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7:2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一、标题解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王燕同学,东盟十国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在加快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保障服务贸易良好发展的一系列协议,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发展服务贸易,消除服务贸易中产生的摩擦,以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解读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双方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过长时间协商和谈判决定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然后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是规范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处理与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参照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模式,规定了各方开展服务贸易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权利和义务,同时附件中包括了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定义和范围。其规定了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定义和范围,如商业存在、法人、服务贸易等,协议适用的各缔约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及不适用的范围。

第二,义务和纪律。其包括透明度、国内规制、承认、商业惯例、保障措施、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补贴、合作等条款,规定了双方在CAFTA框架下开展服务贸易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具体承诺。其对市场准入、国民待遇、附加承诺、承诺的适用与扩大、逐步自由化、具体承诺减让表和减让表的修改等内容作出了规定。第四,其他条款。其包括联络点、审议、修正、争端解决、协议生效和交存等条款,规定了实施协议的程序性问题。《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国在CAFTA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是继《货物贸易协议》后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此外,为促进服务贸易的便利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签署了一系列服务业方面的多个双边、多边协议。如中泰、中菲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服务贸易作为贸易规则的重要调整对象,为绝大多数一体化组织所规范。①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涵盖的只是一小部分范围,对于CAFTA的服务贸易总量的影响不是太大,中国和东盟双方是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特点进行渐进式开放的。这些协议对CAFTA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

为加速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缔约方尽快完成服务贸易协议谈判,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禁止针对服务贸易采取新的或增加歧视性措施,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所作出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的基础上,继续扩展CAFTA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将分别在建筑、环保、运输、文体和商务服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作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放宽一定限制等。另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将日益加深,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服务贸易法律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与完善,对CAFTA服务贸易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机遇

服务贸易在全世界发展速度相当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东盟,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的合作机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CAFTA内服务市场是新兴市场,服务贸易市场发展潜力广阔,对各国服务提供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适当放宽服务业贸易限制,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更好地利用一些国家的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全面推动CAFTA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

2.《服务贸易协议》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双方服务部门的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的增长。双方正确运用WTO相关规则,根据《服务贸易协议》逐步减少对服务部门的一些限制,扩大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这会对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和东盟双方将有步骤地对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进行谈判。谈判将着眼于逐步加强成员间旅游服务、商务服务方面的合作,对金融、保险和电信等服务业将按照WTO承诺稳步推进。这将有利于彼此深入参与国际服务领域的合作,开展服务贸易谈判,进一步拓展服务部门的互利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部门的合作水平,丰富CAFTA的服务内涵,相互吸取对方服务业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更要迎接挑战

《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和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中国与东盟目前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同样也面临着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困难与挑战,不利于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

1.中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撑,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不够,影响了对东盟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健全,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2.服务贸易存在许多法律障碍,不能毫无顾忌地开放服务业,否则有可能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一方面,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部门和规模仍较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市场准入的限制却多。另一方面,某些部门存在法律空白,透明度不够。例如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出台《旅游法》,对这些零散的规定,外国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难以了解。

3.东盟10国服务业虽然在总量上超过中国,但整体上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量占中国的总贸易量比重不是很大,东盟10国服务贸易水平、特点不一,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贸易壁垒,而且服务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对于服务贸易不能设立太多的限制。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服务贸易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减少贸易壁垒。

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时,必须尊重东盟和中国的不同利益,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现实出发,减少矛盾,更好地保障各国的经济利益在加快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应各自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双方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要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和改善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如今,中国与东盟10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合作快速推进,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将会继续增长。但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服务贸易大多集中在旅游、教育服务等低端领域,金融等高端服务贸易的部分则较为落后,需要针对劣势扩大合作,使双方的服务贸易形成较强的互补性。

(一)对于不同的服务贸易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发展CAFTA服务贸易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服务贸易分为跨境服务、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发展策略:(1)对跨境服务方式应持谨慎的开放态度,同时加强国家间监管的合作。跨境服务通常涉及信息技术、网络等高尖端技术,且服务提供者不在境内,对其难以实施有效控制。(2)境外消费方式一般不会对国内服务业和公共秩序、国家安全带来直接冲击,应给予市场准入(3)商业存在能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商业存在服务有利于服务提供者的批量生产,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和价格。(4)对于自然人流动方式,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大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专业高级人才比较缺乏,因此应着重吸引国外高级人才。

(二)开展CAFTA服务贸易时应规范服务贸易的法律规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近20多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持续发展的势头,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规定同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一样,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但国内有关服务贸易法律规定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规范的不足也有很多。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法律交流和研究刚起步,我们可以从东盟国家的法律、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方面学习,使我们适应中国一东盟经济发展和合作的要求。例如参加研讨会增进东盟成员方之间对各自法律制度、规范的了解,促进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协作。中国政府应鼓励开展服务贸易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制定本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时,应利用世界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的时机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针对自己的劣势,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的服务业,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充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消除服务贸易中的摩擦,促进服务贸易的良好发展

CAFTA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协调服务贸易的要求,在服务贸易领域发生纠纷时,可以适用争端解决机制来提供制度保障。《争端解决机制协议》适用于《服务贸易协议》,保证了CAFTA服务贸易的正常运转。CAFTA应吸收WTO及其他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加强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的作用,以保护服务贸易的顺利进行。争端解决机制模式更体现出一种自愿、协调和自我约束的特点。因而,CAFTA内成员国之间可以设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争端处理机制。此外,CAFTA应注重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逐步形成司法化或准司法化的具备强制性的解决机制。应当掌握和运用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完善各项协调机制,更好地解决服务贸易纠纷,实现CAFTA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与建设。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目前面临的不足,一是应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交通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关键是要着力解决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问题,加快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努力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力度,放宽对东盟欠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进一步扩大双方服务贸易与合作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为应对挑战,消除服务贸易障碍,CAFTA的各国应加强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努力掌握CAFTA相关的规定及贸易规则,针对具体情况切实进行服务贸易合作。中国和东盟10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的服务贸易相对来讲发展比较缓慢,但前景很广阔,中国和东盟各国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建立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加快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已变成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勾画与实施正是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规律。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到2010年该贸易区正式成立已有半年时间。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东盟贸易区的贸易效应,深入研究中国与东盟地区建成后为中国带来的新的机遇及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端,不仅关系到中国、东盟的经贸发展,同时也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现状,对两国的贸易变动情况作了细致的对比。并且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建议。对于区域贸易一体化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给出了可行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2 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1.2.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美国经济学家那位和李普西系统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的组建会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1.2.2.1 静态效应

静态效应是在不考虑经济总量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一体化组织在贸易、经济发展和福利方面对成员国的影响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大效应、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和增强集体谈判力量几个方面。1.2.2.2 动态效应

动态效应指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推动成员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动态效应对于成员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加强竞争、获取规模经济利益、有利于扩大投资三个方面。1.2.2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与关税同盟理论不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是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鲍里斯塞泽尔基。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要求有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来保护较不发达国家的优势。所以,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是很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变革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素。1.2.2.1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原则

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它不局限于市场的统一;两极分化是伴随着一体化的一种特征;拒绝古典和现代一体化理论中所阐述的一体化成功条件。1.2.2.2 发展中国家地区一体化的考虑因素

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的一体化,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情况,也要考虑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一体化主要从从经济因素、政治和机构因素来考虑。

经济因素包括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各成员国之间现存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而相互依存状况等。

政治和机构因素包括区域政治协调程度、对外政治关系模式和共同机构效率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背景及进程

2.1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

2.1.1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 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世界经济的整合。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与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是近些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迅速,越来越多的追求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都在积极推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2.1.2 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缓慢,需要搭乘中国这班经济列车

1997年发生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东盟国家之前的高速经济增长暂时处于停顿,也凸显了中国与东盟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于此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泰国、印尼等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提出了苛刻的附加条件,受援国必须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进行更自由化的市场管理,甚至必须在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使得东盟国家极度不满。而中国在此期间顶住巨大的压力,以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受危机打击的东盟各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最终帮助东盟国家走出了金融危机。中国在危机中的负责任表现赢得了东盟各国的普遍好评,与中国的关系因此而迅速改善和发展。经历金融危机后,东盟更加明确了地区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加快经济一体化来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和冲击。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 2.2.1 萌芽阶段

萌芽期出现在1999年,当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意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得联系。

2000年11月,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自贸区的构想。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正式成立。专家组认为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11 月,在第五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正式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想,并提出了两点:建议确定新世纪初的重点合作领域,根据各自的优势产业来确定近期合作的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在今后10年,正式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2.2.2 发展阶段

2002年,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的关系进入了发展阶段。

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同盟国家,并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不论从中国还是东南亚经济合作的角度上看,此举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表明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走上快车道。

2004年11月,中国又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2005年7月起,出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2.2.3 成熟阶段

自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双方在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做出了高于世贸组织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开始一直到现在。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商谈的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情况

3.1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情况 3.1.1 中国和东盟进出口额的改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初建成,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至5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1118美元,增长近58%,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94-2004年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额由132.8亿美元增加到1058.79亿美元,除了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经济不景气及9.11事件的影响,双方贸易有较大幅度下降外,其他年份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基本都保持在20%以上。

表1

2005-2008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国对东盟出口 522.57 650.10 779.45 855.56

同比增长率% 26.37 24.4 19.9 9.77

中国从东盟进口 611.36 749.51 931.72 1069.76

同比增长率% 31.73 24.31 14.82 28.46

进出口总额 1133.93 1399.61 1711.17 1925.33

同比增长率% 27.31 23.43 22.26 12.52

数据来源:根据东南亚国家联盟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做成

3.1.2 中国和东盟主要贸易伙伴的改变

2008年中国是东盟第五大出口市场,并以12.9%的比例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东盟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东盟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可见目前双方的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已成为对方不容忽视的重要贸易伙伴。(见表2)表2

2008中国和东盟主要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来源

中国主要出口市场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占比% 中国主要进口来源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占比%

东盟主要出口市场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东盟 欧盟 日本 美国 中国

占比% 27.6 12.8 11.9 11.5 9.7

东盟主要进口来源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东盟 日本 中国 欧盟 美国

占比% 25.9 12.9 12.9 10.8 9.6 欧盟 20.5 美国 17.7 香港 13.4 东盟 日本 8 7.9

日本 13.2 欧盟 11.4 东盟 11.4 韩国 台湾 9.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和东南亚国家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做成

而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规模占东盟对外贸易的规模的比例逐年增长。2008年占比是2002年占比的两倍,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

东盟已逐渐成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在东盟的发展中起到了愈发重要的作用。同时双边贸易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上的联系,使得两国在贸易上的关系更加密切。

表3 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占东盟对外贸易规模的比例

年份 占比% 2002 6 2003 7.2

2004 8.3

2005 9.3

2006 10

2007 10.6

2008 11.3

2009 12.7 资料来源:根据东南亚国家官方网站数据由笔者整理做成

3.2 中国和东盟吸引外资的情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过程中,东盟的大体上中国和东盟在吸引区外直接投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而且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东盟十国,表现出更强的投资新引力。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仍保持了对外商的投资吸引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外商对中国经济充满信息,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进一步增长。

************.72180.22242.35353.42396.29549.67694.82605.96

图1 2001-2008年东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东南亚国家官方网站整理而得

1000800727.*********0072008407.15468.78527.43535.1606.3603.25923.95835.21

图2 2000-2008中国吸引外资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整理得出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中国-东盟自贸区所带来的投资刺激效应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自贸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到中国投资生产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进入东盟市场,使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开展的更加方便和快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双方继续发展贸易关系存在的问题 4.1.1 东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首次由逆差变为顺差,2009年1月至6月,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顺差为12.93亿美元。随着《货物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降税的逐步启动,中国出口规模正呈不断扩大趋势,中国对东盟的顺差已经引起一些东盟国家的重视和担忧,担心自贸区的建成和相互市场的开放会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量涌入东盟。现在东盟仍未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需要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增加外汇储备,担心失业的增加,而中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不少东盟国家害怕会冲击本国产业,担心中国迅速转化为顺差大国,有关行业商会己经向本国政府提议不能开放市场或放慢开放市场,印尼、越南等纷纷出现防御动作,如印尼贸易部区域合作司长伊曼就曾表示,由于害怕中国商品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印尼可能向东盟提出正式申请,要求延缓实施自贸区协议关税,对与中国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降低关税的部分内容推迟执行。今天,市场开放与贸易保护正成为一对矛盾而影响双方的贸易发展。4.1.2 中国企业缺乏对自贸区规则的了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和东盟90%以上的货物实现了“零关税”,双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实现了便利化。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利用自贸区规则享受关税优惠,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对自贸区的规则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利用原产地证书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可以帮助降低中国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中国产品在东盟国家的竞争力。类似于原产地证明书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4.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缺乏足够的互补性

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各国都实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且都以欧美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出口产品存在同构性,使得双方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存在着竞争。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较难形成区内叫完整的产业水平分工结构。目前,双方的贸易产品数量值低,多数产品仍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如何确定合作领域,加快合作的步伐,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摆在中国与东盟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4.1.4 中国与东盟双方行业商会对接不够

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的过程中,我国的行业商会对东盟相关行业的信息 了解不够,双方行业商会之间缺乏有效和及时的沟通,行业对接薄弱,合作不够,直接影响了双方在更大范围内的互利合作,这不利于区域内产品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造新的产业链还有待加强,合作空间有待大力开发。

自贸区建成以后,为双方的企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双方取消了关税这道门槛以后,在11个国家的共同市场内,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会大大增强,为双方企业在更大范围的互利合作创造了条件,这需要双方的行业商会一起探讨,在区域内做好规划、分工和优势互补,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从而使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共同开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要通过开放市场密切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使这个区域能够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4.2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存在的问题 4.2.1 中国企业缺乏对东盟投资意识

虽然近几年我国投资东盟国家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贸区的建设意义和带来的机遇,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贸区为企业直接投资东盟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保障,有些中国企业甚至认为大多数东盟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没有投资价值,缺乏投资东盟的意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缺乏对投资东盟国家商机的认识,面对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没有应对方案,以至于错过良好的投资机会。

比如,文莱自然资源丰富,但农业相对落后,其大量农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水域没有污染,适宜养殖鱼虾,但自身养殖和捕捞技术落后,目前文莱有近一半的海产消费品靠进口,政府鼓励外资与文莱本地公司开展渔业合作:印尼具有发展热带农业的良好条件,长期以来是重要的棕搁油、天然橡胶和可可等热带农产品的出口大国,而我国又是印尼棕搁油和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国。因此,农业和种植业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老挝在木材和森林产品生产上具有竞争优势,是企业从 事木材和橡胶加工丰富的原料供应基地,由于老挝劳动力素质和当地管理水平低下,投资木材和橡胶加工厂有广阔的前景。除此之外,东盟还有很多具有开发潜力的领域值得中国企业及时发现商机,加大投资。4.2.2 国际化专营的专门人才不足

国际化经营不能简单照搬国内的市场营销经验和本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需要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能够按照当地的礼仪标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同时又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经营调整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开发新市场的优秀人才不足己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4.2.3 政府对东盟投资信息服务缺乏时效性

中国企业缺乏对东盟投资的相关信息,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东盟投资信息服务尚不完善,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要收集全面准确的投资信息十分困难,目前商务部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是每发布一次,对投资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没有建立起专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针对已经走向东盟国家的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相关信息,如行业的供需状况及市场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没有提供足够的实时信息,这使得中国企业要想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像大海捞针。因为信息的不通畅而导致企业不能根据当前的行业状况和现有竞争对手状况对经营战略做出相应调整,不能及时发现投资机会和商机。4.2.4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融资难目前仍然是阻挡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大问题,解决融资难问题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因此银行不大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也往往存在信息不透明和财务不健全问题,资信度较低,而不像国有企业有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担保,这就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相当大的障碍。其次,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其服务主要面向大型企业,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而在国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方式来筹措资金已经相当普遍。我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债券发行的法律门槛较高,同时还要求有实力雄厚且信誉较好的单位为之担保等,这一系列的条件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规模和实力的限制,使其很少有能力进行股票融资。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东盟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的对策建议 5.1.1 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首先,中国企业应认真研究东盟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发布预警,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其次,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优势,增强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低价竞销的苗头,给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最后,定期对一些敏感产品列出清单,与海关、经贸部门配合,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并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

5.1.2 提升企业利用自贸区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自由贸易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要向企业提供自贸区信息,完善服务工作,发展与自贸区相连的服务机构和服务经济,这会增强企业对自由贸易区的了解。比如在2009年,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金额达3924万美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32.7%,此地 区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出现较大增势的主要原因就是宣传工作的加强,该局在网站上建立了区域性原产地证书专栏,详细介绍各种情况,组织企业人员举办培训班进行义务讲座,面对面解答企业疑难问题。

其次,企业也应及时根据市场规模的变化,制定出新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策略,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了解《货物贸易协议》和具体的降税时间表,抓住降税机会,在出口产品前可以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进行查询,弄清楚自己产品的税率,以更低的成本方式进入对方市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1.3 增强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互补性

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着产业的同构性、出口贸易竞争激烈等问题,但如果对产业进行细分,仍然会发现其互补性,这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贸易的重要基础。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产品目前主要以资源禀赋的差异为基础,约占双方贸易额的一半。东盟的比较优势在国家森林、矿藏和热带作物等自然资源方面,中国则主要是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服装与鞋类、蔬菜及加工食品、车辆等。此外,双方电子信息产品在双方贸易结构中都占据相当的比重。中国与东盟之间应尽快建立一种密切的产业分工,突破目前以一般性资源互补为基础的双边贸易,使得两国之后的发展空间更大。

相对于东盟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相对于新加坡这样的较发达的国家,中国可以吸取其资金与科技产业的经验,来为自身谋求发展。

因此,中国与东盟双方可以在这些互补性交强的产业部门加强合作,提高双方的贸易依存度。

5.2 推进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政策建议

5.2.1 企业加强市场研究,对外投资“因国制宜” 企业应增强投资东盟国家的意识,及时发现商机并重视进入对方市场的可行性分析,合理选择投资国别和投资领域,制定有效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经营策略,真正做到“因国制宜”。

5.2.2 积极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

中国企业不能简单的照搬国内企业文化,在国内的市场营销经验也往往不适用于国外新市场,应努力培养开发新市场的优秀人才,不断加大对当地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推进当地管理人员的提拔和使用,使企业能够快速开辟新市场并更好地扎根当地。

同时,企业聘用当地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还能为附近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避免文化冲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合作共赢,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例如格兰仕在进入东盟市场时就成功的实施了“人才本土化”战略,通过猎头公司寻找熟悉技术、设计、工艺、管理、市场和渠道的当地人才,为格兰仕快速占领当地市场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5.2.3 完善政府信息服务职能

为了促进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并避免企业“走出去”的盲目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海外投资的国别和行业选择等进行指导,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制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东盟规划,成为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的智囊团和助推器,如通过建立东盟投资环境信息库、东盟吸引外资项目和中介机构信息库等,为企业提供东盟经营和政策环境、项目合作机会和合作伙伴资信等信息。

5.2.4 加大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国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首先,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按增量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 款给予适度的补助。政府通过适度补助的方式,可与金融机构共同承担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责任和风险。中小企业贷款相比于大型企业以及有政府背景的项目来说风险更大,地方政府通过给予一定补助的形式有利于形成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从而提高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对风险补偿的额度、受益范围、使用规则和管理方法应尽快出台相应细则加以明确。

其次,设立企业联合组建的和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同时也需要政府成立信用度较高的再担保机构,在银行和再担保公司之中起到协调作用,调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扩大信用担保规模的积极性。

再次,应要求大中型银行成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专营机构,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得到加强。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现状的研究,看到了自贸区的建立给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带来的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影响。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合作也越加频繁。但同时也看到了在投资和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若不及时的想出对策,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来的正常运作。由于数据的时效性和本人能力有限,此次论文不能在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方面给予更加具体的数据分析,建议可以从关税同盟带来的经济效益方面来进行研究。

第三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编辑。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生产要素等的跨境流动以及优化配置日益增强,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与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

如此之浩大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势必会对我国的贸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自然地就会有人对自由贸易区心存疑虑并且缺乏信心,担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将对自由贸易区持续快速发展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的积极影响

1.贸易壁垒的消除有利于自贸区内各国间的贸易发展

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中国对东盟10国91.5%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同时,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90%以上的中国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中国平均关税从12.8%降为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在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2]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将使各个国家的出口成本大大降低,自然地,区内将会获得更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据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小组专家利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和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产生正的贸易创造效应,拉动中国和东盟的出口总量增长分别为2.73%和0.95%,社会福利增长分别为17.87亿美元和29.86亿美元[3]。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效应

倘若按照人口数量来计算的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区,其贸易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有着充足的市场潜力,各成员国的国内市场将跟随脚步迈向统一的大市场,使双方的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在这个大市场内,每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将每件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从长期来看,这种市场规模的扩大,必将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3.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地缘经济与政治,中国和东盟各国可以通过开展经济领域合作来推动贸易区中其他领域合作的发展,双方需要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在巩固自由贸易区中存在的问题,对内创造出更好的关系和发展环境,对外形成协调一致的利益与声音,这样就会在国际事务中为本贸易区争取更多的利益,推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终造福于本地区人民。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占有亚洲经济区域一体化先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新区域主义在逐渐影响着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双边关系。此次与东盟的合作,其实可以被看做是对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的反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作为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已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的国家。在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后,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以及中、日、韩之间的经贸谈判也随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中国更高以及更广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积累经验并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的消极影响

1.关税降低和部分市场开放将冲击国内产业并带来持续的贸易逆差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逐渐降低乃至完全取消,大量的东盟国家的优势产业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同类产业,还是对中国国内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都会造成冲击。比如为了尽快使区域内消费者享受到自贸区带来的好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确定了早期收获计划,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对500多种农产品实行降税,2006年这部分产品的关税降为零,计划中一些是双边互免关税,但更多的是中国单方面的关税减让,这就对中国的农产品造成了冲击[4]。

2.东盟经济波动和外贸运作成本的增加将对中国贸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将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双方之间的依赖程度也必然会进一步加深。一旦东盟内部出现轻微的波动,中国的相关产业必然会受到牵连,遭到相同的冲击,从而影响中国本身的正常发展。

3.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短期竞争对中国贸易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出口市场结构方面上,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中国与东盟均以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特别集中在如服装、组装类电子产品以及日用品等品种上,基于各成员国在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的竞争,加上由于自贸区的建立造成的市场开放,中国在出口市场上来自东盟的竞争会越来越强劲,而且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

二、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消极影响的策略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经历了想当艰苦的过程,然而自贸区建立以后,中国与东盟各国都仍然面临着挑战,因此必须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对于尚存在的消极影响,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以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经贸关系。所以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我国应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以更好地从自由贸易区中获利。

(二)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就是要鼓励各种有能力的企业通过努力开拓全球市场来参与国际竞争,以使我国改变现有出口集中度较高的现状,减少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在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其实可以主要对东盟各国市场进行积极开拓,东盟的市场潜力巨大,再加上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优惠政策,东盟更加应该成为中国今后特别关注并加大开拓力度的市场。通过对东盟的积极开拓,可以在增加区内贸易的同时,降低我国对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依赖。

(三)大力扶持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实行跨国经营

随着改革开放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发展,我国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良好的效益,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政府应该安排部分资金和政策支持,协助愿意走出去的企业到东盟国家开拓市场,投资办厂。

三、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从该自由贸易区中获益,中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首先,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并大力扶持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实行跨国经营。其次,中国应该正确处理中国与东盟经贸竞争与互补的关系,尊重东盟利益,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东盟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加强区内多领域合作,探索该自贸区建设的新模式。最后,中国应该注意平等协商,加强政府间的信任,联合东盟国家建立起自贸区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各国应对风险的能力,中国需要妥善处理区域内外国家关系,减少来自外部的干扰。

第四篇:从服务贸易角度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利弊

从服务贸易角度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利弊 2009年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未来将携手对抗金融危机,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要谈判已经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建成。那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从服务贸易角度而言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毫无疑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机遇。首先,区内贸易中90%的产品关税都将取消,货物与服务,人力与资本在区内的流动都将更加自如,成本也更低,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而言,意义不言而喻。随着区内关税等障碍被一一消除,区内各国人力、原材料、货物、资本、服务等资源充分流动,将迫使各国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应对区内竞争,最终通过改善区内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佳配制。这会拉动中国西部的发展,为东部城市减少农民工数量,加强中国内部地区的稳定。

其次,随着区内贸易壁垒的拆除,区内各国更加依赖区内贸易,随着美元的疲软和信用的丧失,就客观需要一种稳定的货币作为区内贸易的结算货币。中国已经在逐步开放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尝试分阶段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人民币自然可以首先向东盟推广。

当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的并不都是好消息,它在一定程度对中国经济和国际能力治理能力是一个考验。

首先,区域内各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各国之间存在众多现实和潜在的冲突对中国的能力是一种考验,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声誉及威望。东盟大多数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政治体制完全不同,这将影响两方在处理共同问题时的态度和看法,很多情况下难以达成一致。

其次,东盟内主要经济体普遍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我国发展模式相似。在一体化进程中,这将导致国内部分相关产业生存环境日趋严峻,产业的长远整体利益与当前局部利益的冲突也会日益显现,引起国内的相关社会问题,如失业、热带产业发展严峻等,不利于稳定团结。此外,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以及人民币逐步放开资本市场并可自由兑换,中国更加容易受东盟经济波动的影响。

最后,第三国干预和外部压力将时刻影响中国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政治势力对区域内的控制和影响十分强大。此外,日本在东南亚的实力也不容忽视。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组织要想成功推进,都需要拥有作为凝聚核心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对比就是最直观的例子。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综合国力及其一体化程度决定了东盟绝无可能担当此项重任;中国要想成为核心国家,凭现在的综合实力还不足以但此重任,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济规模。

第五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发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4月30日在北京发布。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首份季度经济报告,其中分析了中国—东盟打造自贸区“升级版”的重点和难点,并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出六点建议。

这份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编的报告提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十多年来,对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中国和东盟要提升合作水平,要从单纯以双边贸易为主,转变为综合合作关系,即以贸易、服务、投资,特别是投资为基础的服务和贸易合作。2013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2014年4月,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的各项准备工作,但各方对升级版倡议草案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对此,报告提出,打造好中国—东盟升级版自贸区,不仅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也将作出贡献。报告为此提出六条建议。

一是加强沟通和协调,携手打造升级版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应尽快启动升级版自贸区谈判,确保自贸区建设达到互利共赢的预期目标,巩固和发展双方经贸关系。

二是大力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和行业对接。不仅双方政府间加强产业政策互相通气、互相协调,双方行业商协会也应加强对接,为双方政府间的产业对接和行业合作探路。三是促进双方贸易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与东盟双方应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和促进双向投资。区域内各国应做好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的实施工作,进一步相互开放投资市场,推进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创造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加快完善中国—东盟投资促进体制,加快开展重大项目合作。

五是商会应进一步发挥促进合作的桥梁作用。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参加自贸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更稳固的经济社会基础。

六是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积极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2014年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双方经贸合作应进一步体现创新性、配套性、互利性。发布季度报告,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并希望以此促进中国与东盟打造自贸区升级版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促进双方实现共同制定的贸易和投资合作目标,促进自贸区内各国发展和地区繁荣。

标签: 贸易研究报告 零售商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贸易行业资讯

下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 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小组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无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分析 10级国贸四班 39 贝定镒 【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及亚洲经济形势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愈益......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特别是法律制度、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和内部走向一体化、外部更趋开放性的特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市场时间表(共5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市场时间表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09-12-31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建自贸区基本文件以来,双......

    2012高考政治热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一、【背景资料】 2010年1月1日,在中国和东盟19亿人民的共同期盼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

    东盟自由贸易区讲稿(共5篇)

    首先,在研究开始之前我想和大家一起弄清楚几个概念,防止在后面大家听晕了。。 第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盟,它的具体情况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为大家详细讲解。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签证核查程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签证核查程序为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各成员国必须遵守下述原产地证书(格式E)的签证、核查和其它有关行政合作的规定要求:签 证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