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

时间:2019-05-15 06:5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

第一篇: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

摘 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视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

当前在我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受接爱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察民意。针对现在是95后大学生,因受国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网络时代、独生子女、单身家庭、留守儿童等),导致他们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明显偏离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研究,更好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一、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对开展志愿服务的研究也比较多,特别是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以及其中的各项机制,包括志愿者活动启动与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反馈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国际化惯例等工作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例如美国志愿服务研究。美国学者保罗.杰.伊尔斯利曾经致力于研究志愿服务多年,把志愿服务行为分为正规的志愿行为和非正规的志愿行为,并在《志愿者教育导论》中,论述了志愿活动的定义和志愿者的观点,阐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政策[2]。美国于1973年制定了《志愿保护法》,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德国志愿服务研究。1999年12月,德国联邦议院设立了一个由11名联邦议院议员和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名为“公民志愿行动的未来”调查委员会,制定了《奖励志愿社会年法》修正案和《奖励志愿生态年法》修正案于2002年实施;英国志愿服务研究。英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他们超过16岁的英国青年可以参与社会志愿活动,英国普通学生,每年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平均可达到三个月。在日本,37.6%的大学生设有志愿者活动咨询窗口,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此外还通过制定志愿者休学制度,让志愿者参加保险等措施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在墨西哥,“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六个月的社会服务活动,并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先决条件之一”则成为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范。

(二)国内研究现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008年 10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也提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人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教思政[2009]9号)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思政[2015]1号),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求把《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管理水平。

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从志愿服务的概念韩芸提出了《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关于志愿服务内容王士恒提出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功能及模式简评》,关于志愿服务的意义徐中振提出了《发现志愿服务活动的体制背景和社会意义》;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李媛媛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谈杰提出了《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关系研究,成双凤提出了《论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周怡提出了《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关系》等等。

从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来看,活动得到了高校的重视,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度融合有待加强。因此,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融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一是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了大学生素质,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实践育人为宗旨,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立足社会现实,在实践中将发展自我与服务自我的有机结合,同时,志愿服务精神是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肓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拓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度,而且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肓的理论研究。二是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把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适当讲授志愿服务的主体内容。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开展“三观三热爱”和“中国梦”教育的新平台,作为实施素质、德育教育,培养社会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价值的享受者,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三是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一群体具有高备的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我国高度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要求并鼓励高校精心组织,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起到教育自己的作用,从而加深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实现了对自我的认识和人生价值观的认知,对增强大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对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提高到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努力营造“人人了解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具有志愿精神的良好氛围”,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和升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表现。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检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可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认知力和自信心,更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更加充满热情、信心和积极主动性,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能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察民意。二是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当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宽度,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且更为生动和具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内容的认同与理解,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让志愿服务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每个成员,在全社会形成广泛认同的志愿服务精神。三是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校园精神文明。大学生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志愿者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局限于校园以内,还应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互动。四是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志愿服务活动中,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受接爱教育,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志愿服务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习过程,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接受不同地域不同人文背景下的文化与情感的熏陶,全面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竞争、合作能力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融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一)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同时要在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进行具体设计和部署。高校除发挥各级团委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职能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外形实践内化理论教育,促进知行合一,在管理机制上形成有效保障。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修订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内容,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制管理,进一步推进以客观时间认证为基础,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学生利用课余或节假日参与校内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参与200学时可获得20个积分,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考核测评之一,不仅纳入了入党推优、评优推先、评定奖助学金、顶岗实习和就业推荐的依据,同时也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填入了《学生学期综合鉴定表》和《毕业生登记表》,进一步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长效机制。为了规范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根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调查分析,为学生开辟更宽广的志愿服务渠道,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加强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最大化。

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视学生的道德建设,让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例如开展普及文明风尚、送温暖献爱心、公共秩序和赛会保障、应急救援、社区服务、支农支教、帮困助残、抗灾救灾、见义勇为、捐赠捐献;参加学校迎新服务、校内管理服务、校园安保礼仪服务,以及参加校内、校外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等内容形式多样,涵盖面广。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从内心做好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才能为培育社会责任感奠定思想基础。

为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深入宣传报道志愿服务工作,传播志愿理念,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学生,将志愿服务全面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推进了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

(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应该由学校组织开展,实行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根据志愿服务项目制订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组织依据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二是加强完善网络志愿服务注册与认定记录同步进行。湖南对网络注册较为重视,但欠缺对志愿服务认定记录,高校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志愿服务档案记录办法,完善记录程序,严格过程监督,认定志愿服务记录人将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详实的记录在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三是加强完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管理。高校可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建立健全学生志愿者骨干专业化培训体系,提高学生志愿者骨干参加专业化志愿服务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对志愿者的基础教育、知识技能、志愿服务安全知识等基础上,根据志愿服务活动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临时性培训。四一是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条件保障。高校应设立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志愿服务组织实施,认定记录、志愿服务表彰、教育培训以及根据学生需要为学生参志愿服务购买保险,提供物质保障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下,如何培育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将成为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在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迫切需求。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借志愿服务这一实践平台,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学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奉献青春与智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杜惠敏

(新疆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 830052)

摘要: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新疆新时期最鲜明的主题。新疆高校如何认清现代文化的形势、明确社会角色,担当教育重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弄清这些问题是高校文化高度自觉的体现。关键词:现代文化 视阈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现代文化引领的主阵地,是现代文化的辐射源和传播者,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聚集大量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与创造、社会互动发挥着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在现代文化视阈下,新疆高校要认清形势,明确角色,担当重任,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科学研判新疆高校引领现代文化的形势

新疆高校引领现代文化的主流形势是积极向上的,在传授知识、开展学术研究、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培养和储备高素质人才、推动新疆社会发展方面作用重大。但也出现了新情况:

1.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更加激烈

从国际范围看,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从“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出发,大打特打“疆独”牌,更加注重利用民族分裂势力进行渗透和破坏,妄图在新疆打开缺口。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借题发挥、蓄意炒作,继续打着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幌子,利用各种渠道攻击频繁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民族宗教政策,插手人民内部矛盾,煽动所谓“维权”运动,蛊惑人心;同时,不断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炒作社会热点和群体事件,企图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破坏我们共同的思想和精神支柱。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没有改变。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新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特别缺乏高层次的各民族宣传思想教育骨干人才,引领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校园文化新风尚;随着高校相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种思潮排山倒海般地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学生具有多地区、多民族、多信仰、多文化的特殊属性,高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民族、宗教、文化等特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育人系统;面对大学生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以及日常生活网络化的趋势,学校思想教育总体上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分校区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力量较弱,存在漏洞隐患,校园文化活动普及面不广,大多数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

二、高校要担当起引领现代文化的旗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新疆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局面,关键在党的领导,党要引领新疆高校现代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要担当起引领现代文化的旗手,就要发挥好现代文化引领者、建构者的作用,主要包括政治家、教育家、党员干部、教师、学生等。

1.政治家是现代文化的引领者 高校的政治家在政治上旗帜要鲜明、立场要坚定,在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作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在方向上要高瞻远瞩胸怀大略,研究和掌握现代文化发展规律、研究现代文化对新疆经济社会作用,研究现代文化发展方向,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紧密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善谋划、会协调、有学识、懂管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在认识上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以先进思想、创新观念、有效手段、完备设施,引领统帅各族师生,推动事业蓬勃向前。

2.教育家是现代文化的建构者

高校的教育家在思想上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革命文化,对现代文化的热爱、肯定、推崇和自豪,将其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凝聚力量的磁场,扬帆起航的明灯;在态度上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新疆各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提升区域特色文化,激活现代文化引领的内涵,创造新疆一体多元文化;在理论上要认真研究现代文化的理论,研究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化、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科学内涵、方式、要求,研究新疆精神和新疆效率,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构建理论基石。

3.党员干部是现代文化的传道者

高校的党员干部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和修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要认真学习和宣传现代文化理论知识,对现代文化的认知认同,不仅要充分体现在思想上,也要积极反映在情感上。大力运用先进典型、感人事例,宣传展现现代文化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宣传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人文关怀和道义力量,自觉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做现代文化的传道者。

4.高校教师是现代文化的传承者

高校教师是现代文化传承者,是现代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现代文化和发挥引领作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文化积累、人文素养,有着文化自觉和超前意识;必须具有文化宽容精神和积极的践行精神,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备对于先进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构建能力;必须具有现代文化的思想理念、理论知识、技术手段、传承手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广大学生践行现代文化。高校教师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创新的态度、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方法,在现代文化建设、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培养现代文化人才中发挥传承者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5.广大学生是现代文化的践行者

广大学生是现代文化的践行者,是现代文化向社会辐射传播者,是进行现代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是祖国的希望新疆的未来。广大学生要在政治上积极进步,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生活上生动活泼。广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树立“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广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文化的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文化科学技术,提高应用现代文化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努力为未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贮备能量和才干,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只有当我们社会中各方面的文化的构建者和引领者具有了现代文化的综合素养,才能够 2 真正发挥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

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助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与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开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促进新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为新疆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稳定、民生幸福夯实基础。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新疆反分裂斗争根本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求实创新,不断加强。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理论阵地,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社情区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二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高校师生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牢固树立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用科学的理论判断是非,自觉地克服狭隘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三是深入开展新疆“三史”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铁的史实揭穿敌对势力的谎言谬论,筑牢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思想防线。四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坚持法制教育。坚持遵纪守法、依法管理,严禁师生从事宗教活动。大力开展无神论教育,提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加强正面引导,切实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观。

二、坚持以维护稳定大局为前提,建立新疆高校文化安全网

稳定是新疆工作的大局。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事之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是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恪尽职守,对师生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要耐心沟通、充分交流,善于引导、解疑释惑;对校园发生的矛盾摩擦,要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对别有用心的煽动蛊惑,要理直气壮、坚决斗争。二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主题网络社区,坚持“三贴近”,整合学校舆论资源,丰富网络宣传内容,建立个人网络空间,利用博客、微博、QQ群,展示干部教师思想观念人格魅力,传播学术风范学术信息,掌握网上舆论动态。三是严打空中渗透加强网络管理。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广播电台、广播频率、播出时间、使用语言方面大幅增加,加大对新疆的空间渗透,必须提高“西新工程”技术水平进行严打。加强网络管理,取缔非法网站。境内外敌对势力设立了近50 个网站,国内发现的维吾尔语网站有250个,很多被“三股势力”所利用,形势严峻。四是坚决查处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目前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境内外向新疆输送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非常猖獗,成倍增加。内地宗教机构向新疆投递的宗教书刊有所增加。带有分裂势力性质的光盘不断出现。斗争十分尖锐,我们要保持高度警觉,不可掉以轻心。

三、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总书记“在思想上不能放松,在工作上不能懈怠”的重要指示,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题化教学,修订完善地方教材体系,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新疆实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改变上大课的现象,解决学生“隐形”逃课;加大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监督检查听课制度;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 3 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完善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机制,落实津贴待遇,改善队伍结构,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好团干部的优势和作用,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三是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是就业、学业、恋爱、贫苦生学习生活问题等。要高度就业问题,开设好就业课,强化就业指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整体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关注贫苦生学习生活,运用奖助学金等方式,切实解决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要动员各级党团组织、学生组织,发挥学校、院系、班级等层面的作用,广泛开展普及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覆盖面和参与面。要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开展惠及各民族学生的主题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搭建相互认识、交流、学习、欣赏、展示才华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丽.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99-103 [2] 顾华详.论现代文化引领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3):18-34 [3] 李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初步思考[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3):50-52 [4]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新疆发展稳定六题[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9

作者简介:

杜惠敏(1963,11-),女,汉族,河南郾城,研究生学历,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理论教育研究。

电话:***

邮箱:dhm2008518@sina.com

地址: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乌鲁木齐南昌路42号)邮编:83005 4

第三篇: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互联网等为主的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对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政工作者需正确认识,合理引导。本文通过论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人们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挑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232-02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是: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方式也发生了深刻改变。现阶段,新媒体主要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其对应的终端分别是:电视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具有交互性和平等性、及时性和便捷性、虚拟性和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的新媒体构建了一个巨型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改变了传统媒介主要依靠信息发布方将信息通过载体单向传递给信息接收方的单一形式,形成了信息发布方和接收方之间可以双向传递信息的形式。如此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参与到信息建设中去,促使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通过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个体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最全面的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可以突破传统课堂固定时间地点以及图书馆现有资源等的限制,运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随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从新媒体海量的信息资源库中搜寻出最新的思政理论成果,并以图文并茂结合音视频的形式更大范围及时传递给学生,这种方式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又克服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更加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

(二)新媒体的灵活性和交互性有利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微博、网络论坛、贴吧等正以灵活便捷的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异时异地的开展成为了可能,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显现出其全时、灵活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避免了因知识获取不及时而打击学习积极性,以至于影响学习效果等情况的发生。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信息单向获取的方式,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自主选取需要的信息,在信息搜寻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作为新的信息源补充到信息库中,这样使得信息库资料愈加丰富,为他人的信息获取提供了帮助。这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资料的建设者,更加提高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积极性,使学习在一种既可以异时异地,又可以实时交互的环境中进行。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杂志、期刊等注重信息通过何种途径单向传递,而智能手机、微博、网络论坛、贴吧等新媒体则更加注重如何实现信息的互动交流并不断丰富更新。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主灵活,同时交互性又强,有利的改进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三)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新的技术、新的交互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使信息可以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这种虚拟的环境主要借助文字、图形图像、音视频等实时异地传递信息。新媒体的虚拟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交互方式,在足不出户的状态下可以方便快捷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因具有虚拟性和平等性,使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烈辩驳而不必过多顾及外界的约束,所以受到大学生的普遍青睐。通过新媒体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也有利于围绕热点话题展开探讨,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传统的教育关系中,师生之间因为特殊的师生关系致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进行,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更多的倾向于倾听,这样思政工作者要想如实了解学生内心状况是比较困难的。如今,在虚拟环境中,交流双方可以隐蔽彼此的身份,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交流,这样容易消除人际交往间的心理障碍,使得交流更加深入真实,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今,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信息获取的虚拟化等因素,决定了新媒体在给人类交流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由于大量不良信息的干扰,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新媒体的开放性为人们获取海量信息提供了保障,多元性为人们了解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奠定了基础。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现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认清开放性和多元性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进行及时干预,合理引导。一方面,开放的信息来源为大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满足了他们对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开放性,很多不良信息在未经过过滤和筛选的情况下便直接进入了大学生的眼帘,外加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对虚假或不良信息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判断,对思政工作带来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外来的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涌入,一些“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奢靡主义”等侵蚀着大学生的头脑,他们还没来得及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这些价值观念就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二)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提供了平台,为学生与信息之间的随时互动提供了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不受现实伦理道德的约束,也不会过多的留意纪律制度的存在,是他们情绪宣泄的理想场所。对于长期沉迷于虚拟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虽然虚拟性拉近了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但实质上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和谐性。也有的大学生过渡依赖新媒体的虚拟性,造成了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法正常区分,无法自由转换的情况,以至于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这样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即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所以思政工作者应做到面对新媒体采用新方式,理性面对机遇与挑战。笔者对现阶段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首先,高等学校要做好媒介知识和素养的普及教育工作。在学生一升入高校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宣传教育活动,采用课程教学的形式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采用宣传栏、宣传海报的形式使教育进宿舍,进饭堂,也可以采用校园网的形式使教育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其次,高等学校要加快校园信息化的建设速度,提高校园信息管理能力,在学校范围内对不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进行及时干预,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质疑能力,避免不良信息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同时要不断丰富校园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合理获取优质资源的习惯。

(二)拓展教育路径

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丰富了教育途径,高等学校和思政工作者要主动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首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师主要采用文本和说教的方式传递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如今,思政教师可以利用新的传播媒体,用图文并茂结合音视频的形式传播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更符合大学生的喜好。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地位,进而采用设置不同话题开展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网站内容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内容为依托,通过设立与学生密切的栏目引导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如开展十佳励志青年的评选栏目,在栏目中对历届励志青年的事迹进行报道等。最后,加强对手机和网络新媒体工具的合理使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开展深度交流与指导,这样给平时不愿袒露心声的学生提供了平台。在交流过程中,由于彼此身份的隐蔽性,要求思政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言特点和其他特性,对学生的现实身份做出大概判断,然后尽可能结合现实生活中该学生的特点进行沟通交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合理引导。

【参考文献】

[1]孙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2]沈德立.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3]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06).责任编辑:武聪

第四篇: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11年07月11日 09时26分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沧山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灿烂的九十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要靠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史还说明,中国共产党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是要把自身建设好。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现实看是经济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群关系、领导班子建设,从长远看是要有一大批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其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责任,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高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总要求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内在要求。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提高对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的认识,才能使工作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也才能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一)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党的信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不仅要在高校中发展一批批条件成熟的学生党员,使他们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要教育和帮助广大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要不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才能的人才队伍,也需要这支人才队伍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要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就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特别是要抓好大学生这个特殊的高素质群体。高校需要以强有力的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石,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

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在知识结构方面适应新形势的人才。这样高校不仅为国家输送了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且培养出一批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合格的共产党员、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的大事。

2、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西方列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行“西化”、“分化”的战略企图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此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大学生入党并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任务;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持党的蓬勃生机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3、是高校自身发展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高校自身的发展面临着诸如办学经费、资源缺乏,贫困生比例逐年上升,就业问题日渐突出,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越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情况下,高校必须通过强化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来塑造良好的党风、校风和学风,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非党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各个环节的发展,师生共同营造积极上进,互动有序的育人环境,才能保证学校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培养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的,知识可以终身学习,而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可能影响一生。大学时代既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塑造信仰和品格的关键时期。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把高校党建纳入育人工作的环节,切实做好大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工作,尽早把大学生中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就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根据党章的要求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塑造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塑造良好的品性的过程。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感召力和号召力,也会对非党员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是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人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看,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涵在高校党建思想建设的范畴中,而在党的建设中,思想建设是第一位的;其次,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高校党建的工作方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共通性。比如,高校党建中的学生党员发展,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又比如,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谈心活动、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常用的工作方式,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在大学生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在大学生中发挥政治思想引导的战斗堡垒,是广大学生的政治核心。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发挥着先进性和榜样性作用,他们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参与者、组织者和操作者,而且他们自身的优秀品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示范和感召作用。

二、当前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1921年到现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九十年,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经历了九十年的漫长岁月,为党的建设与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作用,纵观这九十年的不平凡的历史,并联系当今国内外复杂形势与党的建设的实际,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更能深刻认识其长远的历史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2004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研究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新世纪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顺利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然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及新要求,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够到位。有的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不够的问题,或者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往往比较薄弱。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中央和教育部一直注重抓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三进”的要求,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

一、空洞,没有吸引力,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队伍建设薄弱。搞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工作队伍是关键,有的教师不愿从事党务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教师宁肯多上课,也不愿担任班主任及辅导员。

(四)师德教育尚需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少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有的只忙赚钱,不管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向学生鼓吹一些所谓的政治笑话、黄色笑话,甚至有的利用讲台向学生散布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不满的自由主义思潮的言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单一无力。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对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研究探索不

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陈旧枯燥,没有吸引力,更多还是停留在说教灌输,对一些师生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不能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析。

(六)高校扩招产生的影响。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快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少数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出现了失控、半失控状态,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出现了真空地带。

(七)就业难及贫困产生巨大压力。就业难及贫困问题是当代大学生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扩招后大量的毕业生,使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加上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跟不上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心理包袱十分沉重。大学生培养成本的合理分担,使许多贫困大学生的家庭难以承担高校收费,许多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业,又要为吃饭操心。这两个问题的客观存在,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难度和压力。

(八)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及其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运行过程中不规范,随意性大,工作责任不明晰。党委机构及人员配备也不规范,常常不落实,不到位。

(九)对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培训不够,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有的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不能保证,开展活动及政治学习不正常。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不够强。

(十)大学生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素质教育应怎样推进?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如何更见成效?没有认真研究和实践。许多高校没有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研究新办法,采取新措施,把科学求实态度与改革创新精神相结合,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校的任务,就是培育合格人才,今天的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高校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了的,也是《高等教育法》和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一定要理直气壮的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它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把学校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才有可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大学领导管理体制,是长期以来高校领导管理体制探索、改革的经验总结,是体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要求的有效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党委是领导核心,重大问题一律要经过党委研究,党委实行集体领导,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全局,科学民主决策,推动科学发展,同时,要积极支持校长依法管理学校,搞好日常行政工作。

(三)切实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由于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重要性,高校应该按照党章的要求,建立完善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教育、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长成才的旗帜。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要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努力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把火,谋事布局一盘棋”。

(四)高度重视组织发展工作。高校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等,其中培养发展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就可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因此,要加强高校党校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党校的学习,最好能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学习,通过党校培训,让他们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本着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力争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支部,毕业班毕业前党员人数占全体毕业生的比例最好能超过40%。这就要求高校党委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组织发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再一方面是创新组织发展的工作机制,对新党员加强教育,让他们不但是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入党,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将来走向社会,能去平凡的岗位闪闪发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树立全校教职工人人都有育人责任的理念,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是教职工的天职。同时培养造就一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党务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来。

(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要认真分析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剖析新情况新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互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中国高校的大学生与发达国家大学生最大的差距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要建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可以通过设置课外学分,要求大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课外文化、科技、体育活动及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参加各种讲座等活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才干,得到锻炼,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构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大力开展结合大学生特点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实践动手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大学精神。

(九)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我们提倡大学生自主管理,但决不是放任自流,大学生也是学生,是中国特色大学的学生。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是要制订可行的大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要大力开展谈心活动等思想政治工作;三是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会和开展班集体学习活动;四是重心下移,突出学生宿舍管理,配备专职公寓辅导员,成立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五是对大学生要奖惩分明,鼓励先进,教育后进。

(十)认真做好助学帮困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搞好助学帮困工作,确保没有一名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1、制定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政策,同时要有一套贫困生贫困程度的界定办法。

2、学校学费收入的10%一定要保证用于救助贫困学生。

3、制定规范措施,在银行帮助下实施助学贷款,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还贷率。

4、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救助贫困大学生,特别要争取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救助支持贫困学生的生活。

5、学校拿出一部分勤工助学岗位,让部分贫困学生在校内勤工俭学。对贫困学生一定要加强自强自立教育,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志气,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克服困难,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国家、社会、学校对自己的帮助。

(十一)扎实抓好毕业生就业指导。要制定工作程序,让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的各年级,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身上。一方面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提高素质,这样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另一方面要树立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者胜劣者汰,这是自然规律;再一方面是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一定当国家公务员才是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企业或者自主创业。

(十二)加强法纪教育。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骄子。作为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有文化的一个群体,应该带头学法守法,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十三)认真抓好网络管理。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但是网络上大量的消极、黄色甚至是反动的信息,对青少年一代毒害非常大,一定要加强管理,堵住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建立党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网页,要主动占领这一块十分重要的教育阵地。

(十四)认真搞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沉重的压力、严峻的挑战,有的大学生心理出现障碍,心态不健康,受压抑,不善于与人交往,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与挫折。

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高校的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总结九十年来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首位,坚持以培育合格人才为目标。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指导研究论文党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党员先进性 党建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塑造和利用党员先进性,并以其为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既是新时期历史任务的迫切要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坚持了党员的先进性。只有坚持党员的先进性,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有坚实的基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有保证。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全党正在深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共贵州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这里仅谈一下在高校如何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

一、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培养学生党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教育培养工作。要积极组织要求人党的学生认真学习并全面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实质及深刻内涵,以此武装头脑,用以指导他们的思想和学习。另外,还必须积极认真地选拔要求人党的学生优秀分子进人党校学习,让他们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纲领,了解党的性质、组织制度及党的组织纪律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用以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学习生活,使这些要求人党的优秀学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应要求他们在学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人中国共产党。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和慎重发展的原则,近两年来,我院党总支做了大量的组织培养工作,发展了学生党员129人,其中在校生党员79人,在校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19%,基本上达到了低年级班班有党员,二、三年级班班有党小组,四年级班班有党支部的目标。除此之外,学院还成立了学生综合党支部,由作风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年轻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强化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实践证明,所发展的学生党员都能按“三个倪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维护稳定,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加大力度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党员中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工作

学生人党后,要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按时过好党组织生活,不断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现实的各项方针政策,使他们

了解政策、知道法规、遵守纪律、审时度势,在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使自己无愧于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要教育他们必须认真刻苦地学好各门专业知识。尤其是在我们旅游学院的专业知识课中,要求学生要加倍学好大学英语、旅游经济学、旅游写作、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法律基础,以及旅游民族学等等。为了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要求,我院还开设了形体课、礼仪礼貌课和饭店前厅运行与管理、饭店营销实务、客房运行与管理、客房和餐饮操作、旅行社经营原理等课程。要求学生毕业时要有英语过级证、计算机中级证、导游证、普通话证、毕业证、学位证书及有关荣誉证书,让广大学生及新培养的党员学生为旅游业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繁荣增强实在的本领和具体能力,否则就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那样,心想为人民服务,但没有实际才能和本事,不但不能服务,反而带来副作用。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作中,由于我们注重了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我院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为贵州旅游战线培养了2200余名学生,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从我院先后毕业出去的250多名学生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锐意开拓创新、发挥才干。他们工作在贵州全省各地、州、市、县的旅游局、规划局、建设局、省商专、黔东南师专、黔南师大、铜仁师专,以及旅游学校、贵州各大旅行社、酒店及旅游景区等。这些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单位部门的骨干及领导,普遍受到了社会和单位的好评。

三、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发展独特个性空间

为了使广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我院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组织和教育学生党员及广大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对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尤其重视组织和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大型社会活动,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深人群众。一是组织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参加学院的田径运动会,近年来曾获得团体总分一、二名的好成绩;历年组织参加学院的歌咏比赛和舞蹈比赛均获团体总分一、二名;在黑板报的评比中获第一、三名;在网络比赛中获第三名;我院根据专业上的要求,还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未来十佳导游的评选,并于最近成立了旅游协会和礼仪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二是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在大二开始考导游证,我院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已获导游证,并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时间由学院与旅行社联系后推荐到旅行社带团,对饭店专业的学生则推荐到酒店实习,让同学们熟悉、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行业中的各种技术技能。同学们在实习中主动把贵州的大好河山及民族风情介绍给游客,热情服务,既受到实习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为今后走出校门进人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真正知道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差什么和应该补什么,不少同学都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来的钱买书和买电脑带回学校,使党员学生和广大同学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本领,提高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的大千是中适应社会的变化及其发展的需要,使党员学生及广大同学具备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树立发展才是第一要务的观点和大局意识,深

刻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从而树立起时刻依靠人民、处处不忘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点,为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超级秘书网

四、做好毕业生党员和广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

这项工作我院党政领导历来十分重视。为了拓宽就业的路子,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新生进校开展人学教育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清楚旅游行业需要的是政治素质好和专业素质强的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普通话口语好、英语过四级和获得导游证的学生更受到旅游行业的欢迎,并把本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学有目标、做有榜样,引导新生学会规划自己,知道怎样学好专业和提升素质。落实在行动上,我们则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等等。由于加强了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我院2005届毕业的83名学生中,英语过四、六级的占48 %,获得导游证的占33%,一次性就业率达到75%,到现在为95 %。目前,这些学生分别工作在黔东南师专、从江县旅游局以及六盘水市旅游局等单位和部门。(2)召开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会议,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传,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的原则和办理相关手续的规定与要求等等,并要求班主任深人学生当中了解思想,做好服务,让毕业学生体会到学院是真正地关心他们。(3)经院党政领导研究,每年从元月份起就加强与旅游局和旅游企业的联系,同时和历届毕业生联系,欢迎他们主动到学院来接收毕业生去工作,这样做就使贵州的旅游行业都知道贵州民族学院旅游专业有毕业生,同时也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请用人单位与毕业学生供需见面洽谈工作,根据学生的志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把毕业生分批分期推荐给用人单位。(4)做好一年一度的毕业鉴定是我们对学生关心教育,使其奋发向上、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的好途径。为此,我们不但鼓励毕业学生要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且对毕业生四年来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纪律与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公正的评价。同时也要求毕业生写好自我鉴定,并要求毕业生文明离校。(5)要求毕业生精心准备一段与自己的经历、学历、专业和应聘职位相关的“广告词”并将其背下来,遇到面试就灵活运用。教会学生如何填写就业推荐书,怎样做面试准备,告诉他们经过训练后应有较好的气质、形象、口语及应变能力,以及怎样大方地面对企事业单位来要人和选人。同时还要求班主任主动搞好服务和管理,耐心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6)做好毕业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口语差的同学一次次面试都未被用人单位选中的情况,学院引导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可以转化为力量的,挫折和困难不但可以成就人生,甚至有的时候往往还成为学生走向新天地的起点。(7)为了让毕业生能有好的去向,我们每年10月至11月都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导游培训考试。由于我院鼓励毕业生积极参加,并由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导游指导,所以从我院毕业的学生中过证率居全省最高。凡考取导游证的同学,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够就业。(8)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树立服务意识,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人重要日程,真抓实干。为此,我院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都由总支书记亲自上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高就业技巧和面试技巧,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公开给学生讲有困难找党总支,从而树立起他们就业的信心。

总而言之,由于我们加强了学生党建工作和对毕业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我院自创办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就比较高,党员毕业生绝大部分被用人单位录用,就业率达95%以上,其他毕业生的80%以上也被相关部门录用。这些毕业生到各个单位后,安心工作,钻研业务,求实奋进,很快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从而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党建推行结合实践的形式研究论文党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 党建 融入 机制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党员人数增多,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将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在融合的模式上做了具体的探索和尝试。

一、社会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一)社会实践能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效能

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是“以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材,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坚强保证。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在全面育人过程中能起到催化作用,强化了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融合“实践育人”的新理念。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了学生集体中的核心力量,能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政治核心的效能。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课堂

真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能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是学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感性认识积累加速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吸收,而其平等渗透的教育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正因如此,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最为有利的手段,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打上更深的烙印。

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园艺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队伍和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更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实践,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了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

二、社会实践为载体,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学校或学院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舞台和方向,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进行活动。

为了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在学校及学院举办的重大活动中,我院组织学生党支部协办或主办各类活动,要求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党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极大体现。此外,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活动主体多样化,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力量,创造一定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支持学生自觉组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社会实践的途径和内容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应将校内社会实践应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渠道,尤其要发挥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在日常管理中,安排下班党员到各个班级中,深入了解各班具体情况,协助做好班级党、团建设工作;安排学生党员

进行志愿服务;开展帮困助学;协助辅导员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等工作;协助做好文明离校;率先带头到偏远地方实习、就业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院结合专业特色,承办茶文化节、花艺文化节、果蔬文化节等具有园艺特色的活动。在校园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都活跃着学生党支部的身影,学生党支部积极承办或组织各大文化节的主要活动,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努力和参与,这些文化节已成为我院的品牌活动。如:茶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五党支部(茶学专业党员组成)主办;花艺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党员组成)协办;果蔬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一、三、四党支部(园艺专业党员组成)主办;学院团委实践部的“百花园”,也成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实践基地。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工作,锻炼与提高了能力,用劳动与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服务,最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活早已远离“围墙”的模式,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校外社会实践也成为大学生课余的重要生活内容。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应先走一步,在社会实践中起骨干作用,学院党委根据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设立专项实践调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等,重视培育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先进性意识、学习意识和模范意识,激发他们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热情。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校外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2006年暑假期间,园艺学院共有138人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活动,占学院总人数的15.42%。其中三四年级参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2.34%;2007年,学院共有197人,共11支队伍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活动,占学校队伍的近11%。参与人数占学院总人数的18.45%,其中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93.42%。实践内容丰富多彩,有科技下乡、支教、结合专业实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者服务、受灾调查、挂职锻炼、社会调研等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专业,涉及面广。在这些社会实践中,队员们更多的收获是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农民,深入生产过程,将专业理论运用于实际,即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又服务了社会。同时,学院党委也积极鼓励同学们走进第二课堂,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仅在2006年,就申报了34项科技创新课题,为全校之最。超级秘书网

(三)强化社会实践的效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是提升活动质量、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在学生党建工作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应重视从社会反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等多种维度进行考察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效果连锁化。如:挖掘社会实践在学生党建、就业、心理辅导、科研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全面的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就业联系起来,为学生择业提供机会和便利;将社会实践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相关联,引导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各项决策和措施,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加强社会实践与专业课题或成果研究结合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业技能等,将党建与大学生的政治学习、专业学习、就业实习等结合起来,开拓思路,深化学生党建工作。

园艺学院党委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尝试以党支部为单位承办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以党员为主体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效。

第五篇: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对于高校教育来讲,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需要严格关注的工作重点,且二者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学生党建是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组织保障,引导着思政教育工作,起龙头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反过来推动了学生党建发展。本文探讨了二者的互促作用,并研究了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最后提出将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以飨读者。

党建和大学生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内容,但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推动自身发展过程中,往往割裂二者的关系。比如在学生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重党员数量,不重党员思想教育的情况时有发生;忽视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模范指引,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教育中更没有意识到二者的互促性,从而实现二者的完美契合,通过党建工作高效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

一、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促作用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党建是推动思政教育游有效开展的前提。在当今复杂的成长环境中,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巨大变化,这导致思政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而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高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思政教育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反过来促进党建工作的高效性。

二、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

当前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如下困境:一是党建工作紧“数量”松“质量”。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学生党员数量日渐增多,但党员质量不高,这根源于组织建设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考察。二是重“管理”轻“教育”。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没有实现完美融合,只重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却忽视了思想教育的渗透性,影响二者的综合发展。三是党建与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不健全。完善的党建组织队伍和思政教育培训体系才能确保二者顺利开展,而当前高校在此方面有待提升。四是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异同点,求同存异地实现二者巧妙契合,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三、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强化党建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始终抓好学生党建这一核心工作,是有力推进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开展的关键途径。要想顺利实现二者的契合,明确党建核心地位,抓好抓实党建工作,并将其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严格贯彻与践行很重要。要将思想建设始终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与关键任务,在强化学生思想建设的同时,用共产主义理念与信念武装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与道德觉悟。再者,在践行党建工作各个环节融入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例如,要做好学生入党前培训、党中教育、党后管理等各个阶段思政教育工作,并加强考察,运用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党员思想的考核,确保其思想达标。用党的先进性知道思政教育,并用思政教育推动党建发展。

(二)严格对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与监督

面对当下高校党建工作中紧“数量”松“质量”、“管教脱轨”“监督不力”的困境,高校在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学生党员准入门槛,选拔思想先进、政治素养高的优秀学生。当下鱼龙混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不能单纯为了发展党员而发展,要重置入党标准与条件,既重数量更要重质量。二是对学生党员实施有效管理。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与综合水平,及时淘汰那些思想陈腐,不求上进的落后之人。三是要强化对党员发展过程的监督。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强化对党建工作的监督,特别应将重点集中于党员发展,督促党员发展要坚持公平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确保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还要对党建思政教育渗透的成败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效契合,其基础与前提是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发展好学生党员,不断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政治觉悟、综合处事能力,时刻保持学生党员思想的先进性。将学生党员培养为高校学生思想的先行者,学习的领头人,生活的服务者,时刻树立先进者标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将学生党员培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成员。基于此,学校要致力于发展学生党支部,发动学生党组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党支部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也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党员和一般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升。学生党支部以及优秀学生党员是链接党与大学生的中间人,在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

(四)正确认识二者区别,实现轻松契合

虽然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也各自拥有自身不同的内容,工作目标的践行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在指导思想、发展任务、实现目标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共通处。要实现二者的有效契合,高校必须意识到二者的异同,正确认识二者区别,寻找相同之处,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二者在各自工作中的互相渗透。这就要求高校要充分重视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制度与思政教育工作践行机制,发挥学校宣传部、组织部、团委、党委、学工部等加大思政教育力度,发展与巩固好学生党员,对党员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政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依此带动整个大学生队伍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建立健全队伍建设,促进双向发展

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促进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双向发展很有必要。高校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员作为践行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具体来说,高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建设一支专门致力于学生党建工作的教师和专家队伍。并适时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这些工作人员要能认真分析工作对象,并透彻研究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循序渐进、科学高效得提升工作效率,教育学生并服务学生。二是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队伍,用于服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这些学生干部一定要具有政治坚定、思想先进、业务先进、创新意识强的素质,且能轻松联系、引导与感化学生,并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三是建立健全兼职学生党建队伍。选择在学生心中威信高、政治坚定、学习优秀,并具有服务与奉献意识的优秀大学生人群作为兼职党建队伍,充分发挥其对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校要充分认识二者不同分割的关系,并基于当下二者发展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通过多种管理手段和教育途径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毋庸置疑,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艰巨、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方共同努力,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单位:1.西安体育学院;2.西安石油大学)

下载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凸......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逐步实现,作为建设中国的新生力量之一的高校大学生,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郭占华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环境背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本......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反腐倡廉建设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反腐倡廉建设夏绪仁(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330022)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从党的建设历史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

    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方法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论文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方法研究2013年12月3日一、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结 合我院从课堂教学、校园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 ××× ××××学院 摘要: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

    大学生与志愿服务

    大学生与志愿服务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培养大学生道德理念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