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悲咒的歌词 含义
大悲咒的意思
na-mo.he-le-da-na.duo-la-ye-ye. na-mo.ou-li-ye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 南无.阿唎耶
皈依礼敬十方无尽佛、法、僧三宝. 皈依礼敬净洁的圣者
[南无]为皈依,[喝罗怛那]为宝,[哆罗夜]为三,[耶]为礼,全句是礼敬皈依三宝。
[南无]为皈依从敬,[阿利]为圣者,或作远离恶法解,[耶]为礼,意为:敬礼皈依远离恶法的圣者。
po-luo-jie-di.shuo-bo-la-ye. pu-ti-sa-duo-po-ye 婆卢羯帝.烁钵罗耶. 菩提萨埵婆耶 礼敬自在观世音菩萨,礼敬觉有情
[婆卢羯帝]为观、光、观察。[烁皤罗]为自在、世音。[耶]为礼。意为:敬礼自在观世音。[菩提]为觉,[萨埵],为有情[婆耶]为礼。意为:敬礼觉有情。
mo-he-sa-duo-po-ye.mo-he jia-lu-ni-jia-ye 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
礼敬大勇猛者即得解脱.礼敬大悲,自觉字渡,觉人渡人
[摩诃]为大、多、胜,[萨埵]为勇猛者,有情,[婆耶]为礼,意为:敬礼大勇猛者即得解脱。[迦卢]为悲,[尼迦]为心,[耶]为礼。意为:敬礼大悲,自觉自渡,觉人渡人。
an. sa-bo-la-fa-yi. su-da-na-da-xia 唵.萨皤罗罚曳.数怛那怛写
发愿皈依. 自在圣尊. 虔敬接存圣尊的教法及加持
[唵]为皈命。为真言之母,意为:观智、行愿、教理、因果等。乃诵经之始。[萨皤罗]为自在,[罚曳]为圣尊,意为:自在圣尊。
[数怛那]为正教胜妙,或作高上胜生,妙处胜身,[怛写]为欢言笑语,教诏咒召,意为:聪明圣贤加护。
na-mo xi-ji-lieduo.yi-mong-ou-li-ye 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皈命光明自在的本性
[南无]为皈命,[悉吉栗埵]为礼拜,[伊蒙]为我乃无我,[阿唎耶]为圣者,意为:皈依真我圣者。
po-lu-jie-di.shi-fu-la-leng-tuo-po 婆卢吉帝.室佛罗愣驮婆
观自在菩萨行大悲善业的处所
[婆卢吉帝]为观,[室佛罗]为世音,[愣驮婆]为海岛,意为:观自在菩萨行大悲善业处。
na-mo.no-la-jin-chi. shi-li-mo-he ba-duo-suo-mi 南无.那罗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融入这贤德博爱的无上菩提心之中.使心无染著长放光明
[南无]为皈命,[那罗]为贤,[谨墀]为爱。意为:皈依贤爱慈悲心、恭敬心、无上菩提心。[醯利]为心,指心的无染著,[摩诃皤哆沙咩]为大光明、长照明、空观心。
sa-po-ou-ta.dou-shu-peng. ou-shi-yun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利益一切六道众生,同沾甘露.使善者得到加持而恶者立即忏悔
[萨]是看见,[婆]是平等,[阿]是一切法清静,[他豆输朋]是道法无边,意为:利益六道四生,同沾甘露。
[阿逝孕]为无比法、无比教。即是卑陋心、无杂心。意为:善者奖励,恶者应即忏悔。
sa-po-sa-duo. na-mo-po-sa-duo. na-mo-po-qie 萨婆萨哆. 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观世音菩萨以无边的佛法,平等护持众生并救渡一切有缘者
[萨婆萨哆]是说佛法无边,[那摩婆萨哆]是说佛法平等,[那摩婆伽]是说佛渡有缘。
mo-fa-te-dou.da-zhi-ta 摩罚特豆.怛侄他
愿菩萨护持我天亲世友使其皆悉成就.菩萨一切心法、智慧、手印之总持
[摩罚特豆]为天亲世友,自[萨婆萨哆]到[摩罚特豆],均是希求活菩萨使我天亲、世友皆悉成就。[怛侄他]是指咒中的菩萨圣号、悲心、种子、手印、智眼等诸种法门的真言。
an. ou-po-lu-xi. lu-jia-di. jia-lu-di.yi-xi-li.mo-he-pu-ti-sa-duo 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
以此总持愿力,让诵持大悲咒者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自在随缘救苦救难的法力,直接相应,并受此法力之护持
[唵]为引导生出,[阿婆卢醯]为观音。
[卢迦帝]为世尊、世自在。意为:良心不眛,通体光明,即可与天地同体。[迦罗帝]为悲者、救苦难者、兴道义者。意为:道心坚固,才能得大智慧。[夷醯唎]为顺教、无心。意为:顺道而行,即可得道。
[摩诃]是说佛法广大,人人皆可修行;[菩提]是说看破世界皆空;[萨埵]是说修无上道,万法皆空。
sa-po-sa-po.mo-la-mo-la 萨婆萨婆.摩罗摩罗
这些法力悉皆平等无有高下,如意自在
[萨婆]是说佛法平等,利乐众生,一切有缘皆可得到乐利。[摩罗摩罗]为增长、如意、随意。即是指如意珠手眼。
mo-xi-mo-xi.lie-tuo-yun. ju-lu-ju-lu.jie-mong 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蒙
使修持者即时自在,并获莲花宝座,使修持者发菩提心,乐植善本
[摩醯]与[摩诃]同,为即时大自在,又[摩醯]是说修道人是无时不自在的。[唎驮孕]为莲花,意为:修成金刚法身,得莲花宝座。
[俱卢]是说发心修道,可感动天神佑护;[羯蒙]是说修道人应当植诸功德,以作证果的根基。
du-lu-du-lu. fa-she-ye-di. mo-he fa-she-ye-di 度卢度卢. 罚闍耶帝. 摩诃罚闍耶帝
使修持者坚定信念,达定净的境界而生死自在,立即从轮回中解脱 [度卢]是说修道人要稳定脚跟,一心修持,不为外道所惑;[度卢度卢]是说明而能决,定而能静。[罚闍耶帝]是说广博严峻,能超脱生死苦恼。[摩诃罚闍耶帝]是说,道法无边广大,能解脱生死苦恼,不受诸毒所害。
tuo-la-tuo-la. di-li-ni. shi-fu-la-ye 陀罗陀罗. 地唎尼. 室佛罗耶
不随恶世习气流转,心即清净自然,升入诸梵天中,使修持者无论男女皆得渡化,而达到自在圆融,大放光明的境界
[陀罗]是说修道人若一尘不起,即可升於诸天,[陀罗陀罗]是说心若太虚,清净自然,即可往生诸梵天。
[地]是世界;[唎]是一切众生,悉皆度化;[尼]是修道的童贞女;大道不分男女的,意为:凡是女子亦可成佛。
[室佛罗耶]意为:自在圆融,大放光明。
zhe-la-zhe-la. mo-mo-fa-mo-la. mo-die-lie 遮罗遮罗. 摩麼罚摩罗. 穆帝隶
菩萨的法力愿力有如法雷一般,大悲之心感动一切世界,这种善念破除一切恶业障道,使修持者得清净心
[遮罗]是现忿怒色,[遮罗遮罗]是现大忿怒相,意为:法雷一吼,诸行遍空。
[麼]是诸法离我,[麼麼]是为善可破除恶障灾难;[罚摩罗]是;道境难测,而其利则无可与比。[穆帝隶]是说闭目诚心默持,意为:净心修持。
yi-xi-yi-xi.shi-na-shi-na.ou-la-sen.fu-la-she-li 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罗参.佛罗舍利
安定而自然,进而道心坚定,住不退转境而生大智慧,能於法自在而成法王,与佛智慧等齐无有差别
[伊醯]是说修道人要安分守己,[伊醯伊醯]是说一切均要听其自然。[室那]是说道心坚定,生大智慧,[室那室那]是说修道者可得大智慧。
[阿罗参]是说超出法外而法王,於法自在,[佛罗舍利]是说,修成清净法身得佛珠。
fa-suo-fa-seng. fu-la-she-ye 罚沙罚参. 佛罗舍耶
只要耐心修持,舍去执著,就能启发真正的喜乐,而自在的与十方诸佛相处
[罚沙]是说修道要忍耐,[罚参]是指成到有真乐。意为:要得真正快乐,必须要忍耐修持。[佛罗舍耶]是说修道人,如舍去贪者,醒悟本来面目,即能常与十方诸佛见面。
hu-lu-hu-lu-mo-la. hu-lu-hu-lu-xi-li 呼嚧呼嚧摩罗. 呼嚧呼嚧醯利 神通如意,处一切相而自在
[呼卢]是现鬼神相,[呼卢呼卢]是因现鬼神相而降伏鬼众,[摩罗]是现欢喜如意相。[呼卢呼卢醯利]为作法无念,作法自在。意为:一切自在。
suo-la-suo-la. xi-li-xi-li. su-lu-su-lu 娑罗娑罗. 悉唎悉唎. 蘇嚧蘇嚧
菩萨的加持法力,坚定不移,爱护众生,决不舍弃,遍洒甘露,利乐众生 [娑罗]意为坚固,[娑罗娑罗]意为:不但要坚固,更要能永久持续始终不二。[悉唎]是利益众生,[悉唎悉唎]意为:爱护众生而不舍弃。[蘇嚧]意为甘露,[蘇嚧蘇嚧]意为:遍施甘露而能普利众生。
pu-ti-ye.pu-ti-ye. pu-tuo-ye.pu-tuo-ye. mi-di-li-ye 菩提夜.菩提夜. 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唎夜
日以继夜,不曾间断,不分人我,一切平等,这种慈悲心,广大无有边际
[菩提夜]意为:勇猛精进,日夜修行,[菩提夜.菩提夜]意为:自始至终,永不退避。
[菩驮夜]意为:人我一体,无分别心;[菩驮夜.菩驮夜]意为:无人相、无我相,一切恶道众生悉皆平等。
[弥帝利夜]为大量、大慈悲心。
nuo-la-jin-chi. di-li-se-ni-na 那罗谨墀. 地利瑟尼那
平等博爱,只要坚定的拿起慧剑,斩断烦恼与戏论,清心修持 [那罗谨墀]为大慈大悲、善护善顶。[地利瑟尼那]为坚利、剑。
po-ye-mo-na.suo-po-he 波夜摩那.娑婆诃
立得欢喜,处一切处吉祥无灾,而成就大自在 [婆夜摩耶]是欢喜的名称,意为成就。
[娑婆诃]意为:成就、吉祥、圆寂、息灾、增益、无住等,为真言结语。
xi-tuo-ye.suo-po-he 悉陀夜.娑婆诃
菩萨广大无边的道法,令修持众生皆能处一切处吉祥无灾,而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悉陀夜]意为:道法无边,众生要摆脱明利方得成就。[娑婆诃]本句意为:修道者若能认识真假,成道则易。
mo-he-xi-tuo-ye.suo-po-he.xi-tuo-yu-yi.shi-bo-la-ya.suo-po-he 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罗耶.娑婆诃 无尽虚空修持天人,悉得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摩诃悉陀夜]为广大成就,意为:佛法广大,凡肯修持,均可成就佛果。[娑婆诃]意为:广大无边。
[悉陀]为成就的利益,[喻艺]为无为虚空;意为:诸天神祇悉得成就。[室皤罗夜]为自在,意为:诸天仙女均能成就自在妙道。[娑婆诃]连接上句为:无为法性自在成就。
nuo-la-jin-chi.suo-po-he 那罗谨墀.娑婆诃
以平等博爱的法力,令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那罗谨墀]意为:贤爱成就。
[娑婆诃]此咒是接上句再度叮咛,其用意是怕众生堕落於旁门左道。
mo-na-nuo-la.suo-po-he 摩罗那罗.娑婆诃
以无比坚定的、实在的法力,令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摩罗]为如意,[那罗]为尊上;意为:修道如意,无上坚固。
[娑婆诃]此是连接上文,意为:劝人认清真正大道要时时有警觉心。
xi-la-sen ou-mu-qie-ye.suo-po-he 悉罗僧阿穆佉耶.娑婆诃
菩萨与众生融为一体,使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悉罗僧]为爱护,[阿穆佉耶]为不空,意为:爱众和合。[娑婆诃]此是承接上句,以圆满慈悲,安乐众生。
suo-po-mo-he.ou-xi-tuo-ye.suo-po-he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
不厌其烦的以各种方式,为众生演说上乘佛法,使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娑婆]为忍受、善说、善到等,[摩诃]为大乘法,[阿悉陀夜]为无量成就。[娑婆诃]意为:究竟涅槃,众生悉皆成就。
zhe-ji-la ou-xi-tuo-ye.suo-po-he 者吉罗阿悉陀夜.娑婆诃
以金刚法力化解一切怨习魔气,使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者吉罗]为金刚轮降伏怨魔,[阿悉陀夜]为无比成就,意为:以金刚法轮降伏怨魔得无比成就。[娑婆诃]此句为总结上句,意为:化岛众生,解除怨憎。
bo-tuo-mo ji-xi-tuo-ye.suo-po-he 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
菩萨坐於莲花宝座之上,大放光明,使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波陀]为宏莲花,[魔羯]为善胜,[悉陀夜]为悉皆成就。[娑婆诃]本句为总结上句修道要在省察中多用工夫。
nuo-la-jin-chi bu-qie-la-ye.suo-po-he 那罗谨墀皤伽罗耶.娑婆诃
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亲令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那罗谨墀]为贤守,[皤伽罗耶]为圣尊,观自在。
[娑婆诃]此是总结上文,众生应真实修持,断诸烦恼。
mo-po-lie sen-ji-la-ye.suo-po-he 摩婆利胜羯罗夜.娑婆诃
观世音菩萨现千手千眼,遍照法界,使修持众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摩婆利]为锕永、英雄,[胜羯罗夜]为生性、本性。意为:若皈本性,大勇之德,皆可成就。[娑婆诃]此句连接前句菩萨显现大迦叶尊者法像,指引众生修持。
na-mo-he-la-da-na duo-la-ye-ye.na-mo-ou-li-ye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
皈依礼敬十方无尽佛法僧三宝,皈依礼敬净洁的圣者
[南无]为皈依,[喝罗怛那]为宝,[哆罗夜]为三,[耶]为礼,全句是礼敬皈依三宝。[阿利]为圣者,[耶]为礼,意为:皈命顶礼圣者。
po-lu-jie-di suo-bo-la-ye.suo-po-he 婆嚧吉帝烁皤罗夜.娑婆诃
自在观世音菩萨,而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婆罗吉帝]是说道法无穷,能修,则由清净达於极乐。
[烁皤罗夜]是说修道人欲成清净法身,先要扫除眼根、色尘。[娑婆诃]意为:修道人需再断耳根声尘。
an. xi-dian-du.man-duo-la.ba-tuo-ye.suo-po-he 唵. 悉殿都.漫多罗.跋陀耶.娑婆诃
菩萨以无比的法力与愿力,加持灌顶,使修持众生眼耳鼻舌身意皆得清净自在,而无生老病死苦,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真言
[唵]是诸咒母,[悉殿都]是修道的总枢纽,意为:修道要扫除鼻根香尘。[漫多罗]意为:修道人要断灭舌根,味尘。
[跋陀耶]为随心圆满。意指身为一切痛苦的根本,修道人要断灭身根触尘。
[娑婆诃]为玩结的意思。意为:本咒全篇终了,众生如能诚心持诵,必能有大成就。
第二篇:大悲咒歌词-带拼音
nā mï·hã là dá nā·duō là yâ yē 南 无· 喝 啰 怛 那·哆啰夜耶
nā mï·ā lì yē 南无·阿唎耶
pï lú jiã dì·shuî bō là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pú tí sà duǒ pï yē 菩提萨埵婆耶
mï hē sà duǒ pï yē 摩 诃 萨
埵 婆 耶
mï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摩 诃 迦 卢 尼 迦 耶
ōng 唵
sà pï là fá yì 萨 皤 啰 罚 曳
shù dá nā dá xià 数 怛 那 怛 写
nā mï xī jí lì duǒ·yī mãng ā lì yē 南 无 悉 吉 利 埵·伊 蒙 阿 唎 耶
pï lú jí dì·shì fï là lãng tuï pï 婆 卢 吉 帝·室 佛 啰 楞 驮 婆
nā mï·nā là jǐn chí 南 无·那 啰 谨 墀
xī lì mï hē pï duō shā miē 醯 唎 摩 诃 皤 哆 沙 咩
sà pï ā tuō·dîu shū pãng 萨 婆 阿他·豆 输 朋
ā shì yùn 阿 逝 孕
sà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qiã 萨 婆 萨 哆·那 摩 婆 萨 多·那 摩 婆 伽
mï fá tâ dîu 摩 罚 特 豆
dá zhí tuō 怛 侄
他
Ong.ā pï lú xī 唵·阿婆卢醯·
lú jiā dì 卢 迦 帝
jiā luï dì 迦 罗 帝
yí xī lì 夷 醯 唎
mï hē pú tí sà duǒ 摩 诃 菩 提 萨 埵
sà pï sà pï 萨 婆 萨 婆
mï là mï là 摩 啰 摩 啰
mï xī mï xī·lì tuï yùn 摩 醯 摩 醯· 唎 驮
孕
jù lú jù lú·jiã mãng 俱 卢俱卢·羯
蒙
dù lú dù lú·fá shã yē dì 度 卢 度卢·罚 阇
耶 帝
mï hē fá shã yē dì 摩 诃 罚 阇
耶 帝
tuï là tuï là
陀 啰 陀 啰
dì lì ní 地 唎 尼
shì fï là yē 室 佛 啰 耶
zhē là zhē là 遮
啰 遮 啰
mï mï·fá mï là 么
么·罚 摩 啰
mù dì lì 穆 帝 隶
yī xī yī xī 伊醯伊醯
shì nā shì nā 室
那 室 那
ā là shēn·fï là shě lì 阿啰 嘇· 佛 啰 舍 利
fá shā fá shēn 罚 沙 罚 嘇
fï là shě yē 佛 啰 舍 耶
hū lú hū lú mï là 呼 卢 呼 卢 摩 啰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呼 卢 呼 卢 醯 利
suō là suō là 娑 啰
娑 啰
xī lì xī lì 悉 唎 悉 唎
sū lú sū lú 苏嚧苏嚧
pú tí yâ·pú tí yâ 菩 提 夜·菩 提 夜
pú tuï yâ·pú tuï yâ 菩 驮 夜· 菩 驮 夜
mí dì lì yâ 弥帝利夜
nā là jǐn chí 那 啰 谨 墀
dì lì sâ ní nā 地 利 瑟 尼 那
pï yâ mï nā 婆 夜 摩 那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xī tuï yâ 悉 陀
夜
sā pï hē 娑 婆 诃
mï hē xī tuï yâ 摩 诃 悉
陀 夜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xī tuï yù yì 悉 陀
喻 艺
shì pï là yē 室 皤 啰 耶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nā là jǐn chí 那 啰 谨 墀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mï là nā là 摩 啰 那 啰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xī là sēng·ā mù qiã yē 悉 啰 僧 ·阿 穆 佉 耶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sā pï mï hē·ā xī tuï yâ 娑 婆 摩 诃·阿悉 陀
夜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zhě jí là·ā xī tuï yâ 者 吉 啰·阿悉 陀 夜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bō tuï mï·jiã xī tuï yâ 波 陀 摩 ·羯 悉 陀 夜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nā là jǐn chí·pï qiã là yē 那 啰 谨 墀·皤
伽 啰 耶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mï pï lì·shâng jiã là yâ
摩 婆 利·胜
羯
啰 夜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nā mï hã là dá nā·duō là yâ yē 南 无 喝 啰 怛 那·哆
啰 夜 耶
nā mï ā lì yē 南 无 阿 利 耶
pï lú jí dì 婆 嚧 吉 帝
shuî pï là yâ 烁
皤 啰 夜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ōng·xī diàn dū 唵 ·悉 殿
都
màn duō là 漫
多
啰
bá tuï yě 跋 陀 耶
suō pï hē 娑
婆 诃
第三篇:歌词含义
歌词含义
歌词是指一首歌曲中的文词部分。大多数用以咏唱、并表达较具体内容的歌,都会有文词部分。好的歌,其文词与曲子是骨肉相连、相得益彰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互相配合,成为同时涉及文学和音乐的艺术作品。由于大多数歌词都是押韵的,因此它亦属韵文之一种,是一种文学体裁。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
基本解释
[Words of a song] 声乐作品中的词句平凡的歌词配上壮丽的音乐
详细解释
歌曲的唱词。唐 宋之问《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旧唐书·音乐志三》:“时太常相传有宫、商、角、徵、羽《宴乐》五调歌词各一卷„„词多 郑 卫,皆近代词人杂诗。” 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男遗女一扁担,上镌歌词数首,字若蝇头。”时太常相传有宫、商、角、徵、羽《宴乐》五调歌词各一卷„„词多郑卫,皆近代词人杂诗。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男遗女一扁担,上镌歌词数首,字若蝇头。”编辑本段起源
中国古代的宋词、元曲均是一种歌词,除独立吟诵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当时的汉字发音唱出。可惜现时大部分曲谱已失传,而且因语音变化相当大,古人亦无录音设备,才使今人难以把这些词曲咏唱出来。及至今天的戏曲、歌剧、音乐剧、流行音乐等等同时涉及到文学和音乐的创作,作品的文词部分仍称作歌词。
创作歌词,一般称为填词或作词。编辑本段作用
由于歌词表达了歌曲的宗旨和灵魂,阐述了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所以即使年代久远,有的歌词也不容易忘记。歌词的好坏有时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一首歌的好坏,因此很多著名的歌手也会请著名的填词人来创作,当前歌词创作比较优秀的人有林夕,黄伟文、林若宁、陈少琪等。
随着人对歌词的重视,歌词这一文体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借用。编辑本段分类
从歌词文件的角度,可把歌词分为外挂歌词和内嵌歌词两类。
外挂歌词实际是一个包含时间码和歌词文本的本文文件,内嵌歌词则是把外挂歌词的文本放入了音频文件的文件头中,但内嵌歌词的规格并不统一,如用Windows Media Player制作的内嵌歌词并不能被其它的歌词插件所支持。所以,我们所用的歌词制作工具最好能同时支持外挂歌词和内嵌歌词的制作,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兼容性。
以上内容由http://hospital.qqyy.com/h28969/作者露露整理分享,谢谢!
第四篇:大悲咒
大悲心陀罗尼经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á mï ·hã là dá nā ·duō là yâ yē。)南无·阿唎耶。(ná mï ·ā lì yē。)婆卢羯帝·烁钵啰耶。(pï lú jiã dì ·shuî bō là yē。)菩提萨埵婆耶。(pú tí sà duǒ pï yē。)摩诃萨埵婆耶。(mï hē sà duǒ pï yē。)摩诃迦卢尼迦耶。(mï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唵。(ong萨皤啰罚曳。(sà pï là fá yì。)数怛那怛写。(shù dá nā dá xià。)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ná mï xī jí lì duǒ·yī mãng ā lì yē。)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pï lú jí dì·shì fï là lãng tuï pï。)南无·那啰谨墀。(ná mï·nā là jǐn chí。)醯唎摩诃皤哆沙咩。(xī lì mï hē pï duō shā miē。)萨婆阿他·豆输朋。(sà pï ā tuō·dîu shū pãng。)阿逝孕。(ā shì yùn。)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sà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qiã。)摩罚特豆。(mï fá tâ dîu。)怛侄他。(dá zhí tuō。)唵·阿婆卢醯。(ōng。·ā pï lú xī。)卢迦帝。(lú jiā dì。)迦罗帝。(jiā luï dì。)夷醯唎。(yí xī lì。)摩诃菩提萨埵。(mï hē pú tí sà duǒ。)萨婆萨婆。(sà pï sà pï。)摩啰摩啰。(mï là mï là。)摩醯摩醯·唎驮孕。(mï xī mï xī·lì tuï yùn。)俱卢俱卢·羯蒙。(jù lú jù lú·jiã mãng。)度卢度卢·罚阇耶帝。(dù lú dù lú·fá shã yē dì。)摩诃罚阇耶帝。(mï hē fá shã yē dì。)陀啰陀啰。(tuï là tuï là。)地唎尼。(dì lì ní。)室佛啰耶。(shì fï là yē。)遮啰遮啰。(zhē là zhē là。)么么·罚摩啰。(mï mï·fá mï là。)穆帝隶。(mù dì lì。)伊醯伊醯。(yī xī yī xī。)室那室那。(shì nā shì nā。)阿啰嘇·佛啰舍利。(ā là shēn·fï là shě lì。)罚娑罚嘇。(fá suō fá shēn。)佛啰舍耶。(fï là shě yē。)呼卢呼卢摩啰。(hū lú hū lú mï là。)呼卢呼卢醯利。(hū lú hū lú xī lì。)娑啰娑啰。(suō là suō là。)悉唎悉唎。(xī lì xī lì。)苏嚧苏嚧。(sū lú sū lú。)菩提夜·菩提夜。(pú tí yâ·pú tí yâ。)菩驮夜·菩驮夜。(pú tuï yâ·pú tuï yâ。)弥帝利夜。(mí dì lì yâ。)那啰谨墀。(nā là jǐn chí。)地利瑟尼那。(dì lì sâ ní nā。)婆夜摩那。(pï yâ mï nā。)娑婆诃。(sā pï hē。)悉陀夜。(xī tuï yâ。)娑婆诃。(sā pï hē。)摩诃悉陀夜。(mï hē xī tuï yâ。)娑婆诃。(sā pï hē。)悉陀喻艺。(xī tuï yù yì。)室皤啰耶。(shì pï là yē。)娑婆诃。(sā pï hē。)那啰谨墀。(nā là jǐn chí。)娑婆诃。(sā pï hē。)摩啰那啰。(mï là nā là。)娑婆诃。(sā pï hē。)悉啰僧·阿穆佉耶。(xī là sēng·ā mù qiã yē。)娑婆诃。(sā pï hē。)娑婆摩诃·阿悉陀夜。(sā pï mï hē·ā xī tuï yâ。)娑婆诃。(sā pï hē。)者吉啰·阿悉陀夜。(zhě jí là·ā xī tuï yâ。)娑婆诃。(sā pï hē。)波陀摩·羯悉陀夜。(bō tuï mï·jiã xī tuï yâ。)娑婆诃。(sā pï hē。)那啰谨墀·皤伽啰耶。(nā là jǐn chí·pï qiã là yē。)娑婆诃。(sā pï hē。)摩婆利·胜羯啰夜。(mï pï lì·shâng jiã là yâ。)娑婆诃。(sā pï hē。)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á mï hã là dá nā·duō là yâ yē。)南无阿利耶。(ná mï ā lì yē。)婆嚧吉帝。(pï lú jí dì。)烁皤啰夜。(shuî pï là yâ。)娑婆诃。(sā pï hē。)唵·悉殿都。(ōng·xī
[2]diàn dū。)漫多啰。(màn duō là)跋陀耶。(bá tuï yě。)娑婆诃。(sā pï hē。)
第五篇: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一、顶礼三宝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拜)
一心顶礼过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佛(一拜)
一心顶礼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三称三拜)
一心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二、忏悔文(三遍)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杀害物命我忏悔 不义窃盗我忏悔非礼邪淫我忏悔 恶口粗言我忏悔 兴造毁谤我忏悔 嗔恚嫉妒我忏悔悭吝不施我忏悔 饮食无度我忏悔 畋猎恣情我忏悔 悖逆父母我忏悔烧山林木我忏悔 恶视生灵我忏悔 网捕生雏我忏悔 毁谤三宝我忏悔轻法慢教我忏悔 破用常住我忏悔 污梵诬僧我忏悔 汤斫伤生我忏悔破戒犯斋我忏悔 非理毁用我忏悔 吾我贡高我忏悔 两舌斗乱我忏悔愚痴邪见我忏悔 无量罪障皆忏悔
三、念佛发愿(长跪合掌称曰)
1、观世音菩萨赞叹偈:
稽首观音大悲主(叩)愿力洪深相好身千臂庄严普护持 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 无为心内起悲心速令满足诸希求 永使灭除诸罪业
(叩
龙天众圣同慈护 百千三昧顿熏修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涤尘劳愿济海 超证菩提方便门我今称诵誓归依(叩)所愿从心悉圆
满
2、发十种愿力(出自《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观世音菩萨开示: “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三、南无观音菩萨(百千万声、愈多愈好,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千万声,愈多愈好,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曰:“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五、六字大明咒:嗡嘛呢 呗美 吽(一百零八遍)
大悲忏法所用忏悔文:
(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力,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识,无始暗动,障此静明,触事昏迷,举心缚着。平等法中,起自他想,爱见为本,身口为缘,于诸有中,无罪不造,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戒破斋、毁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凈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涂,备婴万苦。复于现世,众恼交煎,或恶疾萦缠,他缘逼迫,障于道法,不得熏修。今遇大悲圆满神咒,速能灭除如是罪障,故于今日,至心诵持,归向观世音菩萨及十方大师,发菩提心,修真言行,与诸众生,发露众罪,求乞忏悔,毕竟消除。唯愿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千手护持,千眼照见,令我等内外障缘寂灭,自他行愿圆成,开本见知,制诸魔外,三业精进,修凈土因,至舍此身,更无他趣,决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六、诵大悲咒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曰:“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通常需诵7遍、21遍、49遍或108遍。
ná mï ·hã là dá nā ·duō là yâ yē。南 无 ·喝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1)
ná mï·ā lì yē。
南 无·阿 唎 耶。(2)阿(ō读作一声)pï lú jiã dì ·shuî bō là yē。婆 卢 羯 帝· 烁 钵 啰 耶。(3)
pú tí sà duǒ pï yē。菩 提 萨 埵 婆 耶。(4)mï hē sà duǒ pï yē。摩 诃 萨 埵 婆 耶。(5)mï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摩 诃 迦 卢 尼 迦 耶。(6)
ōng。唵。(7)sà pï là fá yì。萨 皤 啰 罚 曳。(8)shù dá nā dá xià。
数 怛 那 怛 写。(9)数(shu读作三声)那(nuï读作二声)
ná mï xī jí lì duǒ·yī mãng ā lì yē。
南 无 悉 吉 利 埵·伊 蒙 阿 唎 耶。(10)阿(ō读作一声)
pï lú jí dì·shì fï là lãng tuï pï。婆 卢 吉 帝·室 佛 啰 楞 驮 婆。(11)
ná mï·nā là jǐn chí。
南 无·那 啰 谨 墀。(12)那(nuï读作二声)
xī lì mï hē pï duō shā miē。
醯 唎 摩 诃 皤 哆 沙 咩。(13)沙(suō读作一声)
sà pï ā tuō·dîu shū pãng。
萨 婆 阿 他·豆 输 朋。(14)阿(ō读作一声)
ā shì yùn。
阿 逝 孕。(15)阿(ō读作一声)sà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qiã 萨 婆 萨 哆·那 摩 婆 萨 多·那摩 婆 伽。(16)
mï fá tâ dîu。摩 罚 特 豆。(17)
dá zhí tuō。怛 侄 他。(18)ōng。·ā pï lú xī。
唵· 阿 婆 卢 醯。(19)阿(ō读作一声)
lú jiā dì。卢 迦 帝。(20)jiā luï dì 迦 罗 帝。(21)yí xī lì。
夷 醯 唎。(22)mï hē pú tí sà duǒ 摩 诃 菩 提 萨 埵。(23)
sà pï sà pï。萨 婆 萨 婆。(24)mï là mï là。摩 啰 摩 啰。(25)mï xī mï xī·lì tuï yùn。摩 醯 摩 醯·唎 驮 孕。(26)jù lú jù lú·jiã mãng。俱 卢 俱 卢·羯 蒙。(27)dù lú dù lú·fá shã yē dì。度 卢 度 卢·罚 阇 耶 帝。(28)
mï hē fá shã yē dì。摩 诃 罚 阇 耶 帝。(29)
tuï là tuï là。陀 啰 陀 啰。(30)
dì lì ní。地 唎 尼。(31)shì fï là yē。室 佛 啰 耶。(32)zhē là zhē là。
遮 啰 遮 啰。(33)mï mï·fá mï là。么 么·罚 摩 啰。(34)
mù dì lì。穆 帝 隶。(35)yī xī yī xī。伊 醯 伊 醯。(36)shì nā shì nā。
室 那 室 那。(37)那(nuï读作二声)
ā là shēn·fï là shě lì。阿 啰 嘇 ·佛 啰 舍 利。(38)
fá suō fá shēn。罚 娑 罚 嘇。(39)fï là shě yē。佛 啰 舍 耶。(40)hū lú hū lú mï là。呼 卢 呼 卢 摩 啰。(41)hū lú hū lú xī lì。呼 卢 呼 卢 醯 利。(42)
suō là suō là。娑 啰 娑 啰。(43)xī lì xī lì。
悉 唎 悉 唎。(44)sū lú sū lú。苏 嚧 苏 嚧。(45)pú tí yâ·pú tí yâ。菩 提 夜·菩 提 夜。(46)pú tuï yâ·pú tuï yâ。菩 驮 夜·菩 驮 夜。(47)
mí dì lì yâ。弥 帝 利 夜。(48)nā là jǐn chí。
那 啰 谨 墀。(49)那(nuï读作二声)
dì lì sâ ní nā。
地 利 瑟 尼 那。(50)那(nuï读作二声)
pï yâ mï nā。
婆 夜 摩 那。(51)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52)娑(suō读作一声)
xī tuï yâ。悉 陀 夜。(53)sā pï hē。
娑 婆 诃。(54)娑(suō读作一声)
mï hē xī tuï yâ。
摩 诃 悉 陀 夜。(55)
sā pï hē。
娑 婆 诃。(56)娑(suō读作一声)
xī tuï yù yì。悉 陀 喻 艺。(57)shì pï là yē。室 皤 啰 耶。(58)
sā pï hē。
娑 婆 诃。(59)娑(suō读作一声)
nā là jǐn chí。
那 啰 谨 墀。(60)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1)娑(suō读作一声)
mï là nā là。
摩 啰 那 啰。(62)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3)娑(suō读作一声)
xī là sēng·ā mù qiã yē。
悉 啰 僧·阿 穆 佉 耶。(64)阿(ō读作一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5)娑(suō读作一声)
sā pï mï hē·ā xī tuï yâ。娑 婆 摩 诃·阿 悉 陀 夜。(66)娑(suō读作一声)阿(ō读作一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7)娑(suō读作一声)
zhě jí là·ā xī tuï yâ。
者 吉 啰·阿 悉 陀 夜。(68)阿(ō读作一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9)娑(suō读作一声)
bō tuï mï·jiã xī tuï yâ。波 陀 摩·羯 悉 陀 夜。(70)
sā pï hē。
娑 婆 诃。(71)娑(suō读作一声)
nā là jǐn chí·pï qiã là yē。
那 啰 谨 墀·皤伽 啰 耶。(72)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73)娑(suō读作一声)
mï pï lì·shâng jiã là yâ。摩 婆 利·胜 羯 啰 夜。(74)
sā pï hē。
娑 婆 诃。(75)娑(suō读作一声)ná mï hã là dá nā·duō là yâ yē。
南 无 喝 啰 怛 那·哆 啰 夜 耶。(76)那(nuï读作二声)
ná mï ā lì yē 南 无 阿 利 耶。(77)阿(ō读作一声)
pï lú jí dì 婆 嚧 吉 帝。(78)shuî pï là yâ。烁 皤 啰 夜。(79)
sā pï hē。
娑 婆 诃。(80)娑(suō读作一声)
ōng·xī diàn dū。唵 ·悉 殿 都。(81)
màn duō là 漫 多 啰。(82)bá tuï yě。跋 陀 耶。(83)sā pï hē。
娑 婆 诃。(84)娑(suō读作一声)
注:特将不同读音标注于句子后,修习时无论哪种读音效力都是一
样的,请同修不要障碍!
七、诵《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
宣化上人在《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中开示:“诵持《大悲咒》的,一定要诵这两个陀罗尼咒,功力才大。”
1、南无日光菩萨(三称)
《日光菩萨陀罗尼》 ná mï bï tuï qú nà mí 南 无 勃 陀 瞿 那 迷 ná mï dá mï mî hē dī 南 无 达 摩 莫 诃 低 ná mï sēng qiã duō yâ ní 南 无 僧 伽 多 夜 泥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ï 底 哩 部 毕 萨 咄 檐 纳 摩。
《大悲心陀罗尼经 》云:“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呪拥护之。诵此呪,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ZHAI。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呪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
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南无月光菩萨(三称)
《月光菩萨陀罗尼》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深 低 帝 屠 苏 吒 ā ruî mì dì wū dū zhà
阿 若 蜜 帝 乌 都 吒
shēn qí zhà 深 耆 吒 bō lài dì 波 赖 帝
yē mí ruî zhà wū dū zhà 耶 弥 若 吒 乌 都 吒 jū luï dì zhà qí mï zhà 拘 罗 帝 吒 耆 摩 吒
suō pï hē 沙 婆 诃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曰:“月光菩萨亦为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此大神呪,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呪而拥护之。诵此咒五遍,取五色 线做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
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八、补缺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
贺贺,苏怛拏,吽。
泼抹拏,娑婆诃。
九、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十、回向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究竟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说明:
1、大悲咒修持方法出自《大悲心陀罗尼经 》,行者应首先学习此
经后,如法修行。
2、《大悲心陀罗尼经 》曰: “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旛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3、宣化上人《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中说:“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 大悲咒》。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身、口、意三 业不犯。身不造杀、盗、淫,心不生贪、瞋、痴,口不起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这叫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一个诵持陀罗尼 者。持五戒,修十善。具十心者,即: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这一生如果你好好持诵《大悲咒》,四果罗汉,十地菩萨,都是轻
而易举,观音菩萨保佑你.“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 具此十心而修持者,无不与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
大悲咒共修: 共修回向:
愿以所修之功德 回向十方三世佛 祈请身寿住尘刹 利益众生脱罪苦 回向虚空遍有情 网络助念之众生 生者一切皆吉祥 亡者宿罪尽消灭 悟证吉祥菩提果 速往无量光佛刹 宝莲花开证九品 普愿众生念弥陀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