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项目的英译策略选择
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项目的英译原则
——兼评《昆曲精华》(汉英对照)
黄中习1
摘要:本文指出了英译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项目的重要性,简介了《昆曲精华》(汉英对照)的翻译特点,讨论了英译民族世界级非文化遗产戏曲项目的三个原则,并认为我国典籍英译大家汪榕培教授带领的师生翻译团队英译《昆曲精华》的做法对英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昆曲;翻译原则
1.英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或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至今, 中国已有29个项目入选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戏曲类的有昆曲、粤剧和藏戏。项目的申报自然需要地道流畅的翻译与宣传,但项目的的整理和保护更需要对项目文本进行传神达意的翻译,这正如我国外向型典籍整理与翻译的工作一样。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外教社中国文化汉外对照丛书》等丛书就是好例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民间戏剧、传统曲艺、民俗等类项目急需我们进一步抢救、挖掘、整理、保护、研究与翻译。
有人说,“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文化的才是经典的,唯有经典的才是永恒的,”这不无道理。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本色,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就没有世界性可言。而当今英语语言几乎独霸天下,无疑是当今国家文化交流最高效的“国际共同语”。因此,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译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让广大的英语读者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与内涵,使之走向世界,普及民众,这就成为我国外语界和翻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际上,我国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大多或年事已高,或所剩无几,急需交流对话,代相传承。抢救、保护和研究我国非物质遗产的工作迫在眉睫。同时,要研究与翻译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直接向传承人学习和请教相关项目的精髓和要点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英译工作之重要性显而易见。2.《昆曲精华》(汉英对照)及其特点简介
汉英对照的《昆曲精华》是我国翻译大家汪榕培教授、戏曲专家周秦教授和苏州大学 黄中习(1966-),男,广西田阳人,英语博士,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广东金融学院ESP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事英美文学和典籍英译的教学与研究。1 【作者简介】
外国语学院王宏教授编译的《昆曲精华》一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是2006年在苏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之献礼。该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文化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与编译的有苏州大学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36人,可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译者在“前言” [5][P.iv]中指出,其翻译是“从文学剧本的角度向国外读者介绍昆曲的经典之作”。
《昆曲精华》一书以汉英对照形式译介了16出盛演不衰的昆曲折子戏,包括《窦娥冤·斩娥》、《单刀会·单刀》、《荆钗记·见娘》、《琵琶记·吃糠》、《四声猿·骂曹》、《宝剑记·夜奔》、《浣纱记·寄子》、《牡丹亭·惊梦》、《玉簪记·琴挑》、《邯郸记·死窜》、《吟风阁杂记·罢宴》、《千忠戮·惨睹》、《十五贯· 廉访》、《长生殿·惊变》、《雷锋塔·断桥》和《孽海记·思凡》。该书正文前还附有历年来多幅昆曲经典曲目演出的精美剧照。其中不少折子戏也是我国其他剧种常演的经典曲目。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昆曲自不例外,它素有“百戏之师”的美誉,充满着抒情、写意和唯美的形式,兼备了很高的文学性、音乐性、舞蹈性和戏剧性。该书的“前言”概括了昆曲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文学特性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特点。主编译者(P.i-iii)指出:“昆曲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所创造的最瑰丽、最奇妙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一种成熟完美的综合性艺术,昆曲具有诸多构成因素,大致包括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化妆、服饰、道具、布景等,它的遗产价值也就体现在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中„„昆曲的另一宗宝贵遗产是文学剧本的积累„„最后,昆曲的遗产还应包括它‘歌舞合一,唱做并重’的表演体系。现存的6个昆剧院团和总计千人左右的编导演艺人员队伍,当然也应被认定为昆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之特点所作的高度概括。每一出折子戏的译文正文之前,还有编译者关于各剧本的作者简介、曲目剧情简介和折子戏介绍,以方便中西读者的阅读需要。
我国当代典籍英译大家汪榕培教授不仅英译了《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等典籍,还翻译了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其中8部典籍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的重点翻译出版项目《大中华文库》。他的戏曲和戏剧翻译经验丰富,有独到的翻译理论。“在汪先生的指导下,《昆曲精华》一书的初译稿几经修改推敲,历经半年多时间终于初见雏形。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汪先生和周教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求实求证精神,使该书所选曲目内容更具权威性、翻译的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有着深厚中英文功底的一代翻译大师汪榕培先生更是‘注重把握概念的虚实,力求译文通顺易懂’”。[7][P.95] 例如,《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春香唱道: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一句微妙而典雅地道出了主人翁的心情。紧接着她们又唱道:“【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在结尾处,杜丽娘还唱道:“【尾声】春望逍遥出画堂,间梅遮柳不胜芳。可知刘阮逢人处,回首东风一断肠。”后者是集唐诗的唱腔。《昆曲精华》的译文[5][PP.201/203/220] 如下:
(to the tune of Zaoluopao)
The flowers glitter brightly in the air, Around the wells and walls deserted here and there.Where is the “pleasant day and pretty sight”? Who can enjoy “contentment and delight”? …
(to the tune of Haojiejie)
Amid the red azaleas cuckoos sing;Upon roseleaf raspberries willow-threads cling.The peony is fair indeed, But comes the latest on the mead.…
When we cast a casual eye, The swallows chatter and swiftly fly, While orioles sing their way across the sky.…
(to the tune of Coda)
A springtime tour from painted halls Brings near the scent of bloom that falls.If you should ask where lovers meet, I say that hearts break where they greet.括号里的黑色斜体字译文点出唱腔的种类。总体译文措辞简练,通俗易懂,传神达意,附有节奏,朗朗上口,主要是英诗中最常用的抑扬格节奏,多为四音步或五音步,韵式为aabb式,可谓译笔生花。象这样形神兼备、传神达意的译例还有不少。
又如,《邯郸记·死窜》是全剧的第二十出折子戏,续讲述穷书生卢生的一系列经荣辱达的宦海**之梦。卢生被诬陷,在结尾散场前,他被遣广南崖州鬼门关。“带罪”行前,他万分感叹,唱道:“【北尾】十大功劳误宰臣,鬼门关外一孤身。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唱腔甚是动人。《昆曲精华》的译文[5][P.269]如下:
A man of worthy deeds is harmed by lies;On exile to the Ghost Gate Pass he departs.The weeping eyes look at weeping eyes;The broken heart sees off a broken heart.如同其他散场诗(有的是集唐诗)一样,译者能用韵则用韵,并以黑体标出,以表示这是该出戏的总结。译文中第三诗行的节奏韵律没有严格按照五音步抑扬格进行翻译,但其他诗行都是五音步抑扬格。整个散场诗的韵式则为abab式。译文措辞简洁,忠实流畅,并不拘泥于逐字对译,“A man of worthy deeds”、“lies”、“On exile”等确是道出了良臣蒙冤受害、被贬边关的原文之“神”;“the weeping eyes”和“the broken heart”也突显了卢生家人生死离别的儿女情长。
而《长生殿·惊变》中散场集唐诗的译文则是自由诗体的译法,不受韵式的束缚。原文为:“【南尾声】宫殿参差落照间,渔阳烽火照函关。遏云声绝悲风起,何处黄云是陇山。”《昆曲精华》的译文[5][P.387]是:
The palaces in Chang’an loom in the setting sun, Yet the beacon fires in Yuyang lit over Hangu Pass.The wind starts sobbing when the music dies away;Where are the yellow clouds over Mount Long? 对照原文,这样的翻译甚为贴切,传神达意。
翻译总是一种辩义取舍和平衡兼顾的过程。对于典籍英译的总体标准,汪榕培和王宏
[4][P.10]指出:“典籍英译标准的制定不仅与原作内容、风格、文本类型和原作者的意图密切相关,还要考虑与文化、社会现实、翻译目的、读者需求等因素。译者的选择应以是否恰当为依据,在尽量贴近原文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包括传统戏曲翻译在内的典籍英译需要的就是忠实传神而又通达易懂的文化翻译效果。
通读整个译本,笔者认为,《昆曲精华》的译者团队遵循的是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昆曲的精神实质,再现昆曲的艺术风采,译法灵活,虚实有度。总体译文忠实流畅,形神兼备,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昆曲的文学艺术性。换言之,在英语读者可能接受的基础上,译者能够直译的时候多作直译,也就是用原文的对应词语或对应结构来翻译。其中有诗词曲律的地方译者能用韵则用韵,尽量避免因韵害意。他们的翻译考虑了“以是否恰当为依据,在尽量贴近原文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的原则,这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译员指南》论说翻译那样,《昆曲精华》译者团队就是在努力创造“在拉紧绳索上行走的永恒壮举”(a perpetual feat of tight-rope walking)。其实,这也是汪榕培教授一贯坚持的“传神达意”翻译标准之要点之一。他们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灵活兼顾翻译的忠实性和可读性,尽可能在两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因此,《昆曲精华》的翻译可读性强。当然,我国古典戏曲和戏剧的唱腔极富文学性,其中的诗词曲律大多一韵到底。因此,就是运用英语的韵式,也难以完全再现戏曲这个文学特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又有明显的不同特点,中西语读者的思维方法、审美习惯和行文方法也有很多差异。就是古今汉语也有所不同。因此,翻译中过多地强调押韵有时不免会因韵害意,这或许就是“译可译,非常译”的无奈。总体上看,《昆曲精华》译作中不押韵的翻译还是更多一些。毕竟,“达意”是翻译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当代的典籍英译首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和译文的可读性。真正“传神达意”的翻译必定有可读性强的特点,忠实传神而又通达易懂。笔者认为,“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是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当代典籍英译的发展趋势。
3.英译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戏曲项目的原则
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整理保护的通行做法,笔者认为,英译我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应注意以下三个翻译原则。3.1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节译或选译开始,逐步过渡到全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年代久远。而且,它们大多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或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记录书写的,有的甚至只有由民间艺人或宗教人士世代口头相传下来;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古老地方方言用字业已失传。现在,就象爱尔兰英雄史诗厄尔斯特故事(Ulster Cycle)一样,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甚至无人或少人知晓。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节译或选译开始,研究与翻译同时进行,逐步过渡到全译。
近年来,汪榕培教授在苏州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学与实践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他们师生组成翻译团队,研究与英译不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由他们编译的汉英对照版的《昆曲精华》、《吴歌精华》、《评弹精华》、《苏剧精华》等已经先后集结出版发行,受到社会各界的首肯。其翻译就是遵循“从节译或选译开始,逐步过渡到全译”的原则。有的博士生甚至以此为研究课题(如吴歌翻译、明清传奇的翻译等),深入探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3.2.以“传神达意”来指导,力求忠实传神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化翻译效果。
汪榕培教授是我国当今名副其实的典籍翻译大家,其8部典籍英译作品入选了中国新闻出版署的重点翻译出版项目《大中华文库》。他的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大量的对比研究和翻译实践基础上,汪教授提出了“传神达意”、“比读是复译的基础,复译是比读的升华”等典籍英译的指导原则。汪教授 [3][P.33]明确指出了翻译典籍的目的和原则:“我们的译文不是以西方的学者或研究者为主要对象,而是以当代西方普通读者为对象,所以没有任何考证和注释,以便西方普通读者能够顺利阅读。”
在大量典籍英译实践的基础上,汪先生提出了“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标准。关于诗歌翻译,“要说我自己的翻译标准,我在几年前的一篇文章里写过,只有四个字——更确切地说是一条四字成语——‘传神达意’。关于这四个字还要两条注释。第一,‘传神’就是传达原作的神情,包括形式(form)、语气(tone)、意象(image)、修辞(figures of speech)等等;‘达意’就是表达原作的意义,尤其是深层意义(deep meaning),尽量照顾表层意义(surface meaning)。第二,这四个字不是并列结构(‘传神’和‘达意’不是并重的),而是偏正结构(‘传神’是‘达意’的状语,即‘传神地达意’)。一首好的译诗首先要表达原作的基本意义,传神是在达意的基础上传神,是锦上添花,不达意则无神可传。”[2][P.119] 在其译作《诗经》被收入《大中华文库》、即将出版之际,汪教授 [4][PP.33-34]新近对“传神达意”的诗歌翻译标准作了进一步阐释:“首先,‘达意’是翻译的出发点,我们试图准确地体现自己对于诗篇的理解和阐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与当代的‘读者接受论’、‘译者主体性’,乃至‘解构主义’等观点有相通之处,我们在译文中就是要表现我们对诗篇内容的解读思路„„其次,单纯的‘达意’还不够,必须是‘传神地达意’,因为‘传神’是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翻译诗歌的精髓。‘传神’既包括传递外在的形式,也包括传递内在的意蕴。关于内在意蕴方面的‘传神’,自然是从整个篇章出发,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诗篇的背景、内涵、语气乃至关联和衔接等等„„从通过外在形式来‘传神’的角度来看,只有以诗歌的形式来译诗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因为诗歌跟一般的叙事作品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表意的交际功能,而是表情的美学功能。诗歌的外在形式包括诗节、分行、节奏、韵律、意象等等,尽管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诗歌翻译的时候必然会失去某些原有的特点,但是完全可以通过补偿的方式使其获得新的生命。”这是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代表当代典籍英译的发展方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工作有着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非物质文化 5 遗产的英译就是需要尽量以通顺流畅的现代英语传译典籍文本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力求忠实传神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化翻译效果。
3.3 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使译文通俗化,尽量保存原文的民俗文化意蕴。
英国现代知名的汉学大家和翻译家韦利(Arthur Waley)在英译《蒙古秘史及其他》(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and Other Pieces,1964)的时候,曾就译文读者定位为普通读者(many who do not have access to learned publications)。他追求的也就是译文流畅简单、可读性强的文化翻译效果。
就当代的典籍英译来说,“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在英语读者可能接受的基础上,能够直译就直译,也就是用原文的对应词语或对应结构来翻译。在可能出现辞不达意或可能引起误解的时候, 就采取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即使同一个多次出现的概念和术语在不同的行文中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个别场合下,单纯的句子翻译不能表达全部内涵的时候,则采用解释性的译法。这样做比大量加注更为可取,读者不必打断思路停下来阅读注解。另外,对于影响理解的人物和难以理解的典故,可采用虚化的方法。”[2][P.119] 这也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指导原则。针对典籍惜墨如金、文字简练、内涵丰富、不重形合而重意合等语言特点,潘文国教授 [1][P.393]也指出:“古籍英译当求明白、通畅、简洁。”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应该以直译为主,还要要注意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与技巧,或意译,或音译,或释译,或具体化,或泛化处理,或增益,或减省,或变通,或补偿,或用注,或兼用多种译法。总之,要在全面而透彻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而流畅地传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思想文化内涵,努力使译文通俗易懂,传神达意,尽量保存原文的民族文化意蕴。4.结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举世罕见。其中,昆曲曲词典雅、名著林立;载歌载舞、细腻传神;字正腔圆、清丽婉转;探规寻矩、理论丰厚。昆曲是名副其实的“百戏之师”和艺术瑰宝,2001年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汉学家和翻译家白之(Cyril Birch),国内的张光前,台湾的白先勇等国内外有不少仁人志士也对昆曲已作了大力推介,但以中英文对译本形式介绍昆曲的传统曲目还不多见。汪榕培教授带领的师生翻译团队英译的《昆曲精华》的译做法给我们的启示颇多。该书的翻译既有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指导,有戏曲语言研究专家的合作,更有翻译界和高校宿将新锐的协作,老中青相结合,这无疑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他们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并取得了突出成果,很有借鉴意义。我国另一位翻译大家杨宪益
[6][PP.82-83]说得好:“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 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什么东西应该都可翻译。”我国有不少世界级、国家级及省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戏曲种类,譬如,仅广东省就有粤剧、潮剧、汉剧和雷剧等,它们急需进一步大力保护、整理和研究, 同时也亟待对外宣传与翻译。汪教授带领的师生翻译团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方法不失为我们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的有效路径,值得借鉴推广。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渝东南地区入选项目分别是:酉阳古歌、四川评书、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锣鼓艺术(小河锣鼓)、高台狮舞、四川扬琴、四川清音、金钱板、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和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倚山临水而建、造型独特的土家吊脚楼,是老重庆吊脚楼的代表,这种传统建筑技艺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现在武陵山区还能看到上万处吊脚楼,多建于清代,在当地又称作“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吊脚楼在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枓勾心,不用一颗铁钉,全部是用木条做铆,牢固耐用,还能抗七八级的地震,有“墙倒楼不倒”的说法。
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表示,目前土家吊脚楼的生存状况堪忧,标准化、模式化的新兴建筑工艺加速取代吊脚楼传统建筑工艺。“对于我市最后一位掌墨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朝乡69岁的刘成海,我市已为他申报国家级传承人,鼓励他开门授徒,以保存好重庆的传统吊脚楼技艺。” 《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介绍了武陵地区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内容,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武陵地区是指以武陵山脉为主线的由湘、鄂、渝、黔接壤地区构成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
一、土家族梯玛神歌
二、土家族山歌
三、土家族哭嫁歌
四、土家族挖土锣鼓歌
五、苗族古老话
六、苗族歌谣
七、都镇湾故事
(一)桑植民歌
(二)石柱土家哕儿调
(三)利川灯歌(四)酉阳民歌(五)长阳山歌(六)鞍子苗歌
二、劳动号子(一)南溪号子(二)酉水船工号子(三)长江峡江号子
三、土家族打溜子
四、锣鼓及其他(一)宣恩薅草锣鼓(二)喜花鼓(三)建始丝弦锣鼓(四)土家斗锣(五)土家族咚咚喹(六)鹤峰围鼓民间舞蹈
一、土家族摆手舞
二、土家族撒叶儿嗬
三、土家族毛古斯舞
四、湘西苗族鼓舞
五、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
六、地龙灯
七、建始闹灵歌
八、耍耍
九、地盘子
十、肉连响
十一、莲花十八响
十二、龙舞
十三、松桃瓦窑四面花鼓
十四、张家界高花灯传统戏剧
一、高腔
二、花灯戏(一)思南花灯戏(二)恩施灯戏
三、傩戏(一)德江傩堂戏(二)鹤峰傩愿戏(三)恩施坛傩
四、阳 戏
五、木偶戏(石阡木偶戏)
六、文琴戏
七、南 剧
八、鹤峰柳子戏
九、巴东堂戏
曲艺
一、南 曲
二、恩施扬琴
三、利川小曲
四、满堂音杂技与竞技
一、苗族武术
二、中塘向氏武术传统手工技艺
一、土家族织锦技艺
二、苗族服饰与银饰锻制技艺(一)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二)苗族服饰
三、印染工艺
四、朗溪竹板桥造纸
五、玉屏箫笛制作工艺
六、恩施傩面具制作工艺
七、凤凰纸扎民俗
一、仡佬族毛龙节
二、仡佬族敬雀节
三、恩施社节
四、思南上元沙洲节
五、土家族舍巴日
六、秀山花灯
七、苗族椎牛祭
八、乾州春会
九、土家族过赶年
十、苗族赶秋节
十一、土家女儿会
十二、土家族哭嫁
重庆地区 :
南溪号子 民间音乐 黔江区
鞍子苗歌 民间音乐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民歌 民间音乐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薅草锣鼓 民间音乐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民歌 民间音乐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后坝山歌 民间音乐 黔江区
摆手舞 民间舞蹈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面具阳戏 传统戏剧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阳戏 传统戏剧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余家傩戏 传统戏剧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中塘向氏武术 杂技与竞技 黔江区县
龙凤花烛 传统手工技艺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朗溪竹板桥造纸 传统手工技艺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花灯 民俗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丰都庙会 民俗 丰都县
湘西苗族民歌、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毛古斯、湘西辰河高腔、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织锦、苗族银饰、土家族摆手舞
位于湖南西部的湘西地处武陵山区,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地区。长期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神话、传说、歌谣、鼓舞、织锦、刺绣、印染等,与湘西的自然环境,古村镇、古建筑相依相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湘西州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9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座(里耶古镇、芙蓉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5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4人。目前,该州已有苗族鼓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乾州春会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个,河溪香醋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0个;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8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4人,民间工艺大师30名。龙山县、永顺县、吉首市保靖县纷获“全省非遗保护十强县”,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四月
八、湘西苗族鼓舞被评为“全省十大最具魅力非遗项目”。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将通过完善保护实验区范围内的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完善四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及保护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等方式,对保护实验区内的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与扶持。
屈盛瑞在挂牌仪式上指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对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影响,提高民众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促进湖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湖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和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科学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其传承人保护,并突出社会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营造有利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武陵山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
一、民间文学
盘瓠传说湖南省泸溪县
土家族哭嫁歌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
酉阳古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二、传统音乐
利川灯歌湖北省利川市
三、传统舞蹈
桑植仗鼓舞湖南省桑植县
四、传统戏剧
张家界阳戏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
五、曲艺
三棒鼓湖北省宣恩县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赛龙舟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贵州省铜仁市、镇远县
七、传统美术
苗画湖南省保靖县
八、传统技艺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湖北省咸丰县,湖南省永顺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十、民俗
苗族四月八湖南省吉首市
土家年湖南省永顺县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毛绣
毛绣工艺作品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祭祀礼仪的民族手工技艺,技艺的唯一继承人——萧掌柜,中国高级工艺师。继承其父毛绣技艺,创造了单面植、双面植和无底稿植制作品技法,使毛绣这一濒危绝迹的技艺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彩!
毛绣工艺工艺作品是利用动物皮毛中的锋毛(退绒),在传统的纱网上栽植出的各种动物图案,其作品写实、立体、鲜活、粗矿,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原生状态,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被誉为“平面标本”。
该工艺产品规格品种多,适宜居家客厅、办公场所、会议室、宾馆饭店等的装饰,可作为高档礼品走亲访友。产品由萧掌柜大师亲自制作,远销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及国内许多地区。
地址:中国内蒙古察右后旗察哈尔民族工艺协会
中国内蒙古察右后旗企业家协会
联系人:赵海平(企业家协会会长)
联系☏:******
邮箱:tzbfs@163.com
第四篇: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及传承人补助专项保护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青岛市于2005年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等。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6年整体绩效目标: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和传承人进行资金扶持,鼓励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活动;二是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积极探索生产性保护机制和管理模式;三是加强非遗保护推广和宣传。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继续组织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亮点事项、模范传承人,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开展非遗展演、讲座及咨询服务等活动。
主要经验: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组织管理费(即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发生的支出)和保护补助费(即补助重要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存在的问题是专项资金的额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非遗管理和保护工作,建议专项资金增加到150万元左右。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一)2016年专项资金预算批复情况 批复文件名称和文号《关于批复2016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6】2号)、批复金额48万元。
1.安排概况:2016年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及市级传承人补助资金、非遗保护活动开展经费、培训研究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审费、宣传经费等支出项目。
2.各项目绩效情况:
(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补助资金:安排48万元。建议加大扶持数量,建议每年扶持10个非遗项目,保证每个区市均有项目入选扶持范围。该项资金的使用进一步扶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和传承人开展传承传习工作,保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2)按照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标准,2016年对京剧、刘世普泥塑、九狮图、胶州剪纸、查拳、洼里盘鼓、茂强、闫家山地秧歌、平度泥塑、九嶷派古琴进行资金扶持,共支出48万元。该项资金的使用旨在向社会展示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意识。圆满完成2016年绩效目标任务。
第五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1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的历史起源和沿革发展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清初至民国时期,虽然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但由于针灸深得民心,故仍有《针灸逢源》等著作流传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继承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还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交流十分活跃,首创“针刺麻醉”。针灸的研究也从单一的文献整理发展到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观察,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针灸治疗的机理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针灸学源于中国,在公元6世纪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针灸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推动了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中医针灸的治病原理中医针灸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针灸学源于中国,在公元6世纪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中医针灸的研究和在世界的情况针灸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相距甚大。中国科学界对于针灸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特别是针刺麻醉或者针刺止痛原理的研究,居于世界前列。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9年所出版的刊物中认可针灸在某些症状中有治疗作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科学家认为针灸对戒烟、气喘、抗类风湿关节炎、头疼等问题没有效用。2007年9月《内医档案》杂志刊登,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迈克尔·哈克博士主持的实验使用1162名腰痛病患分3组分别进行针灸、假针灸和常规治疗对比试验。发现腰痛情况好转的人,针灸组有47.6%,假针灸组有44.2%,常规治疗组有27.4%。针灸组和假针灸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2009年西雅图的一个研究小组主持的研究表明,对长期腰疼患者,针灸和假针的治疗效果都比传统方法好,但是针灸和假针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发表了《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认为有对照试验证实针灸可有效治疗若干疾病、症状或状态,针灸对于另外一些病症的疗效尚需要更多证据确认,同文又列出了疗效未有足够证据支持,但是可尝试针灸的一些病症。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根据2002年一项全美调查的结果,美国有八百二十万成年人曾经使用过针灸,有二百一十万人曾在过去一年内进行过针灸。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华人或当地人士开设的中医、针灸诊所。据报道,美国登记的职业针灸师有1.1万余人,德国有3万名针灸师,墨西哥的针灸师有5000多人,澳大利亚有4500个针灸、中医师,巴西有针灸师1.5万余名,新加坡有中医师1500人,中国香港特区登记的中医、针灸师有7707人,甚至在南太平洋岛国中只有两万人口的基里巴斯也有两个中医诊所。这些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医、针灸诊所,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下了广泛的基础。结语中医针灸荣幸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申遗成功,不仅将使早已满载传奇的毫针和艾叶为更多世人所分享,也将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设定全新的历史坐标。但是关于他的“继承人”问题,让人忧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会制定一个一揽子的宣传与保护计划,特别是要开展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研究,完善中医药针灸的传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