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观点大题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从2013年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中俄两军举行这次联演不针对第三方,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加强中俄两军战略互信,深化两军务实合作;演练两国军队遂行联合反恐任务的组织指挥、协作和联合行动保障,提高两国军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这次联演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共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两军友好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成熟牢固,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此次联合军演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为两军务实交流合作注入强大活力,成为中俄两军友好交往历史上的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中俄两军友好交往的历程。(10分)【答案】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俄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说明这种合作是不断发展的。(3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俄反恐军演属于新事物,注定为两军务实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强大活力。(3分)(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种合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反恐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前途是光明的。此次联演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中俄两军友好交往历史上的里程碑。(4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中俄两军交往的历程。该题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发展观相关知识的记忆。“中俄两国关系成熟牢固,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启示学生可以从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两国交往史上的新的内容,启示学生可以从发展的实质来思考回答;中俄两军举行这次联演的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最后总会取得圆满成功,“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启示学生可以从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角度来进行回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发展普遍性、实质、状态和趋势
2.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此次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并且包括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内的全过程。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一观点的辩证唯物主义依据。(12分)【答案】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引领和推动作用。(4分)(2)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必须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4分)
试卷第1页,总9页(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先解决立法这一主要矛盾,坚持立法先行。(4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辩证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题目类型是原因类,主要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方面。回答时抓住关键词“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立法先行”,调动运用唯物论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论中认识的反作用、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主要矛盾的知识,然后分析这样做的意义,实现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
考点:辩证唯物主义
3.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业陷进图一所示的哭泣曲线的怪圈(图一)。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而发达国家在制造业的优势使它们轻而易举地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也有专家把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描绘为微笑曲线(图二)。图一:
注:在哭泣曲线中,制造能力处于最强的地位,研发创新和市场能力处于较弱的地位。图二:
注:所谓微笑曲线就是微笑嘴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微笑曲线中间代表制造能力,左边是研发和创新能力,右边是市场和品牌能力。微笑曲线要求企业追求位于左右两边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品牌能力,弱化制造为主导的能力。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12分)【答案】
(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做出科学的发展决策。(3分)
(2)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把我国制造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利润分布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认清当前我国制造业所处的位置,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努力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3分)
(3)要优化系统内部的结构,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产业内部的各个要素,积极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3分)
(4)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市场和品牌能力,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发展。(3分)【解析】
试卷第2页,总9页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题型是“分析”型试题。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因此回答本题,就要从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型答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答题,其答题的要求先摆出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分析原因、影响或作用等,最后根据题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首先,联系的观点,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把制造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优化系统内部结构的方式来推动其发展;其次,发展的观点,要看到我国制造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要认清形势,同时,为了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考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14分)材料一: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自2004年启动改革方案起草工作起,历时9年,从部门调研到专家讨论、从官员表态到民众发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不断被提及,又不断“回炉重炼”。最终明确了我国收入分配的路线目标。有关专家称,收入分配改革经历了“难产”的过程。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设“美丽中国”、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社会管理,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9年艰难修改方才出台。(8分)(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国家应该如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人民共同富裕。(6分)【答案】
(1)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八年方获出台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分)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为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 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终获出台。(3分)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为新事物,总会遇到旧事物顽强抵抗,其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经历9年的反复修改。(3分)
(2)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2分)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解析】 试题分析:
(1)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答题指向非常明确,答题落脚点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难产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
(2)解答本题时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答题的落脚点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措施,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可以从我国的分配制度提供制度保证,提高两个“比
试卷第3页,总9页 重”,实现两个“同步”,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角度进行作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点: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5.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但近几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6分)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答案】
(1)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2分)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2分)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上升。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欧美国家虽然在“去工业化”过程中处于劣势,他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将有可能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2分)(2)①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 特定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而不适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但不容混淆。(3分)
②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对于文化体制改革要反对歪曲的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3分)【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以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为背景,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阐明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策。本题知识指向性很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属于中观知识的建构题,要从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以及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观)等不同角度展开,要回答全面的确有一定难度,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
(2)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真理条件性、具体性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阅读材料,思考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和要求,如材料中“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突出了限制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改革。在组织答案时,要遵循首先阐述原理的内容,其次结合材料分析,最后指出正确做法的步骤。
试卷第4页,总9页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山东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在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上世纪80年代,寿光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使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寿光蔬菜”随之迅速发展。90年代,寿光周边地区的蔬菜需求日趋饱和,面对挑战,寿光加强批发市场建设,促进蔬菜外销。市场打开了,交通运输却成了新问题,寿光扩大投资修建公路,努力克服这一困难。“中国蔬菜之乡”的日益兴盛,离不开寿光人的勤劳智慧,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各种惠农、扶农政策的大力支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0分)【答案】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寿光一直用发展的眼光引领自己向现代绿色农业发展。(2分)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绿色现代农业最终要取代传统落后农业。(2分)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我们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寿光人在迈向绿色现代农业的道路上是经过长期积累发展而成。(3分)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以我们既要对事物发展充满信心,又要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寿光农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寿光人充满信心,战胜困难,促进了寿光农业的发展。(3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方面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发展观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发展观点所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找出关键性语句,在进一步明确答题的突破点。本题材料中“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寿光一直用发展的眼光发展蔬菜绿色农业,使得绿色现代农业最终取代了传统落后农业”,启示学生可从发展的普遍性以及发展的实质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寿光人在迈向绿色现代农业的道路上经过了长期积累”,启示学生可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寿光人在迈向绿色现代农业的道路上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启示学生可从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以及发展的趋势等相关知识。7.1952年12月上旬爆发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而连同随后接连发生的几次类似灾害,共夺去了近13000人的生命。这一震动英伦的事件是伦敦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场梦魇,同时也是伦敦开始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点。为了还公众蓝天。这座“雾都”就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十多个市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了五大步骤和二十二个环节。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所抵消。同时,治理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日本、巴西、美国的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就多次受到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才最终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
材料中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1分)【答案】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治理雾霾耗时长,阻力大。说明雾霾治理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3分)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各国雾霾治理工作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3分)(3)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雾霾的形成和治理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分步骤和环节进行,每一
试卷第5页,总9页 步骤的完成又为下一步工作开辟了道路,使工作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最终取得这一工作的胜利。(5分)【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审题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题型为“体现类”试题,侧重于回答哲学原理(世界观部分)。然后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回忆发展观包括哪些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道路、发展的状态等,我们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切入。第三步,分析和解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正确选择和调用原理。治理雾霾耗费70年,需要克服重重阻力,表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雾霾治理工作在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环保革命的胜利,表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表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组织答案时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8.(26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3分)
材料二: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3分)【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2分),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2分)。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2分),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分)。③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中正逐步变为现实(2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分)。
(2)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或答“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亦可得2分)(2分)。“个人梦”和“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连的(1分)。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1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2分)。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分)。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1分),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分)。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
试卷第6页,总9页 首先要调动知识,发展的观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趋势等知识点。然后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用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即可。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以及发展的实质;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中正逐步变为现实体现了发展的趋势,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共产党人带领我们一步一步事项中国梦体现了发展的途径,即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知识指向明确。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9.网络的普及,为公民自由表达意愿提供了方便的渠道,一方面,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请用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12分)
【答案】辩证法总的观点和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没有什么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同时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4分)现代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联系得更紧了,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3分)互联网是人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互联网将而更加完善发达,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起到更加巨大的促进作用。(3分)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互联网在方便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建设,优化网络氛围,净化网络空间,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生活服务。(2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首先明确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现代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联系得更紧了,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互联网是人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互联网将而更加完善发达,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起到更加巨大的促进作用。考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0.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要从“鸡毛蒜皮”的小事抓起。家庭矛盾,邻里间争吵,误解引起的口角,无理挑起的“战火”等每一件小事都要管,而且要管到底。只有这样,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形成大家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26分)【答案】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告诉我们,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只有每个人做到了和谐共处,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2)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试卷第7页,总9页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从每一个人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就是量的积累的过程,通过每个人的自觉努力,每一件小事的积累,最终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主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从“鸡毛蒜皮”的小事抓起也就是重视量的积累,坚持从点滴小事抓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鸡毛蒜皮”抓起,这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从难度来看,层级较低,考查的知识点较单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就强调了部分影响整体。故分析其原因,应重点分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同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2)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就强调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故分析其原因,应重点分析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主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1.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需要不断探索,稳中求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相应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2013年3月10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打出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同步进行的“组合拳”。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的第七次机构改革。
2013年3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 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12分)【答案】
(1)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体现了这一点。(3分)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会很痛,但不能止步不前体现了这一点。(3分)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改革是革命,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
(4)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改革是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体现了这一点。(3分)【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从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等角度具体分析。要把错装的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革会很痛,但不能止步不前,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改革是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发展是有规律的。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2.2013年10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开通,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历经2011年的洗礼,2012年的井喷,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步入成熟。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腾讯、新浪两大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高达24.3万余个。从信息发布到务实应用,从单打独斗到矩阵合力,“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正成为许多政务微博努力的方向。但是部分“官微”也存在自说
试卷第8页,总9页 自话等问题。“官微”开启网络问政的新时代,同时“官微”也需要在运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更好发挥其作用。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积极运用包括微博、论坛在内的网络媒体,加强信息披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双方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一定能够促使政府更加公开透明,树立正面的政府形象。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如何看待“微博问政”现象。(10分)【答案】
(1)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官微”开启网络问政的新时代,是一种发展。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官微”也需要在运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3)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发展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对于“微博问政”现象,作为政府利用新媒体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举措,我们要积极支持,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指正,监督政府,让其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双方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打造阳光政府。【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微博问政”时代的来临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发展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等角度回答,不仅要准确表述原理,还要对材料内容正确理解和概括,对应原理分析材料。回答时,遵循原理、方法论和联系材料的步骤组织答案。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试卷第9页,总9页
第二篇:发展的观点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就整本教材来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是《哲学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唯物辨证法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掌握他,才能系统掌握发展的观点。
就本章内容来说,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是多元的。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
学目标:
1.识记目标: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我国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改革思想。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用发展
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
2.教学难点: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第一,学生缺少历史对比,很难体会各方面创新。需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第二,学生能不能把创新思想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难度极大。
四、说教法
讨论归纳法:构建主义教育观强调: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原则。”根据目前学生在在如何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上的困惑,主要采用讨论归纳法。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或一组组问题,不断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启智,在互动中升华.五、说学法
采用探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疑问导入(2—3分钟)
教师: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
台织布机的后代。
上面的这个材料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昨日的织布机为后期计算机的发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理)
导语设计的依据:通过既形象又生动的情景设疑,既达到导入新课,又促进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为下文打下了基础。与课本内容的差异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认识
冲突,激活思维。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进(30分钟)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板书)
(1)以故事引入,知识迁移:
教师: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
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所以败。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荆人的失败在于,没有将事物看成是一个始终发展的过程,未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师:是的,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说,事物就是过程。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不但要观察它的现状,还要了解它的过去以及预测它的未来。我们只有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以实诱思:读图评价老师的做法,理解来龙。
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解“去脉”)(3)以境诱思: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走进新时代,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板书)(1)以诗引入,知识迁移:冰心的《繁星》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根据对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确定我们的态度。
(2)以议诱思: 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
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3)以境诱思: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时代——全面建设小康时代。
3.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成新事物的成长(板书)
(1)以智引入,知识迁移:考考你:有十个人,要求他们站成五排,每排四人。应该怎样站?
(2)以议诱思:研究一个课题:去和尚庙推销梳子
(3)以境诱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我的中国心 计算机、手机、DVD、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没有一颗中国芯。科技创新。
小结,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
两个推销员。
刻舟求剑。反面说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第三,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总而言之,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我们要正确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巩固练习(5分钟)2005北京高考题。
九、作业布置:
故事“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吕蒙由没文化到有学问说明了什么?鲁肃怎样才能避免尴尬?)
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采用“指导——讨论”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师生间双向沟通和学生的横向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架设思维的阶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
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坚持发展的观点
坚持发展的观点
1.“流水不腐,户枢不矗”,这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象一面镜子。另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A.有的事物是运动的,有的事物是静止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静止是相对存在的3.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里写到:“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不应抱残守缺,要有创新精神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4.下列属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说法有()
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④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5.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某些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产量严重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A.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B.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6—7题。
6.“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7.“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物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8.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定了相对静止
B.否定了物质于运动的不可分
C.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D.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9.“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工作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D.鼓励人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代李商隐的这一句名句,说的是的太阳虽然美丽壮观,但傍晚毕竟即将落山,好景不长了。据此回答10—12题。10.这句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B.“夕阳”比喻一事物由新事物发展为旧事物,“黄昏”比喻旧事物已经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C.表明地球自转,由昼要转变为夜了 D.“夕阳”喻指时间不多,因此,无所作为 11.李商隐的这一句名句说明()
①运动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动力② 事物是变化发展是③ 旧事物总是要被新事物所代替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上述材料还说明()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变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3.郑板桥的诗句:“新竹篙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要全面否定旧事物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凡是企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反而或迟或早会“寿终正寝”。这就告诉我们()
①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客观条件,使之和变化发展的认识相符合 ③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才能符合实际并推动客观事物发展④只要敢于冲破现有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就会有生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
15.美国在多年的反华提案中都指责中国缺乏基本的人权保障,这一指责()A.没有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否认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B割裂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没有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D.否认了人的能动作用
答案
第四篇:大题
四、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入党主要履行的手续是什么?
(1)要求入党的人,必须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入党申请一般以书面形式递交。(2)党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3)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4)要有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介绍人。
(5)严肃认真地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6)支部委员会进行审查,并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7)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并且作出决议,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8)上级党组织要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认真负责地进行考察。(9)上级党组织集体审仳。
(10)发展对象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1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向党组织提出书面转正申请,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合格者转为正式党员。
(第一,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第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考察。
第三,发展对象的确定与培养。
第四,入党志愿书的填写与支部大会讨论。
第五,上级党组织的审批与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第六,预备党员的考察与转正。)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是什么?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5.十八大报告的主题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6.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什么?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加强党的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要素。
10.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要求是什么?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论述(不少于300字)
1.对照新时期党员的基本条件,谈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答: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要求党员要比一般工人群众具有更高的共产主义觉悟。
第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1)、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有一颗“善良心”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那么这里想说的善良心,主要是指对社会上一些弱者的同情和关爱,是指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周围你所能帮助的和需要你帮助的人。牛玉儒同志的事迹报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他们所倾注的心血。如果没有一颗善良之心做前提,很难想象他会做到这一点或者说会做得那么好。“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2)、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有一颗“进取心” 有一颗进取心的前提是要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标、有追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中说道:“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也许你会觉得这句话用在这儿有点大了,其实,他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做任何事,或者说想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离不开一种精神去支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除了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更应该是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的人。永葆一颗强烈的进取心,才能自觉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使自己思想和行动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能使你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3)、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有一颗“报国心” 报国心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心,是尽心尽力的付出和奉献。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并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去。作为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学院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尽管教务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涉及面较广,只要我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计个人得失、就一定能赢得服务对象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同时,也在群众中树起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4)、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有一颗“平常心” 能有一颗平常心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深刻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等等。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社会上物质、权利等形形色色的诱惑,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牢固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始终崇尚和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自信的人生态度去履行好作为一名党员的各项义务。当然,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还需要有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全局观念等等。其实,从我们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自己的命运就已经和党的命运生死相关,自己许下的誓言能有什么理由不去实践呢?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答: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大学生的肩上。因此,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理论武器,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国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现社会主义蓝图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尤其是对我们青年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达了更为殷切的希望。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一个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需要我们每个党员来维护,这对我们每个大学生党员能否真正代表“三个代表”,能否按照“三个代表”提出的要求和方向去发展自己,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党员骨干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党性观念强,学业优秀,他们站在大学生队伍的排头兵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要学好“三个代表”,学生党员骨干要带头树立三种意识:
(一)要树立坚定的“方向意识”。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甚至出现思想困惑和信仰危机。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妄想与我党争夺年轻一代。我们一要学习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不断以科学理论来增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二要自觉接受党内生活的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三要立志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要从党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增强对党最终实现最高目标的必胜信心。
(二)要树立强烈的“求知意识”。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文化的竞争,是技术创新的竞争。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必须要以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高度重视并积极投身科学进步与创新。大学生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较强、接受新事物较快,理应成为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模范。
(三)要树立牢固的“自律意识”。作为学生党员,应该有良好的品性修养。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新的世纪,百年的梦想,千年的辉煌,等待我们去创造,今日大学生党员要好好深入地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壮大学生骨干队伍,促进正确的认识。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我们大学生而言,从现在起就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尽自己之所能,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3.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牢固树立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新旧交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诚然,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所作为,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塑造自我,提高自我。
首先,要树立理想信念,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的信念,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识别是非的能力,树立与社会同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成熟、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过硬,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为将来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审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自身发展的舞台,当代大学生要有与社会同发展的思想准备。大学生思想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有着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自身优势,然而,这些优势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有待于在社会实践中巩固和提高。对此,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审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是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为大学生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提高,施展才华,寻求自我发展提供舞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为加速社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发展。
第三,明确自身发展层次,科学规划自身发展目标。在校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和提高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理好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客观地评判自己所属的发展层次,科学规划自身发展目标。在规划自身发展目标过程中要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既要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承担重任的雄心壮志,向更高的发展目标攀登,又要力戒脱离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实际,好高骛远。
人生必定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否则人生就会黯然失色,这种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要树立远大理想,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是由于理想太远大,也就觉得它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对人生来说可有可无的了,等人生发展到新的境界,面临着许多自我选择的时候,才感觉到人生的苍白,空虚,因无所是事而困惑,因目标低下的而自干平庸。此时再谈到要树立远大理想为时晚矣。大学生刚进大学门时,觉得新鲜而无所是事,大学的教学方法跟中学的不同,轻松自由,没有压力,全平学生自觉。当大一 的学生轻轻松松度过一年后,有的惊慌时间过得太快,浪费得太多了,有得则忧哉忧哉的度过直到毕业,有许多的学生多少都有这种体会。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解呢?我们每个大学生在中学读书期间都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考大学,大学考取了,目标实现了,任务完成了,进了大学门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或没有更高的目标可,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远大理想和生活的目标。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总体设计,是对生活的远景规划,是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追求,人仅仅有眼前的目标是不够的。应该有远景的规划,应该有人生的总体设计,高尔期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理想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就越快,对社会就也有意义”。我们国家古代也有句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一个人没有理想,他的聪明才智是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的。
所以,理想对人生具重要的意义,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求远大理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实现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4.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关内容,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其次,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
1、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更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的生命存在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生命价值观的导引与驱动下进行的。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体验中具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生命价值观从层次上看,既有原始的、朴素的、零碎的,也有科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前者更多的是感性的、自发的,而后者则更多的是理性的、自觉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生命观,使生命价值观摆脱自发、感性、零碎的痕迹而超升到理性、系统和科学的境界。
4、对于生命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看,生命是指一切具有新陈代谢力、繁殖力、生长力和环境适应力的动植物和无机物,从狭义上看,生命就专指人的生命。
5、与“生命”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存”。“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的总和,“生命”是“生活”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生活”是“生命”的表征和显现。“生存”泛指一切生命的存在,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存在都可称为“生存”,“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也是“生存”始终围绕着展开和旋转的轴心和主体。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人们是为了什么以及怎样“生活”和“生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世界观是人生观的思想理论基础,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世界观不同,也必然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8、正确的人生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全面正确地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等基本问题,是迄今为止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要自觉地坚决地做到“四个反对”与“四个树立”
第一,反对利已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第二,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奋斗拼搏的人生观。无产阶级从来不反对正当的个人幸福和适度的物质享受,但要求必须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统一起来,把劳动创造和生活享受统一起来,把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
第三,反对游戏人生的人生观,树立郑重对待人生的人生观。在思想品德上,应追求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在工作作风上,应追求令行禁止,艰苦朴素,勇于开拓,百折不挠;在生活情趣上,应追求健康向上,以苦为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在行为仪表上,应追求服饰整洁,文明礼貌,举止端庄,开朗大方
第四、反对消极颓废的人生观,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认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持这种人生观的人,坚信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坚信自己的事业必然取得胜利,因而其人生态度始终是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有了这种人生观,就能在人生征途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5.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要求,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你所知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信息化战争特点; 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趋势; 公民的国防义务; 人民战争思想内容;
孙子兵法中认为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有那几个方面,举例谈谈如何理解;
我国周边环境有哪些不安全因素,根据周边安全环境现状结合邓小平国防建设理论谈谈如何建设中国特设国防理念
第五篇:大题
46.某校校长与学校间存在关系的E-R图如下,试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式。
47.请画出某学院购置设备的数据流程图:
由需购置设备的部门填空申请表格,将此表格送交设备科,设备科填写预算表格送财务处,财务处核对后,将资金返回设备科,设备科利用资金购买设备,购得设备送需购设备的部门,将收据送财务处。
46.学校(校名,地址,电话,校长名,任职年月)
校长(姓名,年龄,性别,职称)
47.数据流程图如下:
46.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过程如下图,填写下列空白,并回答问题。
(1)①____②____③____ ④____ ⑤____⑥____(2)简述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和缺点。
47.某厂仓库的领料处理如下,请据此绘制数据流程图。
仓库收到车间送来的领料单后,先进行审批,若同意,则交仓库管理员根据库存台账查验是否有货。若有货,则进行出库处理;若缺货,则向采购部门发定货单。若领料单未被批准,则将领料单退回车间。
(1)①逻辑设计②详细设计③编程调试④系统分析⑤系统实施⑥可行性研究
(2)优点:①目标明确,开发过程易于控制。
②质量保障措施完备。
③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④文档齐全。
缺点:(1)系统开发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系统开发周期过长。
(2)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的过渡难度大。
(3)文档化工作大。
47.E-R图。实体类型“学生”的属性S#、SANME、AGE、SEX分别表示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实体类型“课程”的属性C#、CNAME、TEACHER分别表示课程号、课程名和任课教师名。学生用S表示,课程用C表示,联系类型SC的属性是GRADE。
说明S与C之间的关系,并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47.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某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该系统的数据流程描述如下:
(1)首先,根据技术科的验收报告,建立设备台账;
(2)然后,根据技术科的设备检修记录,更新设备台账;
(3)最后,对设备台账分类汇总,打印输出统计报告。46.S与C之间为m:n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为:
学生模式S(S#,SNAME,ACE,SEX)
学习模式SC(S#,C#,GRADE)
课程模式C(C#,CNAME,TEACHER)
(1)填空: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2)试列举数据模型由弱到强的规范化水平。
47.请根据以下销售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 用户将订货单交某企业的业务经理,经检验后,对不合格的订单要由用户重填,合格的订单交仓库保管员作出库处理,即查阅库存台账,如果有货则向用户开票发货,如缺货,则通知采购员采购。
46.(P139)(1)①概念结构设计阶段②物理结构设计阶段③数据流程图④局部E-R图设计⑤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P142)(2)具体的规范化水平由弱到强依次为:
①数据表中的每一个属性都应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数据元素),在同一个表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项。
②每个非主码属性都由主码惟一决定。来源:考试大
③每个非主码属性都不依赖于其它的非主码属性。
47.数据流程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