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仁大学法律学院学生圆桌论坛在人大法学院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辅仁大学法律学院学生圆桌论坛在人大
法学院举办
12月15日上午,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命的爆发对英美双方都有一定的教诲和启示。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探究宪法斗争如何转为革命,对当今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之间的宪制性事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辅仁大学刘静婷,她的发言题目是《从全民健康保险法的变迁探讨医疗崩坏问题》。她介绍,全民健康保险是台湾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透过公权力介入制定法规强制纳保,现已有超过99%的台湾民众加入,但仍然存在着因给付而导致的收支不平衡现象。她藉由回顾健保法的制定与修正,并观察历次给付制度的改变,详细探讨了医疗崩坏问题及其修正建议。发言结束后,辅仁大学宋佳恩、中国人民大学涂龙强、辅仁大学周玥、中国人民大学王建睿和辅仁大学黄翊翔分别对上述报告进行评议。吴志光教授和姚孟昌助理教授也进行了与谈。随后本单元进入了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师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就前述公法问题深入交换看法。
民法篇
(一)(撰写人:陆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生)
民法单元
(一)于我院明德法学楼602会议室进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博士后许可主持。论坛上,两校同学就情势变更、两岸场外交易的比较分析、劳动法制定、以及肖像权和著作权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主持人许可博士后首先对辅仁大学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短回顾了自己与台湾,包括辅仁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的渊源。在简短的问候后,来自辅仁大学的张芷芸作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采用对双方都公平的解决途径。
评议环节中,来自辅仁大学的郭展玮重点分析了任亚男同学的报告,指出该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提出两岸目前在学术和立法上就肖像权的侵权要件均存在争议,并进一步对报告中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建议,例如在报告案例中提到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将肖像转交他人使用构成侵权,发言人注意到没有侵害著作权人的权利不代表没有侵害肖像权人的权利,但可以对此处的请求权基础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此外,在未构成表见代理时,摄影师伪造授权并不必然导致杂志社不侵犯肖像权人的肖像权,报告人应将这一点纳入考量;最后,郭展玮同学对肖像权和著作权是否真的存在优先顺位提出了质疑。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异冉博士主要就徐凯同学的报告进行评议,指出该选题非常敏锐地捕捉到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并就场外交易市场的相关宏观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回顾了中国现有的证券相关重大文件以及政策方向,并分析了相关监管上的规定及其转变;并指出徐凯同学在使用相关术语时严谨性方面存在欠缺,例如“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一用语过于广泛,不太适用该报告的语境,将“资本市场”改为“股票市场”更为精确;此外,在讨论大陆地区的核准制时也存在用语含糊不清,未区分“发行”、“上市”、“交易”等概念的问题。
来自辅仁大学的高筱茹同学从两岸法律对比的角度就徐凯同学的报告进行了评议,简要介绍了台湾证券市场,包括上柜、兴柜和最近设立的创柜市场等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三个市场上市有不同的条件,兴柜上市的条件较上柜较为松散,原因在于设立兴柜的目的是为中小型企业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提供方便,创柜板市场的定位是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非公开发行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的筹资机制。台湾实施兴柜市场多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其配套股票交易规则并不完善,有时甚至比上柜市场交易的限制更为严格。报告中的新三板形态与台湾的兴柜市场具有相似之处,大陆可参考台湾方面兴柜市场出现的相关问题来完善自身的制度,例如进入门槛虽然低,但也要考虑配套设置,否则为保护投资人而设立的交易限制过多反而会降低其投资意愿;并且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健全市场的发展。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谈、提交权威机关解释等程序性方式来消除。
对于徐月笛同学的发言,程冠婷同学提出三点:一是形式要件缺失是否一定导致物证鉴定意见的不合法?二是物证鉴定意见是否具有独立性?三是专家辅助人应该是证人身份还是鉴定人身份?徐月笛同学的回应:一是大陆地区《刑事诉讼法》仅对“鉴定人、鉴定机构没有签名、盖章”的形式缺陷予以排除,如果鉴定过程、鉴定方法等其他涉及鉴定的事项实际是合法的,只是在文书形式上有所不足,还是可以认为该鉴定意见是合法的;二是如果物证的提取、保管、使用不当发生在鉴定意见作出之前,则鉴定意见一定是不合法的,但如果在鉴定意见作出后物证灭失,存在物证保管链制度的情况下,可以追究保管人的责任,但已作出的鉴定意见在证明合法后可以采用;三是鉴定人是庭审前作出鉴定意见的人,与专家辅助人不同,而且由于大陆地区的证人仅指知晓案情的人,因此与专家辅助人亦不相同。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学界仍在讨论之中,尚无定论。
刑法篇
(二)(撰写人:李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在陈璇副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和辅仁大学的学生就刑法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首先发言的是陈崇光《假释制度之探讨----以三振法案为中心》。他首先讲了2015年2月11日在高雄市高雄监狱发生的狱中人犯挟持人质事件,这是他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接着他讲了假释的意义、假释的起源于沿革、假释制度的理论基础、假释制度的性质、假释制度的优劣与存费争论。然后他讲了三振法案的引进、三振法案的意义与沿革、三振法案面临的问题、台湾与加州三振法案的异同、台湾引进三振法案的疑异。最后得出结论:赞成假释制度。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苛、生命刑和自由刑哪个更有利于打击犯罪、贪污和贿赂的关系。然后同学们进行了回应。
总的来说这次学术交流是成功的,双方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十分精彩。刑法篇
(三)(撰写人:郭晓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下午15:10-17:10,于明德法学楼602会议室分会场举行圆桌会议的刑法组论文交流评议,讨论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魏晓娜副教授主持。
发言人的发言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来自台湾辅仁大学法律学院法研所刑法组三年级的江孟洵同学率先发言,发言题目是:窄门尚未开足?简评2015年刑事再审之修法—以后丰大桥案为例,对台湾地区15年的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进行论述,并认为修法程度远远未达到民众预期。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三年级的李丹同学发言题目为:论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正当性及其路径。针对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否与传统意义上财产可以划等为中心进行探讨,向大家介绍目前为止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逐个分析研究,得出虚拟财产应当受刑法保护及应修改刑法将其入罪的结论。最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向琳玉同学带来:“论我国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的严重危害行为的防控”为题的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进行上述论文的评议环节,每人控制在10分钟左右。
首先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公法组一年级的宋佳恩同学对李丹同学的论文进行评议,在充分肯定李丹同学的学术成果后,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接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三年级郭晓明同学对江孟洵同学关于“刑事再审制度修改”的论文进行评议,并结合两地现实情况对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再审制度做出对比,并指出台湾地区的刑事再审制度的谨慎修法也是一种对司法负责任的做法;最后 辅仁大学法律学系四年级的黄莉媛同学对向琳玉同学的论文进行了点评和问题提出。
评议结束后,大家在魏晓娜老师的主持下一起对3篇论文进行讨论交流,来自两地的同学在互动中都学习到了很多,提升了思维,开拓了视野!
第二篇:人大法学院举办第三届“国际法科学生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举办了三届活动,共有四十多位中外法科学生使用英文同台讲演。中外法科学生互相切磋,在学术观点的碰撞中锻炼了能力、锤炼了思想、建立了友谊。三届论坛有五十余位中外教授和国际律师,他们使用英文对参加发言的法科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点评,为学生的职业准备提供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法律职业家与法科学子的对话,架构了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桥梁。在三届论坛的举办过程中,先后有新华社、中国日报、检察日报、北京日报等新闻媒体给与报道,“国际法科学生论坛”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品牌。
页 共 2 页
第三篇:“食品安全进高校”暨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论坛在人大法学院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食品安全进高校”暨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论坛在人大法学院举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滕佳材指出,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发挥各方优势,为长期开展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打造高端的研究平台。新修《食品安全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法律基础。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法制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和共同参与,也有赖于高校专家学者、学生的良性互动。高校可以成为传播新法、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中坚力量。
王利明提出,食品安全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基本民生问题,新《食品安全法》即将实施,要求社会各界广泛普及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进高校”活动的开展顺时应势,意义重大。各高校将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和普法活动,培育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在高校和全社会营造遵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青森表示,中国社会的新型智库尤其是高校力量可以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次活动是一次积极的功能发挥。同时,通过组织高校学生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意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新华网总裁助理杨庆兵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在公众对食品安全状况普遍关注的当下,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传播者和推动者,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领军者,新华网有责任也有义务对食品安全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监督与引导。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进高校”活动和食品安全志愿者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助力食品安全的积极氛围。
在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秦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做主题发言,并与参会嘉宾就新《食品安全法》实施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相关话题展开研讨交流。
韩院长在总结中指出,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为契机,开展食品安全进高校工作恰逢其时,有助于推动全社会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开展食品安全跨学科研究与复合型食品安全治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在高校和中小学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编制了《中学生食品安全读本》等食品安全宣传与普及读物,今后中心还将与各高校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特色活动,培育专业的食品安全普法与科普志愿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页 共 2 页
第四篇:人大法学院——第四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讲,政治大学法学院公法中心主任吴秦雯助理教授做了题为“优惠性差别待遇之适用:以欧盟、法国与台湾为中心”的主题演讲。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审判长阙铭富、山东大学学术研究部副部长肖金明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社科处处长朱福惠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王磊教授担任与谈。
第五篇:法学院举办第四十期政法论坛
法学院举办第四十期“政法论坛”暨第二期“博士大讲堂”
10月22日下午,法学院在模拟法庭3121教室举办第四十期“政法论坛”暨第二期“博士大讲堂”。本次讲座以“法治视野下的央地关系新动向”为主题,主讲嘉宾为法学院副院长谭波。法学院2011级学生参加讲座。
首先,谭波从社会上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是否满意”这个问题所做的调查、广东省和海南省对节假日的安排等案例引出了本次论坛的主题——法治视野下的央地关系。
接着,谭波提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这个观点,并从财权新争和事权之争这两大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央和地方争议的表现。谭波先从“中央与地方的物权之争”、“发债权之争”、“新税之争”和“财政转移支付之争”这四个方面,并结合环渤海地区围海造陆、南水北调工程、江苏省部分城市投债情况等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述了“财权新争”这一方面。紧接着,他又从广东省代表建议珠三角组合成四市、10年来行政审批项目权力变动、2013年1—5月中国铁路投资增减状况等示例阐述了“事权之争”这一方面。让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情况对央地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之后,谭波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发表自己见解,谭波认真耐心的回答并交流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谭波阐述了自己对央地关系的看法,希望在地方和中央的博弈下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在矛盾中寻找规律;希望我国在单一制的组织体系下应该加强地方自治,保护地方权益,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