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

时间:2019-05-15 07:1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

第一篇: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

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

时间:2015-07-02 01:14: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晓初 责任编辑:郑泽川

嘉兴市“非遗文化客厅”一角

海宁皮影戏

王晓初

嘉兴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与民间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堪称“江南文化之源”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也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端午习俗、海宁皮影戏、嘉善田歌„„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吴根越角的历史记忆,展现着水乡文化的鲜明个性,把它们从历史长河之中打捞出来,让它们走出记忆的深闺,是一项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那么,如何让大量非遗项目走下庙堂与祭坛,走出曲高和寡的境地,走入百姓生活,走向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明天?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答案是:为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穿上时尚的外衣——通过开办非遗文化客厅、采集传承人口述实录、编辑非遗漫画,让非遗穿越古老漫长的历史隧道,摇身变成当下的时尚。

人们经常探讨时尚的话题,我们则要探索非遗的时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它们却又无处不在,让普通百姓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非遗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保护的开始,有了这个现实基础,才能延伸到传承与开发。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开发上做了很多探索,已初见成效。

我们有一个大主张——将非遗变成当下的时尚。我们不能让非遗埋藏在书本中,更不能让非遗传承人隐蔽在社会的角落,最不忍突然发现某个项目已濒临灭绝。思路的改变加上不断的努力,一切变得明晰、简单和得心应手。

非遗文化客厅引来八方客

非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虽然熟悉的人少,但一提起来,很多人愿意去谈论、学习、交流。2014年,嘉兴市创建了首个“非遗文化客厅”,提供给大家交流的场所,展示了非遗项目的实物。首个“非遗文化客厅”主要展示了黑陶、竹刻和端午文化的相关内容。黑陶增加了客厅的古韵,让人联想到几千年前的工艺;竹刻则运刀如笔,兼具诗画风采,让人着迷;端午文化更是溢彩纷呈、丰富灵动。这些项目相互呼应,让人养眼、养心。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行业讲究“传、帮、带”。我们在非遗传承人方面做了努力,在“非遗文化客厅”的开厅之日,组织了“非遗传承人走红地毯”仪式,将电影节中的一幕搬到了非遗文化传承中来,传承人就是我们的明星。这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我们对非遗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非遗文化客厅”,开始了解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走进来学习,并在外面广泛宣传。至今,“非遗文化客厅”已开展了10多次培训,接待近2000人。目前,嘉兴已拥有3个“非遗文化客厅”,在今后5年内,我们将陆续在各县(市、区)创建客厅,迎接更多的客人、学员,让更多人传承非遗。

一段佳话讲述非遗故事

时间,给了每一段故事以长度,主人公的经历,赋予了故事厚度和精彩。每个非遗传承人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老百姓要了解的就是那些故事。因此,我们为非遗传承人出版了《我们的故事——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一书。

嘉兴“海宁皮影戏”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海宁有个很可爱的昵称,叫“皮囡囡”。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海宁的“皮囡囡”风光无限,草台班百余个,艺人近千,唱腔各异,造型与风格也各具特色。每逢红白之事、贵子降生、养蚕丰收等,都要请上一出皮影戏,好不热闹。项目传承人张坤荣小时候就经常去凑热闹,家里人看他喜欢,就鼓励他去拜师学艺,本来去看戏,结果成了戏中人。他通过多年刻苦训练,在舞台上逐渐展露光芒,得到多位领导人和国外嘉宾的赞赏。然而文化大革命把皮影戏当成“四旧”,当他重拾皮影戏时,已过去32个春秋。他创作和拯救的皮影戏神话剧和儿童剧有18部,他的人生和皮影戏一样跌宕起伏。

嘉兴国家级非遗项目“掼牛”传承人韩海华的故事则充满传奇色彩。用他的话说,嘉兴卧虎藏龙、高手云集,他师从多位名师,练就一身本领,精通十八般武艺,把回族“宰牲节”里的“掼牛”项目表演得精彩非常,名震大江南北,被赞为“中国式斗牛”,让嘉兴“掼牛”名扬四海。更有趣的是,韩海华被香港导演发现,出演了多部电影,还因为武术和“掼牛”表演成为金庸的座上宾,“掼牛”的故事出现在金庸小说中,让韩海华在“古代”潇洒了一把。如今他的故事在本地几乎家喻户晓,更是让“掼牛”项目深入人心。韩海华在嘉兴成立了首家武术馆,招收徒弟,嘉兴“掼牛”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中国式斗牛”在嘉兴已成佳话,也是嘉兴当下最时尚的话题之一,俨然成了嘉兴最生动的非遗代表之一。

《漫画嘉兴非遗》好玩又有趣

非遗传承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青年人,让他们感兴趣,是整个非遗传承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组织了“非遗进校园”,一方面我们又借力“非遗文化客厅”和非遗传承日的活动来增强非遗对他们的影响力。从2014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尝试,用漫画表现非遗项目,让青年人看到非遗项目好玩轻松的一面。

“嘉兴端午习俗”和“五芳斋粽子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离端午节很近,2014年,我们引进了端午吉祥物粽娃陪伴大家一起过端午,用粽娃形象创作了部分非遗项目,邀请学生们一起画粽娃、学非遗,带他们一起参与到非遗项目中来,寓教于乐,学生们热情很高,在玩耍中学会了染蓝印花布、用刀刻竹、做西瓜灯等,还通过粽娃的形象将很多非遗项目铭记于心。活动得到多家媒体的赞扬,也得到了很多文化界朋友的认可,我们趁热打铁,连续用粽娃形象创作了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共62个项目,最终编辑成册,出版了《漫画嘉兴非遗》一书。

为配合漫画书的校园发行,我们选择20个项目做成了1.2米高的卡通粽娃,每个卡通粽娃不但生动地展示了非遗项目,而且通过内部配备的播音系统,随时向参观的人讲解它所代表的非遗项目,形成了文字、声音、画面,多维一体的展示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2015年文化遗产日,前往卡通粽娃展览场地的人们络绎不绝,更是吸引了众多媒体报道,很多孩子,甚至年轻人都纷纷跟不同形象的非遗卡通粽娃合影,扩大了非遗项目的传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一些社会机构还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共同参与非遗卡通形象的推广。从中我们看到了非遗项目开发的新突破,更加坚定了我们把非遗项目做得更时尚、更好玩、更生动有趣的想法。

2015年,我们开始着手策划如何把嘉兴的非遗项目做成动画片,搬上荧屏,通过多种渠道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使更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进而让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开发。

我们要把非遗项目套上最时尚的外衣,让他们在华丽的历史舞台上,绽放光彩。

第二篇: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6-14李庆禹

浙江省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8人。76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蓝陈启说:“政府每年都给我发补贴,我只有更好地把畲族民歌唱下去,让更多的人来学、会唱,报效社会。”自2008年以来,浙江每年在春节前后开展服务传承人“八个一”活动,即对传承人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发放一笔政府补贴、召开一次座谈会、组织一次体检、举办一次技艺展示、组织一次专题采访报道、落实一项传承传习措施、制订一年传习活动计划。全省各地深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出台扶持代表性传承人政策,并研究制定对学艺者、继承者的助学奖学等激励措施,逐步建立起长效传承机制,推进非遗传承传播工作。

第三篇:中国30项世界非遗项目(介绍)

中国30项世界非遗项目

2001年

1、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

2、中国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

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

2、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2009年

1、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2、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3、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4、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今天,剪纸依然是中国百姓用以表达意愿、思想和情感的方式或形式,它介入当代民俗活动,呈现出互动的活力和再创造的面貌。

5、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由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凝结了古代科技智慧,展现了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七千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6、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采用“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7、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而略有不同,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省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和浙江等全国广大地区均各具特色。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8、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9、《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

10、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呈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11、花儿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格律和流传地区的不同,又被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六盘山花儿”三个大类。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的特殊价值。

12、《玛纳斯》

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演唱异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长达23。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承“百科全书”。相关社区的传统节庆、民俗活动是其主要的文化空间。

13、妈祖信俗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发展和妈祖影响扩大。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该信俗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亿多民众所崇拜并传承至今。湄洲岛是妈祖祖庙所在地。

14、蒙古族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及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等地区和国家也能听到这种方式的歌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人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15、福建南音

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公元265-420年)起至清(公元1644-1911年)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音乐风格典雅细腻,其演唱形式、乐器形制、宫调旋律、曲目曲谱及记谱方式独特,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南音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珍爱的文化遗产。

16、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肇始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的吴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热贡艺术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各族僧俗群众所喜爱。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等地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8、藏戏

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原来流传于民间,由艺人口传身授,在广场或寺院中演出,后来建立了专业剧团,出现了舞台演出形式,这两种演出样式都为藏族群众认可和喜爱。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淘洗、陈腐和练泥;器物的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最后在龙窑内用木柴烧成。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窑温控制方面,龙泉青瓷具有独特的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服务人类生活,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陈设瓷、装饰瓷、茶具、餐具等,是烧制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

20、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自唐代(公元8世纪初)以来,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有108道工序,对水质、原料制备、器具制作、工艺把握都有严格要求。这一技艺经口传心授世代相传,不断改进,与多种文化元素结合,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促进民族认同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21、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22、广东粤剧

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最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作为粤方言区中最具影响力和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粤剧以多样而独特的演剧形式,渗透在岭南的传统和现代生活中,成为族群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010年

1、京剧

京剧是流传全国的一种戏曲。在国外,他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

京剧原起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京胡)、和锣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2、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2011年

1、中国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等,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

2013年

1、中国珠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可见当时“珠算”与现今通行的珠算有所不同。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赵太承家”药店柜台上放者一把算盘,明朝时逐步传入日本,朝鲜,泰国等地。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有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元代画家王振鹏《乾坤一担图》(1310)中有一算盘图。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有“算盘珠”比喻。元曲中也提到“算盘”,由这些实例,可知宋代已应用珠算。

第四篇: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遗”的有35项,是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非遗申报过程中的很多大跃进现象: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把入选名录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入选名录不惜投入重金、不遗余力、志在必得。而一旦入选,就以为功成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相应的保护,甚至被扔在一边。有的地方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作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保护。一些地方将非遗过度进行商业化、功利化的“开发”、“利用”,弱化甚至异化了其文化内涵,最终导致非遗走样,甚至面目全非。

世易时移,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大多已被时代淘汰,个个落得濒临绝境,再经不起任何折腾。目前许多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只以申遗为目的的活动,不啻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或者已经在造成破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的退出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些地方政府把劲儿都使到申报前,一旦申遗成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就又是庆祝会,又是文化节的,具体的保护工作却被扔到一边。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指出,重申报、轻保护,甚至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如今在全国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申遗成功后,将其视为广告招牌,专注于挖掘“非遗”的含金量,而非保护。保护“非遗”,当然是好事,但费解的是,那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还未进入国家级名单,而目前名单中,也还存在着作伪、良莠不齐等现象。此外,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

[现象]

煎饼也“非遗”

近日,山东临沂市蒙阴县一家煎饼企业呼吁为煎饼申报“非遗”,希望有一天临沂煎饼能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如果煎饼申报成功,那么盐水鸭、驴打滚等特色小吃也理应位列“非遗”名录。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表示,临沂煎饼“申遗”,让人想到了天津小吃。天津一下子报了三个,耳朵眼炸糕、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这样报不行。中国的小吃太多了,我们能报几千个小吃吗?具有全国影响的八大菜系都没有申报,怎么可能批准煎饼呢?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目前此类项目的申报整体混乱,已占到了申报总数的1/5,大有把“非遗”名录变成特色小吃大全的势头。

为申“非遗”每年浪费3亿元

每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只占申报项目总数的零头,为申报所造成的浪费高达数亿元。各地方申报项目必须准备文本和宣传短片。有的省份不会做文本,就花钱请人帮忙。15分钟的电视片需花费1万至十几万元。加上人工成本等,一个项目申报,全国平均花销不会少于10万元。去年申报了3600多项,“都是没评就做了宣传片的,如果事先考虑清楚的话,可能1000项都不到。”成功申报的只占其中15%。也就是说,浪费金额多达3亿元。

有些小项目比如“牛郎织女传说”,很多地方都想上,但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收入目录。有的项目研究不够,稀里糊涂就申报了,有的省一个项目都未中选,浪费巨大。好多地方存在“多报就能多上”的心理。(琳琅)

[专家言论]

别让“非遗”泡沫泛滥

●民俗学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向钱看”问题令人担忧。现在有些地方的泼水节天天泼,来一拨泼一拨,这么干挣钱,还有什么文化保护的意义。比如,拿非遗打造这个,打造那个,现在张飞故里在争,赵云故里在争,孙悟空„故里‟也在争,孟姜女哭倒的长城还在争……这些做法让我们的“非遗”越来越受威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过节主要强调精神内涵,至于节日有什么经济效益那是附带来的。比如祭祖,不能说祭祖赚钱。我觉得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都是很危险的倾向,要及早堵住,别让其泛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一些地方的申报工作轰轰烈烈,具体保护工作却难以落到实处。这说明地方政府并不清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也是缺乏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现在已有很多文化遗产进入国家保护名录,然而文化遗产一旦被发现、认定,就很容易陷入政绩化、产业化、同质化的怪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多种怪现状,一是文化遗产申报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很多文化遗产被产业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异化”。我们很多传统文化都是传统手工业性质,如果不按照原有的产业性质发展,而是作为文化资源去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就变质了。比如皮影、剪纸等等,原本是手工制作,现在为了赚钱变成用机器制作。农耕时代的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文明。三是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后,还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失去自己的特色。(杨慧)

[新政]

中国“非遗”

将建立退出机制

新华社电 文化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国家级“非遗”名录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

通知指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因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的,一经查实,将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单位)和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警告和限期整改要求。因整改不力,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的,将取消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收回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标牌。

退出制度的推出,无疑将为盲目、片面的申报热降温,可以引导各地将工作重点从申报转移到保护。要让申报者知道,只有首先把保护的实事做实、而且后续的保护措施确有保证之后,才可能有申报的底气,从而除去“申报热”中的泡沫,筑高入选的门槛。

另一方面,只有通过退出制度的倒逼,才能让入选名录成为保护的开始,促使各地在“非遗”入选后,只会有加倍的压力,从而更加致力于真正的保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退出机制,就没有真正的保护。

[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杨慧)

第五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

会议名称: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电视纪

录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专家研讨会

纪要编号:(2017)1号

时间: 2017年8月10日14时30分 地点: 重庆市文化委四楼410会议室 主持人:王发荣 参与人员:

(一)专家:刘德奉、谭小兵、张书源 潘利、蔡亮、姜连贵、冉军、邬晓红

(二)冠郎公司创作团队3人

(三)冠郎公司摄制团队10人

(四)相关工作人员3-5人

会议主题:《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拍摄过程中的难点及成片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会议要点:坚持正确导向、明确节目定位、合理把握点面关系。

会议内容:2017年8月10日下午重庆市文化委非遗处处长王发荣在重庆市文化委四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电视纪录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专家研讨会。会议听取了该项目建设有关情况汇报。以及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现将这次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

一、会议表明,《非遗中国·重庆瑰宝》自2017年5月20日在重庆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播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网络播放量也与日俱增,截止会前,已上线的二十四期节目网络点击率总计超过50万次,单集最高超过5万次。

二、与会专家在会议中对《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栏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信心。会议指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栏目选择的传播途径有力度,脚本创作对历史底蕴的挖掘够深入,在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也十分符合纪录片的要求。拍摄的镜头画面丰富、唯美,展示的民俗文化氛围浓郁,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会议认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从前期脚本创作到后期剪辑传播,都符合当前纪录片制作播出的一些规律,这也为栏目日后的发展和改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议还指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是一个团队有情怀,片子有品位,传播有影响的栏目。

三、会议在对《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栏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信心的同时也指出栏目在制作中应注意项目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共性方面,非遗项目是世代相传的历史文化艺术,具有历史沉淀的厚重感,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通过纪录片将项目背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出去,其次,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去拍摄才能充分表达非遗项目的文学价值。会议还指出,在脚本创作和后期拍摄制作中,因注意如何去协调代表性传承人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会议认为纪录片不是为某个传承人拍摄,而是为整个非遗项目服务,传承人只是一个载体。个性方面,会议指出拍摄过程中应注意不同项目类别的属性,根据项目属性来调整脚本和拍摄方案。其中同类别的项目尤其要注意体现其差异性,要加强捕捉不同地域不同人物体现在作品上的不同风格的画面。

四、会议认为用电视记录片的形式来呈现非遗项目,并且通过电视这个集声像功能于一体的、最能深入千家万户的最大众化的主流媒体来进行传播是非常有力度的。会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改版后的纪录片,对历史底蕴的挖掘更加深入,镜头画面也更加丰富,唯美,民俗文化的展示也更加浓郁,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同时会议指出在项目拍摄过程中要把握好传承人这个点与非遗项目这个面的关系。

五、会议要求数据的应用一定要准确、数据要为实时数据、涉及到政策性调整时,数据要与官方政策的相关要求保持一致。

六、会议指出,项目制作过程中尽量规避敏感话题和敏感词语。会议认为纪录片拍摄制作的意义重大,目前从中央到地区都十分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拍摄纪录片对促进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媒体传播方面,会议认为,快节奏时代,新媒体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传播,我们在手机移动端传播时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传播效力。只有时间较短的精简视频才能更好的在移动端进行传播。会议号召我们与华龙网应该加强联系与合作,把优秀的纪录片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展现给社会大众。

七、会议中指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符合当前纪录片制作播出的一些规律。会议推荐了《本草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秀纪录片并且指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拍摄的一些元素、理念、措辞可以学习以上纪录片的优秀部分。会议指出,非遗项目的历史传承关系必须要讲清楚。同时会议中再次强调了点和面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纪录片就会拍成宣传片、主题片。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个人主义,除了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其它传承人的情况在纪录片中也应有所展现。会议指出在拍摄的手法方面,要抓住一些吸引观众眼球的东西,把人们感兴趣的东西拍下来,提高栏目的观赏性。会议指出非遗项目之所以能传承百年成为非遗项目的原因也应该是栏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认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要适合新媒体传播、符合年轻受众的收视习惯。会议建议在移动端进行传播时,可以把一个专题拆分成几个短片进行传播。会议指出,希望不断改善不断进步后的《非遗中国·重庆瑰宝》能做为非遗项目的市级纪录片,在明年推到国家广电总局参与优秀纪录片的评比评选。

八、会议认为,纪录片要遵循三个准确把握。一是准确把握非遗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从什么角度去审视文化内涵非常重要。二是准确把握不同项目的文化内涵,增强纪录片的故事性和观赏性,如民间文学类,除了项目整体概括之外,还应选择一些代表性传承人讲的代表故事到纪录片中来,故事中涉及到信仰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意识形态的问题。传统音乐,包括器乐和民歌。拍摄器乐项目时,要介绍其传统曲牌,并演奏有代表性的曲牌,再介绍他的演奏方式以及演奏的乐器,避免拍摄中出现流行音乐。拍摄民歌项目时,应多采集传承人唱民歌的素材。拍摄传统美术项目时要注意过程,重点展现其代表性作品。在拍摄传统舞蹈项目时,要注意拍摄舞蹈表现的步伐,伴奏音乐和乐器在体现传统舞蹈项目时也同样重要。拍摄传统技艺项目的核心在于技艺的流程。传统医药类,其中治疗类项目,视频中一定要出现传承人的职业资格证;养生类项目忌讳说养生的疗效。传统体育、竞技和游艺,其中游艺要能体现出项目的游乐性。曲艺类,曲艺作为一种说唱艺术,要找到不同传承人表演经典的段子,并尽量拍摄完整的段子,同时还应介绍伴奏音乐。传统戏剧应该从戏剧本体角色出发,在介绍代表性剧目和配乐。民俗类,民俗是一个文化空间,应体现群众的参与性,同时取材要避免政府主导的活动。涉及到宗教时,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化。脚本创作和拍摄过程中都应注意从正能量的方面去解读民俗,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解读而不是从仪式的角度去解读。三是准确把握镜头语言的文化内涵。

九、会议指出,栏目的观众定位应该在文化素养有基础的中青年,有文化需求的群体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栏目内涵的定位是纯粹的文化为主体的非遗纪录片,我们应该抓住人们心里的传统文化情怀,拍摄过程中以文化为主,故事次之。关于脚本的定位应该是大文化、大视野、大高度。会议认为脚本总体不错,但相对单一。会议指出拍摄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非遗项目衍生出去,与其他相关文化进行对比。会议还指出,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个店的或某个人的,文化形态的本身是民间的大众的而不是个体的。会议认为《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拍摄的镜头很美,问题在于重复镜头过多,会议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现场拍摄一些跟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景,更多的引用相关的资料。会议指出后期制作应精益求精,细心检查,避免出现错别字。会议还指出,项目可以做一些延伸的思考,希望有分量的非遗项目能做成系列片。会议认为通过新媒体这一渠道进行传播,能收获更高的社会效益。会议建议,《非遗中国·重庆瑰宝》团队要多收集、整理、阅读非遗相关的政策资料,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和一些法律法规、学术文章,阅读以上资料有益于纪录片主题的把握。会议强调在资料引用方面要注意版权问题。

十、会议认为 《非遗中国·重庆瑰宝》是一个团队有情怀,片子有品位,传播有影响的栏目。会议总结到,在把握脚本创作方向方面,一是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栏目的基本定位,非遗纪录片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的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做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纪实报道,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个体生命真实经历来拍摄,是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二是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要体现出传承人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个人。三是要理清线索,包括时间、空间、逻辑的线索。四是注意纪录片的结构,不能过于跳跃。五是脚本语言要自然、流畅、朴实、有文采,首尾多引用诗词。在拍摄制作方面,一是栏目要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真实性包括现实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栏目的纪实性表现在历史和现实的综合。二是是我们镜头所传达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剧组工作人员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经过观察、思考、选择之后所拍摄出来的作品,而不是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形态去记录的画面。三是要坚持正确导向,以文化为核心,传递优秀文化,避免使用国家领导人等敏感素材。四是镜头语言要唯美,避免凸显人物缺点,选择路人采访时应选择穿着整洁,有文化素养的人,采访目的要落脚于文化落脚于项目。在拍摄的布局上,一是明确首要重点是项目,然后才是传承人。二是栏目各部分要有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要通过创作者的思路来思考认识和探索。三是尽量从文化角度去介绍非遗项目,特别是项目涉及到祭祀、仪式、民俗的环节时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解读项目。四是纪录片要有引领性、群众参与性。五是制作过程中采、编、播、导缺一不可,拍摄过程中编导要发挥作用,不能因为传承人不配合而降低我们的标准,编导在现场要根据脚本有意识的去引导项目发展方向,同时要主动去沟通去引导传承人。六是整体布局要重视逻辑,避免语言和镜头的前后矛盾。会议最后强调,拍摄制作过程中要做到提前谋划、有的放矢;良好沟通、耐心引导;做好工作、争取支持。

重庆冠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7.8.14

下载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与非遗保护

    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缪雪峰【摘要】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农耕文化节提供了文化内......

    “中国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开幕

    “中国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开幕 2014-1-2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现场。 中国文化报记者喻非卿 陈曦 摄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珊珊报道: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后继有人是根本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后继有人是根本 【微信江南非遗编辑】6月8日,我国将迎来第八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我国在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方面开展的大量工......

    孔子学院对中国非遗产品出口的影响

    摘要:非遗文化可分为物质产品、生产技艺、文化功能和价值观四个层面,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发展,可以增进所在国(地区)民众对中国非遗技艺的了解,提升其对中国非遗艺术的鉴赏水平,增......

    “非遗”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认识浙江非遗之宁波金银彩绣

    “非遗”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 ——认识浙江非遗之宁波金银彩绣 摘 要:我们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组织部等一行人员,赴宁波调研了解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代表——宁波金银彩绣即......

    “青春之声·直播厅”《非遗中国》栏目策划案[5篇范例]

    “青年之声·直播厅”《非遗中国》栏目策划案 目录 一、栏目宗旨.............................................1 二、栏目定位..............................................

    中国非遗研究院专家赴北川考察羌历年民俗文化

    中国非遗研究院专家赴北川考察羌历年民俗文化 2016年10月31日,是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正是羌历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副院长童光庆教授、副秘书长柯小杰研究员、办......

    中国非遗2012第九届大坝高装文化艺术节述评(修订稿)5则范文

    中国非遗 2012第九届大坝高装文化艺术节述评 鲵影萍踪 (2012-3-1修订稿) 今年“中国非遗2012第九届大坝高装文化艺术节”办得非常成功,办得非常出色,办出了大坝民间民俗文化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