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

时间:2019-05-15 06: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02-28

市文化局局长

罗才福(2006年2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文化局党委研究,并报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文化厅局长会议、全国文物局长 会议和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期间我市文化工作,明确 “十一五”文化建设工作目标,部署2006年文化工作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文化局党委向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辛勤工作、做出贡献的各位同志,向关心支持厦门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部门、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 部长洪碧玲同志、市政府副市长郭振家同志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书春同志在百忙之中拨冗参加会议,等下,郭副市长和林副部长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六 个问题:

一、关于全国文化、文物厅局长会议主要精神

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2006年1月9-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交流和总结了“十五”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文化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了 “十一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相关措施,部署了2006年的文化工作,是为“十一五”的文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一次重 要文化工作会议。

会议期间,国务委员陈至立给大会发来致辞。她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围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二是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是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同时,对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孙 家正部长作会议主报告,周和平副部长作⟪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支持⟫的讲话,赵维绥副部长就 ⟪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作了说明。

孙部长的报告在总结“十五”文化工作基础上,归纳了五条经验,即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服务大众、服务基层当作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始终把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化工作 的中心任务;必须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推进文化创新,始终把创造当代新文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必须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 面协调发展。在谈到“十一五”时期文化工作时,孙部长强调了五项重点工作:一要狠抓农村文化建设。孙部长指出,当前要把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工作的重 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在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基础上,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送书下乡工程,不断扩大为农村 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和规模,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传统文化活动。二要大力塑造优秀民族文化品牌。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 参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创新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推出一批艺术感染力强、能够流传久远的精品力作,形成一批具有科学思维、真知灼见的文化研究成 果,培育一批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顶尖艺术人才,打造一批享誉中外、能够代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水平的文化机构,形成一批运作一流,在国内外具有广 泛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塑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牌。三要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以改革体制和机制为切入 点,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突破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推动文化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四要着力构建文化市场的 长效管理机制。文化市场管理的目标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安全的交易秩序。“十一五”期间,文化市场管理要在畅销管理机制上下功夫,逐步 建立完备的文化市场法制体系,建立灵活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机制和坚强有力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要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 文化市场信用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文化经营活动。五要以提高质量、提高水平、提高效益为重点,提 升对外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对外文化工作坚持官方、民间、贸易并举,国内国外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在国 际舞台上增强中国的声音。

全国文物局长会议2005年12月18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了200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以来文物保护事业的主要成就,筹划了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战 略,布置安排了2006年的工作。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做了题为⟪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动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报 告。单局长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切实完成12项主要任务,努力实现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要认真组织、深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对尚未纳入 ⟪文物保护法⟫保护范围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应全部予以登记、公布,并根据其文物价值核定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开展文物 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模式,建设好一批重点大 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积极配合国家海洋开发战略,加强水下文物的调查保护工作。继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建成与中华文明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博物馆 体系。地级以上中心城市要拥有一座功能健全的博物馆,加强对博物馆藏品保护和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全国国有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总目录。依法严格规范文物流通 秩序,坚决打击文物非法交易和走私行为。强化对文物市场的监管力度,启动社会文物登记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民间收藏文物登记制度。加强科学和技术研究,提高 文物保护科技含量。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规划和项目库管理,建立跟踪监督机制。认真组织编制各地区文物工作的具体规划。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 行⟪博物馆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博物馆管理体制。依法完成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等。

二、全省各设区市文化局长会议主要精神

全省各设区市文化局长会议2006年1月18日在福州召开。会上,文化厅宋闽旺厅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我省“十五”时期文化工作经验,研究在“十一 五”时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相关措施,安排部署2006年的文化工作。

会议期间,汪毅夫副省长为大会发来了致辞,就“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促进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协调发展;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三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统筹城乡 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宋厅长从“艺术创作生产、社会文化工作、文化市场管理、对外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工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建设”七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我省“十五”时期的 文化建设情况后,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末,把我省建设成为具有先进配套的文化设施,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 络,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富有闽文化特色的一流文化精品,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增加 值占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发展尤其是精品创作、对台文化交流以及基层文化建设主要指标全国领 先,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文化强省。宋厅长指出,今年的文化工作重点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和繁荣农村文 化市场。要以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推动艺术创作和生产再上新台阶。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培育市场主体为关键,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与建设,逐步探索建立 政策法规体系、市场准入体系、行政执法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社会监督体系以及技术监控体系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外、对台港澳文化交流,发挥闽文化的对台交流强势,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实施,巩固文化工作阵地,推动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06年1月25日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并就2005年我市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总结,对 2006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吴凤章同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吴副书记、洪部长的讲话精 神。

2006年我市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七届十次、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宣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 建、厦门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坚持抓住重点、引导热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为推动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厦门经济特区,为实现“十一五 ”规划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一个统领”,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握“一个主基调”,即要营造团结鼓 劲、昂扬向上、加快发展、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抓住“一个根本”,即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服务人、教育人、塑造人、提高人,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 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一个建设”,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突出“一个动力”,即根据中央和省市委总体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力求“一个突破”,即实现对台入岛宣传的新突破。在工作目标上,就是要推动“两个新跨越”,即推动我市新 一轮跨越式发展,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抓好“四个点”,即 要着力抓住重点、引导热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在工作效果上,要认真把握好“五个度”,就是要把握好理论宣传的实度、新闻宣传的强度、社会宣传的广度、文化宣传的热度、对台宣传的力度,力求重点领域有新变化,重点环节有新突破,重点项目有新进展。要通过强化责任、强化创新、强化务实、强化基层、强化品 牌、强化合力。着重把握六个方面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宣传工作,为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营造宣传强势,积极创造加快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在规范管理上抓 主动,要把握好政治导向、舆论导向和文化导向。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市民的道德素养,进一步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要以做大做强为目标,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繁荣发展。要全面规 划对台宣传工作,千方百计寻求入岛宣传渠道,加大对台闽南文化交流力度,寻求对台宣传的新突破。要抓好能力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 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四、关于“十五”时期文化建设的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二为”方向 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新时期文化战线工作的方针原则、任务要求,围绕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每年的工作任务和市委宣传部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文化工作实 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建设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艺术生机盎然

十五时期,文化艺术不论在创作题材、数量、质量、影响等多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一是文化艺术在质与量上都有较大提高。“十五”期间,在我局下属艺术表演团体共创作新剧(节)目50余台,其中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在戏剧创作方面,南音 乐舞⟪长恨歌⟫、高甲戏⟪金刀会⟫、⟪上官婉儿⟫、歌仔戏⟪白鹭女神 ⟫、小剧场话剧⟪日子⟫;舞蹈创作方面,小白鹭民间舞团舞蹈⟪海那边⟫、⟪鸟仔 ⟫,歌舞剧院⟪都市印象⟫,爱乐乐团⟪土楼回响⟫等一批剧(节)目在全国、全省各项专业艺术奖项评比 中获得大奖,受到好评。我市的戏曲创作在福建省第22届戏曲会演中达到全省最高水平;去年,歌仔戏⟪邵江海⟫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中,以全优的成绩荣获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使厦门戏剧成功步入全国戏剧创作的先进行列。二是文化艺术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邵江海 ⟫在中国戏剧节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更好地印证了厦门戏剧观念和艺术追求的正确性,标志着厦门在戏剧观念、艺术眼光、创作实力方面达到了历史最高 峰。三是涌现一批优秀专业艺术人才。近年来,我们先后培养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表演人才,他们在全国和国际的重要艺术赛事中获得众多奖项,成绩显 著。如荣获“梅花奖”的高甲戏剧团青年演员吴晶晶、获得“文华奖”的南乐团团长吴世安、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黄若虹以及郑惠兵、曾宝珠、苏燕容、李莉等一批 金牌演员;涌现了黄永瑛、曾学文等一批优秀的戏剧创作人才,为我市艺术创作、创新做出了贡献。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最近,省政府表彰一批2005年优秀作品 和优秀演员,其中歌仔戏⟪邵江海⟫奖励5万元,梅花奖得主吴晶晶奖励1万元,这是我市近年来获得省政府表彰的最好成绩。四是文化艺术 活动空前活跃。近年来,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等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著名剧团、剧目来厦演出,专业剧团服 务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地下农村、下基层、到部队、到广场开展各类演出,为各种节庆准备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五年来,市属专业演出团体共演出 3000多场次,观众人数达300多万人次,极大丰富了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他们享受了丰厚的文化大餐,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多彩

“十五”期间,我市由政府提供的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个由政府文化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共建,社会、集体、个人共同兴办,多体制、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兴办群众文化事业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家庭 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蓬勃发展。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十五期间,我们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了⟪厦门市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文化基 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新的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的文化基础设施格局。五年来,我市在建和即将完成的各类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共23个,总投资约8.04亿元,重点项目2个,投资约4.88亿元,一 般项目21个,投资约3.1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18个,公共图书馆8座,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4个,文化站32个,市属影剧院4家。几年来,我们建设了文化艺术中心、小白鹭民间舞团团部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改造和维修厦门影剧院、鼓浪屿音乐厅、莲花影剧院等一批艺术场馆;抓紧筹备、即将建设小白鹭艺术中心、闽南戏曲艺术剧院、旅游演艺中心等大型工程项目。同时,逐步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从2001年开始,市政府共拨出专项补助资金 1380万元有计划地改造和建设了同安、翔安、湖里、集美、海沧等9个镇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改善了集美灌口镇浔江居委会社区文化室、同安区大同街道东 山村文化中心、同安区丙洲儿童文化园等70多个社区及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站点的设备设施;完成了翔安区香山文化公园、吕塘民俗文化村的规划。据初步统计,从 2001年到2005年,除市政府投入补助的1380万元外,共调动各级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及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新(改)建社区及农村基层文化 场所近4万多平方米,改善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落实的局面。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新建、改扩建了一批水准较高的公共图书馆、艺术馆,有些已达到全 国一流水平,使本市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市少儿图书馆、集美区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湖里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湖里图书馆、同 安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文化馆及集美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其他各区的图书馆、文化馆也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基础上抓紧达标升级,提升了规模档次。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为龙头,区图书馆为地区中心,镇村文化站图书室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市、区文化馆也在培养文化艺术骨 干,调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十五”期间,我市各级群众文艺团体日益壮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 涨,一大批民间秧歌队、腰鼓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农村,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民间职业剧团成长迅速,涌现了一批如翔安吕塘戏校、同安“丙洲农村儿童文化园”、翔安区许厝村民间演出队等民间文化团体。首届企业文化节、两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温馨厦门”广场系列文化活动、“书香鹭岛”读书活动等大型导向性群众文化 活动,为厦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中国(厦门)漆画展、⟪俄罗斯当代油画、素描大展 ⟫、两岸三港书画交流展、⟪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图片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厦门现代民间绘画展⟫等各类展览都取得圆满成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业余文化辅导员制度逐步建立,培养了一批群 众文化骨干,除老年舞蹈⟪乡婆⟫荣获文化部“群星奖”外,许多节目在历次全国、省、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评比中均取得较好的名次。四是提 供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厦门爱乐乐团“民办公助”自主办团为代表,群众艺术馆青年民族乐团以业余爱好者为主组建高水平民族乐团开展“民乐进 校园”等活动为普及民族音乐、交响音乐作出了积极尝试,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修养;湖里区通过开展“一街一品”特色文化活动、设置“文化夜市”示范 点等方式也为基层开展文化活动注入新鲜血液;“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扶贫”工程初显成效,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受到广大人 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三)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十五”期间,我市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厦门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高。

一是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影响力不断扩大。2001至2005年,先后有4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文化官员、政府文化代表团和国际组织代表访问厦 门,4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来厦访问演出、展览。我市有40多个文化艺术团体共800多人次先后到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访问、演出。其中,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青年民族乐团参加保加利亚“中国文化节”活动、南音乐舞⟪长恨歌⟫剧组赴捷克参加“布拉格之秋”国 际音乐节都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驻外使(领)馆文化参赞的高度评价,得到了文化部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扩大了厦门的国际影响,提高了厦门的知名度。二是打好 文化交流的“春节品牌”。厦门歌舞剧院、南乐团、小白鹭民间舞团参加新加坡“春到河畔迎新年2004”和“春城洋溢华夏情”等演出都取得巨大成功。三是友 城交流访问频繁。五年来,我们加强与友好城市的交流往来,厦门歌舞剧院赴马来西亚槟城、小白鹭民间舞团赴菲律宾宿务市与新西兰惠灵顿等友好城市进行交流演 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我们也积极邀请友好城市著名艺术团体来厦交流,菲律宾宿务市巴杨尼汉舞蹈团来厦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四是商业演出取得成 效。积极拓展对外文化商业演出市场,市歌仔戏剧团每两年组织一次到新加坡韭菜芭市演出,每次演出近一个月时间,有利推动了厦门文化贸易的发展;高甲戏、歌 仔戏多次到台湾进行商业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扩大了闽南文化在台的影响力。五是对台文化交流逐步增强。我市充分利用对台区位优势,整合地域文化 资源,充分发挥本市和周边地区的艺术力量,采用各种形式,请进来、走出去,融合戏剧、歌舞、音乐和两岸民俗文化等艺术形式与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台文化 交流,受到国务院台办和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五年来,我市的专业与民间剧团在金门、台湾的演出拓展了对台文化交流阵地,特别是首届歌仔戏艺术节的成功 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厦门文化艺术在台湾的影响。五年来,赴台文化交流达到34次数,赴台人员近500多人次,厦门对台文化交流的基地和主力作用日益凸显。

(四)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紧密结合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和文化资源情况,明确提出以项目带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出和活动,引进知名文化品牌项目,争取 政府资金、政策支持等手段,改变财政投入的单一渠道,强化招商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开拓市场,推动文化旅游经济,拉动文化消费,提高文化艺术项 目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了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五年来,我们大力扶持、培育了我市的文艺演出、娱乐网络、钢琴制造及琴行培训、商品油画业、文物监管品市场及艺术品拍卖、电影等骨干产业群体,并以此为突 破口,逐步拓宽领域,带动和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5个,演出场所11个,演出经纪机构18家,电影放映单位6家,歌舞娱 乐场所216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459家,网吧158家,保龄球馆4家,桌(台)球室27家。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厦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 57.61亿元,比2002年的37.08亿元增长51.66%,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6%。2004年上半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9.08 亿元,比2003年上半年的31.4亿元增长24.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3%,2005年,文化主要产业创收达12.72亿元,其中娱乐网络业 创收7.65亿元、商品油画业创收4.13亿元、钢琴及艺术培训业创收1010万元、电影业创收1219万元,演艺酒吧业创收7236万元。文化产业的从 业人员约10万人以上,初具“支柱产业”雏形,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五)文化市场健康繁荣

“十五”期间,我们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以规范促发展,以管理促繁荣,形成依法办文、依法管文、依法兴文的工作格局,进一步维护了我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重点解决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抓手,着重抓好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文化市场管理。针对农村及城乡接合部黑网吧、黑影吧繁衍,电 子游戏机、录像厅无证照经营,盗版音像销售等突出问题,紧抓“两吧一室”等整治重点环节,通过通告明令禁止、公布举报热线电话接受群众举报,组建市、区两 级联合执法队加大执法力度,与工商、公安、新闻出版、文管办等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整治行动等形式,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治理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经 营活动,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除文化审批项目实行行政许可外,把文化娱乐、网络、音像制品销售等审批项 目全部下放区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强化市文化局在政策制定、宏观指导、监督管理的职能,增加工作透明度,有效预防暗箱操作和职务犯罪。三是加强宏观管 理,实行有效市场监管。五年来,我们本着优化调整市场布局与结构的原则,对全市“网吧”和音像市场进行全面清理并重新审核登记。同时出台⟪厦门 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交叉并行,在促进市 场繁荣发展的基础上,网吧市场管理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音像市场违法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歌舞娱乐场所经营管理逐步规范守法,逐步朝着健康、文明、有序 的方向发展。四是提高文化市场科技管理水平。实行现代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健全网吧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网吧技术监管平台,建立文化市场动态监测网络,使网吧 市场监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六)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绩斐然

“十五”期间,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各项工作,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级责任、四级保护” 的保护管理网络,建立起有100余人的文物保护员队伍,使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来,加大文物保护投资力度,经常性开展文物调查工作,申报了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了 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维修深青驿古桥、厦门破狱斗 争旧址、凤尾石塔、蔡复一故居、胡贵墓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五年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共投入资金222 万,征集文物1117件;并接收了海关罚没的文物20000多件,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三是涉台文物古迹的保护与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加强文物立法,颁布了⟪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展涉台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开展深入普查调查,认真筛选了一批对 台影响较大,且文物保存较好的涉台文物古迹,2001年至今,我市共公布涉台文物古迹32处。四是文物普查调查工作取得新进展。在翔安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之 前,先期介入进行文物调查,取得良好效果。配合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进行文物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已逐步形成机制。完成了翔安开发区、嵩屿电厂二期工程、机 场路、厦门工铁大桥、厦门南洋学院、华天涉外学院等工程的文物调查,完成了厦工新厂区古墓、厦门城、陈喜墓的考古发掘,在保留城市历史、城市文脉方面做出 了努力。五是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五年来,充分利用现有的博物馆、纪念馆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筹备举办了“海关罚没文物展”、“文物精品展 ”、“青铜器精品展”、“开天辟地大事变”等展览。配合中央、省、市有关政策,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节假日对未成年实行免费开放,受到广 大师生家长的欢迎,观众人数大批量增加,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市向国家申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个项目(保生大帝信俗、漆线雕、中秋博饼、歌仔戏、宋江阵、答嘴鼓、祭王船、南音、高甲戏,除宋江阵外)均顺利通过省里和国家文物局首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审批。

(七)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

十五期间,文化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取向、以转换机制为目标,内容涉及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结构,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机制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尝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对直属企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实行了“撤、停、并、转”。其中对湖滨影剧院、演出管理处、艺术广告公司等部分职能不存在或 由于场所等原因无法履行职能的单位进行撤消。整合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将厦门影剧院和歌舞剧团合并为歌舞剧院,小白鹭民间舞团、戏曲舞蹈学校、华夏少儿文 艺活动中心合并升格为艺术学校。同时,根据工作的需要,赋予并增加了部分单位新的职能,将文物鉴定组更名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赋予其古建筑维修保护的职 能。实行事权下放,将莲花影剧院、鹭江剧场、人民剧场、鼓浪屿音乐厅交由思明区管理。二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我们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相关政 策、办法,出台了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在文化系统内全部实行基层领导聘任制,推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实行演出补贴制、经费总额包干制及全员考 评聘任制,多数单位在考勤工资、岗位工资、演出补贴等方面拉开分配档次,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文化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三 是在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爱乐乐团”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赞助、自主办团的方式,焕发出勃勃艺术生机,也为其他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经验。小 白鹭民间舞团、艺术学校、华夏少儿文艺活动中心通过“三合一”(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的工作模式),使得教学艺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艺术教育、培训、演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我们从保护地方剧种、发展对台文化的方向,着手论证并积极推进三个地方剧团整合成“一院三团”的改革工作,抓紧筹建对 台艺术交流生产基地---厦门“闽南戏曲艺术剧院”。四是加大机制改革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文化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推动部分文化项目实行社会招标,吸纳社 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尝试政府扶持、社会化运作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在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实行文化市场管理,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等方 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初步成效。改革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改革是发展繁荣文艺事业的根本出路”已成为文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的共识。

(八)文化系统建设管理日趋完善

我们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建设管理,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五期间,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文化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 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等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十五初期,为进一步明确厦门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大力抓好⟪厦门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编制“艺术 之城”概念规划,为十五期间顺利开展文化事业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几年来,我们引进了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76人),选送一批业务骨干到全国 各大院校学习(453人次),与文化部、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中国戏剧学院、集美大学等联合举办干部培训班和学历班。同时,还短期聘用了王世光、于雪、范东凯等六十多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到厦门讲学、排演。培养了一批文化经营、文化管理的专业艺术人才。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实行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事 项公开、用人机制公开、财务制度公开,推行机关服务承诺制,制定出台了⟪厦门市文化局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公开承诺责任制⟫、⟪机关效能建设公示、报备制度⟫等一系列责任制度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目前,我局的机关效能建设已全面展开,并在促进廉政勤政建设方 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全力做好督查信访工作。5年来,共受理信访455件,人大建议11件、政协提案103件。文化立法工作得到加强,调研起草了 ⟪城市雕塑管理办法⟫、⟪经营性营业场所管理规定⟫等法律文件。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上有了明显进步,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各项文化艺术事业 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小白鹭民间舞团、郑成功纪念馆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局机关、市少儿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被评为市直机关党工委文明单 位,文化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分不开的,与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在我市文化持续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经过二十多 年的改革开放,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我们无论在思想认识、文化观 念,还是管理体制、工作方式上,都存在诸多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艺术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且具有全国影响的优秀剧(节)目不够 多;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匮乏,尤其是艺术尖子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水平与厦门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仍较薄弱;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不 够健全,监管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很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立法相对滞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 增长幅度”的要求未完全落实,文化投入比例仍然偏低。

这些问题,有的是我们所处特定历史阶段所难以避免的,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历史长期遗留下来的;有的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带来的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历史背景和主客观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五、关于“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注重三个文明建设与构建和 谐社会的同步推进。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和“艺术之城”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探索有 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坚持政治、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原则。始 终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各方面和谐共处与协调发展。三是以人为本、服 务基层为原则。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文化权益作为评价和衡量文化工作的根本尺度,让文化成果惠及市民百姓。四是以文化发展先进性为原则。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一切思想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塑造美 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五是以继承和创新优秀文化为原则。要在继承中突出发展和创新,既要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更要文化的创 新,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文化体制与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达到文化的持续繁荣。六是以坚持项目带动原则。通过具体的项目策划和落实,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使发展目标更具客观实际意义和指导性。

(三)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加快“艺术之城”的基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具雏形。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农村基层和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网络基本建 成,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培养成长一批文化艺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市民文化素质进一 步提高。二是文化艺术活动规模化、国际化,影响更加广泛,并初创自有品牌的有影响的重大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高规格的全国性、国际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提 升厦门文化品位和艺术影响。要举全力办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和2007年“中国国际钢琴(厦门)比赛”等大型活动,还要争取创办自有品牌的全国性乃至 国际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三是城市文化辐射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闽南乃至闽东南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初步确立。通过举办文艺活动,抓创作、出精品,加强 与周边地区文化团体的协作、交流,逐步扩大厦门对周边城市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四是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初步成为厦门的支柱产业。建设一批文化演艺等项目,并以新兴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我市文化产业整体升级和快速发展。五是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加快闽南艺术剧院、厦门海峡艺术中心等一批大中型对台 文化交流项目的建设,扶强做大厦门地方戏剧及舞蹈、音乐、美术等项目,全方位展开对台文化交流。

六、关于2006年工作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文化工作意义重大。

2006年我市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任务 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 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市新一轮跨越 式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具体做好八项工作:

(一)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

1、狠抓文艺精品创作。一是抓好重点剧目的创作与生产。积极推动歌仔戏⟪邵江海⟫申报2006-2007年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相关工 作。继续加工修改歌剧⟪阿美姑娘⟫和南音乐舞⟪长恨歌&Rang。精心准备歌仔戏⟪邵江海⟫参加 2006年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南北片戏剧展演。选拔3台优秀剧目参加文化部歌剧、舞剧展演,力争取得好成绩。二是抓好剧目的研究与论证。加紧完成大型音乐史 诗⟪海峡⟫的二度创作,争取中秋期间投排演出。抓好⟪邵江海⟫申报“五个一”工程奖,做好舞剧⟪血脉 ⟫以及对外演出剧目的有关研究论证工作。三是重点做好福建省第23届戏剧汇演等剧目的创作生产。准备高甲戏⟪阿塔嫂⟫、歌 仔戏⟪窦娥冤⟫以及音乐话剧⟪马蹄声碎⟫的创作论证工作,并考虑通过选拔的方式让民间及校园戏剧表演团体优秀剧 目参加展演。四是加大对台演出力度。精心准备3台剧目参加今年在台北举办的“歌仔戏创作艺术节”,并大力推动歌仔戏⟪邵江海⟫在台展 演。五是筹备重大节庆活动。配合市里完成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及“9.8”投洽会10周年、特区建设25周年的创作演出任务。六是继续推动文化 旅游演出。进一步开拓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的旅游演出市场,同时积极促进小白鹭民间舞团创作新的市场演出剧目⟪多彩的海 峡&Rang。

2、办好重大艺术活动。一是全力以赴抓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的有关筹备工作。从组织、宣传、资金、艺术指导、节目安排及开闭幕式、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综合 音乐会等方面精心组织、周密筹划,把此届比赛办成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参与人员最多、比赛时间最长、举办最成功的国际性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扩大厦门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二是继续办好已有的品牌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做好参加在台北举办的“歌仔戏创作艺术节”的相关工作,筹 备办好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三是创办新的自有品牌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策划于中秋期间举办闽南语原创歌曲大奖赛。通过举办此类活动,创作推出一批群 众喜闻乐见、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闽南语音乐作品,开拓闽南语歌曲创作发展的新领域,打破闽南语乐坛港台独据一方的格局。此外,还要抓紧筹备2007年中国 国际钢琴(厦门)比赛等有关文化艺术活动。

3、积极开展文化研究。加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积极推动闽南文化艺术研究,研究制定南音、歌仔戏、高甲戏、答嘴鼓、闽南歌舞等闽南戏曲艺术 与民间艺术的发展规划。加强闽台文化艺术交流研究,举办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与文化部合作办好⟪台湾文化动态与研究⟫,出版 一批闽台文化艺术类书籍。加大开发台湾尤其是闽台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力度,使之成为我市文化信息建设的特色品牌。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文化设施规划。抓紧实施⟪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Rang。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布局的统筹规划,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市、区、街(镇)、村(居)四 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继续以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为主导,推动其他文化设施项目的建设。确保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在今年6月基本竣工,并根据外部完工、内部推进的原则,逐步推动四馆启动运营。确保小白鹭舞团团部、南音宫等建设项目上半年投入使 用,小白鹭艺术中心年底前建成。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土地置换等形式,大力推动闽南戏曲艺术剧院项目的建设,确保今年立项动工。配合园博园工程项目,抓好 闽南文化园建设,建成全方位展示闽南建筑、民俗、戏曲、宗教等文化的园区。三是重点抓好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加 大投入,不断发展完善区、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加强对现有农村文化馆站的管理和经营,争取做出厦门经验,巩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 果。此外,还要推进海沧区文化中心、翔安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四是进一步健全公共图书服务网络。积极建设发展城乡公共图书馆网,争取实施以市 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为中心馆,区级馆为分馆,社区馆为基层馆的三级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努力推进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重点抓好文化艺术中心图书 馆新馆建设,并推进搬馆、开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组织,精心策划,大力推动先进文化进社区、进农村。以翔安、海沧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先进文化进农 村、进社区,以吕塘、许厝、丙洲等文化活动先进村为基点,把文化服务延伸到社区、农村基层。要组织文化大篷车、专业剧团下乡演出,开展第三届群众艺术节、“温馨厦门”等系列文化活动,要采取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等方式,鼓励增强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郑成功纪念馆、厦门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免费 向全社会开放。

3、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群文骨干培养,充分发挥市群艺馆、图书馆、少儿馆的作用,加强业务培训和辅导,培养一批群众文化骨干。今年要举办一至二期 全市群文管理干部、基层图书馆(室)管理人员和业余文化骨干的业务培训和辅导班,培养出百名优秀文化辅导员。积极创造环境,扶持群众文艺创作,培养一批创 作型人才。鼓励群众自编、自写、自演、自唱、自拍、自画,培养百名群众作者和农村、社区文艺明星;培育和扶持各类群众文艺社团,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

(三)规范发展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规范管理与繁荣发展文化市场。结合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务院颁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新修订)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 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文化行政许可和文化行政行为。积极探讨和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农村及城乡 结合部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要制定网吧发展规划,重点管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网吧,协助工商管理部门加大对黑网吧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网吧 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充分发挥网吧技术监控平台的作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网吧管理的工作效率,规范网吧市场的经营秩序。同时,深入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治理行 动,坚决打击违法经营盗版音像制品,保护知识产权,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实施娱乐场所的科技管理手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行业管 理,成立厦门市网吧协会,通过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一是扩大现有文化产业规模。大力扶持商品油画业,并积极促成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培育新型文化旅游点。配合市里统一规划,有计划有 步骤扩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建设规模。以钢琴生产为龙头,以琴行建设为重点,大力扶持钢琴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培训业。加快电影业的改革步伐,增强行业竞争 力。规范管理文化娱乐业,发展文化艺术商演,提高经营档次,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做好网吧布点规划、经营和管理,确保网吧产业有序运营。鼓励并督促国有和 民办专业演出团体拓展本地演出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表演团体来厦演出,培育本地演出市场,加快培育壮大演出中介机构,推动娱乐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积极推动发展文化旅游业。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文化设施项目的建设,合理利用现有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鼓浪 屿钢琴博物馆、厦门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集美鳌园、陈化成墓等历史名人纪念馆以及南普陀、青礁慈济宫、鼓浪屿三一堂、天主教堂等历史文化资源,用独具特 色的闽南文化艺术来吸引国内外游客,推动发展我市特色文化旅游。三是积极筹备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着手建设为园博园配套的闽南文化园及商品油画基地等,并积 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强动漫卡通等新兴产业基地的建设。

(四)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结合全国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1、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要认真制定“厦门市文物保护实施细则”(暂定名)并上报市人大,开展区级人民政府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行政执法检查。加强大型基 本建设项目开工前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做好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对省委旧址、江厦堂、古宅十八弯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 维修。完成15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地理坐标定位,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全市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今年将为20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建档。按照省文物局要求,完成直属文博单位馆藏三级以上文物的建档工作。

2、合理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结合海沧、翔安和五缘湾的开发建设,推动文物资源的发掘、整理、研究及合理利用,确保尚未发现的文物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加强 已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保护,特别要加强已开放作为旅游景点的文物的监管,真正做到合理利用、有效保护。

3、加强涉台文物保护。加大对涉台文物古迹的调查和保护,积极推进厦台在历史研究、文物展览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为第二批涉台文物古迹划定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

4、加强文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006年,厦门博物馆基本建成,要加大力度,确保闽台、厦门史等先期展厅固定陈列对外开放。郑成功纪念馆在完成 陈列改版工作后,要进一步完善参观设施及早对外开放。编辑出版⟪走进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等系列丛书。

5、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了解和掌握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 及存在问题,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做好鼓浪屿申报世界“双遗产”和“中国南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有关工作。

(五)全方位开展对台文化交流

要全面规划对台文化交流工作,努力开拓入岛宣传渠道,积极打造文化交流平台,着重加大对台闽南文化交流力度,全方位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1、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和平台。认真做好2006年在台北举办的“歌仔戏创作艺术节”展演剧目的创作和生产,力争1-2台大型剧目、2台实验型与传统型剧目 赴台参加艺术节展演。同时组织筹备2-3年举办一次的“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相关工作,不断提高艺术节的规模和档次,丰富拓展艺术节的形式和内 容,逐步成为我市对台文化交流的主导项目,以此推动对台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入岛文化交流。充分整合我市专业艺术团体及周边地区的艺术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艺创作、文物保护 等各方面的对台文化交流。今年,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金莲升高甲戏剧团、歌仔戏剧团赴金门、台湾演出。同时,扶持高甲戏、小白鹭民间舞团、爱乐乐团、吕塘歌 仔戏入台交流演出。同时,充分发挥美术、摄影、书法等各类文化艺术门类的作用,全方位地开展对台文化交流。

3、建设对台文化交流基地。规划建设海峡艺术中心(大剧院),加快旅游演艺中心、闽南戏曲艺术剧院等闽南艺术生产基地建设,做好闽南文化园、郑成功纪念 馆、博物馆“闽台民俗陈列展厅”等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为对台文化交流创造更多更好的有利条件。

4、加大对台文化研究。以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为平台,做好对台文化艺术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对台文化政策参考,并使之成为研究台湾文化、历史、政 策、现状以及闽南地方戏曲艺术的高水平的艺术研究机构,从而提升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水平。

(六)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艺术教育,培育文艺人才。进一步办好厦门艺术学校,完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扶持厦门演艺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厦门艺术教育院校密集的优势,不断提 升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院校建设,加大培养创作型、表演型、创意型以及管理经营型等专业人才的力度。

2、创新机制,培养引进优秀文艺人才。结合文化行业的特点,实行灵活合理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厦门独特优势,以各种方式面向全国,公开招 聘一流艺术人才。继续选送业务骨干到全国各大院校学习培训,并与文化部联合举办文化管理干部培训班,选送一批文化管理干部到国内外学习文化管理理论和业务 知识,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完成文化系列中、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做好省里副高职称下放我市评定的对接工作。对直属专业剧团班子进行考核聘任,确保文化系 统干部队伍的延续性、生命力和战斗力。

3、完善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以后,要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要继续落实文化局党委班子的整改方案和 ⟪厦门市文化局建全完善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初步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要发挥文化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做好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使文化局机关和更多基层单位成为各级的文明单位。要进一步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密切与民进、民盟等民主党派的工作联系。

(七)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的原则和要求,切实转变观念,大力推动文化 机制创新、体制转换,特别是文化系统内部机制改革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今年改革的重点是地方戏曲艺术单位,要紧抓国家实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的有利契机,大力 推进改革力度,进一步修改地方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方案,深入讨论,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力争地方戏剧团的改革有所突破。要认真调研,提出文化系 统事业单位整合、升格和内部机制转变的办法,促使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要认真总结、推广“爱乐乐团”民办公助的办团方式以及小白鹭舞团和 艺术院校“校团合一”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其他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要积极推动歌舞剧院改革,大力扶持,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妥善安置好湖滨影剧院、艺园 宾馆人员。

(八)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继续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更要继续加强文化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全年廉政教育方案,并坚决贯彻落实,抓好检查督促。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自 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好述职述廉、“三项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按照“一案一整改”,在全局系统集中开展一次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加大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的监督力 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局党委、行政做出的决定的贯彻落实。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全局政务公开进行有效监督。认真探索基本建设和重大文 化艺术活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有效监督,扎实推进文化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行风形象,支持行风评议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文化工作越来越支持,文化事业在厦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 越突出。我们已经迈入新的一年,踏上“十一五”文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行动,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奋斗,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 责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推进我市文化工作的新发展,为开创我市文化事业的新局面,为实现“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

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

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

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三届邮文化节“邮之歌”大型文艺晚会和第五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两个活动体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组织水平,进一步宣传了高邮、提高了高邮的知名度。

此外,还举办了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和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蝶园市民广场周末大舞台活动已举办30多场。

3、成功组织创作和传唱高邮之歌。开展了高邮市歌的创作征集活动,邀请全国知

名的歌词作者和作曲家进行改词谱曲,最终确定《高邮之歌》为高邮市市歌。为了让高邮之歌唱响,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企业、学校、广场组织教唱,并专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邮之歌》专场文艺晚会,使《高邮之歌》唱响高邮大地,城乡处处回荡着《高邮之歌》的旋律。

4、农村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开发区举办了首届建设者艺术节,参加人数达万人。八桥镇组织了送文化到村组活动,组织业余文艺骨干,深入村组、企业演出。菱塘乡举办了第届农民艺术节,市计生部门与文化部门合作,组织了计划生育专场文艺演出,在全市21个乡镇

(开发区)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宣传科学文明的先进生育文化和婚育观。

5、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全年共组织集中检查6次,出动执法人员264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119家次,收缴非法书报刊1761册(张),盗版教辅资料164册,非法音像制品50110盘(盒)。以实施“网络文明工程”为重点,严格控制网吧总量,提升质量。以“生命畅通工程”为重点,加大对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全市娱乐场所未发生安全事故,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了印刷业专项整治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并在建立“扫黄打非”长效管理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6、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积极配合规划部门编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塔等四处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点旅游持续升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 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文化工作仍然薄弱,文化阵地有萎缩的倾向,文化活动不够丰富,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艺术生产缺少力作,创作经费不足,市场意识不强;文化体制改革有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名企名品;文化艺术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这些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几年,将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不是信口开河、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助推文化事业发展。去年,我市实现了“百十”奋进计划,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关键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

步优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二)文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空前重视。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文件。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对文化大省建设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投入巨资。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发展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十五”期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用5-10时间打造东方邮都。这些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化

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部署了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改革,对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就全国而言,2006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一年,必将会给文化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发展空间迅速扩大。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将会有较大改变,精神消费需求会迅速增长,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些将使我市文化发展获得更多的公共财政保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的各项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

1、文化事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力作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质量和文

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创出特色、创出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幅射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2、文化新体制和新机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新的运行机制显现活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文化创新不断推进,初步走出一条具有邮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以市场为基础,政策作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新的增长点,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

长。

5、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坚持放开搞活,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6、文物保护良性循环。各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保单位保护责任落实。古城风貌风情得以延续,名城建设良性发展,邮文化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

7、文化发展环境优良。转变政府文化职能,不断加大文化投入,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着力培养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文化经纪人队伍和能干事、会干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全社会关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今年几年,我们要围绕以上目标,制定措施,精心组织,逐年实施,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这个总体目标。

(二)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亲朋一轮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全市文化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干06、开新局”的工作大局,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以打造“东方邮都”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位争先,全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打造“东方邮都”为契机,做好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东方邮都”的目标,结合文化自身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氛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快速推进东方邮都文化广场建设。邮都文化广场是东方邮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

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年内基本建成。二是加快启动盂城驿扩容和周边改造工程。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尽早制订规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争取早日实施。三是加快筹建当铺博物馆。及早做好建设规划,力争早启动,将当铺博物馆建成邮品收藏中心。四是加快推进净土寺塔文化景区,在修缮工程全面结束后,抓紧周围地块的招商引资,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与盂城驿、南门大街等景点共同构成城市南部文化旅游圈。启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盂城驿的申博、申遗工作。办好第四届双黄鸭蛋节文化晚会等大型活动,发挥大型文化活动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繁荣城市文化。

(二)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加强农村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

文化站的建设,切实解决无房文化站问题。今年省政府将安排1亿元,决心用三年时间,解决不达标文化站问题。目前,我市大约有12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向省争取补助资金,加快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农村文艺调演、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珠湖之波赛歌会、各级各类文艺比赛、周未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继续送文化下乡,全年组织文艺下乡演出不少于10次。三是努力为基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施优秀剧目展演、送戏下乡、百部电影送千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下基层“四个一”工程,并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活动品牌,让城乡居民受益得实惠。要重视街道、社区、村文化站(活动室)建设,做到有阵地,活动多,网络健全,群众参与度高。

(三)以出精品为重点,进一步繁

荣文艺创作和演出。文艺精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艺创新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要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和生产,坚持以精品工程带动艺术的普遍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通过对生活和时代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反映人民群众最深切的心灵呼唤,推出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学艺术精品。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即: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书法、美术精品工程,多门类文化艺术新品工程。

(四)以规范监管为重点,努力构建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快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调整管理思路和手段,加强日常监管,规范程序,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促进市场繁荣。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参与文化娱乐业经营,提升规模档次,丰富我市的夜生活;鼓励发展民营演出团体、中介机构、演

出场所,繁荣演出市场。二是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抓好“网络文明工程”、确保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无网吧率、黑网吧清除率达到100,安装网吧监控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网吧实行有效监管;完善“音像市场正版化拓展工程”,鼓励音像销售向连锁、超市方向发展;加强印刷业管理,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规范印刷市场,压缩整顿一般印刷业,发展包装装潢业;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同时积极探索长效化管理的新途径,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建设,从集中打击为主向日常管理为主转变。加强著作权保护,完成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著作权法》的宣传。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健全完善重大案件集体会审制、行政执法回避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稳步实施,力争有实质性进展。一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在干部任用上,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严格考核和管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人事运行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演出工资制,加大活工资的比例,让活工资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二是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按照中央、省、扬州市的部署,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研究新情况,建立新机制。不断转变职能,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

向管文化为主转变。

(六)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使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在实践创新中脱颖而出,发挥作用。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比例适中为目标,培养、引进一批文化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努力推出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才,培养锻炼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经纪人队伍。二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同志推上基层领导岗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有实干精神,有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实践的基层领导队伍。加强考核培训,培养充实文化战线后备干部队伍。

同志们,文化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全市文化战线的同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于开拓,矢志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市新一轮追赶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

开拓进取克难求进

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文化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追赶发展、实现新一个倍增计划的强烈氛围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贯彻省、扬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和去年的工作,谋划“十一五”,部署安排今年的任务,表彰先进,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矢志进取,算大帐、谋大局、干大事,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再跃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大局,服务经济,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今后五年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大市的目标,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以来,每年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项目都安排1—2个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镇国寺景区、盂城驿二期工程和龙虬庄遗址博物苑建设。启动实施了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邮都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两项工程正积极的向前推进,今年确保完成。农村文化阵地设施也明显改善。全市21个乡镇(开发区)有■■个达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标准,菱塘回族乡还是扬州市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全市80以上的文化站达到了500平方米站房、5000册图书、10项阵地文化活动要求。

2、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市里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0次以上,体现主场特色的中国邮文化节、双黄鸭蛋节专题文艺晚会每年交替举办一次,“珠湖之波”卡拉ok歌唱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青少年艺术节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的直接为经济工作服务,有的是为人民群众送上的精神大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各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菱塘、卸甲等乡镇每年都举办农民艺术节,汉留、周巷的农民演出队深入村组、企业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许多乡镇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界首的文学创作成果丰富,临泽的美术教育源远流长,甘垛的舞龙舞狮队闻名遐迩,八桥成为有名的扬剧之乡。

3、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市每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展演的各类文艺作品均在500篇(幅、首)以上。二胡合奏《水乡鸭童》、高邮市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扬剧《雁归何方》、新民歌《高邮向着太阳奔走》等一批优秀作品赢得普遍好评。创作并传唱了高邮市歌--《高邮之歌》。2005年高邮市歌的征集更是体现了高邮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4、艺术教育十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有各类文艺培训班近60个,声乐、器乐、美术、书法门类齐,在学少年儿童多达2000人。每年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艺术考级人数为扬州之首。其中以二胡培训最具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诸多奖项,2004年高邮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少儿二胡之乡”。艺术教育的普及,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高邮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5、文化市场繁荣规范。近几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致力于培育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文化经济。全市共有歌舞厅■■家,电子游戏室42家,音像制品零售点■■家,音像制品出租点■■家,网吧54家,已初步形成适应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文化娱乐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监管有力、发展有序。

6、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64个,有4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一个史前遗址保护群,有古建筑200多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年来,文化系统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落聘待岗等改革措施,增强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加强文化经营事业单位的改革,市扬剧团率先走向市场,成为全省县级剧团改革的样板。

(二)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1、文化大项目纷纷上马。作为打造“东方邮都”的标志性建筑邮都文化广场已于去年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科技馆基础浇筑即将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桩基检测正在进行。净土寺塔文化景区项目启动,目前已完成净土寺塔体内部修缮,塔身部分已经从上往下修到第四层,景区的市场运作部分正在进行中。

2、文艺活动盛况空前。成功举办第

第四篇:文化局长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文化局长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同志们:

上午我们参加全市宣传工作会议,聆听了市委负责同志的重要讲话,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总结2004年工作,明确2005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几点意见。

1、2004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4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重点,奋力开拓,攻坚克难,各项工作都完成得比较出色。突出表现在:

----艺术创作取得新发展

《孔雀东南飞》主演**媛媛以优异表现,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梅开二度;《**女人》进入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经过修改加工,接受了国家专家评审组评审,获得了提名奖;**戏一团新创作排演的**戏《为奴隶的母亲》参加了省第七届艺术节演出,荣获演出奖等4个一等奖;在全国“曹禺杯”小戏小品大赛中,**戏二团排演的**小戏《告洞房》荣获演出一等奖;在全国红梅大赛决赛中,我市推荐的演员荣获金奖和银奖。这些都标志着我市**戏艺术创作生产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年末举办的“全市**戏小戏调演”,是近几年艺术创作一次检阅,充分展示了“**戏之乡”雄厚的**戏创作和表演实力。市书画院创作的4幅美术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这在全国地市级是不多见的。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新徽派版画展中,我市有5幅版画作品参展。

2004年,我市呈现出艺术创作、市场演出两旺的良好态势。市直三个**戏剧团先后赴山西、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巡回演出271场,《**女人》3月份应邀参加了澳门艺术节演出,《孔雀东南飞》5月份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家演出季演出。在积极拓展对外演出市场的同时,春节、五·

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假期,《孔雀东南飞》、《知府黄干》、《为奴隶的母亲》、《天仙配》、《春江月》、折子戏专场等好戏连台,相继在市区人民、石化剧场对外公演27场,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剧场上座率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改变了以往**戏“外热内冷”的现象。各县**戏剧团东进西出,走南闯北,挤占市场份额,不仅宣传了**,也赢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县**戏剧团利用汽车为舞台,走乡串镇,活跃演出市场,深受群众好评,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赞扬。**、望江、**等地剧团面向基层、面向市场,取得了很好效果。市杂技团12月份与****杂技团组队赴西班牙进行为期10个月的商业演出。

--社会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文化部、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文化工程”为抓手,围绕群众文化“四基”建设,整体推进基层文化工作。

组织开展了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考核检查;完成了图书馆“资源共享专项资金”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申报工作;顺利通过了**市国家文化先进县(市)省级和国家级复检;申报了2处省级“杜鹃花工程点”。市图书馆、太湖县图书馆大力推进自动化网络建设,并接通了全国知识资源共享网络,使服务读者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延伸。

构建社会大文化的新格局,是近几年来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文艺形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浓墨重彩地讴歌我市的建设成就,营造欢快祥和的文化氛围,是去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头戏。组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市专业剧团下乡演出达1100多场,送图书1000余册;送电影1000多场。市电影公司还举办了“休闲宜夏广场电影免费放映活动”,共放映露天电影36场,吸引4万名市民观看。迎春元宵文艺晚会、光彩事业颂五·一文艺晚会、**市城市规划法宣传文艺轻骑队巡回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广场文艺晚会、庆祝建国55周年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等,为市民提供了丰盛的文化晚餐,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仅城区组织举办了15场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观众达8万余人次。活跃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深厚的群众文化底蕴,增强了市场活力,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在省级以上各类群文创作与演出比赛中,我市选手摘金夺银,成为我市2004年社会文化工作的亮点。

--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

我们在文化产业专题调研中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市新光、解放两家影剧院成功引入外资500万元,兴建了“磁湖梦”、“凤舞九天”大型娱乐场所。审批了“**山庄”、“吴越**戏艺术团”等民营艺术团。与旅游部门配合,9月4日开通了“**市内一日游”文化旅游专线。

为进一步引导、培育市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特邀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发部主任胡月明来宜举办“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培育经纪人才。**戏学校积极向外推荐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处于高位运行,用“营销”带动了招生和教学。邀请全国南北着名书画家来我市进行采风活动,为宣传**文化产业投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扶持**包装装璜印刷业,我们到实地调研,对历史遗留的资质问题,多次向省局汇报,最终得到妥善解决。**市作为全国包装装潢印刷四大基地之一,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位于湖心中路的**书刊市场,作为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全省五大书刊交易市场之一,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书刊交易市场,多次受到省局领导好评。目前,我市出版物发行单位年销售额达2.935亿元,印刷经营单位年销售额达32.5亿元,从业人员达2.5万人,逐步形成了繁荣有序的市场新格局。

--市场管理工作有了新提高

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文化、出版印刷业市场管理工作方针和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打防结合,疏堵并举,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音像市场、出版印刷业市场进行了专项治理,对书报刊市场、计算机软件市场、演出市场和文化娱乐场所加强了监管力度,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全年对文化出版物市场出动检查人员5038人次,行政处罚97起,责令停业16户,共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21280册(张),封建迷信出版物321册,低俗出版物和有害“口袋本”3201册,其他盗版书刊2099册;取缔非法演出活动10起;收缴盗版教辅材料46813册,盗版软件7656盘;查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35269盒,取缔音像非法经营24户;查缴赌博电子游戏机491台。处罚后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标志着我局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局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为加大整治力度,在为期10个月的网吧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出动人员9347人次,检查网吧5792家次,立案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65起,取缔无证经营黑网吧31户,关停违规网吧11户。市委副书记方川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南亭,市政府副市长王强等领导亲自带领稽查人员一起夜查网吧,局机关取消双休日,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夜间网吧专项整治稽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网吧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新推进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抓住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契机,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单位的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完成了迎江寺暨振风塔、陈独秀墓、世太史第(**朴初故居)第六批国保申报工作;经申报推荐**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等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协同建设、规划等部门做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重新修订了《**历史文化名城》,成功接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组的考察;进一步完善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熊范二烈士专祠、古城墙、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二期扩建工程等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独秀园二期工程已完成了勘察测绘,并开始规划设计;**戏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正在落实建设用地;理顺了国保单位**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的管理体制;完成了国保单位薛家岗遗址规划论证评审工作;实现了馆藏文物安全年。

各级文博单位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举办了一系列陈列展览。组织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全市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积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不断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认真落实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政策。仅今年“五一”、“十一”期间,全市各级博物馆、陈列馆就免费接待未成年人约10万余人次。市博物馆收藏了夏明远先生无偿捐赠给家乡的133件书法美术作品,并开辟了专门的陈列室。开展“送展进社区”,“中国近代史知识讲座”,“爱我**”、“爱我家乡”知识竞赛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新提升

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以加强管理,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两个《条例》为准绳,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推进政务公开、工程招标、公开招聘人员、财务公布等为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促进了文化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历时5个月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各级各单位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机关全面推行“行政事项首问负责制”、“办文办事限时制”、“政务公示制”、“服务承诺制”,并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赴**县、**县、太湖县基层文化站体验生活。通过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职工为民服务观念、依法行政观念、改革创新观念、实事求是观念普遍增强,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普遍提高,达到了“教育干部、转变作风、促进发展”的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紧抓不放,不断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先后7次进行安全检查与暗访,连续几年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发扬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所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全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2004年我市文化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思想不够解放,离与时俱进的要求还有距离;二是文化工作的整体规划还比较滞后;三是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对各类人才培养的力度仍显不足,人才短缺问题一下子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五是文化产业发展如何走集聚吸纳之路,促进跨越发展,办法还不够多,措施还不力。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2、2005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200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全市文化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事业、推进产业为第一要务,以机制改革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目的,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2005年的工作,年初已印发了《工作要点》。这里,我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几点。

(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

文化要发展,首先就必须突破影响发展的观念性和体制性的障碍。从我市的实际状况来看,必须确立以下几种观念:一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化系统必须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坚决冲破旧的思想束缚,敢于跨越发展,率先发展。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舆论氛围,鼓励探索,激励成功。二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观念。只有彻底打破自我封闭的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文化本来就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外系统、外省市、外国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集聚吸纳各种发展要素,实现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的跨越发展;三是要增强市场经济的观念。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也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当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卖方市场”如果不适应形势变化和受众需求,就会越来越缺乏竞争力,最终也只能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无论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单位,都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都要重视研究服务对象,研究社会,研究市场,把握不同群体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

要克服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今年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年。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转变职能,重点做好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和优化文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有效实现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督。要积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事、分配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成本核算,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演出公司、**戏艺术发展中心要按政府统一部署转制改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二)以独秀园和**戏艺术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进程

今年是文化场馆建设的重要时期。**戏艺术中心是近年来实施的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文化设施项目,也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作为我市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把它建设好,按照年内动工建设的要求,在落实规划用地后抓紧做出科学安排;陈独秀博物馆要在尊重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年内竣工投入使用;谯楼修复工程也要在年内完成。这些工作从现在开始就要抓紧进行。在抓好重点工程的同时,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要积极做好前期筹建工作。各县(市)已建、待建工程项目要抓紧实施,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要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利用。这几年我市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在文保单位维修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未经批准擅自改造、破坏文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从加强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入手,坚决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今年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要全部完成,市级文保单位至少要完成三分之二;要积极做好**朴初故居、独秀园、**戏艺术中心文物征集工作。力争开通“国保一日游”文化旅游专线。各级文博单位要充分发挥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围绕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组织引进一批高质量的陈列展览。要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确保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有针对性地提供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化服务,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文化工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以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动力,促进艺术生产再上新台阶

多出优秀作品,繁荣文化艺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孔雀东南飞》目前已有很好基础,今年要进一步加工修改、精雕细刻,力争能进入2006“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一是进一步增加演出场次,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二是剧本、音乐、舞美、服装设计等要进一步提高。目前要抓紧对已召开的几次专家座谈会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尽快召集主创人员研究出系统的修改加工意见,组织实施;三是邀请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为奴隶的母亲》、《知府黄干》、《公司》等作品,也要在舞台实践中进一步打磨,力争在国家各类重大演出和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切实贯彻“三深入”原则,有计划地深入到第一线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推出一批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作品。今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要创作排演出一批讴歌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剧目。力争有作品入选第17届全国版画展和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双联展。

(四)以广场文化活动为抓手,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的普及繁荣

构建社会文化发展新格局,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有效地拓展了社会文化工作的参与面,调动了社会各界办文化的积极性。今年要继续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我市群众文化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要抓好中心广场文化活动向社区文化活动的辐射。要精心策划组织好一系列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大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和受众面,推进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乡镇文化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是尝试社会文化活动的市场运作。目前,我市举办的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已形成一定的影响。这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感到,参与其中也是塑造自身形象,扩大自身影响的一个极好机会。因此,抓住这些行业、企业的需求,把公益性文化活动与适当的市场运作结合起来,也是增强文化活动生命力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调查分析文化活动所蕴藏的商机,通过与企业(行业)联办、企事业单位承办、企业赞助、冠名等形式,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带动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近年来,在全市重大文化活动带动下,我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要继续在增加数量、改善结构、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市群艺馆和各县区文化馆要根据不同单位的特色,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定期派人进行指导,使全市的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五)以促进健康繁荣为目的,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

繁荣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重要途径。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努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依法行政,有效监管,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

要以繁荣为目的,精心培育市场,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经营活动。如何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繁荣发展,是我们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必须经常思考的课题。根据我市目前的市场状况,要扶持建立一定数量的多功能、综合性、大众化的大型娱乐场所,使之成为我市娱乐业龙头;要鼓励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和经纪机构的发展,进一步丰富活跃我市的演出市场;要在进一步巩固网吧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力争使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规模化、连锁化;要大力支持出版物连锁经营网点、音像超市建设,千方百计将我市的发行总量做大;要积极促进我市印刷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壮大实力,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以管理促繁荣,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的日常监管,并与专项治理相结合,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进一步加大监管查处力度。要继续封堵和查缴政治性、淫秽色情等各类非法出版物,打击教辅教材、计算机软件和电子音像制品的盗版活动,规范网吧、游戏机和印刷、复印行业的经营秩序。今年要重点抓好市、县两级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的落实,加大对各类非法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二是要注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积极创造条件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争取建立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管理网络,向社会公开管理信息,接受全社会的监管,逐步推行网上审批、网上服务,力争尽快建立全市网吧监控平台。要切实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依法行政,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稽查队伍建设。在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六)以建设学习型文化系统为保证,大力促进文化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当前尤其要重点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系统广大党员要通过学习教育,自我剖析,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同志们,今年我市文化系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都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全系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一件事一件事去抓落实。要把“争创一流、跨越发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变成全系统的一种风气,敢于与强的比、向高的攀,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确保事业上台阶。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一定能创造新的佳绩!

第五篇:在全县扫黄打非暨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县扫黄打非暨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扫黄打非”暨文化、新闻

出版(版权)工作会议材料

在全县“扫黄打非”暨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X

(2006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

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和“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研究措施,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县新闻出版工作和“扫黄打非”工作在新的一年城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就“扫黄打非”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增强“扫黄打非”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005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018人次,检查出版物店、摊点41个次,取缔关闭非法店档、摊点7家,取缔非法印刷企业2家。二是盗版侵权现象得到遏制,通过开展印刷复制业的专项整治、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综合治理、打击盗版盗印整治出版物市场,有效地打击了非法出版、非法印印制和非法发行等违法行为;三是查处了大案要案,全年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共查获非法出版物43896册(盘、张),其中非法书刊12243册、非法音像制品31653盘(张),共查处非法出版物案件28宗。有效地遏遏制了非法出版发行和侵权盗版行为。实现了由单一作战向整体作战、由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的转变,确保了我县社会政治稳定和文化安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扫黄打非”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取得的成绩还只是阶段性的。从国际上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并没有改变,敌对势力动摇、诋毁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手段不断翻新。从全国来看,境外敌对势力针对我国炮制的政治性出版物品种不断增多,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仍在一些地区传播,各种形式的侵权盗版活动打而不绝,光盘走私贩私活动依然猖獗,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传播有害信息的现象屡禁不止,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品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境内传播,鼓吹台独、藏独、疆独等危害国家统一和煽动民族分裂的非法出版物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现。从我县情况看,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等“三类违禁出版物”仍然屡禁不止、“杂音”、“噪音”不时出现;经营非法出版物的现象比较严重,侵权盗版和网络有害信息还比较猖獗;有的地方对“扫黄打非”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扫黄打非”工作的深入开展。国际国内的复杂因素和我县存在的突出问题,决定了“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认真解决。

二、突出重点,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

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党中央和省、市委对“扫黄打非”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

第一,要切实加强对“三类违禁出版物”的查禁力度。加强对有严重政治问题、传播淫秽色情和凶杀暴力、宣传封建迷信和仿科学的“三类违禁出版物”等非法出版物的清查,仍然是今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把严防“三类违禁出版物”流入市场、特别要把严防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场,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一抓到底。新闻出版、版权、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市场查缴力度,对炮制和经营“三类违禁出版物”的印刷业主、复制业主、经营业主要依法严查,确保露头就打,一查到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要采用刑事和行政处罚手段,加大对制作、销信“三类违禁出版物”的打击力度,切断“制销链”,打掉“保护伞”。

第二,要严厉查处盗版盗印、侵犯出版权和著作权等侵权行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实施版权保护制度,就是要着力保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赖以实现的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保护版权、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是今年“扫黄打非”的主要工作。通过查办侵权盗版典型案例,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全社会,让广大群众不仅知晓什么是著作权和出版权、什么是盗版、什么是侵权,形成自觉抵抵制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自觉意识和良好氛围。新闻出版、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大对全县印刷复制行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好印制企业的承印承制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擅自印制和非法加印、加制等盗印行为,并健全和指导印刷行业和出版物发行行业协会组

织加强行业自律,在行业内营造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氛围;新闻出版、教育部门要督促好各类学校严防盗版出版物流入校园,并在校园中开展“拒绝盗版,使用正版,远离精神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严禁查处学校购买传播非法出版物行为。

第三,要大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外部环境。要充分认识“扫黄打非”工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义

不容辞地担负起净化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坚决有力地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当前,要在全县集中开展清除互联网有害信息、违法违规网吧、淫秽口袋书和黄色卡通画的“三项整治”行动。同时要通过集中开展整治行动,确保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兜售淫秽色情口袋本、卡通书和有害游戏软件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加强领导,构建“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政治性、导向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

一是要完善领导体制,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把“扫黄打非”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考核范畴,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帮助解决“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紧张、手段落后和经费困难等问题,特别是要把“扫黄打非”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发挥“扫黄打非”工作的主力军作力。要落实领导、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相关单位和个人,把任务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与县“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以及各“扫黄打非”工作成员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相关工作互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二是要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标本兼治,整体推进。要认真抓好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确定重点治理目标,制定治理工作方案,层层落实。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要把开展经常性的暗访工作作为强化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突出抓好对出版物集中交易市场、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等重点部位,印刷业主、出版物零售店摊、流动书摊、个体经营书店等重点对象,节假日和大中小学校放假、开学期间等重点时段的暗访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处,限期整改。

三是要查处大案要案。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在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工作中,要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在打击流通渠道违法行为过程中,要重视对生产源头侵权盗版行为的查处,要注重深挖线索,追根溯源,坚决打击制作盗版教材教辅、盗版光盘和盗版软件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要及时与“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系,以便统一协调,会同各方面力量,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要按照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执法人员队伍。树立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文化安全的政治责任感。要加强宗旨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要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执法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执法水平。把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纳入个人考核范畴,从根本上解决不执法、慢执法、滥执法、乱执法以及越权执法等问题。要健全监督机制,通过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的方法,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开展经常性的评议,定期公布评议结果,推动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

五是要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网络的作用。要建立完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网站、横幅、标语等宣传手段,宣传政策法规,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教育群众,震慑犯罪分子。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举报制度,落实举报奖励办法,要大力提倡和表彰见义勇为精神,弘扬正气,鼓励群众,努力形成人人关注,全社会支持“扫黄打非”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治安环境。

同志们:多年来,大家战斗在“扫黄打非”工作第一线,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很有成绩。在今年的工作中,希望同志们切记“扫黄打非”工作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精抓细干,确保全县“扫黄打非”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最后,我就文化工作的提出几点要求:

1、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城市与农村文化基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

2、以打造我县特色文化为目标,加强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打造我县特色品牌。

3、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怅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充分繁荣,文化产业充分发展。

4、以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为抓手,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机制。进一步确立“以人兴文”观念,大胆探索文化工作“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的途径和办法,切实加强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和分配激励制度。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再创全县文化工作新辉煌。

谢谢大家!

《在全县扫黄打非暨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全县扫黄打非暨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厦门市文化局长暨文化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2012年全区文化广电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2年全区文化广电系统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 二、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做好2012年文化广电工作 (一)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在文化设施建设上求突破 创新理念,精心......

    在文化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会议,是在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向建设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和西部经济强县进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进行,全省新闻出版文艺战线大练兵活动拉开序......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进行,全省新闻出版文艺战线大练兵活动拉开序幕,全市文化工作进入改革攻坚......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2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刚才市委......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刚才市委......

    在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

    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基层文化建设步伐,推进全省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