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

时间:2019-05-15 06:1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

第一篇: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

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

摘要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间的兴衰过程,讲述了60年间三代人的悲惨命运,在战争与宗教信仰的背景下,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结局引人深思,极具艺术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通过对韩子奇的事业悲剧、爱情悲剧的详细论述,研究了造成韩子奇性格悲剧的成因,分别从战争因素和宗教信仰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本文的论述,讲述了韩子奇一生视玉如命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汉字器

I Abstract “Muslim funeral” tells the 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a Muslim family in the past 60 years, tells the story of the tragic fate of three generations in 60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r and religion,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ove tragedy, exciting story ending cited thought of great artistic value.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uslim funeral” the disposition tragedy, through to the cause of tragedy, love tragedy in detail to study the causes of the tragic character, respectively from two aspects of war and religion factors were detailed analysi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is paper, tells the story of the life as jade like life tragedy in life.Key words: Muslim funeral;Chinese character device

II

目 录

摘要................................................................I 引言................................................................1

一、《穆斯林的葬礼》小传............................................1

(一)《穆斯林的葬礼》简介......................................1

(二)《穆斯林的葬礼》主要内容..................................2

二、韩子奇的性格悲剧................................................3

(一)事业悲剧..................................................3 1.前期事业...................................................3 2.后期事业...................................................3 3.事业悲剧分析...............................................4

(二)爱情悲剧..................................................4 1.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的爱情...............................4 2.韩子奇与梁君璧的爱情悲剧...................................5 3.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悲剧...................................6

三、韩子奇性格悲剧的成因............................................6

(一)侵略战争..................................................6

(二)宗教信仰..................................................7 1.宗教影响下的人生...........................................7 2.宗教影响下的爱情...........................................8 3.民族信仰...................................................8

四、结论............................................................9 参考文献............................................................9

III

引言

《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著名的回族女作家霍达在新时期创作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调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跌宕起伏。着重讲述了主人公韩子奇受到特殊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的影响,导致其一生的悲剧,而他的悲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属于性格悲剧。

韩子奇的性格悲剧源于一个谎言,韩子奇不是穆斯林,却欺骗了所有的人,尤其是他的妻子梁君璧,临死韩子奇都处在一种恐慌中,说出了他隐瞒一生的秘密。因为他不是穆斯林,但是他又是一个穆斯林,他一生都遵守穆斯林的教义,但是为了爱情他也背叛了穆斯林的教义,充分了体现了韩子奇懦弱、隐忍的性格。对于韩子奇的爱情而言,他最初选择了最为理想的婚姻,与梁君璧组成家庭,并育有一子——韩天星,并且振兴了奇珍斋,这是韩子奇的责任,是他一直的梦想。这样的生活是韩子奇所期盼的,平静、祥和、其乐融融,但是战争的到来改变了他幸福的家庭,为了他的事业,不听妻子的劝阻,远赴英国,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子,不仅如此,在英国他还辜负了远在中国等候的妻子,与妻妹结合,成为穆斯林和世人所不能容忍的负心汉、不伦恋,就是在这样的战争背景、宗教环境下,韩子奇终究是不能够摆脱道德的谴责和宗教的信仰,他与梁冰玉的爱情只能被分离,没有了爱情,没有了事业,他只能将希望投注在女儿新月的身上,然而新月也因病早夭,韩子奇的一生懦弱、隐忍、自私,孤苦伶仃,一生都在深深的悔恨和痛苦中挣扎,韩子奇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沦落为一个懦弱、隐忍、自私的可怜人,都是由于韩子奇的性格所决定的,这种性格注定了他悲剧痛苦的一生。

一、《穆斯林的葬礼》小传

(一)《穆斯林的葬礼》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著名的回族女作家霍达在新时期创作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霍达,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人,国家一级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类、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与1988年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受到了国内外文学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荣获中国“矛盾文学奖”,并畅销至今。《穆斯林的葬礼》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家 1 族60年间的兴衰过程,讲述了60年间三代人的悲惨命运,在战争与宗教信仰的背景下,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结局引人深思,极具艺术价值。

(二)《穆斯林的葬礼》主要内容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韩子奇因摔碎了齐珍斋老板梁亦清制作的瓷碗,由于韩子奇非常喜欢玉器,因此决定留下学徒,师徒二人关系密切,然而在一次定做“郑和航海船”的买卖中,师傅梁亦清却意外丧命,宝船也因此被毁,为了抵债,梁家只能将齐珍斋转给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韩子奇则为了重振奇珍斋忍辱负重潜伏到汇远斋进行了三年的学徒,在学徒期间韩子奇学会了经商之道,学成之后,他回到齐珍斋娶了齐珍斋的长女梁君璧,并重振齐珍斋,事业成功,有妻子有儿子,为儿子取名为韩天星,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本应平静幸福的生活一生,不料却遭受了战争,韩子奇为了保护玉器,为了他的事业,不听妻子的劝阻,远赴英国,梁家的二女梁冰玉,因感情受挫,不顾大姐反对,执意和姐夫前往英国,在英国与妻妹产生感情,并生育一个女儿——韩新月。战争结束后,韩子奇与梁冰玉带着私生女新月一同回国,但是这种不伦之恋不能够被接受,梁君璧和妹妹反目,梁冰玉决定远离故乡,韩子奇的爱情没有了,事业也没有了,将所有的希望都留在新月身上,新月不负众望,学业有成,但是却与班主任发生师生恋情,在回族的封建婚姻观中汉族和回族是不可以通婚的,因此新月与班主任楚雁潮的爱情遭到梁家极力地反对,他们的爱情轰轰烈烈,试图冲破封建和宗教的束缚,然而新月却因心脏病早夭,韩子奇的儿子韩天星在梁君璧的算计下也没能和喜欢的恋人结合,而是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人,韩新月死后,天星和妻子承担起了整个家庭,几代人悲剧的爱情,以韩天星看似美满的婚姻结束,当韩子奇和梁君璧死后,梁冰玉回来探望,可是一切都已经不是她所想象的样子,什么都没有了,她的爱情没有了,她的女儿也没有了,她的亲人也没有了。

《穆斯林的葬礼》作者以独特的写作思维,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特点,以及回族穆斯林家庭的宗教信仰与现代思想之间的矛盾,将宗教与爱情,封建思想与爱情描写的真实、生动,通过三代人的悲剧人生,揭示了战争、宗教、婚姻三者之间的相互冲突和碰撞,描写了在当时背景环境下的人物心理,成功的塑造了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韩天星、楚雁潮几个主要小说人物的性格 特征,栩栩如生的讲述了三代人的悲剧爱情,将宗教和传统思想所造成的悲剧生活描写的惟妙惟肖,扣人心弦,引人深思。

二、韩子奇的性格悲剧

(一)事业悲剧

1.前期事业

从韩子奇因摔碎了齐珍斋老板梁亦清制作的瓷碗,而留下学徒开始,就注定了韩子奇一生将会以玉为事业,梁亦清去世后,齐珍斋转给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韩子奇则为了重振奇珍斋忍辱负重潜伏到汇远斋进行了三年的学徒,在学徒期间韩子奇忍辱负重潜心学习,学会了经商之道,并经过多年的磨砺和商业往来,受到了先进的商业文化,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商业头脑的现代商人,韩子奇的对于经商极具天赋,不论是从商业思想还是与人交往,都与师傅梁亦清一样为人宽厚、善良,并有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从韩子奇说服汇远斋老板收他做徒弟,可以看出韩子奇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强,而且善于与人交流,并且能够说服他人,而且韩子奇还能够有气魄的用英语进行商业演讲,可见韩子奇的商业天赋,而韩子奇同时也是敢于反抗的新青年,他不满汇远斋老板的剥削,并提出反抗,继承了其高超的技艺,凭借自己天赋的商业头脑,开创了自己的商业道路,并取得了韩子奇事业上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韩子奇正直、敢于反抗、自信、肯学,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了良好的事业,并宣传了中国的玉文化,成为一个真正的玉器商人,并不断的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玉事业所努力奋斗。2.后期事业

但是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为了护玉,韩子奇抛妻弃子远赴英国,将妻子和儿子留在中国,这种自私不能视为君子,韩子奇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家庭责任,他的心里只有“玉”,玉才是他的一切。在朋友的帮助下,韩子奇又一次振兴了自己的事业,开创了人生的事业的第二春,在英国与妻妹梁冰玉产生感情,他告诉梁冰玉:“他和璧儿的婚姻是共同的命运造成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事业是比爱情更加具有诱惑力的。”可见韩子奇的事业心占据了他生命的全部,他与梁君璧的婚姻,其是就是一场“事业交易”,只有娶了梁君璧才可以继承齐珍斋,重振齐珍斋,而这场婚姻实质是韩子奇内心的虚伪所使然,在那个时代,没有地位、没有背景,只能通过这种手段取得男人所谓的自尊,得 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战争结束后,韩子奇与梁冰玉一同回国,然而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被认可,韩子奇又一次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心爱的女人梁冰玉,他的确深爱着梁冰玉,但是先比他的事业,他又一次放弃了自己的妻子,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远走他乡,是韩子奇自己因为事业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让韩子奇的后半生在悔恨与痛苦中挣扎,最终韩子奇因玉而死,韩子奇苦苦守护一生的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红卫兵拉走了,他的玉没有了,事业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绝望,因为他什么都没有了,失去了事业,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婚姻。韩子奇的一生都在为玉而活,同时也注定了韩子奇悲剧的人生。3.事业悲剧分析

通过对韩子奇人生事业的分析,可以看出,韩子奇的一生始终都是一个守玉、爱玉、藏玉、品玉、鉴玉的“视玉如命”的“玉人”。他的一生可以为了玉忍辱负重,可以为了玉与不爱的女人组成家庭,同样也是为了玉抛妻弃子远赴英国,将他的大半生都处于一种对妻子的忏悔和对家庭的失责中,战争结束后,他又是为了玉,放弃了与梁冰玉的感情,狠心的抛弃了那个深爱他的女子,让他心爱的女子离家出走,为了玉他亲自毁了自己的原本美满的家庭,也是为了玉辜负了留守在中国的妻子梁君璧,为了玉他伤透了一个深爱他的女子的心,韩子奇失去了心爱的女人,那种撕心裂肺的失去,都是他亲手造成的,如果不是为了他的事业,不是为了玉,也许他的人生便不会如此,即便是如此,也不会如此悲凉。但是一个视玉如命的人,也不可能放弃他的事业,在他的心里虚荣、懦弱、自私已经无法挽回,到最后,他自己已经不能够解脱,深陷在深深的自责与忏悔中,那一刻似乎停止的心跳,已经不能再回到从前,韩子奇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事业悲剧。

(二)爱情悲剧

1.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的爱情

韩子奇的爱情,在梁君璧、梁冰玉两姐妹之间徘徊、纠结。韩子奇与梁君璧的婚姻,是因为韩子奇为了他的事业而选择的婚姻,当时的奇珍斋已经经营不下去,梁家也败落了,韩子奇为了补偿梁家的亏欠,当梁君璧深情地说:“韩哥哥,你娶我吧。”韩子奇便答应了,而韩子奇却一直当梁君璧是妹妹一样,有的也许只是亲情,但是为了他的事业,为了他可怜的虚荣心,为了重振奇珍斋,与梁君璧组成家庭。韩子奇去英国之后对梁冰玉倾诉说:“我们的婚姻是共同的命运造 成的„„当璧儿要嫁给我时,我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但那是爱情吗?不,那时我还根本不懂得爱情,那还是兄妹之情,还是要报恩啊!”这句话,也充分的证明了韩子奇与梁君璧两人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亲情,但是梁君璧对于韩子奇的感情却是真真切切的,从韩子奇做梁亦清的徒弟时,梁君璧就深深的爱上了那个聪明能干的韩哥哥,当时的梁君璧少女情怀,已经将自己许给了韩子奇。而韩子奇却没有珍惜这段真情,辜负了那个深爱他的女人,他的妻子,娶她是因为报恩、愧疚,抛弃她让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苦苦的守候,是为了他的玉,韩子奇的自私已经背弃了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对家庭的责任,而那个深爱他的女人梁君璧也对他产生了隔阂。在远赴英国的十年间,韩子奇与妻子的妹妹梁冰玉发生感情,并有了他们的私生女韩新月,韩子奇对梁冰玉的感情,是真正的爱情,在梁冰玉感情受挫,精神崩溃的时候,是韩子奇出现在她的身边,给她安慰,让她依靠,那个时候韩子奇感觉梁冰玉是让人心疼的。可是韩子奇却忘记了他的发妻,梁君璧还在北京带着儿子,遭受日本人的轰炸,一个人苦苦的支撑着梁家,等待丈夫的归来。韩子奇从报纸上看到战争新闻后对亨特太太说“可是,我这心里头„„哪儿还吃得下去饭啊?唉!原来根本没想到仗会打这么久,计算住个一年半载就回去的,但现在已经三年了!我哪儿会想到在这儿住三年?北平被封锁了,整个中国都与世隔绝了,我的太太和孩子没有一点儿消息,我„„我真后悔离开他们!”韩子奇的心飞到北平去了,那里有他的家、院子、妻子、儿子。在这样牵挂的内心世界里,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终究是一个悲剧,韩子奇心中的那个完美的“一夫二妻”制的婚姻生活,根本不可能实现,在一个穆斯林家庭中,是不允许丈夫有两个妻子的,更何况是自己妻子的亲妹妹。当韩子奇和梁冰玉一同回国时,这种不伦之恋肯定是不被世人所认可的,更何况是一个穆斯林的家庭环境中。面对妻子梁君璧与爱人梁冰玉之间的争斗,韩子奇再一次选择了退缩、懦弱、自私,他的确是深爱梁冰玉,但是在爱情和他对事业的自私心之间,他选择的是抛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让心爱的女人去远走他乡,选择了韩子奇所希望的“婚姻”。2.韩子奇与梁君璧的爱情悲剧

从韩子奇与梁君璧两个人的爱情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爱情其实是梁君璧一个人的爱情,对于韩子奇来讲仅有的只有一点点的亲情,只是一点。韩子奇与梁君璧的婚姻是韩子奇的事业牺牲品,为了韩子奇的虚荣心,为了他自私的事业,5 他选择了娶梁君璧,但是却对这样一个爱他的女人不负责任,这种自私、不负责任的性格,不论是在当时的背景下,还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都是一个懦弱男人的表现,不敢承担责任,自私,虚荣。这种性格注定会失去一个女人的爱,如果没有战争发生,没有梁冰玉的出现,韩子奇也是一个胆小鬼,一个懦夫。韩子奇后半生对于梁君璧十分顺从,他想反抗,但是在他的虚荣心驱使下,他不敢反抗,因为只有与梁君璧的婚姻才能够保住他的事业,保护他的玉。在两个人的婚姻中,韩子奇对梁君璧没有爱情,而且对梁君璧也没有责任心,这种婚姻对于韩子奇来说是对他心灵的一种折磨,而这种婚姻本身就是一种悲剧。3.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悲剧

从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中,爱情的主导者一直是梁冰玉,从表白到一起回国,始终都是梁冰玉做决定,韩子奇不敢面对,害怕现实,始终处于被动,可是事实已经发生,怎么能够惧怕面对呢,韩子奇真正爱的是梁冰玉,因为韩子奇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胆小鬼,尽管他深爱着梁冰玉,但是对于这份真爱,他承担不起,而且他们的爱情韩子奇自己也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当他们回到北京,韩子奇多么的希望两姐妹能够和平共处,一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力,可是事实并不是韩子奇想象的样子。韩子奇又一次懦弱了,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婚姻,在今后的生活中韩子奇对梁君璧言听计从,虽然他多次说后悔回来,但是他却没有走出过家门,他是懦弱的,面对爱情他摇摆不定,面对妻子他心存愧疚,面对梁冰玉他不忍伤害,就这样在深深的忏悔自己的爱情。

韩子奇的性格优柔寡断、懦弱,面对两个女人的爱情,一个爱的无私,一个爱的热烈,但是他的性格永远处于被动,就是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因为他懦弱,他想离开,想反抗,想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情,这种优柔寡断、懦弱的性格注定了韩子奇的爱情悲剧。

三、韩子奇性格悲剧的成因

(一)侵略战争

韩子奇的一生是为玉而活的一生,其实开始韩子奇是一个勤奋努力,聪明能干的小青年,如果不是在那个政局混乱的时代,韩子奇的人生也许是另一番模样,在那个时代,没有地位、没有背景,只能通过与梁君璧结婚这种手段才能取得男人所谓的自尊,重振奇珍斋,发展男人的事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他人的尊重。为了掩盖韩子奇自己内心的虚荣,他将与梁君璧的婚姻称为“报恩”。而在这一段婚姻里,也是因为战争的爆发,为了守护他的玉,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前往英国,战争让他慌乱了阵脚,他爱玉如命,在事业与婚姻之间,他选择了事业,如果没有这场可怕的战争,也许韩子奇和梁君璧会平静的生活下去,那么韩子奇的一生也就会有另一番不同的景象。可是战争是真实存在的,在战争中,韩子奇的内心变得自私,变得不负责任,韩子奇之前为了重振奇珍斋的责任感没有了,他自私了。

韩子奇在英国的时候,当他看到泰晤士报纸上关于中国战争的新闻,他内心产生了对守候在北京的妻子、儿子的愧疚,报纸上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等,这些关于中国的新闻刺痛了韩子奇的内心,导致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当他看到泰晤士报纸上的中国战胜日本官兵的消息时又很高兴,他希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是平安的,希望他们的能够活下来,在那个时候韩子奇就产生了对梁君璧的愧疚,因为他的自私,让妻子一个人苦苦的支撑整个梁家,这也是韩子奇后来对梁君璧顺从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有愧在先。亨特太太看到韩子奇不吃饭说:“韩先生,您怎么不吃东西?您不觉得自己越来越消瘦了吗?这很让我不安,也许是我照顾得不周到吧?”可以看出,当时韩子奇的担心与愧疚。他人在伦敦,可是心却在北京,他牵挂的是自己的妻子、儿子。

同样是应为战争,韩子奇与妻子的妹妹梁冰玉相爱,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还是否活着,因此,韩子奇在面对梁冰玉的表白,优柔寡断、摇摆不定,如果没有战争,韩子奇也不会纠结在两个女人的爱情里,但是韩子奇是爱梁冰玉的,这种在战争背景下产生的爱情,本身就带有一种对发妻的愧疚感,因为他的不负责任,才导致在战争中不确定妻子、儿子的生死,才会使他的内心更加纠结、才会使他的性格更加懦弱,更加害怕面对,害怕回国。战争的爆发使韩子奇的内心更加自私、更加懦弱,也就注定了韩子奇的悲惨人生。

(二)宗教信仰 1.宗教影响下的人生

韩子奇的性格悲剧源于一个谎言,韩子奇不是穆斯林,却欺骗了所有的人,尤其是他的妻子梁君璧,临死韩子奇都处在一种恐慌中,说出了他隐瞒一生的秘密。因为他不是穆斯林,但是他又是一个穆斯林,他一生都遵守穆斯林的教义,7 但是为了爱情他也背叛了穆斯林的教义,充分了体现了韩子奇懦弱、隐忍的性格。在穆斯林家庭中,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讲婚姻和家庭看的十分重要,在伊斯兰教的信仰中,婚姻必须建立在同一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并且要男女双方都心生情感,否则就会破坏他们的信仰,是对主的不尊重,也就是没有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就不可能幸福的生活终老。虽然在伊斯兰教是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婚姻,但是却反对姐妹夫妻,但是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三个人之间的爱情恰恰违背了伊斯兰教的教义,是穆斯林家庭所不能够接受的。在这种宗教信仰的影响下,韩子奇不敢反抗、懦弱、退缩,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一个穆斯林,可是他又深知自己根本不是穆斯林,他是一个汉人,他欺骗了身边的所有人,这就使他的内心一直处于一种极具的恐慌之中,也就导致他的性格更加的懦弱、胆小、不敢反抗。2.宗教影响下的爱情

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是伊斯兰教所不允许的,是对伊斯兰教的背叛。在韩子奇的内心,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穆斯林,一个真正的穆斯林,所以在这种宗教信仰下,是不能够容许自己喜欢妻子的妹妹梁冰玉,但是在梁冰玉的新思想的影响下,韩子奇冲破了宗教信仰的束缚,决定于梁冰玉在一起,并生育了私生女韩新月,这是作为一个穆斯林教徒所不能够接受的事实,但是却在韩子奇的身上发生了,这对于性格优柔寡断的韩子奇而言,更是增添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导致他的人生都不敢反抗,他没有做过礼拜,因为他没有勇气面对真主。当韩子奇与梁冰玉回到北京,面对穆斯林妻子梁君璧的反抗,他无言以对,因为他背叛了伊斯兰教的教义,他是一个宗教信仰的背叛者,这使韩子奇的内心又加深了对穆斯林的恐惧,使他更加的懦弱,自卑。3.民族信仰

奇珍斋梁家是一个传统的回族家庭,一直遵守着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不和汉人通婚,希望世世代代的回回。也正是因为梁家是传统的回族家庭,才会更加注重宗教信仰,更加重视家庭与婚姻。韩子奇不是回族人,韩子奇也不是穆斯林,这是他一生的秘密,也是压抑了他一生性格的重负,也就是因为这种回回思想和宗教信仰,导致他致死都心生恐慌,韩子奇一生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罪的人,因为他不是伊斯兰教徒,不是回族人,他欺骗了自己的师傅、妻子,他欺骗了所有的人。

临死前韩子奇说:“我„„我有罪„„”韩子奇恐怖地战栗,睁着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我„„能算是个„„穆斯林吗?”,可是,最了解韩子奇的,是他自己。几十年来,他没做过礼拜,没把过斋,没念过经,甚至在穿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都没有去麦加瞻仰天房,他有什么资格做一个穆斯林呢?而且,他的心中还一直保守着一个隐秘,也许仅凭这一件罪恶,就为他下火狱铺平道路了„„“我„„不是回回!”他终于以颤抖的、嘶哑的声音交出自己的秘密。韩子奇的一生都在恐慌中度过,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悲凉,纠结,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

韩子奇的一生都活在宗教的束缚之中,韩子奇的婚姻、爱情,就连韩子奇的事业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背负着对宗教的信仰,又背负着对宗教的背叛,韩子奇活在深深的罪孽感中,而在这种宗教信仰下的人物性格也就更突出了人物的内心形象,增添了韩子奇人生的悲剧感,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价值。

四、结论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民族价值的文学作品。本文主要研究了《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通过对韩子奇的事业悲剧、爱情悲剧的详细论述,研究了造成韩子奇性格悲剧的成因,分别从战争因素和宗教信仰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本文的论述,讲述了韩子奇一生视玉如命的悲剧人生。揭露了当时穆斯林家庭的悲剧。以得出当今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的影响,新一代的人们要培养一个好的性格,无论是在人生方面、事业方面、还是爱情方面。其次,对韩子奇性格悲剧的研究能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民懦弱、隐忍、自私的性格通病,能对新一代的我们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5.[2]苏枫.析《穆斯林的葬礼》人物形象的真实、丰满、立体[J].语文学刊,2014(9).[3]魏铮.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色彩[J].鸡西大学学报,2015(3).[4]杨芳.《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悲剧命运解析[J].电影文学,2007(24).[5]林琳.《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人生[J].新闻爱好者,2010(10).[6]邱文韬.《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报),2007(4).[7]胡进.悲剧人生中的命运和感情捉弄:读《穆斯林的葬礼》[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5).[8]倪晓莎.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三重矛盾冲突[J].家教世界,2013(9).[9]黄丽梅.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多重悲剧[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2(10).[10]王润生.我们性格中的悲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01.10

第二篇:论《穆斯林葬礼》中的爱情悲剧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

【内容摘要】《穆斯林的葬礼》是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品,是第三届矛盾奖的得主,爱情是小说情节得以发展和升华的媒介,而书中的爱情却无一幸免于最终的命运——“葬礼”,整部书都充满着浓厚的悲剧色彩,《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在其生成原因方面是各有差异的,有的是宗教信仰,有的是“家长”制度,有的是自身的性格使然,而本文会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揭示书中爱情的悲剧成因。

【关键词】穆斯林葬礼;爱情;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是我花了很大力气读完的。这并不是因为它晦涩难懂,而是它所包含的思想太深刻、太感动人心了。一部好的小说,不是用眼睛和文字作为媒介的,而是用法心灵和思想撞出火花的,这部作品即是如此。它是名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得主,单从题目与小说字里行间来看,小说着重描写了一头一尾两处穆斯林的葬礼,而实质上,在这两场真正意义上的葬礼之间,两代人其中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葬礼”,那就是爱情的葬礼。

霍达的创作为“发现悲剧,表现悲剧,咀嚼悲剧,冶炼心灵,这就是她的创作生涯”。这部小说中,爱情是书中情节得以发展、升华的媒介,而书中的爱情却是无一幸免于最终的命运——“葬礼”,整部书都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宗教文化与率真心灵的碰撞。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观点:宗教与文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因而与人的生存本质相关。历史上的宗教可能被意识形态的毒质所污染。但宗教的本质是不会被污染的。宗教的本质是永远纯净的。它既在于它自身之中,又在于一切文化形式中。科学、文学、哲学、艺术皆不可能脱离宗教。”(当代学者李光良语)这部小说同样没有脱离宗教的影响,全文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浓厚的伊斯兰文化气息。作为一位回族女作家,霍达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这部鸿篇巨制,作者除了给它倾注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之外,大量的民族情感和因素在文中也是信手拈来。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明确写出“我无意在作品中渲染民族色彩,只是因为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民族之中,它就必然带有自己的色彩。”

宗教情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与渗透是显而易见的。周作人先生虽无宗教背景,但他注意到了文学里所表现的宗教情感,它援引克鲁巴特金的话说:“艺术家的目的,是将他见了自然与人生时候所经验的感情传给别人,因为传染的力量的深厚,这感情的好坏,可以判断这艺术的高下。人类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艺术。”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学里的宗教情感是文学与宗教的联系。

女主人公韩新月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清纯、聪慧、完美的回族少女形象,而楚雁潮则是一位以优秀博学、卓尔不群的汉族青年形象出场,毫无疑问,在他们第一次在北大相遇,读者就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情节显得老套。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为了彻底地颠覆美好的爱情故事而引入彻头彻尾的悲剧之中,先巧妙地把楚设计为韩新月的老师,所谓的“师生恋”在我们的文化传统氛围中是不被允许的;接着把韩写做有心脏病,而且是十数年以后才被发现的。在文中,这些悲剧性的铺垫,从侧面反映了楚、韩两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仿佛他们从心灵到外貌,从精神到躯体都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牵挂、思念。当楚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踏上他的爱情道路时,他却没有想到,他克服了诸多难题,原本以为爱情的曙光就会在眼前,可是无情的宗教观彻底地将他的理想粉碎。当韩太太明确而决绝地指出只能把新月许配给回回同胞时,那从前的相知相解,相依相靠,相互倾慕,相互鼓励和支持在宗教信仰的横亘面前也只是过眼浮云。韩新月带着人生最大的遗憾离去,那遗憾不是没能和楚雁潮在一起,而是没能看到自己的生母。而作者通过楚,把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一种精神层面,追求的是那种心灵上的沟通。对楚而言,虽然不能见到韩,但是韩永远活在他心里。一弯新月本是伊斯兰教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象中,新月积淀着明净清秀,柔情凄楚,是既定的悲剧色彩意象。而作者更加精心地设计了韩新月与楚雁潮这一对名字,借客观的月与潮之间的关系来写出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以此表明这是命运的悲剧。

二、“汉族式封建”爱情悲剧

此书中,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在伊斯兰教的气氛中展开的,之所以称之为汉族式封建的爱情,是因为这段爱情与汉族封建的爱情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书中韩天星与陈淑彦就是属于穆斯林中“汉族封建式”的爱情。汉族封建婚姻爱情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果。把婚姻放在爱情之前,是为了表现这种制度下是先有婚姻再有爱情,或许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爱情。这就如天星与淑彦的结合,他们直始至终都没有产生一丁点爱情的火花,但他们却是本书中唯一成功的婚姻。这里不得不叹服作者把细节上的反讽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婚姻爱情一开始就是被天星母亲韩太太所掌控,从第一次正式打量淑彦,韩太太就把她当成了“准媳妇”。这段婚姻爱情里始终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套。韩太太从和淑彦套近乎,帮其找工作开始,尽量让淑彦在韩家有在自家的感觉;知道儿子有了心上人之后表现得异常气愤,设计拆散两个自由恋爱的有情人;接着派新月去当红娘。韩太太知道,帮淑彦找到工作,淑彦对韩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淑彦是新月好朋友,新月肯定乐意淑彦做自己的嫂子,而天星最疼爱的是妹妹新月,以天星木讷的性格,对于她的撮合他无法拒绝。淑彦秀秀气气,长相端正,同样是回回,信仰相同,本分利落,有做家庭主妇的潜力,是贤惠良母的好材料,而最关键的还在于门当户对,淑彦家也是经营玉器生意的。与天星相恋的小容子家不是干玉器这行的,而且家境寒酸的多,所以天星一提起小容子,韩太太就立马暗下决心要拆散这两人了。天星与淑彦就稀里糊涂地结合了,可即便是结婚之后的他们也没有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感情。在天星知道真相之后,他除了悔恨自己之外还是安静下来过生活,这种逆来顺受的表现,与淑彦得过且过的心理恰恰组成了这书中最和谐的家庭。作者这是鞭笞了回族传统那种有悖于常情的陈规陋习和价值观。

三、个人性格的爱情悲剧

光潜先生说:“悲剧比别种戏剧更容易唤起道德感和个人感情,因为他是最严肃的艺术。”《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多数牵扯个人感情和道德,例如前面提到的韩新月与楚雁潮的“师生恋”、梁氏姐妹共侍一夫。这和他们人物的特殊个性有内在的关联。

主人公韩子奇,作为“玉王”其前半辈子何等精明能干,何等有男子气魄。而为了事业出国避战,在英国期间和韩太太妹妹梁冰玉相爱,在梁身上,韩子奇才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可事业心作祟,战后急着要赶回重操旧业,可回来之后,爆发了严重的家庭分裂,韩子奇自此陷入了恋人出走、事业衰败、伦理压迫的三重压迫与绝望当中,而唯一爱情的鉴证“女儿”的夭折和文革的打击,终于使他在恐惧和孤寂中死去。韩子奇的性格突转,变得懦弱沉默,萎萎缩缩,在韩家的地位骤降,毫无发言权,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错误爱情给他带来的道德上的巨大无形形压力。

梁冰玉,作为五四新一代的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在发现自己的初恋情人居然是出卖学生运动的“告密者”,她无法接受,遂随姐夫韩子奇出国,而在异乡拒绝了追求她的奥利弗,导致后者为了急着赶回家送她一束红玫瑰在空袭中丧身。她心中郁积了太多的委屈无处宣泄,而身边唯一可以倾诉的是姐夫韩子奇,在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熏陶下彼此相爱了。“我们虽然在沉醉的那一刻,不会考虑到道德因素,但在那一刻来临之前的确起着一种决定作用。”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上如是说。梁二小姐敢于冲破道德的笼子,追求自己的幸福,是五四文化新青年的形象。敢于去爱,并且敢于去承担责任,在这一点上比深受伦理压迫的韩子奇强。这两者在恋爱之后表现出来的迥然不同的个性,说明了个人性情在同一事物压迫下的坚强程度。最终以梁二小姐比韩子奇更加决绝的选择了出走结束了这“伦理”不容的爱情。

韩太太,即梁君璧,少年时代,敢于冲破世俗委身韩子奇,而等到当上女主人之后,变成了一个恪守教规、封建古板、冷酷无情的女性。出于私利,包办天星婚姻,使儿子痛苦异常;宗教观狭隘,拆散新月与楚雁潮这对玉人。而出于嫉妒情绪,不能接纳妹妹与丈夫的关系,毅然赶走她,同样使韩子奇心力交瘁,后半世无法抬头。虽然在出国之前,她与韩子奇关系很融洽,那不过是一种亲情,根本不是爱情,韩太太固执乖戾的性格在这场悲剧婚姻中起了主导作用,韩子奇只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这是两人的性格使然。

在这一场姐妹共侍一夫的爱情闹剧中,三个的性格自始至终都左右着爱情婚姻的走向。梁二小姐的性格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表现出五四新知识女性的独立形象,为了爱人韩子奇和女儿新月毅然出走他乡;韩子奇无法舍弃自己的事业,不顾一切率妻女回国,而面对原配妻子梁君璧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和道德伦理的束缚,他彻底变成了一个生活的被动接受者,默默地背负着道德伦理的重压苟且生活;梁君璧不能容忍妹妹与丈夫的“乱伦”,而为了家庭的名誉,逼走妹妹,而在精神上不断打压丈夫,让其深陷在伦理道德、事业衰败和孤独寂寞的三重深渊之中。

这一部小说所揭示的社会意义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穆斯林进程的一个浓缩,为我们再现了一幅真实的穆斯林生活图景,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战争、政治、宗教等对人们意识形态以及生活的影响,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它始终是整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为文章增添了个性化的色彩。穆斯林精神中的坚忍、敬畏、苦其心志磨其心力于事业是有帮助的(韩子奇事业上的成就就是证明),忍耐和顺从对维持一段不论质量如何的婚姻,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是有帮助的(如韩子奇的婚姻生活),但对于爱情来说,则是枷锁,是牢笼,是制造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文章以《穆斯林的葬礼》为题,我想作者意在表明“穆斯林”精神对本书中爱情的悲剧的影响。“葬礼”一词则给人增添了几分沉重,几多悲伤,几重思索。埋葬的到底是什么呢?是新月吗?我想不仅仅是。埋掉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真爱,而留下的是穆斯林的压抑而沉闷的顺从与隐忍。

“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把人的生命里面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拿给别人看!”(鲁迅语)作者先将一段段美好的恋情呈示在我们的面前,然后又借助“穆斯林精神”

这双大手将这一切毫无保留的撕开,让人压抑,让人心痛……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文学史上的爱情悲剧数不胜数,《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大都是一对恋人的悲剧,而《穆斯林的葬礼》向我们展示的则是一个包含了两代人的群体性的爱情悲剧,更让人增添几分伤痛,这些爱情悲剧一方面让我们对剧中的人感到同情,一方面又激发我们对真爱的追求和珍惜。

第三篇:充满悲剧有美感(穆斯林的葬礼)心得体会

充满悲剧有美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心得体会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回族女作家霍达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读完这本书,我流泪了,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封建迷信戕害了家族几代人,而新月的悲剧也恰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叫人不得不

为之哀叹,这也正是整部小说的过人之处罢。对于新月来说,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爱,从她记事起就似

乎没怎么受到过母爱,一位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姑妈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照片上的母亲年轻、漂亮、时髦,而现在的母亲显然已经老了,变化很大,然而变化更大的不是外表,而是母亲对她的感情,使越来越淡的母女之情,每当面对妈妈那张冷若冰霜的脸时,她总是本能的惧怕和回避。她多么希望妈妈能够给她

一丁点的爱,或者是理解、肯定。这样或许会消除母女之间的隔阂,但她始终没有得到过。甚至在她病重之际,母亲还为哥

哥大办喜事,借口“冲喜”,为了自家的名誉和对穆斯林的虔

诚,反对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这一切都是新月无法理解。“她

是我的亲妈吗?”她终于抛下了这困扰了她多年深埋心底的疑

问。直到有一天,父亲讲一封信摊开在她的面前“新月,我亲

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

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

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

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一切都一

目了然,母亲对她的冷漠不关心,甚至无理的要求,完全是因

为她不是亲生的。而她的亲生妈妈呢?是跟爸爸相爱却又无法

结合,不只在何处寻找失落自己的梁冰玉。她想妈妈了,想见

到妈妈,想跟妈妈说说她这十几年来的苦闷,她的眼泪唰地流

下来,呼吸紧促,昏迷,不省人事。而我,看到这里,不得不

被梁冰玉真情流露的信件和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所感动,也不

得不为新月的命运而悲哀。于是,我流泪了。

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美好而又坎坷,让人为爱情的美好而

微笑,为爱情的坎坷而难过。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爱好。两

个人都热衷于翻译事业,而韩新月对楚雁潮的事业的发展起了

很大的鼓舞作用。新月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英语的热衷,以

及她开朗的性格,美丽的外表,都不得不让楚雁潮动心。起初

因为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不同,他把自己的爱深深地埋在心

底,决定就这么默默的爱着她,关心着她,永远也不要表白,真正的爱不是拥有。可是,世事的变化是常人无法预料的,当

楚雁潮得知新月的了不治的心脏病后,决定向新月说出自己的爱,以燃起新月对生命的渴望,让她能积极向上的过着每一天。他们相爱了,爱的那么真诚,那么热烈。楚雁潮为新月买了留

声机给她放最爱的《梁祝》,跟她一起翻译鲁迅的文集,完成他们的共同梦想,他对新月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使新月的病

情有了好转。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母亲的阻碍。但他们

并没有为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的爱着对方。楚雁潮甚至愿

意同他们一样信奉伊斯兰教,愿意面对与新月没有结果的事

实,继续深爱着新月。只要能让他看到她,就足够了。可这

份爱却始终无法留住新月的性命。当楚雁潮像往常一样冒着风

雪赶往医院的时候,新月正在竭尽全力呼唤他所爱的人,但仅

仅只喊出一个字“楚……”她死去了,绝望、无奈、遗憾的走

了。这样的事实让楚雁潮无法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两个相

爱的人,面对生离死别,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几年后,当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到女儿坟前看望女儿

时,发现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亲人坟前,用小提琴深情地

拉着《梁祝》。这样一个结局。楚雁潮高大的身影,与新月的一幕幕,他所演奏的《梁祝》和他对新月无边的爱,无不让人的心灵震撼,博人眼泪。也许,新月正在另一个虚空的世界里

对着楚雁潮微笑。

新月是个多么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啊。她对每个人都

那么好。她对未来的向往,对事业的热爱,都在她得了心脏病

后破灭了,她是个没有未来的人。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

更加积极地面对一切,做她有权利做的事。可是命运却从不眷

顾任何人,她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带着她对所爱的人的依恋离

开人世,而活着的所有爱她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承受这一切。再想想自己,与新月比起来,我是何等幸福的一个人。有父母的爱,有生活和爱的权利,难道这还不够吗?这本书给了我很

大的启发和鼓舞,它让我明白人的贪欲是多么的害人,想要快

乐就是要知足、开朗的面对生活。因为我们有未来,有生活的权利,因此,我们就拥有一切。热爱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

己,关爱身边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延续新月的生命!

吕梁市地方税务局薛凤梅

第四篇:略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意蕴与文化冲突

略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意蕴与文化冲突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并成功开掘回族文化心理的长篇小说。它蕴藉着浓厚的悲剧意蕴,塑造了韩子奇、梁君璧、韩新月等在文化意义上具有典型性的形象,表征着回民族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心灵历程。本文试图从人物的悲剧命运中探求其根源,即文化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悲剧意蕴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独特的创作视角,真切的情感体会,叙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作品成功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悲剧意蕴深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特色和矛盾而残酷的现实生活。作者细腻的笔触拨动了读者的心灵,从而沉浸在人物的悲剧人生故事之中,无法自拔。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使得作品无论是从爱情婚姻的角度,还是人生理想的追求或是民族宗教的方面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沉郁凝重的悲剧意蕴,感人至深。正是霍达回归和立足于回族文化,对文艺“悲剧精神”的自觉挖掘,实现了文学艺术境界的至高追求,使得作品拥有着一种崇高的撼人心魄的悲剧美。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因而《穆斯林的葬礼》被称为“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2]

一、人物的悲剧意蕴

如果说爱情婚姻是构建《穆斯林的葬礼》的基本框架,那么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则是这部作品最主要的内容组成。作品中有这样一句:“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也不是药物,而是心中的一片性情,一线希望,当这些全部归于毁灭,人就没有活着的动力和勇气了。”这其实是对小说中人物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的一种诠释。《穆斯林的葬礼》的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20 至 60 年代间,这个时代无论是对中国社会或世界环境而言,都属于变幻莫测的多事之秋。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其复杂、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这个穆斯林家族却始终不曾放弃找寻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是这不息的奋斗与结局之间的巨大反差更进一步增强了小说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穆斯林的葬礼”这一标题本身就为全文奏响了人生的哀歌。“故事中的角色由于某种弱点和无能而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他们不是自己所参与的情节的设计者,他们的出现或消似乎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3]纵观全文,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徘徊在历史与民族的长廊上。“悲剧之产生主要在于个人与社会力量抗争中的无能为力。”[4]因而,无论是作者刻意塑造还是命运趋之使然,这份沉重的悲恸却是痛彻心扉,勿庸置疑的。

1、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玉器梁”家第二代中心人物的韩子奇,是伊斯兰文化和华夏文化融混,行进在传统通向现代之路上的“中间人物”形象。“易卜拉欣·韩子奇”的名字,汉人入赘回回家,就是其“文化混血”身分的标志。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有两个寓言式的人物:朝圣老人吐罗耶定和“玉魔”老人张先生,前者只身赴麦加朝圣,为崇高的信仰而坚韧不拔地前行;后者慧眼识宝知玉,学问如汗牛充栋,他们分别是伊斯兰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化身。韩子奇从朝圣老人和“玉魔”老人那里接受教育,吸纳伊斯兰文化和华夏文化,从梁亦清那里学艺习德,强化民族、宗教、道德意识,还从英伦三岛“玉魔”沙蒙·亨特一家人那里接受西方文化,懂得“如果商品不能在你手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那它就等于没有价值”,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迸发出“文化混

血”特有的蓬勃生命活力。忍着屈辱和误解,背着“背叛”的名声,到汇远斋学徒、卧薪尝胆,完成师傅梁亦清制造“宝船”的未竟遗愿。打破传统经营模式,重振奇珍斋,举办“览玉盛会”,由手工艺人跃升为玉器专家。走英伦,办“玉展”,“玉王”声名携带着玉文化远播海外„„但以“英伦之恋”破灭,梁冰玉出走为界,韩子奇的生命力走向萎顿、停滞,只是为着密室的玉和深爱的女儿新月而苟安度日,“惆怅寂寥地打发余生”。当女儿早殒,玉器被抄后,其精神支柱便完全坍塌,陷入痛苦绝境。症结在于他在伦理道德方面因袭着传统的重负,仅仅一只脚战战兢兢地踏进过现代文明的门槛。分明觉得自己对冰儿才是真正的爱,并不是道德的堕落,仍然不敢在璧儿和冰儿之间作出果断的抉择。在忍辱负重、拜师学艺,重振珍宝斋的过程中,韩子奇以独特的行为方式,曲折地表现出了人的尊严、价值和人的本质力量,是本能与道德的搏斗、现代伦理道德观和传统伦理道德观的搏斗。韩子奇封闭、沉睡的生命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企盼了结无爱的姻缘,但终究不忍抛妻别子,还畏惧“社会舆论杀人”,与传统观念的决裂举步维艰。

2、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美好而又坎坷,让人为爱情的美好而微笑,为爱情的坎坷而难过。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就已经显示出不凡的触动。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和爱好,两个人都热衷于翻译事业,而韩新月对楚雁潮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新月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她开朗的性格,美丽的外表,都不得不让雁潮动心。当楚雁潮得知新月得了不治之症之后,决定向新月说出自己的爱,以燃起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在病榻前终于向她表白。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少女而言,爱情究竟为何物呢? 她并不完全明了,但是她能清晰的感受到那股来自心底的呼唤,似乎早已注定了一切。即使韩太太极力阻挠,他们依然坚定的爱着彼此,楚雁潮甚至愿意同他们一样信奉伊斯兰教,愿意面对与新月没有结果的事实,继续深爱着新月。可这份爱却始终无法留住新月的性命。一切所追求与憧憬的,上天都赐予了她,但这一切又顷刻间全都失去了,像一阵风把她那颗脆弱的心折磨得千疮百孔,再让她在清醒的痛苦中等待着死亡。直到有一天,父亲将一封信摊开在她面前„„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知道自己的生身母亲是梁冰玉的这一事实,是对新月的致命一击。在对母亲的强烈渴盼中,昏迷以致不省人事。当楚雁潮像往常一样冒着风雪赶往医院的时候,新月正竭尽全力呼唤着她的爱人,仅仅只喊出一个字“楚„„”她死去了,绝望,无奈,遗憾的走了!这样的事实让楚雁潮无法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两个相爱的人,面对生离死别,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在新月入土前,楚雁潮为新月试坑,试问他心中该承受多大的痛苦啊!楚雁潮痴痴地凝望着新月„„他看见了锁住了新月的病床,听见了刻骨铭心的话语:“老师,我们之间是„„爱情吗?”几年后,当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到女儿坟前看望女儿时,发现了一位中年男子伫立在坟前,用小提琴深情的拉着《梁祝》。这样一个结局,无不让人心灵震撼。也许,新月正在另一个世界对着楚雁潮微笑。可是命运却从不眷顾任何人,她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带着她对所爱之人的依恋离开人世。而活着的所有爱她的人,都不得不痛苦地承受这一切。

3、对穆斯林传统的捍卫

梁君璧这一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解读人物的性格,“必须渗透到最复杂的人类心情里去”[5]。梁君璧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和多面性的女性。首先,她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和捍卫者,在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并从旧时代的下层白手起家后,梁君璧深深知道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因此她紧紧地抓住现有的一切,以求能把握住现实。在一个令人叹惋的人生悲剧上演的同时,梁君璧作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生命个体,她的复杂性格也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宗教化与世俗化结合的典型人物,梁君璧身上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意蕴。伊斯兰教有个显著的特征,即以宗教手段干预穆斯林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个人到家庭直到整个社会生活。梁君璧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宗教信仰支配了她的一切。她从小随父母信仰真主,遵从万

能的真主的旨意,严守伊斯兰教规教义成为梁君璧做人准则和行为根据,真主是其唯一的精神支柱。《古兰经》明文规定:“真主严禁你们......同时娶两姐妹。”信奉真主的梁君璧认为冰玉与韩子奇的结合是非法的,在宗教与亲情面前,她要捍卫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她怒不可遏地打了妹妹一记耳光,终究还是决然地赶跑冰玉。当新月重病在身,最需爱情支撑生命时,梁君璧决绝地割断新月与楚雁潮的恋情,大大加速了新月的死亡。在她看来维护宗教的尊严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回民族 “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着血统的纯净”,禁止异族通婚。同时,梁君璧又是在现实中挣扎的坚强女性,属于传统型人格。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现实,主流社会对异族的态度,使 “回回”这个固守本民族信仰的民族经历了许多劫难,在回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结构,使回族人民在生存中体现出了不同的行为模式。生活的坎坷改变了梁君璧,消蚀了她身上美好的一面。虽然经历了变故如此,但她依然坚强不服输。韩子奇临终前告诉她,“我不是回回”,这对于梁君璧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绝不能让丈夫在最后一刻毁了一生的善功,她真诚地说: “你是正经的回回,心里可别糊涂!”作为传统穆斯林的女性,梁君璧的形象达到了典型的高度,在她身上体现出了伊斯兰教文化内涵和回民族特有的精神,包括对民族文化和习俗的眷恋,作家既认可她身上的坚强和执著,又批判她身上所体现的伊斯兰传统文化负面——— 保守和固执。“既有伊斯兰的美德,又不乏性格负面,教规教义又影响制约着她,扼杀了亲人的幸福,自身也成为传统习俗的牺牲品。”[6]

二、文化冲突

陈荒煤在其致霍达的信中指出:“‘葬礼’的特点,我觉得是从少数民族的信仰、深入人心的教规如何来约束着人们心理世界,形成的种种生活观念和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形成的风俗、观念、心理、理想种种方面的矛盾而不能不制造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不仅是老一代的,如韩子奇夫妇的命运、冰玉的命运,而且也影响到天星、新月兄妹的命运。”在《穆斯林的葬礼》中,霍达将梁家三代人的悲剧置于伊斯兰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古老东方文化与内涵,赋予人物故事情节以浓烈的文化色彩。书中突出叙写的“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正是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理想信仰、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生活方式碰撞和交融及其所引发的阵痛的写真。梁冰玉从现代价值观出发,以现代爱情模式为准绳,而梁君璧则认为梁冰玉和韩子奇的结合,为真主和穆斯林所不容。所以当其听到梁冰玉一口一个“爱”的时候,不禁怒发冲冠,一记耳光扇去。有评论文章指出:“„„那一掌不是断了手足之情,那是为穆斯林打的,这不是个人的恩怨,这是两种文化的撞击。”[7]回族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复合型的文化,它的认主独一的宗教信仰铸造出回族文化独有的精神特质。以宗教意识形态为信仰本位的回族,就应该在追求文艺的真正精神———“悲剧精神”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缺乏“原罪感”和“真正宗教情怀”的汉民族,回族的悲剧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信仰者对人生宿命的认可和人不能自持命运的无奈,“一个始终不存在和存在的上帝,这便是悲剧的中心”,[8]回族人对宗教的虔诚与世俗世界中的人欲间的冲突成为滋生民族悲剧观念的土壤。穆斯林们毫无保留地信仰着,可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文化的融合便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许正因为他们的这种毫无保留,在文化融合成为趋势的社会中才带有更深的悲剧性。作者在回顾中国穆斯林的苦难历史时,将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抗战和国内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等等作为背景渗入到主人公的命运之中。将深重的民族灾难作为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实际上不是专写一个民族的灾难,而是将各民族合在一起,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承担历史灾难。回族在形成过程中成分也是很复杂的。它吸收了多种民族成分,才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但随着历史的演进,为了维护民族的纯正性,势必民族内婚制度也严格要求起来。“民族是在特定历史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下形成,以共同的血统意识和先祖意识为基础,以共同的语言、风俗或其他精神和物质要素组成系统特征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研究中的新趋势,即对民族文化特征 的强调,对民族成员的民族自我意识(以血统意识和先祖意识为核心)的强调。”[9]小说并不是简单地高呼民族意识,而是将多重文化杂揉其中。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后记》中说:“我笔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间曾经有过的,也是我所憧憬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并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的大写的‘人’„„”。[10]《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人物忍受了抗战和文革灾难,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穆斯林心中宗教精神的支撑。“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11]悲剧的要义在于人物面对困厄包括不可避免的死亡所表现出昂扬进取的积极本质和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突现人类自由意志的伟大和崇高。民俗流动地存在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以民族群体的精神文化、心理意识为底蕴。将民俗的法约性、故事化,要义在于激化伊斯文化与华夏文化、古老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撞击和融合,揭示这种撞击和融合必然经历的痛苦,开掘人物的化心理。

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的中突出悲剧意蕴,旨归在铸造在多元文化冲突、拼撞和互融、互渗中焕发出蓬勃不息的生命意识的平凡而伟大的人。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97.[2]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1.[3]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09.[5]黑格尔:《美学》2第一卷3,商务印书馆,1979:303.[6]朱育颖:《同一民族壮歌的两个音符<心灵史>与<穆斯林的葬礼>的比较》,《民族研究》,2000,(1):12.[7]宋佳东·高洁、纯净的人生悲剧——评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 的葬礼》[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2)[8]吕西安·戈德曼著,蔡鸿滨译.隐蔽的上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8.[9]引自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辩证》,《民族研究》,19洲5)[10]霍达.后记[A].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747.[1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12,216.参考文献: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年12月版。高永久:《西北少数名族文化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徐其超.问族心灵铸造范型一《穆斯林的葬礼》价值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26.车红梅.论梁君璧形象的悲剧意蕴.牡丹江师范学院.蔡春洪.“归真”的追寻与多重文化的交错——六部回族长篇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08.5.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后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杨文笔:悲剧的美丽———试论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悲剧精神”.昌吉学院学报.2009.(3).Discussion on the “Muslim” tragedy implication and cultural conflict

Abstract :“Muslim's funeral” is a hard and successfully to dig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Hui nationality novels.It contains strong tragedy implication, shaping the Han Ziqi, Liang Junbi, Han crescent, in the cultural sense of typical image, characterization of a nation and the entire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collision and fusion course of the soul.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character's tragedy destiny in search of its root, namely the cultural conflict and fusion.Key word :Tragedy implication

Cultural conflict Cultural fusion

第五篇:充满悲剧有美感(穆斯林的葬礼)心得体会

充满悲剧有美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心得体会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回族女作家霍达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读完这本书,我流泪了,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封建迷信戕害了家族几代人,而新月的悲剧也恰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叫人不得不为之哀叹,这也正是整部小说的过人之处罢。

对于新月来说,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爱,从她记事起就似乎没怎么受到过母爱,一位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姑妈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照片上的母亲年轻、漂亮、时髦,而现在的母亲显然已经老了,变化很大,然而变化更大的不是外表,而是母亲对她的感情,使越来越淡的母女之情,每当面对妈妈那张冷若冰霜的脸时,她总是本能的惧怕和回避。她多么希望妈妈能够给她一丁点的爱,或者是理解、肯定。这样或许会消除母女之间的隔阂,但她始终没有得到过。甚至在她病重之际,母亲还为哥哥大办喜事,借口“冲喜”,为了自家的名誉和对穆斯林的虔诚,反对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这一切都是新月无法理解。“她是我的亲妈吗?”她终于抛下了这困扰了她多年深埋心底的疑问。直到有一天,父亲讲一封信摊开在她的面前“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一切都一目了然,母亲对她的冷漠不关心,甚至无理的要求,完全是因为她不是亲生的。而她的亲生妈妈呢?是跟爸爸相爱却又无法结合,不只在何处寻找失落自己的梁冰玉。她想妈妈了,想见到妈妈,想跟妈妈说说她这十几年来的苦闷,她的眼泪唰地流下来,呼吸紧促,昏迷,不省人事。而我,看到这里,不得不被梁冰玉真情流露的信件和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所感动,也不得不为新月的命运而悲哀。于是,我流泪了。

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美好而又坎坷,让人为爱情的美好而微笑,为爱情的坎坷而难过。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爱好。两个人都热衷于翻译事业,而韩新月对楚雁潮的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新月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英语的热衷,以及她开朗的性格,美丽的外表,都不得不让楚雁潮动心。起初因为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不同,他把自己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决定就这么默默的爱着她,关心着她,永远也不要表白,真正的爱不是拥有。可是,世事的变化是常人无法预料的,当楚雁潮得知新月的了不治的心脏病后,决定向新月说出自己的爱,以燃起新月对生命的渴望,让她能积极向上的过着每一天。他们相爱了,爱的那么真诚,那么热烈。楚雁潮为新月买了留声机给她放最爱的《梁祝》,跟她一起翻译鲁迅的文集,完成他们的共同梦想,他对新月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使新月的病情有了好转。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母亲的阻碍。但他们并没有为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的爱着对方。楚雁潮甚至愿意同他们一样信奉伊斯兰教,愿意面对与新月没有结果的事实,继续深爱着新月。只要能让他看到她,就足够了。可这份爱却始终无法留住新月的性命。当楚雁潮像往常一样冒着风雪赶往医院的时候,新月正在竭尽全力呼唤他所爱的人,但仅仅只喊出一个字“楚……”她死去了,绝望、无奈、遗憾的走了。这样的事实让楚雁潮无法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两个相爱的人,面对生离死别,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几年后,当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到女儿坟前看望女儿时,发现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亲人坟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着《梁祝》。这样一个结局。楚雁潮高大的身影,与新月的一幕幕,他所演奏的《梁祝》和他对新月无边的爱,无不让人的心灵震撼,博人眼泪。也许,新月正在另一个虚空的世界里对着楚雁潮微笑。

新月是个多么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啊。她对每个人都那么好。她对未来的向往,对事业的热爱,都在她得了心脏病后破灭了,她是个没有未来的人。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积极地面对一切,做她有权利做的事。可是命运却从不眷顾任何人,她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带着她对所爱的人的依恋离开人世,而活着的所有爱她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承受这一切。再想想自己,与新月比起来,我是何等幸福的一个人。有父母的爱,有生活和爱的权利,难道这还不够吗?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它让我明白人的贪欲是多么的害人,想要快乐就是要知足、开朗的面对生活。因为我们有未来,有生活的权利,因此,我们就拥有一切。热爱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关爱身边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延续新月的生命!

吕梁市地方税务局薛凤梅

下载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性格悲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永 恒 的 开 始 ——《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故事讲述了三代穆斯林家族的辛酸和血泪„„ 故事伴着新中国的社会背景,夹杂着人性中的欲说还休、欲言难尽的情感纠纷„„ 故事中有......

    《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读完这本《穆斯林的葬礼》,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在这一本书里,你能看到人性的弱点,你能看到人生的无奈,你更能看到生命的价值。 《穆斯林的葬礼》却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

    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雅之光弹,生巧曹操一千!隆源茂盛之。要把上面的油脂?实时优惠,演唱标题,出杆的那,现状公;光效果最好大气?餐礼节吃西餐刀?的最近突,画独特。 小牛客场战。德一句谚,也研:部贴身服务。来......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演讲稿 “一个研究语言、文学的人,应该懂得语言的奥秘,文学的精髓,那就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是多么复杂的一种动物,是语言和文学的创造者,语言和文学中永恒的主......

    穆斯林葬礼有感

    《穆斯林葬礼》有感 窗外风依旧凌冽地刮着,又到了宁波的冬天,但是此刻的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躲在被窝里取暖,而是刚刚合上《穆斯林的葬礼》,轻轻地抚摸着那本我挚爱的书,让我又想起......

    穆斯林葬礼总结

    梁亦清和白氏是回回生有两女,长女梁君壁,次女梁冰玉,一家人靠梁亦清雕玉为生。在一次讨水中结识了相去圣地麦加的巴巴吐罗耶定和孙子易卜拉欣,小小的易卜拉欣被玉所吸引,放弃了朝......

    穆斯林葬礼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回族女作家霍达在1988年发行的一部畅销小说,后被原作者改编成同名电影。该书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六十余年间的兴衰历史,是一个爱情悲剧。1991年曾获......

    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篇一:穆斯林葬礼读后感我认识霍达,是从语文课本里的名着引读开始的。那时还在应付紧张中考的我,便对《穆斯林的葬礼》有着由衷的好奇。考试之后,慢慢舒缓自己急促的心情,漫步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