶》的演变?

答:《大韶》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乐舞,简称《韶》,又名《九韶》、《萧韶》等。

1、舜帝时期

舜的乐舞是《大韶》,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帝之仁德为内容的,舜时,《大韶》就曾用于庙堂祭祀。

2、夏启时期

而到了夏启统治的时代,舞《九韶》已经不是为了歌颂舜德了,而是变成了供启欣赏取乐的表演节目,为了掩饰,还编了个上天取乐的神话。

3、周代

周朝建国初期,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集中、加工、整理编排出了《六舞》和《六小舞》,这时的《六舞》是周代主要的祭祀乐舞,这个时期舞《大韶》以祭四望,演变为祭祀舞蹈

综上所述,到周代,乐舞《韶》经历了从歌颂舜帝到取乐表演再到祭祀舞蹈的演变。

两周时期的舞蹈

七、西周时期乐舞的教化作用和政治作用?

答:周代已逐渐从奴隶制进入到封建领主制,神权统治逐渐变成王权统治乐舞的重要社会功能也不再是娱神、通神、求神了,而是更加直接地位周王室服务,并且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并且制订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并一直影响到后世。

1、制礼作乐

周朝建国初期,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体系,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它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意在通过礼乐的并举,促使社会的外在规范最终化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情感力量,以致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导致群体和谐。历史上著名的《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及教育贵族子弟的《六小舞》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物》、《人舞》就是在这时集中、整理、加工编排的,并且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化作用

周代用《六代舞》和《六小舞》作为教育“国子”的课程之一,《周礼》中记载,国子们“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可见周代乐舞教育课程,是按年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材,循序渐进。此外,“舞勺”属于“文舞”,手执乐器,“舞象”属于“武舞”,手执武器,以习武作为舞蹈课程训练少年,其真正目的,是训练、提高少年们的作战技能,是在对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中同时让他们接受军事训练。这种乐舞教育,应该说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美育教育,使人在艺术的情与美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训练。

3、政治作用

从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乐舞的特殊功能,有效地为其统治服务。在此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它一直被视为“正声”。加强等级观念,区分上、下、尊、卑,都以乐舞作其标志之一。如天子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另外,用于宴享祭祀的“散乐”和“四裔乐”也有显示万邦来朝、笼络四方部族的政治目的。

综上所述,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下,舞蹈具有了一定的教化作用和政治作用。

八、周时期礼崩乐坏的表现?

答:在西周的雅乐创立后不久,就迎来了春秋战国(东周)的“礼崩乐坏”,此时周王室已经是起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各阶级、结成之间,斗争及其复杂、激烈,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对舞蹈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礼崩乐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区分等级标志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根源是由于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大夫权势日增,他们以僭礼用乐的行为,表明对纣王的不敬和自己要与周王平等或凌驾其上的政治态度。

2、“雅乐”失去感染力

被奉为“先王之乐”的“雅乐”,由于长期用于礼仪祭祀,已成为一种固定而刻板的程式,乐舞本身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连统治阶级自己都不爱听,不爱看了。“礼崩乐坏”和古乐的衰落,还因为“古乐”已经失去了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3、民间舞的兴盛

与“礼崩乐坏”同时出现的是民间乐舞大为兴盛,古乐的僵化、枯燥和民间音乐的生动、引人入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时期兴起和繁盛的民间乐舞,大量载于《诗经》、《楚辞》等典籍。

综上所述,“礼崩乐坏”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等级制度遭到破坏,另一方面“雅乐”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清新活泼的民间舞繁荣起来。

春秋时期乐舞

九、春秋战国时期的表现? 1.专业歌舞艺人人数增多,在个诸侯国广泛的交流和相互促进,使舞蹈的技巧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2.有目的计划训练舞人,使舞蹈的传承和不断提高得到了保证。3.统治阶级醉心于乐舞享乐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政治生活,甚至在争霸斗争中利用女乐歌舞作为工具。例如:西施

4.正是在春秋战国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舞蹈形成了属于它基本的形态特征“长袖细腰”的形态特征。

十、儒家乐理论有哪些?

答: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主张用乐舞教育和政治,赞成“雅宋正声”“先王之乐”反对“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乐舞。儒家的乐舞理论也是我国古代各种乐舞理论中自成体系、较为完整、影响最大和最深远的。

1、儒家重视乐舞的教育作用

乐是圣人所喜爱的,认为乐舞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之向善,由于它感人至深,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这就是今人所谓的“美育”对人的培养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2、儒家强调政治作用

在儒家的乐舞理论中,十分强调乐舞与政治的关系。由于孔子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在论乐舞与政治的关系时,也表明儒家努力为旧的政治制度服务的保守立场。强调礼、乐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将礼乐与行政并列,认为充分发挥了礼、乐、刑、政的作用,国家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3、政治、社会风气、乐舞三位一体

政治、社会风气、乐舞,三者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崇尚、流行什么乐舞,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及社会风气的。因此,国家治理的好坏,不但可以从流行的乐舞格调上反映出来,还可以从乐舞的规模上反映出来,从舞蹈的规模可以观察到统治者的德行。

综上所述,儒家重视乐舞的教育作用和乐舞服务于政治的理论,相当一部分是正确的,但有时也将乐舞夸大到荒谬的地步,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总的来说,儒家的乐舞理论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乐舞理论,也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孔子创办私学,将贵族阶级享受的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推向广大平民阶层。

十一、墨家乐舞理论有那些?

1、墨家的乐舞理论是“非乐”。

2、信徒多劳动人民出身。主张“兼爱” “非攻”,反对战争,反对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腐朽享乐生活。由反对王公贵族享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舞享乐,而发展成反对所有的乐舞活动。墨子总结,坚决禁止乐舞!

“非乐”的优点:舞蹈不但可以抒发人们的感情,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还能再舞蹈生活中传授生产知识,鼓舞劳动热情,激励斗志,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沟通感情等,具有独特的作用。

为什么反对乐舞的价值,为什么反对是不对的?

墨家反对乐舞是从反对贵族的乐舞享乐,发展到反对一切乐舞活动,同时还包括农夫、织女的自娱性民间歌舞活动。也说明了墨子是站在广大劳动人民一边反对乐舞的,这种反对无疑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如由于当时的乐舞成了统治阶级的享乐工具,就以予彻底否定,则是错误的。人类创造乐舞艺术是因为生活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乐舞艺术有它独特的社会功能,而乐舞艺术的创造者,归根结底是广大劳动人民。尽管在供统治者娱乐时为了适应贵族阶级的生活习惯、审美要求,会加以一定的改变或加工。但他的根基在人民中间,连那些为贵族边沿的“女乐” “倡优”也都来自于民间。

汉代时期的乐舞

十、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

(一)舞蹈发展的广度深度

1.“百戏”是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 2.“女乐”的舞蹈活动 3.礼节性的舞蹈与即兴起舞 4.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5.民族关系与乐舞文化交流

1、“百戏”

含义:汉代“百戏”也叫“角抵”。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少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成为“百戏”(汉代百戏一直十分兴盛,广泛流传在宫廷民间)是汉代最重要的表演形式。特征:巾袖舞(舞袖或持巾而舞)、道具舞、情节舞(以歌舞形式表演简单的故事)、舞像(戴假面而舞)。空间:百戏中的各种表演项目不仅广泛盛行于民间还以最具代表性,最能显示汉王朝表演水平的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宫廷,出现在皇帝招待域外使节,及少数民族首领的集宴中。

2、“女乐”的歌舞活动 “女乐”,有时也称为歌舞者。由于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致使女乐的规模大大的增加,也促使了乐舞表演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汉朝初期宫廷设臵两种乐舞机构:1.属于奉常的太乐,掌管宗庙祭祀的雅乐2.属于少府的乐府管理供皇帝娱乐的俗乐舞。

3、礼节性起舞与即兴起舞

以舞相属:汉代自娱性舞蹈,是一种礼仪性的交谊舞。即席间一人舞罢,再属与另一个人舞,如此循环,相属而舞。一般是主人先舞,相属于宾客。汉代,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优势,它是从人际关系来确证个人的价值的,人们通过“以舞相属”来审视自己在现实人际关系中的地位。

即兴起舞:宴会时,除宾客间有“以舞相属”的习俗外,宾主有时还做即兴舞蹈表演,这种舞蹈表演往往是艺术发舞者内心感情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汉代的即兴舞,多以歌舞抒发悲愤感情

4、汉代乐舞的继承与创新

汉代的雅乐舞蹈,一方面继承前代传统,另一方面结合当时政治需要,创作了一些具有民间风格的雅乐舞蹈,如《大风歌》、《灵星舞》等。

5、民族关系发展与乐舞文化交流

1.各民族的乐舞百戏艺人被当作“贡品”进献汉王朝 2.随着政治力量逐渐深入到各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的了解。

(二)舞蹈艺术水平的提高

汉代是文化艺术(包括舞蹈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他表现在舞蹈活动的普遍性兴盛,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一些著名舞蹈艺人,如赵飞燕;西域乐舞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以及乐府在汇集民间乐舞的重要作用等。

1技艺结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画。2群舞的编排

3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 4著名舞人的及艺术成就 5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

汉代舞蹈的特点:技艺结合,技艺并重(至今仍保存在我国的许多传统舞蹈中,成为中国舞蹈的特色之一。如:《盘古舞》,盘古整齐的排列着,美丽的女舞者身着轻薄的丽服,高举长袖掩面而舞,准确而富于感情地完成许多高难度动作。她们的歌声悠扬而清越,那深深的折腰舞姿更显出舞者纤细柔韧的腰肢。这也是汉画像砖石上刻绘得比较多的舞蹈。汉群舞的特征:

1.注重队形的整齐,动作的规范,整体感强。

2.多层次的队形,参差不齐的舞姿、交响式的此起彼伏的舞动,丰富多变的场面来变现舞蹈的内容、美感和意境。

3.大多是用“大齐舞”的编导手法来处理群舞场面,这正是民族自娱性民间舞的特色:在整齐、统一、协调的律动中,感受到群体的力量和美感。这是从古到今群舞的基本特色。

4.汉代群舞保存了古代舞蹈质朴无华的风貌。随着时代的前进、舞蹈技艺的发展,处理群舞的技法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于感情表现。但整齐、统一、协调的律动,仍然是群舞的基本要素。

舞具的巧妙运用:持舞具舞蹈,并以舞具名为舞名,是我国传统的舞蹈特设之一。汉代以舞具为舞名的有《铎舞》、《剑舞》、《棍舞》、《刀舞》、《戚舞》、《建鼓舞》等。

著名舞人: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楚舞”,又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看来不是某个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赵飞燕“掌上之舞”最大的特点是非常轻盈和会走一种独特的舞步—“禹步”。

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

(一)论舞自心出:强调舞蹈要表现内心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舞才能感人。

(二)论民间乐舞

1.对民间乐舞持肯定态度,不过汉代也有贬低民间乐舞的论述、反对民间乐舞理论

2.理论是对雅乐、俗乐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认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三)论礼乐的社会作用:当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后,儒家学派的乐理论在汉代颇有影响。是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人们都遵循这种礼,封建社会的秩序等级当然会得到巩固,乐可以移风易俗,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

(四)审美特征:

汉代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是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时代。当时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百戏,汇集了各种民间传统表演技艺,机器生动活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女乐的表演特点:柔婉,俏丽,眉目传情,敏捷,舒畅,飘逸如飞。

十一、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答:汉代舞蹈是以楚舞为基础并吸收了外域和边疆舞蹈以及姊妹艺术的营养而形成的。它既轻疾又顿挫,既阳刚又舒展,是一种多形态的美感,主要表现在思想性和形式美两个方面。

思想性方面:一方面在于神仙幻想,一方面执着于现实。神仙幻想是汉代艺术表现的主体。《总会仙倡》就以歌舞表演的形式展现了一个仙凡杂处、人兽同乐的理想王国。汉代舞蹈中与神仙幻想这种属于原始艺术风范的舞蹈相一致的是那些充满原始活力的舞蹈。如刀舞、剑舞、《巴渝舞》等。这些舞蹈充分显示着原始舞蹈的活力与生命情调。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古拙与气势以及蓬勃旺盛的生命,为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

另一方面,与充满原始想象的神幻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人间的情感生活在汉代的舞蹈中占了相当的比重从模拟农业生产的《灵星舞》到纯舞性质的巾袖舞;从诙谐滑稽地《沐猴与狗斗》到抒发个人情怀的即兴舞、礼仪舞,无不充满现实生活气息和现实的社会情感,表现了汉代人对世间生活的热情玩味。

形式方面:汉代舞蹈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建立起自己的风格。首先,汉代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舞蹈讲求的轻盈之美。其次,汉代继承了“楚舞”的风格。汉代对姊妹艺术的借鉴主要是杂技、武术和幻术方面。此外,汉代舞蹈还对各边地民族的舞蹈兼容并蓄,班固的《东都赋》就记有当时“四夷乐舞”在京都表演的情况。汉代舞蹈的纵向和横向吸收,使汉代舞蹈在形式美方面的特色表现为古拙与纤巧、厚重与轻柔相互结合以及高难度的杂技技巧。汉代舞蹈的意象世界是一个磅礴古朴、天真狂放得意象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活力与生机,一种原始的艺术精神。而那种厚重的气势、内在的张力、古朴的柔美,作为“泱泱汉风”的标志,便成为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乐舞

十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发展的特点?

答:

1、供人欣赏娱乐的表演性舞蹈吸收了大量的中原传统乐舞和江南等地民间歌舞,加工编制了一些艺术性较强和欣赏价值较高的音乐舞蹈作品,如《清商乐》。

2、魏晋之际,继承了汉代上层社会时兴起的“以舞相属”的礼节性舞蹈,在宴会中由贵族、文人自己跳古代的“交谊舞”,有时宾主还在席间即兴起舞。

3、中外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对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铜雀伎:曹操喜爱歌舞,就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歌舞表演取乐。直到他临死前,还立下遗嘱,令这些歌舞伎人每月十五日都要向他的陵墓表演歌舞。这些终身被囚禁、以歌舞娱尸的铜雀伎悲惨的命运,为后人所深深地同情,留下了许多以“铜雀伎”、“铜雀台”为题的诗篇。清商乐的演变与发展:清商乐舞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内容相当丰富由乐曲、歌曲、舞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南朝流行的“清商乐”实际上原是曹魏时铜雀伎表演的音乐舞蹈,由于经过加工、提高的民间乐舞生动精美,所以到处流传,从长安、洛阳直到江南一带,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曹魏时代,专门设立了管理这类乐舞的官职——清商令、清商丞。《清商乐》其中著名的舞蹈有《巾舞》、《拂舞》、《铎舞》、《巴渝舞》、《白纻舞》、《前溪舞》、《明君舞》等等。它们基本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被作为“前代正声”进入庙堂,归入雅乐,如《鞞舞》、《巴渝舞》;另一类则是经过艺人的精心加工创作,成为精美的表演的性舞蹈,如《巾舞》、《白纻舞》、《明君舞》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创作,成为古代舞蹈中的“精品”,数百年间,一直是宴会中经常表演的“保留节目”。

以舞相属:以舞相属是礼节性交谊舞。而魏晋南北朝,直至唐代,还有宴席中宾主自行起舞的风俗。贵族文人,甚至皇帝本人,兴之所致,即兴表演舞蹈,这与地位低下的歌舞伎人专以舞蹈娱人不同,如曹操在打了胜仗之后,情不自禁地在马上拍手起舞。

各族乐舞文化交流极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民族的迁移、流动,各族人民大量涌入中原地区,据《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仅京都就有万余家少数民族在那里定居。他们带来了各族的乐舞文化,中原传统乐舞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其他民族地区传播,形成了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的局面,对舞蹈艺术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汉代盛行的“百戏”,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仍广泛流传在南方和北方广大地区。在宫廷、民间、宗教活动中,都有“百戏”演出。

辉煌唐乐

十三、唐代新作(唐代新作的表现)

答:唐代有许多舞蹈新作,宫廷燕乐是唐王朝为显示强盛的国力,反映唐代对传统乐舞的继承,对兄弟民族及外国乐舞兼容吸纳的博大胸怀而设立的。它所包含的内容有“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和“歌舞戏”等。

“九部伎”、“十部乐”

“九部伎”是对隋朝“七部伎”进行重新调整之后制定的。它包括《清乐》、《西凉伎》、《龟兹伎》、《天竺伎》、《康国伎》、《疏勒伎》、《安国伎》、《高丽伎》、《礼毕》。唐代宫廷燕乐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高昌伎》、《燕乐》废《礼毕》,形成了《十部乐》。唐代宫廷燕乐“十部乐”中除了“燕乐”、“清乐”是中原汉民族传统乐舞之外,其余八部都是各兄弟民族及外国乐舞。“坐部伎”、“立部伎”

《坐部伎》、《立部伎》是唐代宫廷乐舞,其中大部分是以中原乐舞为基础,又吸收融化了国内外各民族乐舞而新创的节目。《坐部伎》与《立部伎》是有区别的,“堂上坐奏的叫“坐部伎”表演水平高,舞蹈精美,表演人数少,一般在室内厅堂上表演,表演的节目有:《燕乐》(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堂下立奏的叫立部伎“讲究排场,舞蹈表演人数多,有时多达上百人,在室外广场庭院表演,舞蹈节目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坐部伎“"立部伎”的乐舞都是各代皇帝功成作乐的舞蹈,它的设制是唐代政治制度的需要,与先秦儒家学派提出的“乐与政通”的观点一致。健舞、软舞 健舞、软舞是小型表演性舞蹈,它们是按舞蹈风格划分的。“健舞”动作矫捷雄健、节奏明快,包括的舞蹈有11个,如《阿辽》、《拂菻》、《柘枝》、《大渭州》、《黄獐》、《达摩支》、《棱大》、《剑器》、《阿连》、《胡旋》、《胡腾》。“软舞”抒情性强,优美柔婉,节奏比较缓慢,其中也有比较快节奏的舞段。舞蹈有13个:《垂手罗》、《春莺啭》、《乌夜啼》、《回波乐》、《半社渠》、《借席》、《兰陵王》、《凉州》、《屈柘枝》、《团圆旋》、《绿腰》、《苏合香》、《甘州》。“健舞”“软舞”演出规模不大,有些是独舞,有些是双人舞,表演技巧较高,多半是中外民族舞。舞蹈节目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表演、服饰、舞姿技巧上经常有些变化,不断更新,逐步完美,成为广泛流传的优秀舞蹈。歌舞大曲

歌舞大曲又叫法曲,是在继承前代相和大曲,并吸收西域音乐而创作形成的大型套曲。唐代歌舞大曲是由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组合的多段体乐舞套曲,结构严谨。大曲分三段:散序、中序、破,每段中又有若干小段。舞蹈大多在中序时出场,舞蹈人数不多,大多是独舞,也有群舞。舞蹈服饰华丽典雅,音乐清新幽美,舞蹈靓丽柔婉。舞蹈从动作、音乐、服饰都营造出一种虚无飘纱的意境,使人仿佛臵于仙境之中。大曲表演节目包括了:《千秋乐》、《雨淋铃》、《玉树后庭花》等。据《教坊记》记载:唐代歌舞大曲有46个,其中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该乐曲由唐明皇创作,舞蹈由杨贵妃跳。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一般在宫廷和贵族士大夫中间表演,因而文人诗人对她的表演记载较多,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使后人能够根据记载大概了解到千年前的歌舞大曲的概况。歌舞戏

歌舞戏起源于汉代百戏,在唐代得到了完善发展。歌舞戏是歌舞白的一种综合体,属于早期戏剧形式。唐代著名的歌舞戏有《踏摇娘》、《兰陵王》、《拨头》等。歌舞戏中有人物、有情节,边歌边舞,在唐代很流行,属唐代成熟的表演艺术,它的表现手段比舞蹈丰富、复杂。它以歌、舞、戏相结合的形式,成为备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歌舞戏为后世戏曲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为归入舞类的主要舞蹈:《凌波曲》、《菩萨蛮》、《何满子》、《叹百年队》、《骠国乐》、《南诏奉圣乐》。

综上所述:在唐代舞蹈发展的进程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各种舞蹈——包括中原和域外舞蹈,汉族与少数民族舞蹈、宫廷与民间舞蹈、宗教与世俗舞蹈,相互渗透,彼此吸收,灵活运用形成了许多优秀的舞蹈新作。

二、简述《霓裳羽衣》舞蹈的艺术特色? 答:《霓裳羽衣》乐曲是唐明皇部分地吸收了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编创,作者力图描绘虚幻中的仙境。乐曲中的“散序”部分,优美动听,流传较广,白居易诗有“曲爱霓裳未拍时”;中序如拍起舞,舞者扮若仙女,服饰典雅华丽,头戴步摇冠,上穿羽衣、霞帔,下着霓虹般但彩色裙,舞姿轻盈柔曼,飘逸敏捷;入破以后,节奏变快,舞蹈动作繁复激烈,然后音乐突收,全舞在“长引一声”的延长音中结束。此舞杨贵妃表演的最为著名。《霓裳羽衣》的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及群舞多种形式。《霓裳羽衣》是一部具有高艺术水平,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的宫廷乐舞,流传数百年之久,为我国古代舞蹈史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

三、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辉煌成就)

答:唐代舞蹈在内容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小型表演性舞蹈分为“健舞”、“软舞”两大类;及由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组合成多段体乐舞套曲——大曲;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能表现一定故事情节与人物的歌舞戏。其中著名的有《踏谣娘》、《兰陵王》、《拨头》等。其不仅在内容上,唐代舞蹈的艺术水平之高,还反映在表演、创作、编导、舞蹈美术、记录舞蹈的舞谱、舞图等方面。

1、表演艺术:许多唐代舞蹈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有的雄健豪放,使之为人振奋,如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舞《剑器》刚劲、矫捷、具有豪放之美;有的活泼清新,给人带来欢乐,如唐代流行的西域民间舞《胡腾》、《胡旋》等,节奏鲜明,活泼轻快,舞蹈动作变化丰富,表情生动令人耳目一新;有的优美流畅,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把人带入美丽虚幻的“仙境”,如柔曼婉畅、具有浓厚的抒情的,展现仙女轻盈飘逸之美的《霓裳羽衣》、《凌波曲》;有的哀怨委婉,令人柔肠寸断,如歌舞曲《雨淋铃》,相传原曲是唐明皇悼念杨贵妃而作。唐代舞者对眼神的运用,也是相当精彩的动人的,《胡腾》舞者“扬眉动目踏花毡”,《拓枝》舞者“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霓裳》舞者“娇眼如波入髻流”等。

以舞蹈表现悲痛情绪,达到感人至深的程度,是唐代舞蹈的另一成就,如《叹百年》。这一切表明唐代在舞蹈表演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显著的。

2、编导艺术:从某些大型舞蹈作品的演出情况分析,唐代确实有一些水平相当高的舞蹈编导。如《破阵乐》的编排,据史载:“太宗制《破阵乐》舞图”,表现的是战争生活及李世民的军事思想,命宫廷乐官吕才依图排练,舞者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戟而舞。“立部伎”中的字舞《圣寿乐》以舞队摆十六字,歌颂武则天。字形复杂,笔画多。场面的设计、队形的变化、地位的调度、动作的编排都有一定的难度。李可及编导的《叹百年队舞》是一个场面很大的女子群舞,虽是悼念亡人的舞蹈,舞者却不穿素服,而是饰珠翠,着盛装。庞大的舞队表演,竟能催人泪下。且许多著名的舞蹈家不但具有杰出的表演才能和高超的技巧,同时也是编舞的能手,如“李可及”、“公孙大娘”等。

3、舞蹈美术:唐代舞蹈比较讲究形式美,其中包括服饰、化妆、服装场地的布臵,这些都属于舞蹈美术的范畴。服装方面,力图与舞蹈内容相吻合,使其增强舞蹈的感染力。如表现战争生活的 《破阵乐》,舞者披甲执戟,作武士打扮;富于雄健之美的《剑器舞》。舞者“玉貌锦衣”穿的是美化了的军装;歌颂唐玄宗的《龙池乐》,为了突出优美、典雅的风貌,舞者身穿五色纱云衣,戴芙蓉冠,捉蹑履,还有四人执莲花引舞。某些演员的化妆技术是相当高明的。如教坊艺人庞三娘,实际并非年轻美貌,一经化妆之后,竟美丽非凡,判若两人,因而人称:“卖假脸贼”。隋唐五代,某些舞蹈的表演地设有一些特制的装臵,也可以称作“布景”,许多舞蹈都是在地毯上表演的,舞筵成了舞蹈表演的小舞台,有些大型舞蹈则在“地衣”上表演,如花蕊夫人《宫词》有“蜀锦地衣呈舞队”句。

4、舞谱:从各个方面的史料看,唐代记录表演性舞蹈的舞谱,应该包括舞曲(曲谱)、舞图(图谱)与文字(字谱)三个部分。文字说明除舞蹈动作术语外,还会有其他关于音乐、舞蹈如何“合成”的提示。

5、“道教乐舞”:是从古代鬼魂崇拜发展而来,其中掺杂着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古代乐舞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自古至今民间民俗的影响。民间民俗舞蹈一般活动于国泰民安的形势之下。节日里,人们穿着盛装,或戴面具,或画彩妆,尽情表演各种歌舞、杂技。节日里的歌舞活动大都与道教崇拜有关。最能反映道教信仰的民间民俗乐舞是傩舞。傩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先秦以前原始文化主体之一,其文化因子与鬼神崇拜有着根本的联系,它对道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形成后的道教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傩”艺术。“傩舞”自周代起具有驱鬼逐疫的功能,一直沿袭到唐代。汉代每年都举行宏大的“傩礼”活动。诗人孟郊在《弦歌行》中描写了唐人驱傩的情景:“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禅行戚戚。相顾笑声中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道教在唐代仍有很大势力,这与唐代一些皇帝崇信道教有关。因此,不论宫廷或民间,有关道教的民俗乐舞非常盛行。

6、“佛教乐舞”:在宏阔包容的唐代乐舞中占有重要地位。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外来文化的主体,唐代乐舞吸收了一些佛教艺术,愈发显得瑰丽多姿。唐代乐舞中最富佛教色彩的舞蹈有:天竺乐,骠国乐,五方狮子舞,叹百年队舞,四方菩萨蛮舞等。

7、三教合一得乐舞:是唐代的独特特色,所谓“三教合一”指的是儒、释、道合一。唐代在初期中期时思想很活跃,既提倡传统儒学又不把它定为一尊,奉老子为道教鼻祖,又不排斥佛教,还派遣玄奘等人去印度取经,使佛教和道教同时得到发展。在唐代,可谓儒、释、道三家并立,乐舞艺术也随之出现了自由发展的局面,最具代表性的乐舞有《霓裳羽衣舞》、《凌波曲》、《紫云曲》。

综上所述:唐代舞蹈表演、编导、美术、舞谱等各个方面的成就充分表明:唐代舞蹈,特别是表演性的舞蹈,以达到了相当高度的艺术与技术水平,形成了古代舞蹈第三个集大成的时代,也是舞蹈的发展高峰,为数众多、风格各异的舞蹈作品十分丰富,既各具特色,又具有某些相同时代风貌和审美特征。在唐代舞蹈发展的进程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各种舞蹈——包括中原和域外舞蹈,汉族与少数民族舞蹈、宫廷与民间舞蹈、宗教与世俗舞蹈,相互渗透,彼此吸收,灵活运用形成了许多优秀的舞蹈新作。

四、唐代乐舞兴盛的体现及原因?(为什么说唐乐是辉煌唐乐)最能体现唐代舞蹈广度发展的,是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舞蹈活动。而最能体现唐代舞蹈艺术发展高度的是具有欣赏价值的各类表演性舞蹈,如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等等。

体现:

(一)舞蹈活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节日歌舞游乐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在春耕前,秋收后。正月十五元宵节,农闲就要结束,春耕即将开始,这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音乐舞动十分发达的唐代,歌舞自然成了群众欢庆的节日、自我娱乐的重要方式,如隋炀帝在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就要调集四方散乐百戏到东都洛阳表演;历史上著名《踏歌》在唐代节日歌舞上也是十分流行的,人群手袖相连,踏地为节,边歌边舞,令人心醉,使人流连忘返。

2.自舞成风

舞蹈是唐代社会各阶层人喜爱的表演艺术,也是人们用以自娱、表示礼节或显示自己才华的一种手段。皇室贵族、将军、贵戚、文人、百姓自己起舞的事例是很多的。人们喜爱并重视舞蹈活动,能诗能文,能歌善舞,都是令人钦佩的。如被视为“中兴之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颇有才艺才能和修养的艺术家;大名鼎鼎的唐代舞蹈家杨玉环“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以善舞《霓裳羽衣》及《胡旋舞》著称;武宗妃王氏,也是因为精于歌舞,才被选入宫中,后封为贵妃的。唐代高官重臣起舞的事例也有很多:安禄山,官至节度使,善舞《胡旋》,晚年体肥过人,但跳起《胡旋舞》来,则急如飞鸟。3.歌舞艺人在街头、广场、酒肆献舞

由于舞蹈已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除自舞成风外,更多的是欣赏舞蹈表演。皇宫。贵族与文人厅堂、民间街头、广场和酒肆,都是歌舞艺人献艺的“舞台”。如脍炙人口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就是描写作者幼年时在河南郾城观看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在广场的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演出,杜甫在诗中描写的,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层层围住表演场地,”观者如山“的场景;由于来中原的西域人很多,胡乐、胡舞盛行,因而酒肆中也有胡姬表演歌舞,如贺朝《赠酒店胡姬》诗有”胡姬春酒店,弦管也锵锵“句。李白《前有樽酒行》诗有“胡姬貌美如花,当垆笑春风。4.宗教祭祀舞蹈的艺术化与世俗化

随着唐代舞蹈的高度发展,宗教祭祀舞也逐渐向美化、艺术化、娱神兼娱人的方向发展。唐代寺院和前代一样,既是宣传宗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群众娱乐的地方。寺院设有戏场,长安戏场多集中在著名的慈恩寺,规模较小的戏场则在青龙寺、荐福寺、永寿寺等。唐代民间祭祀舞,有巫术活动中的舞蹈,我们称之为“巫舞”;有驱鬼逐疫的面具舞“傩”,或称“大傩”,我们称之为“傩舞”;还有求雨时跳的舞蹈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祭祀的舞蹈受到当时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影响,更加讲究形式美,神秘气氛似乎也淡薄些。

(二)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

唐代,已经形成自己的舞蹈分法。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健舞”敏捷刚健,“软舞”优美柔婉;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相结合的多段体歌舞曲。大曲结构复杂,开始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器乐演奏,叫“散序”,接着是慢板的歌唱叫“中序”,最后是节奏急促的舞曲叫“入破”;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戏;及用于宫廷宴享的《九部乐》、《十部乐》包括——燕乐、西凉乐、龟兹乐、康国乐、安康乐、高昌乐、高丽乐、清乐、天竺乐、疏勒,和《坐部伎》、《立部伎》等。例如著名的乐舞《南诏奉圣乐》就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及欣赏价值,一方面,它是在民族团结友好的气氛中产生的。另一方面,在艺术创造上,它是以南诏乐舞为本,广泛吸收汉族、龟兹等西域乐舞成分编制而成的;《破阵乐》最能代表初唐风韵,他热情歌颂了为国立功的英雄主义,成功揭示了现实中开创者的高尚胸怀,显示了一种一往无前和雄健壮丽。

原因:唐代由于政治局势日趋稳定,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唐王朝与域外交往频繁,为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音乐舞蹈的繁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唐代对域外及少数民族乐舞所采取的这种开放。豁达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隋唐是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许多少数民族及域外乐舞已经在中原流传了相当长的时期,《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少数民族和域外乐舞,早在隋唐以前数百年间已传入中原,有着深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唐代的舞蹈文化,是一种内在活力的文化,对外来地精神产品具有很强的吸收、改造、融化的能力,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显示出了大唐帝国兼收并蓄和博大气度的表现。这一切,使得唐代舞蹈的发展,获得广阔的、深厚的基础和极其丰富的滋养,因而大大加速了发展进程,提高了艺术水平。从而创造了辉煌唐乐,同时又孕育了宋元“队舞”、明清戏曲,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新作

答:唐代有许多新作,其中有许多舞蹈新作,其中一部分是吸收民族民间乐舞素材的基础上创作的。如:《九部乐》、《十部乐》中的《燕乐》,是宫廷乐官张文收为歌颂唐朝兴盛而作;《坐部伎》、《立部伎》中,除《太平乐》与《安乐》两部外,其余乐部全是为歌颂唐代各朝皇帝的文德与武功而编创的,其乐舞形式吸收了丰富的民间滋养;《破阵乐》、《大定乐》等吸收了传统的武舞,以象征战阵之容;《圣寿乐》吸收了民间字舞,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及巧妙地队形变换,摆出了十六个祝颂之字形;《鸟歌万岁乐》和《光圣乐》,舞者头戴鸟冠,当是模拟飞鸟情态的舞蹈;《龙池乐》,舞者头戴莲花冠,舞者轻盈飘逸,吸收了民间花舞因素。“健舞”、“软舞”类中为歌颂忠勇将领王孝杰编创的《黄獐舞》,吸收了传统武术、风格英武豪健的《剑器舞》,既优美又矫健的《杨柳枝》,乐曲如鸟鸣的《春莺啭》,以舞袖为容得《绿腰》。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相结合的大型多段体乐舞套曲,它是在唐代发展成熟的一种结构严谨的乐舞形式,其中影响最大,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

一、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1.时间:俱进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2.标志:栽培谷物、驯养牲畜

3.意义:标志着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是人类实现的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4.发现了大量农作物的化石(南稻北粟)

5.农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2.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2生产力发展

3、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特点:多元性

集中(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大同时代到小康之世:天下为家 禅让制世袭制

夏王朝已建立一整套国家机器(例:设官分职,设军队、监狱)

2.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1.大型宫殿建筑与政治权力有必然联系

2.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手工业(制陶.冶铜已迈入青铜时代

3.青铜工艺不发达

4.阶级矛盾尖锐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商朝是我国信史的开端

2.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

事件:商汤灭夏

位置:定都亳(河南商丘)

重大事件:盘庚迁殷(河南安阳)

3.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实质:是一种松散的联盟

影响:方国的向背直接影响商朝的兴衰

4.手工业(青铜器)制作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

功能(鼎)饮食器

礼器

王室贵族身份地位的标识

国家社稷政治权力的象征

5.文化发展(甲骨文):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是研究商朝的第一手资料

是汉字的前身

第三篇:世界古代史

2012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四、世界古代史(约500-10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原始社会):

1、人类的始祖:距今约500—10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

2、晚期智人: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3、三大人种:

(1)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三大人种。

氏族的管理者;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没有贵贱贫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稳定的集团;财产由父系继承,有贵贱贫富之分,产生了阶级。

(二)上古人类文明(奴隶社会):

6、大河流域的文明(东方文明):

(1)古代埃及(非洲):

①流域名称:尼罗河流域;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100年;

③文明成果:

a金字塔(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法老的陵墓); b象形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比楔形文字稍晚发明)。

(2)古巴比伦(西亚):

①流域名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1894年

③文明成果:

a《汉谟拉比法典》(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第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典);

b楔形文字(属于最早的文字,公元前4000年代末发明)。

(3)古代印度(南亚):

①流域名称:印度河流域;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00年

③文明成果:

a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制度):从高至低排列: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的贵族)、吠舍(从事农、牧、商的普通雅利安人)、首陀罗(最底层

数字。

(4)古代中国(东亚): ①流域名称:黄河、长江流域;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③文明成果:

a商朝的甲骨文、青铜器。

b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东汉;印刷术—唐朝、北宋;火药—唐朝、北宋;指南针---战国、北宋)等。

7、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处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便于农业、畜牧业发展。

8、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西方文明):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基本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②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11、日本的大化革新(日出之国):

(1)时间:646年

(2)主要内容:

①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

②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3)性质:它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朝、唐朝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4)影响(作用):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穆罕默德与阿拉伯(新月之乡):

(1)伊斯兰教:

①创立时间:

7世纪初;

②地点:阿拉伯半岛(麦加);

③创始人:穆罕默德,(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④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

⑤经典:《古兰经》;

⑥标志:一轮新月;

⑦作用:促进阿拉伯民族的统一。

(2)穆罕默德的贡献:创立伊斯兰教和建立伊斯兰国家。

(3)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把阿拉伯国家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①时间:8世纪上半期(732年)

②内容: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确立了西欧封建制度。

(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封君封臣制(基础是封土制);

(3)西欧封建等级制: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有封地的职业武士,成为骑士是中古西欧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⑥标志:十字架; ⑦基督的意思是“救世主”。

(7)丕平献土:

①经过: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当上法兰克国王,为了报答教皇,他把罗马附近的拉文地区送给教皇。

(10)琅城起义:

①时间:1112年;

②经过:法国琅城为争取城市自治权向琅城主教和国王购买,后来主教和国王出尔反尔,琅城人民发动起义,打死主教,打败国王军队。国王不得不再次给琅城颁发城市自治特许状。③意义:使琅城获得城市自治权,促进城市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11)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①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②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③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

(12)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恩格斯;

堡,古老的拜占廷帝国灭亡。(5)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

①帝国经济的衰落(查士丁尼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其丧失了经济基础;

②帝国自身的固步自封也使其不得发展,逐渐落后。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民的优点和长处。

(6)拜占廷帝国兴衰带来的启示:

①一个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4②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③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时代;

③罗马为争夺地中海世界与迦太基爆发的布匿战争-----

罗马取胜,促进罗马发展。

(3)文明冲突的作用:客观上传播文化、扩展文明,但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

17、和平交流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原因:暴力冲撞虽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而和平交流(作用)带来的是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所以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②罗马圆形竞技场;

③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特点:哥特式建筑---基督教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成为以后许多教堂的范本); ④阿拉伯的麦加清真寺(特点: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上述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非凡的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5)希腊科学家:

①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成就)发明阿基米德定律和杠杆定律;他还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为保卫祖国贡献巨大才智。

②欧几里得: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几何学创始人,著作《几何原本》,被明末徐光启翻译到我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翻译的西方名著。

第四篇:古代史名词解释

1殷墟:河南安阳,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未知的最早的都城。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证明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2国人暴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3牧野之战:经过观察和试探,周武王联合诸侯国展开进攻。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商朝大败。不可一世的商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盘庚迁殷: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盘庚面对贵族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5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6焚书坑儒:焚书政策,李斯建议,始皇帝支持,保留技术书籍,保留一套关于思想、历史、政治的书籍,民间拥有书籍违法。

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

8文景之制: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被人们称颂的时代。基本上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扶植地主阶级,发展了地主经济,对农民有一定作用。

9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10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1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本籍中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

12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大索貌阅: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玄武门之变: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受到李建成及弟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于是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伏,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改革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实行京官与外官互调的政策),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查清户口,兴修水利),提倡文教(诗赋取士,殿试县令),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起兵,反对唐朝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陈乔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高粱河之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在宋辽战争中,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雍熙北伐: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被契丹主力打败。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澶源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宋真宗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侵,占领开封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等3000余人,满载大量金银珠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北归,史称“靖康之难”。绍兴和议: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韩世忠被罢官,主战派多遭排挤,宋高宗,秦桧加紧投降议和,十一月,派魏良臣与金议和,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刺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自帅一路攻打大同。是太监王振转圈,挟英宗亲征。英宗到达大同,发现战争失利,遂连忙回事,退至土木堡,被也先追及,导致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

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1殷墟:河南安阳,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未知的最早的都城。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证明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2国人暴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3牧野之战:经过观察和试探,周武王联合诸侯国展开进攻。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商朝大败。不可一世的商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盘庚迁殷: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盘庚面对贵族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5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6焚书坑儒:焚书政策,李斯建议,始皇帝支持,保留技术书籍,保留一套关于思想、历史、政治的书籍,民间拥有书籍违法。

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

8文景之制: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被人们称颂的时代。基本上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扶植地主阶级,发展了地主经济,对农民有一定作用。

9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10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1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本籍中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

12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大索貌阅: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玄武门之变: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受到李建成及弟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于是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伏,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改革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实行京官与外官互调的政策),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查清户口,兴修水利),提倡文教(诗赋取士,殿试县令),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起兵,反对唐朝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陈乔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高粱河之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在宋辽战争中,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雍熙北伐: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被契丹主力打败。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澶源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宋真宗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侵,占领开封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等3000余人,满载大量金银珠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北归,史称“靖康之难”。绍兴和议: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韩世忠被罢官,主战派多遭排挤,宋高宗,秦桧加紧投降议和,十一月,派魏良臣与金议和,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刺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自帅一路攻打大同。是太监王振转圈,挟英宗亲征。英宗到达大同,发现战争失利,遂连忙回事,退至土木堡,被也先追及,导致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

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第五篇:古代史教案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教案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古代史部分)

教 研 室:音乐系理论教研室 授课教师:张来敏 授课班级:2007级

第一讲 远古和夏商时期的音乐 授课内容:远古时期和夏商时期的音乐 授课对象:本院2007级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本时期的音乐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重 难 点:贾湖骨笛、埙 授课时间:2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堂

中国古代音乐史分为十个时期:

一、远古时期:夏代以前遥远、漫长的时期。

二、夏、商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

三、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四、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世纪——前221年,东周五、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七、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八、辽、宋、西夏、金时期:937——1279

九、元代:1271——1368

十、明、清时期:1368——1911 音乐形态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三次转变: 古代乐舞(远古、春秋、战国),特点:歌、舞、乐一体 燕乐歌舞(歌舞伎)从秦汉开始,至隋唐时期达到顶峰 剧曲时代(宋、元、明、清):宋元杂剧、明清传奇

第一章 远古时期

传说中黄帝时期的音乐:

1、黄帝时代建立了“十二律”

2、音乐家——伶伦

3、音乐家——“伏羲”

4、音乐家——“神农”

一、1.贾湖骨笛:1986---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了一批骨笛,这些骨笛有七音孔和八音孔,据测定,这批骨笛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价值:

(1)、它为我国早期原始社会音阶的形成提供了新材料。

(2)、它反映了我国当时律学的发展高度。

(3)、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音乐创作情况。(4)、它把中华文化的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

2、音乐的起源:

劳动起源说、自然模仿说、性爱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等。

二、音乐的体裁和形式:古歌和乐舞

1、古歌:

(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2)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3)侯人兮猗。

(4)腊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2、古乐舞:是一种大型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禹:《大夏》。

三、乐器:主要有吹乐器和击乐器两大类。

1、击乐器:

土鼓、石磬、陶铃、陶铎、陶铙、陶钟等。

2、吹乐器:

骨笛、陶埙、龠、龢等。

3、弦乐器:未见实物出土,但史籍《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有“瑟”的记载。

四、远古时期音乐的特点:

1、它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外原始乐舞还与巫术、祭祀、图腾崇拜密切结合。

2、歌、舞、乐一体,同源同存,是远古音乐的一个特征。

3、音乐比较简单,基本因素是节奏。

第二章 夏商时期

一、社会环境:

1、从夏启至商末是奴隶制社会时期,奴隶主和奴隶成为人类社会两大对立阶级。

2、手工业得到发展,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达到很高水平。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开。

二、音乐的体裁和形式:

古乐舞:乐舞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从内容上,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三、乐器:(主要指商代)包括击乐器和吹乐器两大类

1、击乐器:

木腔蟒皮鼓、鼗、石罄、编磬、钟、编钟、缶等。

2、吹乐器: 埙、言、龠、龢等。

四、商代的乐律:

1、商人已经有了绝对的音高概念。

2、原始音阶已经初步形成。

3、半音音程出现,具备了发明十二律学说的前提条件。

五、夏商时期音乐的特点:

1、夏代的侈乐,追求宏大的气势。

2、商代巫乐和淫乐盛行,是商代音乐的两大部分。结语:

本节课对古代式的前两个时期(远古和夏商)的音乐的音乐进行进行了讲述,这两个是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发端,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基础,希望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本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作业:

1、贾湖骨笛

葛天氏之乐

2、简述远古和夏商时期古乐舞的发展变化。

下载古代史第一章至第四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史第一章至第四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前言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两册,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5版 引言: (一)编辑缘由 便于记忆,备战考研大业。 (二)缺点和不足......

    古代史秦朝总结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秦汉文明(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巩固和初步发展 一、时间线索 1、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始)至公元220年(东汉献帝被迫禅位,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

    中国古代史填空

    中国古代史填空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 是。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他主张实行,提出了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准则......

    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2.盘庚迁殷商朝前期自然灾害频发,内部纷争不断,国都经常迁徙。直到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4世纪将国都迁到殷,此后二百多年再无迁都,所以商朝又称殷商。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

    中国古代史部分

    13. 西夏的建立西夏是由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是古代羌族的分支,居住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以游牧为生。唐中后期受吐蕃挤压,迁到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党项族有许多部族......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一、 史前时代 《名词解释》P2: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群、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氏族公社、......

    中国古代史划分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精选)

    中国古代史 1基本概况:1、起止时间,2、都城 3、疆域 4、重要君主 2政治概况:1、制度:官制、兵制、选官制度 土地赋税 2、改革 3、民族、对外、阶级(关系) 3、经济概况:1、农业: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