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方医科大学校史校史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中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中国重点大学。北校区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南校区地处广州市东南(新会展中心附近),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愈百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20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让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南方医科大学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20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南方医科大学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硬件建设方面,南方医科大学24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不仅反应了医学院校抛弃旧道德的决心,也表现出重点大学应有的气魄,与时俱进的信心。而作为国内少见的高层美形公寓楼,在设计方面也是颇花心思。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不但促进校内民主还能提高学生忍让和争取利益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性优势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还有东区的红楼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楼,也是环境幽雅,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优质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让学生和老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步行上,从而经常可以看见上课期间同学们纷纭沓至,一片莘莘学子竞相聚的景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
学科理、工、医、文、管、法、经济等7大领域,形成了以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和1个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1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9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涉外医疗中心,4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南方医科大学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方医科大学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致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办学的开放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积极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与海外著名大学交换学生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特色名牌专业的优势,并紧密围绕广东经济建设、卫生保障、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医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带动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将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云山珠水孕英才,巍巍学府写华章。2011年10月30日,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方医科大学将迎来甲子华诞。届时学校将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在此,谨向长期关心、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磨砺奋进。1951年10月,学校诞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国南粤,风云万里,曾四迁校址,六易属制,七改校名,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一代代南医大人弘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秉承“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依云山之崴岭,守麒麟之祥地。学校现有校本部、顺德2个校区,占地面积219.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88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学校现有17个学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3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5所教学医院、40个实践教学基地。在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中,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是国家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3000多名,还有来自44个国家的600多名留学生。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上万人。拥有3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师资队伍中,拥有两院院士3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教学名师6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以及博士生导师334名、硕士生导师853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8项。在教育教学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教材2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2007年,首次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举夺得19个指标全优的骄人成绩。多年来,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活动屡获佳绩。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各类医学人才6万多人,涌现出了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称号的南方医院惠侨科和“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的杨丽、被南京军区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称号的温端生、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陈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60年来,南方医大人披荆斩棘,愈苦弥坚,一步步发展壮大。60年来,南方医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60周年校庆,是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凝心聚力的好机遇,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2011年10月30日,这是南医大人共同期盼关注、引为自豪的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热忱邀请海内外广大校友、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届时欢聚南医大,与我们一道共襄盛典,同谋未来。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一、校训
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校训释义
博学:取自宋代?张商英《素书》“博学切实,所以广知”。意为广博学识、丰富见闻、开阔胸襟、追求真理。广泛地猎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为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不空谈,不浮躁,确立目标,切实而坚定地行动,这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修身敬业、求真求善。培养纯正的品行,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济世:取自《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意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乐于奉献、创新拓取。锤炼精湛的医术,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传承医学、造就人才的最高要求。
二、校徽
南方医科大学校徽各设计元素说明 校徽整体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组成,各设计元素内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顶级水平的象征,校徽顶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
麒麟:校徽上方两只奋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祥瑞、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含有南方医科大学坐落于麒麟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表达了南方医科大学地处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同时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医科大学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持续发展的势头。
双蛇杖:双蛇杖可作为医学事业的象征,表达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飘带:波浪状的飘带寓义南方医科大学人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办学思路。橄榄枝与五星:两束相对的橄榄枝环抱在校徽两侧,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人类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鲜红的五星表达出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雄心。同时校徽通过橄榄枝与五星也表达了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南方医科大学:学校中文全称(毛体),体现了办学指导思想。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学校英文全称 1951:表达了学校于1951年建校的办学历史
盾牌:整个校徽为盾牌形,表达了学校甘作医疗卫士保卫人民生命与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爱在南方
——南方医科大学校歌(歌词)作词:陈道斌 作曲:胡平绍 章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情比珠江水长,我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科学发展指引方向,我们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四、大学精神
诚信务实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释义
“诚信务实”:诚信务实,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了南方医大人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的理念。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治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经战场、市场的双重检阅,始终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颂扬。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教师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范,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骆抗先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军模范护士长”杨丽为代表的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锋式的模范军医”陈大新、“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温端生、200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陈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孙慧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刚性气质,表达了南方医大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从1951年至今,三迁校址、六变隶属、七易校名,从一所中学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56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创建初期,学校边建校边教学,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卫生战线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的医务干部。升为本科院校后,在从北国迁往南疆的过程中,尽管资金困难,却仍然不忘扩大规模,积极发展和完善重点学科及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院校。2004年8月,学校转制移交广东,在硬件建设上,与省内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前行,勇敢地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积极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傲然风骨,表现出南方医大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学校敢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第一。创办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先后收治过8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国率先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了“一体两环”办学模式,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军队院校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第一台国产X刀和全国第一个国家I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钟世镇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张汗承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泪液学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被誉为“泪液学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写入最权威的心电研究领域专著《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优秀品格,阐释了南方医大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气势。“要做就做最好的”。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经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推荐,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三。《学报》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被三大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美国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收录的学术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538,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中位列第二。从1993年广东省开展“南粤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获奖率始终居广东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广东省公布英语四级通过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连续十年位居广东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学生代表团在广东省医学生急救理论和技能竞赛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港参加粤、京、沪、台、港、澳六地的决赛并获得技术金奖。在2005-200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昨天,学校凭借“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今天,学校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战胜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明天,“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五、教风
品正 学高 敬业 爱生
六、学风
德能双修 学以致用
第二篇:中央财经大学校史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是今天的讲解员***。现在大家所在的校史馆在前不久刚刚建设完工,其实,在2009年,我校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学校在学院南路校区重新设计兴建了校史馆。但是为了让沙河校区的众多学子,特别是大一新生方便、及时地参观校史馆,接受校史校情教育,学校又在学院南路校区校史馆的基础上在沙河校区建设了这个校史馆。
“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而对于每一位新来中央财经大学的莘莘学子来说,都渴望了解这所大学的初创,以及它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和种种故事。那么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校的发展历程:
我校建校已有60多年,经历了办学初创期、单科性学院定型期、学校恢复期、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期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努力创办高水平大学新时期。
办学初创期 自1949年建校起至上世纪50年代末是学校的初创期。
中央税务学校
我校的前身是中央税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校址位于西皇城根22号,现改为西黄城根南街45号,也就是这张图片所示的位置。
西皇城根22号,最早是一所尚书宅地,由清末邮传部尚书陈璧所建,又名陈家大院,这处院子有30余亩,200间房舍,能容纳500余人,当时学校花费了相当于7000多袋面粉的价格购得该处院落。
此时的中央税务学校还不能说是正规的高等院校,是为中央政府培养亟需的税务干部,还只算是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财经类学校。
中央财政学院
为了加强高等财经教育,财政部开始在中央税务学校的基础上筹备建立中央财政学院,所以从1951年9月开始,西皇城根22号院也成为中央财政学院的校址,同时学院也在西直门外四道口处,也就是现在的学院南路校区处兴建新的校舍。在初期,税务学校和财政学院并行运行,直到1952年6月,税务学校才正式并入中央财政学院。
中央财经学院
税务学校和财政学院合并后,“蜜月”还没度完,就赶上了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件,是以苏联为师的结果。这次调整,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教会学校一律撤销,对综合性大学进行整顿,发展专门院校,重点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
这次调整,虽然改变了旧中国工科过于薄弱、师范缺乏的状况,但也确实造成了高等教育长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割裂的状况,给培养的学生造成了思想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等负面影响。
不过,在这次调整中,我校还是受益的,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大学的很多知名学者、著名教授来到我校,可以说是精英荟萃,名士云集。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
好景不长,中央财经学院只办了一年就被撤销了,究其原因不得而知,一种说
法是说国家可能处于对北京地区高校布局上的考虑,另一种是说,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院系调整过来的一些教授们不愿意在这里供职,因为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相去甚远。
中央财经学院撤销后,师资又被分到了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原来中央财政学院和税务学校人员大部分留下来承办中央财政干部学校。不过,无论如何,干校的成立对改变当时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落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缓解了当时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财政干部紧缺的状况。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58年,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这次合并凝聚了财政和金融两大力量,奠定了我校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单科性学院定型期 1960年直到“文革”期间停办为止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我校原来干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到了1961年,全国经济困难,大家吃不饱饭,各个浮肿,于是中央决定精简城市人口,所以这一年学校没有招生,因此这一时期学校只培养了的四届正规毕业生,共1597人,但就是这四届学生,在后来出了众多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高管,这在后面会加以介绍。另外,在这一时期,我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这一时期是学校历史上发展较好、较快的一个时期,无论是校舍建设、教师培养还是学生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的基建工作停了,挖好的地基毁了,教师被下放,校舍被北京烟厂占了。
学校恢复期
1978年,国务院批准学校在原址复校,这就意味着烟厂得搬家,腾出校舍,但是因为烟厂是北京市的利税大户,市里更重视,所以在去留问题上双方争论了好几年。财政部的领导去国务院、去国家事务管理局,都没谈下来。烟厂生产轰轰隆隆,学生没法上课,于是上街、罢课,去请愿。后来事情闹大了,新华社写了一篇内参,报给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胡耀邦批示,让烟厂搬家,这是1981年的事儿了,但是烟厂彻底搬走是1988年,前前后后经历了10年。可以说复校后学校经历了一段相当艰苦的岁月,因为没有地方,有的老师在澡堂里隔出一个空间,做宿舍,第二天起床,被子都能拍出水,几百个学生一起住在大礼堂,学生没有教室,就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上课,但是就是在物质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同学们非常团结,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劲头,晚上在烟垛上谈理想,平时积极锻炼身体,一心想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而教师到各地用人单位的走访,普遍反映中财的学生务实、踏实,很得用,这可以说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传统。
迁厂还校的十年,对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同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实际上是失去了10年的发展机遇。没有校舍,办学规模就不能扩大,也不利于教师的培养。
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期
1996年学校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是学校在复校后抓住的第一个历史机遇,相对于原来的以财政、金融、会计等为主要学科的专门性院校而言,学校走上了多科性大学之路。
创办高水平大学新时期
复校后的第二个历史机遇是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到教育部,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从而走上了“入主流、办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道路。
捐资兴学
这块儿内容是1996年以来,向我校捐资十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的名单。其实无论是小从几十元,大到几千万元的捐赠,学校都一一记录在册,并在基金会的网站上公布出来,但在因为数量很多,而这面墙的空间有限,所以无法一一列举。
除了社会捐赠,很多从校友毕业后反哺学校,像涌金实业前董事长,已故经管86级校友魏东先生,有女巴菲特之称的刘央女士等等。
相信有这么多的好榜样,学生们在能力范围内反哺学校,捐资兴学一定会在中财形成风气,这些虚位以待的空位,说不定也会出现在场同学的名字。
现在我们来到了校史馆的室内展示部分。
前言
这是我校的新徽标,于2009年7月启用,以学校的标志雕塑——“龙马担乾坤”为核心主体。
“龙马担乾坤”主题雕塑坐落于学院南路校区校门区广场中央,落成于2000年5月16日,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为我校建校50周年创作,造型是一个背负乾坤,昂首奋蹄的龙马造型,予以中财学子像龙一样腾天潜渊,吐纳川海,也要像马一样辽阔原野,一任奔驰。
我校现阶段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
历程篇
校史馆的室内部分分为历程篇和成就篇两个篇章,以“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研究型”为主线,对建校以来学校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要地回顾、总结和提炼。
与国同体
在中财6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这些照片是新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接见我校师生的照片,这是在我校建校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给我校的题词。
复校后的历次党代会
在这块儿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各个发展阶段提出的校办学目标,从第一次党代会的建设全国重点财经院校,到2010年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不断发展,办学目标在不断提高。
发展大事记
2000年后,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在基建、科研、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突飞猛进,这些发展变化在大事记里得到充分体现。
校园变迁 1988年之后,学校进入了校园建设逐步改造和建设阶段,1997年清河分部启用,到1999年建校50周年之际,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学校空间狭小,无法完全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由于周边无法拓展,学校抓住沙河建设高教园区的契机,在昌平沙河建设新校区,扩展办学空间。2007年沙河校区破土动工,2009年正式启用,迎来首批学子。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校园面积过小问题初步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为学校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央财经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沙河校区将成为学校未来的主校区。
在沙河新校区投入使用之前,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2007年学校租用了校舍功能齐全,条件完备的上庄校区作为使用了11年的清河校区的替代校区。
同学们看到的西山分部,是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财后,其教学用地成为中央财经大学西山分部。
六十年辉煌
这是在2009年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发来贺信,题词,还有来视察和讲座的照片。
校庆当天共和国五任财长更是齐聚我校,祝贺6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学校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各大媒体也争相对校庆盛况进行了报道。
有特色
在2003年9月的《经济》杂志上,记者王信川经过细心统计和精心研究,发表了文章“中国财金黄埔报道”,将目光聚焦在我校金融62一班。这个50人的班级出了30多位司局级以上干部,且大多身处经济重要部门,并且他们的同届和下届校友也不了不少政府高官。这张图片就是这期杂志的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位校友分别是时任国家审计长的李金华,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戴相龙。
特色学科
6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鲜明的财经特色。
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我校两大传统优势学科。建校初期我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属于应用经济学,直接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建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国家在我校率先设立的。
这是我校现阶段财经专业的建设情况,我校是全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四所高校之一,这四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
2006年,学校搭建了“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创新平台”,引进了一大批海外优秀归国人员任教,还聘请了一批世界一流学者,包括诺奖得主担任学术委员、名誉院长,平台学生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采用国际公认最权威的英文版教材和英文授课。2006年末该平台被列为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张照片是六十周年校庆前夕刘延东同志来校视察时,与平台教师的合影。
我校注会专业在2006年和2007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连续名列全国第一,这是中注协发的文件。
保险学专业获得了国际保险业著名专业资格认证机构的资格认证,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申请会员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这是会员证。
前不久学校MBA项目又获得了AMBA国际认证。
财经人才培养
我校学生生源好、表现好、就业好、发展好、社会反响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毕业生中,一大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担纲扛鼎的领军人物。其中就包括上面的这五位,分别是:金融62级校友李金华、财政62级校友金人庆,财会63级校友戴相龙,这三位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另外还有总后勤部副部长孙志强,原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都是我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时期的学生。
我校1978年复校后培养的大批校友,现在也已成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金融保险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术界、文化界等行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而新一代毕业生也是人才辈出,如我校2006届会计学院毕业生王一钢同学被国际会计师公会授予“杰出英才奖”,毕业后被摩根士丹利公司录用,是当年全亚洲唯一被录用的本科毕业生。
多科性
院系成立时间
这是自1949年以来,我校各院系成立的时间,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学院的发展演变情况。大家可以看到,1995年,法律系、中文系成立,学校开始有了非财经专业的院系了。
学科树
目前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培植新的优势学科,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型
这块儿内容里展示的是我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5人,他们用英文为本科生授课和举办讲座。教师队伍和课程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学校国际化的水平,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际化
目前学校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20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项目包括学生的合作培养,学生与教师互换,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合作。
名人名家
这些是我校建校以来的部分名人名家。
学校历任领导
这是我校第一任校长李予昂,时任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又是一名精通书画、温文尔雅的文人雅士,是公认的高官中的才子。
这两位是我校现任领导,分别是党委书记胡树祥教授、校长王广谦教授。
学校早期著名学者
这些事我校早期的著名学者,除了这位凌大珽先生是1949年学校成立便来校工作,以及崔敬伯先生是1955年来校工作外,其余的都出自我校中央财经学院时期,他们当中,有在当时就已经享誉全国的经济学家,如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西南联大商学系主任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当时就任学院第一副院长的陈岱孙老先生;还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学家,如现代中国人口学开拓者之一,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陈达老先生;还有一些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学者,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家,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整理执笔人郑必坚。
对这一版块儿内容的整理不容易,由于一些历史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使得学校早期的历史资料非常欠缺,而仅存的资料又有待整理,所以这些榜上有名的只是早期在我校执名师名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内容还有待我们对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和挖掘。
复校后的著名学者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这些是我校96年以前政府特贴获得者。
姜维壮教授是我国比较财政学的开拓者;李天民教授对我国管理会计学发展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其所著《管理会计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刘光第教授最早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应从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的政策性建议;闻潜教授在我国宏观调控方面较早系统提出“消费启动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影响;赵天寿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副总工程师,1990年北京亚运会计算机系统运行方面的副总工程师。
另外还有两位教授也属于这个范围,一是中央财经学院时期就来我校工作直至去世的崔书香教授,是1993年政府特贴的获得者,她是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国内的第一位学者;在后面要提到的现任我校校长王广谦教授也是1993年政府特贴的获得者。
现时期高层次拔尖人才
我校目前拥有“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其中一位长江学者Barry Eichengreen在国际化师资的内容里进行了介绍。
今天为大家简要的对学校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随便看看。在这里我也预祝各位同学能够尽快度过迷茫期,早日融入全新的大学生活,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愉
快生活,让自己的大学时光精彩不留遗憾。今天,你以中财为家,明天,中财以你为荣。再次感谢大家!
第三篇:重庆大学校史
重庆大学创建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至今。学校1935年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大学。截止1949年,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女士曾于1938年、1946年两度到重庆大学为学生运动作演讲,给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生运动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在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Z: G(^C(P7 k!t在校就读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有: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周明镇等十余名两院院士、著名诗人杨明照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先生等。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及其后的几次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8 y(G* S' s$ r, S4 V9 h8 W3 a(, Y
(此部分参考《重庆大学校史下册1949-1994》,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以及2009年的《漫步重大》创刊号):0 p7 J& k+ m# X8 g“ c” E(?$ n
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B“ _: _5 L.N* S6 a2 ?8 I
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 5 T9 v* {.h& M!{, xU;E
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7 g# F0 p” H& y
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H-~# F8 P+ W# X.X9 W1 g$ e% f6 g-p
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
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K: D6 t" u.p
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r!Y4 Q8 W6 f% w6 p1 x% A9 @
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
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
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 B4 r6 p6 `& l3 z# {.y
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8 G6 r1 V7 k* ~$ N.M0 n8 P
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从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个半月的时候,调整搬迁工作基本结束。但是对重庆大学的调整远没有结束。1 d7 Z& q-X6 I
1953年理学院全部调入四川大学,1955无线电系全部调出 ,1956地质系全部调出,1952大调整中,工学院是唯一保持了较强实力的学院,因为此时整个重大只剩下一个
学院--工学院。工学院自身也受到重创,无线电系和地质系全部迁出,土木建筑系也全部迁出,1958年重大曾增设了国防科技专业的6个新系,1962年时这6个新系又被调整组合,重大仅保留了无线电专业。第一次调整后工学院所存在的6个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讯系,采矿系,冶金系,地质系。第二次调整后所设置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至此,风雨飘摇中颠簸着艰险成长的重大只有5个专业。三十多年的心血,已经无以言对。
到此,当时的重庆大学完全成为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
第四篇: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创办于1919年,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和严范孙(1860-1920)。
南开大学成立时,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号)。1920年增设矿科(1926年停办)。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趋重实地调查和以物价指数为主的经济统计工作,其出版的《经济周刊》、《南开指数年刊》等多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借重。1929年改科为院,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及医预科,共13个系。1931年,商学院与文学院经济系及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合并成立经济学院;创办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1932年设立应用化学研究所。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以及投资所限,学校规模一直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但师资力量较强,凌冰(教育)、姜立夫、刘晋年(数学)、饶毓泰(物理)、邱宗岳、杨石先(化学)、李继侗、熊大仕(生物)、蒋廷(历史)、李济(人类学)、肖公权、徐谟(政治学)、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经济)、黄钰生(心理学)、张彭春(教育学)、柳无忌(英文)、司徒月兰(英文)、冯文潜(哲学)、张 1 克忠、张洪元(化工)等。竺可桢(气象、地理)、汤用彤(哲学)、范文澜(历史)、罗隆基(政治)、吴大猷(物理)等也都曾在南开短期任教。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杰出代表。
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业,和衷共济,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人才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傅筑夫、高振衡、李广田、罗大冈、汪德熙、谢国桢、张 2 清常、王玉哲、杨生茂、司徒月兰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何廉代理校长。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李鹏、朱鎔基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南开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崔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相继加入南开教席。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80年代前,长期停滞于9个系的设置,即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中文、外文、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系。
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66年至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994年,成立于1983年的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第五篇: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可溯至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的「清华学堂」。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我国驻美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氏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分向美当局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中间虽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国国会之赞同,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罗斯福。照条约我国应付美国赔款二千四百四十四万七百七十八元八角一分,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一千零七十八万五千二百八十六元一角二分,从一九0九年一月起退还我国。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0八年)七月十一日,美国核减赔款之文告由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我国,我外务大臣庆亲王答复上述公文说:「体会新近贵国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教育。」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是为美国退还赔款之第一年,外 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商定学生游美细则后,会同学部奏请设立「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六月初四日游美学务处奉准设立,派外务部丞参周自齐为总办,主事唐国安及学部郎中范源廉为会办,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为驻美学生监督。初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为办公处,后又迁入史家胡同。九月奏准将北京西直门外「清华园」作为游美学务处兴建「肄业馆」馆舍之用。是为清华得名之始。清华园原系道光帝赐其第五子惇亲王(奕综)之赐园,俗称小五爷园。惇亲王死后,长子载濂袭爵为王。庚子之乱,拳匪曾集于园中设坛,事后载濂被削职,赐园为内务府收回。因外务部在呈奏游美学生办法内,建议在京城外清旷地方设立肄业馆,中堂那桐等颇表赞同,派员各处觅地,认为清华园比较相宜,即拨作馆址。面积凡五百三十亩。择定清华园为肄业馆馆址后,即着手修理及建筑,原希望一九一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耽误时期。迨至馆舍相继完成,将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于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四月初一日(阳历为四月二十九日,是为清华校庆日之由来)正式开学,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游美学务处亦迁入工字厅办公。首任教务长为胡敦复。清华学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监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学务处之总办与会办担任。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开始,学生纷纷请假回家,清华学堂被迫停课。
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革命,清帝宣统于公元一九一二年三月三十日退位,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成立之后,将「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于五月一日重行开课,并裁撤「游美学务处」,使之隶属外交部。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第 2 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十月,任命周诒春为副校长。清华学校为将来扩充规模起见,在民国二年春请政府将毗连校西之「近春园」(俗称四爷园,为道光帝赐第四子咸丰帝奕 之赐园)并入校址。近春园西隅有「长春园」,旧名水磨村等邻近地亩,亦并入。清华之有充裕经费,又得景致悠美的园林以为校园,学习环境得天独厚。非但如此,清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较当时之其它学校深具特色。譬如:希望学生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对于学生体育特别重视。除平日积极提倡外,当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最低标准之五项运动(游泳、百码、跳高、跳远、掷铁球),如有任何一项不及格,扣发毕业文凭,取消出洋资格。值得一提的是,民国二年二月曾派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之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开我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另外,学校亦不时请名人学者来校讲演,像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以「君子」为题。其引述易经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学校遂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采为校训。
民国二年三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校内寓邸。外交部令周诒春继任校长。周校长任内,因财政比较宽裕,故对外设法扩充留美学额;对内一面增加在校学生数目,一面添置设备与建筑。而自民国三年起,更间年选派专科女生十名(有时不足额)留美,由公开考试决定。民国七年一月四日周校长以力微任重,劳顿成疾,恳请辞职,外交部批准。
自周诒春校长辞职以后,清华校长之人选几经更迭。起先外交部派张煜全为校长。张因体弱多病,终日与药瓶为伍,学生大为不满。民国八年元月张煜全校长以学风(上年十二月廿三日学生会开成立大会,张加以干涉,发生风潮,至于罢课。)理由辞职获准。外交部继派罗忠诒继任,但同学对罗表示拒绝,致未能到校而请辞;因当时无人被允任为清华校长,故董事会选其主席严鹤龄为代理校长。同年八月,外交部派金邦正为清华校长;金邦正校长在民国十一年向外交部辞职。四月,部令派曹云祥为代理校长,十月六日,曹云祥正式署理校长,在任约六年。曹校长任内,清华的学术规模有了巨大之突破。如在民国十四年春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诸先生为导师。同时,也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分文、理、法三院,并附设研究所。设立大学部之目的,在于由国内造就国家需要之人才,而不仅是为出国留学作预备。且考虑到退还庚款有限期,恐日后难以为继。略带一提,在民国十六年由汪鸾翔(字巩庵)撰词,何林一夫人作曲,清华始有中文校歌。
民国十七年曹校长辞职获准。严鹤龄再度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于一月十四日到职,四月请辞。外交部派温应星继任校长,仅二月,因北伐成功,北京政府消灭,温亦离职。八月,国民政府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任命孙科为校长,孙不就,改任罗家伦为校长。罗校长于九月十八日就职,对校内组织,多所改易。当国民政府统一北方时,原属外交部之清华董事会因之消灭,而清华之隶属问题又起,大学院欲收归辖下,但外交部则借口外交关系不肯放手,终由 4 二机关会辖,另由二单位合组一董事会治理。董事会之存在一直为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清华之整体发展常因董事会之权限过大而处处受阻。所以民国十八年四月三十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清华基金经整理后,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清华校务及游美学务基金保管委员会」在南京开会通过上项议决案。民国十九年五月,清华学生对罗校长有不满表示,罗亦以学风为理由而辞职。罗氏离校后,清华校长虚悬达十一月之久,其间校务由校务会议维持。另一方面,董事会问题因罗校长的努力,终使大学院及外交部合派之董事会撤销,清华遂直隶于教育部。
之后,于民国二十年三月十七日国民政府任命吴南轩为校长,四月十六日就职。又因与师生不合,而于六月二十五日离开北平。教育部在清华师生的压力下,委派翁文灏教授代理校务。翁文灏于七月起开始代理校务,但于九月中旬即辞去代理兼职,教授会与学生会开会挽留无效。最后,由于范源濂的极力推荐,中央决定派梅贻琦为校长。梅贻琦校长终能获得清华师生的充分支持,一直续任至一九四八年底才离开。一九五五年在新竹复校后,又继任校长,直到一九六二年五月病逝为止,前后共三十一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