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及走势分析
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及走势分析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背景下两岸关系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继而对台海两岸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本文从两岸关系问题形成,国内和国际形势现状入手,分析两岸关系走势,两岸关系已经进入一个调整期,台湾问题始终是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前行,祖国统一也必将势不可挡。【关键词】两岸关系
民进党
维持现状
和平统一
【正文】
台湾问题形成至今已有进70年历史了,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在全国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蒋介石只能转移200万中国国民党军政人员从大陆撤退到台湾。期间,国民党蒋介石、蒋经国一度成立伪中央政府,带领国民党军,试图反攻大陆,但始终认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随着李登辉、陈水扁的上台,才有了“两国论”“台独”,才导致两岸关系日益紧张。直到2008年,马英九在台湾上台,停摆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办四次重要谈判,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含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就,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积极健康阶段。随着蔡英文为代表的民进党当局的上台,两岸事务性协商基本停摆。
一、新时代两岸关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现状
(一)国内形势现状
(1)政治上,民进党当局拒不接纳象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干预伤害两岸民间交流活动,致使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成果大部分丧失,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大陆一直坚定保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始终积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交融发展,始终真心实意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推动者、维护者和两岸同胞的“贴心人”。【1】民进党当局执政一年多以来,从年金改革到“一例一休”,从“前瞻计划”到“非核家园”,改革标语贴的漫天飞,但实际只顾党派斗争,清理异己,窘态百出,难掩施政无方。而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新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为,持续推进两岸交流,效力两岸同胞,在大陆的台商、台生、台胞,以及在台湾的大陆配偶、陆生排忧解难,解决生产生活中遭遇的难题。
(2)经济上,2008年以来,“九二共识”在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健康向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2008年后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的重要纲领。但由于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不认可“九二共识”及其中心思想,对两岸经贸关系造成诸多负面冲击。两岸两会协商机制根本不复存在,ECFA框架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及旗下六个工作小组已根本中止运作。蔡英文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趋保守消极,使两岸经贸关系不进反退。
(3)文化上,两岸的民间交流仍在持续。书画、茶酒、电商和养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融通着两岸的民意交流。大陆径直面对台湾基层、民众的两岸关系新形态是在2016年民进党当政后,两岸制度性协商中断交流后逐渐发展成形。尽管吴敦义接任国民党主席,紧接着导致国共平台空虚化,两岸民共对话僵持,国共也卡卡,但近期却有两岸企业家峰会、湖北台湾周都办得热腾腾,一批批台湾的企业家、民间人士来往交流,赴大陆创业就学的台青也愈来愈多。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国要素不容低估。特朗普上台后,首重经济与就业,为求防止南海问题与中国大陆提升抵触与反抗,可能考虑会适时向北京递出橄榄枝,共寻朝鲜半岛的稳定,台美关系与中美及两岸关系向来亲密联动,台湾是美国的博弈棋子,为了争取最佳利益,并将成为美国争取国家利益的战略筹码。另一方面,蔡英文当局对日本表忠,让台湾渔民失掉传统渔场,坐视日本强行扣押台湾渔船;闭门会晤来访的安倍晋三之弟岸信夫;无视台湾民众安全,强行解禁购进日本核灾区食品等,都没法改变日台关系在框架内,日本 1 对台政策不会扭转。当亚太关系针对中国大陆的形势不再突显,互惠合作、共赢政策成为大势所趋,疏于经营两岸关系的蔡英文当局只会损害台湾自身的利益。【2】
二、两岸关系的走势分析(1)2015年的政协两会,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为两岸关系指明了方向。2015年3月,习近平强调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2)2017年11月份的“习特会”,特朗普浩浩荡荡带着大量企业家访华,在北京签订了高达2500亿美金的经贸大单,满载而归;在朝鲜与南海等议题也取得建设性成绩。从这次的“习特会”分析,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期间以为台湾愈与大陆不和,愈有利于美国与中国喊价,从中取得利益的时代已过去了。以如今的中国国力、中美关系,台湾已没什么筹码价值。
(3)台湾人民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的最大希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就是为了获取民心、争取民意支持。同台湾同胞一道,增强两岸人员交往和经济思想领域的交换,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
(4)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5)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
参考文献:
【1】《坚定信心把握方向排除干扰携手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单平,2017年08期,《两岸关系》期刊
【2】《抱美日大腿不如搞好两岸关系》,2017年1月20日,《两岸关系》期刊
第二篇:当前国内旅游走势分析
当前国内旅游走势分析
近年,我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不仅使国内旅游活动成 为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使我国旅游业开始向着平衡n的双轨运行转化。为了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这一发展,最近我们3人联手作了一些
调查分析。
一、对国内旅游现状的再认识
1.增长的波动
波动现状:目前所能得到的资料,几乎毫无例外地显示,1995年是我国国内
旅游连年增长中的一个十分炫目的波峰。据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有关调查报告n公布的抽样测算:1995年国内居民出游率为52.4%,出游总人数为6.29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0.0%;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375.70亿元,比1994年增长34.4%; 游客人均每次花费218.71元,比上年增长12.0%。
一般通行的理论认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促进旅游业发展 的重要决定因素。的确,我国自1995年5月1日实行的职工周二日休息制推动了我国国内旅游的大发展;但如从今年(本文中的“今年”,即1996年,以下同此)的情况来看,旅游界去年对今年的预测却未免有些过高。对旅游业发展波线最敏感 的是业界。为了从实际中更真切地感受目前国内旅游的走势,我们3人今年八九月
份在京郊远近的几个区县进行了一些调查访问。
在我们所到区县中,除怀柔县外,其余区县中旅游企业主管负责人等,多半n数都上以“滑坡”二字来概括今年国内旅游的。如果我们仍依常例将所有的旅游
目的区域称为景区或景点的话,对于这一尚未最终确认的某些地区和部分景点游 人的减少,业界和管理官员对其原因的分析是:A.北京远近郊区大量新景点的 开发导致了游人的分流;B.双休日的旅游安排使不少北京市民奔向了北京周边地
区;C.物价的上涨,特别是旅游费用的上涨;D.同时部分市民的经济收入并未 出现相应的改善;E.人所共知的地区性原因。
但是,各个旅游目的地情况又有所不同。(本文这里所用资料均为不完全的 阶段性资料,请读者不要引做他用;如要论证有关企业论题,请以该企业正式发 布材料为准。)如昌平县:游人一直保持上升的,①有定陵;②有碓臼峪、蟒山 公园;③有北京娱乐城、惊险娱乐城(尽管只建了一部分);④有鳄鱼湖;游人 与去年持平的,⑤有虎峪;游人下降的,⑥有九龙游乐宫(下降约50%)、明皇
蜡像宫(约60%)、老北京微缩景园(有时甚至只有几人);⑦名著博览城干脆n彻底改为了大型旅游商店;如海淀区的⑧颐和园(1992年游人量已近1000万199
3年、1994年徘徊在700万上下,今年上半年又较去年下降了6~7%);如丰台区的⑨世界公园(1994年游人量约为300万、1995年约为220万,1996年上半年约为100
万,较去年约下降10%);如海淀区和丰台区的⑩圆明园、卢沟桥,也在连年上
升之后今年出现了下降。
从以上10类的变化来看,①类是原本游人基数不大的具有唯一性的文物古迹;
②类是自然风光宜人的景区和公园;③类是以参与活动为核心的新建旅游目的地;
④类是经过摸索最终选准定位的新建主题公园(原为以展卖宠物的主的爱犬乐园,后改为植物园,最后改为鳄鱼湖);⑤类是开发已有一些时日的自然风景区;⑥类n是人造旅游吸引物,但其前二者正在以其新的开发与策略吸引旅游者;⑦类是前
期人造旅游吸引物,在衰退后急剧转向;⑧类是游人甚大,且因历史价值不得随n意开发或转向的古典园林公园;⑨类是已度过原产品生命高峰期却己注意到开发
新的参与项目的人造主题公园;⑩类是遗址公园或文物古迹保护地。
波动原因:如再将上述10类按其产品类别重新归类分析,不难看出,尽管这n些景点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经营者的营销策略也不相同,但从总体上仍不
难看出,回归自然的引力。文物古迹的引力、参与性的引力,对国内旅游者来说,其能量仍旧是强大的。由此看来,旅游目的地游客波动的原因除一些共有的客观 因素外,还在于产品自身的知名度与生命力。
据北京市今年8月一次旅游调研的尚未完成公布的中间成果,在该调查列出的35处目的地(包括古迹、遗址、纪念地、公园、博物馆和风景区等)的曾游或拟n游选择中,近万份问卷的统计显示,外地来京旅游者到访最多(总问卷的44%以
上)的地方依次为:故宫、颐和园、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八达岭长城、北海 公园、天坛公园、动物园、圆明园、定陵、世界公园。吴必虎等《长春市游憩者 行为特征研究》所列旅游者的游憩选择,其最感兴趣的目的物中, 电影城、伪 皇宫、电影宫在问卷中被选上的比率均在50% 以上(分别为70.83%,62.51%,51.38%);省外游客的选择中,前两项与省内旅游者的总体选择比例较一致(也许因为电影宫在省外的知名度有限,所以选择电影宫的省外游客则只有38.89 %)。但应该看到,以上两种资料说明的只是异地都市旅游的取向之一,即外地 旅游者在都市旅游活动中对都市的著名观光点的兴趣;同时其他材料还显示了另n一种取向,即国内旅游者对离开城市回归自然的强烈追求。
关于旅游者的后一方面的兴趣,前面所提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公布的1995
年国内旅游调查报告中,9377份有效答卷的53.1%都对自然景观感兴趣;另有20.
3%的人对度假休闲有兴趣;而对风俗人情和人文景观感兴趣的人一共才
16.6%。
又如北京市1996年夏季的另一份抽样调查,在非唯一答案的选择中,77.54%的潜
在旅游者选择了自然风景;34.14%选择了文物古迹;而对人造旅游吸引物感兴 趣的北京居民才占5.77%。
据我们的调查,造成北京老景点国内旅游者分流的远近郊区新开景点,绝大n多数也是自然风景区、正好与前两份抽样调查的结果完全吻合。
2.消费状况n消费水平:在前所述国家旅游局1995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中,一日游者人均n花费为92.10元,多日游者人均花费为801.25元。经由此资料重新计算,多日游
者平均停留天数为7.71天,则多日游者人均日花费为103.92元。据河北方面的抽样分析,去年在河北地区的国内消费者,人均每日花费为102元,旅游逗留时间n为2.13天。如据前所述北京市今年夏季的那次问卷调查,1995年北京市民平均年n出游1.34次,人均年郊游花费为162元,经由此资料计算,人均日花费为120元。
从三者的比较可看出,即使收入较高的北京市民,今年人均日花费也不会高出去 年大多。而我们在实际调查时,不少旅游经营者对游人消费水平的测算的估计却 比上述资料还要低好些。
产品品牌与产品内涵:至于旅行社组织的出游,据从北京旅游街搜集到的线 路报价,人均日花费多在100元以上。也许正是基于消费水平关系,据旅游街上旅
行社的业务人员反映,多数的初游者首先研究比较的是各社的价格,至于“品牌”
却往往被顾客置之脑后。三峡游出现的不少抱怨和投诉,除了反映出游船经营者 和旅行社等的问题外,也反映出旅游者挑选旅行社时对品牌的忽视,国内旅游者 在对旅游产品品牌忽视的同时,却十分注意旅游产品内涵的第一要素,即旅游目 的地的选择。如以这一点来衡量,应该承认国内旅游者目前还是消费旅游产品的 不十分成熟的顾客。在旅游产品类型的选择上,国内旅游者中目前的选择还大多n是观光产品。这不仅表现为在产品选择上的趋异性,同时从旅行社所推路线的目的地停留时间与途中行进时间的比值中也可以看得出。
北京游人的趋异性,也明显地反映在周边游的升温上。旅行社推出的目的地(同时也常是企事业单位集体出行的目的地),如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五n台山、恒山、泰山、曲阜、承德避暑山在、天津市区和海滨、秦皇岛北戴河南戴n河、凉城一瀑峡、沫水野三坡等,目前被经营的不同组合和不同游程的专线已不
下数百条。此外,北人南去,南人北来,也常充满路途的奔波。因而可以说。目 前国内旅游所消费的产品还没有进入休憩产品的阶段,双休日旅行中的劳累有时 甚至是用工作日的懈怠来解决的。
二、一组有助于认识深化实例
我们在对京郊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怀柔县今年的旅游业与北京的不少区县都 有所不同。
怀柔全县去年游人为230万人次,旅游收入1.16亿元;但今年1-7月,游人已
达173万,综合收入也达1亿,要达到原订的300万人次和2亿元收入的计划,看来
势在必得。
从几处著名景点增长看:
接待游人,总数(单位:万人次)
————————————————————————————
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
n————————————————————————————
雁栖湖1683424501000(预订全年)
慕田峪34.743.250.156.3(1-7月)
红螺寺11154143(1-8月)
————————————————————————————
据有关人员估计,除北京城近郊游人外,怀柔的外省到客约占总游客25-30%,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浙江、江西、福建、贵州等的游祝都不少,尤以天n津游客为多。此其一。其二,会议旅游也得到空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世妇会时
已有宾馆30几家,但因今年到怀柔开会的多,好一些的宾馆要提前一周订房才能
入住。
据当地有关人士座谈时分析,怀柔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大致有以下原因:
A.环境业基础设施较从前又有了新的改善,更加上世妇会时形象宣传的后效应。
B.各景点不仅注意了开发,而且开发的项目与内容既各不相同又合于旅游者的需n求。C.县旅游局成立后加强了管理。D.促销宣传力度大。如认真思考起来,怀柔n的继续增长并无什么特殊的决窍,也许其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实施时的认真的落实,在于政府与旅游相关的各部门的认真配合。
这里有三点不妨再提一提:一是旅游者的选择与知名度的关系。不能不看到,在世妇会期间,北京怀柔的知名度的急速扩大和其一直着力的怀柔旅游形象的宣n传,正是今年怀柔全县旅游持续发展的拉动点。在这一点上,尽管其他旅游目的地没有也不可能有同等待遇,但认识到促销与宣传的重要意义并从而采取有力行 动,却的确是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二是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我们从对北京远近n郊区县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中发现,今年国内旅游增长不理想的区县,过去在旅游
发展中大多存在着开发方面的问题:一种是原有旅游目的物(或目的区域)太少,却又一直缺少必要的开发投入;另一种是无序的开发过滥,部分缺乏稳固市场的 产品已急剧地陷入衰退期。正是有鉴于此,把旅游开发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必须成 为亡羊补牢的紧迫性挽救措施。三是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问题。我们在京郊进n行调研时,发现不少景点负责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即急切希望有关部门帮助他们
解决在旅游发展中所遇到的交通制约问题。
三、两个有待证实的预测n1.可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今年6月,《南方周未)刊出的同年5月一项社会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收入地区,居民对旅游仍相当看重。上海居民中拟将国内旅游列入其优先考 虑问题者为7.3%,广州为12.4%,均为其拟优先考虑的诸多问题的第8位。其放在前面的重要问题还有增加收入、平安过日子、解决住房、医疗保健、充实提高、子女入学、工作晋升等7项,都比国内旅游的愿望更为迫切。对此一调查结果,似
可以从两个侧面来理解:一个侧面是国内旅游的需求高峰期尚未到来,颇近于著n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不久前曾认为的那样,对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来说,由于家务n繁重、工资制约、素质有限,加之社会服务尚不尽如人意等因素,故旅游这种文
化型艺术型的休闲,目前还不是他们的第一需要。另一个侧面是即使在近期,国n内旅游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无论是城市居民的7.3%还是12.4%,其对应的绝n对值都是一个大数,如能加以恰当的引导和安排,国内旅游定会迎来它的新一轮
增长高潮。我们3人经过调查后的印象是,这两个侧面的认识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却必须把两个侧面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不过高估计国内旅游发展势头的同 时,还要深入分析国内旅游目前态势下所蕴藏的潜力。
去年“中国旅游业新发展研讨会”上,苏文才教授等提交的调查报告指出, 上海居民对外出旅游面临障碍的答案中,认为是经济拮据的只占9.7%;认为是
家务繁重的只占6.2%;认为是旅游太累的占12%;而在旅游面临障碍中,认为
是周边缺乏适合的周末度假地等的占18%;认为是当今国内旅游环境差,不如在家休息的占18%;认为旅游中吃住行等不方便等的占18%。很显然,前三项原因(经济、家务、体力)都是他人难以帮助改善的,但却只占了27.9%;而后三项有
关旅游环境和接待条件的,都是旅游相关部门努力所能改善的。这共占54%的条n件如能改善,游人出行者必会多矣。
无独有偶,今年4月,北京市旅游局通过“旅游咨询日”的活动对前来咨询的市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这些99.09%都有旅游愿望的潜在旅游者中,认为目前
旅游障碍的所在,依次为交通不便(39.91),门票太贵(39.67%),不知如何 去(32.32%),不知去哪(15.93%),景点条件太差(9.10%);而认为家 务缠身的却只有4.30%。在年龄段的分析中,如抛开多数经济尚未独立的20岁以
下的青少年,则上有老下有小的20~40岁的居民中,只有13%是因为经济拮据;但
在其余年龄段的居民中,认为有经济原因的均只占百分之几。这份调查尽管在分
析的表述和答案的预设上与前面苏文才先生等的调查有异,但为我们旅游工作者 提出的课题却是如此地相似,除门票价格和交通问题需要与有关部门协同解决外,不知如何去、不知去哪、景点条件差等,都是可以通过旅游相关部门的引导和工 作帮助解决的。
我们没有理由过分乐观,也不应有不顾现实的狂想,但我们只要认识到症结n之所在而实实在在去解决,国内旅游的新一轮增长(对某些地方可能是有力的反
弹)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2.新的引力
前面论及国内旅游今年有所波动的原因时,我们曾说到甲地著名旅游吸引物n对乙地游客的吸引,也说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浪潮。尤其是后者,在游人对抽样n调查问卷的回答中十分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但是,著名吸引物对游人的引力,自
然景色对都市游人的引力,都不是绝对的,更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恒久不变。
据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到港游客最常去的旅游点依次有太平山顶、浅水湾、海洋公园,游人非唯一选择所评价的引力,分别为47%,31%,28%。如据香港
理工大学屈海林先生等发表在《旅游学刊》上的论文,则香港当地居民通常的 休憩活动却是体育运动(诸如网球、球、乒乓球、游泳等),娱乐活动(诸如欢 庆节日、外出就餐、看戏等),户外活动(诸如去主题公园、海滩等)。1980年,美国召开了一次“全美户外消遣活动研讨会”,美国农业部公布的阿·西·尼尔n森1979年的调查报告中,列举了30种广泛见于全美各度假区的活动,其中前20种
人数达1500万人的活动依次是:游泳、自行车、野营、钓鱼、保龄球、划船、跑
步、网球、台球、垒球。乒乓球、旱冰、篮球、狩猎、滑冰、滑水、高尔夫球、滑雪、棒球、橄榄球。1994年,我们与几位专家一起在京津两地对潜在的旅游度
假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列出64种供选择的参与性活动,经统计后加权分析,最后最受青睐的活动依次是:游泳(包括天然水域和泳池)、登山、散步、网球、划船、保健活动、交谊舞、骑马、钓鱼、学习书画和家庭手工艺、乒乓球、卡拉 OK、射击、室内器械健身、足球、保龄球。
以上三种材料也许无须多着一词,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旅游工作者应该清楚 地认识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居民旅游心理的成熟,旅游活动开展初n期较易实现的受苦饱眼福或静心品味山青水秀的旅游形式,绝不可能永远是所有
旅游者的爱好,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多和假期的增长,随着社会脉搏的加快和开放 力度的增大,积极的度假休憩新潮一定会到来有作为的旅游企业家,现在就该有 所准备了!
第三篇: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是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我们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增进互信,积累共识。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两岸关系的现状
1.两岸政治上的互信
如今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一致,从而建立了政治上的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高层互动热络,沟通顺畅,极大地确保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更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两会协商成果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表现与推动力。两会协商机制进一步深化,体现五大特色:
一、权威性逐步提高。
二、专业程度稳步提升。
三、协商议题拓宽,更加注重民生。
四、过程更趋平和。
五、两岸制度化商谈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多台湾民众的理解与肯定。两岸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层进行沟通,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是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合作、凝聚亲情友情的新渠道,博鳌论坛、世博会、亚运会、APEC峰会等平台,为两岸高层表达善意诚意、探讨合作事宜提供了重要舞台。两岸协商制度化,是两岸关系正常稳定的最具体表现,是为两岸交流构建基础的重要工程,目前,两岸形成“政党主导、官民结合、多轨并进、多方位沟通”的协商合作机制对两岸增进了解、累积互信、规划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才能克服“台独”势力的干扰于破坏,成功化解两岸之间的一些摩擦和不快。2.两岸经济上的发展
随着绿色通道的开启,作为ECFA的执行和监督机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已全面启动了ECFA的后续协商,稳步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向正常化、自由化方向发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增进了两岸经济上的互信、互动继续给台湾的消费经济和旅游业注入巨大的活力。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积极、务实、灵活而有效促进两岸交流的新举措,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提供便利。大陆方面本着为台湾同胞做实实在在事情的精神,不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推动两岸交流深入、持续发展,两岸经济关系在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全国台企联谊会在北京成立“马上办中心”,为台商排忧解难,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相对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增速放缓或下滑情况,台商投资项目及金额大幅增长,均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3.两岸文教上的合作
长期以来,大陆高度重视文教交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两岸同胞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关键是促进两岸同胞共同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马英九当局也表示,“中华民族子孙应接受中华文化教育”,强调两岸加强文教交流是“两岸迈向和平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两岸双方高度重视文教交流,两岸文教交流蓬勃开展,呈现“领域更宽、层级更高、影响深”等特点,对于两岸进一步增进同胞情感、淡化心理隔阂、推动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淡化“文教台独”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岸文化交流内容遍及教育、出版、宗教、民俗、新闻传播、民间艺术,地方特色等各个领域。文化交流的专业性、组织性、机制性不断,如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并设立台湾学生奖学金,两岸共同成立客家文化研究院、民间法律办公室,共同举办国学论坛、智库论大学校长论坛,共同举办神农文化祭、抗战电影展、简体图书交易会、农博会、妇家山歌大赛、旅博会等。两岸就共同建立”两岸词汇云端资料库”的设想进行沟通。两岸教育双向交流得到深化。4.两岸军事上的探索
两岸适时的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共同采取进一步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的措施。两岸都有建立军事互信的愿望,和平和发展是两岸长期追求的目标,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岸军事交流主要以两岸退役将领为主,他们以参访、学术研讨会、黄埔校友联谊等方式进行交流。目前两岸退役将领交流互访逐步升温,双方就加强军事文化交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共同维护海洋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向。
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大陆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战略机遇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是国际格局演变、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繁荣与稳定,促使岛内民意和政治格局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调整,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累积了有利条件。
从目前形势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保持良好势头,为遏制“法理台独”和延长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解和平、平等协商、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主流价值深得两岸同胞的认同。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国共两党赞成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已经形成强大合力。两岸经济关系在正常化、制度化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正稳步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加速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塑造新远景,并使台湾民众获得实际利益。两岸经贸关系密切,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岛内局势演变进一步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演进。两岸意识形态对抗、武力对抗的程度不断降低,军事冲突的危险性明显下降,两岸经济加速整合,两岸共同利益不断增加,两岸政治和社会互信不断增强,使得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然而积极的因素仍和复杂的变数共存,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明显增强。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大陆对
台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大陆秉持“信心、诚心、耐心、创新”,从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高度,与时俱进调整对台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地推动两岸关系,造福两岸同胞。岛内“遏独促和”的主流民意和力量明显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岛内政局和民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价值成为岛内主流民意,得到越来越多岛内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尽管两岸关系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两岸关系发展总体上局限于经济、民生、文教层面,两岸政治对话没有实质进展。应该客观看到,受台湾地区领导人、民意代表选举的周期性影响,影响两岸关系的根本性因素没有根本改变,岛内民意走势的复杂性要审慎应对,争取台湾地区的民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我们必须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充分准备。
第一,在转变岛内民意、加强中国认同的过程中,要防止急躁冒进坚定不移地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坚持不懈地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谨慎处理因认同分歧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防止其被“台独”势力所利用。
第二,继续加强对台湾中南部民众交流力度,增强中南部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建立健全惠台政策的规划、评估、反馈、执行机制,加强政策落实,使惠台政策切实及时有效。逐渐消除台湾地区民众对大陆的误解和敌意。
第三,加强两岸文教和社会交流,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塑造两岸共同价值,扭转两岸交流“物质化”倾向。注重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共同价值、共同认知、共同记忆。
第四,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要妥善解决。相对于两岸长期隔绝与紧张对峙,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较快发展势头。不
过,两岸关系改善的时间还不长,和平发展的格局才初步形成,实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抚平历史创伤,深化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继续扩大两岸各界交流,不断激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命力,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第四篇: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和回升态势,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使经济复苏依靠政策驱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势分析
1、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2.7%,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季度增长。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储蓄意愿逐渐下降,消费支出动力明显增强。一季度,占GDP三分之二的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增长3%,拉动当季经济增长
2.1个百分点。私人投资特别是存货投资继续增长,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一季度,美国失业率达到9.7%,表明当前美国经济仍处于无就业复苏的状态。
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4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0.8%,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达到73.7,已连续多个月回升。5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达到59.7,已连续10个月超过50点;非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5.4,连续5个月超过50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上月的57.7升至63.3。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缓慢,通货膨胀压力温和,为美联储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等影响,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内。
从美国经济复苏状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虽然实现了3%的较高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与危机前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失业率依然高企,4、5月份仍高达9.9%和9.7%,这对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将形成较强制约;同时,联邦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导致财政风险集聚。2009财年,美国预算赤字总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官方预计,2010财年联邦预算赤字规模达到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左右;到今年底,总额占GDP的比重升至90%以上。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这无疑会引起人们对美国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的担忧,削弱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影响经济复苏进程。此外,中小银行倒闭风潮、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家庭财富缩水、以及个人消费和信用卡市场低迷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大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继续呈复苏态势,但动力可能有所减弱。
2、欧元区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复苏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企业库存和政府支出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2%,增幅比上季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6%,为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其中,德国经济增长0.2%,增幅与上季持平,已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法国经济增长0.1%,增幅比上季回落0.4个百分点;意大利经济增长0.5%;西班牙经济增长0.1%,为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后首次环比增长。受失业
率居高不下和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等影响,一季度,欧元区居民消费支出环比下降0.1%。受市场前景不明朗、产能大量过剩及信贷紧缩等影响,一季度,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1.1%。这些表明,当前欧元区经济内需动力仍然相当疲弱。从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状况来看,目前主要是欧元区内部PIIGS五国经济复苏乏力。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整个欧元区GDP的35%左右,其债务状况如持续恶化,极有可能对欧元区经济复苏造成很大拖累,甚至会导致欧元区经济的“二次探底”。4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0.1%,创近12年来的最高点。5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在4月份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后开始回落;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降至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4月份,欧元区企业获得贷款量降至两年来新低,环比减少140亿欧元。这些表明,当前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危机、就业市场低迷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欧元区经济复苏。
目前,欧元区通货膨胀水平仍属可控,这为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其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受企业库存回补、出口形势向好等因素的推动,预计下一阶段欧元区经济仍有望继续增长。但考虑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失业率高企及主要景气指数大幅回落等,欧元区经济仍不排除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
3、日本经济复苏快于预期,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
在内外需强劲拉动下,一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2%,增速比上季加快0.3个百分点,为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也为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长;折年率增长4.9%,增幅明显高于美国和欧元区。其中,居民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3%,为连续第4个季度正增长;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1%,为连续第2个季度正增长。内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0.6个百分点。
近期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5月份,家庭消费信心指数升至42.8,为2007年10月以来最高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4月的53.8升至54.7,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小型企业商业信心指数升至46.7,为2007年以来最高值。目前,日本小型企业雇用人数占日本劳动力市场的70%左右,商业信心指数上升,有助于强化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的预期。4月份,日本失业率升至5.1%,已连续第2个月超过5%。这种无就业增长必然会引致国内需求疲软,加大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受就业市场疲弱和通货紧缩等影响,日本政府对其政策退出的考虑将更趋谨慎,很可能会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以刺激其经济持续复苏。但考虑到日本产业外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与创新能力不足、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及欧元贬值对其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放慢。
4、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强劲,经济增幅回落压力明显。
由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总体较好,外债负担较轻,再加上普遍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相关措施,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加快,复苏势头更加明显。一季度,受制造业和农业增长带动,印度经济同比增长8.6%,明显高于去年四季度的6.5%。“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国经济同比分别增长9%、2.9%和11.9%,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经济分别同比增长8.1%、10.1%、5.7%和5.8%,增速均有所加快。
从新兴市场国家来看,这些国家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潜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一季度,印度经济同比增幅已超出正常时期水平,由于在前期危机治理期间注入大量流动性之后,通胀压力与资产泡沫日趋显现。前3个月,印度消费者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两位数,分别高达16.2%、14.9%和14.9%,通
胀风险明显集聚。与此同时,越南、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尼等国的通胀压力也在持续加大,致使这些国家政府确定的通胀预期目标将很难实现。下一步,如果这些国家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其潜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出现下滑甚至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
二、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展望
目前,虽然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一些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无就业复苏状态,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对消费能力形成较大制约,进而削弱经济复苏动力。在许多国家,银行坏账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泡沫还未完全挤出,新的资产泡沫开始显现,这些都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变数。特别是,近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进一步加重了各方面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
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纽约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教授也警言,希腊债务危机在不少发达经济体中,只是大范围主权债务问题的冰山一角。新危机有可能蔓延至美国、日本和英国,这将会打击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鲁比尼预测,一场全球性主权债务危机正在酝酿,世界经济可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为应对这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各国利率都降至历史罕见的低点,虽然这些举措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但也积累了大量的潜在风险:一方面,高赤字和宽松货币政策累积了恶性通胀的风险;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个人消费并没有被真正激活,一旦政府不得已而实施政策“退出战略”,经济复苏进程将可能会因为缺乏驱动因素而出现逆转。一旦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减退,经济增长动力就会不足,再度衰退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目前的世界经济复苏主要还是由政府驱动的,世界经济还没有真正走出危机困境。
还有专家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可能比次贷危机更严重。目前,发达国家面临着高赤字、高债务的现状,财税货币政策选择空间变小,主权债务危机风险更大。由于欧元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希腊债务危机处理不当,则极有可能向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继续渗透和扩散,给复苏中的世界经济造成很大拖累,从而增加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机率。
但也有专家认为,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次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规模不大,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有限,更不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只要应对得当,欧洲债务危机不太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确实在上升,目前虽然危机仍在延续当中,但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是微乎其微。主要理由:一是欧洲债务危机主要还是欧洲的问题。欧洲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大。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4%,欧洲可能仅增长1%左右。二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次贷危机不同,是“次生危机”,而且主权债务与次贷不同,主权债务的债期可延长,对债权国而言只是遭受一部分的损失,而次贷危机可演变成有毒资产,这样就让债权人蒙受很大损失。三是欧盟已推出庞大的救市计划,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问题。欧盟已出台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接下来又开始启动欧盟内部一体化机制改革,以防止危机继续扩大。不久前召开的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最终确定了向深陷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提供4400亿欧元援助贷款方案,这也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5月联合出台的7500亿欧元欧
洲债务危机救助方案的组成部分。
综合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今后一段时间,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如果应对不当,不排除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断的可能性。但考虑到欧盟、IMF和主要西方经济体中央银行已开始联手应对,各主要经济体将会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退出战略,世界经济仍有望继续呈现持续复苏的态势。据IMF近期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分别增长4.2%和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1%和2.6%,日本增长1.9%和2%,欧元区增长1%和1.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6.3%和6.5%,其中印度增长8.8%和8.4%,俄罗斯增长4%和3.3%,巴西增长
5.5%和4.1%。
第五篇: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字:两岸关系 台独 美日 倒扁 马英九 对台政策 摘要:
台湾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在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执政下,台湾一步步走上了历史的歧路。“台独”分裂路线在台得到大肆鼓吹,“台独”分子不断开展所谓的台独活动。其中,以陈水扁的台独活动最具代表性。在台独问题上,美国和日本等国虽表态不支持台独,坚决拥护一个中国政策,但台海局势多次成为他们要挟大陆的利器,而且屡试不爽,维持现状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中华民族的统一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正文: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一曲《七子之歌》,曾让多少大陆人民与台胞们潸然泪下。随着时间的积累,大陆人民对台湾早日回归的殷切期盼亦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台湾境内的台独势力不断扩大,两岸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就今后台海关系的发展趋势做一分析。
台湾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后台湾先后成为了荷兰,日本的殖民地。政治发展进程开始与大陆有了差别。后在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执政下,台湾一步步走上了历史的歧路。“台独”分裂路线在台得到大肆鼓吹,“台独”分子不断开展所谓的台独活动,以谋求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其中,以陈水扁的台独活动最具代表性。
从2000年5月陈水扁执政开始,便以“一边一国”为基本前提,以“统合”论来适应国际生态,全面推进“台独”蓝图的实现。
2002年8月3日向“世台会”发表的电话讲话中,陈水扁明确将两岸定位为“一边一国”,主张“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而2003年,陈水扁抛出“正名”“公投”“制宪”的“台独”时间表,2004年底重提“公投”“制宪”,2006年初废除《国家统一纲领》,终止“国统会”的运行,2007年提出制定“第二共和”,“宪法”,表明走向执政的民进党已经走上了“台独”不归路。其基本思路是:固守“台湾已经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基本立场,以“宪政改革”的方式解决“台湾独立”的法统困扰;以“公投自觉”的方式内争民意,外争国际舆论支持;以思想文化的“去中国化”为手段,全面以“台湾认同”代替“中国认同” ;以“统合”方式,通过两岸文化、经济的“统合”发展到确保台湾以民主国家的身份进入亚太或中华国际联盟,和平实现“台独”。
在台独问题上,美国和日本等国虽表态不支持台独,坚决拥护一个中国政策,但台海局势多次成为他们要挟大陆的利器,而且屡试不爽,维持现状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中华民族的统一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这直接或间接地为陈水扁等台独分子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面对台湾愈行愈远的现状,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强烈要求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一国两制”。自02年以来,胡锦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在对台政策上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和五个基本点”。“一个中国” 是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必须遵守,不容讨论。“五个基本点”包括:一根主轴、一部法律、一条战线、一个有效途径和一个阶段性目标。其中“一根主轴”是指目前我们处理台湾问题时可以暂时不谈“一国两制”和“统一”,但必须以“反台独”为主轴;“一部法律”指《反国家分裂法》,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们首次以法律形式反对台独,这对岛内的分裂份子有很大的威慑作用;“一条战线”指我们应当团结岛内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两岸四党”的反台独统一阵线;“一个有效途径”指通过举办各种农业交流会促进两岸农业交流;而“一个阶段性目标”是指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但就目前现实来看,要想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伟业,依然羁绊重重。
首先,除了台湾政府的坚持态度外,在台独分子的鼓吹下,一部分台湾民众已对统一中国的信念有了动摇。目前的台湾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本土人和大陆移民。本土人一般是指1949年以前移居到台湾的大陆人及后裔;大陆移民是指国民党退却到台湾时及以后移居到台湾的大陆人及其后代。本土人由于移居台湾的年代比较久远,本身没有太多的大陆情结。所以,在政府的影响下,他们便产生了要求台湾独立的愿望。大陆移民则不同,由于他们移居台湾不过几十年,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愿意与大陆一刀两断。尽管他们不愿意与大陆统一,但也不愿意台湾独立,维持现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第二,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还会牵涉到美国和日本的态度。众所周知台湾之所以和大陆能够保持近60年的隔绝状态,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的对台政策。国共内战的结果是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台北,当时的形势是蒋介石已经做好解放军武力攻打台湾,而自己在无法守卫的情况下流亡他国另组流亡政府。可以说当时的台湾岛内到处都弥漫着失败的悲情。可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国际形势出现变化。美国因为韩战的关系重新认识到偏安一隅的国民政府的价值,从而出兵海峡,帮助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中站稳了脚跟。这一切导致了两岸至今仍然隔绝。之后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制造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在蒋介石拒不合作的情况下,引导并鼓励“台独势力”发展多年。日本也与此相同。由于日本做过近50年的台湾母国,所以“台独分子”对日本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其中以李登辉最为著名(李登辉甚至认为自己二十来岁前是日本人)。所以要解决台湾问题已不仅仅是两岸之间的问题了,要解决台湾问题必将要涉及美国和日本的意见。虽然前景不甚乐观,但我们在最近的“倒扁”事件中,也看到了一丝希望。此前由陈水扁及其亲属贪污腐败而引起的“反贪倒扁”运动规模庞大,共有一百多万台湾民众自发参加。而在这一百多万民众中,不仅包括反对民进党的“泛蓝”阵营,也包括支持民进党的“泛绿”阵营,所以有人称这次运动“跨越蓝绿”。这在台湾以往的政治运动中非常少见,由此可见民众对陈水扁的极度不满。这次活动之后,台湾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抗将由“蓝消绿涨” 转为“蓝绿平衡”,“泛绿” 阵营中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民进党的贪污腐败和在政绩上的空白而对其失去信心。但由于国民党自身的一些原因,“蓝绿平衡”在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发展为“蓝涨绿消”,所以经过此次“倒扁”运动,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抗将趋向平衡。
其次,在区领导人选举中反对“台独”、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代表国民党重新赢得执政权后,两岸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共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推动海协两岸周末包机直航达成协议并成功实施,而使以往风云变幻、乱云飞渡、危机四伏的两岸关系大大改善,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3.22大选”后,大陆方面不断释出善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先后会见现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万长、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并表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创建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湾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为两岸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极佳的氛围。通过对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及对台湾籍学生同等收费等一系列具体务实、惠及台湾百姓的政策,使大陆在台湾民众心中的形象日益趋向正面化。
至于马英九方面,他也认识到陈水扁“激进台独”路线的危害,以及岛内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渴望,决定走两岸和平、共创双赢的路线。
5月20日,马英九发表就职演说。在这场被外界高度关注、认为是马未来4年两岸政策风向标的重要演说中,两岸关系成为重头戏,占了近1/4篇幅。演说以承认“九二共识”为基础,向大陆发出了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信息。马英九称,由衷盼望两岸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两岸人民共属中华民族,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5.20”正式执政后,马英九遵循“九二共识、一中个表”的基调处理两岸问题,与陈水扁执政时期、坚持的“两岸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有了根本的改变。
最后,我必须要说,中国走向统一将是大势所趋。从感情层面来说台湾人民是血浓于水的华夏子孙,从具体利益方面来看,台湾离不开大陆,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成为两岸同胞坚定的共识,不可违抗的主流民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陆现在的国际声誉日益提高,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近代的屈辱走向当代崛起的巨变,已经步入再创辉煌的伟大时代。目前中国大陆的日益强大是两岸必将走向统一的决定力量,两岸由长期隔离到走向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