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5篇)

时间:2019-05-15 07:1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

第一篇: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从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极大,为解决十三亿人口的温饱和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特别是经营风险,潜伏在整个经营过程之中,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而非常有必要研究影响经营风险形成的各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从而寻求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延长企业的生命力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从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极大,为解决十三亿人口的温饱和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特别是经营风险,潜伏在整个经营过程之中,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而非常有必要研究影响经营风险形成的各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从而寻求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延长企业的生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营风险 防范对策

一、研究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的必要性

1、经营风险的概念

中小企业从创立之初到走向成熟,其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因此风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大企业,而中小企业的任何一种风险都会带来危机,甚至于会提早结束企业的生命。中小企业存在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在这里着重研究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因为每个企业都是在从事经营活动,相对于财务和投资风险而言,经营风险在企业中是最常见的,形式是多样的。所谓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企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

2、研究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流,中国中小型企业比率达到99.6%,数量达360万多家,个体经营户2300多万家(如果计算大量未曾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总计数量可能会达到5000万家)。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各地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力量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是有必要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1)可使经营者在认识经营风险的同时,正确看待经营风险,不要忽略了经营风险随时随地存在着。

(2)可使经营者防患于未然,控制风险的发生,将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3)加强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理论研究,增强对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实践措施的指导,使此项研究更加系统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水平。

(4)有利于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对经营风险不重视、防范意识差、各种经营风险都会带来危机。只有加强经营风险防范,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5)有利于中小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要细分市场,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认真地研究经营风险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实则是降低了经营的成本,从而全面、经济和有效地防范风险。

二、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

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着许多因素影响,要研究企业的经营风险,就必须先了解并分析影响生产经营的因素。这些因素概括起来分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1、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经营资源,经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经营资源不仅是保证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且可以左右企业的成长及其未来命运。而如果一个企业能驾驭好经营资源,那么必能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经营资源即包括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源,如企业雇员、厂房、设备、资金等,也包括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源,如专利权、品牌、企业文化等。企业经营资源的具体分类如下:

(1)人力资源,企业的经营过程是由职工来完成的,职工的教育水平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决定企业的技术水平;职工的忠诚和贡献决定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所以职工的能力、态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企业的经营风险受人力资源的影响。

(2)财务资源,企业的贷款能力和内部资金的运转能力决定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很多中小企业就是由于资金链断了之后陷于倒闭局面。

(3)物质资源,企业的厂房、设备及获得原材料的可能性限制着企业的生产,并决定着生产费用与品质优势。

(4)组织资源,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与人之间,人与岗位之间都需要合理的分工组织,只有良好的组织才是精锐之旅,才会使企业的经营有高效率。

(5)技术资源,企业技术资源的充足程度决定企业的工艺水平、生产能力以及产品品质等多个方面,是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

(6)商誉,商誉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内部、外部对企业的整体评价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环境。

2、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则包括了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外在竞争对手等的影响因素。具体说来如下:

(1)宏观环境有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度与体制,政局的稳定性及政府对企业的态度等因素。最近几年,政府对中小企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当然也有些政府决策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经营。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对企业经营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环境保护法》等,而法律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消极的就有可能使企业形成经营风险。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GDP的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其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等,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等,社会文化环境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经营行为。技术环境是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有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前景。技术环境可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有利的发展机会,也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生存威胁。

(2)产业环境主要是指产业的竞争状态,包括潜在进入者威胁,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替代品的压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3)竞争对手环境指企业面临着的所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越多,企业的经营压力就越大,形成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三、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表现

由于经营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风险带着不确定性的特点,因而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1、不同时期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

每个企业都会经历四个时期,创业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衰退时期。企业处于不同时期其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大致有开业风险,授权风险,领导风险,财务风险,持续发展风险,接班风险。

(1)开业风险:有些失误容易在开业阶段发生,称为开业风险,它属于创业时期的风险,有两个特征:一是在所有风险之中最早到来;二是它是许多企业最终倒闭的根源。最易出现的开业风险有:经营者在没有对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能力进行严密分析下,对市场上冒出的暂时需求匆忙做出反应,或者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也盲目跟着上。其共同特点是:对所上项目或产品的市场潜力缺乏深入调研;吃不透国家的政策;中小企业无力聘请专业齐全的管理人员;要求经营者当“多面手”,而事实上多数经营者缺乏全面管理的能力,难免顾此失彼;没有建立必要的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重大决策缺乏可靠依据;草率估算或低估企业的资金需求;错误选择设备和技术。就拿我一个朋友开办水泥厂来说,前几年重庆基础建设加快,我朋友本是作水泥配件生意的,看到开水泥厂很赚钱,就在万州承包了一个小水泥厂,但是由于他根本不熟悉水泥行业,加之管理不善,使得生产能力低,亏损日渐严重,最终承包没多久又低价转让。

(2)授权风险:企业在达到一定经营规模,逐渐成长时,经营者发现由他一个人管理全部业务的局面难以为继,必须向他人授权。有人将授权仅仅理解为将某些责任分给别人负责。但有效的授权必须是权责利相结合的。还有将授权视为对经营者个人事业或权力的威胁,担心授权后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不稳。此外,还顾虑授权后别人会掌握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商业秘密,以致被竞争对手利用,等等。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没有合适人材接受授权。授权风险的主要表现有:缺乏组织上的准备,不能有计划地在关键岗位上培养拟授权的对象;存在心理障碍,认为“只有我才能干好”,对下级缺乏信任感;业务发展,责任增加,但经营者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其后果是企业工作受损,由兴旺转为衰落。其实管理之道就在于知人善用,懂得收放权利,作为经营者是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只要懂得授权放权,经营者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等。

(3)领导风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进入成长阶段时容易出现领导风险。有些经营者不能敏锐察觉这种变化,同时又不愿放弃***惯。其结果是使工作受损,管理失控,甚至经营亏损。领导风险的表现主要有:经营者无法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不授权别人分担责任,也不注意建立一个管理班子;不采用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工作不论轻重,都要亲自动手。经营者容易出现的领导问题有:爱管琐碎事务;热衷于召开会议;异想天开,不从实际出发;提意见不考虑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拒绝听取别人意见;摆架子,图虚名,刻意抬高自己。

(4)财务风险:当企业走向成熟,到达一定规模时,创办人已无力单独提供所需发展资金。尤其是进入成长阶段后,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渠道大致有向银行贷款,找私人筹措等几种,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的门槛设置较高,而找私人筹措利率成本较大。所以每种融资渠道都会各有利弊,如果经营者不善于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便会陷入困境。而不自量力,盲目扩张,往往是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公司是华能国电珞璜电厂粉煤灰的代理商,代理的产品利润率比较高,有段时间我公司在利润驱使下不断扩张市场,发展客户,在销售额不断成倍上涨的同时,应收款也不断上涨,最终使得流动资金的紧缺。后来公司领导经过分析,决定对市场“抓大放小”,选择绩优客户,控制应收款,才扭转了流动资金紧缺的局面。重庆有多家商品混凝土公司,在外应收欠款数额巨大,应付款也大,造成财务危机,资金紧缺,最后导致有的商品混凝土公司处于倒闭现象。

(5)持续发展风险:有些中小企业在度过了一段好时光后开始自满,过分自信,急于求成或盲目“做大”,或者放弃了过去的踏实作风,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投机或其它个人事务上。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往往被持续发展风险搞跨。持续发展风险的主要表现:满足于眼前成就;不注意竞争形势、技术变革、原材料替代、新产品和消费者爱好等方面的变化;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在成绩面前忘乎所以,盲目扩张。我有两个朋友合资创办了一家建筑机械修理厂。开始时,两人亲自动手做修理和外勤服务,夫人们也承担办公室事务。随着营业额的增加,又招收了许多职工,如修理工场负责人、女秘书。而他们自已和夫人忙于出差和接待客户,半年花掉了企业5年的积累。结果不得不将现有人员35名压缩到8名,自己又重新坚持在企业里工作,企业得到了新生。

(6)接班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衰退时期,它主要表现在:经营者久病不愈、意外死亡或失去工作能力;在风险降临时没有准备好由谁来接替管理责任;二把手在企业里没有占有必要的股权;没有授权,缺少规划。

2、不同经营环节中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

通过企业经营环节来研究经营风险。企业内部的经营,它是由产、购、销三个环节组成的经营过程,在这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概括起来分为生产风险、采购风险、营销风险。

(1)生产风险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或自身因素带来的,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是来自于灾害事故造成的事故风险;有企业不注重质量,偷工减料,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顾企业的根本——质量,造成质量风险;企业在生产技术上不进行研发,不与外界先进技术接轨,以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老化,没有新意,脱离市场需求的轨道,造成生产上的风险。

(2)采购风险是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采购风险主要是采购回来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售后服务、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供货商无法保证按时交货影响正常生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造成采购成本的上涨,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串通一气吃回扣,预付原材料货款等产生的采购风险。

(3)营销风险就是指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营销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从市场角度而言,企业营销有三大风险。来自本企业营销人员的风险,主要有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不规范,以及营销人员自身能力或素质造成的失误,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来自客户的风险,有些客户不诚信,见利忘义,不断地要求给予优惠待遇,造成市场上价格混乱,还有恶意拖欠货款,致使货款不能按时回笼;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由于竞争对手的竞争方式和手段不确定,造成经营上的风险,如有恶意杀价,不按市场规则办事,致使市场混乱无序,恶性循环,再则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四、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研究经营风险的目的就是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经营风险虽然带有不确定性,事实上某些经营风险是可预测和识别的,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灵敏的信息、预警系统可以降低经营风险,也可通过转移、分散、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或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

1、风险预测和识别

中小企业经营者应有经营风险的意识,首先根据企业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特点,要去分析和列出风险清单,即通过对经营政策、运营程序及以往事故的调查报告研究分析并结合与员工、顾客以及有关专家的广泛交流,来确定自己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并通过在经营过程中收集本企业的内部各方面的信息和外部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的信息,提前对经营作出风险预测,以便随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案,预防经营风险的发生。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防范风险

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可以对经营风险的防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安全生产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授权报批制度、资产负债比例控制制度、关键岗位的业务规程等关系风险控制的基本制度都是关键。建立完整而严密的控制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每一种可能的风险因素都有监控,每一种业务都有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各种制度,还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修订和改正,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防范风险的效能。

3、建立灵敏的信息、预警系统规避风险

对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出现之前,或已有出现苗头时,采取其他应急对策来回避,使其减少或消除风险侵害和避免损失。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即对于反映经营、资产状况的重要指标,如国内外形势、行业态势、企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等,根据历史数据及与同行的比较,确定合理的警戒线。比如我公司客户管理制度中,当客户的信用低于企业评估的信用度时,一般指付款信用度降低,那么我公司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停止供货,加急收款,找客户的领导谈话等对策,进行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

4、转移风险

这是风险防范中最常用也是运作复杂的对策。转移风险往往与只获得最低利益或求得平均利益为前提,如积压产品过多,为转移风险,只有降价处理;许多中小企业由多个人出资,或在经营过程中与人联营也是转移风险的手段。

5、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从内部减少风险。常用的分散风险主要有产品多样化组合,经营门路多样化组合,资产运作多样化,投资的多样化,从而将风险在不同的领域里分散了。

6、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企业在风险发生前就采取的对策,控制风险在具体运作上的难度很大,因此它要求企业管理者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随时掌握企业的潜在风险,从而尽量提前调整,并具有一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防御风险的手段。

五、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经营者中,有些人依靠“铁饭碗”,稳坐“铁交椅”办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他们不懂得市场经济下办企业的种种风险。自从国务院确定了管理年,在国有企业建立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要求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和偿债意识,凡决策失误而使企业受到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克服盲目跟风、图虚名等老毛病,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办好企业。经营风险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市场经济下,对那些能控制风险、抓住机遇的企业来说,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不重视风险或无力控制风险的企业来说,将可能**迭出,险象环生,甚至被清除出局。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做好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化解各种经营风险,才能有效避免各种损失,使企业的生命力更长更久。

参考文献

[1]吴晓巍.小企业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刘庆元.企业战略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3]刘春雄.忠告厂长经理警惕营销风险.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三期

[4]作者未知.小企业风险及防范对策.互联网,2004年12月

[5]刘运宏.化解经营风险.建议法律风险防范系统,2008年11月

第二篇:浅谈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企业的负债经营是指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采取适度负债经营对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企业负债经营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企业负债经营的涵义与特征,并对企业负债经营的优缺点做了比较,随后就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做了深入剖析,解析各个方面存在的风险。最后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负债经营;负债风险

前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拨款,社会资源由国家统一调拨,企业不存在负债经营方式。随着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以及企业的筹资渠道、途径和方式的增加,企业可以通过信贷、债券融资等负债方式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致使负债经营方式日趋普遍。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企业负债经营方式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阶段性。[1]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企业在负债经营的过程中通常风险大于收益,甚至走上了倒闭重组的末路。因此研究现阶段中小企业负债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深入思考如何防范风险的发生,对于今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负债经营概述

2.1 负债经营的涵义

对于负债经营的概念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负债经营是与企业负债有关的一种经营方式。企业通过负债筹资既可以弥补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不足,又可以利用负债的杠杆效应提高企业价值,因而在一些文献中负债经营被称为“财务杠杆”。在本文中企业负债经营是指企业在自有资本的基础上,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或租赁等方式获得资金或资产,并将资金或资产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经营方式。基于对负债经营定义的理解可以概括出企业负债经营具有如下的特征:

(1)负债经营是以追求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来减少由于缺乏资金而造成的机会损失,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2](2)在企业的负债经营过程中利用负债融资或商业信用所获得的资金的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资金的使用权属于企业,企业需要为使用这些资金支付一定的费用。[2](3)企业的自有资本是企业获得负债融资的前提条件,企业利用自有资本为负债融资提供担保和抵押,如在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中规定“企业具有一定的物资和财产保证,担保单位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企业要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则企业必须是满足其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4)负债经营是企业利用他人资金来增加收益的一种经营方式。通过上述对负债经营定义及特征的分析可推知,负债经营是在一定的风险基础上扩大企业收益的一种经营方式,获得这种收益的前提是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要高于负债资金的平均利息率,否则造成的损失就要用企业的资产来补偿。

2.2 企业负债经营的目的

既然很多企业选择了负债经营也就是说负债经营有其重要的意义所在,即有利可图。那么企业负债经营的目的也就是企业想要通过负债经营达到的积极

作用。本文认为,企业负债经营的目标是合理地运用企业自有资金,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研究企业负债经营的系统特性、负债效应机制、主体作用机制和状态调控机制,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选择合适的负债规模、负债结构、负债途径、负债方式和负债时机。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是中国企业的中坚力量,数量多,种类繁杂,相对于大企业来讲生命周期短,承担的经营风险大。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创业初期,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但“求快、求大”心理过强,往往会过度负债,盲目扩张,结果,当出现不可预测因素时,因自身实力不够,加上抗风险能力差,造成巨额亏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倒闭。[3]以下内容将对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做详细分析。

3.1 债务筹资环节风险

目前,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债务筹资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渠道单一,存在无法及时足额筹集所需资金的风险。虽然企业的筹资方式很多,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选用银行作为筹资对象。因为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方面没有支持、中小企业本身的管理和盈利能力不行,市场占有率不高等,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不能按时还款,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减少风险,就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财务审查和评估等。这无疑就是对中小企业放贷限制的明确信号。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前景尤其是负债经营的前景甚为担忧,今后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而对于负债经营的中小企业本身来说压力可想而知将更加巨大,负债经营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

3.2 负债运营环节风险

当债务存续于企业,则为负债经营的过程,债务风险主要受盈利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各因素的变动会产生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政策风险,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债务金额,如果企业盈利能力不能补偿债务成本,即企业或项目投资报酬率低于债务成本,那么企业就存在无力偿债的风险。运营环节的风险压力最终也将在偿还环节中体现出来,因此企业在运营环节,就应当未雨绸缪,识别这些风险,并尽早采取应对策略,改变潜在的风险压力,在风险暴露之前予以消化。[4]而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存在负债目标不明确,投资盲目性和跟风性,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和市场预期调研,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适度负债理念,缺乏科学的理财机制,负债资金运用没有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忽视企业信用建设,没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债务偿还保障机制。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负债经营过程中,缺乏资金成本、时间价值和适度负债经营观念。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到资金,往往是企业把资金投资到需要钱的地方,从来没有计算投入与产出效益,没有考虑债务资金成本效益原则,造成浪费债务资金。企业一旦销售收入出现下滑后,企业利润达不到预期目标,流动资产减弱和可变现资产不足,企业资金链一旦出现断裂,企业将陷入无力偿还债务危机。

3.3 债务偿还环节风险

由于上述债务经营循环的开始两个环节风险意识薄弱,当债务到期,各种风险集中爆发,由隐性风险转变为显性压力。此时,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支付债务本息的现金流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债务到期支付能力是企业以现金支付债务的能力。

中小企业最大的弊端就是流动资金不足,一旦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则存在违约风险;资产变现能力差,则承担流动性风险;无法再融资或者再融资成本高,则承担再融资风险。三种风险的综合效应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如果现金流量不充足,那么债务到期,企业无力支付就只能承受违约风险和信用风险了。所以现金流量大小决定债务风险存在与否。现在的中小企业因为成本问题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的远瞻性低,因此在债务偿还阶段负债经营的风险逐步递增。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无有效措施脱离困境,面临倒闭,破产清算。这也是近年来由于负债经营而倒闭的中小企业的重要诱因。

3.4 负债长短期结构不合理风险

部分企业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没有兼顾偿债风险与资金成本的大小,长短期债务与资产不匹配,短贷长投,短期贷款规模不断上升。一旦投资失误,或即使是再高回报的投资项目,由于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也只能“望洋兴叹”,最后被迫破产清盘。[5] 3.5 多元化战略风险

在经济腾飞时,不少企业无视自身的承受能力,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扩张。随着企业产品线宽度、长度、深度的增长,其有限的资源变得相当紧张,迫使加大举债资金补给,这就势必加剧到期偿债风险,结果削弱了企业原有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经营往往意味着原有经营的产业要受到削弱。这种削弱不仅是资金方面的,管理层注意力的分散也是一个方面,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然而,原有产业却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新产业在初期需要原产业的支持,若原产业受到迅速的削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将面临危机。实施多元化战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防范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对策

4.1把握负债经营的机会

负债经营机会指有利于企业的一系列负债环境和时机。企业能否及时抓住这个机会不仅关系到负债带来的效益,关系到负债风险,甚至影响着企业的生存。这个机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选择负债经营机会的过程就是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只能适应环境而无力左右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寻求并抓住有利的负债经营机会,降低负债经营风险。同时,机会的选择还应与企业的内部条件结合起来考虑。具体而言,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与企业经济活动周期和财务状况相匹配。当企业产品销售下降资金紧张时,应筹足资金以备需要;二是与资本结构相匹配。如果长期负债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过大,企业偿债能

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就会削弱。因此当负债比率过高时企业应尽量采取股权融资方式,以减少负债经营风险。

4.2 优化负债组合

(1)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长期资金指需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长期资金是保证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长期资金因其占用期间长,在资金占用期间企业利润率、资金市场的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及利率变动等风险,其筹资风险程度高。短期资金指需用期限在一年内的资金。企业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周转的暂时短缺,往往需要筹集一些短期资金。短期资金在企业资金中的比例不能过大,否则会使企业在短期内承担过大的偿还债务的压力,容易造成企业经营活动的波动,增加破产风险。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构成企业全部资金的期限结构,合理安排企业的期限结构有利于实现企业资金的最佳配置和筹资组合,降低筹资风险,企业要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恰当的资金组合,合理搭配资金,降低财务风险。(2)直接负债和间接负债

两者之间的选择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发育和金融体制有密切关系。直接负债指企业不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或发行股票、债券等办法筹集的资金。直接负债可以利用的方式较多,范围广阔,有利于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但是直接负债的手续较为复杂,准备的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因而采用这一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间接负债指企业借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筹集活动。在间接负债方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着中介作用。间接负债的手续和过程较为简单,负债效率较高,费用较低,风险水平较低。但间接负债也存在范围较窄、渠道、方式比较单一等弊端。企业应在权衡两者之间的利弊情况下决定其筹资规模,避免引发财务风险。

4.3 控制负债经营规模

首先,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的,其计算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6

×100%,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一般来讲,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企业举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所有者来讲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别人的钱经营,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但对债权人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因此要设法收回自己的贷款,使贷款风险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企业争取贷款,而且有可能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影响企业经营安全。因此负债规模是受到限制的,这要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对于一般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30%为安全,40%较合适,突破50%,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债权人也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6]

其次,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偿债能力指标表示,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①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周转资金越充裕,支付能力越强。流动比率是测定企业偿债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世界公认的标准为2∶1.②速动比率,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标准为1∶1.③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讲,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流动性好,质量高,同时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小。④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也是以高为好,表明周转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全部流动资金的质量,降低呆滞存货的损失。[6]

另外,预计负债比率的高低还应考虑以下一些情况:①销售收入的情况。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例可以高些。②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应该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负债,迅速发展。③行业竞争情况。商品流通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强,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些;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科研费用、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企业,如果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④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情况,如果某种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的成长期,且预计投资收益好,应适当提高负债比率,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益,以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该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的衰退期,销售量急剧下降,此时,无论产品的预计投资收益如何,都应减少负债,缩减生产经营规模,防止经营风险和 7

财务风险的发生。

4.4 选好负债方式

负债方式指企业为筹措资金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形式,包括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租赁以及商业信用等。方式不同其财务风险也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各自的优缺点,避免由于各种方式选择不当引发财务风险。目前,负债渠道日渐增多,企业可供选择的负债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企业应在负债渠道既定的情况下采用最合理的方法筹措资金。(1)向银行借款

这仍然是企业负债的主渠道。但由于银行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主战场,银行贷款既受资金投资的限制,又受贷款额度的制约,双向钳制,所以贷款难度较大。

(2)向资金市场拆借

它是通过金融机构组织,对某些企业的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市场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那些短期内急需资金的企业。这种负债渠道得到的资金,一般使用时间不长而且资金成本较高。[7](3)发行企业债券

向企业内部发行债券,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起来,为企业的兴衰存亡而共同奋斗,但能筹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向社会公开筹资,虽然可以筹集到数额较大的资金,但是资金成本高,而且资金来源于千家万户,债券到期一定要按期偿还,稍有不慎,会带来很大风险。

(4)稳妥的使用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服务和预付货款或业务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当今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融资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十分灵活,在交易活动中,它可以背书转让;在资金紧张急需现款时,可以在银行贴现取款。它是解开债务三角的最佳选择。但使用商业信用,要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和良好的商业道德,即商业信誉好,才能稳妥地为我所用。否则,最好的办法,对商誉太差的人来说也是一纸空文。[8] 由以上几种筹资方式可以看出:这几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考虑到资金成本,又

要考虑到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企业借入资金的使用期限长,风险小,但资金成本高。所以企业对不同期限的借入资金要搭配合理,以保持每年还款相对均衡,避免还款过于集中。另外,商业信用是一种不用成本或成本很低的一种筹资方式,如果能有效发挥这部分资金的作用,就会比向银行借款好一些。当企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大,或者企业有好的项目、业务扩大等时需要大量资金,这时就应该选择向银行借款。这种方式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不必公开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杠杆效应。

4.5 防止由利率变动带来的负债经营风险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负债经营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负债经营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应尽量少负债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的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负债,不得不负债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负债经营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降低负债利息率。这个就需要在经营过程中看清资金市场,再对企业资金进行调整。[9]

4.6 加强负债经营管理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从各种渠道筹集负债资金后,应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必须有资金成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风险观念、适度举债观念,应该加强负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因此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加速资金周转。本文建议做到以下三点:(1)科学合理预测最低资金需要量

企业在负债时,必须以投资和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要量为基础,即要科学合理地测定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最低需要量,又尽可能从企业内部挖掘自有资金的潜力,预防造成闲置资金的损失,防止举债不当造成资金浪费。(2)严格权衡负债效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有效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率 企业在筹资时,必须把综合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作为选择筹资方案的标准,在考虑风险因素的情况下,把负债经营落实在资金成本低、风险小的筹资方案。

要考虑企业发展的前景、收益的稳定性、同行业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资本结构等情况,在利用财务杠杆时所产生的效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3)强化负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负债资金的利用效率

负债资金要用到收益最大的项目上去,在供、产、销等方面都应缩短资金周转时间,减少库存产品和在库产品的积压,加快资金的周转,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样才能达到负债经营的真正目的。企业要合理安排、恰当调度资金,保证及时足额偿还债务。企业要合理搭配负债结构和负债期限,应以中长期债务为主,短期债务为辅,避免还款期过分集中和还债高峰的出现。还款方式的选择也应注意,同一笔资金若采用不同的还款方式,会有不同的利息支出。还款方式恰当,会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应尽量及时、足额地偿还债务,以减少不必要的利息支出和罚款损失。

4.7 强化中小企业信用建设防范信誉危机

中小企业往往忽视信用建设,对偿债问题采取拖拉态度,即使企业有足够的现金,也不主动偿债,以至企业信誉出现危机,造成企业一旦出现财务危机,很难再进行负债经营如获得银行贷款。因此中小企业在负债经营中应严守信用,信用是企业举债的前提,信用的丧失必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立足之地。

4.8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抵御机制于一体的管理体系

企业应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因为过度负债不仅会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再生产过程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甚至导致破产。企业生存是第一位,利润是第二位,企业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为追求利润而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因此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应努力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增加流动资产的比重,既加速企业资产周转,又保证债务能够按时偿还;应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消除无效资产,为合理等集资金提供正确的依据,保证企业债务能够如数偿还。企业应完善财务规章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抵御机制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它主要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运用科学财务分析理论方法,对企

业负债经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定期通过报表形式揭示企业负债结构、流动性等数据反馈企业管理者,以提高负债资金的管理效果,减少财务风险。企业对风险信号如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等,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对待财务风险通常是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如企业投入固定资产,技术改造等应采取提取税前风险补偿金,加速折旧补偿等办法;短期经营性负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提取削价准备金,产品开发基金,坏账准备金等;企业资金不足,存货过多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在产品,积极销售产成品,降低原材料库存;应收账款过大,就应成立专班,催收欠款;长期投资不合理,就应检查合同和协议,及时进行调整,收回投投资;固定资产闲置过多,短期内不能发挥运用,就应积极处理,变死物为活钱。[10] 结论

中小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得投入,在企业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举债投入势在必行。首先,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以抵消高负债带来的额外风险,便于企业在负债管理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负债的效益作用,并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其次,还要在正确了解企业负债经营过程中风险产生的原因及种类的情况下,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使企业降低负债风险,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必须摒弃“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运用负债经营机制,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树立风险意识,准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11]控制好负债规模和结构,强化债务资金管理与合理调配,重用企业信用建设,保证及时足额偿还债务,就能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能发挥负债经营优势,使负债经营不仅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能获得财务杠杆效益和减税收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乐.企业负债经营的状态辨识与转移策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M].2000(03)[2]王棣华.试论企业负债经营及其风险控制.税收与企业[J].2005,(12):52-62 11

[3]李冠军.中小企业负债经营分析.中国农业会计[J].2008,(03):22-23 [4]宫兆辉.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与防范.辽宁财专学报.2002(05)[5]何惠川.浅析企业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机制.经济研究导刊[J].2009(06)[6]肖宏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探讨.经济探索[J].2009(01)

[7]陈菲菲.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及改进建议论析.经济研究导刊[J].2008,(12):37-38

[8] 张慧.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经营与管理.2007(01)

[9]丁启军.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合作经济与科技[J].2007,(04):28-29 [10]李素花.浅议负债经营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现代商业[Z].2008,(02)[11]李若银.论企业负债经营及其相关问题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

2006年我国将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逐步实现,同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实施,同时随着世界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必将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风险变量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如何控制风险,在竞争中不断繁荣发展,提升整体实力,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风险的集中性。在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一直不很通畅,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仍以间接融资为主,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由于目前银行以国有制为主,所以银行风险及损失最终主要由国家承担。历史上每一次较大规模核销呆账贷款就是有力的证明。

2.风险的隐蔽性。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兼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各种金融风险仍以隐蔽的形式潜藏着。特别是具有庞大体系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基层行处的经营不善并不会危及其生存,各种风险和损失都向上级行转嫁,最后都集中到了总行,再推给国家财政。

3.风险的社会性。我国在近几年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人们的金融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金融风险意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淡漠。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经营风险认识还亟待提高。一旦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暴露,特别是支付能力出现问题时,肯定会引起群众不满,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

从近年来已暴露出来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隐患来看,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或证券等银行持有的资产不能如期收回本息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突出的金融风险。据2003年6月保守统计,全国不良贷款率平均高达22%,而东北地区高达30%,一些中等城市的不良贷款率更高。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目前累计高达数千亿元。

2.流动性风险,它是指银行不能到期支付债务或满足临时性提现要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甚至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近几年来,人民币存款居高不下,2003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0.8万亿元,是未来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一个巨大威胁。

3.利率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变化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因存贷款利率变动带来的减少利润风险是经常存在的,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价格变动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频繁,特别是日元、马克与美元汇率近年波动剧烈,直接影响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市场价值,使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和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面临高汇率风险。

4.资本风险。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无法发挥最终清偿能力职能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据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不到5.01%,距《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还有一大段距离,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证券市场不规范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发种种损失的可能性。一些企业和机构存在捞一把的侥幸心理,将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股市泡沫成分,危及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使企业贷款清偿风险加大。

6.犯罪风险。犯罪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或外部人员通过不法手段牟取暴利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尤其在现代,有的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假乱真,使银行防不胜防。犯罪活动一旦发生,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额的财产损失和名誉损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目前,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的一大劣势是管理成本过高且效果不明显,除信息科技支持手段落后等原因外,主要还是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所致。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该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以风险管理委员会(或风险与内控委员会)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应该涵盖所有的业务和领域,同时,又要针对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区别对待。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主要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决策体系来体现。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从事后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查和回顾。只有建立起这样一套高效、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2.进行技术手段创新,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国内银行业对风险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缩小这种管理技术上的较大差距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突出解决的重点问题。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是建立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收集大量和连续的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对客户的风险和市场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合理确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因此,没有先进有效的信息支持手段,就不可能有先进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建立高效、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3.强化外部监管,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中将监管当局监管和市场约束列为新协议框架下三大支柱中的两大支柱,我国监管当局应以此为契机,根据新协议对监管当局四项监管原则的具体要求,提高监管层次,规范监管行为,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的监督、检查和引导,促进商业银行自发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与此同时,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发挥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作用,准确、健全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成本,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为使市场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应建立统一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明确设定银行信息披露的基本规则,满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需要;并且还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监管的积极性。

4.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最低资本要求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三大支柱中的第一位支柱,围绕这一核心,新协议提出了采用内部评级法来确定资本充足率。由于内部评级法赋予了银行更大的自由度,能够激励银行自发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积极采用内部评级法。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估体系无论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验证,还是在评级工作的组织等方面都与国际性银行有相当差距,如果要采用内部评级法,将有大量的基础工作及配套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应尽快着手进行下列几点工作:(1)尽快统一和完善内部评级系统,为实施《内部评级法》建立基础;(2)对相应内部评级的贷款进行违约率统计计算,同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以便接受监管当局的检查;(3)在适当的条件下,对协议中的部分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并统一向监管当局反应;(4)完善现有的客户评级和贷款五级分类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符合自己客户特征和业务特点的内部评估体系,从而更加精确地计提呆账准备金和配置经济资本,更加合理地保证资本充足率。

第四篇:加强创业经营风险防范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加强创业经营风险防范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09-5-5信息来源:

今年以来,由于受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省中小企业正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加快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采取措施,注重化解各种风险。

一、中小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风险防范是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向前推进过程的内在要求。创业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源泉。全民创业、全面创新是“两创”总战略的重要内涵,也是实施“两创”总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中小企业是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创业创新的重要主体和基本力量。创业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路上会有陷阱和荆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可以说,风险与创业相伴,与创新相随。风险贯穿于创业创新整个过程,贯穿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始终。创业创新的成功,其实是不断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过程。我们创业创新需要成功,谁都不希望失败。要想成功,就需要加强风险防范,这是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向前推进过程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风险防范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对中小企业来说,转什么、怎么转?升什么、怎么升?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又迫切的新课题新挑战,因为转型和升级两者都是向新领域新阶段新方向发展,意味着中小企业要选择新路径,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说,中小企业不仅要走新路子,而且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自然会遇到新的问题,前面不确定的因素和难以预见的情况会增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阶段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实践表明,加强风险防范,应对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从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基本形势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正逐渐加剧,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不明朗,这对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我省中小企业来说,加强风险防范尤为迫切。

(三)加强风险防范是中小企业永续经营追求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具体到企业层面,“可持续”就是强调永续经营,“全面”与“协调”就是强调企业生产经营要重视与自然、社会以及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各种关系、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保持整体平衡。事实上,中小企业经常会面临和发生内外部各种困难、矛盾、冲突和障碍。加强风险防范就是克服困难,处理矛盾,解决冲突,消除障碍,避免出现倒闭破产的风险和危机,保持稳健发展。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中小企业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永续经营、基业长青,追求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中小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

(一)注重防范企业资金链的风险。资金链风险是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中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一是企业现金流紧张,引发资金链断裂。二是相互担保的中小企业,由于互保链中一家企业银行贷款还不了倒闭,特别是一家龙头企业资金链断裂,连带多家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现这个互保链的潜在风险开始显露。三是在银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向民间借高利贷,其结果是饮鸩止渴,导致企业猝死。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企业防范资金链风险,尤为重要。

(二)注重防范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以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卫生健康、节能环保等标准

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规制越来越强化,一旦这些标准控制不好,企业则会发生很大的风险,甚至倒闭破产的危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中国奶业的海啸,伊利和蒙牛等大企业都卷入危机,陷入困境。这一事件深刻地告诉我们,质量、安全、环保等标准是企业的生命线,中小企业要加强国际与国家先进标准的建设、实施与认证,注重防范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在这方面,中小企业不能做“困而知之者”,因为那样代价太大了,要做“学而知之者”,尽可能做“先知先觉者”。

(三)注重防范市场涨跌多变的风险。上半年一些资源要素的价格飞涨,例如原油价格从60多美元/桶涨到143美元/桶,现在又跌到40多美元/桶;钢材(上海热轧板)价格由4700元/吨上涨到5800元/吨,目前已经回落到3100元/吨;铜价(伦敦定价)由4.6万元/吨涨到了6.2万元/吨,现在又跌到2.6万元/吨左右。国际资源要素的价格大起大落,涨跌多变,使许多中小企业难以适应和把握。一些企业在短短数月内获得了巨额盈利,又在一夜之间出现了严重亏损。对此,企业家戏称为“冰火二重天”。在当前市场涨跌多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其产业成长性的分析、研究、预测与评估,学会市场风险的防范,增强预见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注重防范合作或重组的风险。合作或重组是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转型升级。但要注意防范风险:一是重视合作方的选择及其合同的风险管理,防止“大意失荆州”;二是要特别注意防范竞争对手恶意并购的发生;三是防范企业在重组中股权与资产的安全,特别是在与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中,重视企业在自己产业领域发展的安全性和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合作或重组旨在发展,风险防范与控制,意在双赢。

(五)注重防范跨国发展的风险。实施国际化战略,实现跨国发展,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走出去,既要把握机遇,又要防范风险,多方请教和咨询,深入了解投资环境,分析研究可能面临的风险,特别是投资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做到谋定而后动。把机遇变成企业的馅饼,避免成为投资的陷阱,这才叫真正把握机遇。

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但在当前,我们认为,以上几个方面的风险是中小企业在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加强防范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

三、中小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的对策与措施

(一)企业家要树立风险防范的自觉意识。信心和风险是影响企业家创业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信心比金子还要珍贵。企业家信心越强,创业创新的风险越小,反之,风险越大。因为只要企业家有信心,就会积极想办法去防范和克服,风险自然化解,而一旦企业家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就不去努力应对,风险自然降临。风险,就像一阵风,关键看企业家有没有防范的自觉意识,其风险防范的意识自觉强烈,风险来了,采取有力措施挡一挡,自然会过去。实际上,许多中小企业的风险是由于企业家没有风险防范的自觉意识造成的。因此,在当前,企业家一要重树信心,二要树立风险防范的自觉意识。

(二)企业要建立风险防范与应急机制。风险总是存在的,并不可怕,重在防范与化解。中小企业要建立起风险防范与应急机制:一是要加强企业法务制度建设。企业家自身要加强学习,掌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同时,可采取引进法律人才,聘请法律顾问,设立企业法务部门,建立企业科学决策制度等途径,形成风险防范的内控机制。二是要形成企业风险预测与评估制度。经常性地分析研究企业潜在的、可能发生或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警示,建立内部

风险预警机制。三是要制定企业风险处置应急预案。既防范于未然,又施救于事后,形成风险处置的应急机制。

(三)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法律辅助制度。防范风险主要依靠中小企业自身,但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中小企业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部门,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法律辅助制度,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防范风险:一是加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我们组织五家律师事务所和专业律师编写了《中小企业创业经营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一书,就是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二是推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法律顾问的做法,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新确定一批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律顾问所,再聘请一批律师为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法律顾问。三是开通“浙江中小企业法律服务网”,为中小企业创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提供咨询和指导。三是开设浙江中小企业创业大讲堂,专门设立法律模块,开展企业法务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技能。

第五篇: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防范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建筑业企业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经营风险。当前,建筑业企业只有树立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加强企业经营风险防范,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经营风险 防范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规范,竞争机制有待健全。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建筑业企业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了建筑企业的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当前建筑业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风险依次为投标报价风险、垫资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债权债务风险等等。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性,这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和信息不完整造成的。建筑业企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缺乏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建筑业企业面临的各类经营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建筑业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的种类及成因分析

1、投标报价风险

投标报价风险是指建筑业企业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因报价失误造成项目投标失效或因技术因素造成项目低价中标而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亏损风险。由于工程施工招投标一般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法确定中标单位,多数业主片面追求最低中标价。建筑业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往往采取让利的方式来降低报价,让利的平均幅度高达工程造价的5%-10%左右,甚至更多。由于建筑业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微利高危企业,当前建筑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仅1%-1.5%左右。巨大的让利幅度势必导致建筑业企业因不能有效消化压价让利损失而引发工程项目生产和安全管理难以到位,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等风险。

2、垫资风险

垫资风险是指建筑业企业在未正式中标或者正式签订合同前就把大量资金借给业主,或提前交纳大量履约保证金,或工程款长期被业主拖欠不付等原因而导致的经营风险。目前建筑业行业在工程施工承包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先协议投标、投入资金,再进行工程招投标程序、签订正式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建筑业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违心地进行垫资施工。这些现象正是当前建筑领域不规范,建筑行业供求失衡,甲乙双方合同主体不对等,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的结果。建筑业企业的垫资行为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如垫资不能及时收回或无法收回、工程款不能落实、应收账款逐年递加等,这类风险规避难度较大。

3、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风险是指建筑业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对合同有关工期、质量、价格、技术、安全等相关条款中存在的瑕疵或缺陷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而产生的风险。建筑业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知施工合同中存在着对自己诸多不利的苛刻条件、漏洞、“陷阱”,却不及时予以回避,从而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工程技术和工程安全进行高品质承诺,并把奖惩标准列入合同条款。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建筑业企业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无法履行合同承诺,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利润流失,企业效益低下。为此,建筑业企业将面临巨额的工程延期违约、质量等级违约、安全事故违约等扣款风险。

4、债权债务风险

债权债务风险是指建筑业企业由于债务人的原因导致债权无法回收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的风险,同时由于无法按时清偿分包工程款和材料款等有关债务,造成被债务人起诉、相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问责等风险。近年来,建筑领域的工程款拖欠问题日趋严重,愈演愈烈。巨额的工程款拖欠带给企业的风险是利息负担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坏帐准备风险增大,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建设单位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建筑业企业只能拖欠分包工程款和材料款,拖欠之风蔓延,数额巨大,企业随时都面临被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诉讼及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这类风险的发生严重危及企业的商业信誉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1、投标报价风险的防范

建筑业企业要有效防范投标报价风险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报价,增加科技含量,努力降低施工成本,不断增强消化压价让利的能力,促进建筑业企业的由规模效应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化。首先,竞标阶段合理报价。在建设项目的竞标阶段,建筑业企业必须全方位搜集建设项目和建设方的一切资料,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深入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深入了解现场状况,理解和吃透建设方的意图以及合同文本中的相关条款,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评估决策。在投标报价前就应该详细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并建立以净利润和现金流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降低经营风险。除了公益项目外,项目承接优先考虑的是项目是否盈利,不要盲目投标,盲目报价。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等,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增强企业消化压价让利的能力。因此,建筑业企业首先要推行项目成本管理,以中标价扣除税金后作为工程结算收入,再扣除目标利润后确定目标成本。施工中要以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作为项目成本的重点控制对象,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重点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费控制,必须编制、季度、月度费用支出预算,并严格进行考核。对超预算的支出要建立追加预算的批审程序,以确保建筑业企业工程成本的下降。

2、垫资风险的防范

由于建筑业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提前注入资金或拖欠工程款的要求,因此,垫资风险是很难规避的,但是可以控制的。在此种情况下,建筑业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首先,要收集资料,对业主的资信状况严格审查,详细了解业主的基本经营情况和信誉状况。在谈判前或谈判中,要调查、了解、摸清业主方的情况,向业主提出查看相关资料和文件、证件的原始依据的要求,对疑点要向业主落实情况,以便做出投资决定。其次,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市场分析,确定项目的投资性质、投资额及投资效益分析,对项目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委托银行贷款、合资入股、抵押、担保等形式获得法律保护。建筑业企业作为履行合同的一方责任主体,要积极促成建设单位提供以施工单位为受益人的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通过工程担保,可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

3、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

建筑业企业要有效防范合同管理风险,必须具有履约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在建筑业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为此,建筑业企业在合同签订阶段必须逐字、逐句地研究合同的专用条款,发现并采取措施杜绝合同瑕疵和合同缺陷,拒绝不公平合同或协议。其次,采取措施规避容易产生的风险。对在合同管理过程中能够预见的风险在签订合同前就要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有效方式予以控制,然后通过合同条文进行约束,以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合同条文应准确、严密且易于操作。最后,建筑业企业在建筑施工阶段必须加大过程监控,做好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风险的规避。第一,在开工前必须仔细研究合同,将合同条款逐条消化,并进行两算对比,有针对性地编制成本控制计划,有效规避工程成本风险。第二,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定科学严谨的进度计划,合理配置资源,以保证资源的均衡使用和均衡施工。期间的进度计划调整要及时报送现场监理以及业主审批,以作为工期的费用索赔的有效依据。第三,要根据工程特点,明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通过对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有效控制实现质量目标。第四,建立健全、安全的生产保证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加强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与整改,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总之,建筑业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有效管理资源,提高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力度,严格按国家规范与技术标准,全面履行合同承诺,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质量安全措施等,确保工程项目按工程施工合同约定顺利开展。

4、债权债务风险的防范

对债权债务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于有效防范债权风险,防止发生资金链断裂。为此,建筑业企业要强化工程结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加大债权清收力度,有效化解企业的债权债务风险。首先,强化工程结算管理。一是要力争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工程实施期间和工程竣工后的结算时限的有利条款。对于建设方有意拖延和无正当理由拒付工程款,要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来主张债权,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时效监控,及时预报潜在的问题和可能风险。对由于被拖欠工程款形成的企业应收帐款,要认真测算其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坏帐损失成本以及融资遇到困难导致的潜在风险和危机。三是要不断强化工程款拖欠的清收力度。针对不同工程拖欠款的特点,适时洽商或签订还款协议、诉讼或财产保全、债权债务转移和实物抵债等多种有效措施,回收工程拖欠款,以控制工程款坏帐风险。其次,强化资金管理。建筑业企业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严格审批,认真编制月度、季度、资金使用计划,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不断提高履约能力。此外,建筑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融集资金,以弥补资金的不足,规避分包商和供应商对施工企业的诉讼风险,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三、结语

在建筑行业的微利时代,建筑业企业要不断适应建筑市场、建筑业、建筑产品、建筑业企业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趋势,这是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施综合管理。一是要严格合同管理,即签订前的项目审核关、签订后的合同交底关、履行时的过程监控关、履约后的项目审计关。通过规范的程序化管理和严格的底线控制(安全状态、赢利水平)来预防和控制各类经营风险。二是要严格项目管理。始终坚持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质量、安全、进度为管理重点,以组织协调为保证的项目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一次性的项目施工组织保证体系。三是要严格资金管理。建立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资金管理为重点,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以经营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总之,风险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过程诊断,并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评价和防控体系,来实现对建筑业企业各类经营风险的有效预防与控制。

下载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与防范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浅谈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与防范对策 作者:翁春招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摘 要: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及对策

    学 年 论 文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及对策 学 院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不仅是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时间:2011-04-21 12:35:28来源:毕业论文范文作者:秩名论文导读: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风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危......

    2006-3-15警惕:防范电力企业经营风险

    警惕:防范电力企业经营风险 作者:某电力企业 更新时间:2004-6-30编者按: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利益与......

    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优势防范经营风险

    充分发挥管理优势防范经营风险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也是资本特征比较明显的企业,独特高效的管理水平体现出我们企业的特征,精心打造出管理品牌才能昭示企业核心中的业务的......

    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合集五篇)

    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增加了税费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市场主体鱼龙复杂,不讲诚信现......

    防范经营风险上的讲话

    防范经营风 险,加强内控建设上的讲话 (原稿未整理) 一、认真学习新的金融从业理论,加强防范风险意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二、建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掌握新的经营理念,创造性的开......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及防范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及防范 中国建设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