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记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记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
大学文化论坛会场
作家圆桌会议
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而只有崇尚独立、自主、创新、宽容的大学文化,才可能完成研究真理和探索学问的使命。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大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文化,不仅服务于社会,而且可以引领社会。因此,聚焦大学文化,研讨大学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9月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举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成功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著名学者朱青生教授、杨东平教授、陈嘉映教授、陶东风教授,著名画家陈丹青、知名作家张悦然和蒋方舟,以及三位学生代表分别发表主题演讲,结合大学传统、时代精神、社会热点,以及与高校自身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涉及“全球化时代下传统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外大学精神的比较与对话”、“现代科技与大学人文精神的融合”、“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公共关怀的关系”、“拥有专家与公共知识分子双重角色的大学知识人”、“大学生的理想情怀与求实精神”、“中外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与社会责任”等七大主题。围绕如何构建当代大学文化,与会者指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由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并渗透在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之中。大学文化在于人文精神、在于大学自治、在于一种批判主义的思维,大学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文化,应避免功利化和行政化对大学文化的过度侵蚀。
大学校长论坛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衡量一所大学不应仅仅看一些可以被量化的数据,而应该看它树立起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一所大学的精神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或者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发生变化的,是对学生的根本性支撑,也是大学的竞争力之所在,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办学资源之一。我国在1995年就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要重视的三个问题,第一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第二要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第三要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这三点至今都是适用的。从社会的角度评价一个大学的时候,也应该将文化品位作为一种标准。在国际上有很多种大学排名,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所占权重非常大的指标,就是声誉。而对于声誉的评价并不是由学术权威来做出的,而是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参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通俗说的“口碑”。而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建设决定了其社会声誉,也是普通人选择和评价大学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谢维和校长认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核就在大学的“大”字上,“大”意味着拥有一种更高的眼界、责任,有一种更加宽厚的学术的、文化的、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以责任和视野而言,这样的“大”意味着从一个更恢宏的角度看问题。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有两点,首先应该体现在制定人才培养战略上,让学生在学习上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在更恢宏的空间中考虑什么东西更重要,什么东西值得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第二点是大学要对自身价值有正确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能够把自己独特的价值和贡献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就是非常具体和直接的一种文化建设。它体现了学校的一种精神,体现了学校的一种办学理念。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大学的文化不是死的东西,是一个活的东西。它既是过去的历史传统,也汇集了今天大家为它所做的一切,它更像是一篇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用两个词概括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自由,寂寞。他认为在现代相对“热闹”的大学环境里,耐不住寂寞,就会让我们痛感大学的价值出了问题,而抵抗外界诱惑的关键是要在寂寞中坚守人文精神的传统。曹卫东校长以现代大学传统的开创者柏林大学为例说明,大学要允许精神在其中的全面展开,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这基于柏林大学执掌者黑格尔的思想。同时他借柏林大学的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论述现代大学在发展中如何面对种种挑战,关键要认识到人不能被简单地物化,而是一种精神存在,而大学应该是精神科学研究的场所。
曹卫东校长还回答了“大学到底要提供什么”这一问题,他认为是知识与思想。“孩子们走进大学是因为他们有向前的动力,求知的欲望。而我们的社会靠知识引导向前,靠思想的魅力和力量引导我们向上。”曹卫东校长尤其指出,大学提供的知识和思想必须是真的和良好的。因为知识可以导致好的一面,也可以导致坏的一面。在历史上看,德国在极富有知识和思想的同时,也作出了最荒唐的事情,所以知识和思想的引导不一定保证我们求真、求善、求美。大学有责任提供真的知识和好的思想。而要这样做,就必须批判学术资本主义,学生和老师不要简单地用学费或者课时费来计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曹卫东校长也肯定了批判性思维的可贵。即要“敢于和自己、敢于和他人、敢于和社会保持距离,并且用一种非旁观者的立场审视他。如果我们有了好的思想,真的知识,又有了批判性的思维,且不掉到学术资本主义的怪圈当中,大家能够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们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所在,那么这种精神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我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
学生论坛
北京大学博士生林品从“宅”谈起,剖析了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是如何进行去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他发言中出现的“高贵冷艳”、“二次元宅”、“卖萌”、“中二病”等流行用语充分展示了当代年轻人所处的真实语境。而作为一名年轻优秀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者,林品又保持着适度的审视距离,他指出,与长辈们对“宅”一族的刻板印象相反,“宅”在年轻人看来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个人生活方式的确认,很多时候是正面和积极的。“宅”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是年轻人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变化,从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一搏”的应试教育制度到“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选秀节目,集体主义宏大叙事被个人主义话语所取代,而市场经济的物质环境与个人主义的精神氛围,使得年轻一代格外看重个人权利,格外强调私人空间。与此同时,独生子女一代生活在没有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的小家庭中,而人口流动又造成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相对陌生,因此个人难免处于孤独与疏离状态中。林品又乐观地指出,数码世界一方面让人们足不出户成为可能,客观上支持了“宅男宅女”们,但同时也建立了社交网络,让大学生们在网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分享更多资源,也结交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生,来自葡萄牙的裴嘉骏则展示了充满异国风情的葡萄牙校园文化:大一新生为什么自愿被捉弄,合唱团如何运行,校服背后的文化含义,通过对不同教育制度的解说,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和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他还通过解读中葡两国著名大学的校训,对比了虽有差异但相通的中西大学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北大历史系硕士一年级学生卿倩文则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出大学教会了她两样东西,第一就是认识自己。大学对每位学生而言,是从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和修炼之所,要在此适应人生角色的转变,才能更好地获得社会的承认。而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努力坚持和培养面对挫折时能坦然处之的能力。在大学中学会的第二点则是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化的人,传播正能量,在面对社会阴暗面的时候也能保持赤子之心。
学者论坛
理工大学教授,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认为,与现代大学走向现代社会中心地位的过程相伴的,是大学精神的式微或者衰弱。他分析了四点原因,第一个就是半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今天我们中国高考平均入学率达到76%,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30%,也就是说中国的适龄青年当中有30%的人正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依据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段的标准,15%以下是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时期,15%到40%是大众化阶段,40%以上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所以国外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中国还在大众化的阶段。由此大学教育的内在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象牙塔变成了大批量培养学生的教育工程,从学术殿堂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在西方有人把大学称之为现代学术的超市。第二个原因是科学和文化范式的分解,人文主义社会学科越来越边缘化,具有强大商业价值的学科,成为发展快、学生多、待遇高的学科,科技主义、功利主义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第三个原因是学校、学科、学院的研究由市场利益和跨国公司驱动,极大改变了学术研究的动机和方式。第四个原因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范式转变,从读写的文化进入视听文化、大众娱乐文化、读图文化、网络文化时代,那么大学传统教化环境在新的文化环境当中该如何来应对,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
他认为,如果要重建大学精神,就必须要重新建立几种关系: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大学和大众文化的关系。面对当前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由于担心腐败不愿意给大学放权,大学永远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就是一个怪圈。打破这种怪圈的方法是以改革促进改革,以大学的制度建设,大学的诚信公开公正的招生制度的建设来换取高校自主权,最终使其慢慢地生长起来,大学制度、大学精神的复苏和呈现也还是具有某种可能性的。
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从北大元培试验班的例子讲起,首先谈论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认为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完美的人、自由的人、全面的人。教育不是让一个人掌握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东西,而是让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生长和发展,更有创造力,成为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人。朱青生教授讲道,正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愿望和希望,元培计划开始在北大实施,学生进来以后不分专业,可以在学校里任何课堂里面听课,自己选择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学业,然后毕业。然而元培计划并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因为社会的影响力太强大了,强大到学生已经无法决定自己喜欢什么,而是根据就业的压力,在家长和教师的诱导和推进之下选择专业,甚至将元培当作从冷门向热门专业转换的跳板。
朱青生教授还以自己开设艺术课程的例子说明,如何在教学课堂实践中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关键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原创性,包含两点内容:第一点是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榜样,在自己的研究和态度上展开多种新的可能性。第二点就是让艺术使人成为人。当代艺术或者现代艺术的精神就是要让人能够把自己内在的创造性调动出来,创造性地进行思维而不是依赖于已有的思想和已经成为系统的知识。艺术正是让人在这个意义上既脱离传统对自我的限制,又脱离自己对自我的限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嘉映指出,我们通常会把大学看作是一个自由探索,自由讨论的领地或者园地,而这种自由教育,不同于对知识和观念的灌输。但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和灌输并不那么容易区分。如果我们说灌输是自上而下的,而教育是平等的。那么理想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本该是平等的,师生交流也应该是平等而自由的。但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不可能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必定是经过选择的,而考试的存在也证明了学习的强制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育中强制的因素越来越少,但即使在大学里,也没有完全的师生平等。正如布迪厄等人早就注意到的,无论老师采取什么态度,课堂上,他总是处在注意力的中心。教育与灌输的区别不能完全从当下所采取的措施来判断,而是要从未来的发展回过头来看。小时候不愿意苦苦练琴,但长大后弹得一手好钢琴使你会理解和感谢父母,小时候家长把礼物说成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即使你长大以后不再相信,你也会当作善意的童话。但被灌输的人一旦能够判断真伪,就会感到自己当年受了欺骗,甚至无法原谅当年的教师。
陈嘉映教授认为,教育中的确总有灌输和强制的成分。我们不必把自由教育理想化。自由教育的内容不只是教育过程中应当有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更重要的也许是,教育过程中的强制性的措施都是为了最终培养一个自由的心灵。为了能够培养自由的心灵,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到把最好的、最真实的内容教给学生。这说起来最基础不过最简单不过,但真正做到也不那么容易。其次,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考虑教育。规范、规训甚至惩罚的确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我们希望学生更加成熟之后,能够理解这些负面的措施。再其次,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鼓励自由讨论。教育者不仅不要去禁止学生接触其他的观念和道理,而是要尽可能鼓励他们去这样做。尤其到了大学阶段,教育越来越多地依赖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选择,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向大学生灌输这个那个,效果通常适得其反。
陶东风教授在演讲中集中论述了大学文化的普遍主义维度。为了实现大学的这种普遍主义情怀,大学必须崇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能在思想的领域画出一个圈子,写上“只允许在此地思考”;也不能让权力和金钱剥夺大学的自主性。在真正的大学,你能感受到学术的高贵、学者的尊严,感受到这是具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与外面世界保持距离的自主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距离,大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陶东风同时强调,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文化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用的,但是想象力是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大学里的生活应该是优雅的,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永恒的根本问题。大学生应该经常眺望风景,仰望天空,观察云彩,驰骋想象。只有高远的想象力才能让“中国梦”真正飞翔起来。陶东风最后指出,大学的普遍主义文化还是维持世界和平和人类团结的重要力量。目睹了20世纪人类的相互仇恨的暴力历史,目睹了高科技被用于屠杀同胞的残酷事实,强调这点尤其重要。二战时期德国大学的悲剧充分说明,一旦背叛普遍主义的人文精神,一旦大学被党派利益和党派意识形态绑架,后果会是多么可怕。那时德国的大学变成了“政治性的大学”,甚至成为军营,学生和教师被灌输纳粹的极权主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鼓吹暴力和仇恨。结果是大量的优秀学者流亡美国,也有一些堕落为纳粹分子,教训极为深刻。
作家艺术家圆桌会议
张悦然(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知名作家):说起来我跟大学有很深渊源,但又一直是一个局外人。我父亲在大学里面教书,我是在大学校园里面长大的。大家都说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自由,我当时觉得他们真的是非常的自由。到了每年夏天的时候,都有一些大学生离开这个校园,在我们家住的楼外面就有路边摊,总能听到有人摔酒瓶,有人哭,我每次都会替他们难过,好像他们的离别和我自己也有关系一样。在我的记忆里面那应该是大学的生活,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在国内读大学,没有感受到那种气氛。对我来说,在新加坡的四年里面其实是一个游离的状态,因为计算机专业可能不是我所喜欢的。因为这种遗憾所以现在我就去了人民大学教书。但是我在很多时候可能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们真正的理想或者说他们真正想要的自由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永远都是一个遗憾。
蒋方舟(新周刊副主编,知名作家):我在清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因为学校太大,让你感觉世界就这么小。我在大学里面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就是我发现我无法施展自己在小说当中的才华,因为我选的是新闻系。我第二个面对的是人际交往的困难,我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结果上了大学之后非常不适应,因为我面对着非常密集的集体生活,宿舍有4个人,当他们各自交了男朋友之后就变成了7个人,我永远都处在人来人往的状态。最后我就格外排斥外面的世界,不愿意与人沟通。我后来想如果我能再重来一遍大学生活的话,我会更愿意和人交流,不是对别人都抱有一个警惕的态度。第三点,我觉得大学极重要的是给了我自我怀疑的机会,教会了我反思的能力。大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觉知能力,就是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坚持其实意味着不断的调整,可能经历无数次的试验,然后去体察,去触壁,包括经历低落。我经过这些,终于找到自己想做什么,真正喜欢什么,我觉得这是大学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陈丹青(著名画家、作家、学者):刚才你们都说自己大学时候很忧郁,其实我在美国看到美国的同学也很忧郁,我回想我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上大学,但后来发现其实青春期的人都是忧郁的,不管是在**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和平年代,或者在自由国家,青春期就是一个忧郁的年纪。我回想在你们那个年龄,我休想写出像你们那样的看人生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有一件事无所谓进步退步,就是所有少年都在忧郁的年龄,男孩在愤怒的年龄。
蒋方舟:我对于我的大学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我的同学们都非常的忙,特别成功,特别优秀,但我自己总是无所事事,让我自我感觉特别失败。但现在回想,我发现那是自己人生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名正言顺的无所事事,如果有机会跟那个时候的我说一句话,我可能会说你这时候虽然每天很悠闲,不像别人时间抓得很紧,你也是对的,你不用因此感觉到羞耻,这是我特别想对那时候的我说的一句话。
张悦然:我那时候学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在刚开始变成一个差生以后,觉得成绩差不能接受。但现在觉得大学成绩差是一件蛮骄傲的事情,这意味着你有自己的事情做,不管你是去谈恋爱了,还是做其它你想做的事情了,都意味着你在这段时间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同学们有时候也可以把成绩的事情放下,真正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陈丹青:我相信人分几种,一种就是很主流的青年,从小就乖,听话懂事,成绩好,无论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很多这样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天才,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哈佛耶鲁有,北大清华也有,在学校你不会注意到他,忽然他已经车房公司弄起来了,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记忆力吓死你,这两种都是天生的,没办法。还有一种是从小到大永远打人,永远闯祸,但最后出人意料的一种人。这类人有的可能一辈子很失落,很潦倒,但有的却变成公司老板,动不动要给我投资。我小学同学有一个叫朱志明的,他在学校所向披靡,我们见到他在走廊那边出现立刻就逃,谁都打不过他。可是有一次我在无锡演讲,讲完后有一个中年男人默默地走过来,他说陈丹青我是朱志明,我感慨万千马上和他握手,结果他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现在在开一个很大的公司,你完全想不到当年这么能打架的人能够开这么大的公司。最后一种人就是绝大部分相对普通的人,没有太多自己的主张,我相信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蒋方舟:我看到有一个蓝翔技校的校长开学的时候对学生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那和北大清华的学生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同意陈丹青老师说的,好多大学生他是对外界没有好奇的,我们很多同学无论上什么课,永远都低着头,他对外界没有好奇,我觉得一个能让学生对他人依然好奇的学校就是一个好学校。
张悦然:我的标准非常简单:我希望一所大学多一点文艺青年,我觉得大学的时候能做一个文艺青年是一件幸福的事。
陈丹青:今天的听众是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同学,但我发现他们问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主旋律,就是我该怎么办,我这样做对吗,我下一步怎么办,所有的潜台词都是这样,你要是问你自己想什么他就呆掉了,显然他从来没有自己想过,他永远觉得自己在等一个指教,这是非常典型的。
(郑以然)
第二篇: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
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
2011年是东华大学建校6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东华精神,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师生力量,描绘发展蓝图,扩大社会影响,学校决定在2011年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庆祝建校60周年。
一、工作目标、理念、方针和主题
(详见附件1: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主题演绎)
60年是一个甲子,乘世博成功举办之东风,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60周年校庆的整体设计应该是对过往的完整回溯、对现在的系统总结、对未来的全新展望,做到以校庆促发展、以发展迎校庆。借校庆各项纪念活动之际,以《东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为蓝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广泛发动社会资助,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聚人心,彰显特色,扩大影响,继往开来,和谐发展。
目标: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回溯历史、凝聚人心、开拓未来
理念:国运唤东华、学术兴东华、人才耀东华
方针:以开放与创新为观念、以欢庆与感恩为基调、以节俭与务实为原则、以精彩与难忘为效果
主题:经世纬国六十载创新超越铸辉煌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处领导组成,统筹安排校庆筹备工作,指挥协调校庆纪念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校庆办公室(设立在发展联络处),全面负责策划、拟定校庆方案,征集、整合和审定各类活动计划,组织协调督促方案实施。
另设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的各类工作小组,诸如:综合协调组、形象设计组、环境整治组、媒体宣传组、刊物发行组、联络接待组、成果展示组、筹资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志愿者工作组等,分工落实校庆期间各项工作。
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校庆筹备工作,根据学校总体方案制定本学院校庆工作方案,策划、组织、实施本学院特色的校庆活动,完成学校部署的各项任务。
三、时间与地点安排
庆典日:2011年10月28日(周五暂定)
庆典周:2011年10月23日(周日)-29日(周日)
庆典月:2011年5月-10月
宣传月:2010年11月-2011年4月
倒计时:2010年10月28日
地点:松江
四、校庆主要活动
系列纪念活动结合学校发展、学院和部门工作,从今年10月份开始贯穿未来全年,持续展开,逐步推进,张弛有序。同时,每个阶段、每个活动都要做到主题明确、亮点突出、影响明显。
庆典日重大活动:围绕东华特色和未来发展,召开一场国际水平的学术会议、一个隆重祥和的庆祝大会、一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一系列师生欢愉的庆典活动。
庆典周重要活动:以不同对象为主展开各类活动,暂定为学生日、企业日、学研日、教师日、媒体日、庆典日、校友日。
庆典月重点活动:在半年时间里,以专业学院和学科为主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以教师、学生和校友为主体开展体育、文艺、竞赛等各类活动,学校层面争取确定一类主题的高层次学术会议或活动。
宣传月推行活动:6个月里,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充分宣传60周年校庆,设计各类征集活动广泛调动在校教职工、校友和社会友好人士参与的积极性。
五、筹备工作主要任务和进程安排
1、方案拟定
将校庆主要活动和筹备工作主要任务分工落实到责任人和工作组,由工作组拟定相关校庆主要各活动或任务工作方案。
完成日期:2010年9月15日
各学院拟定本学院校庆工作方案。
完成日期:2010年10月15日
2、形象设计:
制定校庆视觉识别方案,确定校庆标识和标准色彩。
完成日期:2010年9月15日
设计并制作校庆专题网站和各类宣传资料,如:PPT模板、屏保、电脑桌面、信封信纸、名片、邀请函、宣传海报、纪念徽章、车贴、吉祥物等。
完成日期:2010年10月15日
设计并制作系列礼仪用品,如工作人员服装(校领导、教师、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类纪念品和礼品等。
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3、环境整治
整治修缮影响校园环境的建筑、设施、道路和绿化等硬件环境,延安路各类标牌设置。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建设一批具有东华大学特色,凸显高等学府气质、体现东华精神的文化景观。完成日期:2011年6月30日
更新和补充松江校史馆的资料,布置延安路校区校史陈列展示点,装修博物馆未装修楼层。
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确定并装修一个雅致又方便的校庆接待处。
完成日期:2010年12月30日
4、媒体宣传
编写校庆工作简报,《东华大学报》及《东华校友》校庆专栏及专刊,开辟《东华新闻》及《东华广播》校庆专题,全校上下同步掌握校庆进度,分享60年建校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完成日期:倒计时起一直延续至校庆活动全部结束。
有效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影响力,以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为渠道,与知名报纸、杂志合作,以专版或系列报道形式开展对东华校庆的一系列报道。与广播电视合作,策划校领导参与全国有影响的栏目的录制,全方位开展对外宣传。
完成日期:现起一直延续至校庆活动全部结束。
5、版物发行
编纂、制作与出版校庆纪念画册。
完成日期:2011年8月30日
与媒体合作,策划并拍摄东华大学电视宣传片。
完成日期:2011年8月30日
校庆期间,集中推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出版物,诸如、学术类系列丛书、校藏珍品集、校志、校友访谈录等。
完成日期:2011年9月30日
6、联络接待
确定拟邀请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名单。
完成日期:2010年9月30日
持续保持与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名单联系。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制定应邀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的接送、用车、食宿、宴请安排等方案。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选定重要领导或重要人士为画册写贺词。
完成日期:2011年6月30日
负责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名单所有接待工作。
7、成果展示
校庆期间举办各类成果展览,校史展、教学成果展、科研成果展、艺术作品展、杰出校友事迹展、校园文化成果展等,全方位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成果。
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8、筹资工作
借校庆契机,以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平台,全面开展筹资工作,建立规范科学的筹资机制,抽调专人广泛联系国内外校友、企业及学校友好人士,筹措资金,为校庆献礼,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成日期:持续进行
第三篇:山东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第一号)
六十载栉风沐雨,一甲子春华秋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忆往昔,学府宏开,百业待兴;看今朝,杏林春满,岐黄腾飞。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迎来60华诞。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齐鲁之邦,大医泱泱,六秩鹊华,矢志不渝。创建于1958年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学校197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在山东省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获批一流学科2个,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2个、培育立项建设专业1个。适逢盛世,继往开来。2018年5月26日,学校将举办校庆纪念大会。2018年5月初至校庆日期间,学校将举办系列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和校庆日校友联谊大会。值此盛时来临之际,热忱邀请历届校友、各界人士,届时莅临长清杏苑,怀旧述情,共庆同贺,迎接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第四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60周年校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60周年校庆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2012年10月2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成立60周年校庆,我们在与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共祝华诞的同时,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和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与发展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六十载风雨兼程,铸就辉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6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立足于振兴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不断拓展办学规模,深化内涵建设,拓宽服务对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实现了从普通本科院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历史性跨越,形成了“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和“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今天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管、理、经、文、法、哲、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的战略重镇。
六十载沧桑巨变,德业日兴。60年来,学校自行成功研制了25种型号的飞行器,如: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11余万名高素质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科技精英和领军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英才和表率。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明故宫、将军路两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600余人,研究生7900余人、留学生6 40余人,形成了以两院院士领衔、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众多海外归国教师为骨干,年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成了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等为标志的科研平台,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防型号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逐步构建了个性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周培源杯”力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中屡屡折桂,生源质量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苏首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以学术为本,促进学术繁荣;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六十载甲子轮回,再谱华章。60周年庆典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又是迈向新征途开创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又一重大契机。
“筚路蓝缕六十载,继往开来铸华章”。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各界人士将相聚南航,共襄盛举!芬芳桃李,盛世共享。南航的学子们永远祝福母校“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
愿母校,日新月异,再铸辉煌!
近日,南航已经披红挂彩,校园内处处点缀着浓浓的喜庆味道。
1.将军路校区主楼前标志 :“Welcome NUAA”
2.明故宫校区综合楼前标志
3.著名院士长廊
4.校园内的校庆倒计时牌
5.欢迎校友回家
6.校园内张灯结彩气氛喜庆
7.将军路校区路灯杆上的标语
8.夜晚霓虹璀璨,宿舍装点一新
9.矗立湖边的长 征5号模型
10.10月19日夜的室内校庆晚会
11.10月20的室外晚会表演舞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渊提供)
第五篇: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_大学精神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 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以下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将以狭义文化概念为基础来展开。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大学文化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大学文化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文化,大学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辩和对话,这种思辩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大学文化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第五,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
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
尽管大学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质,但其核心和灵魂只有一个,即大学精神。如果说上述五个方面的品质主要表达的是大学文化的共性的话,那么,大学精神这个概念更多的则是在诠释一所大学的个性。坦率地说,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大学精神,只有那些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将为学校抗打击求发展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
在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例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著称。正是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望着大学精神这块理性王国,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青春常在。
审视大学精神,至少应当包括三个视角:
首先是哲学视角。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它本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炼和升华。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
其次是历史视角。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作为历史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大学精神中,应该让人们既能够看到学校的历史足迹,又能够看到它的现实追求,既能够看到它优良的传统,又能够看到它创新的硕果,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
第三是文化视角。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进行这种传承、整理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品质。我们应当在大学精神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它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川大精神
新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个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三强合并前的原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优良传统和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新四川大学精神应是原三校“学校精神”及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经过近十年的碰撞和融合,三强合一,终于融会成了独具个性的新四川大学精神,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校风和校训上。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其表述应该简洁、明确,作为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便于对照、落实。新四川大学的校风概括为:“严谨、勤奋、求是、创新”。这八个字符合校风内涵、外延的要求,较好地继承和概括了原三校长期形成的优良校风,也体现了三强合并后的新川大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氛围和校园风气。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其表述应比校风更凝炼、抽象,内涵更丰富深邃,能较好地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体现出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雍容高雅的名校风范。
新四川大学的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较贴切地概括了今日之四川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一是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首先,它较好地反映了“三强合并”前的原三校不断融合、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原四川大学以1896年创建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历经“两院入堂”、“三水汇流”,前后融汇了不少蜀中名校的精华;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组建、尔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原成都科技大学,前前后后整合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川北大学、西南农学院等院校的有关系科;原华西医科大学自1910年创办起,发展历程中曾与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东吴大学生物系、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联合办学,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初高校院系调整时,其文理学院并入了当时的四川大学。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直接反映了新川大“三强合并”的现实。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学校两次“强强合并”,终于“三强合一”,铸就了四川大学今日之辉煌。
二是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继承和创新是一所大学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川大学精英云集,人才荟萃,是生产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一方面,学校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成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塑造凝聚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成为研究、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阵地;另一方面,又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善于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高水平的人类文明成果,奏响继承与创造相伴、改革与发展并进的华美乐章。
三是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科学的发展需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聚集各类知识的涓涓细流,才能最终汇成人类知识的汪洋大海。四川大学学科较全,文、理、工、医、史、哲、经、管、法、农、教,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激荡、相互融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科学技术向着高、精、尖的层次发展。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现代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在不断的兼容并包中,促进多文化因子在广阔的校园时空中交叉渗透、交相辉映。
总之,四川大学的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和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以这十六个字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川大人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在历史层面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四川大学不断融合、改革、发展、创新的风雨历程;在文化层面上,展现了学校“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宽广胸襟和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四川大学师生职工正在秉承和弘扬“川大精神”,并努力使之扎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建设
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内涵和功能,着眼于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未来,着眼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
首先,必须纯洁大学的精神家园。之所以重提精神家园的话题,是因为在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今天,大学精神与物质世界那种本应和谐美妙的关系正面临某种程度的异化。惟其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光大大学精神的传统,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维护大学精神的圣洁,维护学术精神的尊严。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科学创造和人文关怀是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尽管它们的内涵、特质、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绝不是互相排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人文关怀获得新的理性工具、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人文关怀则向科学技术注入真、善、美的文化底蕴。在当今世界,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作为培育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取向,既重要又迫切。因为,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之时,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精神道德领域的挑战,如克隆技术的诞生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以克隆人为攻关方向的科学研究,则可能使人类面临改变自身的危险;科学技术通过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在极大地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又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这一切都说明,培育大学精神一定要强调科学创造中的人文关怀,通过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的正确引导,保证科技进步造福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
第三,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了,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了,因而教育理念也需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致力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更应当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作为现代研究型大学在思考教育理念创新的问题上,至少应充分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怎样在观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二是在体制上怎样真正形成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运行机制;三是怎样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四是怎样进一步强化科研,真正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科研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服务;同时真正把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精神的建设不可能
孤立地进行,它必然要和世界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必须自觉加快国际化步伐,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把握新理论、拓展新领域,追踪新科技、创造新成果;在文化领域方面要与世界文化加强接触、扩大交流,沟通融会,吸取精华,创新知识;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育出一大批敢于攀登世界科技文化高峰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第五,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今天,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民族振兴进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没有与世界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一争高下的强烈竞争意识,就无法当此重任。因此,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无疑应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竞争意识注入大学精神,使之更具活力、更具时代特点。(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