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会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二、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问题表现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工会的职责、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把职工的意愿和工会的主张变成各方的广泛共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将分散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共同行使权利、表达意愿,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与生俱来的实力上的不平衡有所缓和,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公平协商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保障。工会具有怎样的职能以及这些职能是否被切实履行对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劳动者本身,抑或用人单位还是各级政府劳动部门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从余杭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来看,工会在作用发挥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强资弱劳”影响工会作用发挥
①源头机制不健全,导致职工的意愿和工会的主张难支持。
就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维护而言,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争议权是基础内容。而罢工权是争议权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在发达国家中,使用罢工这种有效手段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劳动权利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属于一种国际惯例。而在目前中国的劳动政策有团结权和集体谈判权方面的内容,但在争议权方面尚没有罢工这一内容。由此,从一个重要的方面造成中国劳动政策明显的不完整性。而我国现有《工会法》无法适用于农民工,无法对维护农民工的权益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工会形式单
一、经费来源渠道不合理、与资方关系定位不合理等因素也阻碍了工会作用的发挥。
②违法成本过低,导致职工利益难保障。
我们还是以罢工权为例展开具体分析。一些地方甚至将工人罢工现象当作违法活动来对待,将之视为“闹事”、“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这种不正常的情形,使得在劳动关系当中处在弱势的劳动者一方缺少一种十分有效、有力的谈判压力工具,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容易处于不利的境地,难以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基本权利和合理要求。例如,③工会资源手段的缺乏,导致工会的作用力难发挥。
我们从两方面来反映这个问题存在的背景。一方面是经济成本。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农民工权益被侵害后,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走完上述所有程序,农民工至少就需要支付920元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是时间成本。在劳动监察大队处理阶段,至少需要1-3天的时间成本;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阶段,至少需要3-5天的时间成本;在法院一审阶段,至少需要3-5天的时间;在法院的二审阶段,在法院执行阶段,至少需要1-3天的时间。按照这种最保守的计算,农民工在依法处理阶段,需要花出的时间成本在11-21天之间。在这种体维权成本过高,工会资源手段的缺乏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工会的作用力难发挥。
2、体制机制的现状,束缚工会作用的发挥
当面临工会主席、企业领导的“双重身份”的尴尬下,他们既是职工代言人,又是企业员工,自身也有“保饭碗”的顾虑,这点完全可以理解。但理解不等于坐视,更不能放弃,否则就是失职。而有的工会领导虽然非官一身轻,但正所谓人微言轻,在缺少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也没有多少实质的话语权。结果只能是,工会要么不替员工发言,要么不敢或无法替员工发言。这种角色不清,腰杆不硬的现状决定了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尴尬位置,也决定了束缚工会作用发挥的必然性。
3、工会队伍的现状,制约工会作用的发挥
①维权意识的缺乏,导致工会作用发挥基础的不足。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初就有人指出,劳动者虽然拥有较多权利,但他们能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呢?当工会本身存在着维权意识薄弱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工会作用的发挥。而我国《工会法》的大多规定是“听取工会的意见”这就使工会在参与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法律对工会发表的意见的效力也未做规定,更使工会的参与权大打折扣,让工会本身都觉得自己是个“花瓶”形同虚设。
②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工会作用发挥实效的不足。
在劳动关系日趋复杂而且重要的今天,工会要切实履行维权职能并以此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迫切需要大批懂专业知识、有谈判能力而且敢于说话、善于办事的专家型干部。然而目前,工会不乏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为职工办事的干部,却缺少专业人才,面对新形势新课题,往往“力不从心”,给人以“工会只能办事务、搞活动,不能担当大任”的印象。
③干部素质的缺乏,导致工会作用发挥效率的不足。
有些地方工会由于领导干部素质的缺乏,竟成了用人单位的附和者,反过来剥削侵害劳动者。这主要是因为工会负责人思想道德不高,责任不强,对劳动者的感情不深,因此我们必须严把工会负责人的选拔,让真正有才能,能替职工说话的人“在其位”,“谋其政”。
三、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对策建议
余杭目前的劳动关系状况从总体上讲是协调稳定的。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协调处理的难度也相当大。工会要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上下功夫,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各方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
1、积极争取党政重视,推动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
首先,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决定了工会必须坚持党对工会组织的绝对领导,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活动,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新时期工人运动的基本主题,引导职工群众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利益关系调整,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其次,组织领导体制上坚持实行工人阶级队伍的广泛联合和工会组织的高度统一,实行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相结合的组织体制,这一组织领导体制源于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利益主体多元化,工会协调利益关系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要能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在全面履行职能的前提下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工会组织必须立足国情,注意把握国际工会运动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既学习和借鉴外国工会的有益经脸,又不照搬外国工会的发展模式,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2、健全完善源头参与机制,推动规范有序劳动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已经赋予了职工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正当权利,尤其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加强化了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因此,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弥补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宏观管理和企业自主管理之间的缝隙。首先,要提高各级人大中职工代表的比重,探索由目前的区域性选举产生代表转变为区域性选举与工会系统选举职工代表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工会界人大代表在立法参与中的作用。第二,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法律应尽快提上立法日程,可在现有《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和制定一部经由国家级立法机关颁布的工资集体协商法律、法规。同时,为了昭显法律的强制力和刚性,法律责任条款尤其不可缺失。如相关立法应当将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工会或者职工代表提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求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违法处罚条款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第三,要加大检查督促和执法的力度。许多劳动关系的矛盾都是由企业的工资福利分配制度引发的,但在矛盾的初期,很多职工因惮于企业的威慑,不敢提出协商要求。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当强化检查督促,动员和支持各级工会开展“要约行动”,推动企业自觉接受要约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同时,劳动部门应加大对涉及工资和薪酬制度的执法、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对拒绝职工方提出的工资协商要求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促使企业正确行使工资分配自主权,推动劳资双方真正就工资问题进行协商共决,并使之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
3、发挥劳动关系三方作用,推动公正合理劳动关系的完善。
一、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的思考
制度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推动工会维权工作,除了秉持科学的理念,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机制加以保障。而利益协调机制则是做好维权工作的首要先决的条件,是维权观的首要组成部分。具体解释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正确协调职工群众共同利益和农民工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推动创建企业的长期和谐稳定,需要建立健全与建筑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工会在主动参与企业各项管理,充分发挥在协调劳动关系、参与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理解与合作;第四,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规范劳动合同内容。
二、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
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维护职工个人利益相统一,这是我们维权的基本原则。而诉求表达机制,则是做好维权工作的重要途径,是维权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民主渠道作用,做好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工作,使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畅通无阻;拓宽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渠道,配合工会搞好有关职工、含农民工维权的调研考察活动等,为职工表达利益诉求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通过深入工地项目开展调研,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公布职工维权热线电话,健全工会信息收集、整理机制,及时掌握、深入分析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会组织的政策和建议,代表职工督促企业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利用好工会的宣传阵地和企业的主流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表达职工的意愿,反映职工的呼声,宣传工会的政策建议,以取得企业各级组织对职工和工会工作的了解与支持。
三、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的思考
面对现今劳动关系矛盾复杂多样的现实情况,工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调处矛盾,最大可能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要从建立健全职工队伍状况、劳动关系矛盾的调查和分析机制入手,会同人力资源部、劳务公司等部门和职工代表团组,建立健全三方共同负责的劳动关系矛盾预测、预报、预防机制,做好劳动争议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等工作,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做到不回避矛盾或者遇矛盾绕道走,尽量使矛盾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努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四、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
维护和实现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员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劳资和谐的要求,也是各级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权益保障机制又是做好维权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维权工作最终效能的体现;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应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以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内容,建立健全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努力为职工群众说真话办实事。
4、注重运用两项制度,推动互利双赢劳动关系的实现。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个人的行动经常会受到各种组织的强大压力,个体化的参与和表达就显得软弱无力。这就要求:一是发展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决策透明与员工参与,使之成为维护、参与和监督的平台,进而达到双赢。二是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点放在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通过规范协商程序,提高集体合同的质量。例如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一剂缓解劳资矛盾的良药。一方面,劳动者可以凭借工会的力量,依法与企业代表进行平等的对话,以防止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自身的诉求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企业也不会面临劳动者以协商以外的更激烈的方式要求涨工资等难题,保证了企业生产的稳定与有序。在一个越来越强调理性博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工资集体协商为劳资双方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讨论平台,让双方可以完整地表达各自要求,并在经过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5、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制约工会作用发挥因素的化解。
要想让工会可堪大用,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克服不敢谈、不会谈的困难,保证工会的独立性和博弈权。所谓独立性既包括独立于企业法人的利益之外,能够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待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也包括使用专业的知识,以专业的判断推进企业与员工的协商。所谓博弈权一方面是指工会拥有与企业对话和协商的渠道与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渠道和能力受到制度保障,如果企业采取不合作和拒绝的态度,甚至采取直接和间接打压的做法,企业就应该受到相应的严厉处罚。只有当博弈权受损能够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救济时,工会的博弈权才能够真正落实,成为与企业协商的筹码。
6、提高队伍素质,推动工会维权实效的提高。
首先,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工会要努力提高维权的时效性、提高工会组织吸引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到入会的实惠,尊重会员在工会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自上而下地成立工会联合会和自下而上建立基层组织并广泛发展会员相结合的办法,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应注重巩固老会员与发展新会员的结合,既要重视工会的组建率,更要看重职工的入会率;注重单位变更后工会会员身份的确认与关系重建,打破工会现行的条块分工,建立区域性和行业性的工会组织,实行会员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的管理制度,减少会员流失。其次,工会要把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会是一个学校,是一个学习联合的学校,学习团结的学校,学习保护自己的利益的学校,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学习管理的学校。工会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和企业重视和搞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不断增强职工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技术教育阵地的作用,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篇:公司组织生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公司组织生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公司党组织机构概况
公司党委共有基层党委10个(直属9个、托管1个),基层党总支5个(直属5个),基层党支部200个(直属11个,托管2个),现有党员总数2899名,其中在岗党员2580名,离退休党员319名。
二、公司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及案例
党组织生活是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的根本保证,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有着突出的作用。当前,公司各级党组织坚持开展党组织生活整体落实较好。
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方面,公司党委每年年底前统一部署安排所属党组织严格按照确定召开时间和主题——深入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撰写发言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情况通报——会议记录的流程组织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达到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在“三会一课”方面,公司党委要求各所属党支部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并将“三会一课”要求纳入到“创先争优”考评标准中,每季度对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价,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改进,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以及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评价的依据。今年“七一”前后,公司党委除按照要求由支部书记讲党课外,党委委员也分别到所在党支部为支部党员讲党课,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党性意识。公司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以详细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主要内容,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党课,公司领导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该支部的党课活动。
在党日活动开展方面,公司党委按照“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党日活动的程序、内容以及时间要求,绝大多数党支部均能按照每月一次组织开展党日活动。“七一”前后各所属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奉献岗位、义务劳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公司党委通过制度约束与指导,做到了党日活动开展有方案、有资料、有总结、有评比、有落实。通过活动经费的拨付对党日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党日活动按流程、按要求开展起到了督导作用。
三、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从目前公司党组织生活的现状看,总体上实现了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个别党组织在坚持开展党组织生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的具体要求不甚明了。一些党支部将“三会一课”简单地理解为党日活动,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落实不到位。有些党支部把支委会开成了工作会,对组织生活会的具体要求一知半解。
二是组织生活还存在形式主义现象。部分单位党内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只是在形式上继承,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个别党组织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民主气氛不够浓厚,思想放不开,做不到畅所欲言,存在等待观望的现象。
三是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和创新。部分党组织大多以开会形式过组织生活,且党组织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大多数是单向的,主要由党组织书记或者是组织者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缺少互动性。组织生活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为主,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四是组织生活系统策划不到位。个别党支部未按照要求对组织生活进行系统策划,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存在着组织随意、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组织生活目标不明确,效果不理想。
五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缺乏自觉性。有的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持无所谓态度,以工作忙等理由推托,表现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反映组织生活形式陈旧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缺乏参与兴趣;有的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一言堂”,缺乏党内民主,参与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重经营,轻党建”的思想,不能真正从战略和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把组织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会议,仅停留在执行制度的要求上。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感悟到组织生活对党的组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组织生活质量的高低对党组织建设以及促进经营管理有多大的促进等。
二是缺乏组织生活抓落实的管理体系。个别单位未建立起针对党组织生活落实情况的监督落实机制,缺乏有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内容记录上的检查,而忽略了质量上的指导和评估。
三是党组织书记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各所属单位党支部中,支部书记大多为兼职,个别支部书记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专业技能上表现优秀,但对党务工作不重视、不精通,理论水平不高,造成党建工作打不开局面,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四是开展组织生活与经营管理工作脱节。个别党组织对组织生活需解决的问题、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关系把握不准,把开展组织生活与经营管理工作完全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认为组织生活就是纯粹的党建工作,导致开展组织生活缺乏实效,难以产生具体工作价值,得不到广大党员、职工的认同。
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
要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就必须明确要求,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精心安排。
一是要充分认识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过好党内组织生活,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党章》规定:党内不允许有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因此各级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过好组织生活作为一件头等大事,在思想认识上要上水平,这是确保组织生活不走过场的关键之所在。
二是要明确组织生活的制度。各所属党组织要进一步明确组织生活相关制度要求,加强组织生活日常管理,用制度管人,凭制度管事,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评价制度,真正把着眼点放在促进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上。
三是要加强党务工作人员培训。要落实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党组织负责人培训,使党组织负责人指导自己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四是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开展组织生活要在内容上要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经营管理工作重点相结合,与广大党员的思想现状相结合,立足时效性和针对性。力求通过组织生活这一途径,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改革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五是要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会影响组织生活的质量,会影响党员的参与热情,选择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可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生动而富有成效。因此,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呈现出多样性,对传统的活动形式要有选择的继承和创新。如可通过组织开展“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大赛、“创意党课”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8-8-29
近期我们对某地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发现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呈快速下滑趋势,信贷风险的内部制衡机制十分薄弱,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审查、审批操作流程有失规范,严重威胁着该行信贷资产安全和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发现信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贷款和集团授信超比严重,股东贷款和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突出。据调查,该行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62%;关联企业集团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其中20%的单户贷款超比,26%的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余额超比。前20名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
(二)贷款流动性差,借新还旧、还旧借新、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严重。据了解,该行借新还旧等转化重组类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加之近年新投放尚未到期的贷款中,根据借款人现状分析,仍有大量贷款到期难以归还,转化重组贷款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推迟了信贷资产潜在的风险的显性化。
(三)关联担保、互保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担保物质量不高,弱 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在该行贷款的关联企业贷款中,近50%的系列贷款存在着严重的关联担保问题,部分已经发生严重风险。而在该行非关联企业贷款中,互保现象也普遍存在。在抵质押贷款中,部分抵质押物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问题,如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部分民办院校用教育收费权质押,部分房地产公司用经营权质押,造成处置变现困难;甚至还有部分抵押房地产评估价值偏高,或者是部分土地和在建工程分割抵押,也造成处置困难。部分担保物质质量不高,直接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四)资产客户群体中,低风险、优质客户占比低。该行资产客户中,主流资产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资产规模小、主业不突出、抗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了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而涉及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公司客户占比少,贷款余额在客户结构中占比也过低,缺少一批交通、能源、电力、通讯和以政府为背景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的主流客户群体。
(五)信贷资产质量长期未得到真实反映。由于受到监管、公众形象和信贷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反映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相关数据存在着较大人为调整因素,信贷资产质量信息长期失真,如贷款的五级分类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转化贷款占比较高等。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政策导向存在偏差,部分信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造 成该行近几年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目前市场信用环境较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波动较大和该行对信贷风险识别、控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对自身信贷资源包括信贷资金、人力资源的承受能力缺乏一个长远、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定位,盲目地追求大而全。二是对目标客户的营销向导缺乏必要的引导,近年来该行对资产客户的营销主要是以各基层行各自为战,造成该行有限的信贷资源使用过于分散,管理难度加大,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该行发展的具有该行特色的信贷业务框架。三是部分信贷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在贷款营销和审查审批过程中,有些基层行没有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作为首要条件,存在以牺牲风险为代价追求即期收益或短期收益的趋向;有些基层行存在着通过“以贷引存”,即以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而盲目追求存款扩张的现象。而重当前投放、重即期收益而忽视今后贷款是否能够安全收回的短期行为更是比比皆是。
(二)信贷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近年来,该行信贷管理的框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甚至缺失的问题。一是评级、授信和贷款审查流程全部通过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单线完成,缺少必要的内部制衡机制,也不符合监管当局的基本要求。二是未按照监管当局的风险控制要求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对于大额贷款、关联交易、股东贷款和特别授信业务等易产生重大风险的授信业务,尚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流程,完全依赖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少必要的内部机制,导致违规和风险贷款不断发生。三是信贷 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近年来该行信贷业务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货前营销、轻贷后监管的趋向。而大部分信贷管理人员即为贷款审批人员,信贷综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大量信贷综合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四是在该行现行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中,缺少必要的项目评估环节和贷后管理环节,由于没有设立项目评估机构,大量项目贷款均按流动资金贷款投放,风险难以准确判断,造成项目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三)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不够健全和优化。一是部分必要的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尚未建立,如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股东贷款管理办法、贷款担保管理办法、担保公司评级授信办法、房地产评估机构和会计报表审计机构管理办法、不良客户管理办法、已核销贷款管理办法、信贷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办法、项目贷款操作流程、信贷中间业务收费办法等一系列必要的业务规章和操作流程不够健全。二是现行的部分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还不够完善,部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亟待完善、修订。三是该行目前实行的客户评级授信指标体系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主要对国有企业的评级授信标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当局对风险识别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完备性有待优化提高。
(四)在信贷业务操作中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一是受信业务尽职情况不够理想。在授信业务的受理、客户调查、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管理的各个环节,部分工作人 员还没有按照授信工作职责履行最基本的尽职要求。二是存在执行制度存在不严问题,有效的制度形同虚设。如单户贷款超比、集团授信超比、关联担保、贷款转化、归口管理、以流动资金发放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按短期贷款发放、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发放无真实贸易背景和无真实用途的存单质押贷款、抵押物评估不按规定进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掌握过松、基本的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信贷资产质量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了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贷款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产质量低下,致使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部分过度扩张、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由于资金链断裂和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这也是导致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客观原因之一。
三、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项信贷管理制度,完善和优化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一是尽快制定出台目前缺失的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股东贷款管理办法和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付诸实施。不断优化评级授信体系,使之与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要求相适应。二是调整和增加必要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下放低风险业务的审批权限,增加项目贷款评估和贷后管理业务流程,以强化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二)改进信贷管理模式,加大信贷管理工作的深度,提高管理实效。要根据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按照归口管理、相对独立的原则建立大信贷管理组织框架,可在信贷管理部下设评级授信、项目评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制衡的二级信贷业务操作机构,并通过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的有机衔接,实现既统一管理又相互制衡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
(三)调整贷款政策,开发建立低风险优质客户群体。通过逐步调整贷款定价政策,降低优质,低风险客户的准入门槛,提高对基层行信贷业务的营销引导力度等手段,营销一批涉及石油、电子、交通、煤炭,矿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的重点客户,逐步使资产客户结构得以优化,形成以低风险优质客户为主流的资产客户群体。
(四)加大对存量贷款中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通过逐步压缩,增强担保、贷款重组,依法清收和贷款核销等措施降低信贷资产风险和不良贷款占比,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特别是对关联企业系列贷款出现的风险要统筹兼顾,力争平稳着陆。
(五)积极拓展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银监局、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机构联系,借鉴其他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经验,不断寻找通过资产置换、打包出售、软贷款、还本免息等方式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
(六)增强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加强对基层行和工作人员对信贷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违章操作行为的处罚力度,落实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基层行不良贷款控制计划执行情况和信贷资产质量的考核力度,增加不良贷款清收转化工作在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中考核权重,建立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激励机制,同时对清收转化工作不力,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恶化的部门进行处罚。
作者:王恭让 李国科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8年2期
责任编辑:萨日娜
第四篇: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清泉二小
李丽芳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而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而我们的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我想谈一谈出现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思维定势干扰审清题目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或眼前看到的某种心理习惯的干扰,在审题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产生思维上的定势,使审题有误,解题出错。如:“3元买了6支铅笔,问每支铅笔多少元?”学生有可能因为经常用大数除以小数,而把这道题解为6÷3=2(元),得到一支铅笔两元。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思维定势造成的。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虽然做题时不要求读出声音来,但是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句都要在心里读出来,同时要在头脑中思考。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学生就会明白3元是总价,6支是数量,求单价应该用总价除以数量,而不能用数量除以总价,脑子里就会出现单价=总价÷数量这样的关系式,这道题就顺利完成了。看准,心读,脑记这是认真读题审题的第一步。
2.心理畏惧丧失解题信心
小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当他们看到问题中条件繁多而又复杂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心情立即变得紧张起来,再也不想去多看题目,更不愿意去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了,因此学习的自信心就丧失了。如五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一只杯子里装满牛奶,小明第一次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搅匀;第二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三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四次全部喝完。小明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本题由于喝了四次,每次喝了牛奶后又加满水,次数较多,条件较多、较繁,分析思路较乱,计算步数较多,审题时就认为有一定的难度,即使分析计算,还不一定正确,因此,往往会吓退学生,他们可能自动选择放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动脑思考,仔细推敲。在认真读题的过程中,要仔细推敲题目中的字词,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当中许多字词需要学生去动脑思考。语言文字是题目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在这道题中,小明尽管喝了四次,有三次喝的都加满水,但是并没有加牛奶,也就是说自始至终只有一杯牛奶,最后全部喝完。所以,小明四次一共喝的牛奶是1杯。
3.思想受阻思路无法延续
低年级学生独立读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差,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如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只要细心审题,题意就能理解,问题就能解决。但是在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非常醒目,而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解题的思路就无法延续。
例如:“有一种圆柱形食品罐头,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0厘米,侧面贴上商标纸,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100个这样的罐头需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去掉“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这个条件,学生的思维还比较流畅,都知道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分别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为长和宽的长方形的面积,100个这样的长方形面积就是本题的所求,即2×3.14×6×10×100平方厘米。而本题中含有条件“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候我们老师就应该善于帮助学生重点理解“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这个条件,为学生扫除审题的障碍,理清审题的思路。在这里,由于增加了1厘米的接头,所以商标纸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就不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了,而是等于底面周长加上接头处的1厘米,即2×3.14×6加1,宽还是圆柱体的高,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能展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即可列式为(2×3.14×6+1)×10×100。
4.情境插图困扰学生的思考
现在的书本上很多解决实际问题多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而学生在练习时有时却是纯问题的理解,学生找不到条件或找错条件。如第六册数学书第12页的第5题:我们2天共吃害虫780只,问: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多少只?(隐含条件:图画中是3只燕子)没有认真审题的孩子就将这道题解答为:780÷2=390(只)。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要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一起分析,并能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3只燕子2天共吃害虫780只,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多少只害虫?这道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在以前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其实,不管学生审题正确与否,都要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习惯。……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的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在座的教师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让我们共同努力,教给学生科学的审题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审题方法独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五篇: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人才流失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
纵观现代企业的人才流失,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类: 1、个人原因
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员工,其大多是将企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在企业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为了获得工作经验或是学习相关技术,一旦目的达到,他们就会选择待遇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企业服务。这种情况常见于企业招聘的新人或是大学生。
同时,因职业、职位疲劳而离职的人,也不在少数。在某一行业干时间长了,人会产生疲劳感,或认为自己不合适从事这项职业,这样的人选择改行的机率很大。对自己所处职位不满的人则可能会选择跳槽,即使跳不了槽,他也不大可能安心本职。再者,事业心很重的人,对于认为不可能为自己实现事业提供充分条件的公司,他会选择离开,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种情况常见于从业三年以上、已积累较多经验人员。
最后,最直接和最普通的原因,就是报酬问题。报酬与劳动者心理价格相差大,大锅饭,同工不同酬等问题,都是引起的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2、组织原因
从组织方面讲,导致企业优秀员工离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问题。其中管理者素质不高、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缺乏合理的薪酬结构、未能建立针对核心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氛围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企业核心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频频跳槽。
3、竞争对手猎头 一般来讲,各公司流失的优秀人才并没有转做他行,其中绝大部分直接加盟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些公司与各自竞争对手之间人员和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替代性,其中职位结构与要求也极其相似。正因为如此,公司培养的优秀员工,如技术骨干或是部门经理等极易得到竞争对手的青睐,后者为吸引这些优秀人才加盟,往往开出优厚的条件加以猎取,这也是公司优秀员工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一个优秀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正视优秀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损失是开展企业人才危机管理的前提。泛泛地讲,一个优秀员工离职以后,企业要被迫支付以下成本:
首先,良好的团队因某些核心员工的离职而遭到破坏,执行中的任务因此被迫中断,企业经营效率大大降低;
其次,优秀员工离职所留下的职位空缺迫使企业重新花费一大笔成本培养或是寻找接替者,其间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还给了竞争对手有利的追赶机会;
另外,某些核心员工的离职不仅可能带走商业技术秘密和客户等资源,同时还影响在职员工的情绪,极大挫伤团队的整体士气。更为严重的是,企业高管或其他核心员工离职直接改变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若是集体式的跳槽,对企业来说则很有可能是致命性的打击,如著名的小霸王。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之所以成其为危机,原因也就在这里。
三、人才流失的表现方式
根据人员自愿流失表现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两种。隐性流失表现为员工对待工作态度懒散、工作努力下降、表现变差、经常缺勤或请病假事假、迟到、抱怨等;显性流失多表现为离职。
通常,员工有以下表现时,可以断定其具有隐性流失的趋势:请假增多(前往面试),要求公司增加工资(也许另外一家公司已经承诺给他较高的工资,等待他的答复),或者,近期将自己的休假等积攒的福利全部兑现等,我们称之为“行为改变”;这时候,员工的心思已经没在工作上了,这种现象叫做“心理上的工作撤出”。
遇到这种情况后,如果公司没有采取有效的挽留措施,员工的辞职就不可避免,到此,员工也就完成了“行为改变”、“心理上的工作撤出”、“身体上的工作撤出”三步曲,也即实现了从隐性流失到显性流失的质变。企业要留住人才,就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员工的日常表现,发现异常情况马上采取措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才流失。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人才的流失,企业自身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比如,企业效益差,使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激励机制不完备,不能科学安置使用人员,导致人才的能级不对应,员工感到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或工作单调,或在晋升、培训、提拔、考核等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足等。
四、人才危机管理的策略
针对人才流失危机形成及其发展特点,人才危机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事后管理。危机预防是人才危机管理的关键,因为它能以最小的代价避免最大的损失,危机管理要求企业在人才流失危机爆发前事先建立危机处理组织,制定相应危机处理计划,实施危机预警分析和调控,努力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人才流失危机爆发,企业则要迅速进入危机处理阶段,启动危机处理程序,实施各种危机控制方案。人才流失危机平息后,危机管理并没有随之结束,企业还必需对人才流失危机进行评估和总结,进行危机事后管理。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一)危机预防
1、人才危机意识的培养
企业要想进行卓有成效的人才危机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人才安全意识。无论何时,高素质的人才永远是稀缺的,永远是各个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对一个企业而言,能否留住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其经营的成败,企业管理者必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这一点。企业管理者的人才危机意识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营造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承认人才不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且还是企业管理的服务对象。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实施有效激励,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帮助员工发展个人职业生涯,使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相协调。
2、人才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培训
人才危机管理计划的作用在于一旦发生人才流失危机,企业能迅速根据事先拟定好的程序和计划对此做出反应。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危机管理小组的构成;(2)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3)危机处理方案;(4)危机管理程序等。人才危机管理计划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因岗制订,依据各岗位的重要程度、可替代性强弱以及对任职者要求的高低进行权衡选择。为了使人才危机管理计划不留于形式、富有效率并具备可操作性,该计划只能针对企业内的核心技术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目的在于确保企业核心员工安全。计划制定后,还应针对该计划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如某一部门核心员工离职后,危机管理小组如何实施沟通管理,如何启动人才储备寻找继任者,如何控制损失和影响等。由于涉及到核心员工的模拟替代,企业在培训过程应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明白这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企业的一项管理制度,而不是怀疑某人即将离职。
3、建立人才危机预警管理系统
人才危机预警管理系统是对企业人才安全状况进行识别、分析、判断,并做出警示和调控的管理活动,它是企业人才危机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建立人才流失危机预警管理系统,关键是在认真分析员工离职原因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预警指标,如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感、员工对公司认同感等。预警系统建立后,实施对这些指标的日常监控,一旦它们偏离正常安全范围,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号,随后危机管理小组马上展开分析调查,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评估其影响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是改善组织管理以化解危机还是正式启动危机管理程序。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企业日常人才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为改进组织管理职能或实施人才流失危机管理赢得时间和主动。
(二)危机处理
1、危机沟通管理
危机沟通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了危机影响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对象的不同,危机沟通可以分为针对离职员工的沟通、针对其他在职员工的沟通和针对媒体及社会的沟通。在收到员工的离职信后,企业应真诚地同其交流,了解他们离职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因为薪酬待遇还是公司制度管理有问题,看看有没有挽回的可能。如果员工去意已决,公司应予以体谅,并真诚感谢他们曾为公司做过的努力。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从道义上避免员工离职时携带商业或技术秘密背叛公司。同时,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离职后,企业应即时披露相关信息,公布事实真相,并表明公司的态度和立场,避免其他在职员工的恐慌和社会媒体的猜疑,将信息发布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有效维护公司内部稳定和外部形象。
2、空缺职位的填补
人才流失危机发生后,危机管理小组应马上启动人才储备,迅速物色合适人选以接替离职人员,从而保证组织的正常运作。企业人才储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企业内部在职员工,另一个是外部劳动力市场。人才储备必须建立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岗位所需技能的高低和替代性的强弱来设定。对于那些技能要求不高或替代性强的岗位,可建立外部劳动力市场储备,在需要时企业可随时招聘。对于技能要求较高或替代性较弱的岗位,则重在加强企业内部在职员工的培养和储备。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可通过岗位轮换,使员工在熟悉自己岗位的同时也熟悉其他岗位,打破部门及岗位间的横向隔阂和界限,一来使员工具备一专多能,二来使工作丰富化。同时,针对特殊关键岗位要有意识地培养后备力量,一来防范人才流失危机,二来发展了员工职业生涯。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避免核心员工离职后关键岗位无人接替。
3、危机损失的控制
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损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员工离职后带走了公司的资源,如商业或技术秘密、客户资源、业务网络、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等。对企业而言,这些资源极其宝贵,因此,人才危机管理的重要步骤便是企业在员工离职前后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这些资源的流失。首先,要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培育,积极开展培训,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优秀的管理经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固定在组织内,不因个别员工的离职而流失;其次,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如与核心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或其他保密协议,防止离职员工带走自己在职期间的职务发明、创造或是泄露公司商业秘密以及其他重要信息资源;另外,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将客户资源、供应商网络、业务计划、生产技术流程及其他企业重要信息备份在案,确保员工离职后这些资源牢牢掌握在企业手中。做好以上工作后,即使员工离职,只要企业还牢牢控制这些资源,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就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三)危机事后管理
任何危机都具有双重性,即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包含了机遇,人才流失危机也不例外。
美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奥古斯丁指出,危机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从危机中获利。因此,人才流失危机事后管理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发现并利用危机中包含的有利因素。
1、改善组织管理
人才流失危机控制后,整个危机管理活动并没有随之结束。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整个危机过程,对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诊断。对公司而言,危机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借此契机,公司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员工激励机制、改善薪酬福利、实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提拔一批新人到关键岗位任职等,通过这些措施,一来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更加健全;二来使其他在职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得到发展,使其对公司充满信心。另外,要对危机处理的得失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使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机制更加完善。2、离职员工管理
员工离职之后,企业还必需跟踪管理,尤其是对于那些核心员工。财富500强公司中很多企业相当重视离职员工的管理,因为这些“跑了”的人还可以成为资源,如有些员工离职后不久就可能购买老东家的商品或服务,而且一旦时机或条件成熟,他们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公司的麾下,因为离职员工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发展冲突而离开的。分析表明,雇佣离职员工所花费的成本往往只是招聘一名新人所需费用的一半,而且离职员工因对业务较熟,其工作效率通常比新人高出40%左右。在这方面做得比较优秀的是麦肯锡公司,它不惜花巨资培育广泛的离职员工关系网,当这些以前在公司担任咨询顾问的员工个人事业得到一定发展时,他们往往会成为麦肯锡公司咨询业务的大买家。实施离职员工管理重在理解和沟通,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将来的职业发展计划等,通过建立离职员工关系网络保持双方的联系和交流,适时提供相关职位和条件鼓励优秀离职员工回归,或者使其成为公司的商业伙伴,从而继续为公司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