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

时间:2019-05-15 06:4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

第一篇: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

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

1、(珊瑚礁)是海洋的绿洲。

2、著名珊瑚礁有(西沙群岛珊瑚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洪都拉斯罗阿坦堡礁)

3、珊瑚礁分为(裙礁)、(堡礁)、(环礁)、(台礁)、(岸礁)。

4、珊瑚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5、珊瑚礁生长条件:水温20-30°,最佳23-27°、盐度是27-40,水深0-50米 最佳20米,光照率50%。

6、珊瑚礁总面积不到1%,却栖息25%鱼类,被称为“海洋绿洲”

7、珊瑚礁的主体是珊瑚虫组成,藻类和珊瑚虫形成共生关系。

8、珊瑚礁的作用:过滤、储藏矿产资源、海洋药物原材料、保护海岸线。

9、珊瑚虫每年留下(成长线),是研究的活化石。10、20%的珊瑚礁遭到无法逆转的破坏,50%的接近毁灭。11、1981年,澳大利亚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12、1998年8月海南省颁布《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 13、2004年7月发布《保护和恢复世界濒危珊瑚礁冲绳宣言》 14、1980年到2010年,海平面上升60毫米,中国海平面上升率为2.6毫米,世界上升率 1.8毫米,东海上升率是2.9毫米。

15、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1、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二氧化碳);

2、冰川融化

3、地壳运动

16、海平面上升的危害:

1、岛国淹没;

2、生态灾难

3、海洋灾难频发

4、珊瑚礁消失

17、应对海平面上升措施:

1、制定法规

2、签署环保协议

3、海平面监测

18、中国与100个国家签订环保协议。

19、远洋捕捞是指在200米等深线以外大洋区捕捞鱼虾等经济动物的生产活动,又称深海狩猎。20、海洋鱼虾种类23万种

21、深海捕鱼的好处:

1、深海鱼类营养丰富

2、拓宽海洋发展空间

3、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22、远洋捕捞船只装备雷达探鱼器,卫星导航定位、吸鱼泵渔船尾气氨气吸收式制冷机等先进设备

23、世界海洋日——6月8日

24、大海被称为:蓝色粮仓。中国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25、中国渔政采取(休渔)、(禁渔)措施保护海洋。

26、海洋生物的驯养举措:人工鱼礁的投放、声音驯化、育苗放流 27、2011年12月11日,“大洋一号”完成环球科考,返回青岛。

28、大洋一号三大法宝:“海龙号”大型深海作业潜水系统;测深侧扫声纳堪称海洋顺风耳;深海浅岩芯取样钻机

29、中国科学考察船有“大洋一号”、“雪龙号”、“科学一号”、“科学号”

30、通过远洋科考,科学家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多金属结核、深海环境、深海生物基因、深海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31、2011年11月18日中国获第二块联合国颁发的先驱投资者证书,32、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中国大洋协会于1990年4月9日成立。

33、国际海底管理局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成立。

34、海底电缆分电力光缆和通信电缆,光缆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干道。35、1988年,美国、英国、法国之间敷设世界上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 光缆,标志着海底光 缆时代的到来。36、1871年,中国第一条水下电缆是美国、丹麦敷设,地点是上海。1993年中国大陆第一条国际光缆——中日海底光缆投入运营。2007年中美首个兆兆级国际光缆在青岛奠基。37、2004年,中国第一部保护海底光缆的法规是《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

38、全世界90%数据时靠海底光缆进行传播,海底光缆是“国际通信网络的脊梁”

39、海底光缆的优势:传输质量高、成本低、容量大、保密性好 40、2011年世界海洋日主题“我们的海洋,绿化我们的未来”2011年中国“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辛亥百年 海洋振兴” 41、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

42、海洋活动日有:国际航海日、中国航海日(7、11)、妈祖节、青岛国际海洋节、日本海洋日、美国海运日

43、藻类植物是简单植物,约有27000种,可以分绿藻门、金藻门、褐藻门,海洋油10000种

44、海藻标本工具:清水槽、画图纸、镊子、吸水纸、纱布、台纸、标本夹、塑料膜、封塑机

45、制作藻类标本步骤:漂洗、托制整形、加 压脱水、上台纸和贴标签、覆膜塑封

46、国家领土包括:领土、领水、领空

47、调查问卷包括题目、指导语、题干、答案、结束语组成。

48、调查报告分:问题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调查形成性材料

49、中国领海有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边海)组成,海岸线1.8万千米,面积470万平方米,7600个岛屿

第二篇:三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总结

1航标是一种(助航)措施。海上航标包括(目视航标、音响航标和无线电航标)。其中,(灯塔、浮标、灯桩、灯船)属于目视航标,靠人的视觉辨识。(灯塔)被称为“大海的眼睛”。

2世界上主要的航线包括(大西洋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印度航线)。

3海上交通规则包括(首先要按航线航行;两艘船相遇的时候要鸣笛避让;雾中航行进入航线交叉地段,听到他船雾号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4国际通用的信号旗包括(数字旗 和字母旗)。

5中国四大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属于(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海)。

6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向韩国济州岛方向一线)。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

7渤海位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天津市)三省一市之间,是京津门户,(是中国最浅的海)。

8有中国“天然鱼仓”之称的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9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10中国一半以上的岛屿分布在(东海)。

11(南海)是中国最大的海。

12(香港)是东方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13(海马爸爸)负责孵化海马幼仔。

14海洋微生物是海洋中个体微小、构造简单低等生物的总称。一般包括(海洋细菌、微藻、原生生物)。

15海洋微生物包括(嗜冷性、嗜盐性、耐压性)。

16按照海流水温高于或低于所流经海域的水温,海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的海流称为(暖流),反之称为(寒流)。

17强大而固定的海流处于航道上,船舶的航向与流向一致时,可以(增大)航速;航向与流向不一致时,海流则会(降低)航速。

18全球最大的海流(南极绕极流),全球最强劲的暖流(墨西哥湾流),全球第二大暖流(黑潮),中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就与黑潮有关。

19石菜花是一种生长在海岸岩石上的红藻,是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常见的藻类,可以用来制作(凉粉),在(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图,法国人用它来做(丝织品)的糨糊,日本人把他用来做(糖果),荷兰人用它来(酿酒)。

20浒苔又称条浒苔、海青菜、苔菜、苔条,属于水生类绿藻类植物。

21浒苔在海里聚集多了,就成了绿超。(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是诱发绿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22浒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第三篇:六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灵山岛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海洋教育教学方案

一、学情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生在海洋这个学习领域会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这是一门需要师生共同挑战的学科。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编排了《神奇的海水》、《海滨休闲游》、《沿海风景线》、《海水制盐》、《我看海岸线》、《蓝色国土》、《海水“钢铁长城”》、《维护海洋权益》、《情系海洋 民族英雄郑成功》九课内容,另附学生评价《海边足迹》。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防灾、减灾,保护海洋环境意识; 2.感受沿海地区发展的优势;

3.欣赏古今中外有关大海的文学品,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情感;知道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组成、发展历程和护航的意义;

4.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5.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画面,把自己看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师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画面上的事物,更要读一读人物和小鱼说的话。)

3.用小鱼的话引发思考:我们渴了为什么不能喝海水呢?

(设计意图:本课的情境图设计直观而富有童趣,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图、说图的习惯和能力。)

二、海水能喝吗? 1.说一说。

师谈话:我们生活在大海边,夏天有的同学在爸爸妈妈地带领下,到大海游泳。游泳的时候海水可能呛到嘴里,哪个同学有这样的经历?快告诉我们你尝到的海水是什么味道啊!

学生交流。(有过经历的同学可能说出海水苦、咸。)2.尝一尝。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杯海水,让学生舔一舔,尝一尝。然后说说是什么味道。(注意卫生,不要让学生喝多,尝后用凉开水漱口。)3.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对学生的说法老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下面让我们听一听医生是怎么说的。(播放医生解释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视频或音频。)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知道海水是咸的。说一说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尝一尝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医生的话知道直接饮用海水有害健康。)

三、实验小屋

1.结合情景图编小故事:小明到海边玩水,把衣服弄湿了。衣服晾干后留下了白色的痕迹。同学们猜一猜衣服上白色的痕迹是什么东西?(老师对猜想是盐的学生给于肯定。)

2.下面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海水中真得有盐吗。(老师做演示实验,注意让学生观察。)通过实验,师生明确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后,剩下的白色粉末就是盐。从而确定海水中含有盐这个结论。(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渗透尊重科学的思想

教师总结:大海魅力无穷,可以在沙滩上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我们在海中享受轻松与愉快,让我们共同拥抱大海、感受大海生活。教后记:

第六周教学活动:《沿海风景线》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风景的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的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沿海风景。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同学们都去过哪些沿海风景区?

二、课程内容:

1.通过引入的问题,用多媒体出示中国个沿海风景地,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又如何?

2.分别介绍几个著名景点:青岛栈桥、厦门鼓浪屿、海南三亚等。

3.学过该课程,让学生动手做景点明信片。提高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后记:

第八周教学活动:《我看海岸线》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常见的海岸工程。

2.关注海岸工程的建设,感受海岸工程给当地发展带来的变化。3.能积极参与保护海岸的活动,增强保护海岸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工程。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第十二周教学活动:《蓝色国土》 教学目的:

1.了解蓝色国土的构成,树立整体国土观。2.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算一算的形式了解我国的蓝色国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珍视蓝色国土的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国土的构成。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国土吗?蓝色国土有是指什么?国土有包括哪些?我国的国土面积又有多少?

二、1.课程内容:

通过钱买你的问题大家都了解了国土,那么现在我们来了解我国的国土,出示图片。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我国海洋国土,同时标注出曾母暗沙、南沙群岛等岛屿。

2.3.教后记: 中国的管辖区域有哪些?它们各指那些范围? 通过展示让同学们珍视蓝色国土。关注岛屿之争。

第十三周教学活动:《海水“钢铁长城”》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

2.了解海军的五大兵种及担负的不同作战任务。

3.感受构筑海上钢铁长城的重要意义,培养热爱祖国、关注国防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人面解放军。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大家了解海军吗?为什么我们要建立钢铁长城?

二、课程内容:

1.观看中国阅兵仪式,了解海军风采。2.通过幻灯片展示海军的光辉历程。

314

出示郑和船队的图片,或以相关动画片或电视剧导入,并通过提示语“为什么每年7月11日是中国的航海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郑和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二、扬帆启航:

通过呈现图片及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郑和宝船、远航的规模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郑和远航的背景及其成功的原因。

三、船行天下:

首先指导学生描出郑和第一次航海的路线,找出航海过程中到达的国家,从而体会到郑和下西洋是一次航海史上的壮举,并感受航海的艰辛;其次,通过压图文字及人物提示语,使学生从外交、贸易等方面了解郑和远航带给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影响。

四、交流驿站:

此环节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目前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仍以不同的形式纪念郑和,进一步了解郑和远航的深远影响。然后让学生用说一说、写一写的方式,表达对郑和的崇敬之情。

教后记:

第四篇: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教案

1.神奇の海洋生物圈

知識目標:

1.認識海洋中の生物鏈;

2.通過生物鏈認識海洋生物の相互依存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生物鏈認識海洋生物の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教學過程 1.案例導入

通過課本第一頁の案例引入本課題,請學生思考“海洋中生物真地缺一不可嗎?” 小組討論腐蟄與魚の生長有什麼關系? 3.通過生物鏈認識海洋生物の相互依存關系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有著形形色色の營養關系,組成了各種各樣の食物鏈。列舉:鯨——海豹——鱈魚——鯡魚——浮遊動物——浮遊植物 展開形式:小組討論其順次關系

小組代表發表該小組の觀點。

教師發放資料卡,請大家繪制其中の海洋食物鏈。

師:海洋生物之間聯系緊密。我們試著畫出他們之間の關系。

該環節旨在鞏固學生對海洋食物鏈の認識。

小結:各種生物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の關系,緊密地聯系起來。在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系彼此聯系起來の序列,在生態學上被稱為“食物鏈”。

食物鏈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請小組討論你發現の生活中の食物鏈。

a.有樹の地方有鳥 b.有花草の地方有昆蟲 ……

小結:植物、昆蟲、鳥和其他生物靠食物鏈聯系在一起,相互依賴而共存亡。

剛才視頻中展示了人類利用衛星拍攝の地球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海底高低崎嶇の地形。我們看到同樣是海洋卻有の顏色深,有の顏色淺。這代表什麼呢?

小組討論一下那麼我們如何通過地形圖中の顏色深淺來感知海底地形。教師發放討論小紙條,每組一張,請小組討論後填寫結論。

我們知道地球有幾大板塊組成,板塊與板塊之間の交匯處有些是在海洋中。4.海底生物大寫真

海底世界豐富多彩,有一種海洋生物都有自己の生活區域。根據下面這些海洋生物の特點,我們一起研究一下,幫他們找到自己の家。請學生完成課本第4頁の填寫遊戲環節。5.總結

說說本節課你の收獲。

2.海底地形探秘

知識目標:

1.認識海底基本地形; 2.通過地形圖感知海底地形; 3.通過各種現象感受各種海洋奇觀; 能力目標

通過地形圖の顏色深淺辨別海底地貌の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我們都愛大海,坐船馳騁在平坦の海面上,覺得心情那麼遼闊。那麼,同學們你有沒有想過,海底是一片怎樣の世界呢?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海底是像海灘一樣平坦の沙地嗎? 海島是不是海底凸起の高山呢?

海底也像陸地一樣有山地、丘陵、平原嗎? 帶著這些問題看視頻。

教師播放“海底探索”視頻,使學生在進入課題前獲得感知體驗。(0-3:59停止)師:希望你能利用視頻中の知識解答剛才の疑問。2.從地形圖中感知海底地形

剛才視頻中展示了人類利用衛星拍攝の地球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海底高低崎嶇の地形。我們看到同樣是海洋卻有の顏色深,有の顏色淺。這代表什麼呢?

小組討論一下那麼我們如何通過地形圖中の顏色深淺來感知海底地形。教師發放討論小紙條,每組一張,請小組討論後填寫結論。

我們知道地球有幾大板塊組成,板塊與板塊之間の交匯處有些是在海洋中。3.初識海底地形

教師展示海底地形圖;進而利用視頻“海底地形”立體展現海底地形の基本構造。

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海溝——海嶺

這些複雜の海底都是科學家研究發現の,那麼科學家通過怎樣の方式獲取海底數據和資料呢? 看視頻4001第1:55秒開始。(4:38時教師提示學生)聽聲音,聽到什麼?抹香鯨用什麼方式探測前方地形?

聲波。

對。聰明の人類學習了鯨の探測方式制造の回波探測儀向海底發射超聲波。通過計算聲波傳播所用の時間,精確算出海底深度。

你還知道哪些探測海底の方式? 4.海底地形奇觀

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海底の地形複雜多樣,其中有高聳の山脈、有深不見底の海溝。正是由於這些複雜の地形造就了海底地形奇觀。

我們知道地球有幾大板塊組成,板塊與板塊之間の交匯處有些是在海洋中。板塊與板塊の交界處是發生奇特自然現象の多發地帶。接下來請繼續收看接下來の視頻“海底探索”(3:59秒以後)、海底熔岩。

3.大海の咆哮

知識目標:

1.認識各種海洋災害; 2.知道海洋災害出現の規律; 3.學習各種防災自救措施; 能力目標

通過海洋災害認識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生活の地球;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大海是美麗多姿の,也是變幻莫測の。海洋災害往往造成嚴重の經濟損傷和人員傷亡。如何有效減少海洋災害造成の損失,在海洋災害中正確保護自己,是我們應該關注の課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域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の事件,我想經過課下調查搜集資料你已經了解了許多,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の成果。

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表意見。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匯報要點:

事件發生時間、地點、事件の大概經過、事件造成の損失。

教師強調學生の匯報語言簡明扼要。

小結:大海也有可怕の時候,就像發生陣陣咆哮給人類帶來災害,稱為“海洋災害”。海洋災害帶來の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日益嚴重,也給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構成了嚴重威脅。如何有效減少海洋災害帶來の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稱為全球共同の課題。

2.案例傳真,探究海洋災害種類

要減少海洋災害帶來の損失,就需要 了解海洋災害。

從課本の案例中你知道哪些海洋災害?這些災害有沒有規律可循?

分小組研究課題資料,看看能不能從中尋找到海洋災害發生の規律。

請學生根據自己の興趣自由組合,每組選出一名組長,整理分析資料,尋找海洋災害發生の規律吧。

學生自由合作,分組分析資料。3.全班交流

4.小結:我們通過探究發現海洋災害是有規律可循の,掌握海洋災害の發生規律對人們の生產生活有很大の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方式,歸納海洋災害發生の規律,培養學生合作探究の能力和分析資料の能力,樹立海洋災害是有規律可循の意識。)5.防災自護

引導學生閱讀《沙灘天使》和《沉痛の事實》,談體會。

引導學生了解臺風預警信號。

我們生活在沿海地區,夏季為臺風の多發季節,臺風使我們の財產遭受損失,甚至還威脅到我們の生命,所以我們在臺風來臨前都要做好防護工作,清雪生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臺風來了,我們該怎麼防護自救? 6.小結

只要積極預防,就能將損失減到最小,老師建議學生課後用新穎、獨特の形式將這節課の研究成果向大家宣傳,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海洋災害帶來の損失降到最低!

4.藍色詩卷

知識目標:

1.了解各類歌頌海洋の詩篇; 2.認識古代詩人對海洋の贊美; 3.嘗試用文章表達自己對大海の感情;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伴樂詩歌朗誦の水平。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從古至今我們有許多の文人墨客都用文章、詩歌の形式贊頌大海の美、大海の波瀾壯闊。今天我們就走進這些詩詞,一起感受一下詩歌の魅力。2.走進“大海之歌”

小組討論,醞釀感情,交流朗誦詩歌の經驗。小組長分配段落,以合作の形式完成該篇朗誦。3.全班分享

教師提出建議:應該結合配樂讀出慷慨激昂の氣勢。4.古詩詞の朗誦

小組分析古詩詞與現代詩詞在寫作和朗誦上の區別。小組交流,提出觀點。

小組內部挑選你喜歡の一首古詩詞來朗誦。5.引申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大海の詩篇?

大海引發了我們無限の遐想,說說你和大海の故事……

大海還告訴我們很多做人の道理呢!你能說說有哪些嗎? 6.妙筆生花

拿起手中の筆,把自己對大海說の話寫成一首小詩或一段散文。

5.海洋の節日

知識目標:

1.了解海洋節、沙灘文化節等海洋慶活動; 2.知道海洋節日蘊含の文化意義; 3.感受海洋文化在經濟發展中の重要作用;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の情懷。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播放青島田橫祭海節の視頻資料。學生交流觀後感受。

師田橫祭海節已有500年の曆史了,已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沿海地區許多地方有祭海這個古老の節日。補充其他地區祭海這個古老の節日。

小結:還有哪些與海洋有關の節日?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吧 2.豐富の海洋節日 a.展示青島海洋節掠影

請學生交流自己參加海洋節の所見、所聞、所感。

b.補充介紹青島海洋節の資料,讓學生了解其創始、發展及產生の效應。

除了海洋節以外,你你還參加過哪些地區舉辦の海洋の活動?

學生交流自己の親身感受。3.異彩紛呈の沙灘文化節

交流大海沙灘文化節の有管資料。

我們青島也有沙灘文化節,你知道嗎?

(學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讓參加過の學生說說自己の感受。)4.相約金沙灘

(過度語:青島有一處沙灘,與山海相連,風景秀麗,是優良の海水浴場,灘平沙細,風小浪靜,水色透明,被譽為“亞洲第一灘”。你想去看看嗎?)

視頻:感受金沙灘の迷人鳳光。

呈現金沙灘舉辦の各種活動の圖片,並補充下列資料:從1998年開始舉辦金沙灘文化旅遊節,先後承辦國際沙灘音樂節、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頒獎典禮等。5.活動總結

這節課你の收獲?

師生小結。

6.蛟龍入海

知識目標

1.了解蛟龍號潛水器の主要功能; 2.知道世界深海潛水器の發展曆史;

3.感受深海潛水器在我國海洋資源探索和研究中の重要作用。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 3.培養學生對海洋科技の興趣。

一、情景導入

(課前教師播放美麗の深海底部畫面。)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大海邊,享受著大海帶給我們の快樂。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如何探索海底の奇妙世界?

播放中國蛟龍號潛水器五千米海試成功の新聞報道視頻。請學生談談觀看視頻後の感想。

(設計意圖:以感知視頻引出本節課主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深海潛水技術の發展與應用。)2.小結

海底是一片廣闊而神秘の世界,人類の深海潛入技術在海洋の探索與研究領域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深海潛水器の研發水平如何、深海潛水技術の主要應用領域以及對海洋經濟發展重要意義等,這些都成為促進海洋科技發展の重要課題。

二、蛟龍號大揭秘

剛才通過視頻我們了解到蛟龍號潛水器能潛到海底五千多米の地方,我有個疑問“如此深の海底,它如何保證裏面試航員の安全?”你對蛟龍號有沒有疑問啊?

(生回答。五花八門,鼓勵孩子們積極思考,大膽提出疑問。)帶著這些疑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揭秘蛟龍號”。1.走進蛟龍號

(1)學生分小組介紹自己收集の關於蛟龍號の相關知識。(2)學生交流自己の對於知識の理解與感悟。(3)教師分享蛟龍號下潛5000米の模擬動畫。

(4)學生小結(以學生自主提問,其他小組學生搶答の形式)

蛟龍號潛入5000米怎麼克服強大の壓力? 蛟龍號如何向地面傳遞信息? 蛟龍號如何保證在海底の安全工作? 海試3000米和5000米有什麼區別? ……(5)拓展活動

請學生分小組制作一份詳細の蛟龍號檔案。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提供の信息,與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資料相補充,引導學生更多了解蛟龍號の內部構造、設計特色。通過小組合作制作資料卡及學生の全班交流,鍛煉學生流暢の語言表達能力,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機會。)2.蛟龍號潛水器の主要應用領域

(1)根據學生課前收集の資料,分小組匯總整理。(2)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海洋科技不斷發展の重要性。)

三、深潛曆史追溯

1教師引導:.通過對蛟龍號の探索與交流,我們認識到蛟龍號の本領很大,它將給我國の海洋科研與海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那麼在此之前,世界上有沒有與此類似の深潛器呢?我國目前の蛟龍號深潛器在目前世界深潛器技術中占據怎樣の地位呢? 2.各小組內部進行資料交流、整理。

給學生發放交流記錄表,小組分工記錄總結交流成果。3.信息發布會。

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闡述觀點。教師適時提醒學生把我國の深潛器與國外其他國家の進行對比。

(設計意圖:通過數據の對比研究,使學生產生自豪感,同時也對學生給予希望和囑托,從而使學生具有責任感。此外,先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再以組為單位發表觀點既可以讓每個學生參與探究過程,又能將全班學生搜集の資料進行有序の整合,提高效率。)

四、我們の使命

1.潛水俱樂部

教師引導:潛水是一項很好の健身運動項目。但是,潛水必須經過專業教練の培訓。如果你曾做過這項運動,請你說說你の潛水感受?

沒有做過潛水運動の同學,請你了解一下潛水感受方面の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和了解潛水知識,使學生更真實の認識到“潛水器每向海底深入1米,對技術の要求就要更深一步”,讓學生體會到深度潛水技術研發過程の艱辛。)2.關注海洋深潛技術,完成“人類為什麼要不斷深潛”の課題報告。

載人潛水器是海洋技術開發の前沿與制高點,體現了一個國家の綜合實力。所以,我們探索海底の過程是永無止境の,說不定你就是未來の深潛研發專家呢!這是我們共同の使命,加油!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讓學生理解深潛技術未來還有很大の未知空間,從而培養學生の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7.橋隧時代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青島新建の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の基本情況; 2.知道橋隧時代給海洋經濟發展帶來の新契機; 3.感受橋隧時代給居民生活帶來の便利。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 3.培養學生對橋隧科技の興趣。一、問題導入

教師引導:以去膠州為例,根據我們現在の交通狀況,我們可以如何選擇交通路線? 學生答:1.2.3……

以去黃島為例,根據我們現在の交通狀況,我們可以如何選擇交通路線? 學生答:1.2.3……

由學生の回答引入今天の課題。

小結:海底隧道、膠州灣跨海大橋の建成,給人們の出行帶來更多の便利。

二、說說你了解の膠州灣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 1.小組交流

很多同學已經親身體驗過膠州灣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了,同學們小組交流一下你們の感受和你們了解の知識。2.匯報交流

a.膠州灣跨海大橋の基本情況 b.海底隧道の基本情況

3.深入探究:青島新建成の橋隧有哪些特點? a.是否影響其他船舶の通行? b.如果遇上海上大霧怎麼辦? c.海底隧道能堵車嗎? ……

小結:大橋和隧道の通車真是非常偉大の壯舉。開車行走在上面,我們時刻能感受到我國科技の進步,以及科技對生活の改變。

三、橋隧帶來の新變化

1.小組討論:橋隧の通車對我們の日常生活、經濟等方面將產生哪些影響和變化? 2.我の發現 a.交通: b.旅遊 c.日常生活 d.經濟 ……

四、世界上其他國家の橋隧發展 1.美國金門大橋 2.英吉利海峽隧道 3.港珠澳跨海大橋

五、總結

青島の橋隧通車密切聯系了東西海岸の聯系,實現了膠州灣半小時經濟圈の構想,形成了“大青島”の格局,迎來了同城發展の新時代。橋隧貫通猶如打通了經濟建設の血脈,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嶄新の機遇,插上了跨越式發展の翅膀!

8.走進藍色新時代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藍色海洋經濟の基本情況; 2.知道山東半島藍色經濟の範圍; 3.暢想藍色新生活。

情感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の團結協作意識; 2.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培養獨立思考問題の習慣; 3.培養學生對藍色海洋經濟發展の興趣。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の少年海洋學校轉播室向大家轉播山東省政府關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規劃の相關信息。

借此,教師引導學生:21世紀是藍色海洋世紀,海洋經濟日益成為國家、地區發展の藍色引擎,在世界範圍內,新一輪藍色經濟發展熱潮迅速興起,藍色經濟引領未來。

請學生提出疑問: 1.什麼是藍色經濟區?

2.山東哪些地方屬於藍色經濟區? ……

二、聚焦藍色經濟 1.小組探究: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包括哪些部分? 沿海有哪些港口? 海洋礦產資源有哪些?

2.小組交流:你還知道哪些人文資源可以用於海洋經濟の發展?

3.教師引導:雄厚の海洋科技力量和深厚の海洋文化底蘊都是促進海洋經濟發展の人文因素,我們應該充分利用。

三、藍色經濟龍頭——青島 1.說一說。

通過課前の預習,請學生說一說青島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改革發展中の重要地位。2.找一找。

請學生仔細觀察青島藍色經濟總體布局規劃圖,根據此圖分析青島藍色經濟總體布局の優勢。

四、暢想藍色新生活

教師引導:走進藍色時代,擁抱蔚藍,一條現代化發展脈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共同暢想未來藍色新生活。1.小組討論交流:請學生暢想未來藍色海洋經濟發展の前景,以及它對我們生活の改變。2.教師小結:藍色經濟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公民の參與。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為藍色經濟新時代貢獻自己の力量。相信經過我們共同努力,天會更藍,海會更美!

第五篇: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教案

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

知识目标:

1.认识海洋中的生物链;

2.通过生物链认识海洋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生物链认识海洋生物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 1.案例导入

通过课本第一页的案例引入本课题,请学生思考“海洋中生物真地缺一不可吗?” 小组讨论腐蛰与鱼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3.通过生物链认识海洋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有着形形色色的营养关系,组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链。列举:鲸——海豹——鳕鱼——鲱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 展开形式:小组讨论其顺次关系

小组代表发表该小组的观点。

教师发放资料卡,请大家绘制其中的海洋食物链。

师:海洋生物之间联系紧密。我们试着画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该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海洋食物链的认识。

小结: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请小组讨论你发现的生活中的食物链。a.有树的地方有鸟 b.有花草的地方有昆虫 ……

小结:植物、昆虫、鸟和其他生物靠食物链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刚才视频中展示了人类利用卫星拍摄的地球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海底高低崎岖的地形。我们看到同样是海洋却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这代表什么呢?

小组讨论一下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地形图中的颜色深浅来感知海底地形。教师发放讨论小纸条,每组一张,请小组讨论后填写结论。

我们知道地球有几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汇处有些是在海洋中。4.海底生物大写真

海底世界丰富多彩,有一种海洋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根据下面这些海洋生物的特点,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请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的填写游戏环节。5.总结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2.海底地形探秘

知识目标:

1.认识海底基本地形; 2.通过地形图感知海底地形; 3.通过各种现象感受各种海洋奇观; 能力目标

通过地形图的颜色深浅辨别海底地貌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都爱大海,坐船驰骋在平坦的海面上,觉得心情那么辽阔。那么,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海底是一片怎样的世界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海底是像海滩一样平坦的沙地吗? 海岛是不是海底凸起的高山呢?

海底也像陆地一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吗? 带着这些问题看视频。

教师播放“海底探索”视频,使学生在进入课题前获得感知体验。(0-3:59停止)师:希望你能利用视频中的知识解答刚才的疑问。2.从地形图中感知海底地形

刚才视频中展示了人类利用卫星拍摄的地球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海底高低崎岖的地形。我们看到同样是海洋却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这代表什么呢?

小组讨论一下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地形图中的颜色深浅来感知海底地形。教师发放讨论小纸条,每组一张,请小组讨论后填写结论。

我们知道地球有几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汇处有些是在海洋中。3.初识海底地形

教师展示海底地形图;进而利用视频“海底地形”立体展现海底地形的基本构造。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海岭

这些复杂的海底都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的,那么科学家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取海底数据和资料呢? 看视频4001第1:55秒开始。(4:38时教师提示学生)听声音,听到什么?抹香鲸用什么方式探测前方地形?

声波。

对。聪明的人类学习了鲸的探测方式制造的回波探测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通过计算声波传播所用的时间,精确算出海底深度。你还知道哪些探测海底的方式? 4.海底地形奇观

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海底的地形复杂多样,其中有高耸的山脉、有深不见底的海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地形造就了海底地形奇观。

我们知道地球有几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汇处有些是在海洋中。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发生奇特自然现象的多发地带。接下来请继续收看接下来的视频“海底探索”(3:59秒以后)、海底熔岩。

3.大海的咆哮

知识目标:

1.认识各种海洋灾害; 2.知道海洋灾害出现的规律; 3.学习各种防灾自救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海洋灾害认识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大海是美丽多姿的,也是变幻莫测的。海洋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伤和人员伤亡。如何有效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海洋灾害中正确保护自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课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我想经过课下调查搜集资料你已经了解了许多,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汇报要点:

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的大概经过、事件造成的损失。

教师强调学生的汇报语言简明扼要。

小结:大海也有可怕的时候,就像发生阵阵咆哮给人类带来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日益严重,也给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称为全球共同的课题。

2.案例传真,探究海洋灾害种类

要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就需要 了解海洋灾害。

从课本的案例中你知道哪些海洋灾害?这些灾害有没有规律可循?

分小组研究课题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吧。

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3.全班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灾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灾害的发生规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归纳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树立海洋灾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意识。)5.防灾自护

引导学生阅读《沙滩天使》和《沉痛的事实》,谈体会。

引导学生了解台风预警信号。

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夏季为台风的多发季节,台风使我们的财产遭受损失,甚至还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在台风来临前都要做好防护工作,清雪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台风来了,我们该怎么防护自救? 6.小结

只要积极预防,就能将损失减到最小,老师建议学生课后用新颖、独特的形式将这节课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宣传,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4.蓝色诗卷

知识目标:

1.了解各类歌颂海洋的诗篇; 2.认识古代诗人对海洋的赞美; 3.尝试用文章表达自己对大海的感情;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伴乐诗歌朗诵的水平。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从古至今我们有许多的文人墨客都用文章、诗歌的形式赞颂大海的美、大海的波澜壮阔。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些诗词,一起感受一下诗歌的魅力。2.走进“大海之歌”

小组讨论,酝酿感情,交流朗诵诗歌的经验。小组长分配段落,以合作的形式完成该篇朗诵。3.全班分享

教师提出建议:应该结合配乐读出慷慨激昂的气势。4.古诗词的朗诵

小组分析古诗词与现代诗词在写作和朗诵上的区别。小组交流,提出观点。

小组内部挑选你喜欢的一首古诗词来朗诵。5.引申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大海的诗篇?

大海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说说你和大海的故事……

大海还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呢!你能说说有哪些吗? 6.妙笔生花

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对大海说的话写成一首小诗或一段散文。

5.海洋的节日

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节、沙滩文化节等海洋庆活动; 2.知道海洋节日蕴含的文化意义;

3.感受海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青岛田横祭海节的视频资料。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师田横祭海节已有500年的历史了,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沿海地区许多地方有祭海这个古老的节日。补充其他地区祭海这个古老的节日。

小结:还有哪些与海洋有关的节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2.丰富的海洋节日 a.展示青岛海洋节掠影

请学生交流自己参加海洋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b.补充介绍青岛海洋节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创始、发展及产生的效应。

除了海洋节以外,你你还参加过哪些地区举办的海洋的活动?

学生交流自己的亲身感受。3.异彩纷呈的沙滩文化节

交流大海沙滩文化节的有管资料。

我们青岛也有沙滩文化节,你知道吗?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参加过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4.相约金沙滩

(过度语:青岛有一处沙滩,与山海相连,风景秀丽,是优良的海水浴场,滩平沙细,风小浪静,水色透明,被誉为“亚洲第一滩”。你想去看看吗?)

视频:感受金沙滩的迷人凤光。

呈现金沙滩举办的各种活动的图片,并补充下列资料:从1998年开始举办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先后承办国际沙滩音乐节、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典礼等。5.活动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

师生小结。

6.蛟龙入海

知识目标

1.了解蛟龙号潜水器的主要功能; 2.知道世界深海潜水器的发展历史;

3.感受深海潜水器在我国海洋资源探索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海洋科技的兴趣。

一、情景导入

(课前教师播放美丽的深海底部画面。)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享受着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探索海底的奇妙世界?

播放中国蛟龙号潜水器五千米海试成功的新闻报道视频。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以感知视频引出本节课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海潜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小结

海底是一片广阔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深海潜入技术在海洋的探索与研究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深海潜水器的研发水平如何、深海潜水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对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意义等,这些都成为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蛟龙号大揭秘

刚才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蛟龙号潜水器能潜到海底五千多米的地方,我有个疑问“如此深的海底,它如何保证里面试航员的安全?”你对蛟龙号有没有疑问啊?

(生回答。五花八门,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揭秘蛟龙号”。1.走进蛟龙号

(1)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蛟龙号的相关知识。(2)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悟。(3)教师分享蛟龙号下潜5000米的模拟动画。

(4)学生小结(以学生自主提问,其他小组学生抢答的形式)

蛟龙号潜入5000米怎么克服强大的压力? 蛟龙号如何向地面传递信息? 蛟龙号如何保证在海底的安全工作? 海试3000米和5000米有什么区别? ……(5)拓展活动

请学生分小组制作一份详细的蛟龙号档案。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相补充,引导学生更多了解蛟龙号的内部构造、设计特色。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资料卡及学生的全班交流,锻炼学生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机会。)2.蛟龙号潜水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1)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汇总整理。(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性。)

三、深潜历史追溯

1教师引导:.通过对蛟龙号的探索与交流,我们认识到蛟龙号的本领很大,它将给我国的海洋科研与海洋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那么在此之前,世界上有没有与此类似的深潜器呢?我国目前的蛟龙号深潜器在目前世界深潜器技术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呢? 2.各小组内部进行资料交流、整理。

给学生发放交流记录表,小组分工记录总结交流成果。3.信息发布会。

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把我国的深潜器与国外其他国家的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对比研究,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同时也对学生给予希望和嘱托,从而使学生具有责任感。此外,先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再以组为单位发表观点既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又能将全班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有序的整合,提高效率。)

四、我们的使命

1.潜水俱乐部

教师引导:潜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项目。但是,潜水必须经过专业教练的培训。如果你曾做过这项运动,请你说说你的潜水感受?

没有做过潜水运动的同学,请你了解一下潜水感受方面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和了解潜水知识,使学生更真实的认识到“潜水器每向海底深入1米,对技术的要求就要更深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深度潜水技术研发过程的艰辛。)2.关注海洋深潜技术,完成“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深潜”的课题报告。

载人潜水器是海洋技术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我们探索海底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深潜研发专家呢!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加油!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理解深潜技术未来还有很大的未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7.桥隧时代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青岛新建的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基本情况; 2.知道桥隧时代给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契机; 3.感受桥隧时代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桥隧科技的兴趣。一、问题导入

教师引导:以去胶州为例,根据我们现在的交通状况,我们可以如何选择交通路线? 学生答:1.2.3……

以去黄岛为例,根据我们现在的交通状况,我们可以如何选择交通路线? 学生答:1.2.3……

由学生的回答引入今天的课题。

小结:海底隧道、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二、说说你了解的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 1.小组交流

很多同学已经亲身体验过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了,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感受和你们了解的知识。2.汇报交流

a.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基本情况 b.海底隧道的基本情况

3.深入探究:青岛新建成的桥隧有哪些特点? a.是否影响其他船舶的通行? b.如果遇上海上大雾怎么办? c.海底隧道能堵车吗? ……

小结:大桥和隧道的通车真是非常伟大的壮举。开车行走在上面,我们时刻能感受到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三、桥隧带来的新变化

1.小组讨论:桥隧的通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等方面将产生哪些影响和变化? 2.我的发现 a.交通: b.旅游 c.日常生活 d.经济 ……

四、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桥隧发展 1.美国金门大桥 2.英吉利海峡隧道 3.港珠澳跨海大桥

五、总结

青岛的桥隧通车密切联系了东西海岸的联系,实现了胶州湾半小时经济圈的构想,形成了“大青岛”的格局,迎来了同城发展的新时代。桥隧贯通犹如打通了经济建设的血脉,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插上了跨越式发展的翅膀!

8.走进蓝色新时代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蓝色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2.知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范围; 3.畅想蓝色新生活。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少年海洋学校转播室向大家转播山东省政府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的相关信息。

借此,教师引导学生:21世纪是蓝色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日益成为国家、地区发展的蓝色引擎,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蓝色经济发展热潮迅速兴起,蓝色经济引领未来。

请学生提出疑问: 1.什么是蓝色经济区?

2.山东哪些地方属于蓝色经济区? ……

二、聚焦蓝色经济 1.小组探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哪些部分? 沿海有哪些港口? 海洋矿产资源有哪些?

2.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文资源可以用于海洋经济的发展?

3.教师引导:雄厚的海洋科技力量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都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人文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

三、蓝色经济龙头——青岛 1.说一说。

通过课前的预习,请学生说一说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找一找。

请学生仔细观察青岛蓝色经济总体布局规划图,根据此图分析青岛蓝色经济总体布局的优势。

四、畅想蓝色新生活

教师引导:走进蓝色时代,拥抱蔚蓝,一条现代化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畅想未来蓝色新生活。1.小组讨论交流:请学生畅想未来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景,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改变。2.教师小结:蓝色经济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参与。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为蓝色经济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天会更蓝,海会更美!

下载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教案

    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 教学目标: 1.认识珊瑚与珊瑚礁,及珊瑚礁的形成; 2.知道珊瑚礁是海洋最宝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了解珊瑚礁中生存的生物及其......

    海洋文化教育(知识点)

    1. 知识点: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这一天对中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

    六年级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

    海洋教育

    二年级海洋家园教案戴翠花 活动目标: 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物理海洋(知识点)(5篇范文)

    内容 1. 知识点:潮汐现象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的升降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周期性流动......

    六年级海洋故事(汇编)

    为了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像热爱生命那样热爱海洋,热爱这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洋故......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招生简章年级 学科 小六 语文 学期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形近字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理解、成语、俗语、关联词语、病句、句1.查漏补缺,夯实......

    六年级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知识点整理(人教版课标教材) 阅读: 1、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2、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感受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