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

时间:2019-05-15 07:4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

第一篇: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

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

摘要:通过对生态建筑概念及内涵的分析,结合当今生态建筑在城市中的发展现状,阐释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

关键词:生态建筑;绿色建筑;LEED认证

前言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发展生态建筑的必然性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随着更多的房地产项目把绿色、生态、节能等概念当作营销炒作甚至是获取暴利的工具时,当生态建筑、社区、小镇、生态城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时,概念营销大于建筑本身、甚至鱼龙混杂的情况便开始出现。虽然如此,也要严格对生态建筑进行指标量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系统程序和管理考核办法。以防止个别开发企业借用生态建筑的名词愚弄广大消费者的行为发生。“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 的实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生态建筑”,或者说“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关键的一个方面。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提到“生态小区”、“生态建筑”,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又是如何实现“生态”的呢?

许多人理解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就是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建筑环 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跟绿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比如美国的生态建筑标准,是一个叫做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的认证体系,翻译成中文大致意思是“能源和环境的领先设计”。它追求的是在建筑的整个建造和使用期限内,在完成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小。象我们看到的许多“高档小区”,种植名贵花草,需要昂贵的维护,虽然非常“绿色”,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反倒是不符合“生态建筑”的理念。LEED认证,认证什么

“绿色建筑”的认证算得上是新鲜事物。1993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简称USGBC。很快,他们认识到需要一套标准来定义“绿色建筑”。1998年,这样的一套认证体系出台,就是LEED1.0版。经过广泛修改,LEED2.0版在2000年出台,到2005年修订的LEED2.2版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绿色建筑”的标准被分为了六个大的方面,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位置、水的使用效率、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设计上的创新。

“绿色建筑”的认证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一座建筑的修建者希望获得LEED认证,就向“绿色建筑认证机构”(GBCI)登记申请。GBCI跟建筑设计和修建方协作,对以上六个方面的7项基本要求和69个小项分别评估。7项基本要求是必须满足的,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LEED认证。69个小项中每一个小项可能得到1分,0分或者-1分,最后把得分相加,如果得分在26到32分之间,就可以得到“LEED 认证”,33分到38分则为“LEED银级”,39分到51分为“LEED黄金级”,而52分以上则为“LEED白金”。

LEED认证中的每一个小项,都伴随着一定的建筑成本,有的实现成本高,有的实现成本低。比如,在“可持续的建筑位置”大项中,避免修建过程中的污染是一项基本要求,必须达到才能进行其它的认证。这个大项共有14个小项,如果位置选得合适,那么“发展密度与社区联系”和“公共交通”这两个小项就可以拿到两分,但是“公共空间最大化”就不容易拿到。而在“材料与资源”大项中,收集和储存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是基本要求,而其它方面有13个可得分小项。如果使用回收材料或者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在“能源与环境”大项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越多,得到的分数就越高。例如,如果一座建筑采用太阳能来满足整座楼2.5%的能源需求,就会得到1分。提高这个比例,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如果采用了某些优化设计,使得它的能源消耗比标准消耗要低,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得分越高,意味着实现成本低的得分点都用光了,最后增加分数的成本就越高。所以,要达到黄金或者白金级的LEED标准,增加的建筑成本就会很高。

2009年,UCGBC推出了LEED新版本,使用范围更广,评分更加细化,可得到的总分也变成了100的基本分外加10个附件分值,相应的不同等级认证所需要的分值也做了调整。不过基本理念还是一样——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之类,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中国的生态住宅评估

中国在2006年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居民住宅的,主要参考LEED认证体系,基本目标是“促进住宅小区节约资源(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防止环境污染”。这个评估标准分为五个大项: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按照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各项的评分标准和细则。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随着建筑功能的强化,非住宅建筑的能量资源消耗越来越高。“生态城市”的建设,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的“生态化”势必是一大方面。生态建筑的关键

显然,“生态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好,强调的都不是把建筑修得更漂亮、更气派。它的核心是面对整个自然界的生态保护,途径是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但是,追求方便舒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生态建筑”也无法以牺牲建筑的功能为代价。比如,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为了降低能源消耗而强行不许使用空调,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也不是“生态建设”的目标。

实现建筑或者城市的“生态化”“绿色化”,高科技的应用是根本途径。比如说,如果大量使用透明玻璃,那么对自然光的利用率就会增强,从而降低照明用电。但是,用玻璃代替墙,一方面需要玻璃的强度足够大,否则玻璃易碎的话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需要玻璃的隔热效果足够好,否则对空调和暖气的需求增加,又会增加能源消耗。同时,生产强度和隔热效果满足要求的玻璃和生产普通的墙体材料相比,生产成本和消耗的资源可能会更高。只有把所有的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中的能源消耗,才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更加“生态”的决定。可以说,“生态建筑”的评定标准,既然是“领先设计”,那么就会随着建筑材料和能源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建筑毕竟是给人用的,“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概念,也必将要通过人来实现。比如说,“生态建筑”鼓励节能的交通方式,如公交、拼车、自行车能途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把驾驶豪华车作为追求的话,建筑设计中为此做的所有努力都无法实现。再比如,节约与循环用水、分类回收废品,也都是要靠使用者的“生态意识”来保证的。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当政府、社会和公众都对“生态建筑”的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有意识地区追求,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得到贯彻。

参考文献:

1、韩林飞.生态建筑之内外案例.世界环境,201l.05.

2、王蕾,姜曙光,夏多田.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的研究.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02.05.

3、葛盛.关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与思考.山西建筑,2007.02.10.

4、姚学用,刘玲.生态建筑设计的初步探讨.山西建筑,2007.04.10.

5、徐姝,沈一.《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中国知网,2010年10期 .

6、李勤.On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低碳经济与土木工程科技创新——2010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论文集,2010.10.14.

7、陈莉,刘子辉.浅谈住宅套型设计[J].山西建筑,2010(2):35— 36.

8、李振宇,张玲玲,姚 栋.关于保障住房设计的思考一一以上海地区为例.建筑学报,2011(8):6O一64.

9、杨光.中小户型住宅套型设计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47—49.

10、吴庆松,凤元利,精心设计,保障和谐人居——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设计思考,工程与建设,2012年第26卷第2期

11、高伟炎,金绍勤,小户型住宅设计浅析,科协论坛,2007年第4期(下)

第二篇:生态建筑调研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专业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听见或看见“生态”这两个字。生态已经融入了我们平日里的一点一滴,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正文:在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上,随处可见许多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了屋顶花园而使建筑清爽怡人的新加坡馆、上深下浅契合光照效果的中国馆、“阳光漏斗”照亮地下层的世博轴„„这些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蕴藏着生态之美。

概念:生态建筑就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在对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几个要点,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来诠释其设计要点,以期对我接下来的生态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启发。

第一,要遵循系统化的原则,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合。就是说设计要强调整体优化,集成创新,而不是各种高档节能产品的叠加。

第二,要遵循生态位的理论和生态实际性的原理。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每一项都可以作为一个生态单元,或者是生态元,都有一个适应的生态位,设计如果对位了,就可能持续发展,如果错位了,就可能萎缩,甚至于消失。比如说垃圾,垃圾就是放错了时间和地点的资源,从这个角度讲是不存在垃圾的,只是放的位置不对,放的时间不对的问题。设计师就是要注意寻找适宜的生态位,如果是错位状态,就要想办法把他复位,这个是在生态设计中的一个原理。当然,还有生态位的重叠问题,如果重叠了,就要采取措施来进行生态位的分离。这样就避免了恶性竞争和浪费。

第三,要建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观,其中有四个要点。一个就是建筑跟环境,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建筑本身和它的场地,和外在环境有一个互动的关系,有

一个能量交流的关系。因此设计就不能够只考虑室内,只考虑个体,不考虑环境。再一个就是从时间来讲,要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观念。第三个就是从空间上来讲,要注意空间置换的影响,也就是说这块本来是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通过我的建设破坏了这个环境,就是空间置换会对环境产生压力。

第四个就是资源有限性,要节约、高效的使用资源,这是一个全面的生态建筑观。第四,要树立生态有限的观念。这个观念要从不同的尺度来看。从城市尺度来讲,应该表现在建立自然生态安全网络,需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扩散,稳定性,抗力性。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作为人类的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系统,人类生存就受到威胁。这个问题社会重视得还不够。从住区的尺度讲,是场地的生态和问题。一个场地不光要好看,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植物的生态功能。比如要增加绿量、做人工湿地、结合对污水的处理进行景观的设计等等。从建筑尺度来讲,就是要做生态化补偿。也就是说建筑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怎么样用生态化的办法来补偿。补偿可以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在室外建设有绿地或者人工湿地。建筑上要做垂直绿化或者是屋顶绿化,在建筑内部要做生态核,包括生态中庭、空中花园和生态仓等等。生态核主要解决自然通风问题,同时,要营造一个植物的群落,增加人和自然的接触,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人的健康。

第五,要因地制宜,被动优先。因地制宜,是指不同气候区建造的时候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被动优先就是首先用被动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筑师用自然的方式解决室内的舒适度的问题。如果这个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再借助主动式的控制系统。从经济上来讲,被动式节能最省钱,同时也能营造一些地方性的特点,把地方的文化也融进建筑

第六,要讲学科交叉,多方共建。搞节能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好,不是一个专业能解决的,必须跨专业、或者是跨行业的共建,才有可能。所以,现在建设一栋建筑,一定要有多专业的合作单位一起来配合。

第七,要建设新的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仅仅从设计角度采取措施,解决节能建筑的问题,大概只能解决50%多一点,剩下的40%多是要靠引导绿色消费来解决,要依靠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案例:

(一)、德国巴斯夫“三升房”

相信大家在看到这

名字后,肯定会有所疑

问,为什么要叫“三升房”

呢?那就先来给大家解

释一下吧。巴斯夫是德国的一家化学公司,同时也

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

司。是在一幢拥有70多

年历史的老房子为基础下改造而成的。所谓3升房,是指一年每平方米居住面积消耗的热能只有3升采暖用油,1升油相当于10度电。在与改造前相比,三升房的能源消耗降低了很多,采暖耗油量从20L降到了3L,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降低了七分之一,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改造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设置可回收热量的通风系统、截热技术等措施。所以说,三升房的出现,为住户大大节省

了采暖所需要的费用,同时,在舒适性,节能,环保等方面

是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节能的境界,这还要和它所用的材

料是分不开的。它采用了经过

创新的隔热通风复合系统,新

鲜空气由外部进入装置后,与

一部分试图外出的热空气相互

“切磋”,再进入室内各个房间,保证居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天然而清新。设置可回收热量的通风系统。屋顶阁楼上设有热回收装置,新鲜空气通过顶部通路输入,与排除的热空气换热后进入室内各个房间。这种新风系统是可调式的,并

且每一时间都有新风送入,室内的空气也可通过管道系统,经过热回收装置后排

除。冬季采暖时,85%的热量可回收利用。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新鲜空气的屋子里,相信大家的心情肯定非常的舒适,所以,由此可见,生态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我们可以从三升房中得到一些启示,也许,更多的会是借鉴。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今的房价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许多人都因为买不起房子而苦恼,如果我们可以将这种三升房引进我们的国家,那么,或许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在欧洲,三升房是最受欢迎的房产案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实惠,而更在于它的节能环保与生态,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很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也能出现这种低碳的房屋,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二)、英国贝丁顿社区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来

自国外的生态建筑的节能典范

吧。就是位于英国的贝丁顿社

区。贝丁顿社区是世界上第一

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是

英国最大的环保生态小区。贝

丁顿社区拥有包括公寓、复式

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82套

住房,另有大约250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自居民2002年入住

以来,它蜚声世界,是国际公

认最重要的可持续能源建筑与

居住的范例。

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在于

这个社区的采暖问题,大家都

知道,英国是一个处于高纬度的国家,冬季漫长而寒冷,有半年时间都为采暖期。为减少建筑能耗,设计者探索了一种零采暖模式:生态村的所有住宅都朝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玻璃阳光房。屋面、外墙和楼板选用了300毫米厚的绝热材料,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三层玻璃,窗框选用木材以减少传热。所以,生活在这样的建筑中,不会感到刺骨的寒冷,取而代之的,也许是一股让人舒服的暖意呢。

而在通风的方面,这个社区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它的屋顶上端有一排排色彩鲜艳,外观奇特的“风帽”,那么,它们的作用是神马呢?就是为了将外部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室内,这种被动式通风装置完全由风力驱动,可随风向的改变而转动,利用风压给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空气,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此外,其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可回收排出废气中的50%—70%的热量,从而来预热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

而另一个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水循环了吧,伦敦降雨丰富,通过对雨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使得水消耗量比普通住宅减少1/3。每次降雨结束时,位于屋顶和花园的集水设施会把雨水传送到房子的下面的储水器里,经过自动净化过滤器的过滤,就可以直接清洗卫生间、灌溉树木以及用作公园水景。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条非常给力的提醒,我们国家水资源较为缺乏,人们的节约意识还不是很高,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何乐而不为,可以说,在生态方面,外国人的意识比我们国内的人要注重的很多。

贝丁顿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燃烧木材废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热水罐位于每户的核心位置,在寒冷季节可起到供暖的作用。目前CHP的燃料主要为附近地区的树木修剪废料,往常这些废料被丢弃并填埋而成为城市的负担,对这些废料加以利用既可以产生能源,又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的问题。在长期计划中,以后木屑原料的来源将主要为邻近的生态公园中的速生林。经计算,整个社区需要一片3年生的70公顷速生林,每年砍伐其中的1/3用来提供热能,并补种上新的树苗,以此循环。

去年上海世博会上备受瞩目的“零碳馆”,就是参照英国贝丁顿社区建造,并将保留下来成为世博会的永久建筑之一。在全世界对能源问题高度关注的今天,贝丁顿的建成和杰出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许它就是人类未来居住模式的雏形。

(三)、奥尔良的诺亚

作为新奥尔良生态建筑的代表,诺亚能容纳 2 万

套住宅,3 家旅馆和 1500

个分时度假单元。这座金字

塔形的巨大建筑可以为其中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既

有大小商场,8000 个停

车位,还有文化空间,学校,市政设施,政府机构,以及

卫生保健设施。看起来如果一个人愿意,他可以一辈子不用走出诺亚。尽管听起来在一栋建筑里住上一辈子并不是件有趣的事情,但诺亚的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尽可能全面地满足居民的需要,因为修造这座建筑目的是抵御飓风的侵袭。诺亚的地基可以浮动,主体结构是中空式的,这样的设计使飓风无论从哪个方向袭击都可以将对建筑的破坏左右减小到最低。从可持续性方面看,对待这种超大型建筑人们倾向于抱有怀疑态度,但事实上诺亚可以容纳大量的居民,人数多得足以值得该项目的材料消耗。诺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区内汽车的使用,因为人们可以在一座建筑中满足所有需要,而且建筑内的交通主要通过水平或垂直的电梯完成,可以说它是一座步行者的乐园。其他的环保设计还有可靠的风力涡轮,淡水再利用和储存系统,空中公园加热和制冷管道,被动式玻璃幕墙,污水处理,太阳能列阵还有建在河里的水里发电涡轮等。如果真能像设计者所说

亚可以抵御飓风的袭击,这里将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总结:生态建筑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评价与设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出现。

第三篇:生态建筑小论文

附加小论文:《生态建筑与经济学的关系》

引语:

我是学国贸专业的,算是比较典型的经济学专业。学习了一学期的《生态建筑》之后,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想法,觉得这门选修课除了与地理知识、物理知识、生态环境知识相关之外,也与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觉得自己认识尚浅,写不出深刻的长篇大论,只在此简单地写下一点浅薄的认识,还望老师耐心过目。关键词:生态化 建筑业 生态建筑策略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内容、规模和价值取向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冲突造成的。生态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改造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和价值取向,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人类的生态建筑实践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是人类的一种经济策略。

建筑产业是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业的冷暖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同时建筑能耗占人类能源消费的50%以上,其所占有的土地、消耗的资源、使用的材料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正如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所指出的:城市虽仅占地表面积的2%,但排出的碳占总排放量的70%,工业生产中木材消耗占全球消耗量的76%,自来水消耗占全球消耗量的60%。所以他们主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必须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放在长期发展的战略地位,其发展方向只能选择生态化的道路。

在生态建筑实践中,著名的3R原则,即Reuse(再利用、重复使用)、Reduce(减少消耗和污染)、Recycle(循环使用),更多情况下可理解成经济原则。与此相同的是美国富勒学派提出的“少费多用”原则,这种思想的前提同普通系统论中的整体协同思想是一致的,即整体表现大于部分之和,并认为整体性原则是自然界各种物质的构成原则。按此原则设计的建筑自然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现代仿生学,不但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灵感与妙想,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具有生态价值的仿生建筑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长期效益亦十分巨大,如日本建筑师提出的“新陈代谢”城市设想,通过对生命周期和循环的分析,探求一种将不断更新变化的设备部分和能够长期使用的巨大结构体分开的设计方法,其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建筑行为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人类本来可以选择多种道路,但在目前面临的环境现状下,作为一种经济策略,人类只能走生态建筑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生态建筑就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生态建筑发展的良好前景必定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乌蒙论坛年第期■乌蒙笔谈现旅游收入亿元。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更加凸现。建设生态文明是黔西县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决策是黔西县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共贵州省毕节市委副书记熊灿平什么是“生态文明”简单地说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保持自然界等领域原有的和谐、平衡。我们可以从老祖宗的生活中找到“生态文明”的影子。《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这些经典的记载来自于人类千百年的社会实践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但是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缺乏清醒的认识一段时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倍美国的近倍印度的倍。目前我国仍有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总值的超过了的经济增长。十七大报告及时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毕节是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作了积极努力。年来毕节试验区森林面积从万亩增加到年的万亩覆盖率从年的增加到。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毕节试验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人民群众提高幸福生活水平的共同愿望。加快毕节试验区建设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自年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去年贵州省委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和“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新思路所以必须在毕节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注重教育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环境意识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环境知情权积极推进绿色消费节约能源资源倡导绿色文明提高生态道德水平。在全市范围内普及生态学原理和基本知识使人们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大力实施生态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物链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将绿色理念置入从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种养———加工———运销”配套的产业链。以养殖为龙头以沼气池建设为中心联动粮食、果业、渔业等产业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沼气发酵残留物沼肥综合利用实现大农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增值和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食品推广应用低残留、高效、无毒农药和生物防治推动一批乡镇建立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一批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创建一批农产品品牌。完善水利设施增强供水能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效率。二是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绿化与美化结合造林与开发结合继续推进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造林加强封山育林和水系源头保护禁止滥垦乱伐、陡坡开荒保护天然林资源调整林业结构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和产业功能的乌蒙论坛年第期协调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加强以荒山绿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火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用材林、花卉苗木配套发展木材、果品加工工业。三是实施富农工程发展生态养殖业。加强林地、荒山荒坡、草场资源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稳步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建成一批优质畜牧产品基地。推进养殖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打造畜禽养殖加工———粪便、污水———有机肥———优质无公害蔬菜循环链条实现生态养殖。四是实施生态工业工程发展生态工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水电产业因地制宜开发沼气等新能源积极推广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废渣———建筑材料循环实施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和节约用水专项规划推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淘汰落后用水设备、工艺和技术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创建一批废水零排放企业。加大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环保型链接项目。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为实现毕节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战略上来。彻底放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生产和生活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协调与平衡最终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毕节———以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为例中共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平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和强烈的责任感。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热爱自然、呵护生命、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结合毕节试验区的实际就生态文明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生态文明建设是指科学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毕节是一个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年全区个县中有个国家贫困县、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高达全区农民人均粮食不到斤人均纯收入仅元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人复垦指数高达人民很难走出“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地区境内沟壑纵横、切割较大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之后断言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石山区”。十九世纪末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根据毕节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构想后经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年月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可以说建立毕节试验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二十年来全区封山育林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增加到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平方公里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土壤侵蚀量减少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上升到年的元解决了大部分人民的温饱问题加快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毕节试验区建设不仅使全区人民开始摆脱了“人口膨胀、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而且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转■乌蒙笔谈

第五篇:生态建筑论文中英文对照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比较

[摘要] 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来学习和理解生态建筑,最后希望借助两位大师的突出成就来引起我国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重视和思考。关键词: 托马斯·赫尔佐格 诺曼-福斯特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生态建筑思想 生态美学

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创造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这个崭新的建筑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那么,什么样的建筑可称之为生态建筑呢?

生态建筑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物质能源有序的循环使用,因而获得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建筑环境,并与自然相平衡,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对同样在生态建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国外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能进一步达对生态建筑的认识和理解。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且适合人类的栖居。生态建筑必须满足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建筑物本身绝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建筑物内部的使用者能较好地享受大自然并感受到其赋予的舒适和愉快;第三.室内设计应尽量回归自然,如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理想的室内绿化等;第四,各种物质、源在建筑系统内可以有序的循环转换。归纳起来也就是要做到尊重环境和回归自然。

2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

针对上述定义,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可将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2.1建筑节能

以目前的建筑态势来看,低能耗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较为常见的方式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直接或通过技术转换成为可被建筑利用的形式,帮助建筑在采光、通风、采暖等方面降低能耗。2.2建筑污染防治

建筑的污染防治是生态建筑的重要一环。三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们的治污观念也从只注重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污的治理,逐渐转向了建筑从建设到营运、维护过程中的污染治理。2.3建筑资源再利用

在整个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有50%是在建筑的建造、维护和使用中所消耗的,所以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资源利用在生态建筑这一领域中有待迅速提高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生态建筑材料③的出现缓解了这一问题。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最后是易于回收和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对生态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要进一步研究生态建筑,光靠理论阐述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去分析一些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地研究和理解生态建筑。下文通过对两位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分析和比较,来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生态建筑,从大师的思想与实践中汲取营养,探讨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与前景。

3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q)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一位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同时对生态、环境等负有深深使命感的德国建筑大师。他的建筑作品具有很高的工艺技术水平,他工作的本质意义在于其对生态的关注,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设计中,在教学当中、在经常举办的展览中、在大量的著作中、在与其他建筑师进行的合作当中,他都身体力行。他超越了现代建筑的范式,并代之以更具生态倾 向的价值取向,而这种取向必然取代旧的范式。3.1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生态建筑思想

托马斯·赫尔佐格很少把自己的创作愿望强加于环境之上,而是推测和听从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和循环,本着参与及合作的精神去完成他的工作。他的生态建筑思想是将人类和所有的人工制造物达到一个自然和人造自然的亲切和睦的境地。他始终坚持“从生态到建筑,从技术到自然”的原则,他已经把生态升华成一种思想和精神,并以此贯穿他一生的建筑设计过程。托马斯·赫尔佐格的设计不仅仅考虑一个孤立的内部工作和外在形式,相反,他的设计扩大到对影响建筑环境的所有方面及相互关系的塑造。另外,他十分注重和其他各方面专业人士的紧密合作,通过对新材料、新构件、新系统和合适的设计工具的发展给予建筑设计活动更大的自由,并最终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协调,以及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托马斯·赫尔佐格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除了运

用各种新材料、新构件、新系统之外,也一直在研究和开发更新、更生态、更合理的材料、构件和系统。如:佩托卡波那外墙体系、菲舍尔立面组装系统、日光栅格系统等。托马斯·赫尔佐格更关注的是建筑物在与周围环境协调基础上自身的节能程度、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 托马斯·赫尔佐格很少把自己的创作愿望强加于性。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托马斯认为,建筑师应该利用高效率的技术,因为可以通过采用比常规做法少得多的物质材料,满足同样的功能要求。当然,采用新技术的前提是它们必须是正确、恰当的。他同时非常关注设计的灵活性和建筑元素的灵活性,不仅强调建筑功能的灵活性,还强调建筑细部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4.1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

在现今存在的一些对生态建筑的介绍以及许多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创作思路上,绝大多数集中在对建筑外部环境的物质层面的利用和适应上,如太阳能、地下水的利用等等。这些大都属于建筑物理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而诺曼·福斯特则认为建筑作为空间的建构和场所的确立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物理意义的舒适度上,而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等。从他的伦敦市政厅可以看出他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现代技术利用和审美取向的转变,其生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新的美学——生态美学的完美体现。

诺曼·福斯特除了以上关注点外还十分注重建筑物内部的微观气候,他对建筑微观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纳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最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以上三要素的侧重点和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福斯特不懈追求的方向。他在法国南部的两个作品:卡里艺术中心和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职业中学就是对他生的态气候观的充分表现。他的设计中不仅贯穿着生态设计的理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脉和地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与过去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高技派”相比,这一转变无疑是十分深刻的。它使得“高技派”超越了一种简单的外在风格而步入更深层次的境界。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为“高技派”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国致力于生态建筑领域的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两位大师的对比

通过以上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可以看出: 5.1共同点

两位建筑大师都在生态建筑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都提倡借助新材料、新技术、新系统和合适的设计工具来完成他们的生态建筑作品;都强调在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去为人类创造更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在为同一目标从不同层面做着不懈的努力,给人类创造美好的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5.2不同点 托马斯·赫尔佐格在生态建筑方面主要是从整体环境人手(包括周围环境和建筑物自身环境),去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研究;他一直强调要从人类持续发展的角度,而非短时、局部的视点看问题;他不仅关心过去和现在,他更关心未来;他不仅关心本地区域,而且关心相关区域甚至将来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区域;他更多的是借助与新技术、建筑细部以及不同学科的协作来达到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他所强调的生态建筑不是一种建筑形式,而是 将生态作为一种态度和精神贯穿于他的设计过程及其一生;他在生态建筑方面的研究更加全面和彻底,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设计,真正做到了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尊重环境和回归自然。诺曼·福斯特在生态建筑方面主要是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审美取向来达到生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技术支持以及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创作和外部形体来回应大自然、融合大自然。他的生态建筑设计和作品更大程度的是达到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享受大自然的目的,他的微观生态气候观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高技派”建筑的生态观。他是运用生态的建筑表皮和灵活、适用的内部空间两者的完美结合来达到建筑物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结 语

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给我们以启示:生态建筑不是一种时髦的风格和标签,也不是一个口号。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和技术水平都不十分先进的国家里,建筑业的各个环节更应该贯彻的是生态建筑思想。其实,中国也不乏适应自然环境的建筑精品,如:西北的窑洞——纯粹的绿色建筑,低能耗、低污染、冬暖夏凉、环境宜人,还有大草原上的毡房、新疆的风塔等等。中国的未来建筑不应再盲目地效仿外国的种种风格流派,这种单纯从形式上的移植,不利于中国自身建筑特色的形成,对于建筑工作者的创造性也是一种扼杀。正如托马斯·赫尔佐格所说:“不能简单地制定一个生态的国际标准。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条件,还是应该根据国情去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状况令人堪忧,中国的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发达国家所具有的技术、材料、系统以及理论支持,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借助国外的经验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道路。

目前,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实践以及认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一些针对性的相关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一是加强生态意识及生态建筑的宣传,从而唤起全民的重视,培养生态意识;二是组织生态建筑科研机构,进行生态建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为中国建筑师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三在高校建筑学教育的大纲中增加生态建筑知识和设计课程的比重;四是通过建立机制来鼓励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正在或已经这样做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刁文怡.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华中建筑,1999(3):48—51. 奚于成.建筑·生态建筑·数字生态建筑.华中建筑,2005(5):68—69. 3 金武.生态研究的误区华中建筑,2001(5):18 4 郑炜迈向生态的高技术建筑.华中建筑,1999(1):105—110. 5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 6 英格伯格·弗拉格等著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技术.李保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Ecological building and rather well-known foreign architects

Abstract

Generally stating the concept and the expression of ecological buldings and comparing 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r'stheories and works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to learn and acknowledge ecological buildings,this articIe wants to stimuIate Chinese architect s’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by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the two masters. Key Words Thomas Herzog,Norman Foster,EcologicaI building,Expressjon form of ecological building,Theory Of ecological bullding.Ecological esthetic

Now, with the people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awareness, as well as urban greening, increasing development, to create low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building environment of the new building researc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pected.So, what kind of building could be called eco-buildings?

1The concept of eco-building

The so-called eco-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ecology, building technology, science and other relevant subject knowledge, reasonably arrange and orga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s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in the field and the environment form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overall, and suitable for human dwelling.Ecological building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first, to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n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buildings must not be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pollution or destruction of buildings within the usercan better to enjoy nature and feel that conferred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The interior design should try to return to nature, such as natural lighting,natural ventilation, use of solar energy, the ideal indoor green;Fourth, a variety of substances, the source within the building systems can be orderedcycle of conversion.To sum up is to achieve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andreturn to nature 2 Manifestations of ecological building For the above definition, the pres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stance,manifestations of ecological building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2.1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View to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trend, low-power has become one of theimportant symbol of ecological building.The more common way to solar, wind, hydro, geothermal and other non-polluting energy, directly or throughtechnology transfer, building use form, to help the building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lighting, ventilation, heating, etc..2.2 Building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e cor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waste problem.People's concept of pollution controlto focus only on production, the life process in sewagmagradually turned to the building from construction to 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of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process.2.3 building re-use resources

In the entire world's energy consumption 50%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maintenance and use of consumption, so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recycling and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use in ecological building to be rapidly improving link.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③

alleviatethis problem.First of a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aving resources and energy, followed by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finally the easyrecovery and recycling.Above discussion,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However,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is not enough torely o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we need to analyze some examples, theory and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building.Below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eco-building ideas and works of two masters(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r),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learn from themaster of thought and practice nutrition,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3.Thomas Herzog

Thomas Herzog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have a deep sense of 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German masters of architecture.His architectural works have a high level of technology,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his work lies in its ecological concern, not only in his desig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ften exhibitions,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architects, he personally.He goes beyond the paradigm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replaced with more eco-dumping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is orientation is bound to replace the old paradigm.3.1 Thomas Herzog, ecological building thought

Thomas Herzog rarely impose their own creative aspir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bove, but to speculate and listen to the change process and the cycl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pirit of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to complete his work.His ecological building human and artificial matter to a natural and man-made natural cordial and harmonious situation.He alway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from ecology to architecture, from technology to nature”, he has eco sublimated into a mental and spiritual, and throughout his life, th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Thomas Herzog's design is not considered an isola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m, on the contrary, his designs expand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In addition,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work closely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 to give greater freedom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ctiviti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new components, the new system and appropriate design tools, and ultimately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building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omas Herzog in the architectur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transport In a variety of new materials, new components, the new system, has been updat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re ecological, more reasonable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systems.Such as: Peituo Kaposi external wall system, Fischer facade assembly system, solar grid system, and so on.Thomas Herzog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buildings in harmony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Thomas Herzog rarely own creative desire to impose.Architectural detail through carefully designed to improve resource and energy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cost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o focu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omas believes that architect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chnology, because of high efficiency by using much less material than conventional practice materials to meet the sam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Of course,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they must be correct and proper.He also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flexibility of the design flexibility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s,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building function, but also stressed that the flexibility and versatility of the architectural details.4.1 Norman Foster ecological building think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exist today, and many architects of ecological building creative ideas, the vast majority focused on the use and adaptation of the materia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uch as solar energy, use of groundwater.These mostly belong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building physics.Norman Foster building constructed as a space and place is established not merely meet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comfort should be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aesthetic orientation.His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can be seen from the London Guildhall,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eperfect combination of ecology and art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a new aestheticArchitecture +technology.Li Baofeng translated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ublishing House.2003

下载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英语论文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Author: xxxi 作者:xxx Company: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单位:xxxxxxxxx院xxx专业 Abstract Ec......

    生态建筑概论调研报告

    《生态建筑概论》调研报告组员:孙鸿鹏0121106220112郑玄0121106220104方超0121106220101汪宇0121106220108摘要:当今时代,良好的家居环境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重要目标。然......

    推进生态经济 实现泾县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经济 实现泾县可持续发展(口播)近年来,我县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狠抓污染减排和生态创建,加强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有力促进了全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走生态之路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之路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所担负的满足人口衣食之需的责任日益加重,农业自然资源载荷也日益加大。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的情况仍未......

    树立生态文明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深入理解和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 [摘 要] 党的十大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 “四位一体”上升到 “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

    竹建筑生态环保使用研究

    最生态环保材料竹子建筑使用研究 1、引言 钢材、水泥、玻璃、砂石、粘土砖及其它金属、化工材料,其原料都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我国在建筑材料制造过程中,约消耗近百亿t的矿......

    德国“植物生态建筑”[最终定稿]

    德国“植物生态建筑”在德国的汉诺威市,建筑师和生态学家联手合作,共同设计规划,建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住宅区内,69套院落式上下两层的民居错落有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