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

时间:2019-05-15 08: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

第一篇: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系 别:学科专业:姓 名: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

徐艳丽

运 城 学 院

2015年6月

毕 业 论 文

题 目: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

系 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徐艳丽

指导教师: 任振翔

运 城 学 院

2015年6月

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

摘要:陕西宝鸡社火艺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特别是宝鸡市赤沙镇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的社火种类之一。赤沙镇的血社火除了血腥,恐怖的特点以外,还存在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和独特的表演形式、深刻的寓意,技术的神秘、取材的单

一、地域的局限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演出,传承,保护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政府和个人的呼吁,以期对血社火这一稀有民俗的深入开发和传承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血社火;特点;现状;传承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quo of Shaanxi Chisha red

sand blood Shehuo

Abstract: Shaanxi Baoji Shehuo art has a long history, profound influence, especially in Baoji City Chi Sha Zhen blood Shehuo i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existing oldest festivals are one.Zhen Chi Sha blood Shehuo in addition to bloody horror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trong regional culture and unique performance form and profound meaning, mysterious technology, drawing the single, geographical limitation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t in the show, inheritance, protection problem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status quo is not optimistic, the appeal to the 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blood Shehuo this rare folk and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heritance to a role.Keywords: blood Shehuo;characteristics;status quo;inheritance

目录

引言................................................................1

一、血社火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血社火的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深厚的地域文化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表演形式的独特性..........................................2(三)深刻的寓意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的神秘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题材的单一性..............................................3(六)地域的局限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血社火的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演出现状..................................................4(二)传承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保护现状.................................................6

四、血社火的发展与保护..............................................6

(一)政府应做好积极地保护与开发................................6

(二)年轻艺人应明确它传承的意义................................6

(三)个人应义务地去宣传和保护..................................6

(四)传承者应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7 结语................................................................7

参考文献............................................................8 附录................................................................9 致谢...............................................................14

引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不仅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表现,也是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体现。陕西宝鸡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宝鸡赤沙的血社火是宝鸡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代表,它以奇特、恐怖、神秘的特点在社火民俗中自成一家。本文以赤沙血社火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己的走访和调查,从它的的文化、取材、地域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它的现状做了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血社火的介绍

“社火”起源于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属于一种祭祀民俗。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极为落后,人们没有能力解决和避免一些天灾,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于是便出现了以牲畜、以人、以血祭祀天地祈祷部族和平,五谷丰登的习俗,而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宝鸡血社火就是以血祭祀土地的一个典型的祭祀民俗的代表①

宝鸡血社火由赤沙镇吴氏家族创立于清道光十八年,传说是由一位河南铁匠传进的。有一年春节,天气非常冷,一位饥病交加的河南铁匠晕倒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三寺村村头,被路过的村民吴穷汉发现,吴穷汉把他带回家并救治。时逢三寺村古庙会,铁匠为了表示感谢,在村子里装扮了一场血社火的演出,受到了村民的热烈追捧,临走时铁匠把装扮血社火的道具送给了吴穷汉,并传授了装扮血社火的技术。从此每逢正月三寺村古庙会血社火就会在村子里表演,逐渐成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血社火,又被称为“快活”,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从它的取材《水浒传》中的“快活林”中取”快活”之意。第二,农民人靠天吃饭,四季在田间忙碌,有时还会遇上天灾人祸,心里难有个顺畅的时候,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时间来乐呵一下,办社火就是为了心里图个快活。第三,血社火装扮的内容是武松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的故事,大坏人西门庆受到惩罚当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这也表现了人们惩恶扬善的愿望,和对和谐社会的一种憧憬。

血社火的表演血腥、恐怖、奇特,以武松斗杀西门庆为表演内容。以前演员骑在马上游演,现在多用拖拉机或农用汽车载着游演,大都在庙会场所和村子里表演。血社火的游演一般分两次,第一次是西门庆及他的手下手持利釜,长矛,① 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问题[J].考古,1987,(2):159—168.1 剪刀,锥子等利器招摇过市。第二次是武松惩办了这些恶人,把他们手里的利釜,长矛,剪刀,锥子等利器或刺进他们的头颅,或扎进他们的眉心,或刺进他们的肚里„„这些恶人一个个鲜血长流,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痛苦万分,画面极为血腥,使人不忍直视。作为陕西社火民俗的独特代表,血社火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血社火的特点

(一)深厚的地域文化性

宝鸡,在古代被称做陈仓,它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南面横卧秦岭,渭河从中间穿过,陕、甘、宁、川四省(区)在此交汇,当代以来随着陇海、宝成、宝中铁路的建成和全面贯通,成为我国又一大交通十字交汇处。宝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五千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和黄帝出生在此,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农耕文化;周、秦王朝也曾经先后在此建都,创造了宝贵的周秦文化;汉唐王朝也在此继承开拓,树立起了汉唐文化的丰碑。宝鸡还著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它不仅地下文物丰富,民俗艺术也是绚烂多彩,“社火”表演正是在这块风水宝地和文化沃土中诞生、发展、壮大的。②

民俗的产生发展应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为基础,宝鸡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宝鸡血社火,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宝鸡血社火根值在宝鸡这块沃土上,是流传在宝鸡民间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民俗,是对宝鸡独特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和集中体现。

(二)表演形式的独特性

血社火与大多数的社火一样,表演形式主要是游演,属于车社火,但它不同于其它社火是单次游演,而是游演两次。第一次是以西门庆及其打手为主,他们个个手里拿着利器,或镰刀,或斧子,或剪刀等,满脸凶神恶煞,招摇过市。等第二次游演的时候,场面来个三百六十度的转弯,第一次游演时他们手里所持的利器已经分别或插或刺进他们的身体各部分,这些个打手一改第一次的嚣张气焰,有的额头鲜血直流,有的肚肠外漏,个个表情痛苦万分,面如死灰,队伍最 ② 屈社明.宝鸡社火文化研究[J].海峡教育研究,2013,(1):50-53.2 后武松一手擒持西门庆,一手高举潘金莲。而且它的表演主题也不同与其它社火,基本以血为主题,场面暴力,血腥,奇特。虽然仅仅是肢体语言和妆容效果,但两次游演却活灵活现的把武松斗杀的过程展现了出来,给人一种动态感,让人感觉到这场激烈的打斗在刚才真实的发生过。

(三)深刻的寓意性

血社火除了和其它社火民俗一样作为一种祭祀民俗,蕴含了崇神拜地的寓意外,更有其独特的寓意性,血为红色,为红红火火之意。赤沙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局限,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人们都过着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艰苦生活,勤劳朴实的赤沙人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创造了这一社火并克服各种困难把它流传至今,是寓意他们的生活像这血的红色一样越来越红红火火。这些可爱的人们除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外,又从水浒中武松斗杀西门庆中取材,表达了他们支持善势力,反对恶势力的立场,对恶有人管,善有人扬的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传达了他们对法治,安定,和谐社会的向往,其寓意深刻而深远,与我们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梦是紧密相联的。

(四)技术的神秘性

作为陕西乃至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的社火民俗之一,赤沙血社火不仅在表演上有其奇特性,而且还具有神秘性。首先表现在他的化装技术上。社火表演前,化妆一般在镇上的庙里进行,门口有人看守,化妆现场是保密的。除了传承人之外怎样使凳子一角稳稳的固定在前额,人肠倾倒在肚外,长锥直刺进眉心等这些高难度装扮做到逼真形象一直无人知晓,就连装身子的人据说也是迷迷糊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其次表现在它的传承上。从吴穷汉到现在血社火已经是第七代单传,主要技术由吴穷汉的后人掌握,而且是传里不传外,传儿不传女,这种传承方式也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③

(五)题材的单一性

社火属于脸谱艺术,宝鸡社火脸谱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其内容更是博大精深。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或曹操还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或妖怪亦或是《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只要是你能想到的人物和故事,他都可以被用来装 ③ 根据2015年4月20日访谈整理得出。

扮,生旦净末丑可谓是一应俱全。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社会主义”,“开拓进取”,“龙马精神”等等的新字眼亦被用来作为社火的题材,社火的内容更加被充实了。但赤沙的血社火从传承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以《水浒传》中《狮子楼》武松斗杀西门庆为唯一题材,主要人物也一直是武松,西门庆及其手下,潘金莲,无论是人物、脸谱还是造型都没有改变过,相较其他社火显得有些单一。

(六)地域的局限性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三寺村是隶属于赤沙镇的一个很小的村落,全村大约有几百口人。大山环耸,土地贫瘠,几条沟壑把本来就不大的村子分割成好几块,人家都坐落在半山坡上,交通极为不便,因村子有三个寺院而称为三寺村。早年间三寺村的人民主要是靠天吃饭,肩扛背背,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的交通问题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仍然不容乐观。村民常年与外界隔离,思想很落后,特别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尤为严重,使得他们在血社火的传承上固守“传男不传女”的思想,传承越来越受到阻力。虽然赤沙血社火慢慢被更多的人知道,但因为三寺村地理位置的闭塞性,很多人仍是百闻而难得一见,地域的局限性给血社火的传播和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阻力。

三、血社火的现状

(一)演出现状

据三寺村人讲,解放前血社火只在村里表演,十年表演一次,解放后三年表演一次,而且到乡上表演,和其他村的社火比赛。“文革”结束后差不多每年都表演。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受到外界人士的喜爱,北京、上海、广东人甚至外国人不远万里上门来观看,血社火也被多次请到外地表演。但近几年来,血社火每逢闰年才表演一次,游演的次数也由两次简化到了一次,基本不外出表演,演出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对三寺村村民的走访,我发现造成血社火这种演出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匮乏,据资料记述举行一次社火活动的经费取决于距离的远近。血社火的社火箱是从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化妆道具和衣服基本固定, 除了维护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费用主要用于包租车辆和吃饭费用。以前社火演出是骑在马上,现在改变为用车载。血社火将社火人物造型安装在拖拉机或者或用汽车上进

行,所以八面鼓、八面锣、仪仗队、16个场景造型需要至少20辆车同时出动。在本地表演,车辆要少一些,20辆车,加上参与人员的吃饭,花销基本在8000元左右,一次外出表演至少要花2万元左右。④二是人心不齐,国家给血社火的传人每年发放8000元生活补助,其它人没有任何补助。一次社火的表演不仅需要艺人的参与,更需要村民们的协助和参与,在只有艺人有补助其他人没有补助的情况下,很多村民参加的积极性严重下降,人们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一次成功的游演活动就很难组织起来。因此血社火的现状不容乐观,急待改善。

(二)传承现状

1、艺人传承的现状

血社火的传承从吴穷汉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代传人,且都是单传。前面叙述过血社火的化妆是保密的,除了传人,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方法。不乏有对此感兴趣的人想学习,但血社火的传承从不外传的规则从未被破过,就算是族人,很多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访谈中很多吴氏家族的人表示他们对血社火的技术不能够学会学通。⑥随着信息化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男人走出大山,务工讨生活,他们接受外界的新事物,很多人甚至在外扎根,村里常年留着的就是一些老年人,族里面留在村里专职学习社火的人基本没有,加上 “传男不传女。”这一规定,血社火的传承越来越趋于老龄化。血社火的传承面临这极大的阻力,这项古老艺术面临这失传的危险。

2、受众传承的现状

和其他的一些社火相比较,如黑社火的表演在以前就已经有的肢体和说唱上,加入了人物的创新和题材的创新,而血社火几百年来,一直以武松斗杀西门庆为题材,人物、器具和装扮也一直没有任何的改变。在现代这个网络极度发达的年代,电视、电影等媒体提供给人们更多的观赏选择,长时间的重复表演和固定妆容会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也会破坏人们的好奇欲。同时随着人思想观念的改进,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加追求一种和谐,安定的生活理念,以血腥,恐怖著称的血社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非议,村里的老人讲血社火一般是不让孩子看的,怕吓坏孩子。很多年轻媳妇也讲不喜欢血社火,觉得它太血腥了。⑥如果血社火仍然固守陈规,不去寻求改进和创新,那么它的传承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王春英.个案探讨宝鸡社火的传承与发展瓶颈[J].民族传统体育,2014,(21):134-135.⑤

根据2015年4月20日访谈整理得出。⑥ 根据2015年4月20日访谈整理得出。

5(三)保护现状

血社火早先已经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又在2006 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虽然国家对它的保护很重视,但它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首先政府的保护和资金投入是有限的,血社火的保护仍然受到资金短缺问题的困扰。社火的道具据说除了有几件是文革时丢失补做的外其它都是从几百年前传下来的,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器具没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损坏程度极为严重,原汁原味的器具可能会被新器具所替代。此外除了族里的老人,村里年轻人对血社火的感情也越来越淡化,保护意识越来越弱,有些人甚至觉得血社火的存亡于自己无关。⑦

四、血社火的发展与保护

(一)政府应做好积极地保护与开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血社火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转变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态度,明确社火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价值,要加大对血社火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比赛、板报等形式加强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其次,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要努力开发血社火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发展乡村民俗旅游文化,让民俗带动经济的发展,让经济推动民俗的发展,实现共同双赢。最后,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以政府牵头,村民参与的形式,对血社火进行一个合理化改革,让它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用更加文明的表演方式走出三寺村,走出陕西省,走出中国。

(二)年轻艺人应明确它传承的意义

血社火作为一项传统社火民俗来讲,对它的保护就是对宝鸡社火文化的保护,作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的社火种类来讲,对它的保护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保护。作为年轻的传承艺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血社火传承的意义,积极去传承。年轻艺人不仅要认真学习社火技术,同时要用年轻人的观点理念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改进和宣传血社火,把血社火的发扬光大为己任,做一个合格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者。

⑦ 根据2015年4月20日访谈整理得出。

(三)个人应义务地去宣传和保护

作为个人,我们首先要树立对血社火文化的保护意识,同时要有意识地去宣传和保护它,比如积极参加社火表演,主动为不太了解的人讲解血社火,阅读有关社火的书籍,对血社火有偏差的言论和人选择性的加以引导等;作为企业单位人士,可以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一些钱才或物资的支持。文人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它形成一门系统性更完整的学术。总之大家一起努力把血社火发扬光大。

(四)传承者应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

血社火作为一项民间习俗,可以说是全民的节日和盛事。在农村,春节对于四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来讲是难得放松和娱乐时间,社火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或装身子,或打鼓,或观赏都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情。人们看热闹,自然就把注意力从牌桌,麻将桌上转移了,这样赌博的人就会减少。在当代,社火民俗作为乡村基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血社火的取材来自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不仅把《水浒传》这本著作进行了传扬,更把惩恶扬善,善恶有果的思想进行了传扬,教导人们为善,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血腥暴力的场景不免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所以为了紧随时代步伐,对受众形成良好文明的影响,传承者应该对血社火进行改进和创新。

结语

在时代发展浪潮的激流中,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古老的宝鸡血社火民俗仍然保存着自己原汁原味的特色,无论是血腥和阴森的妆容,还是惩恶扬善的取材,亦或是传里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习俗,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传统固然是好的,但传统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和不断的改革创新。因此面对血社火演出接受度的下降,传承濒临失传,保护力度不佳的现状,除了政府的保护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外,它自身也必须做出改进。血社火民俗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大众,才可能持久地立足于中华文化之林,并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问题[J].考古,1987,(2):159—168 [2]王琼.人性与血祭—宝鸡血社火的地缘历史文化追溯 [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55.[3]李同生.惊悚恐怖的扎快活[J]中华瑰宝,16-18.[4]王志英.血社火的来历[J].风俗传说,2014,2(2):23.[5]任学武.关中平原“血社火” [N].中国文化报,2009-09-26(2).[6]屈社明.宝鸡社火文化研究[J].海峡教育研究,2013,(1):50-53 [7]王春英.个案探讨宝鸡社火的传承与发展瓶颈[J].民族传统体育,2014,(21):134-135.[8]高辉.基于旅游文化开发的关中社火的调查[J].当代艺术,2011,6(2):134.[9]王岁孝.西府社火民俗及旅游开发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3,368(1):98 [10]杨柳欣.户县社火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0):84.8

附录

陕西赤沙血社火现状调查访谈录

访谈人物 :吴老伯 男 60岁 三寺村村民

李喜堂 男 23岁 三寺村村民

周 倩 女 24岁 三寺村村民 访谈者: 徐艳丽 运城学院 中文系 1101班 访谈地点:陕西省宝鸡市成仓区赤沙镇三四村街道 访谈日期 :2015-04-20 访谈过程

(在以下访谈中,U代表吴老伯,L代表李喜堂,Z代表周倩,W代表采访者)W:大家都看过血社火表演吗? U:村里的人基本都看过。

W:您知道血社火从什么时候开始创立并且开始表演的吗?

U:我们这个血社火历史长很,从清朝道光皇帝那会就开始表演了。W:血社火是每年都表演吗? U:不是。

W:那它的表演时间是怎么样的?

U:解放前血社火就只在村里演,十年演一次,解放后三年演一次,而且到乡上演,和其它村的社火比赛。“文革”结束后差不多每年都演。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外面的人像北京、上海、广东人都跑来看,社火也出去演,现在基本都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基本不外出。W:为什么现在表演这么少还不外出?

U:一个是没资金,二个是人心不齐。国家现在给发补助,但只有吴家的传人有,其他人没有,很多人心里不服气,谁也不愿意白出力气。W:血社火一直以血腥,恐怖著称,你看时害怕吗?

Z:害怕。我们都不让孩子看的,我自己也不敢看,太血腥了,怕做噩梦 W:血社火的表演除了武松斗杀西门庆作的题材,还有其它吗? U:没有,一直就是这一个内容,没变过。

W:一直看一个内容会觉得没意思吗?

L:说实话,我小时候看觉得特别好看,现在看着看着也觉得没意思了,每次都是哪些装扮,哪些表演,还不如坐在炕上看电视里。

W:血社火的装扮技术非常逼真,高超,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L:血社火是吴家一代单传下来的,传里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每一次装扮的时候在村里的庙里,门口有人看守,很保密。我小时候装过身子,也是迷迷糊糊,什么也不知道。所以除了传人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技术。W:血社火现在是第几代传人?

L:血社火传到现在是第七代,都是单传。W:传承情况怎么样?

L:他们本族的很多人都学不会,很多人想学又不给学。现在传人的后人在外面念书工作,不可能回来在学习这门技术。如果不改变都后继无人了。W:除了国家的保护外,村里有其他的什么保护措施吗? Z:基本没有。

W:作为年轻人你觉得自己应该去努力发扬你们村的血社火艺术吗?

L:我觉得个人的能力有限,自己也不懂,常年不在家,还是要靠政府来保护。U:现在除了我们老一辈对血社火还有感情,很多年轻娃娃都出去忙挣钱了,根本就不管。

W:你觉得血腥地血社火在现在和谐社会里应该存在下去吗?

L:应该,虽然说它血腥,但也有它自身的价值。首先它是一项古老的民俗。其次在农村,春节对于四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来讲是难得放松和娱乐时间,社火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或装身子,或打鼓,或观赏都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情。人们看热闹,自然就把注意力从牌桌,麻将桌上转移了,这样赌博的人就会减少。最后,血社火把惩恶扬善,善恶有果的思想进行了传扬,教导人们为善,这对社会和谐社会有重大作用。所以,只要改进一下我相信它存在下去的意义很大。

W:谢谢您们的配合,祝您们身体健康,日子越来越红火。

致谢

首先对我的指导老师任老师表示感谢,感谢她两个多月来对我论文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写作思路,到细致的修改,任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任老师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任老师本着对学术严谨求实的态度,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指导我修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使我的论文完成。在此,向她表示衷心地感谢!此外对访谈中积极配合我访谈的三寺村村民吴老伯,李喜堂,周倩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细心讲解和配合,使我的论文按时顺利完成。最后,对以上人员再一次表示感谢!

第二篇:会计论文的现状与特点

论文是指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会计论文是指讨论或研究会计问题的文章。会计论文主要是表述会计科研成果、研究会计现象、探讨会计发展规律,指导会计工作实践的记录和总结。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2.独创性。独创性是指在论文中对已有理论提出新的见解,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自成一家之言或一得之见,从而使论文具有资料借鉴或应用的价值。独创性并非抛开前人成果,而是在吸收和强化已有学说基础上的创新,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手段、新操作。

3.应用性。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核算)和监督,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会计论文取材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总结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现象、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后再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环节中,指导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使其更好地参与经济管理实践活动。

第三篇:中式英语词汇特点及现状研究范文

中式英语的词汇特点与现状研究

【摘 要】英语是世界全球化的语言,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只有适应世界才能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但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受我们母语的影响,进而产生了“中式英语”,它是一种“病态的语言现象”,且目前被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广泛使用。本文旨在对“中式英语”的概念、词汇特点进行综合总结,对“中式英语”的态度、避免对策及现状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中式英语、中国英语、词汇特点、避免对策、现状、发展前景

一、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进入其他国家都会和这个国家的文化相结合,也就是说这种语言中会融入这个国家的特色。英语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物质和文化方面的特色也逐渐进入到英语当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被认为是不可取的。但随着英语世界化理论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认识到,体现中国语言和文化特色的英语也是英语变体的一种,而不应该武断的判定,凡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就都是不可取了。

二、中式英语的概念:

中式英语在英语被称为“Chinglish”,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所以中式英语常常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Chinglish:中式英语:泛指中国人说的不地道的英语,因其往往受到汉语语法结构、词汇和思维习惯的影响,所以这类英语往往被称为Chinglish,而日本人的则是Janglish。

三、中式英语的特点

在我国由于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等存在着很多不同而且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是在掌握了母语后开始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已养成了用母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时他们习惯于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考虑西方的国情及语言习惯这样便造成大量的中式英语的出现。总结起来中式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层面。

(一)、语音层面中国学生在发不出英语中的某些音位时倾向于使用母语中的某些发音部位类似或听起来类似的音代替英语发音。

(二)、词法层面在词汇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经常出现的中式英语主要有六类即生搬硬套、用词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和累赘、过多使用修饰词、褒贬误用等。1.生搬硬套例如汉语中经常出现“化”字有的可直译譬如:“经济全球化”译成:economicglobalization,但不能一律简单译成“ize”。

2.用词不当学生在翻译时由于受到汉语对等词或词组的影响常出现用词不当的错误。

3.词汇搭配不当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往往只记住了词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而忽略了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和用法把词语和语境孤立起来因此受汉语影响产生词汇搭配不当的错误。

4.重复和累赘汉英两种语言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那就是“英语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免重复。汉语不怕重复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见的事。所以汉译英时要千方百计避免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要少用代称多用实词。否则容易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

5.过多使用修饰词。汉语中经常用很强的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用形容词修饰名词以加重语气,而译成英语时需要斟酌不能一字一字地照译否则往往强调过头效果相反削弱了原文的力量。6.褒贬误用许多英语中的贬义词被我们学生用作褒义词。

(三)、句法层面我国英语学习者经常不按照英语的句法规则而套用汉语的句式逐字逐句地翻译。根据这些句法上的中式英语错误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六类。

1.不适当的省略有时汉语简洁但译成英文必须补缺,否则容易出现中式英语。

2.没有注意词类转换汉译英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原文是什么词类就译成什么词类而需要根据情况对词类进行调整和转换。

3.句式使用过于单一英语句式具有多变性而汉语句式较为固定。英语句子常以主谓宾结构为核心用各种连词、短语、从句进行修饰扩展使句子结构复杂读起来感觉形象生动。而中国学生受汉语句式影响往往使用一连串的简单句或句式雷同的复合句造成句式单一读起来感到单调乏味。这种汉语形式的英语句子也是中式英语。受汉语句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熟练地变换句型结构习惯于使用符合汉语表达法的简单句。因此这样单调的句式不仅令人乏味而且无法体现地道英语的多变句式。4.词序错误词序是指单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汉语和英语都要求有较严格的词序但两种语言在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同具体来说汉语一般是由远及近从大到小从重到轻从普通到特殊从主观到客观从整体到个体而英语恰恰相反。于是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词序错误。

5.语态错误汉语中被动语态极少使用并且使用时大多表达对主语而言是不如意或不期望的事。但是由于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科技英语或新闻报导中最为常见。同时由于汉语的习惯句子中如果不需指出动作的执行者且主动意义和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时一般不使用被动式。而英语中具有被动意义的句子一般都要通过被动语态来表示。于是汉语和英语对于语态使用的完全不同常导致学生写出语态错误的中式英语。

6.否定形式使用不当误:I think that he won’t come.正:I don’t think that he would come.很显然这个句子是学生套用汉语句子结构模式而产生的中国式英语。有些表示“相信”或“臆断”的词尽管实际上是否定从句的谓语但在英文中却以否定主句谓语动词的形式出现而汉语中不存在这一问题使用时往往容易出错。

(四)、语篇层面英语民族崇尚理性重视形式逻辑和分析思维他们的思维方式可形象地称为直进式。而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思维方式则是螺旋式。于是反映在文章上英语强调结构清晰篇章连贯逻辑性强要求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英语作文的组织方式常常把主题句放在句首且一段只有一个主题然后以扩展句紧紧围绕这个明确的主题层层论证或说明。而中国的文章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文章表达方式含蓄开篇一般不点题往往经反复论证后才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语篇差异使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汉语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导致文章内容不一致层次不清篇章逻辑性差缺乏必要的过渡和连贯于是写出汉语式的英语作文。

(五)、语用层面中国学生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未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因而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导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常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打招呼和告别中国学生喜欢用“吃了吗”“上哪去”来招呼别人若将此招呼语直译为“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来招呼西方人就会让他们觉得别扭。

2.称呼语中国人小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称呼时喜欢加上表示辈分或职位的称谓而西方人则习惯相互之间称呼名字若由于对此差别不了解而称呼老师为Teacher Wang称呼经理为Manager Jackson则会显得非常生硬。

3.赞美和答谢听到别人赞扬时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西方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

(六)、结束语由于母语、文化因素或思维方式的干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中式英语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要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知难而上及时纠错掌握规律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使用能力彻底摆脱中式英语的困扰。如何避免以至尽可能减少中式英语的出现呢除了刻苦学习扩大知识面等因素外还要: 1加深对西方文化、思维的了解增强对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

2注重语言的模仿。初学英语者和小孩学说话是同样道理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模仿。通过模仿可以掌握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3让学习者充分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并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不同层面罗列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最终达到避免译文中式英语现象。

4外语教师应坚持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5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多看全英语电视节目多阅读英文报刊和杂志并且多背诵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积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从感性上避免中国式英语。通过以上的尝试应该能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达到高效、得体的交际目的。

四、“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Chinglish & Chinese English

(一)、“中国英语”的界定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一个人一旦首先习得了汉语,形成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他将不可避免地在其英语使用中夹带中国特点。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经常发现空词项,即英语中无对应表达,出现了表达真空。这时人们常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从而形成了“中国英语”。由此可见,中国英语的特点主要是由中国人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二、)中国英语的特点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使用型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1)词汇方面,具体表现为数量大、淘汰率低、翻译方式灵活多样、表意准确,许多汉语借词常见诸英美报刊,如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词汇:Confucianism(儒家思想)、Five Classics(五经)、paper tiger(纸老虎)、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等;反映中国时代变化的词汇:two civilizations(两个文明)、One China Policy(一个中国政策)、iron rice bowl(铁饭碗)、open-door policy(开放政策)、floating population(流动人口)、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emancipate the mind and seek truth from facts(解放思想、实事求是)、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改革开放)、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等。甚至有些习惯表达法,例如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了),也为英美人所接受。

(2)语音方面主要反映在超音段音位层面,如重音、音渡(juncture)、弱化、同化、连读。即使英语再熟练,中国人的语音语调总会同英语本族人有差异,但是这些语音方面的差异不影响正常的对外交往。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英语的语音语调应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电台英语节目的主持人的为准,而不是去刻意模仿所谓“地道的”西方人的发音。

(3)语篇方面,由于受到汉语思维与汉语句法的影响,中国英语倾向于修饰成分前置,致使中国英语在语篇内句子简短,单句偏多。就篇章和文体而言,汉语的陈述和描写跟英语相比更加崇尚华丽,而英语写作崇尚平实;英语论说文喜欢用委婉含蓄的句式陈述观点,而汉语则喜欢直截了当。但在中国人的英语写作和宣传资料中,汉语写作特点和篇章结构几乎难以避免,尤其是在英译的政论文章中.(三、)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中国英语不同于“中式英语”。《译学辞典》曾对“中式英语”作出如下解释: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6]。Chinglish是由Chinese和English 两词掐头去尾拼缀而成,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说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与洋泾浜不同的是,中式英语是不规范的,有时晦涩难懂,甚至容易产生误解。

外交部外语专家王弄笙著文列举了中式英语的种种表现,主要有:

(1)搭配不当:“来信写道”the letter writes, 应为 the letter reads;“取得成就”make achievements, 动词应为 score/attain;“革命接班人”successor to the revolution 应为 revolutionary successor;

(2)重复累赘:“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US 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S better and(the US also needs to know China better).The development of 可省,句末括号内的文字用vice versa 代替;(3)修辞词过多,画蛇添足:“彻底粉碎”completely smash,smash的本意是break completely;“完全征服” completely conquer, conquer 不可能是 partly;“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a great historic change, historic 已经还有great;以上complete和great 均不可译;

(4)省略不当:“人的意志想要避免也不可能”It cannot be avoided even if people want to.句末必须加上 avoid it。

(5)拟人有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Soul 是有生命的,innovation没有,改译为 innovation sustains the progress of a nation;

(6)词类未转换:“中国的富强和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The strength,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will pose no threat to any countries.可改译为 A strong, prosperous and developed China will pose no threat to any countries.五、怎样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1加深对西方文化、思维的了解增强对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

2注重语言的模仿。初学英语者和小孩学说话是同样道理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模仿。通过模仿可以掌握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3让学习者充分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并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不同层面罗列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最终达到避免译文中式英语现象。

4外语教师应坚持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5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多看全英语电视节目多阅读英文报刊和杂志并且多背诵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积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从感性上避免中国式英语。通过以上的尝试应该能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达到高效、得体的交际目的。

六、中式英语的发展前景

据GLM官方网站报道,该机构的专家认为,中式英语作为英语的一个分支已得到普遍认可,中国人应对这种“英汉绝配”乐观其成。经过分析,这些英语专家认为中式英语将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英语是如今全球最为广泛接受的语言,目前约有2.5亿中国人正在学习英语,并将其作为第二语言或辅助语言在商业等领域使用。此外,中文具有令人惊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其产生新词和接受外来新词的能力非常强。而中国人喜欢穿着印有中式英语的服饰,这也为中式英语的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专家表示,中式英语的产生是英语和汉语相结合产生的“令人可喜的混合体”。最近在《纽约时报》网站上读到两篇报道北京和上海大力清除“中式英语”的专题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后还有众多的读者跟帖; 这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察英语国家人士如何看待他们在中国发现的“中式英语”,并从中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启示。对两篇有关“中式英语”的专题文章及读者跟帖的分析,第一篇文章同时发表在《纽约时报》网站和该报印刷版上(May 3, 2010, page A12),标题为:“Shanghai Is Trying to Untangle the Mangled English of Chinglish” [2];这篇文章先是以略带调侃的口吻报道了上海市为迎接世博会而开展的清理“中式英语”的行动,接着,文章作者谈到尽管上海方面非常重视清理“中式英语”的工作,但国外的一些“‘中式英语’爱好者”对此却颇感失望,比如,一位被称为“国际知名的‘中式英语’专家”的德国人认为:“如果将这些(英文)公示语完全规范化不仅让(外国人)在(上海)漫步时少了一份乐趣,更是使(外国人)失去了一个观察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窗口。”这篇文章的作者还借一位参与了上海市清理“中式英语”工作的中国学者之口表达这样一种看法:某些“中式英语”“表现力强甚至非常优美”,而且“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国人的语言思维方式”,他举例说:与外国公园里常见的Keep off the Grass这类警示语相比,中国公园里起相同功能的英文公示语(直译自汉语)———The Little Grass Is Sleeping.Please Don't Disturb It 或Don’t Hurt Me.I Am Afraid of Pain,不仅更加委婉亲切,打动人心,甚至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那样富有诗意;他还谈到(中国人的)这种语言思维模式能够创造出象long time no see这样逐字译自汉语但却被英语口头交流所广泛接受的惯用语。另一篇有关“中式英语”的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网站上一个名为“FREAKONOMICS”的专题博客中,标题FREAKShots: We Don't Want You Laughing at Us,这篇文章报道了北京市在奥运会开幕前所开展的一项旨在整顿公共场所不规范英译文的行动,并特别强调了这次行动的组织者和在北京的某些外国人士对于这些“中式英语”的不同态度,前者“不希望(外国人因看到‘中式英语’)而嘲笑中国人”。而后者则担心次整顿行动会剥夺他们“在中国旅行的乐趣”之一(即“中式英语”)。比这篇文章更有参考价值的是文章后面围绕“中式英语”开展了热烈讨论的众多读者跟帖(共49 条),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如下:

1)跟帖读者所提到的他们在中国发现的“中式英语”主要来自于公共场所英文公示语、英文菜单、产品商标及广告和中国人所穿服装上印制的英文词句等;

2)大多数跟帖读者对“中式英语”的反应是“有趣、好奇”,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旅行时的乐趣之一,不过他们强调说,外国人对这些不规范英文感到有趣,完全是友好而没有恶意的,正如中国人听到外国人说蹩脚汉语时发出的善意笑声一样。

3)几乎很少有读者对“中式英语”表示抱怨,仅有一位读者批评(中国有关部门)从不邀请英语国家人士对英文公示语进行审核,因而造成错误;但有其他读者反驳说:一些美国人以汉字纹身为时尚,但也从不去弄清这些汉字的意思(即使这会让他们在懂汉语的人面前出洋相),另外,在美国出售的一些T 恤上印制的汉字也是错误百出。也有读者客观地分析了在非英语国家出现这些不规范英译文的种种原因: 如译者的英语水平、滥用翻译软件、不了解翻译的本质规律、译者自身的职业素质等,并特别强调了文化差异的因素。

4)有一位读者认为,母语为英语的人不应该笑话这些“中式英语”,因为外国人说起汉语来也许更糟糕;还有一位读者指出,有些母语为英语的人士对“中式英语”津津乐道,但他们自己写起英语来也会犯语法错误;还有一些读者表示,美国的一些非英语版的公示语(如西班牙语版本)在拼写、语法和结构等方面也常常出错。

5)一些跟帖读者对某些英译文是否为“中式英语”也存在争议,比如:有一位读者将他在四川一家饭店的菜单上看到的strange tasting chicken(“怪味鸡”的英译名)当做是“中式英语”的例子,但另一位跟帖读者指出,他在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几家中餐馆的菜单上都看到了这一英文菜名,还有一位读者觉得除此以外很难找到更好的译法。

6)还有一些读者指出,不规范的英文公示语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其他非英语国家(如日本、俄罗斯等)也屡见不鲜。2 由此引发的相关思考

1)这两篇文章及众多读者跟帖所表达的观点虽不能说有广泛代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在中国的英语国家人士对于“中式英语”的看法和我们通常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们中的许多人觉得“中式英语”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乐趣而不是麻烦,不少外国游客甚至把“中式英语”看成是在他国所感受到的一种异域风情。

2)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英语国家人士以“中式英语”为乐趣的心态有偏见的成分,但从这两篇文章和读者跟帖来看,这种态度在总体上没有什么恶意。当然,从我们的文化立场出发,这种态度毕竟也有不妥之处,比如将有明显拼写或语法错误或导致误解以及其他“硬伤”的英译文也当成是一种“异国情调”来欣赏;另外,他们对我国清理公共场所“中式英语”的做法觉得没有必要,我们当然也不能认同;

3)对公示语英译来说,直接照搬英语国家功能对等的现成公示语也许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我们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 在大力清理公共场所和窗口行业的“中式英语”的同时,在保证用规范英语准确表达意图的前提下,不妨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适当带有中国特色(即“中国英语”),使英译文富有感染力和文化亲和力,“把公示语表达得更加生动活泼一些,更有艺术性一些”。

4)在我们探讨英语国家人士对英文公示语及其他外宣英译文的看法时,不能主观地认为只有最正宗的英语才能让他们满意,从前面有关“中式英语”的跟帖讨论可以看出,多数读者对他们在非英语国家看到的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英语持宽容态度,这是和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日益密切,对异文化的尊重成为人们的共识以及我族中心主义日渐式微有很大关系。

七、结语

英语不但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绝大多数地区的第二语言可外语,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言。那些不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或大或小的母语用语习惯。如: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会受到汉语的影响,日本人学习英语会受到日语的影响等。所以,中式英语并不是个“怪胎”,它是一种比较正常的语言现象,随着中式英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频繁,它正在被世界所接受,我们应以客观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中式英语。总的来说:世界是中文的,也是英文的,但归根结底是拼音的。

第四篇:我国城市给水发展现状与特点

我国城市给水发展现状与特点

崔玉川(太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傅涛(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城市给水现状与规划

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我国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八五”期间,我国城市平均每年供水量递增998×104 m3,城市供水行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为40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14.7%。全国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年新增2 974×104 m3,完成计划的118.8%,比“七五”时期增加77%。

据建设部1996年统计年报,在我国现有的666个城市中,建设系统内已有水厂2 032个(全社会为4 000个),综合供水能力为10 617×104 m3/d(全社会供水能力为19 994.46×104 m3/d),供水普及率达到94.99%,人均用水量为208.02 L/d。若以1 元/m3计算,年产值达300多亿元。

按照建设部的《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九五”期间将新增供水能力4000×104 m3/d,到2000年时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7%(2010年的目标为98%),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达到210 L/d(2010年的目标为240 L/d)。2000年要重点解决108个缺水城市供水不足问题,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108 m3/d以上,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3.2亿。在“九五”城市建设大中型的507个项目中,城市供水项目为183个,占36.09%,投资达723.16亿元,占总投资的24.3%。

2城市给水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量不足

我国城市缺水有4种类型,即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等。我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1012 m3,相当于全球年径流量的5.6%,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 392 m3/a,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10 800 m3/a的22%,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居世界第110位,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

据统计,1996年在全国的666个城市中,有330个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108个;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城市长期受缺水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据报导,由于供水不足,城市工业每年的经济损失达2 300 亿元。同时给城市居民生活造成许多困难和不便,成为城市社会中的一种隐忧。

2.2 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据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的占32%,Ⅲ类的占29%,属于Ⅳ、Ⅴ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挥发酚和BOD等)。黄河、松花江、辽河属Ⅳ、Ⅴ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60%。淮河枯水期的水质已达不到Ⅲ类,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质,常年在Ⅴ类以上。长江和珠江的水质为Ⅳ、Ⅴ类的江段已超过20%。与此同时,城市内及其附近的湖泊普遍已严重富营养化,例如滇池的藻类含量达3 000×104个/L。此外,全国以地下水源为主的城市,地下水几乎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1993年的资料报导,全国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118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的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盐为主,铬、硫、汞次之。

总之,目前我国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严重污染。因此,除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工农业产值之外,对城市供水也造成了严重危害。

2.3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仅有35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有49项,日本1993年底开始执行的为59项,欧盟制定的为66项,美国环保局安全饮水法中规定的水质指标共83项。并且在一些单项指标的规定上,我国较低。例如浊度,我国是3~5 NTU,发达国家是1 NTU。

另外,从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上看,我国是10年左右修订颁布一次,而发达国家是3~5年就要修订一次。

关于我国饮水的合格率情况,根据有关研究部门的调查资料:1986年符合饮水标准的占10%,尚可的占20%,不合格的占70%;1992年符合、尚可的共占50%,不合格的占50%。另据统计,全国有76%的自来水厂水质存在指标不合格现象。

2.4 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历史原因及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城市的市政工程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在城市供水方面,形成目前“欠账”多、面大、点多而又须集中快上的态势。另外,给水工程是系统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施工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故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多。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城市自来水是社会公益福利性事业”的观念,未能把供水行业当成工业,未视自来水为商品,使市场经济的机制无法在供水行业推行,造成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国家财政补贴运营。因此,形成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资金普遍严重不足的状态。城市给水工程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新上的城市给水工程,起步一般都很高。过去衡量大水厂的标准是以10×104 m3/d为界,现在尤其是城市地面水厂的建设规模,大量为(10~30)×104 m3/d,不少城市已开始建设(50~100)×104 m3/d的水厂。

3.2 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由于城市近区水源的水量或水质已不能满足供水的需求,只有跨地区跨流域寻找水源,造成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3.3 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使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了水厂净化工艺将越来越复杂,处理流程越来越长。

3.4 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

由于近些年所上的给水工程规模大、水源远、要求高,因此工程量大,所需投资多,而国家财力不足。所以,近些年来北京、天津、成都、哈尔滨、南京等城市有近百项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分别采用长期贷款、合作经营等方式成功地引进国外资金,新建扩建给水工程。

据资料统计,全国引进外资建设的给水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共129项,规模2 811×104 m3/d,总投资287.7亿元人民币,引用外资额为16.57亿美元。1990年-1996年,仅19家自来水厂引进的设备费就达1.84亿美元。

3.5 特殊水处理技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例如,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湖泊水库水、微污染源水、以及除铁、除氟等的处理工艺技术,都已积累了较多的宝贵经验。

3.6 给水增压技术设施越来越新

随着城市内高层建筑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例如气压给水装置、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等正在逐步替代高位水箱或水塔。

3.7 水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趋普及

近年来,供水行业特别在新建水厂中已大量采用先进的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各种新型专用器材与设备等。水厂运行的调度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的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已在大中型水厂广泛采用,小型水厂也已逐步推广。同时,还开展了管网和生产管理上优化调度的研究。

3.8 分质供水与广域供水系统越来越多。

例如,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水源受到较多污染的城市,已开始兴建区域性双给水(饮用与使用)系统的试点工程。湖南省岳阳市已被建设部列为推行分质供水(生活、生产杂用)的试点城市。广域供水系统即一个水源工程供应几个城市使用。

3.9 避咸蓄淡的河口水库逐渐增多

在沿海地区为充分利用淡水资源,采用在河流入海口处修建水库,以利用潮汐的间隙,伺机取蓄淡水供城市使用,如杭州的珊湖沙水库等。

3.10 集成化水处理装置越来越多

这种水处理装置一般分两种类别:第一类是常规净化工艺的集成化,适用于对一般原水水质的净化处理,其出水可作生活饮用水使用;第二类是深度处理(或精加工处理)工艺的集成化,用于优质饮水的生产和对质量不好的自来水进行再加工处理。给水处理的热点技术 4.1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主要含有微量有机物、农药、氨氮等有害污染物,用常规的净化工艺很难去除掉。尤其是微量有机物的去除,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4.2 制造纯水的膜滤技术

膜滤法是新兴高效分离技术,系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作介质,以附加能量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过滤分离的处理方法。

一般说,对于浊度和细菌可用微孔精滤膜去除,例如大同市水司曾用中孔纤维膜微滤设备对水库微污染水进行了试验,出水浊度0.1 NTU,细菌总数趋于0等;对于病毒、天然有机物,可用超滤膜去除;纳滤膜可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消毒副产物、农药、表面活性剂等;反渗透膜可去除更小的无机离子与有机物等。

4.3 富营养化水的除藻技术

近些年来,水库及天然湖泊水被大量用作城市的供水水源,这些水源由于富营养化而在夏季大量滋生藻类等。因此,除藻已成为我国水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4.4 饮用水的消毒技术

现在,国内外的多数水厂仍用氯作饮用水的消毒剂。70年代开始发现氯消毒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卤代甲烷类化合物。根据三卤形成的规律,去除它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原水中先加氨,提高pH值,然后再氯化。

② 对原水进行生物预处理,去除原水中能形成的三卤甲烷的前体物。

③ 用活性炭吸附去除三卤甲烷。

④ 改变氯的加注点位置。即尽量不采用滤前预氯处理,采用滤后水加氯消毒,让前道工序先去除一部分三卤甲烷前体物后再加氯,可以大大降低出厂水中三卤甲烷的含量。资料介绍,这样加氯后三卤甲烷含量可减少75%~90%。

⑤ 更换消毒剂。为降低氯仿含量,可采用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作消毒剂,或采用紫外线、超声波等物理消毒方法代替单纯的氯化消毒,不仅可克服产生三卤甲烷的问题,同时还有广谱杀菌作用。

参考文献 刘晓松.中国水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给水排水,1995;11(2):19~24 2 宋序彤.关于我国城市给排水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探讨.中国给水排水,1995;11(2):25~29 钟淳昌等.中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趋势.给水排水,1994;20(6):41 4 汪光焘等.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 林家宁.中国水协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及十年工作回顾.城镇供水,1995;(6):5 6 廖振良等.对上海浦东新区分质供水的探讨.给水排水,1996;22(7):18

作者通讯处:030024 太原工业大学环工系(收稿日期 1998-07-02)

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第2期

第五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与特点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与特点

按照科技部公布的制造业企业行业分类标准,结合全国民营企业创新现状,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样本企业技术创新主导模式进行分类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主要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区域创新差距明显、省市之间发展不均衡

调查表明,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呈现东强西弱特征。对此,可用民营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加以说明。例如,到2004年底,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共申请专利15415项。其中,东部地区11397项,占全部专利数的74%;中部和西部分别为2380项和1638项,各占全部专利数的15.4%和10.6%。显然,东部地区民营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远比中西部地区活跃,专利创新活动占全国的七成以上,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地区。

具体分析,东、中、西等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区域外省市之间民营企业的创新差别也是十分悬殊的。例如,在东部地区,专利申请位居前五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3721项)、浙江省(1909项)、山东省(1855项)、江苏省(1317项)、上海市(933项),第1位的广东省是第5位上海市的4倍多;在中部地区,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安徽省(574项)、河南省(451项)、河北省(338项)、湖北省(286项),安徽是湖北的2倍;而从全国角度看,各省市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最高省份(广东省3721项)与最低省份(海南省9项)相比相差高达413倍。

除了在专利申请总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各省市自治区专利申请结构也千差万别。在15415项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数为5700项,占全部专利申请数量的37%,不到四成。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583项,占全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80%,占本地区专利申请数量的40%;中部、西部分别为671项和446项,占全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11%和9%,占本地区专利申请数量的28%和27%。可见,东部地区除了在专利申请总量上占有优势外,在发明专利申

请上的优势也很明显。此外,东部地区自身的专利申请结构(40%的发明专利比重)也要远远好于中部(28%)和西部(27%)。

(二)原始创新倾向大于引进模仿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北京、重庆、辽宁、浙江、广东、云南、河北、吉林、江苏、湖北等10个省市的通讯化工、医药、造纸、金属制品、设备制造、化工等20多个行业的822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调查,建立了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库在822家企业中,有1个以上专利的企业275家。在275家有专利企业中,数据完整,能够计算出自主创新能力指数的企业有105家。我们据此建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经筛选和整理,剔除商贸、房地产、服务业等个别非制造业企业后,完整填列“创新模式选择”调查项的样本企业共计767家。

在767家样本企业中,有378家企业填写的主导技术创新模式为原始性创新,占企业总数的49%;有299家企业填写的主导技术创新模式是引进、模仿再创新,占39%;有65家企业填写的主导技术创新模式是集成创新,占8%;选择其他创新模式的为25家,占3%。

(三)不同行业创新形式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不同行业因竞争激烈程度和技术发展速度的不同,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从调查的结果看,在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原始创新倾向的主导地位最为明显,选择原始创新的样本企业数是选择引进模仿创新样本企业数的两倍以上。这说明中国电子及通信工业的技术创新已经越过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了自主创新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对专用设备制造业来说,由于技术引进程度和速度受行业发展和市场的双重限制,在客观上反而刺激了国内专用设备制造业原始创新活动的发展。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主要以引进模仿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创新的主导模式。这与中国多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或模仿西方技术成长起来这样一个背景有关。

在选择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行业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按照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分类,767家样本企业中,有383家企业选择采取独立自主的创新模式,占样本企业总数的50%;有275家企业选择联合创新模式,占36%;有109家企业选择了其他创新方式,占14%。

就行业特征来看,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以联合创新为主导模式,这可能与行业领域创新风险大、创新投入高有一定关系。尽管联合创新是世界创新领域的普遍作法,但由于法律制度、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中国产学研之间以及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机制还很不完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仅凭自身信誉是很难维系技术创新联合体的顺利运作的。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联合创新还不普遍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集成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较强

创新模式决定着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创新理性较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状况相匹配的创新模式。在这里,我们可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推出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数来衡量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据此比较不同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能力差别。限于样本数量较小,我们仅对原始创新、引进模仿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等主要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进行整体比较,不再细化到行业。从表3可以看出在105家样本企业中,能够计算出技术创新模式和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只有100或102家。,引进模仿再创新模式下的自主创新能力强于原始创新模式,而集成创新模式下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三类创新模式中最强。而从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角度看,联合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能力高于企业的独立创新(见表4)。

(五)创新收益较小、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较差

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但是,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关联度的考察却发现,企业创新的经济效益普遍较低,且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也较差。

我们用105家样本企业2005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技术创新投入,用企业2005年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技术创新导致的经济产出,通过对两种创新分类标准下四种不同创新模式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简称研发收入比)与资产收益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由于数据完整的集成创新模式企业过少,统计结果可能会以偏概全,我们不再对集成创新模式企业的研发收入比和资产收益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样本企业的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与创新经济产出(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程度整体上说是很低的。四种创新模式下的相关系数最高的只有0248,且显著性水平也不理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益整体上是较低的,引进模仿创新与原始创新相比、联合创新与独立创新相比,前者的研发投入占比与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程度要高一些。

(六)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

我们在计算出各省市产业集聚度的基础上,再根据《科技统计年鉴》(2005)计算出各省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比重,然后采用专利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比重为技术自主创新的衡量指标,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各省市产业集聚度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产业集聚度与新产品销售比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产业集聚度的高低对民营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例如,在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中,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重庆力帆集团和江苏波司登集团所在区域的产业集聚度较高,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江苏省常州市羽绒服产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50%。

(本文版权归中国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转载,否则将负法律责任)

下载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赤沙血社火的特点与现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烟酒店的特点与现状

    烟酒店的特点与现状 烟酒店给人的普遍印象是一间临街的不大的门面,玲琅满目的在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酒品,五粮液,赖茅,湟金梦等,橱柜里香烟整整齐齐,空间利用充分。那么烟酒店有什么......

    民间元宵节社火表演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山西省翼城县民间元宵节社火表演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摘要】以研究山西省翼城县元宵节社火表演的开展现状为目的,采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近年来翼城县......

    4 研究一 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与特点

    4 研究一 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与特点 4.1 研究目的 探讨学前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基本特点和现状,对学前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性别、年纪、城乡类型和高考志愿选择......

    陕西杨凌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魏景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河南新乡卫河生态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 Studies on Ecological Landscape Belt of Weihe Riv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 x......

    生物制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生物制药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 张溢峰班 级 生物技术132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院名称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李文兰 提交日期 2016年1月15日......

    中非环保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中非环保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 2011-01-04 14:50:38 丁金光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开展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环保合作。进入21世纪后,中非......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讨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范围有嫌过广。因此我在兹文中仅讨论关于“中国大学生”的内容,“外国大学生”方面仅作对比。而现状与......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特点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特点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与发展特点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3年中国报告网—中国领先行业市场调研机构http:///正文建筑能耗主要涉及到空调取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