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0-1-11 18:31:8 浏览次数:
7022 【字体调整:大 中 小】
朱克江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 中心环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积极发挥 科技支撑作用,把保增长与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在前几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较快发展。
一、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战略举措
2008年下半年以来,江苏与全国一样,经受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影响。一些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长 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产业,受危机冲击尤为明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精心培育的一批高技术新兴产业则表现出旺 盛的发展势头。2009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以明显高于规模工业的速度分别增长41%、13%、33%和25%,成为带 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全省光伏生产骨干企业300多家,电池片产量2100MW、组件2300MW左右;风电装备生产骨干企业100多家,年产值400亿元,整机生产能力1500MW,高速齿轮箱、叶片、轮毂和回转支承等关键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80%;医药年产值 1250亿元,17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百强;环保从业人员40万,2000多厂家,主营收入2300多亿元。危机不仅没能挫伤江苏经济,反使 经济接受了市场的磨砺,一批高技术新兴产业获得从未有过的发展生机。
危机中江苏经济的相对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坚持依靠科技推进结构调整和 经济转型升级所形成的良好积淀。江苏1989年较早确立了“科技兴省”发展战略;2003年,提出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 全省战略先导性产业,先后组织实施两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2005年,具体确立“科教优先”的发 展方针;2006年,提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发展目标;2009年,面对危机挑战,进一步提出发展“创新型经 济”的转型目标。正是把保增长与抓创新调结构和促转型结合起来,使得江苏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基础。全省科技和产业结构呈 现“四个提高”的积极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 比重达30%,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39%,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产品产出占本土工业企业产出比重达45%,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为应对危机奠定了基础。
应对危机及今后更长时期的挑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1)培育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复苏增长的战略引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 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们须把握机遇,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造就经济 增长的内生动力,这是渡过难关的必然选择,也是抢占新一轮制高点的希望所在。(2)推进自主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根本途 径。前些年,我们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机遇也学习和引进了一些新的产业,然而大多还局限在代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有些尽管 产能和市场很大,但由于不掌握关键技术,形成不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虽有8000多万台的生产能力,但主要部 件大多不是自主技术产品,因而并未形成在IT行业的竞争强势,这迫使我们下大力气进行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这次应对危机中,江 苏一批新兴产业之所以获得较快发展,关键是这些产业领域集中了一大批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企业。(3)政府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发展的前瞻性、较强的社会性、生产要素的先进性以及产 品首次进入市场的困难性等,其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自发行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建立有利的政策扶持和规范的市场秩 序。政府应主动充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定倡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环境营造等方面有所作为,努力为新兴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江苏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结构调整机遇,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坚持以企业为 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关键环节,集中科技手段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率先突破,初步探索出 一条具有地方特色依靠科技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子。
1、集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血液。由于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和需要中长期实现 的创新导向,资金投入往往成为新兴产业最初发展的重要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从更大的市场角度看,我们往往不缺钱,而缺找钱 的机制,必须着力解决敢不敢投钱、到哪找钱以及向哪投钱的问题。江苏科技资金坚持“三个确保”,有效建立了新兴产 业培育发展的投入机制。一是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重视发挥政府投入对社会的示范效应,2004年起,省政府就设立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金规模从每年3亿元逐年增加到1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科技成果商用化以培育新兴产业。2008年在受危机 影响财政收入最紧张的情况下,省政府建立50亿元再担保资金,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当年省财政科技支出达91.5亿元,高于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增长10.1个百分点;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1134亿元。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700亿元。二是确保社会多元 化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必须撬动社会资本市场。这几年,江苏各级政府通过贷款担保、贴息、风险补贴等方式逐年加大对科技金融的引导和激励。全省金融机构科技贷款总额今年将突破400亿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创投 骨干机构115家,创投资金管理规模277亿元。同时,探索企业债券、私募基金和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社 会融资体系。三是确保企业主体性资金投入的持续增长。在高校科研单位大量集中的情况下,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超过30%,2009年将达58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3%。近几年,全省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投资以年均45%的增速快速增长。2009年新兴产业 完成投资1700多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占工业的份额达23%,比上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舍得花血本投入影响未来发展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相信能够实现危机过后的跨越。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牢新兴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坚持把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关键环节,积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增强企业“两大能力”:一是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发挥科教资源比 较集中的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利用广大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项目、人才等资源,达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我们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求和科技部等七部门具体部署,通过“校企联盟 ”的组织方式,动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服务企业。全省产学研用结合不断深化,优质创新资源加快向企业流动,实现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较大提升,也探索了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目前,各地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 用合作工作机构253个,企业与941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常年在江苏企业从事产学研用合作的科技人员达50000多人。二是 企业的内在研发能力。任何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都应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即使转化别人的成果也要有必要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我们根据企业不同规模和需求,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动企业研发能力建设:(1)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按照新 兴产业重点布局,以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为目标,分别建设尚德光伏研究院、扬子江新药研究院、龙腾平板 显示技术研究院、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新誉风电技术研究院等13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显著带动作用并体现国家水平的企业重 大研发机构,省首期一次性资助都在1000-2000万元以上。目前,这批企业研究院已建专门研发场所近20万平米,集聚高端研发人才 2000多人。(2)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需求,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省市 联动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0多家。全省51%的大中型企业和64%的本土大中型企业都建有内部研发机构,其自主知识产权 和自有品牌收入占其销售收入的45%。(3)面向中小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集中的高新园区、特色产 业基地等,建设230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15000多家。全省2000多家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形成了165家创新型试点示 范企业、4717家高新技术企业、22000家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创新“三大梯队”,培育出一批创新型企业群,为新兴产业 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3、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切实掌握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兴产业是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和重大技术创新 成果建立起来的。缺乏核心技术,再大产业规模也不具竞争力。我们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根本着力点,放在突破核心技术和掌握自 主知识产权上。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将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发挥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设置强制 性门槛,如科技项目实行专利前置审查,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必须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建立统计监测体系,以引导 和推动更多企业以技术创新的优势去实现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全省专利申请连年大幅增长,从2003年的1.8万件迅速扩大到2009年 的15万件。其中,新兴产业领域专利占比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09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增长50%以上,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 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和品牌产品。二是实施高端跨越。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紧紧抓住实施国 家重大科技专项机遇,在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上半年,我们就推出“江苏高技术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和相关技术纲要,集中突破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800项关键技术,实施4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 重大战略产品。2009年,围绕光伏产业的核心制造设备、风电产业的并网控制技术、高技术船舶产业的海洋平台设计技术、传感网产 业的新型传感器技术等,重点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如碳纤维已形成4000吨原丝和1400吨T300碳纤维生产能力,以及氧化还原炉等 生产设备和飞机刹车片等高端产品制备;风电装备实现了兆瓦级风机动态载荷和核心控制系统的独立设计;光伏产业自主研发的 “冥王星”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使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19%的市场最高水平,开发出PECVD设备、导电膜设备、表面制 绒机、刻蚀机、扫描掺杂机等16大类光伏电池生产核心设备,新生产线中自主设备比重已从30%提高到80%,预计到2011年可形成整线 供货能力,根本解决光伏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三是加快成果转化。新兴产业成长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应用并实现产业化 的过程,必须重视解决创新技术进入市场后如何走向成熟的问题。这几年,我们从地方科技工作实际出发,花大力气做成果转化工作,打开技术走向市场的通道。政府对创新成果的支持更强调市场适应性,尊重企业对市场的价值把握,从而促使一大批高水平技术成 果迅速实现规模产业化,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全省生物医药销售超亿元的大品种药物52个,扬子江药业的左氧氟沙星单品种 市场销售超15亿元。南通神马科技自主开发的110kv-750kv支柱空心复合绝缘子填补国际空白,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向电网提供全系列 复合绝缘子厂家,为我国百万级特高压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还有龙腾光电、龙芯CPU、清华OLED等重大创新成果在江苏成功 转化和产业化。
4、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不断为新兴产业开辟新的空间。注重新兴产业资源布局,通过推进传统产业 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开辟更大空间。一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生产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支持制造业企 业加快新品开发,通过产品持续更新、工艺升级和功能提升,赢得新的发展。企业获国家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产品4292项,高技术产 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占全国20%以上。同时,重点支持和引导一批传统骨干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从传统产业走向新兴产 业、从“草根”创业走向“高端”创新。如生产针织内衣的海安欧贝黎公司,与中科院合作转型开发出新型太 阳能电池,企业销售从1.5亿元跃升到12亿元,四年增长8倍;过去生产经编机的龙头骨干企业常州八纺机,成功开发出2兆瓦以上风 电叶片用玻纤增强材料及立体织造技术,成为国内最大的叶片增强材料织造企业。二是积极推动苏南向苏北的科技转移。支持苏南地 区帮助苏北兴办高科技企业、共建科技园区,加快技术、成果、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向苏北集聚。一方面,推动了科技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的苏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很快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新兴产业集群。连云港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抗肝炎和 现代中药复方等创制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盐城的新型烟气除尘和固废处理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另一方面,苏南地区 腾出空间,主动承接国际高端资源转移,尽快融入国际新兴产业分工体系。近几年苏南积极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落户,一批“世 界实验室”扎堆云集,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就有364家,成为苏南转型的亮点。
5、精心打造产业链条,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先导,决定了其组 织培育方式不同于传统产业。以配套集群的模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现上下游衔接,有助于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尽快形成整体 竞争能力。我们立足技术和市场需求,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努力突破关键环节。一是以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为基点,推动产业链条向 两端延伸。如光伏产业,以尚德为核心,同时支持关联产品和配套发展,先后培育出以生产高纯多晶硅为主的协鑫江苏中能、江苏顺 大等,以生产多晶和单晶切片为主的常州亿晶、江阴海润等,以生产电池及组件为主的常州天合、南京中电光伏、苏州百世德等,以 做电站和发电系统为主的中盛光电、江苏兆伏等,以及以做生产与检测设备为主的常州华盛天龙、无锡南亚等300多家光伏生产骨干 企业,建立了以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产品优势为基础,从高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集成系统设备到光伏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 链。二是瞄准技术集成的重大整机产品,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风电产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以及 收购海外研发力量等方式,从配套产品向整机产品推进,常州新誉、南通安迅能的1.5兆瓦机组已形成批量生产,江苏国信、南通锴 炼、无锡宝南2兆瓦机组进入样机测试阶段,3兆瓦以上海上机组研制进展顺利。全省风电装备产业已构建了从高速齿轮箱、发电机、叶片、法兰、轮毂、主轴、回转支承、变压器(变电站)及控制装置等关键配套件到兆瓦级整机的较完整产业链,整机制造企业12家。三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程度。推动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在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全面整合,依托 南京、常州两地,组建全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整车设计制造、动力牵引、门系统、信号控制、空气制动以及综合管理等 领域的一批骨干企业与研发机构联合起来,组织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形成了整体发展优势。全省200多家轨道交通企业,实现产值220 多亿元。南京康尼自主开发的轨道车辆门系统占全国50%以上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第一门”,并向阿尔斯通提供配套 ;常州常牵的轨道交通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占全国35%,今创的车辆内装系统占60%。常州的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电气控制以及车 内装饰,南京的地铁车辆、信号系统、售检票系统、给排水设备等都已形成明显的技术领先和产业链优势。
6、优化产业创新布局,发挥新兴产业发展的地方特色优势。园区经济是江苏创新发展的一大特色,其技 术与智力的高度密集蕴藏着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近年来,我们加大园区基地内科技创新元素的注入,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与产 业发展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促进了创新集群形成和新兴产业发展。一是以高新园区为先导,形成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率 先示范。全省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集中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光伏、风电、生物医药等90%以 上的高技术新兴产业都是从高新区内成长起来,充分显示了园区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去年,为应对危机挑战,按照 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高新园区集聚高端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建设或建成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医工所及连云港能 源动力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新型重大研发平台,以及苏州高新区光电子、苏州工业园区融合通信、无锡高新区微纳传感、常州高新区动 漫创意等重点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以增强园区产业技术研发实力。现在,苏州工业园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常州科教城、昆山创新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型核心园区,已成为汇聚新兴产业所需资源的富集区。二是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形成 新兴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和特色优势。发挥地方科技优势,实施“百亿元特色产业基地培育计划”,形成了一大批以知识和 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全省获科技部批准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60家。南京的软件、苏州的电子信息、无锡的微 电子和光伏、南通的海工平台、泰州的生物医药、常州的动漫、扬州的新光源、连云港的新材料、盐城的风电装备以及昆山的平板显 示、宜兴的环保等,在应对危机中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生机。三是以各类科技创业园区为基础,形成新兴产业的广泛企业群体。把软 件园、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摇篮,进行大规模布点建设,无锡尚德等一批新 兴产业领军企业都是从孵化器中成长起来的。南京雨花软件园研发面积80万平米,集中了华为、中兴、普天等60多家通信骨干企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通信软件产业基地,并聚集了东软、软通动力、文思等40多家服务外包知名企业以及阿里巴巴、趋势 科技、神州数码、宏图三胞等一大企业10811家,总销售收入达1200亿元,成为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7、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兴产业是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要舞台。江苏虽人 力资源丰富,但发展新兴产业所急需的人才尤其是企业高端人才仍很短缺。从某种意义上讲,江苏抓新兴产业,首先抓的是人才。2006年省委省政府设立“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科技部门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各级人才专项资金超过20亿元,近三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多名,创新团队840多个。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 “四支队伍”,努力给那些勇于在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的人提供良好机遇和环境。一是科技型企业家人才。实施 “创新培训工程”,帮助企业家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热心技术创新。许多从乡镇企业走过来的老一代农民企业家正 加快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变,如中科梦兰的钱月宝、扬子江药业的徐镜人等,他们领导技术创新的精力远甚于过去抓生产营销,成为新 兴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二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通过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发展一个高科技企业,进而带动一个新兴产业成长。如施正荣 建立了“尚德”、沈国荣带出了“南瑞继保”、张雷创办了“远景”等。泰州中国医药城建设按照 “国内一流、国际有名”的目标,着力提升内涵,三年引进一大批国内外医药及生物技术高层次人才,集聚了数十家知名 医药研发机构及一批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人才引领和研发带动为特色的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路子。全省投资18亿元建立142家企业院士 工作站,引进154名两院院士,把高端人才及团队送到企业。三是基层年轻科研人才。实施“企业博士创新计划”,资助 在生产一线的博士和博士后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培育了一大批年纪轻、素质高、适应未来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技术带头人。四是高技能人才。常州科教城集中15家高等学校和20多家科研单位,建立22个实训基地,每年为当地培养20000多名技能人才,仍 供不应求。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几点体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技术和产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为地方科技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我们 应与时俱进,接受挑战,努力转变理念和方式,以科技工作的机制创新和思路创新,营造更加有利的创新发展氛围,迎接和推动产业 变革的到来。
1、坚持围绕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科技创新。这几年,我们从江苏实际出发,坚持用经济工作的思路 抓科技,按照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和与经济工作结合的重要 着力点,实行“三服务”,让科技工作真正融入发展大局,同时又引领发展。一是科技创新资源服务于产业调整需要。根 据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从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到骨干企业培育、园区载体和科技平台建设,集中科技资源配置,促 使各类优质资源主要向新兴产业倾斜,特别是重点支持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等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省科技计划每年掌握的20亿 元资金加上国家科技经费,70%以上都用于支持新增长点培育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加强与地方重点项目结合,只要是地方发展新 兴产业的一把手工程都给予大力支持。二是科技创新产出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在抓投入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科技产出上,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省科技部门自加压力,建立以创新产出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和统计监测体系,每年进行自我评价,用数 字和成效说话。科技工作的产出导向,不仅大大增加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激发了科技部门的责任心和成就感,锻炼出了一支 过得硬的科技工作队伍,使科技部门切实做到了“有为才有位”。现在,全省科技系统从上到下都很熟知经济和产业发展 情况,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骨干力量。三是科技工作布局服务于未来发展。这几年,我们注重把握科技发展自 身规律,超前部署,率先投入,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赢得了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适应全省特别是苏南产业转型升级,积 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施“双十产业”计划(即十大优势产业和十大新兴产业);围绕工业调整和创新型省份 建设,聚焦发展目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手段,集中加强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培育,短短三、五年时间,恰逢危机到来的市场调整,这批新兴产业呈爆发性增长态势;在应对危机出现企稳回升形势下,按照全省发展创新型经济 的新的目标,我们又抓紧谋划新一轮战略性产业的培育,重点加强传感网、智能电网、纳米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的产业技术创新部 署,努力抢占未来高端竞争制高点。其中,利用江苏业已形成的传感网产业研发和生产基础,加快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建设国家传 感网创新示范区,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达150多家,环境监测、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等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已展开。
2、坚持面向应用和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向。如何让科技资源为产业发展服务,使之变成现实生产力,践 行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这一直是地方科技工作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从江苏实际出发,着力突破一些关键环节,推进科技创新面向应用和产业化,为新兴产业发展打开了通道。一是推动高校科研考 评面向应用。科技部门主动联合教育等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表彰奖励和项目支持等措施,引导和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与实践相 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全省高校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占48%,15000名高校教师科研人员长期在企业从事开发和技术服务,较好发挥了高校科研在培育新兴产业中的重要技术源头作用。二是坚持政府资源手段面向企业。科技奖励以企业为主体,应用类科技 计划项目由企业或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由产学研联合建设等等。目前,全省80%以上 的财政科技经费直接投向企业、80%以上的科技平台建在企业、8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企业,80%以上的全社会研发投入由企业 完成,50%以上的科技奖励成果由企业获得。三是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面向市场。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把技术与市场结合起来,按市 场需求定技术,依市场规模选项目,突破政府计划立项的条条框框,鼓励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新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全省重大科技 项目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组织实施办法,对有技术的看市场,对有市场的看规模,项目实施效果好的予以连续滚动支持。近三 年,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成功率达80%以上,直接推动了江苏一批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3、坚持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工作集成。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不是单纯的资金问题,即使政府资金本身也 不是哪一方面单独所能完成的,必须使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并实现工作集成。首先,加强与国家创新战略的有效衔接。一方面,按照国 家产业方向和创新工作部署来实施地方科技项目,努力提升地方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江苏实施,全省进入 全国医药百强的17家企业,全部申报了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加上科教单位参与联合申报的,已有90个项目获得资助。其次,强化省市县地方科技资源集成。围绕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全省科技部门上下联动,主动配套,将各级科技经费集中使用,联手突破制 约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推进规模产业化。这几年全省软件、集成电路、光伏、风电、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是省 市县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三,集中各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树立大科技理念,广泛调动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全省建立由 科技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参加的产学研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加强了产学研用结合的统筹协调;成立科技部门牵头的科技政策实施协调 小组,推动了创新政策落实;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联合实施。全省新兴产业发展大致形成科技部门 前期培育,综合及经济等部门产业化推进,金融财税等部门全程支持的分工协同,共同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坚持科技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危机是对发展的挑战,新兴产业发展更是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挑战。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首先要求科技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计划决策中的主体 地位,通过办公会议决和所有项目票决等立项制度,勇于和善于决策。完善咨询专家结构,特别是重大产业化项目,除技术专家外,增加管理、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专家;除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外,大量增加企业界专家,以提高决策咨询的科学性和项目立项的可靠性。二是强化效率意识。在坚持程序、规范的情况下,积极倡导“效率优先”原则,工作为企业所急,程序为任务所定,规 范为目标所用,一切服从于发展。加快工作节奏,原先花全年时间的计划工作半年内做完,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划全局性工作。敞 开科技资源,凡地方和企业急需的科技资源手段,能给的尽量予以支持,推动科技管理工作更多地由“规范”走向 “科学”。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全省三级科技部门为培育新兴产业,??度,有些基层科技部门同志为了做好项目,长期住在企业,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实际问题,直到项目成功。此外,着力加强政策指 导与服务,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抽调1000多人建立政策辅导员队伍,深入10000多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创新政策落实。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第二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言稿: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江苏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化融合,既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产业,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需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到来之际,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是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总体看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竞争实力等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存有差距。我们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加强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着,只有创新,产业才有连续发展的活力、产品才有持续推动的市场、产出才有陆续突破的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社会、政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努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政府要为企业充分提供创新因子,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重点在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产业实现迅速突破,壮大和培养一批省内创新型龙头企业。
二是要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加快组建一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与鼓励省内龙头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学府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运行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体制。
三是加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府组织成立能够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催生新兴战略性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体制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体制改革与进步的过程,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能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和体制。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有序的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发展和盈利模式。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由政府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如企业研发配套补助、购进高新技术设备补贴、成立研究院补助等;同时要充分发挥银行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由政府主导,在银行设立专门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贷款,开办科技贷款业务。还要充分调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
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坚持以产业优惠为导向,以项目优惠为重点,实行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税收优惠措施。另外要放宽对科技创新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除减免税额和降低税率等手段以外,还要从税基、应纳税额以及优惠税率等方面入手,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创新积极性。
三、实施新兴产业人才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一是制定人才引进策略。建立创新型人才、海外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项目奖励基金等,把人才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工程来抓,建立长效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同时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领域,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打造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运用教育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建相互协作的多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可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引导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作合理布局人才高等教育、在职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机制。利用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基础技术型人才,利用高等教育、企业培养体系培养技术骨干型人才,利用国际交流提升技术骨干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战略眼光,逐步完成新兴产业人才梯队的建设。
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创造优良条件和施展才华舞台。政府出台并落实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问题;优化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提供配套服务;建立实行优惠收税政策,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设立高科技项目风险基金,对人才开展高科技项目、技术创新研发进行投资或资金赞助等。
四、鼓励发展三网融合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随着新兴战略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产业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抓住新兴战略产业机会,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找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成为区域面临的首要问题。三网融合的提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将有超过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我们应借助三网融合机遇,顺势而为,促进江苏省产业升级,催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网融合’的经济效益在三到五年后会显现,其中最有潜力的是IPTV,未来三年,用户将达到3000万元,今后这将是一个可以达到几千亿元产值的市场‛。
一是重点扶持一批江苏省本土企业。三网融合试点工作,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运营商的主动出击,关键还需要广大三网融合产品提供商、集成商、服务商整个产业链的积极配合,需要有领军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本土企业贴近用户、贴近本地老百姓的需求,更容易提供最适合的产品、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因此,建议政府大力扶持一批江苏本土企业,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有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等各领域企业,通过优惠政策、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手段,帮助这些企业做强做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三网融合市场的开拓者和主力军!
二是积极打造三网融合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于推动行业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需要培育本土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
三是支持建设以三网融合为主题的智慧生活产业园。要充分借助和利用江苏在信息化、数字化产业领域的政策、环境优势,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在三网融合方面具有突出创新发展能力的企业汇聚江苏,支持建成江苏省三网融合智慧生活产业园。产业园要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形成以打造百姓智慧生活为主题的三网融合发展产业链,为普通百姓提供智能消费、智能家庭、智能交通、智能社区、娱乐互动等智慧生活新篇章,从而推动江苏新型信息化人文产业大发展!
四是尽快成立三网融合产业研究院。三网融合工作,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涉及到市场利益分配问题,运营机制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新兴产业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需要统筹规划,政府需联合各方优势力量,支持企业建立三网融合产业研究院的方式,加快推进技术标准的制定,抢在外省市之前实现试点目标,成为全国试点成功案例,进而在全国推广。
五、加强国际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一是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走出去,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与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通过与所在国的合资合作,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推进产业‚走出去‛进程。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借助境外资金、技术和资源,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三是引导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和引导外商来江苏投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外资企业来苏设立研发机构。
实践将充分证明,谁能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谁就能引领新一轮产业大发展。江苏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发展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机不可失,时不待我。
第三篇: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建议
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就我省而言,目前各地都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其中保定市财政去年安排500多万元,重点扶持企业和大专院校创新能力建设、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
中共定州市委五届其次会议讨论了制定我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建议中包括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回顾定州“十一五”时期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县市差距还很大,支柱产业还不够多,亟需更大更好的项目落户定州,这同时赋予了我们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的大好机会。
目前,定州仍然是传统的大行业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盘旋上升期,在体制、政策、资金、技术、产业化等各方面都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尚未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统一的规划体系,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约定;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培育和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科技人才等要素都需要合理布局;投入资金不足,管理部门分散,支持重点不突出;新兴产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目前状况,我们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目前我市仍然要依靠并重视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二、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特色性。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我市既要全面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市现有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定位,科学布局。
三、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而技术引进则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发展中城市,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四、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的关系。政府主要通过履行调控职责,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各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市场决定的发展方向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实施主体,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科技和新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依靠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又要同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定州市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积极推进我市相关产业向新兴产业延伸对接,进行加工合作或项目合作,加快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批产业特征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由此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途径。结合我市实际,本着科学发展、因地制宜、产业关联、技术创新的原则,选择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目前,我市
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农业、旅游方面有一定基础,比较适合我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针对我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如下:
一、立足定州实际科学制订规划。要立足我市产业基础、比较优势以及未来前景,围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农业、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制订规划,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此重点说下旅游业。
全面开发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对促进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市自然、历史、人文、科技资源的充分发挥,降低物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就业,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我市扶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向新兴产业倾斜。在市场准入、示范推广、基础设施、政府采购和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及时跟进,加强衔接,简化手续,落实到位,引导市场消费。并进一步完善出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力促进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新兴产业项目,鼓励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积极介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资金向新兴产业集聚,资金担保向新兴产业倾斜。
三、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关联和带动的对象,一些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同样会涅槃重生,转化为新兴产业。把发展新兴产业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激发培育新兴产业,对于我市而言意义尤其重大。
就农林业来说,在政策的持续呵护下,农林业呈现新面貌。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市的农林业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集团化的生产将取代作坊式作业,特种作物队伍不断壮大,大面积绿色食品基地的诞生,合作社模式的双赢……新农林业将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特征,不断颠覆人们对传统农林业的印象。新农林业,正
在展露新的投资机会。
四、推进自主创新。在加快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自主创新要建立三个平台:一是技术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机制,加紧建设企业研发机构;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从中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三是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规范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
五、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辐射形成一个由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构织而成的网,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配套体系的完善。着力培育壮大超亿产业,发展超亿集群,培育超亿企业,打造超亿园区,增强全市工业的整体实力。
六、制定长期的吸引人才、激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强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抓紧培养选拔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吸引和培育聚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重大科技成果给予重奖。
第四篇:镇海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探索
镇海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探索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突破性的带动作用,因此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我国已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列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正在编制中的十二五规划,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加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和部署。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地制宜地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因
发展新兴产业是我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金融危机时期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是为应对危机而出台的应急措施,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则是我区度过最艰难时期之后为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腾飞而做出的长期战略部署。多年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依靠投资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但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比较弱。发展集环保节能、智力密集、高回报率等特性于一体的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现有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发展新兴产业是我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手段。新兴产业的发展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升级。新材料、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现代物流业的专业化运作,使传统产业在转型提升中获得了坚实的支撑点。科技先导与需求拉动的相互作用同时也推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产品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促使人们的消费向更高水平发展,进而使产业结构得到提升。
二、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现阶段发展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要兼顾三次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在最有基础、条件最优的领域率先突破。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科学依据有三个: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结合镇海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我区选择石化新材料、现代物流业和创新创意产业作为镇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以重点培育。
1、石化新材料产业。石化新材料产业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稳定巨大的利润回报以及强大的产业结构塑造能力,入选我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可谓顺理成章。作为一个中游产业,石化新材料上接炼油加工,下衔终端制造,是石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区在发展石化产业过程中,依靠对产业链的精确把握,准确对接上下游产业,成功完成了“油头化尾”的价值链打造,规避了传统石化产业基地的种种弊端和风险,其中石化新材料产业可谓功不可没。产业发展政策的重点扶持,专业化工园区完善的配套服务,镇海炼化强大的产业号召力、中国最大液体化工码头的交通区位优势,全国性液体化工交易平台的建设完善和以现代物流业为代表的周边配套产业发展壮大,我区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镇海区内相关企业主要位于宁波化工区,2008年底,宁波化工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58.85亿元,出口额4.18亿美元。2009年7月,园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为“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化工新材料基地”。
2、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当前全球物流业正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势:优越的港口区位条件、发达的水路交通体系、扎实的工业产业基础、活跃的专业交易市场以及“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有序推进„„这些先天优势和后天的不断努力,成就了镇海区“中国物流重镇”的地位。目前,区内形成了液体化工、煤炭、钢材、木材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物流市场,2009年液化市场、煤炭市场、钢材市场和厚恒物资城分别实现成交额88.60亿元、67.70亿元、18.91亿元和43.50亿元。航运业总运力突破85万吨,在全省占据领先地位。
3、创新创意产业。融合了信息、设计、咨询、研发、动漫等内容的创新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度高的特点,大力发展创新创意产业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也是打造创新型城区的内在要求。目前区内已拥有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园区,区内院所与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为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09年末,全区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5家,开发新产品339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90.4亿元。
三、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
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朝气蓬勃,但也稚嫩青涩。在为产业发展不断壮大而欣喜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三大产业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的结构性存在,阻碍着相关产业快速前进的步伐,是我区新兴产业发展道路上必须跨过去的硬槛。
1、石化新材料产业:一是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最新端延伸能力不足。我区现有的石化产业外资引进项目以国外生产能力转移居多,层次普遍不高,缺乏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中游产品支撑,直接导致了下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利润率不高。二是产业合作度低,企业间的隔墙供应不够发达。化工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大部分非终端性产品互为原料,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配套性比较强。纵观整个镇海区,区内化工企业之间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的互供、共享关系虽已基本确立,但由于产品类别、产能等原因,企业间的关联度仍显单薄。三是环保压力大,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任重道远。在一个全球“绿色低碳”时代,化工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应该更加重视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区内化工企业生产基地距离最近的居民区普遍不足五公里,“化工围城”的局面使附近居民对于企业的排放“草木皆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减排,如何降低污染,如何同步推进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我区发展化工产业一个亟待破题的真命题。
2、现代物流业:一是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全区从事运输、仓储、货代、海运及相应物流业务的企业近250家,但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且以中小规模居多,缺乏具有产业号召力的高资质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支撑。而能源、化工、钢铁等货种的专业化物流水平还较为落后,部分不得不能依赖于低效率、高风险的的通用型物流模式。二是服务方式原始单一,产业导向性不强。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方案设计和全程服务等高层次核心物流服务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导致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三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虽然已经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物流平台,但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始终落后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步伐。由于物流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大量高端物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同时,部分物流企业运能闲置空转。
3、创新创意产业:一是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区内创新创意产业包含了信息软件、工业设计、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领域,但是“拳头”产品和“亮点”企业的缺失,造成了“漫天繁星,不见明月”的产业格局。二是缺乏中介服务机构。我区甚至整个宁波市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清一色由国字号的产业园区管委会扮演,提供的服务也比较有限,不外乎招商引资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完整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定义中内涵外延,还包括创业服务、工程技术研究、生产力促进、情报信息、知识产权交易、科研咨询、人才中介等内容,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管委会所能提供的。三是共建单位力量不强。区内相关企业大多集中于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内,但由于共建高校实力不强,导致园区所倚重的部分学科如电子信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缺乏人才技术依托,而高等级实验室和研发平台的短缺,致使产业发展的前沿课题研发不足。四是融资困难。金融支持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创新创意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有形抵押资产少,市场风险较大,普遍存在信贷融资难,造成许多项目因无法及时获得资金而搁置。
四、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面对产业发展的种种掣肘,为充分发挥我区优势,在发展中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推进镇海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打造,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1、石化新材料产业:一是强化选商引资。做强“油头”才能精炼“化尾”,在宁波化工区入驻企业的选择中,以产品链为导向进行选商,根据项目关联度做好规划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进一步完善、整合、提升基础化工产业,做精、做细、做实石化新材料产业,做好石化产业的对接、配套、延伸工作,坚持产业链对接不动摇。二是推进项目合作。以“高强中模碳纤维生产基地”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同包括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内的国内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三方联动机制的落实,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内独具特色、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打造具有镇海特色的石化新材料产品供应体系。三是落实低碳环保。以产业集聚为抓手,对接产品链,推进园区内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宣传低碳环保的和谐生产理念,加大对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同时,要高度重视化工企业与附近居民的关系问题,竭力避免因化工生产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在我区发生。
2、现代物流业:一是培育引进高资质物流企业。化工业是我区的优势产业,因此依托化工产业的强势崛起,培育、引进一批配置一流物流装备,掌握一流管理经验,具备一流产业素养的龙头化工物流企业入驻我区,既是镇海化工业健康成长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区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做精的机遇所在。二是用物联网和服务外包理念改造现代物流业。物联网的大规模运用被公认为是现代物流业的产业革命,也是我区物流业实现跨越式赶超的契机。通过政府合理引导,大力推动物联网在我区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海、铁、路交通网络的协调管理功能,实现物流信息全程传递。要突破传统的物流发展模式,不断延伸物流链,在培育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各类物流市场主体中,重点引进、培育社会化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以及承接基于IT技术的物流外包业务的新型企业,以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物流加工、信息技术、供应链优化等现代综合物流的多元化服务。三是加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来自船公司、货代、货主等港方信息和车皮到站、货物分解等铁路信息,加上区内各服务业信息,建立三方共享的信息管理和操作平台,在为港、铁、区三方共用基础上,向公众开放,强化服务信息平台化管理,推进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运输平台和以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平台的融合发展,实现供需双方无障碍对接,提升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后劲。
3、创新创意产业:一是大力培育产业特色。首先要明确一个理念,即我区的创新创意产业是实体经济在服务业的有效延伸,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因此,重点培育诸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能为区内重点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特色行业,就成为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所在。二是积极发展中介组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计划、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完善包括技术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在内的技术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打造无障碍的技术、管理、信息交流渠道。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动。先进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最根本经验就是官产学研的合作联动,这既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模式的有效途径。在发展产业时,不仅要鼓励区内企业主动和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科研院所实施对接,还应引导相关企业积极与北京、广州等城市相关机构实施项目联动,甚至可以引入国际化视角,把眼光落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上开展国际合作。四是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区内创新创意企业多为新生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管理和销售经验,这就为风险投资的进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风险投资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急需的资金,更会运用自身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脉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和提供专业增值服务。因此,风险投资机制的引入和完善可以部分弥补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缺位造成的服务真空,对创新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战略性产业要有战略性思维。石化新材料作为三大产业中唯一的制造业,其发展既依赖于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依托包括创新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在内的配套产业支撑。审视现有产业基础,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我区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通过以服务外包为内容的供应链大整合,形成以石化新材料产业为核心,依托现代物流业和创新创意产业为内容的的前后产业带动,形成互为犄角的产业战略联盟,打造从研发设计、原料生产、加工制造、物流运输到终端销售的一体化流程,实现产业联动、抱团发展,最终把我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第五篇:衢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衢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近年来,衢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一是率先在全省实行严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专家咨询服务机制;二是建立了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与企业亩均产出率挂钩联动机制;三是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机制,市财政设立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补助和奖励;四是建立了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联系服务企业、项目、园区的“三服务”机制。五是实行特别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对“一事一议”项目在用地、用房、贴息、财税、贷款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六是建立科技-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谋划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各类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工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