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

时间:2019-05-15 07: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

第一篇: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

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

本站

1月21日,“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在松山湖凯悦酒店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莞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承办。论坛以“突破与崛起”为主题,围绕“中国经济与全球失衡”、“总部经济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对东莞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等主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杨建初,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肖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志广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周其仁、赵弘、李惠武、邹建华等国内著名经济学者,陈尧燊、李锦、董保玉等知名企业家,以及相关部门、镇街、协会、企业等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论坛。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启动仪式。杨建初主任、肖学副主任、邓志广副市长、陈桂明局长分别作了致辞。杨建初主任指出,总部经济作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是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竞争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途径。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为我省经济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发挥了重要示范的作用。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积极顺应形势,充分把握机遇,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务实之举,也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省发展总部经济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肖学副主任肯定了东莞举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的做法,他认为,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层次,促进产业转移,解决资源能源紧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他指出,将积极推动有优势的省属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东莞发展总部经济的难得机遇,与东莞地区的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特别是在电力能源、金属冶炼、矿产开发、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邓志广副市长指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市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通过这样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交流活动,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总部企业负责人积极沟通、交流和合作,分享先进理念,借鉴发展经验,集中探讨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培育和引进总部企业的可行路径,交流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壮大的思路和对策,努力把我市的总部经济打造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城市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陈桂明局长指出,目前东莞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将为我市实现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领域。近年来,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逐步具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较高的城市知名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宽松的制度环境,高素质的人才和科研教育资源等,并有自身特有的比较优势。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央商务区、虎门港已初步具备了承接总部企业的功能,徐记食品、生益科技、众生药业等一批总部企业在我市逐步成长起来,各类中资、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相继聚集,与此同时,我市近期又引入了生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部及后援中心、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等多个企业总部,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注入了新的力量。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为授牌仪式。我市16家企业被认定为东莞首批总部企业,并于论坛现场获得授牌。首批总部企业分布在食品、医药、电子通讯、服饰、地产等几大行业,分别是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中域电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时尚电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南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小猪班纳服饰有限公司、中信华南(集团)东莞有限公司。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为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以“中国经济与全球失衡”为主题展开精彩演讲,视野开阔,引人入胜,启发深思,“两个海平面相遇”的比喻让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总部经济创始人赵弘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经验,以“总部经济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为主题,深入阐述了总部经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并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委党校特聘教授李惠武以“对东莞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对东莞发展总部经济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外,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尧燊、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锦、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保玉作为企业家类主讲嘉宾,分别根据各自企业的发展现状,就总部企业与总部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期望,赢得了现场企业代表一致的认同。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为互动交流。主题演讲结束后,领导、企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对总部企业与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各方代表就当前总部企业与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发言,深入讨论,对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有意义、有创意的建议,为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次总部经济发展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2010年1月22日发布)

第二篇: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东莞

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东莞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藕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为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推动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现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经过近30年的粗放型发展,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实现新的跨跃式发展是我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总部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层次,应对产业转移、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扎根东莞的必要措施。发展总部经济将为我市实现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领域,对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总部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发展总部经济,承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端环节,吸引国内外具有总部性质的企业在我市集聚发展,对改变我市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我市带来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等五种经济效应。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为目标,充分发挥我市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营造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服务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承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端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总部企业在我市聚集,推动我市在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

三、基本原则

坚持总部经济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把我市总部经济定位与城市发展定位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总部经济与支柱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的产业优势,以服务我市支柱产业的职能总部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发展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总部,也要发展独立的服务型总部;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总部,也要鼓励和引导现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

四、组织领导

建立由市有关领导为召集人的“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集市经贸局、发改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局、社保局、国土资源局、城建规划局、外经贸局、统计局、外事局、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金融办及市府法制局等部门,统筹协调指导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工作,包括:研究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重点招商方向和目标,协调解决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对发展总部经济的各项措施进行绩效评价等。

市经贸局负责研究制定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对总部企业的认定,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工作方案》制定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研究分析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需报请市政府批准的重大问题,提出初步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等工作。

五、科学规划

(一)以市中心区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四个街道和石龙、塘厦、长安、樟木头、麻涌、大朗、虎门、常平等八个中心镇以及松山湖、虎门港、东莞生态园、长安滨海新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科学规划总部经济基地。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总部集聚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与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综合型总部与职能型总部相对集中的总部经济基地。

(二)加强对总部经济基地的规划建设,把项目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松山湖等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中心区四个街道资源的统筹整合,带动全市资源向市中心区和三个龙头园区集聚,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心镇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物质承载空间。市中心区四个街道重点引进和培育商贸、会展、金融、信息、中介等企业总部;松山湖主要强化总部与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重点引进和培育研发、测试、品牌孵化、产业创新、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企业总部,打造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虎门港重点引进和培育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仓储、能源、化工、汽车、装备制造等企业总部,打造物流总部基地;东莞生态园以发挥先进制造优势为重点,引进和培育先进制造业核心机构,打造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长安滨海新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经济技术中介、网络信息、金融和投资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总部。

(三)八个中心镇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政策措施,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有利于优化提升本地特色产业水平的总部企业。

(四)除了从全市的层面做好总部经济总体规划外,市规划的总部经济基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

六、发展方向 把城市发展定位、产业优势与总部经济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市强大的产业优势,以发展各种职能总部为主,明确引进和培育的重点。一是吸引现有外资企业的专业职能总部,如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检测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投资中心、结算中心等;二是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吸引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大陆总部;三是培育特色产业总部,按照“内强总部,外拓基地”的思路,重点培植本土特色产业民营企业总部,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外建新的生产基地,把研发、营销、人才、品牌等根植东莞,内强总部,做强做大;四是发挥毗邻香港,莞港关系密切的优势,吸引国内有意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500强和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总部落户东莞;五是吸引国外大型企业,争取引进国际上影响大的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七、配套服务

(一)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物流、会展、商贸、金融、咨询、设计、法律、教育、培训、中介等与产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建立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为总部企业提供良好的支援服务。

(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有效推进交通设施、市政配套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保健设施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配套功能,强化科学管理,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社会治安等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保建设,营造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

(三)建设“数字化东莞”。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教育信息化,构建多层面信息体系;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通讯系统,为总部企业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咨讯服务。

(四)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创新城市营销的理念、策略、手段和方式,形成完整的营销体系和制度,对城市定位、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整合推广,努力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

(五)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鼓励发展较成熟的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孵化培育中心和品牌集聚辐射中心。鼓励行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集体参加国际展会,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增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六)建设培育人才载体。加快引进国内一流高等院校、著名研究机构来莞设置分院校和技术开发总部;积极推进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具备条件的企业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合作,建设各类引进和培育精英人才的联合培训平台;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以及多元投入、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人才载体的引领作用。

(七)加大基础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我市基础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我市现有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际教育机构,通过举办国际学校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满足国际、国内高端人才子女教育的需要。

八、鼓励扶持

(一)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细则。由市经贸局负责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分批制定有关配套实施细则,加强对总部企业的鼓励和扶持。

(二)加大对总部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2009年5月1日后新设立或迁入经市政府认定的总部企业,达到相关指标要求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综合型总部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职能型总部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于其高管,在住房、探亲、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补贴金额以该企业当年获一次性奖励金额的10%确定。2009年5月1日前已在我市注册登记的现有企业,符合相关指标要求,经认定为总部企业的,予以5年补助奖励,奖励数额参照该企业上税收(指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下同)地方分成并缴入我市地方库部分中相对前一增量的30%核定。新设立的总部企业从认定次年起,享受本政策。经市政府认定为总部企业后,新设立或迁入的总部企业购置、自建自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的,按每平方米500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按照其房屋租赁合同价格的30%给予一次性12个月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原有企业因扩大规模或迁入我市规划的总部基地需要新增自用办公用房的,也可享受该项补助政策。总部企业违反上述规定租售、转租办公用房或改变办公用房用途的,应当退还已经领取的补贴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补交利息。总部企业及其在东莞的附属企业,在申请企业研发投入资助、企业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改技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支持时,符合申报条件的给予优先安排。总部经济的奖励扶持资金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有关实施细则由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三)加强总部企业用地保障。总部企业用地优先纳入土地供应计划,在推出市场公开交易时,对总部企业用地中属于工业用途的,可将招标、拍卖、挂牌的对象设定为总部企业。凡经市政府认定的总部企业,均可参与市场竞投。对总部企业竞得的土地,属客观因素影响导致无法及时开发的,可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申请,适当延长开发期限。总部企业用地构成闲置的,经市财政、国土资源部门联合会审,符合不予征收或减免征收土地闲置费征收条件的,可不予或减免征收土地闲置费。有关实施细则由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另行制定。

(四)支持总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我市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支持总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市金融办负责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在上市融资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总部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争取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

(五)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并掌握总部企业的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定期举办各种互动活动,加强双方的交流。政府在制定有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或涉及企业重大利益的经济政策时,事先广泛征询总部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六)总部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纳入政府培训计划。结合总部企业的实际需求,市组织人事部门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将总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纳入政府培训计划,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外贸政策、国际惯例、国内外经济形势等知识的培训。

(七)支持和鼓励总部企业引进人才。对总部企业引进人才,按我市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迁户规定优先办理工作调动或户口迁移,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户口可随迁。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要为总部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八)为总部企业提供义务教育优质学位。在认定的总部企业中,其年纳税额的地方分成部分增长幅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市教育部门为其就近提供2个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等级学校优质学位。有关实施细则由市经贸局会同市教育局、财政局另行制定。

(九)为总部企业人才出入境提供便利。在莞的总部企业外籍管理人员,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可优先为其办理签证、居留许可等,工作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在企业备案工作中,对于年纳税额未能达到规定数额的总部企业,酌情予以受理;对于企业商务备案续期而备案人员无变动的,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确需到港澳处理紧急商务的总部企业,予以优先受理,并将工作实现由10至15个工作日缩短至5至7个工作日。总部企业中层以上中方管理人员因公务出访可按规定通过因公渠道申办出国(境)手续。

(十)为总部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市外经贸局要积极协调海关等有关部门为企业做好政策辅导、通关业务咨询等相关服务。总部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享受优先服务。对企业在通关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市外经贸部门要加强和海关的联系,建立专人跟踪协调制度。

九、工作机制

(一)建立总部企业信息库。市工商、税务和统计部门要增加总部企业的识别标志,建立总部企业信息库,定期反馈总部企业的数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为动态掌握总部企业的变动情况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加强总部经济分析和监测。建立总部企业定期统计分析监测制度,市统计局将总部企业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市经贸局负责全面分析总部经济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为市政府准确掌握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扶持政策、明确鼓励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三)市经贸局在经贸网站上开辟总部经济专栏,全面推广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宣传我市的投资优势和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形成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市经贸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每年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总部企业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价。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开展总部企业的认定、统计以及其他后续管理工作。

(五)经认定的总部企业不再具备总部职能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市经

贸局上报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审定确认后,报请市政府取消其总部企业资格,其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终止。注册地在5年内迁离我市的,由市政府责令其按一定比例退回所得奖励和补助。以虚假资料获得财政奖励和补助的,由市政府责令其全额退回所得奖励和补助,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十、其他

(一)我市现有其他对总部企业的奖励、补贴和扶持政策与本方案相抵触的,以本方案为准。

(二)本方案由市经济贸易局负责解释。

(三)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杭举办创新发展论坛

为深入贯彻落实龙岩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11月11日,上杭县举办创新发展论坛。据了解,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谋划2012年全县工作思路、目标、举措,对于开阔发展视野、创新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提升发展水平,在更广层面探讨上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论坛会上,18个部门、乡镇分别结合部门、乡镇实际,就如何在组织工作、网络管理、商贸流通业、工业、农业、矿业、铜产业、城市建设、产业品牌建设、小城镇建设、城乡水务一体化等方面创新发展作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很好的创新发展思路。上杭县要求各部门、各乡镇要针对在这次创新发展论坛中提出的好思路、好办法,加快进行成果转化,推动上杭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通讯员 唐育华)Bdscc.cn 深圳小姐 YSXY

第四篇:关于举办《2005中部崛起国际论坛》的申请报告

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关于举办《2005中部崛起国际论坛》的

申请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区域发展全局,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春天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方针政策做出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依次展开之后,“中部崛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部崛起”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重要话题,中部六省(安徽、湖北、河南、江西、湖南、山西)官方和民间更是争先恐后, 纷纷立即行动,贯彻执行中央“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抢占“中部崛起”的新机遇。河南明确提出,中原城市群要做中部龙头,成为沿海三大经济区之后又一大经济区。

为了给“中部崛起”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宣传的良好平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抢占“中部崛起”的新机遇, 进一步加强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促进河南在中部崛起, 促进郑州在中部崛起。同时, 力争将《中国中部崛起国际论坛》办成会址永久设在中部-------河南郑州的国家级、国际性品牌会议,郑州市人民政府特此向河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举办<中国中部崛起国际论坛>的申请报告》。

《中国中部崛起国际论坛》设想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拟定于2005年9月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中部崛起国际论坛方案》附后。

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将于2005年6月全部竣工开业, 论坛会议费用由郑州市人民政府筹集, 将为会议顺利举行提供物质保障。

以上申请妥否, 请批示。

郑州市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元月十日

附件1:《中国中部崛起国际论坛方案》 附件2:操作方案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策划草案 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一、简介

时间:2005年9月18-19日 地点: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部崛起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中部崛起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规模:800人

二、组织机构(拟从如下机构种邀请部分机构)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

国务院东北开发办公室 财政部 科技部 商务部 农业部 铁道部

交通部

建设部 水利部 国家旅游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开发银行

协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 香港投资推广署 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媒体协办单位:中央电视台CCTV 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 经济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承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执行单位:郑州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中经联合经济研究中心 文网国际会展

学术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三、会议内容(从下面议题中选择部分议题)

(一)、会议议题

开幕式暨中国中部崛起主题报告会

(1)、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

(2)、中部崛起与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 专题会议:

(1)、建立中部六省之间合作与发展的协调机制(2)、中部崛起的新政策与软环境建设(3)、城市群(城市化)与中部崛起

(4)、工业化与中部崛起,有序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

(5)、现代农业与中部崛起,加强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6)、科技发展与中部崛起,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7)、加快培育中部金融中心(8)、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中部崛起(9)、中原文化与中部崛起(10)、人才教育与中部崛起(110)、企业家与中部崛起

四、会议形式

(1)、论坛:高层次、国际化、影响力强

全体会议:全体会议将为参会者提供从商界、政界、学界和公共事务领袖那里听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取和获得第一手重要资料、资讯的机会,并通过提供关于即将到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见识、分析和思路,为研讨会的讨论制定框架。

专题会议:专题会议配合全体会议而安排,旨在对已提出的某些问题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其它互动的研讨会将聚焦在当前的一些重要行业,比如金融、能源、工业等。

圆桌对话:鉴于在讨论或争执中,通常会发现一些最好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我们在研讨会和圆桌讨论会上,将参会者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其一起着手探讨一些具体的问题。

主题餐会及宴会:餐会宴会为参会者提供一种更方便的、非正式的会见和交流信息的环境。

(2)、展示:(3)、投资洽谈会

(4)、大型活动:国家领导人及部委、省市领导接见海内外重要嘉宾

五、拟邀演讲嘉宾(约100名)(一)、政府领导

1、国家领导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2、国务院西部办、国务院东北办领导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

4、国务院国资委领导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领导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领导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

8、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领导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领导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领导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领导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领导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领导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领导

15、国家旅游局领导

16、河南省人民政府领导

17、东部地区各省市领导

18、中部地区各省市领导

19、西部地区各省市领导 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二)、国际嘉宾

1、国际组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等高层官员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Francois J.Bourguignon)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蒙区首代:KarinM.Finkelsto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首席代表:Ray Brooks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Joseph B.Eichenberger 新西兰前总理、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迈克尔·穆尔(Michael Moore)

2、国际著名专家学者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美国兰德公司亚太事务负责人、克林顿政府成员:维多利亚.格林菲尔德

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副所长:罗伯特.利坦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奇普曼 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盐谷隆英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专务理事长:村上辉康 印度甘地发展研究所所长:萨德哈卡拉.雷迪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总统办公室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前美国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约瑟夫.斯蒂格里兹(Joseph E.Stiglize)

3、国际著名投资银行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 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徐子望

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祖六 美国美林证券公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李小加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有限公司亚太区主席兼CEO:柯磊洛 美国雷曼兄弟亚洲董事长:Jasjit S.Bhattal 德意志银行亚洲副董事长:张红力 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4、国际著名商业银行

汇丰银行全球CEO:Stephen Green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CEO:Ken Borda 美国花旗银行、美国纽约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香港恒生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中国主要商业银行。

(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

1、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经济专家学者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专家学者

4、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厉以宁教授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牛文元教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倪鹏飞博士。

7、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胡树华教授

8、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

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11、长江商学院院长、著名财务专家:项兵

12、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缉,中国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温铁军

13、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

(四)、国内外著名企业家

通用电气、UPS、摩托罗拉、IBM、HP、联想、海尔、TCL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高层

六、合作媒体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澳门卫视

报 纸: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河南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江西日报、安徽日报、山西、北京晚报、2005 中部崛起国际论坛 中国经营报、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财经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参考消息、国际商报海外版、科技日报、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经济导报

杂 志:中国企业家、财经、中关村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商业周刊》中文版

网 站:人民网、新浪网

附件2:操作方案

报批流程

第一步:由郑州市政府向河南省政府打报告,得到省政府批件,2005年1-2月 第二步:河南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递交报告得到批件。2005年2-4月 第三步:会议筹备执行。2005年4-9月

执行方案

1、立项:2005年1月

2、召开选题会:2005年1月-2月

3、邀请领导与演讲嘉宾:2005年3-8月

4、新闻发布会:郑州、北京、上海、香港2005年4-6月

5、会务组织与实施:2005年6-9月。

中国中部崛起国际论坛秘书处 联系 地址: 电话:

E-mail:

第五篇:2010成都城市综合体崛起与发展论坛

建设国际区域性商贸中心和打造西部时尚购物天堂客观要求,为成都商业地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明两年,主城区将有众多大型商业综合体立项、开工和开业,国内外知名商业地产投资商、零售商参与主力商圈和商业中心的建设营运,成都的商业服务业发展将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成都已经正式迈入城市综合体时代,一个全新的商业格局正悄然形成。

但面对成都成败参半的商业地产史,一个隐忧不得不察:前几年以大卖场、购物中心、商务办公楼为潮流的商业地产开发,成功者不少,但更多地是惨痛的教训。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定位、融资模式、规划设计、招商组合、运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成都商业综合体如何健康良性发展,如何为打造西部商贸中心提供强力支撑?本次论坛将通过专家学者、业界同行的交流碰撞和权威解读,共同探讨谏言成都大型城市综合体发展的真知灼见!

对话一: 如何看待成都城市综合体发展?

主持人:颜菊阳 中国商报地产导报执行主编

对话嘉宾:

韩德明 凯德置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西南区总经理

唐立新 成都数码广场(论坛 新闻)董事长

三枝富博 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总经理

张红兵 四川新港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冯 渝 成都棕榈泉联英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对话二:城市综合体的运营管理的难点(规划设计、招商、业态组合等)与

对策

主持人:曾祥庸 四川天晟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话嘉宾:

徐永健 四川富力(论坛 新闻)百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闫 恺 成都嘉宝商业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洪涛 成都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继红 华宇(论坛 新闻)集团成都公司区域总经理

徐道斌 成都珠江地产公司总经理

宋达为 成都比华利房地产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话三:如何界定政府、开发商、零售商、金融机构在城市综合体开发过程

中的角色定位

主持人:唐名琏 成都置信(论坛 新闻)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对话嘉宾:

曾九利 成都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副总规划师

石平成都市商务局副巡视员

刘永健 家乐福中西区发展总监

左 鹰 成都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王小军 成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对话四:成都写字楼市场状况及走势分析

主持人:蔡孟颐 高力国际成都公司总经理

对话嘉宾:

张 旭 成都万瑞置业公司总经理

刘宗保 花样年(论坛 新闻)实业投资(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 闻 四川盛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德浩 四川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 娟 成都泰然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莅临2010成都城市综合体崛起与发展论坛,我是四川电视台主持人安丽,很高兴主持本次论坛,一起和大家分享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思想盛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发展定位和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使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方兴未艾、异常活跃,作为商业零售业有效载体的商业综合体更是备受关注。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成都打造西部商贸中心和建设时尚购物天堂的客观要求,为城市商业的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运营以及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规划和引导,成都的商业地产发展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针对这一形势我们今天的论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特别邀请来自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共赴盛会,大家将共同为成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激情碰撞,献计献策,提供解决之道。

下面首先为大家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他们是:成都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先生;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石平先生;演讲贵宾有:成都工商联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主任、综合体研究中心主任、亚太商业部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先生;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亚洲购物中心协会副主席郭增利先生;宝龙地产执行董事、宝龙商业地产执行总经理刘晓兰女士;另外主办方领导有:成都商报社编委、副总经理蔡军先生,成都商报社房产部主任王潇先生;四川省商业连锁协会会长、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冉立春先生;四川省商业连锁协会常务副会长,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总经理三枝富博先生。其它的对话嘉宾我们会在稍候的议程当中为大家一一介绍,让我们在此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到来

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首先我们用掌声有请本次论坛主办单位领导成都商报社编委、副总经理

蔡军先生上台致辞,掌声欢迎!

【蔡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与会嘉宾大家下午好!我刚从机场过来,出差穿得比较随意,向大家表示歉意,在这里代表主办单位之一成都商报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对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与会代表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上午,从杭州飞回成都,提前两个小时到机场,差点都没有赶上飞机,杭州堵车比成都还要严重。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是如此,杭州发展也很快,在钱塘江边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传说感觉非常强烈,中国的发展确实太快了,城市化进程太快了,所以才有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成都商报对综合体的关注也比较多,我们先后做过几次大规模的报道,我记得有一个数字现在在售的和规划要建设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大概有60多个,总的体量达到600多万平米,这确实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我们说它是多了?过了?这个结论能不能成立,我们曾经也表示忧虑,这么多项目卖的出去吗?这么多的项目以后招商谁来经营?但是,此次长三角之行,我确实感觉中国城市发展未可限量,一切结论都为时过早,所以今天邀请到各位专家和业内代表和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综合体的崛起和发展,为我们这个行业,为每一个项目,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个我就不再罗嗦,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听各位专家的高论,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蔡总的精彩致辞,我们也相信本次论坛一定会办成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力的高规格盛会,接下来掌声有请成都市商务局副局

长张金泉先生致辞!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 张金泉

【张金泉】: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和媒体的朋友大家下

午好!

在西博会即将召开的前夕,今天我们在这儿隆重举行2010成都城市综合体崛起与发展论坛,邀请了全国各个知名行业和领军人物,在为我们成都市的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此,我代表成都市商务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

迎!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既是城市高速发展的产业,又是商业高速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又给服务业向高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这种涵盖了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多种形态的新型产品和模式,具有城市名片和产业载体的双重价值,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力形态和发展的引擎,随着成都城市化不断的推进和商业的发展,我市陆续的涌现了很多城市综合体,目前按照我们的项目统计,今年总投资近600亿,建筑面积接近800万方的上项目在我市开工建设,这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和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为我市的商圈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这些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支撑,面对城市综合体迅猛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当如何的把握它发展的规律,甚至引导健康、持续、有序的发展,更好的为我市城市化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给贡献,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要讨论的主体和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从

这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特别是我们也希望听到在座的专家和实业界人士的真知灼见,一个是从城市综合体的内部来讨论,我们应当如何从规划选址、产业定位投融资的体制,二是招商和运营的模式方面我们如何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潮流趋势,能够适应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中心的定位,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趋向。第二个是从外部来讨论,重点放在城市综合体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与高端写字楼、大型卖场,品牌酒店之间的业态组合、形态的融合关系方面,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是新的发展形式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把握它。第三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讨论,从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来讨论,我们如何把握定位,如何引导商业地产集聚、集群、集约的发展,我们有什么好的经验。

各位嘉宾,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们,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的发挥我们大家的智慧,积极为我市的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提出真知灼见,传经送宝,为推进成都市服务业不断向高端发展,以及我市商圈的建设提供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依据,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下载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