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第6期)
中 中国会展经济信息(电子版)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编
第6期
2006年2月24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2006年2月18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并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
(专 刊)
综合报道:
2006年2月18日下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成立大会,宣布正式成立。会后又召开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出席成立大会的嘉宾有: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贸促会顾问俞晓松、中共中央办公厅督察室局长洪流、商务部外贸管理司司长鲁建华、人事司副司长王奎礼、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社团登记处处长刘忠祥、中国展览馆协理事长陈若薇、北京大学旅游规划发展中心主任吴必虎、香港亚太会展研究中心董事长陈金钹等。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员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筹备组组长沈丹阳向大会作了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副组长陈泽炎做了《章程》(送审稿)和理事会组成的说明。商务部人事司副司长王奎礼向大会宣读了商务部推荐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领导人选名单。随后,大会依照程序通过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章程》和选举产生了由60人组成的理事会。大会主持人宣读了原商务部副部长现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张志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香港展览及会议业协会会长朱裕伦、香港亚太会展研究中心等个人和单位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发来了贺信。俞晓松、柴海涛、陈若薇、吴必虎等四位嘉宾向大会致辞。在热烈的掌声中,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铜牌授给了沈丹阳,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易小准副部长指出,近年来,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商务部作为中国会展经济归口管理的政府部门,对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的成立和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研 究会能够重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结合中国会展经济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一些重要课题,譬如:关于如何认识发展我国会展产业的意义和如何评估中国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课题;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体制和发展环境的课题;关于如何制订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的课题;关于如何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展览市场体系的课题;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关系的课题等。
大会结束后立即召开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22人的常务理事会和研究会的领导机构。其中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是沈丹阳,副会长(按姓氏笔画排列)为:马勇、任兴洲、陈八荣、陈先进、单大伟、姚望、董卫平、储祥银,秘书长为陈泽炎。理事会还确定聘请吴建民、张志刚、俞晓松3人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洪流等18人为顾问;李永江、刘宏伟、刘有千、冯炜、祁理权等5人为副秘书长。
2月19日与会代表对大会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成立表示完全支持,并愿意积极投入到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中去。下午大家还参加了首届会展经济学术年会。
图片新闻:
成 立 大 会 会 场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向沈丹阳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牌
研究会高级顾问俞晓松发言 易小准副部长讲话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常务理事及会领导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会场
领导讲话:
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2006年2月18日
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今天正式成立了。我谨代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主管部门-——国家商务部,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近年来,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经济发展迅猛。我国会展业在促进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和合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不仅直接促进了经贸、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信息通讯、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广告印刷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仅就展览业来看,我们取得的进步就是有目共睹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来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中国会展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相信“十一五”期间仍将是一个快速的增长期。为了促进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商务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促进性工作。譬如,参与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对中国展览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工作;颁发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关于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办法》、《关于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有关管理事宜的通知》等一系列的管理文件;主办了两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加强了对商务部作为主办单位的一批会展活动的领导与组织工作;提出了发展和支持品牌展览会的工作思路;部署了对中国展览业基本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发布了《中国展览业调查报告》等。
但是,在看到我国会展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管理体制不顺,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展馆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展览资源严重分散,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及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等。5 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对会展经济的研究还很欠缺有很大关系。商务部之所以支持尽快成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加强会展经济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方法,推动解决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指导、促进我国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沈丹阳同志刚才已经代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设想,我都赞成。商务部作为中国会展经济归口管理的政府部门,对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的成立和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希望研究会能够重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结合中国会展经济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一些重要课题:譬如:关于如何认识发展我国会展产业的意义和如何评估中国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课题;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体制和发展环境的课题;关于如何制订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的课题;关于如何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展览市场体系的课题;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关系的课题等。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章程》和关于社团管理的规定,商务部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查已经向大会提出了研究会领导机构的推荐人选并已经理事会选择通过。但目前会长推荐人选尚未确定下来,有待以后再履行手续。我希望,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选举出来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大胆探索,为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讨论摘录:
2月19日上午与会代表就领导讲话精神、大会报告、下一部工作、若干“基本概念、统计口径”、各研究议事委员会工作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为研究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研究会寄予极大的希望。现就大家的讨论发言单摘录如下(第一辑):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明亮:
对政策研究,要做到理论方面和产业实践方面相结合。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是,搞理论研究不搞实务研究;搞实务研究的又不写文章。通过我们研究会,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因为如果你是光搞研究的人来写文章,那写出来的东西,学术味太重。因此,两者一定要很好地结合。
一个是政策推进,一个是理论研究,还有人才培训,这三个方面对我们研究会来说,确实是重中之重,研究理论就是为了要推进政策方面,使得我们国家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政策来引导我们产业的发展。政策推进这一块,要有理论研究的先行。很多研究的课题都要 做,但要有重点的去做。不仅仅是一个现状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发展的研究。
还有一个就是培养人才的问题。我们现在往往是什么东西都一哄而起。会展也是这样。我感觉现在专业人才很紧缺。我提的建议就是说,要分清专业,重点培养。
广东现代展览中心董事长陈仲球:
第一点,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交流、咨询、评估、培训。要把研究放在第一位,这样重点才能突出。研究会就是研究的会,而不是一般的会。从层次上来讲,我觉得应该高于一般的行业协会。它是具有“驾驭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大局,引领中国会展方向”的特点的。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第二是研究行业规范,要有一个统一的口径。第三是实务技术的成果。主要是这三个方面,如果有了研究的成果,我们的任务就会完成得很好,否则一般性、业务上的交流,两三次之后就没有积极性了。
第二点,关于具体讨论的几个问题。一是,对名词解释,我们在看了资料。这是一个开始,可以给我们提供讨论的空间,会展这个概念我觉得要首先明确;就是会展应该分为会议和展览两个概念。特别是展览也不能用概念来解释概念。展览要更加专业一点,作为一个展览活动,就是展出者和参观者应该是来自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来自不同的地方。如果一个部门内部的,我办一个会,是不是叫展览会呢?所以要有一个定位,现在有很多政府性的会议,群众性的会议,经贸性的会议,我们应该把它规范,概念更明确一些。
二是,主办单位的界定。按照初稿这里提出的。就是以自己的名义负责展览项目的报批,并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这个能不能做到?政府说办,你就得具体操作。这个规范能不能执行?
还有一点是关于国际展览会的界定。这里提到,20%外国参展者,包括台商。除了参展商的标准以外,还有一个境外观众的标准。境外的参展商、境外的观众。10%的境外观众就应该算是国际展览会了 这都有一个认证的问题。
中国浩天国际会议展览商务有限公司 王伟国
关于民营公司办展览的审批问题,要研究。现在咱们有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就是咱自己的娘家了。我想讨论研究的课题要增加一个关于民营公司办展览的困难是什么,风险应如何分担。民营会展经济找到家了,研究会这个家就要给他做点主。
北京市会展协会张羚:
现在的难度就在政府。难在理念上。有时候跟政府主管官员谈,不是说他是那种不懂道理的人,问题是他不懂展览,不懂展览的规律。政府人员有素质,但欠缺会展理念。研究会成立以后要帮助理清政府的理念。
虽然我们是纯民间的研究机构,但又是在官方的指导之下工作的。我的体会是,研究成果必须有一个通畅的官方渠道,使得咱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字面上的东西,而且能够在 将来在社会上有影响,发挥作用。还有些课题可以由各地方会展行业协会配合来做。譬如非典时期,北京是重灾区。在这个休假期间里,我们做了一个社会调查,把场馆、承办单位、主办单位损失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及时的写出报告。结果市政府在四月底就是有一个通知,北京市的会展业可以享受与旅游业同样的免税待遇。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代表:
在2008年以前,我们要扩大销售额,提供良好的服务,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成立,有助于我们业务的发展。我们想借助研究会,给我们一些理论的指导。将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刘海莹总经理是会议研究委员会的召集人,我们想邀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定期到我们那里进行座谈,请各位提供一些建议。在以前,会议行业的信息还比较闭塞。我们想以后在研究会的组织下,利用我们的场地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大家共同发展。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陈刚:
我希望广州、上海的展览规模继续做大,能把世界性的大的展览吸引到中国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会展业要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要借助一些外国人,让他们跟我们合作。怎么才能做得够专业?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做好,不要过多地企盼政府给你多大的资助。政府的支持,这都是短期性的。政府强力支撑的展会,生命力并不强。
长春市贸促会的张凤林:
第一个问题是要多进行一些专题的研究,特别是要有具体的案例分析。那些空的东西往往收效不好,必须要有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抓住一个具体的展会,一个具体工作进行推进。研究会能不能和基层、地方一起研究、一起去做。比如召开一个现场推荐会,或者工作会议,这样才有针对性,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我们哪个地方有一些好的经验,展会做得比较好,我们就拿它作为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有指导、有分析、有总结、有推广,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二点,能不能给下面多交一些任务。我们的研究会肯定是在上层,但上下连动效果才能好。如果只是在上面几个人忙忙碌碌,下面无动于衷,就叫阳春白雪。所以要下面动起来好一些。能不能把更多的任务分下去,由理事或者会员单位牵头,地方或者行业部门 8 去落实。这样上下连动,上下都动起来,使我们整个氛围上去了,对指导工作有很多好处。
第三,我想能不能多支持一些基层开展的具体的活动。比如说搞评估、论证,下面搞起来往往很难。我们上面有理论,有全国、全方位的经验,和下面一块抓,就比较容易。
第四,能不能和基层一起开展一些相对独立的活动。创办一些和地方和行业的合作性的项目。我觉得这件事大家都很需要。但要经过研究会来牵头。这么多巨匠汇集在一起,一定能办好。
第五,多为会员之间的沟通搭建平台。我们的研究会现在是一个平台,大家要利用这个平台。研究会要给大家多创造一些机会,从中枢神经做起。我们下面也可以主动联系,让我们大家形成一个关系网。一个社会的圈子。
河北省贸促会的副会长张清华:
研究会要进一步加强会展经济定位的理念。定位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务研究的方面。在研究课题里面,我想了十一个方面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是,中国特色的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第二是,会展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第三是,会展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第四是,会展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第五是,会展经济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研究。第六是,会展经济资源利用的研究。第七是,会展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第八是,会展经济质量与效益的研究。第九是,会展经济体系与实践的研究。第十是,会展科学体系的研究。第十一是,国外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
最后我讲几个小的建议,一是,办好我们的理论研究会、相关的论坛。二是,创办一份会展经济专刊。三是,在媒体上多发表一些文章。四是,可以出版一些论著。五是,成立一个理论研究和方法的专业研究会。
宁波市政府会展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毅龙:
我们一直盼望研究会能够尽快成立。我们需要国家对会展的重视程度有进一步提高。研究会应当成为一个与上层沟通的良好平台,成为一个助推器。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光有研究还不够,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要使我们国家的决策对会展有所倾斜。在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简讯:《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集中了我国会展精英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会展理论研究和指导会展实践具有现实意义。目前论文集尚有少量存本向社会以成本价出售,每本50元,如有需要者,请直接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邮购:邮编100710,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号楼418室,联系人:金玉勤,电话:010-64240612。
附:《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目录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处对参加中国 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各位代表的
感 谢 信
尊敬的各位代表:
感谢你们前来参加2006年2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和相关活动。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参与,这次成立大会开得成功,各方面反映好,大家都感到高兴和振奋。为此,我们秘书处的全体同志特通过这期电子信息刊物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以后,秘书处办公室将承担着大量的、日常的和具体的工作。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为大家做好服务,使研究会的工作尽快地开展起来并取得实效。希望你们及时与我们联系,提出意见、建议;对我们工作给予监督、指正。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
二OO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中国经济信息报
开发商通过毛坯房合同与精装修合同拆分,将二手房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阴阳合同”带到了新房市场。建委审批价格保持零上涨甚至下降,但实际购房成本却大幅上升。目前来看,短时间内房价“回归理性”可能性不大,这是由房地产调控自身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决定的。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及其相关的建筑、水泥、钢材等行业对我国投资起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房地产行业的兴衰还极大的影响着土地价格,而地价则是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担保物,是地方债偿还的保证,影响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同时,房屋也是目前我国居民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财富的主要投资渠道。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房地产业绝不为过,房价飙升和房价大跌对国民经济均是有害无利。如何用用渐进的、长期可信的制度性手段取代当前的行政干预,是摆在房地产调控决策者面前急需破解的问题。
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标准来统计地方债务,所以这些数据大多是根据地方机构融资平台统计的数据获得。因此,业内观点指出,由于各地融资平台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很多资金的来源和数量无从获悉,负债规模也就难以统计。正因为这部分藏在黑箱里的隐性债务是个未知数,更加剧了人们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担忧。中国地方债务从总量上看偏多,并与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很容易在指定的期限内出现资金方面流动性的问题,地方政府无法及时筹措资金偿还债务。这样的债务压力并不是表现为单个地方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所以在风险爆发后,将会对国家金融行业乃至整体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引起监管层密切注意。从进入5月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连续发布6个文件,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应对热钱的流入构筑起一道“防火墙”。外汇局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源于今年以来我国靓丽的外贸数据,引发市场对中国出口数据“被增长”的质疑。同时,外汇占款也出现连续增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出口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速为17.4%。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2944亿元,外汇占款已经五个月连续增长。专家指出,随着美欧日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新一轮全球降息潮,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巨额资金正在涌向中国。外汇套利难逃干系,有人在利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差套利,这使中国进出口出现异常资金流。而中国内地经由中国香港的黄金进出口就是出于这种套利目的,因为低运输成本的高价商品是热钱流的“理想渠道”之一。但随着外汇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将对热钱流入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未来几个月若政策发挥效益,将外贸数据水分挤出,我国外贸增长有望回归基本面。
第三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会展经济发展变革的分析
浙江省宁波市提出要进一步壮大会展服务业,继续办好一系列品牌大型会展活动。威海市人民政府把“发展会展经济”写入政府重点落实的工作任务中,提出要加快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建设,高水平办好第二届国际人居节,打造会展经济品牌,推进会展业与旅游、商贸等产业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
佛山市提出要加快发展会展业,加强引导,整合现有展馆资源,扩大展馆的组合规模,加快大型专业性会展场馆的建设,与商贸旅游业形成联动;同时还强调,要加强与广交会等国家级综合展会的联系,推动会展与国家级或国际级峰会同步举行,重点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品牌会展。
深圳市在《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参与区域合作,实施“南融北联,东补西通”的合作策略。充分利用高交会、文博会及其他国际性和区域性展会,组织总部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以及市政府组团的国内经贸科技类会展,加快经济的发展。山东省日照市提出:“认真搞好沙滩节、茶博会、浮来山福寿文化节、五莲山杜鹃花节、岚山海货节等大型节会活动,积极开发海洋经济科技文化、水上休闲等国际性节会活动,构建区域性会展中心。加强与国内外展览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搞好会展人才的引进和专业培训,培育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会展业主体,推动会展业品牌化、国际化和集团化进程,培育出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会展品牌。”
郑州市以建设成为“中部会展之都、中国会展名城”为目标,依托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加快会展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商投资会展业,吸引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和域外会展企业来郑州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提高展会的层次和服务水平。壮大会展企业规模,提高招展、组展、办展能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积极申办各类展会,巩固和壮大现有知名会展品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实物会展和网络会展品牌。引进和培养会展人才,建立会展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企业资质评定制度。规范会展经营行为,提高会展服务水平。
长春市政府在《长春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中提出,要不断发展壮大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会展业的带动效应来发展本市的经济,加快综合服务业的发展。河南省漯河市提出,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效应,培育专业会展。继续办好“中原食品节”,逐步办成全国性和国际性的食品展会。完善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功能,积极承接区域性、专业性的会展,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上海市提出要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加快推进与举办世博会相衔接的服务标准化,推进会展业的标准化建设,充分依托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上海的机遇,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召开,重点推进与世博会相配套的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积极研究制定与实施旅游业信息化、旅行社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标准,构筑完整的世博会旅游产品体系。为了准备和迎接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外资投资展览业等。因此,上海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会展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确定了将上海建成国际性会议展览中心的战略目标。
北京市提出,要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提升发展旅游会展业,建设成国内外旅游首选之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塑造国际一流的旅游会展城市品牌,通过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创建“时尚之都”的城市形象。北京市政府把展览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把国际性展览会作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产业。
重庆市政府以打造“重庆国际性会展城市品牌”为目标,政府大力支持办好中国重庆投资洽谈及全球采购会,积极引导和鼓励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会展活动的举办。
宿州市着力培育和发展会展经济,通过会展平台吸引国内外客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为重点,以小型会展为辅助,实行专业化分工合作,各类会展专业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体系,打造皖北农资第一会展中心。成都市政府提出,要鼓励外商投资会展业,吸引国际会展公司及国外政府机构在蓉举办各类会展,以会展经济拉动成都服务贸易发展。
汕头市政府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汕头市服务业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依托现有特色产业,以中国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为基础,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展览公司的合作,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人才,加快发展以专业化、国际化为主的特色会展业,形成融会现代化物流、会展功能的区域性商务网络与物流中心。
南昌、九江、新余等市的政府部门纷纷把建设会展业等服务业提到重点发展的高度,提出要加快发展会展业。
四 政策体现会展业发展特点
1各城市保持地方品牌性特色
例如,辽宁省鞍山市指出要重点做好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论坛,服装、家具等商品展洽活动,打造玉博会、五金机电博览会等会展品牌;浙江省宁波指出要进一步壮大会展服务业,继续办好浙洽会、消博会、服装节等重大会展活动;河南省漯河市提出要继续办好“中原食品节”。
2强调办展水平的提高
保持原有会展业的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提高办展质量、品牌规模效应等。威海市指出,要在第一届国际人居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高水平地打造会展经济品牌。
3一些城市依托优势,纷纷计划建立大型的会展中心
例如,辽宁省锦州市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业等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产业,建设大型会展中心。
4促进会展业与旅游、商贸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会展业“1∶9”的带动效应,如佛山市提出要加速改善交通、酒店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商贸旅游业形成积极的良性联动;长春市在2007年举办了各类会展活动130项以上,会展业直接收入近10亿元,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收入925亿元;无锡市提出,要加速会展业与物流业、制造业、商贸业等相关产业的协调、互动发展。
5培育和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品牌会展
例如,佛山市提出,一方面要加强与广交会等国家级综合展会的联系,发展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品牌会展,更加重视国际化和专业化。河南省漯河市指出,要利用“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效应,培育专业会展。宿州市从专业化着手,积极创造条件,办好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中国宿州黄淮海地区农资博览会、萧县国画艺术节等。北京提出,要利用北京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依托国家级行业协会,积极争取国际会展举办权,打造科技、汽车、文化、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6逐渐重视会展的信息化建设
《关于加快佛山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佛山会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使佛山市成为行业信息发布中心;郑州市提出,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网络会展品牌。
7政府加大了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
一些城市政府纷纷出台法令文件等,指出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会展业的扶持力
度,如厦门、青岛、佛山等。重庆市政府为了打造国际性会展城市品牌,大力支持办好中国重庆投资洽谈及全球采购会,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会展活动在重庆举办。8利用港澳会展平台,加强国内会展业的对外交流
例如,佛山市利用自己地理位置毗邻港澳的优越性,同时抓住《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扩大实施的机遇,加强与国际著名展览公司的合作,同时引入国际会展经验和品牌,培育大型会展企业,大力提高本市会展业在策划、设计、招商和展览服务业等方面的水平;河南省漯河市提出,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逐步走向国际化。
9更加注重会展业的功能和形式创新
例如,无锡市政府提出:“充分发挥无锡市太湖博览会和各类会展场馆的作用,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创新会展机制,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大型物流洽谈会、推介会和技术交流会。”
10强调区域合作性
例如,深圳市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要实施“南融北联,东补西通”的合作策略,要以深港合作为核心,以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基础,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开拓异地市场。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经济发展和东北经济振兴。充分利用高交会、文博会及其他国际性和区域性展会,组织总部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以及市政府组团的国内经贸科技类会展。
11重视会展人才的培养
例如,郑州市提出:“引进和培养会展人才,建立会展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和企业资质评定制度。”
五 会展法规内容变革与比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贸司于2006年5月14日发布文件——《贸促会、商务部关于修订〈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修订后的《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将出国办展纳入行政许可、工商、海关、外事等综合管理体制的框架,出国办展资格审批条件放宽;组展单位条件修改为依法注册3年以上,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随着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展业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因此放宽出国办展限制,对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对会展业的重视。虽然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政策“风向标”的引导下,中国的会展业将得到蓬勃发展。
第四篇:经济信息站工作总结
经济信息站工作总结
经济信息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镇经济信息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统计局的业务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镇的工作重心,以强化统计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深入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完善统计基础工作为目的,我们经济信息站人员求真务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镇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定期报表和统计年报及各项抽样调查任务。
今年以来,我站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圆满完成了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工资、规模工业、农村住户等专业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任务。此外还连续开展了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1人口抽样、群众安全感调查等专项调查,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届提供了必要的统计信息。领导决策正确与否来源于准确的信息资料,没信息无法做出判断,而错误的信息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为此,我们要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各项统计报表任务。
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做到优良服务,依法行政,规范工作程序和行为,全面提高工作效能,我们经济信息站把一系列工作制度全面更新,使我站的工作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四、抓基层统计基础建设
1、农业统计:村级报表上报及时,报表齐全。我镇统计站及时通过网络上报,建立健全统计台帐、统计资料整理规范,报表按表种装订成册并有封面。
2、住户调查:我镇住户调查涉及4个点,40户。每月“三帐”实行微机录入并按规定时间上报,三帐之间关系保持一致,没有出现三帐不符现象。
3、规模工业:我镇规模工业2个,企业上报的数据与网上直报的数据一致。
4、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做到项目不重不漏,严格把好源头关,最大限度减少瞒报、漏报、虚报现象的发生,及时准确按时做好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
5、商贸、工业、劳资:各项报表按时上报。
五、今后工作安排
一年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统计新知识、新业务上学习不够,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20xx年,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高效地完成20xx年的定期报表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强统计信息资料的上报工作。按照“快、精、准”的要求,确保各项专业数据的真实可信。
第五篇:2014年劳动经济信息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 周锐)由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劳动经济研究》19日在京举办创刊活动。这是中国第一本劳动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
据介绍,《劳动经济研究》为双月刊,主要发表就业、工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收入分配、卫生健康、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等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原创性论文。
该刊物主编,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劳动经济研究》愿与广大理论和政策研究者一道,为研究中国劳动就业问题,总结劳动力市场转型的中国经验,应对该领域出现的理论和政策挑战而共同努力。
蔡昉指出,考虑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非农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以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这一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劳动经济学将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和无限发展前景的经济学科。
19日发布的“创刊号”收录了林毅夫、蔡昉、李实和王小鲁等学者的文章。
林毅夫在题为《领头龙现象:低收入国家赶超式发展的新机遇》一文中指出,中国在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不会阻碍贫困国家类似产业的发展。随着逐渐高涨的劳动力成本推动中国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工作机会将会转移至其他低收入国家,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状况》一文中表示,基于最新的数据分析,农民工在就业选择、工资增长和差距方面的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社会保障状况改善不明显,住房保障状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善。加快改善农民工的市民待遇是各级政府优先改革任务。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对中国城乡就业和城市化率的再估计》一文中表示,尽管中国实际城市化程度高于统计显示的程度,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仍有很大潜力。如果能够通过改革消除目前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制度等方面的障碍,未来十年中国城镇化率能够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瑞典皇家科学院11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Diamond)、戴尔・莫顿森(Dale T.Mortensen)和拥有塞浦路斯和英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Pissarides),以表彰他们在市场摩擦理论方面做出的贡献。专家评论称,三位劳动经济学家获得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从一个侧面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迫切需要劳动经济学理论作出重大突破。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首先宣读了获奖名单及其主要贡献。他说,为什么在有大量人失业的同时,会有大量的工作岗位空缺?经济政策究竟会如何影响就业和失业问题?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们建立了市场摩擦理论,用来分析并解答这些问题。另外,这一理论不仅可以分析劳动力市场,也可以用以分析其它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瑞典皇家学院表示,戴蒙德建立了市场摩擦的基础理论,莫顿森和皮萨里德斯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将其用于分析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三位经济学家建立的经济学理论能够帮助人们从整体上理解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学问题,特别是失业。另外,这一理论也已经用于分析货币政策、公共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的相关命题。
“今年诺奖颁给的三名经济学家,均为在劳动就业领域有杰出研究贡献的学者,这也折射出诺奖对就业问题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当下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欧美国家失业率依然高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丽群点评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众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
讲,如何让劳动者找到工作是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所以这个时候肯定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10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失业率仍维持在9.6%的高位。9月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仅增加64000人,当月总体非农就业人数减少95000人,数据大幅高于预期。根据劳工部公布的修正数据,7、8月的非农就业人数被下调了1.5万。分析师表示,令人失望的非农就业人数报告增强了美联储实施进一步定量宽松措施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欧盟的失业率也高居不下,欧盟统计局10月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欧元区16国的失业率为10.1%,欧盟27国的失业率为9.6%,其中,25岁以下青年人的失业率要比其它年龄段的失业率高出一倍。统计还显示,今年8月,欧盟27国的失业人数约为2300万人,其中欧元区16国的失业人数约为1587万人。
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则强调,劳动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欧美面临的只有失业率上升问题,中国还面临劳动力工资上升问题。在一个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国家,存在工资上涨压力,这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会给众多低端生产者带来成本压力,这些企业雇用新劳动力的意愿就会下降,社会就会面临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