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2016年海峡两岸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2016年海峡两岸教育学
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严加平潘国青
2016年恰逢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召开第二十个年头。11月15日至16日,第20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嘉定举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的会议主题正切合时下教育热点,应情应景。来自台湾嘉义大学、台中教育大学、中正大学、南华大学、台湾国教院的台湾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晓庄学院、哈尔滨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两岸的中小学校长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贾炜副主任和台中教育大学王如哲校长分别作了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上海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从国际观点剖析学生核心素养》的专题演讲;嘉定教育局姚伟局长作了题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区域行动——上海市嘉定区立足文化根基的“品质教育”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两岸学者在研讨会期间共发表了16篇论文讲演及16份专家点评,呈现出丰富的观点与智慧。
一、核心素养的国际理解和现实挑战 “核心素养”是本次研讨会的关键词。诸多国际组织以及国家政府或研究机构对核心素养或相关概念有自己的定义和解读。然而,概念的提出本身有其出发点和意图,此次研讨会在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认识上,两岸学者比较不同组织或国家、地区的“核心素养”,从多个视角对核心素养作深度解读,并细致分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所带来的现实挑战。
1.国际比较视角下的概念审视
台湾嘉义大学丁志权教授比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台湾对核心素养、21世纪能力等的概念框架,得出几点结论,认为“核心素养”是基于成功的人生指标与社会良好运作的需要而选择的,是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尽管各自提法不同,但在精神上具有互通性。2014年台湾公布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建构了完整的“核心素养”,包括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三方面的具体九项内容,强调不局限于学科知识及技能,而要关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通过实践力行彰显学习者的全人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抛出问题:“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所界定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框架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共识?”他引用荷兰学者沃格特(Joke Voogt)等人比较分析后的结论:所有框架共同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或)文化技能、公民素养,以及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性。张教授认为沃格特所归纳的这八大素养可称为“世界共同核心素养”,但如果进一步提炼,可化约为四大素养,即4个C: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创造性(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其中,前两者属非认知性素养,后两者属认知性素养。张教授指出世界共同核心素养是世界对信息时代人的发展目标的共同追求,体现了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各国要构建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和信息时代教育,必须顺应此趋势。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实践挑战
两岸学者认为,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指向未来,将目光放长远,对实践的要求更是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需要我们从观念到实践都做出改变乃至转型。
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王如哲校长指出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中,传统的学科中心要破除,教育体系要再造。他说自己在观察台湾以及大陆的基础教育中发现,学校都很难很平衡地去支持学生发展出知识技能以外的核心素养。这里有两个重要原因,也即是核心素养对实践提出的两个重要挑战:一是现有的以选拔人才为主的考试制度。凡是涉及升学考试的,考试内容都是理性成分,学生很容易因为是学习落后者而被贴上标签。而事实上,学习成果所强调的素养包含知识的应用与创造,并能统合重要技能与态度的发展。二是师资培育。如果不打破现有的师资培育模式,教育也很难成功。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我们至少还面临这样一些挑战:一是课程转型的挑战。这一转折意味着要从知识本位的课程转型为素养本位的课程,课程本身要有应变能力、时代能力,面向多元的学生的能力,课程要有丰富的人性,要回应人的追求、好奇心、伦理等。二是教与学方式的挑战。教师要懂得核心素养是什么,特别是要有跨学科、单元整合的思想和相应的设计能力。转变知识学习方式是素养发展的前提,要让知识学习过程实现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协作的连接。为此,一方面要倡导深度学习,让知识学习成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倡导协作学习,让知识学习成为交往与协作,即集体创造知识的过程。谈到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挑战,大陆学者指出无论是对现有的师范教育还是教师在职培训,核心素养的提出都需要教师从观念到行动进行整体反思和改变。而有关评价则是需要通过创设整合性的、情境化的、不良结构的真实任务等来评价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自课程与教学的变革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仅只发生在学校内,学校、家庭、社会所构成的关联紧密的教育大生态环境也已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学校内部,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直接受作用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前者是载体,后者是过程。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和中小学校长共享经验,讲述和分析一线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之路。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校课程设置:纵横贯通
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体现在学校课程中,并不意味就要全盘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有很多联系可以建立,再逐步过渡到深入思考课程之间的打通、整合以及新的创生。在这方面,台湾中正大学蔡清田教授认为:台湾的核心素养与幼儿园、中小学十二年一贯的课程本身具有连贯与统整的关联,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垂直连贯,而且可与各阶段学校课程进行连贯与统整。核心素养所带动的课程变革,一方面需要保留传统学校课程纲要的优点,另一方面又要注入“核心素养”新的生命力。对于学校来说,在保留原有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创新增订与核心素养关系密切的领域/学科课程目标,进而发展成为“领域/学科核心素养”与“领域/学科学习重点”。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设计的核心,其培养需要秉持渐进、加广加深、跨领域/学科等原则,同时尊重领域/学科特性,富有课程设计的弹性,不必将所有核心素养内容全部纳入该领域/学科内涵中。
与会的大陆校长则从自身学校实际出发,分享了各自围绕核心素养的课程设置,某种程度上也回应了台湾学者对于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的探讨。
上海建平中学杨振峰校长强调学校“双核”并重的课程,即既关心核心知识又关心核心素养。杨校长认为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核心知识具有载体性的功能。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的课程,有利于突出学科逻辑、体现学术性,是对学科专业人才、学科精英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关注人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及文化素养,是对全面发展的健全公民的培养。建平中学在双核并重的课程理念引领下,从学生管理方式、评价体系、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落实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嘉定二中周凤林校长则分享了学校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HEMTS课程架构(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人文、工程、数学、技术、科学)。嘉定二中早在2002年就开展了“勿离手”高中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学具为突破口,以创新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早期实践为打造HEMTS课程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别于国际上的STEM课程,周校长强调HEMTS课程中关注人文素养,在科学探索事物规律的“求真”过程中,以人文来把握“求善”的方向,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在高一至高三阶段形成各有重点的课程目标,体现学段特点以及纵向的贯通性。
在有关核心素养与课程关系方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纪明泽副主任的点评富有深意。他认为核心素养在世界各国规约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方法,素养和课程之间的联合统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沪台两地有着相同的课程设计思路和结构,即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从纵向来看,核心素养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从横向来看,核心素养与课程领域之间有对接、领域与领域之间有整合。纵向的衔接是多水平、多层次的,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横向的整合关联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2.核心素养教与学的变革:学习环境的力量
对于核心素养,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素养是后天习得的,而非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它是在有利的学习环境中习得的。这里“有利的学习环境”内涵丰富,从学习内容角度来说它包括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化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内容与真实情境、复杂情境的关系;从学校、家庭、社会不同学习环境关系角度来说,则是强调构建“三位一体”的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副研究员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后天可干预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是多种社会性情境中的反省性实践。在这样一种思考的引领下,上海市学习基础素养项目历时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包括:基于学习的具身性特点,设计引发儿童全身心探索的学习情境;基于儿童的认知具有统整性的特点,让儿童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学习;建立安全、有归属感的课堂氛围;在评价上突出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评估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和能力等。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杨玉东研究员从数学学科出发进一步阐述了情境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以PISA测试为例,指出PISA中的“情境”承载数学问题,真实地考察了学生运用数学、解释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素养的集中体现。他以三个典型数学问题的情境为例,分析情境对学生学什么样的数学、想要学生表现出怎样的数学素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情境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目的不同,在数学课一般的新知引入、知识建构以及知识运用三个环节上,情境设计分别要以“激发兴趣和产生学习新知必要性”、“激发新旧知识联系和获得概念性理解”以及“用以巩固和应用到现实问题情境中”为基本目的。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陈木金教授聚焦阅读素养,关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习环境对于发展学生阅读素养的作用。他比较了韩国、加拿大、芬兰三国在PISA阅读中的表现和各国对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推进,发现:芬兰、加拿大在阅读教育的推动策略方面,多将阅读融人日常生活,如加拿大强调亲子共读的方式,透过家庭教育的结合,从孩童学前教育即培养听读故事的习惯;芬兰推动“阅读芬兰”计划,不仅从学校教育中各学科教学融入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能力,在学校教育外,广设图书馆,营造阅读风气。而与华人文化类似的韩国,学生考试压力大、学习动机弱,为此学校开设“晨读十分钟”确保学生阅读时间,也正是针对这一点,陈教授指出除了学校教育外,更须将阅读风气融入学生生活情境中,以培养学生时时阅读的习惯与兴趣。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师发展与学校文化探索 如果说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起直接作用的话,那么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文化变革则是回应核心素养培育的间接但恒久强大的两股力量。此次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就“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养模式变革”以及“塑造怎样有利的学校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开展了充分探讨。1.教师培养的探索:可能的方向与路径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必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领域时代发展与变革的需要,同时,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也必须有未来意识,将对理想的教育理念和图景嵌入到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中,从而引领和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台中教育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陈盛贤主任从台湾十二年国教课纲之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对“自主行动”、“沟通互动”以及“社会参与”三大方面九大项目所对应的师资培育重点进行逐条梳理。同时结合台湾师资培育白皮书中所提的“教师图像”,以及目前台湾师资职前培育课程,提出对职前教育专业课程规划的建议,就是要将教育方法课程全部列为必修,同时增加艺术美感教育的选修课程等。陈教授也不忘提醒,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师资培育课程改革不要落人通识教育化的负面情形中,实地化、实践化的师资培育课程应该是大学要重视的方向与措施。
南京晓庄学院唐小俊副教授则从历史考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从而揭示当前职前教师培养模式需变革的原因: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双基”目标为导向时,教师角色以知识传递者为主;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确立将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个性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今天“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调动自己各方面心智解决问题所展现的思考、判断、决策、表达、合作等能力,则要求教师在观念、角色、行为上做新的整体性转变。唐教授强调了三项变革:人才培养目标由“教学技术型人才”转变为“符合型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养、重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则是要打破学科壁垒与专业划分,实现优化和融合,并构建实践类课程、探索以课题为导向的研究型课程,从而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师职前发展提供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王洁教授则基于UNESCO亚太地区的一项实证研究,分享了上海地区中小学教师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认识和准备,从而为加强教师在此方面的在职培训提供建议。上海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信息与媒体素养是上海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所需具备的三大能力,并已成为亚太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广泛共识。但从数据结果来看,需要加强的是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理解,以及教师对信息素养中批判性思维品质和信息使用伦理方面的培养意识,因此这方面的教师培训也需要进一步跟进。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的周增为主任对于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深有体会,她表示教师教育从“学科立场”到“学生立场”已是不争的趋势,但同时教师发展的整个体制要进行改革,要打通职前和职后间的联动。她提出一些课程需要前置到师范课程里,加上现在的教师来源已经多元,许多从综合性大学毕业的学生也进入教师队伍,因此需要把教师职业作为社会基本的专业职业来看待,一些课程作为综合的、通识的课程要在所有大学都开设。
2.学校文化变革:教育脉络的整体变更
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是要改变和转换人已经习惯的生存方式。我们常看到的情况是改变旧的课程内容不难,上一堂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宜的公开课容易,但是要做到让教师每天都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每次都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李政涛,2008)。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来说,学校的文化变革是最难的部分。
台湾新北市秀山国小林文生校长分享了新北市学教翻转实践与反思经验,围绕“学习共同体”这一关键词,重点就学校运作及发展学习共同体提出了十点来自实践的宝贵经验,包括:对全校教师进行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说明;让老师有机会看见理论的画面;执行核心技术的经验(备课、说课、观课和议课);系统性地专书阅读;具备完整的实践基地等。这些经验集中指向于学校共同体文化的建设,用评论人上海教科院李金钊老师的话来说是一种“新学校文化”。在这一文化里,教师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化为倾听、串联与回归;学生则从独白式的学习转化为互惠式的学习。林校长强调学习共同体牵涉到的改变不是教学技巧的改变,而是整体教育脉络的变更,包括考试制度、教师教学信念与方法的变化等。无独有偶,台湾嘉义大学王瑞寻埙教授通过对一所完全中学在短短的六年内从一所“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发展为以“多元的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学校的个案研究,深入了解校长的教学领导和学校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她发现校长主要是通过教学领导致力于发展教师的专业学习社群,从而达到翻转学校组织文化的目的。首先是打破初中与高中的藩篱,组织定期互动,增进彼此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聚焦教与学的实践性知识的探讨,强调成员间无私分享;此外还积极争取与外部资源如大学的合作。校长运用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扎根,积极推进学校组织文化。最后,她还特别强调,改变学校组织文化不仅是校长作为,更是教师的共同决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共同使命。
四、宏观视野下发展核心素养的区域行动
此次研讨会上,除了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及中小学校长分享他们的研究与实践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贾炜副主任以及嘉定区教育局姚伟局长则是从宏观的层面分享了上海市以及嘉定区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提供给与会者不一样的思考视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贾炜副主任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首先,基础教育要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其次,对于目前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对课程教学科学性的认识有待加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课程教学评价标准需要更新,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推进课程教学变革的文化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考试体制的变革。最后,在提到课改的深化时,贾主任谈到目前上海正面临两个重要的“机遇”,一是承担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任务,二是正在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这更加需要上海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学会学习,拥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嘉定教育局姚伟局长则立足本区,对2013年以来嘉定区推进“品质教育”项目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品质教育的追求就是发展“品位高、质量优”的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内涵的整体提升。嘉定区将本区所理解的“核心素养”,即品质教育的指向概括为适应力、创造力与幸福力三个方面11项内容,构建了适应本区土壤的学生发展目标框架。在此目标框架的引领下,嘉定区全力进行区域推进。在推进中,全区坚持以育人规律为核心,把教育架构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规律、课程教学内在规律之上,以公平均衡夯实发展的基础,以科学决策理顺品质教育的发展之道,以内涵建设提升发展的品位,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第二篇:学生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变革
学生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变革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引领教育变革的步伐。
首先,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革。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内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基础上,更加明晰和强调学生的认同感(国家认同感、传统文化认同感)、责任感、自我管理、健康生活、创新意识与能力、国际视野等等,这些内容不是能够教出来的,从而促使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必须发生变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校将以“适佳”文化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落实核心素养校本化。
其次,促使学校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此,目前的班级授课方式必须真正转变为一直提倡的“学生是课堂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宰”课堂,找疑、质疑、探究,一方面,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一方面,深入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我校将在“尽性化育 自然天成”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生态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校本化。
其三,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更加完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课程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目前,除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以外,重点围绕培养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更加利于学生参与实践、体悟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其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模式的变革。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 教学艺术,课堂调控能力,学会“阅读”课堂,真正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思想及隐藏的表现行为等。这就必将加大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力度,改变“说教式”培养方式,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成都市大弯中学校 陈权
2016年11月1日
第三篇: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2
记得本世纪初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各种培训和讲座向一线的老师们纷至沓来,如一个表面听话的孩子,老师们学了多少、思了多少就很难说了。而走进课堂,教师怎样面对手捧的“新教材”,才是反映每个人是否真的走进“新课程”。在第一轮十年课改中,笔者觉得更多的一线教师是被课改的潮流推着往前走,效仿的多,创新的少,实践的多,思考的少,以至于很多的课堂或“穿新鞋走老路”,或一味求新、偏离了课堂和课程的轨道。当然,在这种摇摆和彷徨中大多数老师们也渐渐寻到了新课程的根本,找到了自己课堂的定位。
捧起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并觉自己必定能走出“概念不清、理论不明”的混沌。“核心素养”一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充斥在各种教育文本和各种培训讲堂中,但多为“擦边球”,何为“核心素养”,为什么要讲“核心素养”,怎样培养“核心素养”等等,听者仍是一锅粥、脉络不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余教授可能已感到需要给“核心素养”“正声”、“正名”、“正位”,为新世纪第三次的课程改革“正本”。如文中所说“既然本次课程改革是从研制、提炼核心素养开始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从素养到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阅读中,我也理清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当然,文本的阅读主要还是告诉我们核心素养“是什么”、新课程改革为什么聚焦“核心素养”,而具体的策略只是原则而非模本,面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具有各自特质的教师恐怕还应遵循原则而“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如前文所述,第一轮的课改中,老师们为什么被动跟随,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可能是太久的思维定式让大家习惯于熟套。“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养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怎样的素养,聚焦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教师的核心素养准备好了吗?因为在乎素养,在乎自己教师的核心素养,所以很希望问道于这类“素养”类专著。也许过分相信教师的素养或在乎学生素养的培养,余教授在本书中也只轻轻带过“教师的核心素养”。“深刻”、“独到”、“广博”是余教授到来的新课程改革的承担者的学科素养的期望,三个精炼的词语觉得也是笔者期望自己课堂中学生所应有的素养。从学生到教师,可以说是每个从教者的成长经历,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或应怎样做才能具有这样的素养,文中并未告诉我们。对于教师的教育素养,笔者同样觉得是自己对教学效果期待和最佳期望。
归结以上,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师与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互为因果。在师、生、教材碰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因素更为能动,或者说教师促使学生更为能动,才是素养形成的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头。
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3
在假期的第一天,选定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作为寒假阅读的开端,余文森老师是教育学博士,也是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深耕课程改课领域,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的非常热门的教育词汇,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几乎耳熟能详,多少能讲出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来,但也仅仅只是些碎片化的认知和理解。余文森老师的这本书则详尽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六大教学基本策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多方位、深层次地剖析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构建起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受益匪浅。
笔者刚入职教师时,就时常在一些美术类讲座上听到“美术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教学”,后来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美术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当时初为人师的我,知所云,却不知其所以云。美术课上,纪律管理就已经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更不要说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了。现今,不知不觉工作6年多,已经不再担心曾经担心的课堂纪律的问题,但每次看到高段的孩子对美术课的喜爱仅仅是因为美术课没有做不完的练习、不像主科那样有压力时,我还是有点遗憾,在我心里,我希望他们爱上美术课,是因为美术本身的魅力。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这个美术老师没有将富有美感的、极具吸引力的美术带给他们。因此,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正适时,让我重新反思美术课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核心素养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离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成功七八成了。余文森老师说,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爱因斯坦说:“当知识遗忘的时候,留下来的就是素养。”而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不同的学科,培养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两者是上位与下位,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是目的、方向与手段、途径的关系,是相互包含、融合和有机转化、相互促进的关心,不是简单机械的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是单靠学科教育就能完成的,还要依托很多非学科的教育和活动来共同完成,例如德育活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和教育内涵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活动为路径、以学科教师为条件、以学科考评为保障。
本书的第二篇章阐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首先要确定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科教学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健康发展。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人,数学教师也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教人,美术教师不是教美术,而是用美术教人。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和宽容。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素质不一样,个性和兴趣不一样,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不一样,追求和理想也不一样,教师在鼓励或要求每个学生都学好学科内容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和宽容那些学得慢的,甚至根本学不好的、没有兴趣学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教育本质的内在性是养成学生强烈的价值感,让他们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要让学生变成快乐人,具备寻找快乐的能力,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快乐人。其次,教师应树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观,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实现少教多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相长、先学后教,“先学”立足解决学生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以数学学科为例,基于数学本质的课程观绝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达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学习目的。
第三篇章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在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策略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做法:搭建结构图、绘制思维导图、进行项目学习、情景化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对分课堂等,每一种尝试或应用都是课程改革在一线教学中的有力推动,引领风向标的同时,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借鉴。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生长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包含多种层次的活动系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枯燥乏味的知识产生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交互碰撞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养成核心素养。
假期的第一本书,是偏理论类的,平时这类书看得少,“缺什么,补什么”,因此特地将它作为寒假读书会的首本书目,希望在质朴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放平心态,始终保持初心,始终保持对课堂的敬畏,“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4
以前常说知识无价,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如饥似渴的加以吸收。但是看过本章后我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在学科本质一节中作者将物理知识比喻做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枝叶,枝干,树干,树根以及水分和养料构成了大树的全部。作为一棵树每一部分都重要,作为一个学科构成这五部分的每一版块也同样重要,但这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
而初中阶段,正是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全新认知的起步阶段,相比较循序渐进的构建知识,方法,思想,形成物理观念应该是这个学段的重点。
文中将物理观念比喻做树根,这很贴切,物理观念是物理思想的延续但更是物理思想的凝结。它为枝干树叶的生成扎下基础,它能源源不断的吸收物理精神的养分进而长出枝繁叶茂的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识。
那么该怎么养成物理观念?我觉得从一开始接触学科时就有意识地从细节加以培养是最有效的手段。比如,物理计算区别于数学计算,计算过程中数字也要带单位。比如每个物理量都有其表示符号,坚决杜绝用xy简单替代。这是从习惯入手潜移默化形成属于本学科的.特有观念。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养成用物理的观念去看待世界。比如别人看月食只当天文奇观,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本能的想起月食的成因,别人看到一只小鸟飞过,我们的学生应该在心里加上相对于地面小鸟是运动的。
这些细节构成了物理观念的相关要素,有意无意的培养使物理之树的树根深埋地下,源源不断吸取养料,最终使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碎片化学习的弊端。
这几年我基本看不进去书。不同于少年时代的如饥似渴挑灯夜读,现在看见长一点的段落都没有耐心看完。我以为是年龄和家务的琐事造成的,可直到我学习了“学科结构”这一块我才找到了问题的本源。
由于电脑和手机的介入,我们生活在知识碎片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知识大爆炸,同样也是知识粉碎机。百度,词条等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写论文不需要钻研长篇巨著,需要什么知识点,上网检索,省时省力。
可是,这些拿来主义的被我们用到蹩脚论文里的碎片知识我们真的消化吸收了吗?没有!学科知识应该形成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网络,形成由点、线、面筑成的立体式的整体知识结构网络。而知识碎片对这个网络的建成全无用处。
那些检索来的学科知识用完了就丢到脑后,下次用到只能再次检索,在个人成长中没能留下一点痕迹,而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让人对阅读尤其是纸书的阅读丧失兴趣。
自媒体文字的风格是语句短,段落短,它要在最短的时间把它想灌输的东西灌输给你,仅此而已。而我们学习研究应该立足书本,立足文献,立足深奥的艰涩的难啃的大部头专业书上。可是,碎片化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养成的惰性已经让我们很难静心读书了。
即便强迫自己,也常常是浮光掠影,看几行忍不住拿起手机刷刷微信,在看几行忍不住打开电视看上几眼。碎片化时代,粉碎了知识,也粉碎了我们的耐心。如今我和孩子看同一本书,她比我更专注也更快读完,这还得力于她目前接受的都是学校体系化教育,尚未尝到知识碎片的“甜头”也没因此走上饮鸩止渴的邪路。
核心素养命题改革的立意就在于:要从关注碎片化,固定化的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学科问题的解决。而放下手机拿起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是教师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核心素养与教学变革心得体会5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出现的教育新名词,刚开始对这个名词只有一些模糊的理解,不够全面。这个暑假拜读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文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从本书中厘清了什么是真正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意识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下面是本人对此书的一些启示:
文中的第二章讲到了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二十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就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可是,又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落实?书中写道:“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的最终力量和最终依靠,教师素质跟不上,一切教学改革都将流于形式。”确实如此,想要课改,必须改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课程改革的速度和质量,甚至是成败。如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更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质。所以,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多地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做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丰富精神世界的高素养型教师。
文中第二章还提到:“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科,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音乐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又不能轻易淡化“双基”的学习。因为音乐审美的过程需要音乐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譬如:想要唱好一首歌,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必须把歌谱中的节奏和旋律唱准确。没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就不能够深入。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在音乐审美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音乐的聆听体验来进行,不能脱离音乐情境。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第四章中引起我共鸣的是提到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书中指出:“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需要丰富的教育活动来滋养和支持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和任务,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据我了解,每个学校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课外活动只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到实处,受很多的内外因素影响。比如:家长和主课老师的不支持,认为影响成绩;授课老师没有精心准备活动内容,导致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等等。我曾经就发现一位学生身上的典型现象,正好我曾经教过她一年数学。在我教她数学的时候我发现每次上课提问她都很没有自信,上课总是走神,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第二年,我又负责学校的舞蹈社团,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她”:在舞蹈课堂上,她是最认真、最自信的那一个。很显然,她非常地喜欢“舞蹈”这一课外活动,在舞蹈课上,她获得了快乐、自信和愉悦。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一门功课就否认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秀。就如书中所言:“教师应该主动去发现每个学生的强项,动脑筋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扬,为每个在校学习的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宽阔平台。”
第十一章“意义化策略”中讲到了教学意义。文中认为:每个学科都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种价值性和道德意义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这不禁让我对音乐学科的教学意义进行了思考。“音乐”这门学科,从幼儿园乃至高中,都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密不可分,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音乐学科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更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更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在小学教育阶段,很多学生由于过多的作业量和学习量,让他们小小的身心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在所有学科中,音乐课恰恰是最能放松身心、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以及道德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德智美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影响,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发挥这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体现它的真正意义。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去研究和实践。教育总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只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从心出发,从实际行动出发,我们就能不断进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可发展性的教学。
第四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
学校组织阅读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该书作者余文森教授是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这本书共包括三大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一、核心素养大事记
1、“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整体框架的发布,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词。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全国征求意见。核心素养开始进入课程,走进中小学。中国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二、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关系
阅读前,我心存困惑,什么是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所有不解在这本书中都一一解释。
1、素养。简单地说,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学习、生活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从心理角度说,教养即教育出来的素养。一个人的天赋如果得不到适合的教育和训练,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尤其不能发展成为专业性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精神长相,了解他的内在素养。正如作家龙应台在被问及“文化素养是什么”的问题所做出的回答“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2、核心素养。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达能力(输出)三种。这三种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
必备品格:从基础教育的角度讲,必备品格就是具有基础性、生长性、公共性、关键性特征的品格。人必备的三种品格是: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的自律(自制)、表现在与他人关系上的尊重(公德)、表现在人与事情关系上的认真(责任)。
3、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4、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中的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双基是外在的,主要从学科的视角来刻画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素养是内在的,是从人的视角来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三维目标是有外在走向内在的中间环节,既有内在,也有外在的东西。
三、“完整的学习”和“原生态学习”
教育部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关系变革提高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这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实现少教多学、不教之教、教学相长,这就是基于学习的教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是关键的抓手。
1、“完整的学习”。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说,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三个环节,相应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划分为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
①阅读环节。在以听取代阅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成了给学生“喂”老师消化好了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与原生知识、真实现象之间直接会面,发生挑战的机会被取缔,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新知识的消化能力,对新现象的透视能力,教学活动沦为接受与识记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教材是课堂教学最本质意义、最具基础性价值的教学环节。
②思考环节。学生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对文本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明白疑难性的问题,还要弄明白质疑性的问题;不仅要得到问题的答案,还要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传统课堂是回避问题因而也无需思考的课堂。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堵塞学生新思维的涌现,这样的教学,只剩下所谓的知识。因此,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入深度思考是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核心的因素。
③表达环节。在阅读特别是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得到增值、完善、补充、更正,使自己学习和认知的水平不断提高。
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或基本范式,又称为“通用式”。
2、“原生态学习”。从学习对象来说,原生态学习指的是直接面向文本和事物的学习,不需要过多的、不必要的加工环节和教师过多的解读、点拨、指导、讲解。从学生主体来说,原生态学习指的是学生积极运用原始的经验、思维、情感的学习,即个性化解读的学习。
①直接面向文本(教材)的学习。
②面向事物本身的学习。
③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和常识开始的学习。
④学生原生态思维自由参与的学习。
⑤学生情感、兴趣、爱好、精神、生命参与的学习。
四、“学讲计划”与“对分课堂”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理念为:基于核心立德树人的教学是就教学方向而言;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是就教学主体而言;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
余文森教授根据三大教学基本理念,详细阐述了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1、徐州市的“学讲计划”
江苏省徐州市的“学讲计划”立足现实问题,用“学进去,讲出来”这种最简单、最质朴的表达方式概括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做了独特的根性的解读。它抓住课堂,抓住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抓住师生关系和学生主体等核心问题,回归到教学的本意。
在实施过程中,他们开始从做“加减法”开始逐步推进。第一、减一点老师的包办,加一点学生的自主;第二,减一点无效的灌输,加一点有效的实践;第三,减一点老师的霸权,加一点学生的表现;第四,减一点刻板的说教,加一点情感的交流。“学讲三年”,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再次出现。
2、张学新的“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它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实质上,它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使学生吸收讲授内容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
对分课堂重新分配了教学中的权利和责任,赋予学生应有的权利,让学生承担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氛围,也因此使课堂变得和谐、舒畅,充满了乐趣,生机勃勃。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我共读两遍。第一遍,我带着问题“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等等粗略阅读。第二遍,我按照目录和章节标题慢慢品读。读完书,我写了18页读书笔记。套用书中的专业术语,我此次读书的过程是“原生态学习”,直接面向文本,没有老师的解读,点拨,指导,讲解,但效果甚好,收获很大。
读书过程中,我体验了核心素养导向课堂的“通用式”,即阅读——思考——表达。阅读时,我与文本对话,将书中的内容与个人学习和生活经验碰撞;思考时,我与自己的对话,常想在我的课堂上,要如何做到以生为本;今日表达,我将读书笔记反复查看,细细研读,以期可以给读者一种高质量的知识分享。
核心素养之于我,和学科知识之于学生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我认为将核心素养根植于课堂,将阅读——思考——表达应用于教学应该是新课堂的标准。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2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标准、与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关注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内容实在,可读性强,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我们要学习他们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教育措施的细致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
想要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必须转变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切实为学生能“学”服务,正确对待教师的“少教”,给学生以更多的“多学”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变学生“听懂了”为“学懂了”“学会了”。我也结合了自己英语课堂的实际,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观,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为现在的自主式与开放式的主动学习状态,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自信了,也更乐于用英语大胆的进行交流和表演。
二、领悟有效教学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提倡“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需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学会阅读课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会帮助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我认真学习并思考着每一个观点,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地领悟到: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学会终身学习
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立足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突破学科教学的界限,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懂的教育规律,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3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4
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素养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素养的形成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的基石;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生的基石。核心素养是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准确把握学科本质和学科特性是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具有学科性、科学性、教育性和人本性。
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各项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从理解、运用、思维和审美四个维度说说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理解能力: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的特点,积累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活得的语言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思维能力:能在阅读、表达等语言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初步审美能力: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
由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教书,真正的教学是教人,用学科来教人。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这一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和宽容,在鼓励或要求每个学生都学好学科内容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和宽容那些学得慢的甚至根本学不了、没有兴趣学的学生。课堂上一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是课堂教学适合学生的发展。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5
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一个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它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也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荡起核心素养的新桨来?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系列问题。
这个寒假,在浙江省张作仁名师工作室倡行的“春节51科研力量共读一本书”活动中,我遇见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通过对本书的整体浏览,了解到本书的基本逻辑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并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整本书自成系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有详尽的论述,又有课堂教学的具体案例,便于读者理解作者,是一线教师必看的好书。
基于本工作室宗旨——用科研思维照进工作、学习、生活。本次阅读,我们采用拆书方式进行深度研读,即各学员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研读章节并作线上线下分享交流。我重点研读分享的是第十一章意义化策略。
本章节组织阐述的逻辑框架同前五大策略,也是从概念的意蕴和具体策略两大章节展开,其中意蕴从有意义学习的渊源和意义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展开阐述。具体策略从意义化教学案例和意义化教学改革的案例展开阐述。意义化策略的核心概要既可以从学习论的角度理解,又可以从人生哲学的角度理解。从学习论的角度来说,有意义学习是奥苏泊尔最为倡导的,他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同化的方式和已知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陶冶、价值的形成、思想的启蒙、道德的养成,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学也是和学生精神上相遇的过程。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基于此,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基于意义化策略的课堂主要是指向人的精神层面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足够尊重,余文森教授提到了三种课堂:道德课堂、生命课堂、幸福课堂。这些课堂立足生命的终极意义,实现了从知识教学到精神意义层面教学的提升与飞跃。
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人,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有句常被引用的话:学校教育给你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就叫素质。那么剩下的东西究竟是指什么?
纵观本书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答案,核心是指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是知识更为隐性,更为重要的内在东西,是影响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也是意义化策略重点阐明的价值所在。
爱因斯坦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完成。礼物,字典上解释,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由此联想,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倡行一种师生建构性的交往,那么,作为学科教师(送礼者)如果能研究如何为受礼者(学生)传递信息(本学科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情感、意愿(本学科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的思维方式来关照自己的.课堂,那么,无论是课程内容确定、活动方式选择以及教育教学时空的拓展等,都将发生质的变化。也只要这样的课堂交往过程,我们才可以说也将知识及其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命得以涵养、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发、价值得以形成的过程。
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荡起核心素养的新桨来,实现知识对学生个体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指导功能,助力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自由人。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6
上周五,我校举行了“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大赛共分为“诵读展示、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展示、才艺展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展示都发挥着他们独特的风采。每一位选手的精彩展示都赢得了观摩教师们的片片掌声。
一、出色的朗读
四位老师分别朗读了自选的朗读材料,每个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二、规范美观的书写
在这一环节中,选手要求在三分钟内完成所给内容。每位选手的字用笔都很到位,每个字的力度很到位。
三、精彩的才艺表演
最精彩的就是才艺表演了。有的老师表演了古诗朗读,印象最深刻的是郭淑芬老师表演的丝网花制作。五颜六色的丝网花在郭老师的手里朵朵绽放,赢得大家的一阵阵掌声。
四、知识素养现场答题
深厚的文学底蕴是一个好语文老师的基础,这部分的展示就真正看得出一个语文老师平时知识储备能力和分析能力。观摩的老师都觉得很有难度,但是参赛的老师从容淡定的进行简答,选择,判断。
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感受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定要博览群书,不能只知道重视教学,教学外的广阔天地都要涉及,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重视识字和写字教学,重视孩子的阅读、自由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注重文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同时读书要注重整体感,切忌支离破碎,要重视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有机结合,发挥好各自的功效。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7
以前常说知识无价,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如饥似渴的加以吸收。但是看过本章后我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在学科本质一节中作者将物理知识比喻做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枝叶,枝干,树干,树根以及水分和养料构成了大树的全部。作为一棵树每一部分都重要,作为一个学科构成这五部分的每一版块也同样重要,但这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
而初中阶段,正是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全新认知的起步阶段,相比较循序渐进的构建知识,方法,思想,形成物理观念应该是这个学段的重点。
文中将物理观念比喻做树根,这很贴切,物理观念是物理思想的延续但更是物理思想的凝结。它为枝干树叶的生成扎下基础,它能源源不断的吸收物理精神的养分进而长出枝繁叶茂的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识。
那么该怎么养成物理观念?我觉得从一开始接触学科时就有意识地从细节加以培养是最有效的手段。比如,物理计算区别于数学计算,计算过程中数字也要带单位。比如每个物理量都有其表示符号,坚决杜绝用XY简单替代。这是从习惯入手潜移默化形成属于本学科的特有观念。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养成用物理的观念去看待世界。比如别人看月食只当天文奇观,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本能的想起月食的成因,别人看到一只小鸟飞过,我们的学生应该在心里加上相对于地面小鸟是运动的。
这些细节构成了物理观念的相关要素,有意无意的培养使物理之树的树根深埋地下,源源不断吸取养料,最终使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碎片化学习的弊端。
这几年我基本看不进去书。不同于少年时代的如饥似渴挑灯夜读,现在看见长一点的段落都没有耐心看完。我以为是年龄和家务的琐事造成的,可直到我学习了“学科结构”这一块我才找到了问题的本源。
由于电脑和手机的介入,我们生活在知识碎片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知识大爆炸,同样也是知识粉碎机。百度,词条等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写论文不需要钻研长篇巨著,需要什么知识点,上网检索,省时省力。
可是,这些拿来主义的被我们用到蹩脚论文里的碎片知识我们真的消化吸收了吗?没有!学科知识应该形成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网络,形成由点、线、面筑成的立体式的整体知识结构网络。而知识碎片对这个网络的建成全无用处。
那些检索来的学科知识用完了就丢到脑后,下次用到只能再次检索,在个人成长中没能留下一点痕迹,而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让人对阅读尤其是纸书的阅读丧失兴趣。
自媒体文字的风格是语句短,段落短,它要在最短的时间把它想灌输的东西灌输给你,仅此而已。而我们学习研究应该立足书本,立足文献,立足深奥的艰涩的难啃的大部头专业书上。可是,碎片化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养成的惰性已经让我们很难静心读书了。
即便强迫自己,也常常是浮光掠影,看几行忍不住拿起手机刷刷微信,在看几行忍不住打开电视看上几眼。碎片化时代,粉碎了知识,也粉碎了我们的耐心。如今我和孩子看同一本书,她比我更专注也更快读完,这还得力于她目前接受的都是学校体系化教育,尚未尝到知识碎片的“甜头”也没因此走上饮鸩止渴的邪路。
核心素养命题改革的立意就在于:要从关注碎片化,固定化的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学科问题的解决。而放下手机拿起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是教师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8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出现的教育新名词,刚开始对这个名词只有一些模糊的理解,不够全面。这个暑假拜读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文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从本书中厘清了什么是真正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意识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下面是本人对此书的一些启示:
文中的第二章讲到了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二十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就高举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可是,又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落实?书中写道:“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的最终力量和最终依靠,教师素质跟不上,一切教学改革都将流于形式。”确实如此,想要课改,必须改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课程改革的速度和质量,甚至是成败。如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更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特质。所以,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多地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做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丰富精神世界的高素养型教师。
文中第二章还提到:“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科,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音乐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又不能轻易淡化“双基”的学习。因为音乐审美的过程需要音乐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譬如:想要唱好一首歌,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必须把歌谱中的节奏和旋律唱准确。没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就不能够深入。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在音乐审美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音乐的聆听体验来进行,不能脱离音乐情境。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第四章中引起我共鸣的是提到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书中指出:“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需要丰富的教育活动来滋养和支持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和任务,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据我了解,每个学校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课外活动只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到实处,受很多的内外因素影响。比如:家长和主课老师的不支持,认为影响成绩;授课老师没有精心准备活动内容,导致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等等。我曾经就发现一位学生身上的典型现象,正好我曾经教过她一年数学。在我教她数学的时候我发现每次上课提问她都很没有自信,上课总是走神,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第二年,我又负责学校的舞蹈社团,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她”:在舞蹈课堂上,她是最认真、最自信的那一个。很显然,她非常地喜欢“舞蹈”这一课外活动,在舞蹈课上,她获得了快乐、自信和愉悦。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一门功课就否认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秀。就如书中所言:“教师应该主动去发现每个学生的强项,动脑筋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扬,为每个在校学习的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宽阔平台。”
第十一章“意义化策略”中讲到了教学意义。文中认为:每个学科都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种价值性和道德意义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这不禁让我对音乐学科的教学意义进行了思考。“音乐”这门学科,从幼儿园乃至高中,都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密不可分,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音乐学科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更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更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在小学教育阶段,很多学生由于过多的作业量和学习量,让他们小小的身心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在所有学科中,音乐课恰恰是最能放松身心、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以及道德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德智美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影响,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发挥这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体现它的真正意义。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去研究和实践。教育总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只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从心出发,从实际行动出发,我们就能不断进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可发展性的教学。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9
今年的暑假,我们为期五天的集中培训深入了解当下火热的话题,核心素养。当我看到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这本书时,心中便有了熟悉感,第一时间得到了这本书。静心开始阅读,通过阅读,让我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不断的提升我的思考。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完全理解,知识只能停留在认知领域,而素养却能键入到人的血液神经系统中去,是人的一种天性流露。当一个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时,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会让教学有根。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粗浅了解了本书,下面就要细细研读。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0
记得本世纪初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各种培训和讲座向一线的老师们纷至沓来,如一个表面听话的孩子,老师们学了多少、思了多少就很难说了。而走进课堂,教师怎样面对手捧的“新教材”,才是反映每个人是否真的走进“新课程”。在第一轮十年课改中,笔者觉得更多的一线教师是被课改的潮流推着往前走,效仿的多,创新的少,实践的多,思考的少,以至于很多的课堂或“穿新鞋走老路”,或一味求新、偏离了课堂和课程的轨道。当然,在这种摇摆和彷徨中大多数老师们也渐渐寻到了新课程的根本,找到了自己课堂的定位。
捧起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并觉自己必定能走出“概念不清、理论不明”的混沌。“核心素养”一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充斥在各种教育文本和各种培训讲堂中,但多为“擦边球”,何为“核心素养”,为什么要讲“核心素养”,怎样培养“核心素养”等等,听者仍是一锅粥、脉络不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余教授可能已感到需要给“核心素养”“正声”、“正名”、“正位”,为新世纪第三次的课程改革“正本”。如文中所说“既然本次课程改革是从研制、提炼核心素养开始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从素养到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阅读中,我也理清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当然,文本的阅读主要还是告诉我们核心素养“是什么”、新课程改革为什么聚焦“核心素养”,而具体的策略只是原则而非模本,面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具有各自特质的教师恐怕还应遵循原则而“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如前文所述,第一轮的课改中,老师们为什么被动跟随,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可能是太久的思维定式让大家习惯于熟套。“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养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怎样的素养,聚焦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教师的核心素养准备好了吗?因为在乎素养,在乎自己教师的核心素养,所以很希望问道于这类“素养”类专著。也许过分相信教师的素养或在乎学生素养的培养,余教授在本书中也只轻轻带过“教师的核心素养”。“深刻”、“独到”、“广博”是余教授到来的新课程改革的承担者的学科素养的期望,三个精炼的词语觉得也是笔者期望自己课堂中学生所应有的素养。从学生到教师,可以说是每个从教者的成长经历,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或应怎样做才能具有这样的素养,文中并未告诉我们。对于教师的教育素养,笔者同样觉得是自己对教学效果期待和最佳期望。
归结以上,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师与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互为因果。在师、生、教材碰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因素更为能动,或者说教师促使学生更为能动,才是素养形成的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头。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1
在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中,我学习了几门有关核心素养的必修课,如《核心素养的定义与愿景》、《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等。学习中,认真观看了相关专家的精彩视频,受益良多。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下面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一、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基石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谓的文化基础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蕴和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科学精神。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便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小学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落实不同学科的素养,那么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科素养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还要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能够认识自己,规划人生目标,在这些长远目标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是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通过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对核心素养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此次的理论学习作为基点,努力去研究在本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2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
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我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的问题,这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一一阐述。
核心素养是人的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它是其他素养的基础,会生长出其他素养;它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是一种普适应素养,适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时间,错过了这段时间,就很难形成。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其他能力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都是建立在其上的。这三种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必备品格表现在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认真(责任)三方面。从核心素养的形成上,我们强调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互动融合。当能力具备了积极的文化价值,具有了利他的道德情怀,才会成为众人认同的“人的素养”。也就是说,要把学科教学的“学科关键能力”的习得过程,放到一个可以浸润、发酵的充满正能量的人文关怀中,成为有文化价值的能力、有道德的能力,即“人的素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的论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养相比三维目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更关注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养是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的,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更多意味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3
在假期的第一天,选定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作为寒假阅读的开端,余文森老师是教育学博士,也是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深耕课程改课领域,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的非常热门的教育词汇,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几乎耳熟能详,多少能讲出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来,但也仅仅只是些碎片化的认知和理解。余文森老师的这本书则详尽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六大教学基本策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多方位、深层次地剖析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构建起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受益匪浅。
笔者刚入职教师时,就时常在一些美术类讲座上听到“美术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教学”,后来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美术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当时初为人师的我,知所云,却不知其所以云。美术课上,纪律管理就已经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更不要说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了。现今,不知不觉工作6年多,已经不再担心曾经担心的课堂纪律的问题,但每次看到高段的孩子对美术课的喜爱仅仅是因为美术课没有做不完的练习、不像主科那样有压力时,我还是有点遗憾,在我心里,我希望他们爱上美术课,是因为美术本身的魅力。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这个美术老师没有将富有美感的、极具吸引力的美术带给他们。因此,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正适时,让我重新反思美术课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核心素养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离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成功七八成了。余文森老师说,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爱因斯坦说:“当知识遗忘的时候,留下来的就是素养。”而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不同的学科,培养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两者是上位与下位,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是目的、方向与手段、途径的关系,是相互包含、融合和有机转化、相互促进的关心,不是简单机械的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是单靠学科教育就能完成的,还要依托很多非学科的教育和活动来共同完成,例如德育活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和教育内涵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活动为路径、以学科教师为条件、以学科考评为保障。
本书的第二篇章阐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首先要确定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科教学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健康发展。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人,数学教师也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教人,美术教师不是教美术,而是用美术教人。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和宽容。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素质不一样,个性和兴趣不一样,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不一样,追求和理想也不一样,教师在鼓励或要求每个学生都学好学科内容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和宽容那些学得慢的,甚至根本学不好的、没有兴趣学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教育本质的内在性是养成学生强烈的价值感,让他们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要让学生变成快乐人,具备寻找快乐的能力,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快乐人。其次,教师应树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观,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实现少教多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相长、先学后教,“先学”立足解决学生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以数学学科为例,基于数学本质的课程观绝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达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学习目的。
第三篇章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在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策略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做法:搭建结构图、绘制思维导图、进行项目学习、情景化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对分课堂等,每一种尝试或应用都是课程改革在一线教学中的有力推动,引领风向标的同时,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借鉴。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生长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包含多种层次的活动系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枯燥乏味的知识产生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交互碰撞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养成核心素养。
假期的第一本书,是偏理论类的,平时这类书看得少,“缺什么,补什么”,因此特地将它作为寒假读书会的首本书目,希望在质朴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放平心态,始终保持初心,始终保持对课堂的敬畏,“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4
7月中旬,作为省张黎辉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在北戴河举办的为期5天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骨干教师教学创新研讨会”,在此非常感谢工作室主持人张黎辉老师给我提供了本次学习的机会。
与刘德武、钱守旺、王君等几位名师大咖零距离靠近,使我渐学渐长,在一天天的学习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太缺少”思考”、缺少”研究”了。
一、让”爱与尊重”成为教育的核心
”赛课专业户”王君老师,从西部偏远的乡村一步步走来,先被北京清华附中聘用为语文特级教师,又成为广东清澜山学校首席语文老师,这正是她多年来能”静下心来思考、抬起头来走路”经历的诠释,听她的讲座使我感触颇深。
1、经营课堂王君老师主张”得课堂者得天下”,教师不单是要把教学任务放到课堂教学中,更要把育人工作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让教材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教学的过程不是用教材引导教学、引导教师自身的过程,而应该换个角度,是教师指导教材、用教材为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过程,这是”爱”与”尊重”的体现,寓”育人”、”智学”为一体,不是只教教材,而是以”发展”为理念、以”影响”为目的。
2、经营管理王君老师还指出”教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放手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为了帮助学生管住自己;”理”即是尊重、爱、认同、接纳、相信;让学生时刻体会到”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中长大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相处的关系,教育不存在”强制”、”管制”。
二、让”多向思考”成为教学的精髓
德高望重的刘德武老师,今年都是七十多岁高龄了,但还在教学的第一线孜孜不倦的耕耘着,他对所听、所讲的课都用心记录、用心分析,他的这种对工作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感召着我。
1、分层设计刘德武老师从他的教学实例和年轻教师的课堂实录中,提炼和总结出,无论什么题型在设计时,都不要单一化,要避免固定了学生的思考,形成思维定势。比如”选择题选项”出示时,要有4个层面,一是答案肯定的,二是具体结果虽不确定、但归类是确定的,三是答案不确定、需要分析与推理,四是答案在指定条件之外的,特别是这第四种答案选项一定要呈现出来,不然会给学生造成认知误区;另外在”解决问题”训练时,千万不要只出一道题,而是要出一组题,进行分层题组式练习,这样可以打破学生顺理成章的思维模式。
2、三步教学刘德武老师特别强调,在一个新知学习探究过程中,一定要分成三步来完成。首先”要思考”,让学生通过抠字眼、阅读等审题方式,把握知识学习的方向,实际上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上升的过程;其次”再交流”,让学生在自主需要的过程中,主动与同伴互动、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精神,也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同时也梳理了知识;最后”要验证”,有了先前的思考、交流,学生会产生迫切的验证欲望,这样,知识的理解、运用会水到渠成,于无形中自然天成,既锻炼了大脑,也发散了思维。
三、让”课堂革命”成为行动的旋律
高瞻远瞩的钱守旺校长,虽然头顶上有了那么多的光环,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但在教育教学中从不故步自封,而是不分城乡,深入学校传经送宝;同时发挥群体意识,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创建了很多的”动感课堂”实验校、实验基地,他的这种”心系教育”的情怀,使我备受鼓舞。
1、终身学习钱守旺校长提出”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最佳的投资就是学习”。时代的不断变迁,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过去的”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说法已经早就落伍,当今的社会在飞速发展,物质的冲击、理念的刺激,要求”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是抽水机”,这让我深深的认识到,从古至今,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其次要有渴求知识的欲望,最后要有坚决的学习力、执行力,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2、创新行动钱守旺校长对核心素养有他精妙阐述,”主要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成为能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而未来的课改走向是”立德树人,少教多学”,这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那作为一线的老师,就要深刻领会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付诸到实践教学中,并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自我总结、自我成长,努力做个钱校长提出的”德行品格——有正气,理想信念——有志气,胆识魄力——有勇气,人格节操——有骨气,文化修养——有底气,思维品质——有灵气,学习能力——有才气,气质情怀——有人气”的人。
5天的学习时间虽然转瞬即逝,但几位教育大咖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却在时刻冲击着我的大脑,这是给予了我”一场知识盛宴”、”一场理念大餐”,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在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黎辉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以这些教育大咖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沉淀,精心思考,完善提高自身业务修为,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第五篇:学校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每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构也成为每位校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校长在办学实践中,要落实好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课程教学论角度讲,它是学科与课程的全息回归。让每一节课成为撬动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和人生素养发展的全息概念。少即是多,核心素养少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撬大,撬动学科本质,撬动教育整体发展。它对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是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完善。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学段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从课程方面来说,核心素养还需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
核心素养是学校办学的战略指导,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上个月(四月二十四号),北京教育学院举办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认为,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既是校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要求。因此,基于办学实践来思考核心素养,有助于校长理解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对其科学办学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素养要贯穿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称之为核心,它就一定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是少而精,是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比学生“能力”的含义更为广泛,学生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也可是后天形成的,但素养却是可教、可学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的是,素养更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要有加工能力。因此,从办学实践来看,校长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并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实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好的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策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我们要立足“顺应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艺术素养、强健体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顺应”教育理念就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顺应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按照学生的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教育不但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还要顺应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进进“悦”文化之中。不但要构建科学与技术、人文与交流、艺术与欣赏、健康与运动等四大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而且还还紧抓学科整合、拓展实践活动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和学校都要有核心素养。在办学实践中,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天性来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点。在学校里,我们要带着童心和童趣去理解和关注孩子,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校长办学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校长的核心素养才能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是回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
纵观“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概念和理论研究始于国家层面,体系构建和丰富则需要校长通过实践实现,并且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校长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这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追求与担当,也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