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汉胡同茶艺学习交流师徒联袂
秦汉胡同茶艺学习交流师徒联袂,技惊
四座
秦汉胡同法籍茶艺学员,亮相国际茶文化旅游节
来源:秦汉胡同国学书院校刊
5月30日,以“茶文化·茶健康·茶产业”为主题的2014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海上文化中心举行。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等领导和上海各界200余人出席。秦汉胡同国学书院此次受到主办方邀请,参加开幕式的茶艺表演。当天,茶艺师林裕娟带着她的法籍弟子Max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茶艺演
出。
开幕式上,金发碧眼的Max刚一上台,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兴趣,或许在人们的心目中,茶艺师就应该像林老师那样,是个温婉的江南女子,虽然Max穿着唐装,但人高马大的他确实让人难以联想他操控中国茶道的样子。但Max一出手,就解答了观众心中的疑问。只见他神情自若地将嘘寒问暖(湿壶)、素瓷生烟(烫杯)、倾心桃源(置茶于壶内)、悬壶高冲、轻推花浮(刮沫)、孟臣沐霖(淋壶)、关公巡城(筛茶)、敬奉香茗(副泡手敬)一一展示。伴随着悠扬的丝竹声,以及林老师在一旁的辅助表演,师徒二人将中国茶的国际味演绎得淋漓尽致,获得现
场的各位领导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开幕式后,以“中华茶文化、全球经济行”为主题的圆桌讨论替代了传统的综艺演出。主办方邀请专家就“再塑中国茶叶文化品牌、创新全球化经济格局”为题进行讨论。专家们指出:未来的茶必然是朝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方向发展,将会迎来一个茶文化消费时代,在这方面上海大有可为。中国茶行业未来一定会发展到以企业品牌为主导的时代,目前茶叶行业就要研究如何把企业品牌做大做强,这是当前茶企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二篇:【秦汉胡同】少儿国学读物《千字文》点评
《千字文》点评
——秦汉胡同国学书院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等,这些被称为“字书”的作品多数影响不大,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一则《千字文》内容精、文辞美,二则《千字文》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苍颉篇》之后,又一突出的童蒙读物。顾炎武说:“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炼,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为这部优秀童蒙读物的出现提供了借鉴经验,这只要对二者稍加比较就可明白。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
相比。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隋唐之际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没。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 年的时间,摹写了800 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大师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这些伟大的艺术瑰宝。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现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直到今天,此风依然长盛不衰。
唐朝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吕裁之有《吕氏千字文》,清人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有《御制千字诏》等等。这些所谓的《千字文》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千字文》在古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 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每一间用于考试的号房都用《千字文》来编号。《儒林外史》
第二回描写了一个屡试不中的周进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的情景:“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
古代一些需要用较大数字编号的项目,多采用《千字文》,这是周兴嗣始料所不及的。
《千字文》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世界各地。日本不仅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1583 年朝鲜出版了以朝语释义注音的《石峰千字文》。
1831 年《千字文》被译成英文。此后数十年中,相继出现了《千字文》的法文本、拉丁文本、意大利文本。《千字文》的影响达到了海外。
第三篇:秦汉胡同回归国学早教私塾
《新民晚报》关注,秦汉胡同回归国学早教私塾
来源:秦汉胡同3月校报
在2月14日的《新民晚报》上,刊登了整版题为“秦汉胡同回归国学早教私塾”的深度报道。记者乐梦晓连续两个周日走访秦汉胡同国学的授课场所,与秦汉胡同创始人王双强先生就传统文化和私塾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亲自“下海”与孩子和家长们一起上课,分享他们的喜悦;同时与秦汉胡同的老师们交流彼此对国学教育的认识……
记者撰文道:“正当如今沪上早教机构多为传授西式文化,王双强和他的秦汉胡同国学,诚邀一批业内名师,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秦汉胡同国学书院所做的教育尝试,已然获得了社会主流媒体的关注。本文节选《新民晚报》刊登的部分内容。
琴棋书画选优才
王双强,这位秦汉胡同国学的主人,与其说是商贾,不如说是文人。兼艺术品投资鉴赏和收藏评论行家于一身,古典文学功力深厚的他,通今博古,修文敦儒,嗜金石书画。去年初夏,王双强新著《文心是佛》,写尽自身养心体会,也着墨于数年来的国学教育感悟。“听香读画,吃墨看茶——‘秦汉胡同’是打造一个文化品牌,集聚各类文化大家,请中外知名艺术家传授,来这里可学琴习字,书画品茶,做禅道,探究国学。”
说起探索普及“国学”之路的起点,王双强本是想整理出一套教材与课程,教育自己女儿。未曾想好事传千里,亲朋好友都将子女送来“蹭课”。受此启发,王双强置办校舍,聘请名师,编设课程,凭借迅捷的扩张速度和口碑传播将“秦汉胡同”品牌植入家长心中。
果不其然,翻开秦汉胡同国学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到传统“文”与“艺”的方方面面——国学、书法、国画、篆刻、围棋、古筝、古琴、茶艺、笛箫、二胡、昆曲、巴乌、葫芦丝、琵琶、太极„„目前,秦汉胡同的教学模式口口相传,不少白领也会在闲暇时光来此地接受国学熏陶,成人学员人数占总学员数三成。
“以书法为例,金文、大篆小楷、隶书、行书、草书,让学生熟识这些技法,我手书我胸,在黑白天地,藉尺牍纸笔,挥毫驰骋,体会中国最经典的传统书斋生活,学会中国传统审美,鉴赏黑白宇宙万象。秦汉胡同国学课程层层深入,在孩子们的胸怀里开枝散叶,致于道,游于艺,点亮托起一颗文心。”王双强告诉记者,除了技艺功夫,“秦汉胡同”的老师们更倡导植入友爱、分享、创造等优雅的族群精神,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善意人伦。
不学英语学孝道
要数最“热门”的课程,还得是蒙学课,“秦汉胡同”自主梳理了3-5岁的孩子开蒙读物,自编教材,知行结合。秦汉胡同国学七宝馆长林顺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国学机构的课程多样化了,虽然学习的都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四书》《大学》等,表现形式却非常活泼,课堂上通常配有动画、说文解字、拼音识字等环节。以秦汉胡同为例,课堂上通常会有情景模拟,比如模拟如何孝敬父母,同时在学期末会有汇报演出,这些内容和形式非常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报名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教育的根本是培育德行,正所谓‘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伍智老师从事蒙学幼教6年,引导孩子们尊重长辈,友爱同学,系统地学习规矩和理解。“很多孩子不是不做,而是不知道。”记者旁听了15分钟的课程,4岁的孩子们上课鞠躬行礼,下课整顿几案书册。伍智认为,蒙学教育,其实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陪读”的母亲赵丽佩告诉记者,儿子董易承今年才3岁半,通过在“秦汉胡同”的学习,已经会复述老师教给他们的孝道故事:“他听了黄香温席的故事,天冷了非要钻到被子里,帮妈妈暖被子。同龄孩子都开始学习英语了,说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我更愿意选择这里——做人的道理3岁就要开始讲起。比起暂时取得个好分数,我觉得这个更是终身受用的。”
潜移默化不贪功
2006年成立至今,秦汉胡同国学在上海已经拥有了16个教学点,教职员工300多人,学员人数已经超过了1万人。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认可国学传统教育的理念,所以,源源不断的学生坐进了“秦汉胡同”的课堂。
“‘秦汉胡同’还设计出一套亲民价格的家庭教育套餐,是为了让千家万户来享受国学带来的美。市场上,国学教育的目的是利润,而我期盼让经典融入人心,我想,这是最根本的区别。”王双强允诺,自己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怀着三分素心,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所谓倾此生为斯事。“如果有所盈余收入,我会不断补贴国学教育事业,反哺社会,普及传统文化。”
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执行会长陈鹏举认为,“秦汉胡同”这类的国学学堂是对现行教育的有效补充。当今教育体制把学生培育成技术型的人才,现在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秦汉胡同不是为了成绩,而是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滋润心灵,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担当、有品行道德的的君子,这也是受益一生。
第四篇:茶艺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篇二:茶艺培训心得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 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篇三:茶艺心得体会
茶文化体会感悟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正是心之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或许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喝茶品茶是一个好东西,而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
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所以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不会精心研究茶艺茶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闲暇时喝喝茶来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最后,真的很荣幸在大学生涯中可以选修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从之前的只会喝茶如饮料的人得以明白茶文化的真谛,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好处多多。虽然时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乐文化等这些在充塞在各种媒体的时尚版块中大放异彩,但是我仍然相信,通过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与熏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定能在今后为世界人所崇尚。愿在茶文化的学习中,积淀更多安定优雅的气质,平静谦和的面对今后生活。篇四:茶道课心得体会
茶道课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210 学号0121203921015 贺朵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有公选课,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茶道与身心健康。一直都很想了解一些关于茶道与养生方面的知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在上这门课之前,我虽然对茶道有着极大的兴趣,也上网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上了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我对茶道了解的太浅。
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品茶,煮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在茶道课上,老师给我们泡茶,请我们喝茶,老师还请来了他的茶友。喝着老师泡的茶,听着茶友们说着他们喝茶的经历,无疑是一种享受。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种茶,而我最喜欢的是黑茶。听老师说他有幸喝道了有上千年的茶树的茶,让我无比的羡慕,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喝一喝,品一品,虽然我知道有些不可能。泡茶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茶艺并不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茶具的尊敬,也反映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与他们尊重与理解,那么他们也会给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经过茶道课的学习,我觉得自身获益匪浅,学到的不仅是茶艺茶道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耐心,毕竟无论泡茶还是品茶都需拥有足够的耐心。同时我的心态也更加的平和,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这与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总觉得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很容易相处的感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和老师喝茶。当然,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的处理一切,就如品茗一样,真正放松自己,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体会一份纯真,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劳动成果,最后,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谢谢您!篇五:茶文化的学习心得体会
与茶有关的学习心得体会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是以茶道(即德)为核心内容的,同时它也体现出定力、孝心、感恩心和孝敬心等等。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学习茶文化不仅要学习茶知识,更要学习其中的蕴含的高深人生之道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在这一学期的选修课中学习了茶文化,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
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何时开始饮茶,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个说法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茶经》的权威性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
茶叶在中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的功能。据现代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茶多酚、咖啡碱和十多种维生素等各种成分多达350多种,富有营养,能调节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药理作用。茶叶被发现就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个传说是众所周知的,从而证明茶有解毒的功能《神农本草》 云: “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本草纲目》中更系统地总结了茶的药理作用,书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上升散,又兼解酒之功能也。” 另外茶叶能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粥样化等等。
茶的保健作用也是很早就被动人们发现的。喝茶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去痰、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另外,古代的文人骚客都通过品茶感受饮茶的情趣,陶冶性情,以茶为内容吟诗作作赋,留下了不少名词不达意佳句。其次茶叶的好坏还需要评审。茶叶的审评中要数红、绿茶的品质审评最严格和最有难度了。红绿茶的审评主要包括:外形、嫩度、净度、匀度、色泽这五点,其中,在审评的过程中,要步步严谨,不能有一丝的疏忽。而其它的茶叶审评则依照香气、滋味、水色和叶底等来一一审评,过程也是要严谨,不能有一丝的疏忽。
在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茶道 所谓的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茶文化是以茶道为核心的,德贯穿于茶文化的始终。关于这个德,我是比较有感触的,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特别需要道德来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早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圣人“孔子就提出了伦理道德,非常重视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臣要忠君,还有其他的平民百姓全部都要按照这标准来做。虽然以前的伦理道德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发展,尽管它有着种种弊端,但毫无疑问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和中国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没有这伦理道德的束缚,也许中国早已经像其他的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了。
相对于古代,纵观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道德已经被人们摒弃了,人们的道德已经跌到了最低点,可谓硕果仅存了。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什么“大学生宿舍投毒”事件,无一不在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道德缺失。当然,这些事件多多少少也唤起了一些人对道德的呼唤,重新倡导我们几千年前古人所早已经领悟的道德,但里面的糟粕是需要摒弃的。但愿我们是社会真的可以唤起道德这面旗子,否则,一个国家是很难强大并延续下去的。我个人对道德是十分推崇的,在日常的生活也严格遵守一些基本道德。虽然有时(转载于:茶艺学习心得体会)在别人眼中有些另类,但我依然坚持,不求影响别人,但求心中无过。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事,我周围的人都是比较有德行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感染着我。他们都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就是创造快乐,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德行不仅是茶文化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人生的核心,遵守德行就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除了德,还有定和静是很有感悟的。在我的理解中,定和静虽然有着字面上的差别,但大体上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定中有静,静中必有定,两者是不可割离的,必须连在一起。我十分赞同 “定能生慧”这四个字,这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可以领悟到的。定,我自己是把它理解为心定,内心平静并坚定。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一切问题就能引刃而解了,但往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充满浮躁的社会中,能定下来更显得可贵了。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浮躁的人,定下来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学习了茶文化后,特别是看到我们上课时那种淡定,真的让我感悟良多,特别是在上课时,我觉得我无法不定下来,因为上课时的那种气氛感染了我,使我能够定下来,即使有时不是很认真去听课,但老师常说的:能两节课安静地 坐下来,就是一种定了,一种不小的成功了。在其他的课堂上,每当我想起老师说的话,也能很快地静下来,在定下来的那一刻,听课效果已不重要了,因为重要的已经做到了,还有什么比静下来更难呢?“定能生慧”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也许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最大境界!茶文化的精髓还有孝、恭敬心、谦卑等很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启发和教育意义的东西,只有慢慢地深入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
今学期选择了茶文化,真的没有选错。这节课不仅是学习茶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成功的方法。
第五篇:【秦汉胡同】唐宋时代的饼茶与茶具范文
【秦汉胡同】唐宋时代的饼茶与茶具
唐人的饼茶到了宋代质量上又有很大提高。饮用方法也由原来的煎茶法改为点茶法。茶具也
随点茶的流行而更新。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一直发展至今,成为了我国的国饮。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曰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其中“荼”即“茶”。可见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茶即被发现和利用。当时,茶并非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药用和食用,从有关文献和支料记载来看,茶作为日常饮料大概应在秦汉时期,那时,人们把新鲜的茶叶摘下’煮汤作饮料,不经过任何加工。这样,茶汤中免不了有青草气和苦涩的味道,因此,把茶和其它如:生姜、大葱、枣、盐等一起煮汤饮之。
随着饮茶风尚曰益传播,运输和贮存茶叶,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首先想出了把夢叶制成饼烘干的方法,以解决这一问题。而这时期并没有专门作为饮茶的器具,它应该是和酒具、食具共用之。
茶叶制成饼,并在技术上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应在我国的唐代。根据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记载,唐代制作饼茶有“采”、“蒸”、“捣”、“拍”、“焙”、“穿”、“封”这样七道工序。具体的做法是:在春季的晴天十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露水未干的时候,采下茶叶,放进甑釜中蒸尸下,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压)制成团饼,最后将饼穿起来焙干,封存。唐朝拍制茶饼,使用一定的模具,这模具叫作“规承”。“规”为铁制,圆型或方型; “承”也称“台”,一般用石头做成。
用现代的标准来看,唐代的饼茶是一种蒸青紧压茶。它最主要的工序,实际上是蒸茶,制饼穿孔。贯串烘焙。饼茶经过了蒸青、烘焙,饼茶的味道比鲜叶好多了。
至于如何饮用和使用什么茶具,陆羽在《茶经》中也作了详细讲述。原来加入葱、姜、枣等添加物,用以调味,陆羽认为此茶犹如“沟渠间弃水”不可取。他提倡的方法重在煎。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使其“炎凉”“均匀”变软后用纸包好,以保其香.冷却后,再碾成细末,通罗(筛)后贮于合(盒)中。煎茶时当用风炉和複。煮水时当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叶纯正。待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到二沸时,舀出一瓢,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茶末,到水泡如“腾波鼓浪”,即水烧到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则“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时华,这进荼则可以饮了,至于整个过程所需之茶器,唐代陆羽开列出了28种之多,这种茶具,大致分为八大类。1.生活用具:风炉、灰承、茗、炭和火荚五种。风炉:陆羽亲自设计。状如古鼎,三足两耳,炉用铁。铜铸造。炉内为泥壁,炉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风,窗孔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氏茶”字样,连起来为“伊公”、“ 羹陆”、“ 氏茶”。伊公即伊尹,是商代开国贤相,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首先发明用鼎煮饭:陆氏则是陆羽本人。陆羽把自己和伊公相比。炉脚上分别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和“圣唐灭胡明年铸”二十一个古文字。按《周易》解释,坎主水,巽主风,离主火,“坎上”一句的意思就是,煎茶之水放于上,风从下面吹入,火在中间燃烧。“五行”一句的意思是,茶能使五脏调和,百病消散。“圣唐”句是指制作年代。另几件是辅助工具。灰承;有三只脚的铁盘,供承灰用。炭荚:六角形铁棒,长一尺,以使炭通火。火荚、铁刷、火筷,可以夹烧红的炭。
2、煮茶用具:钹、交床:是大口锅,用来煮水煎荼,用生铁制成,内光外粗,耳呈方形。交床:是十字交叉的支架,上有搁板,中间剜个圆孔,以便放锅。
3、烤、碾、量茶用具: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六种。
夹:用小青竹或铁铜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烤炙茶叶时翻用。纸囊;用产于剡溪的剡滕纸双层缝制。用来贮烤好的荼,可以“不泄其香”,碾;用木制,内圆外方,里面放一个车轮状带轴的堕,亦即碾轮,能在圆槽来回转动。将炙烤过的饼荼碾成碎末。拂末:用羽毛做成,清掸茶末。罗合:即罗筛,罗用竹制成,弯成圆形,绷上细纱或绢。则:用贝、蛎、蛤的壳充当,铜铁竹制成匙,小箕之类,供量茶用。
4、水具: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和熟盂等五种,贮盛开水,陶做瓷成,可盛水二升。竹用木帛优,长一尺,两头包银,用以搅水。
5、盐具:鹾簋和揭鹾簋:放盐用的瓷制品,圆形为主,直径四寸,也有盒形等。揭:竹制品,取盐用、饮茶用.陆羽认为越瓷最好,因越瓷为淡青色,能与绿色的茶汤相映生辉。札:形似笔状,供饮茶时调茶用。
6、饮茶用品:碗和札。碗:瓷制品、饮茶用。
7、清洁用具:涤方、滓方和巾。涤方:用木制成,用盛放洗涤后的水。滓方:用木制成,盛放茶滓。巾: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用来擦干各种茶具。
8、藏陈用具:畚、具列和都篮三种。畚:用白蒲草制成,呈长方形,用以盛放烹茶用的全部茶具,便于携带。
以上茶具,饮茶时并非一一具备,必要时,可省略若干件.在唐代的茶具中,还应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宮出土了成套的饮茶器具,则为世人提供了唐代茶具的实物证据,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这些茶具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宫廷系列茶具实物。这些大内茶器,主要有三类:金银茶器、秘色瓷茶器、硫璃茶具等。在此我们不再一一介绍。
各种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发展,推陈出新,茶也不例外。唐人的饼茶到了宋代质量上又有很大提高。饮用方法也由原来的煎茶法改为点茶法。茶具也随点茶的流行而更新。
自唐及宋,饮茶风所日渐高涨,特别是宋代宮廷禁苑和地方官吏,文入学士的崇茶、尚茶、以品茶为雅的做法,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著《茶录》、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一个官居宰相,一个贵为皇帝,他们也参与茶事,撰写茶书,这在中国饮茶史上是仅见的。在这种氛围下,终使茶叶成了举国之饮。
不过宋人饮的仍然是饼茶、茶叶加工除了更加精细的外,变化不大,饮茶方法唐代的煎茶法被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更有趣的是宋人斗茶之风盛行。上至帝王将相,骚人墨客。下至浮浪哥儿、市井细民,都热衷于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点茶”、“点试”,即通过烹制、品尝茶叶,比赛茶的质量和烹茶技艺。斗茶的操作过程大致有三,即调膏。煎水和点茶。
调膏:就是将茶末放一茶盏中,注入开水调成糊状,如同膏油,调膏前的茶盏,必须要开水预热,用注入沸水煎茶。所以宋人的煎茶,并不煎茶只煎水,实际上已经开了瀹茶的先声,只不过比明朝以后的冲饮复杂得多,仍属“煎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