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省供销社的通报(皖政秘〔2009〕22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秘〔2009〕22号 【发布日期】2009-02-12 【生效日期】2009-02-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省供销社的通报
(皖政秘〔2009〕2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8年,省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全国供销总社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克服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影响,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供销社实现销售总额4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1%;实现利润总额6.07亿元,增长60.06%。省供销社在全国省级供销社考核中综合排名第4位,荣获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为此,省政府决定,对省供销社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省供销社再接再厉,发扬成绩,为促进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再立新功。各地、各部门要积极争先创优,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二月十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皖政秘〔2009〕120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秘〔2009〕120号 【发布日期】2009-05-25 【生效日期】2009-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
(皖政秘〔2009〕12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几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密切配合,合力攻坚,进一步加大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专项扶贫力度,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为表彰先进,进一步调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省政府决定:
授予省纪委等41个单位“全省扶贫开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授予岳西等10个县(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各奖励以奖代补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为榜样,积极进取,奋力赶超,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全省扶贫开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2.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名单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1 全省扶贫开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名单(41个)
省纪委
省委办公厅
省委组织部
省委宣传部
省委统战部
省人大办公厅
省检察院
省军区政治部
武警安徽省总队政治部
省政府办公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教育厅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含省编办)
省国土资源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委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卫生厅
省人口计生委
省工商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供销社
省政协办公厅
团省委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省电力公司
省烟草专卖局
省中烟工业公司
农行安徽省分行
省农村信用社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南翔集团
安徽凤阳金星实业有限公司
安徽天方集团
附件2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名单(10个)
岳西县、无为县、金寨县、舒城县、太湖县、长丰县、霍山县、颍上县、休宁县、淮南市潘集区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焚烧秸秆的通报(皖政办明电〔20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明电〔2008〕54号 【发布日期】2008-06-08 【生效日期】2008-06-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焚烧秸秆的通报
(皖政办明电〔2008〕5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发布的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焚烧火点情况通报,我省滁州、六安、淮南、蚌埠、巢湖、合肥、宣城、阜阳等市,特别是南洛、合徐、合宁高速公路沿线,焚烧秸秆现象严重,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合肥骆岗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省政府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切实把秸秆禁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严防死守。要加强宣传教育,坚持疏堵结合,认真研究探索,制定出台扶持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各级环保、农委、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充实力量,加强巡查,确保不再发生由焚烧秸秆引发的交通事故和航班延误。各地要将禁烧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并进一步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处罚措施,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发生焚烧秸秆现象的地方,要予以通报;对发生大面积焚烧、引发交通和大气环境污染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六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安徽省质量兴省活动实施方案(皖政办〔2007〕53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7〕53号 【发布日期】2007-08-24 【生效日期】2007-08-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质量兴省活动实施方案
(皖政办〔2007〕5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质量兴省活动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安徽省质量兴省活动实施方案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不断提高我省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质量兴省活动。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产业素质为重点,以强化质量管理、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不断提升质量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
二、目标任务
经过努力,到“十一五”末,力争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一)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普及,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推广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质量损失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省辖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优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
(二)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大中型工程和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试车和验收一次性合格,商品住宅工程合格率达99%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和公共建筑工程合格率达95%以上,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率控制在万分之五以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
(三)服务质量明显改进。铁路、交通、民航、邮电、商业、旅游、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标准,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求,重点服务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四)品牌战略全面实施。品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争创中国世界名牌1个,中国名牌产品40个,国家免检产品13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8个, 驰名商标3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0个,中国出口名牌15个。安徽名牌产品900个,安徽省著名商标800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400个,安徽出口名牌100个。积极推动建设工程、服务行业开展创优活动。
(五)技术支撑与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国家级质检中心10个,省级中心或重点实验室40个,制订、修订地方农业标准500项,建立12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扶持50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50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行业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国际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标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标准得到普遍推广,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计量检测体系比较完善,中小型企业计量体系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基本形成社会化的计量校准服务体系。
(六)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严重的区域、市场、产品得到有效整治,基本清除区域性质量问题和规模性造假现象。完善打假责任制、预警监控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和专项检查制度,形成打假长效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
市、县人民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工作,以质量振兴为己任,调动和组织各行各业围绕《安徽省质量振兴计划》,积极推进以提高质量、振兴经济、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县)活动。要把“质量兴市(县)”与落实国家和省对质量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起来,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实施名牌战略以及打假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推进质量振兴事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质量兴市(县)活动。
(二)全面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1.工业。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走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加大资源整合和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培育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新的增长点,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使制造业成为推动质量兴省的重要力量。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煤化工、冶金、水泥、建筑业等重点行业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或领先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确保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2.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农业标准推广普及与实施应用,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坚持市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展放心农资活动,加快农业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市场全程的监管能力。全省主要“菜篮子”、“米袋子”产品产地环境基本实现无害化,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
3.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积极推进质量兴企活动。
1.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凡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重点企业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体系,加大对检测工作经费的投入,完善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为代表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继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大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大型工业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全部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型企业80%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一批小型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2.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支持重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围绕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品种、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综合利用等,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高。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坚持开放式创新,加速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规划引导,严格市场准入,抑制低水平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3.争创名牌产品。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注重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运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使名牌产品的带动力明显提升。
四、工作措施
(一)完善市场规则,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1.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监管,实施市场主体质量信用监督和质量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产品质量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缺陷商品召回制度、质量保险制度和商品市场质量管理机制、问题商品追溯机制和商品消费预警与维权机制,严格商品经销者进货检查验收和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的商品质量问题处理程序和现代化商品质量监控网络。对产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或存在致命缺陷的生产企业,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2.健全工程项目和设备监理制度。在建筑、水利、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建设中,普遍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限额以上建设项目中的成套设备推广设备监理制度。
3.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执行服务质量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健全服务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积极开展窗口单位达标、创优、服务竞赛等活动,加大服务消费维权力度,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4.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国家和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市级实验室为骨干、县级检测力量为基础的服务网络,为安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充分发挥质量协会、消费者协会等各类社会团体对质量工作的推动和监督作用,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5.强化安全监管。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建筑工程安全、旅游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点加强对旅游交通、大型游乐设施、重大聚集性活动、重大危险源、重点场所、重大事故隐患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安全监控和安全保护措施的管理,健全安全监察制度,加强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建设,提高安全监察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深入开展打假治劣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全面推进辖区打假工作责任制。落实打假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结合区域打假工作实际,建立以县(区)为重点,区域划分合理,责任分工明确,上下齐抓共管、严格奖惩兑现的辖区打假责任体系,确保不出现区域性造假现象。
2.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犯罪活动。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为重点,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日用消费品、农资、汽车及零部件、成品油、钢材、装潢装饰材料等重要物资的检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优化市场经济秩序。
3.建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建立以打假责任制、预警监控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质量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为主要内容,专项行动与日常打假相结合,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重点整治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使质量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明显遏制。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质量奖励制度,对质量管理成效显著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鼓励企业改进质量、优化管理、提升价值,走卓越绩效之路。将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必需的经费纳入省质监局部门预算统筹考虑,各市可视财力状况对本地开展质量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
(四)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成立质量兴省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省质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农委、省工商局、省卫生厅、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负责质量兴省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五)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结合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集中对质量兴省活动进行广泛动员和宣传, 普及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知识,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质量兴省活动中来。
五、实施步骤
质量兴省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开展质量兴省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全面启动质量兴省工作。初步建立质量兴省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体系。
(二)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9年12月)。企业普遍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各地、各部门对质量兴市(县)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报告实施进展情况。省质量兴省活动领导小组对各有关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省质量兴省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阶段性考核验收工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并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省政府将对在质量兴省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于2007年11月1日前报省质量兴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皖政办秘〔2009〕14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秘〔2009〕14号 【发布日期】2009-02-19 【生效日期】2009-02-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皖政办秘〔2009〕1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二月十九日
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目 录总则
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指挥部机构组成
2.2 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
2.3 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构成及职责预警级别与发布
3.1 预警级别
3.2 预警发布应急响应
4.1 Ⅰ级响应
4.2 Ⅱ级响应
4.3 Ⅲ级响应
4.4 Ⅳ级响应信息发布灾情报告和评估
6.1 灾情的报告责任和评估单位
6.2 灾情报告时限要求
6.3 灾情报告和总结评估应急保障
7.1 资金保障
7.2 物资保障
7.3 应急队伍灾后恢复重建附则
9.1 奖励
9.2 责任追究
9.3 预案管理、解释与实施
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全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预案,以及我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实际情况。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发布与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与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1.4 工作原则
1.4.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预警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装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1.4.2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及时帮助受灾群众解决衣、食、住、行、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4.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工作,各市、县(市、区,下同)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
1.4.4 部门分工,协作配合。参与应对工作的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应对。
1.4.5 军地协同,社会联动。充分依靠和发挥驻皖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抗雪防冻救灾任务。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指挥部机构组成省政府设立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由省政府分管救灾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副总指挥由省政府相关副秘书长以及省军区司令部、武警安徽省总队以及省民政厅、省经委、省交通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部成员为: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省民政厅、省交通厅、省经委、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气象局、省建设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粮食局、省通信管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电力公司、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军区司令部、武警安徽省总队的负责同志。
2.2 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
2.2.1 指挥部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处置工作,研究解决预防和处置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督促检查各市、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灾害防御和应对处置工作;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灾情和应对处置工作情况,并视情况请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驻皖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给予支持;承担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2.2 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省委宣传部:负责组织省内主流媒体对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处置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2)省政府办公厅:负责信息报告和综合协调工作,在本预案Ⅱ级响应启动后,承担综合组工作。
(3)省民政厅:负责灾情核查、评估和上报工作,提出救灾资金、物资安排方案,指导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和倒塌民房重建工作,指导救灾捐赠工作。
(4)省交通厅:负责加强对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及时组织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调集人力和机械设备除雪铲冰,保障全省高速公路交通畅通;指导国省道路沿线政府做好道路积雪的清除工作,保证道路正常通行;统计、报告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交通中断里程和公路、汽车站、服务区滞留人员数量。
(5)省经委:负责组织协调灾害期间全省煤炭的生产和调运;组织电力生产和供应,协调有关地方和单位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抢修恢复,落实错避峰措施,实施有序供电;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融雪剂等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
(6)省商务厅:负责保证灾区肉、蛋、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做好市场调控工作,负责协调成品油的市场供应。
(7)省卫生厅:负责做好医护人员和救灾工作准备,组织协调对因灾伤病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救援。
(8)省公安厅:负责加强对全省高速公路路网的调度,对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车辆正常行驶时,采取限制车速、警车压速带道等多种措施,进行合理分流疏散;必要时,对省内高速公路交通实行限时封闭,需要关闭高速公路省际入口时,由省公安部门事先征求相邻省级公安部门意见,报公安部批准后实施;负责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车辆的清障施救;指导各地加强对国省干道的交通管制和疏导,对车辆通行进行合理分流,维护正常交通秩序,防止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9)省财政厅: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灾情核查、评估和上报工作;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灾资金,并及时下拨落实到位。
(10)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会同省有关部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积极争取和安排各类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做好恢复重建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等工作。
(11)省气象局:负责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协助开展灾情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
(12)省建设厅:负责指导各地保障城市供热、供水、供气、公交等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指导供水、供气等受损公共设施的抢修;动员各地组织力量打通城市主干道、立交桥等,尽快恢复城市交通;指导各市房地产部门组织开展危房鉴定;组织专家赴灾区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指导灾区开展灾后重建。
(13)省农委:负责评估农业因灾损失情况,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赴灾区对受灾农户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14)省水利厅:负责指导、协调做好水利工程及水利部门管理的相关供水设施的防冻工作,加强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监测和维护管理工作,指导各地做好因灾损毁水利工程的恢复重建。
(15)省林业厅:负责查核、评估林业因灾损失情况,组织林农开展生产自救,组织专家和林业技术人员赴灾区对林农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尽快恢复林业生产。
(16)省国资委:负责组织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生产、调度。
(17)省教育厅:负责指导督促中小学校做好险房、危房除雪加固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做好教育部门灾情的核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因灾毁坏校舍的修复、重建工作。
(18)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积雪融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工作。
(19)省粮食局:负责组织粮食、食用油的货源,确保市场供应。
(20)省通信管理局:负责组织对因灾受损的通信设施进行抢修,保障公用通信网正常运行;指导灾后公用通信网的恢复重建工作。
(21)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协助做好医疗救援工作。
(22)省工商局:负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市场管理。
(23)省物价局:负责开展灾区价格动态监测,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必要时制定价格干预措施,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24)省电力公司:负责加强对省内电网的维护,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清除电网线路杆塔上的冰凌和对受损电力设施进行抢修,全力保障电网正常运行,保证企业和居民正常用电。
(25)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配备一定数量的大型除雪铲冰机械设备,储备必要的融雪剂等物资,及时组织对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进行除雪铲冰,尽可能确保道路不积雪成冻;协助公安交通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及时对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事故的车辆实施救援;及时修复因灾损毁的道路及其设施,完善通讯、监控等管理系统;尽最大努力对滞留在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员提供食品、饮水等保障;积极协调中国石化股份安徽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安徽销售分公司做好服务区的燃油供应工作。
(26)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负责组织省内铁路系统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做好救灾物资、滞留旅客的运输计划调度,保障铁路运输畅通;统计、报告火车站滞留人员数量。
(27)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机场除雪铲冰工作,及时发布航班延误信息,做好因航班延误滞留旅客的生活保障等工作;统计、报告机场滞留人员数量。
(28)省军区司令部:负责组织指挥所属部队参加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必要时,申请南京军区派遣部队支援我省抗雪防冻救灾工作。
(29)武警安徽省总队:指挥所属部队参加抗雪防冻救灾工作。
2.3 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构成及职责
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为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向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报告灾情信息、灾害发展趋势、应对工作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启动本预案Ⅱ级(含)以上响应后,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即成立综合组、生活救助组、交通工作组、煤电油运工作组、市场保障组、医疗卫生救助组6个工作组,处置重大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对处置工作。
(1)综合组: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交通厅、省经委、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气象局为成员单位。负责材料起草、公文办理、会议安排、信息报告、宣传报道和综合协调工作,承办省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生活救助组:省民政厅牵头,省财政厅为成员单位。负责灾情的查核与上报,分配下拨救灾款物,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
(3)交通工作组:省交通厅牵头,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军区司令部、武警安徽省总队、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成员单位。负责全省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的除雪铲冰保畅和客货空、陆运输保障工作,全力为高速公路上滞留的司乘人员提供食品、饮水等保障,指导受灾市、县做好县乡道路的除雪铲冰保畅工作,做好城市公交系统的调度工作,确保城市公交系统正常运营。如遇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的车辆堵塞和人员滞留,可报请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协调沿线政府组织群众为公路滞留人员提供食物、饮水等保障。统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中断里程,统计交通滞留人员数量。
(4)煤电油运工作组:省经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商务厅、省建设厅、省电力公司、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为成员单位。负责煤、电、成品油、燃气、供热、公共交通的供需衔接和综合协调,组织重要物资的运输调度,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5)市场保障组:省商务厅牵头,省粮食局、省农委、省工商局、省物价局为成员单位。负责做好肉、蛋、菜、粮油等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
(6)医疗卫生救助组:省卫生厅牵头,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为成员单位。负责组织做好灾区伤病群众的救治、疫病预防控制、救灾药品器械监管和供应、因灾卫生监测报告等工作。预警级别与发布
3.1 预警级别
按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3.1.1 Ⅰ级预警
全省出现持续15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3以上县积雪深度超过30厘米,预计未来24小时内上述大部地区降雪量仍将达到15毫米以上,省气象台发布上述地区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或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3.1.2 Ⅱ级预警
全省出现持续10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1/2以上县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预计未来24小时内上述大部地区降雪量仍将达到1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降雪量将达到15毫米以上,省气象台发布上述地区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或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3.1.3 Ⅲ级预警
全省出现持续5天以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1/3以上县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预计未来24小时内上述大部地区降雪量仍将达到10毫米以上,省气象台发布上述地区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或暴雪橙色以上预警信号。
3.1.4 Ⅳ级预警
全省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10个以上县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预计未来24小时内上述大部地区降雪量仍将达到5毫米以上,省气象台发布上述地区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或暴雪黄色以上预警信号。
3.2 预警发布
省气象局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按照《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规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预警信息。
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单位以及通信运营企业,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及时播报和转发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应急响应
4.1 Ⅰ级响应
4.1.1 启动条件
省气象部门已发布预警,且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特别重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启动Ⅰ级响应。
(1)因灾省境内2/3(里程)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交通中断48小时以上,公路、铁路、车站、民航机场滞留人员4万人以上;
(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12万人以上;
(3)因灾死亡25人以上;
(4)因灾倒塌房屋6万间以上。
4.1.2 启动程序
根据预警和灾情程度,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根据相应灾情,向省长提出启动Ⅰ级响应建议,由省长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4.1.3 响应行动
(1)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灾情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必要时向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报告,请求支持。
(2)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指挥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处置工作。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负责人分别带领有关部门,赴受灾严重的地区和路段指导抗雪防冻救灾工作。
(3)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6个工作组分别由牵头部门召集,实行联合办公,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确定专人24小时值班,向社会公布各工作组热线电话。
(4)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应对工作。
(5)相关市、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到一线指挥,重要情况直接报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发动群众清除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积雪,保持道路畅通,做好供水、供电、通信等保障工作。
4.1.4 响应终止
灾情和应急救灾工作稳定后,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向省长提出终止Ⅰ级响应建议,由省长决定终止Ⅰ级响应。
4.2 Ⅱ级响应
4.2.1 启动条件
省气象部门已发布预警,且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重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启动Ⅱ级响应。
(1)因灾省境内1/2(里程)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交通中断24小时以上,公路、铁路、车站、民航机场滞留人员2万人以上、4万人以下;
(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12万人以下;
(3)因灾死亡15人以上、25人以下;
(4)因灾倒塌房屋4万间以上、6万间以下。
4.2.2 启动程序
根据预警和灾情程度,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根据相应灾情,由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启动Ⅱ级响应。
4.2.3 响应行动
(1)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灾情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开展抗雪防冻救灾工作。
(2)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6个工作组分别由牵头部门召集,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确定专人24小时值班,向社会公布各工作组热线电话。
(3)相关市、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到一线指挥,重要情况直接向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报告,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发动群众清除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积雪,保持道路畅通,做好供水、供电、通信等保障工作。
4.2.4 响应终止
灾情和应急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宣布终止Ⅱ级响应。
4.3 Ⅲ级响应
4.3.1 启动条件
省气象部门已发布预警,且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较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启动Ⅲ级响应。
(1)因灾省境内1/3(里程)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交通中断12小时以上,公路、铁路、车站滞留人员1万人以上、2万人以下;
(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6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3)因灾死亡10人以上、15人以下;
(4)因灾倒塌房屋2万间以上、4万间以下。
4.3.2 启动程序
根据预警和灾情程度,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向指挥部报告,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省民政厅厅长宣布启动Ⅲ级响应。
4.3.3 响应行动
(1)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灾情和应对工作开展情况,重要情况由指挥部向省政府报告。
(2)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视情派出若干工作指导小组,到受灾较重的市、县指导抗雪防冻救灾工作。
(3)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准备并积极开展工作。省民政厅负责做好灾情信息报告工作,并对受灾较重市、县的救灾工作进行指导。省经委负责组织协调煤炭生产、调运和电力供应。省交通厅负责督促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及时除雪铲冰,保障全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畅通;指导受灾市、县做好国省道路的除雪铲冰工作。省公安厅负责加强对全省高速公路路网的调度,维护正常交通秩序。省商务厅负责做好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协调石油生产企业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省卫生厅负责做好灾区伤病群众的救治、疫病预防、救灾药品器械供应,指导受灾市、县开展救治工作。省电力公司加强对电网的维护,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清除电网线路杆塔上的冰凌,组织专业力量对受损电力设施进行抢修恢复,保障电网正常运行。
(4)相关市、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直接指挥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及时向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发动群众清除行政区域内的国省道积雪,做好物资供应保障,确保城乡居民生活正常。
(5)必要时,部分受灾较重市、县可向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报告,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请求驻皖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协助参加抗雪防冻救灾工作。
4.3.4 响应终止
灾情和应急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省民政厅厅长宣布终止Ⅲ级响应。
4.4 Ⅳ级响应
4.4.1 启动条件
省气象部门已发布预警,且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一般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启动Ⅳ级响应。
(1)因灾省境内1/5(里程)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发生交通受阻或中断6小时以上,公路、铁路、车站滞留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
(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3万人以上、6万人以下;
(3)因灾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
(4)因灾倒塌房屋5000间以上、2万间以下。
4.4.2 启动程序
根据预警和灾情程度,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向指挥部报告,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省民政厅分管救灾工作副厅长宣布启动Ⅳ级响应。
4.4.3 响应行动
(1)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灾情和应对工作开展情况,向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县传达指挥部有关指示要求。
(2)省有关部门积极指导受灾较重地区开展应对工作。
(3)相关市、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及时将灾情和应对工作情况报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发动群众清除行政区域内的道路积雪,保持道路畅通,积极做好居民生活保障工作。
4.4.4 响应终止
灾情和应急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省民政厅分管救灾工作副厅长宣布终止Ⅳ级响应。信息发布
5.1 信息发布坚持稳定、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和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把握适度的原则,为抗雪防冻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2 灾情发生后,省委宣传部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将灾情、灾害发展趋势、路况信息、应对措施、应急工作开展情况等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组织安徽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报道。灾情报告和评估
6.1 灾情的报告责任和评估单位
各级政府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报告的责任单位,各级民政、交通、经委、商务、卫生、建设、农业、水利、林业、粮食、旅游、气象、通信、铁路、民航、电力等部门和单位,按行业归口调查、收集、整理灾情信息,由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一汇总和分析评估,并上报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
6.2 灾情报告时限要求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调查统计受灾基本情况,迅速报告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并跟踪了解和掌握灾情动态,及时续报受灾和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情况。
6.3 灾情报告和总结评估
灾情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区、范围、强度,以及人员转移安置、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等。救灾工作结束后,各级政府要及时总结评估灾害损失、救灾工作情况,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应急保障
7.1 资金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要合理安排预备费,一旦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财政部门要及时下拨救灾资金,确保抗雪防冻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7.2 物资保障
民政部门要储备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交通部门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大型扫雪除冰机械设备,储备必要的融雪剂等物资。
经委、电力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煤炭生产、调运和电力供应,负责做好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管理。
商务、粮食部门要做好猪肉、鸡蛋、蔬菜、粮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卫生部门要做好救灾药品保障工作。
7.3 应急队伍
民政、交通、公安、建设、电力、通信、卫生、农业、水利、林业、民航、铁路等部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应急方案,确保抗雪防冻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1)受灾地区政府要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情况的统计工作,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
(2)省民政、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受灾地区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及时下拨灾区。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指导灾区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3)恢复重建工作由受灾地区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并在省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的指导下,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附则
9.1 奖励
(1)各级政府对有效监测预警、预防和应对、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因参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援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9.2 责任追究
对不按法定程序履行工作职责、不按规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特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9.3 预案管理、解释与实施
(1)本预案是省政府指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的专项预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3)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应当制定雨雪冰冻灾害应急行动预案和各类保障计划。
(4)本预案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5)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