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

时间:2019-05-15 07: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妈妈老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妈妈老师”》。

第一篇:“妈妈老师”

“妈妈老师”

“成为您的学生我很快乐,也很幸福,您是一位好老师,像妈妈一样。”

“席彩霞老师您好,在写回信的时候,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因为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这样安慰我……”

这是学生送给席彩霞贺卡上的几句充满真情的话,学生亲切地称席彩霞为“妈妈”老师。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在席彩霞的记忆深处,一直珍藏着初为人师时的美好记忆。

1987年席彩霞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乡第二中学任教,像许多老师一样,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席彩霞很快融入到了农村学校质朴的讲坛。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美好的期望来自责任,来自对事业的热爱。每周回家,本应该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可席彩霞却要花很长时间去商店或书店,给学生买学习用品或一些新到的小画书。每周星期一,对学生来说就像过节一样,他们总能得到席彩霞老师带来的一份礼物。在农村8年,接受过席彩霞资助的学生超过百人。老师的善意滋养着孩子幼小的心田,当时,学生们亲切地称席彩霞为“姐姐老师”。有个叫吴小庆的男生,按当地的风俗硬是要父母答应他,让席彩霞做他的“干妈”。

最有效的教育是感动人的教育,一个好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席彩霞在付出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初为人师的快乐。

每年的勤工俭学是席彩霞最高兴的事儿。“有机会和孩子们在田野里行走是一种享受。”提起让许多老师头疼的勤工俭学活动,席彩霞仿佛又沉浸在美妙的回味中。

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大多是帮助农户插稻秧或割麦子等。“农村是一个大课堂,我教育着学生,孩子也教育着我。”在农村8年,席彩霞学会了不少农活,削甜菜、割高粱、掰玉米她样样都行;学生也喜欢和这个“大姐姐”一起干活,每天围在席彩霞的身边,说呀,笑呀……席彩霞所在班级的劳动质量,常常让男教师吃惊不已。

好的教育是自然的、驻留心灵的教育,注定像山泉一样奔腾不息。

“遇上这样的老师是

孩子们的福气”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关键时候的小事,却能折射师德的光辉。

1995年,席彩霞被选调到城区青西小学,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个男孩子把屎拉到裤子里,站起来不知所措地看着席彩霞。

“孩子别急,快去卫生间。”席彩霞一边说,一边迅速走过去悄悄地用纸把地上的屎擦净,她是不想让其他孩子看见。

“一年级的学生是活泼而任性的,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爱心。”席彩霞教育的天平上又增加了母亲一般细致入微的责任。

2001年,学校把一个特殊的班级交给了席彩霞,这个班级是一个典型的“混合班”。大部分学生是插班的,还有重读的,学生底子薄,基础不好。爱是教育的根本,信任是唤醒自信的一味良药,席彩霞深知这个道理。第一次班会课上,席彩霞就与学生约法三章:忘记过去,只往前看。她坚持每天早到学校,帮助学生搞卫生;课间和学生一起游戏;放学了,还要写班级日记,辅导后进学生……小学毕业时,全班学生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席彩霞为每一个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学校,更感动了家长,一位学生家长说:“遇上席彩霞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们的福气呀。”

教好每一个学生,不离不弃,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教育没有小事”

有人说,世间有三件事情,可以赢得永久的荣誉:一是道德,二是功业,三是学问。岁月和环境总是悄然变化,而不变的是对教育执著的追求。面对教育改革,席彩霞意识到要补充知识。

反省是一个优秀教师基本的素养,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来自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席彩霞参加了西北师大函授学习。

假期,为了不给多病的婆婆添麻烦,她背着不满1岁的女儿到兰州考试,这事在甘州被传为佳话。厚实的专业功底,勤勉的学习积累,使席彩霞的语文课充满了诗意,她也因此成了当地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久,她从小学调到了中学,开始了新的征途。

初中教育不像小学教育,席彩霞心里明白,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这一点她很确信。她一面向老教师学习,一面开始了新的探索。新学期新生报到时,席彩霞提前一天搞好了班级卫生,她用微笑迎接每一个新生。同学们看到发亮的水磨石地面、整齐的课桌、明亮的窗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良好的氛围是无声的感召,学生们隐约感到,这个新班主任很不一般。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让席彩霞念念不忘。有一次,她批评了一位学生,过后她意识到批评错了,当时她在教委培训,下午6点培训结束,她急匆匆赶到学校,为的就是给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同事见她心急火燎的样子,不解地说,给学生道歉这种小事,何至于跑得满头大汗。“教育没有小事,不能让孩子背着负担过夜啊。”

在学校,席彩霞订阅的杂志最多,但全是适合学生读的;在她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特别的盒子和杯子,这是她特意为生病的孩子准备的……

高尚的师德是最有影响力的。去年暑假里的一天,已是深夜11点了,刚进家门的席彩霞接到班上刚毕业的一个男生的电话:“席老师,你快来,琪琪出事了……”原来几个学生晚上约在一起吃烧烤,其间,一个叫琪琪的学生不小心碰破了头。

“你们打车快往医院里走,我马上就到。”席彩霞提起包就出了门,边走边打电话告知了琪琪的家长。琪琪是个让父母焦头烂额的孩子,也是三年来让席彩霞花费精力最多的一个。到医院包扎好后,她把琪琪送到了家。琪琪的父亲歉意地说:“席老师,孩子都毕业了,还打扰您……”

一位教师的生命质量,不是荣誉和薪水,是高尚的品德。

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2007年,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组建初中部,急需一批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育局决定抽调席彩霞到南关学校。消息传出去,席彩霞所带班级的学生都伤心地哭了。他们写信或打电话、发短信,请求老师留下来,孩子的家长也纷纷找校长,有的干脆把电话打到局长办公室,请求让席彩霞老师留下来……

在南关学校,席彩霞当一个班的班主任,上两个班的语文课,同时兼任语文教研组组长。新学校,新发展,席彩霞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为了按时上班,她把房子廉价出售,在学校附近安置了新家……常年超负荷的运转,使她的关节经常疼痛,有时站立都很困难。她爱人请求学校别让她当班主任了……

但她说:“我离不开学生,不做班主任心里觉得空空的。”坚守是一种美德,需要毅力和决心,需要付出。

有一次,席彩霞的婆婆不慎骨折,行动不便,她白天上课,下午回家悉心照料,为老人按摩、洗脚、擦身子。

新学期开学不久,席彩霞和任课教师去家访,席彩霞一次走访了9位学生家庭,上楼下楼,从放学到晚上11点没有吃一口饭。等回到家,已是精疲力竭。女儿抱怨:“还说为我们做长面,给爸爸过生日呢……”说归说,知心的女儿还是为母亲端来洗脚水,丈夫端来热好的饭菜。女儿知道,妈妈的心里有许多儿女。

孩子上高一了,席彩霞到学校去过一次,也就是那次发生的一件事,让席彩霞不好意思再到学校去了。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她忘了带钥匙,便去女儿就读的学校向女儿要钥匙。到学校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的学生听说席老师来了,全都跑来将席彩霞围住,又说又笑。学校政教主任以为出了啥事,让学生散开,喊了半天才知道,学生中间站的是席彩霞。“原来是席老师。”政教主任微笑着说,“也只有席老师才有这个魅力啊。”

每年教师节,席彩霞的办公室是最热闹的,学生都会来看她。在她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一张张贺卡。

“成为您的学生我很快乐,也很幸福,您是一位好老师,像妈妈一样。”

“席彩霞老师您好,在写回信的时候,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因为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这样安慰我……”

在贺卡中,有一封还没有拆开的信,但信封上 “席妈妈” 三个大字十分“惹眼”。

学生心中留下美与善的情感,是老师给予学生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师德最珍贵的回馈。

“席妈妈”,这或许是学生对席彩霞最好的褒奖。

编辑:陈富祥

第二篇:妈妈老师读后感

妈妈老师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无意间从网上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刚读就被书中的序言深深的吸引,被尹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

本书的尹老师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震撼和生活细节中的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很多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孩子,如果不学习,还是蛮可爱的。换言之,在学习上,这孩子是不可爱的,是让人头疼的。可是在学校、在家长眼中,学习却是最重要的,学生学生,不学习那哪行啊?于是,这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可爱”“差生”的标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平时都是那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而在“学习”这件事上就变成差生了呢?“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老师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和我的女儿,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可是我一直用心培养的婷婷居然也不爱学习,不愿

意刻苦付出。这是哪出了问题呢?尹老师的书让我找到答案。她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我曾就“罚扫”这个现象与老师们有过沟通。我认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用“劳动”来惩罚学生。因为现在的孩子爱劳动的本就不多了,再用“劳动”来作为处罚,会让他们误认为“劳动是件很不光彩的事,只有做错事的人才去搞卫生”。有了这样的认识,还有几个孩子会“爱劳动”呢?现在我在思考另一个教育现象: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写作业?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已经开始注重阅读、积累与实践运用,作业的布置讲究多样化、层次化。但不可否认,学生还是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有些字早就会写了,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写,既没有时间玩,也不能早早上床睡觉;万一写错了就可能被罚写更多„„“学习”这个东西,好象处处和自己作对。他小小的心便开始对学习产生怨恨了,开始讨厌作业了。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

感一:“暴力”作业问题

尹老师的家庭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家教。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也想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也会布置孩子们写单词写n遍,自己觉得这样的作业毫无意义,但有时也很无奈。所以,我看到尹老师的做法后也产生了共鸣。我想,以后在布置作业方面,还是应该多考虑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以致在抄写过程中让孩子对这门学科产生反抗情绪。我想,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是老师的初衷。感二:读书给我的启示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

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语言是相同的,英语也不例外。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走过很多误区,先教学单词,再学句子,觉得这是一种学习的规律,但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完后,在课下再问却一问三不知,这也着实让我困惑过。所以后来再听了市里优质课以及省级优质课后,了解了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在语境中学习单词与句子。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由很多要素组成,而这些要素的学习需要放在句子和语篇中来学习,这样孩子们学起来轻松,老师也轻松,事半功倍。

感三:独立自主成长

书中很多的事例,我也经历过。而我的父母和尹老师的的做法却截然相反。当然我不是否定我父母的做法,只是来做下比较。作者书中谈到了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啊!我从上学前班一直到高中,都在家门口上学,到学校骑自行车最远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周末爸妈从不主张我出门,即使迫不得已出门也规定好几点之前回来,更别说自己出远门了。也许,现在对家的依赖性都是那时慢慢积淀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自己父母的出发点不好,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可以理解。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长大后不同的性格。

感四:由瑶瑶不爱吃饭想到的小侄女快三周岁了,吃饭成了一家人发愁的问题,上了宝宝座就要下来,不愿意吃饭。嫂子着急上火,却也拿她没有办法。我妈说小孩饿饿她就好了。嫂子不舍得,硬往嘴里喂,瑶瑶不仅仅不买账而且满地跑,这下可麻烦了。我看到尹老师在书中对孩子不爱吃饭支招:饿几顿。我心里一乐:我妈还真有招数!接着,在全家的劝说下,嫂子就忍耐了一下,不给瑶瑶吃零食,饭前只喝水、吃水果,第一天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她还真的主动叫着上宝宝座吃饭,虽说吃得不多,但总算有进步了。可见,对孩子的爱不该是溺爱和强迫,应该用智慧来疏导孩子。大爱无痕嘛!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第三篇:妈妈老师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无意间从网上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刚读就被书中的序言深深的吸引,被尹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

本书的尹老师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震撼和生活细节中的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很多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孩子,如果不学习,还是蛮可爱的。换言之,在学习上,这孩子是不可爱的,是让人头疼的。可是在学校、在家长眼中,学习却是最重要的,学生学生,不学习那哪行啊?于是,这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可爱”“差生”的标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平时都是那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而在“学习”这件事上就变成差生了呢?“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老师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和我的女儿,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可是我一直用心培养的婷婷居然也不爱学习,不愿意刻苦付出。这是哪出了问题呢?尹老师的书让我找到答案。她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我曾就“罚扫”这个现象与老师们有过沟通。我认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用“劳动”来惩罚学生。因为现在的孩子爱劳动的本就不多了,再用“劳动”来作为处罚,会让他们误认为“劳动是件很不光彩的事,只有做错事的人才去搞卫生”。有了这样的认识,还有几个孩子会“爱劳动”呢?现在我在思考另一个教育现象: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写作业?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已经开始注重阅读、积累与实践运用,作业的布置讲究多样化、层次化。但不可否认,学生还是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有些字早就会写了,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写,既没有时间玩,也不能早早上床睡觉;万一写错了就可能被罚写更多……“学习”这个东西,好象处处和自己作对。他小小的心便开始对学习产生怨恨了,开始讨厌作业了。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

感一:“暴力”作业问题

尹老师的家庭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家教。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也想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也会布置孩子们写单词写n遍,自己觉得这样的作业毫无意义,但有时也很无奈。所以,我看到尹老师的做法后也产生了共鸣。我想,以后在布置作业方面,还是应该多考虑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以致在抄写过程中让孩子对这门学科产生反抗情绪。我想,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是老师的初衷。

感二:读书给我的启示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语言是相同的,英语也不例外。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走过很多误区,先教学单词,再学句子,觉得这是一种学习的规律,但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完后,在课下再问却一问三不知,这也着实让我困惑过。所以后来再听了市里优质课以及省级优质课后,了解了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在语境中学习单词与句子。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由很多要素组成,而这些要素的学习需要放在句子和语篇中来学习,这样孩子们学起来轻松,老师也轻松,事半功倍。

感三:独立自主成长

书中很多的事例,我也经历过。而我的父母和尹老师的的做法却截然相反。当然我不是否定我父母的做法,只是来做下比较。作者书中谈到了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啊!我从上学前班一直到高中,都在家门口上学,到学校骑自行车最远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周末爸妈从不主张我出门,即使迫不得已出门也规定好几点之前回来,更别说自己出远门了。也许,现在对家的依赖性都是那时慢慢积淀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自己父母的出发点不好,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可以理解。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长大后不同的性格。

感四:由瑶瑶不爱吃饭想到的小侄女快三周岁了,吃饭成了一家人发愁的问题,上了宝宝座就要下来,不愿意吃饭。嫂子着急上火,却也拿她没有办法。我妈说小孩饿饿她就好了。嫂子不舍得,硬往嘴里喂,瑶瑶不仅仅不买账而且满地跑,这下可麻烦了。我看到尹老师在书中对孩子不爱吃饭支招:饿几顿。我心里一乐:我妈还真有招数!接着,在全家的劝说下,嫂子就忍耐了一下,不给瑶瑶吃零食,饭前只喝水、吃水果,第一天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她还真的主动叫着上宝宝座吃饭,虽说吃得不多,但总算有进步了。可见,对孩子的爱不该是溺爱和强迫,应该用智慧来疏导孩子。大爱无痕嘛!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第四篇:老师像妈妈

活动目的:

1.认识并熟悉自己 班的老师,乐意与老师交往。

2.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木偶熊猫、小兔、小鸭和小猫。

活动过程:

1.桌面操作木偶引入,引导幼儿欣赏木偶剧:熊猫老师像妈妈。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熊猫老师像妈妈呢?”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播放儿歌录音《老师像妈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说说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4.幼儿学习儿歌,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

5.游戏“开火车”,老师带全班幼儿开“火车”边念儿歌边游戏。

6.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儿歌是小班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形式之一,针对刚入园的孩子,我选择了本首儿歌,该儿歌朗朗上口,且帮助小朋友进一步熟悉老师,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的身上,活动结束后,幼儿基本可掌握本首儿歌,且能较有韵律地念出。分析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儿歌易于幼儿接受,儿歌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同时针对小班幼儿直观印象的特点,我以木偶剧引入,并将儿歌简单融入木偶剧中,通过木偶表演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内容,本次活动做好铺垫。

2.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木偶剧表演、儿歌录音、集体学习、开火车等形式,让幼儿在不断变换学习方式熟悉儿歌,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下习得儿歌。

3.教师的语言有一定的感染力,尽管本首儿歌仅仅有四句,但教师始终以富有感染力朗诵儿歌,因此幼儿在朗诵时,均能较有韵律地仿念儿歌。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老师,能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2.愿意亲近老师,感受和老师在一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三、活动重点:

活动重点:认识自己的老师。

活动难点:能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四、活动过程:

1.教师自我介绍,引出活动。

小朋友,你姓什么?你知道老师姓什么吗?(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我是×老师,我喜欢……也喜欢喝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小朋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老师。

2.亲一亲、抱一抱。

3.做在游戏“皮球要来找朋友”,体验滚接球的动作要领。

老师说“××小朋友好”,引导幼儿回应“×老师好”。

教师: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好宝宝,我们一起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

教师边念儿歌“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我是老师的好宝宝”,边和幼儿拥抱。

鼓励幼儿分别与班内其他老师问好,一起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

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将图上老师胸前的花涂成红色。

4.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每天来园和离园时跟老师亲热地拥抱,有礼貌地问好、说再见。

2.在活动区域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学念儿歌《老师爱我,我爱她》。

五、活动反思:

这一节活动是宝宝入园的第一节具体活动,虽然是在宝宝们的哭声中进行的,但大部分幼儿对活动还是感兴趣的,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拥抱、爱抚,而且能积极地参与到《开火车》和《找朋友》的游戏中,在儿歌中的互动时时,宝宝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我们也照顾到那了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第五篇:老师像妈妈

老师像妈妈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 ”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我们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课下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

一年级的孩子毕竟年龄小,很多事情需要老师亲历亲为、从头教起,因此身为班主任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要“勤”,要“靠”。早读、课间十分钟、午餐、午休、坐班车等等,从早上一踏进教室督促学生早读开始,到放学学生离开学校,都是我亲自坐镇,像警察、像保姆、也像任劳任怨的他们的母亲。

关心学生,事无巨细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放心,让家长满意,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每天早晨上班时,做到“一看、二摸、三问”。“一看”——孩子们是否到齐,身体、精神、情绪是否正常。“二摸”——衣服是否穿得适当?小手是否冰凉?“三问”——昨晚作业做好了没有?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这一做法,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孩子们年龄小,经常会有些生病发烧、流鼻血、尿裤子等突发情况,甚至有的呕吐或大小便在身上。作为班主任,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发现孩子出现不良状况的第一时间联系他们的家长,有时联系不上家长或家长实在没时间时,为了不耽误孩子的病情,我自己带他们去打针,给他们买药,常常被当做孩子的妈妈。家长们也深受感动。

班上的王子琦同学姐姐生病了,妈妈陪她在威海打吊瓶,快放学时妈妈打电话来为难地说:李老师,我们可能要晚点回来,他爸爸也要加班,要不你让她在门卫等着我们吧。我知道他们刚从外地来,本地也没有亲戚朋友,遇到这种情况确实让他们为难,但我正急着回家看生病的儿子,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放学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家了,当我看到那小小的瘦瘦的身子可怜巴巴地站在寒风中时,我的脚迈不动了,猛地想起她中午只吃了一点饭,这会儿该是又冷又饿了吧?我不由得走过去,蹲在她的面前,拉起她的小手,轻轻地和她商量:跟老师回家等妈妈吧?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看着她信任的眼神,我庆幸我做了正确的选择。我们拉着手,一起去给儿子买药,去买水果、买菜,路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惊奇的看着我们,以为她是我的女儿。回到家我马上给她妈妈打电话,让她放心,得知还有两个吊瓶没打,算算时间,最快也得两个小时吧。家里人对他的到来都很惊奇,尤其是儿子,一会给他拿水果,一会给他拿玩具,很快就玩到了一起。怕她着急,我安慰她:没关系,如果妈妈回来的太晚,今天就在老师家休息,明天和老师一起上学好吗?她笑着点了点头,我想,也许现在老师是她最信任的人了吧,我再一次庆幸我的选择。一直到晚上九点多,她的妈妈才回来,一进门就真诚的说:老师太谢谢你了,你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我摇摇头说:这是应该的,别人遇到了也会这么做的。是呀,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教师,有时候就是保姆,就要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去呵护每个孩子,只有用自己真诚的心来关爱每个孩子,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石岛湾小学

李小玲

下载“妈妈老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妈妈老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朗诵《老师妈妈》

    老师——妈妈 王小牛 有这样一个人, 她总是在我失意的时候, 用鼓励的话语撬开我的心闸; 有这样一个人, 她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 用温暖的笑容把我内心的冰雪融化; 有这样一个人, 她......

    妈妈老师日心得体会

    非常感谢幼儿园给我这么一次上课机会,我感触颇多。 一个个都是不懂事的小宝宝,听到上课小铃铛响了,都很迅速地按照康老师的要求摆好自己的小椅子,整整齐齐地坐着,小手也认认真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无意在网上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觉得这是一本优秀的教育书籍,买下后一口气就看完了,看着看着,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陷入我儿时经......

    好妈妈好老师(模版)

    好妈妈好老师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刘进燕 也许是自己而立之年有女的缘故,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谓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几乎是投进自己全身心的神......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马文舒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作为教师的我,将全书通读一遍后发现原来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

    好妈妈就是好老师

    好妈妈就是好老师 ——参加第二次家长学校有感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想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感谢大道小学给我们一年级的家长创造了这个难得的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开学之际,学校统一配发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听其他同事都在讨论这本书不错,我的两个弟弟一个上二年级,一个都上五年级了,对于他们的教育,我......

    教育随笔:老师妈妈

    教育随笔:老师妈妈 今天在活动课上,正好是一节故事课,在故事中有很多与幼儿有趣的对话,讲到一个情节时,静怡小朋友突然说:“老师你当我的妈妈好不好?”当时我一愣,面对她恳切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