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2009年6月,考卷60分,平时作业4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能够反映中华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由此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基本载体.她是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中抽象出来,足以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她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富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是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无时不有,又几乎无处不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推尊入世的处世哲学;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和为贵”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
2、蝴蝶装
蝴蝶装是中国古书装帧形式之一。它始于唐末,盛行于北宋。蝴蝶装的装订法,是每页从中缝将有文字的两个半页对折,背面空白处在外,然后把这样对折的一叠散叶用一张纸从前包到后面,并将各页折口处牢牢地粘连在这张纸上,以免脱落,这样就成了蝴蝶装的书。
蝴蝶装书籍继承了折叠形制书籍翻阅方便的优点,装订成册后又不易断裂、散乱。其所以得名,是因为书册打开后左右对称,犹如蝴蝶展开双翅。省称“蝶装”。蝴蝶装用以包裹书册前后的封面封底的纸叫“书衣”(今称“书皮”)。书衣封面左边有时贴上张狭长的签条,叫“书签”,上书书名、册次。书册的上端叫“书头”或“书首”,下端叫“树根”,右边粘连的一边叫“书背”。左边翻阅的一边叫“书口”。
3、二十四节气(这个ms每年都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与星官射姓、历官邓平制定著名的《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历法。一般来说,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首都地区(黄河流域)的自然想象而制定的,而全国面积广大,各地的具体地理自然条件不同,故需要通过“农谚”进行调节。例如北方:种瓜种豆,南方:插田莫迟疑。
4、印刷术
所谓印刷术,就是对原稿的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经济地、大批量地复制,便于广泛、迅速地传播知识。
中国古代印刷术主要包括两种形式: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在总结前代印章、石刻经验的基础上,晋代人发明了墨拓技术,隋代人则在墨拓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现存最早的印刷作品是《金刚经》。雕版印刷术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伊朗及埃及西欧。宋代毕昇在长期雕版实践的基础上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西传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宗教改革和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继造纸术之后又一项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出版书籍的历史新纪元。
5、纪传体
纪传体是继编年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史体。它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这种体裁的文献的体例主要包括本纪、史表、史志、列传、论赞等形式。本纪反映一朝国政大事;史表通过表格形式勾勒历史轮廓和线索;史志是反映国典朝章及自然、社会历史的专篇,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有关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列传反映各类典型人物;论赞则是一种评论历史人物的体例。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被称作“正史”的“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文献中的佼佼者。“二十四史”是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兴替逐渐形成的。“二十四史”规模宏大,叹为观止。上自黄帝下至清末,洋洋洒洒多达四千余卷。自始至终,惟用纪传体例贯穿,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来各个方面的历史。
6、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隋文帝参酌魏晋制度,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管制格局。这一制度经过唐代的充实和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的具体职责是: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职责为执行,总领六部。六部的具体职责是: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兵部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诀策正确性;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7、纳采
纳采指男家请人向女家提出缔婚的请求,也就是“提亲”。纳采时,要奉赠礼品。由于娶妻结婚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大事,因此,对于纳采对象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通常从官宦人家到普通百姓,共同奉行的择偶条件是门当户对。在此前提下,再考虑家贽、家世、家风等。
8、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9、祖先崇拜
书266页
以祖先亡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最初始于原始人对同族死者的某种追思和怀念。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
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拜,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最后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不再用动植物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由此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祖先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传统中尤为突出。
10、(姓名)避讳措施
主要措施是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1、改字法是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时,改“正月’称“端月”。这是因为秦始皇名政,与正月之“正”同音,因而避讳。
2、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卅”孔子名丘,为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
3、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如汉景帝名刘启,在立他为太子时,有司因避讳而曰:“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史记·孝文本纪》)
11、禅宗
P287页
12、家范
又称“家训”、“家规”、“家约”等,是家长为后辈子孙或族中成员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教务。它是一种训诫活动,也是一种文献。
作为文献,家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一,敬祖孝亲;二,睦亲和宗;三,亲里睦邻;四,忠君急公;五,劝学育才;六,教女训媳;七,婚嫁延嗣;八,居家治生;九,积德行善。
家范是家长制定的,体现家长意志的产物。具体分析有:一,由全族通议,族众共同制定;二,族长和宗子制定,这种较为普遍;三,由家族内的尊者或贤达制定;四;由单个家庭的家范演变而来。其中,影响甚大的家范有:颜子推的《颜氏家训》、范仲淹的教子《尺牍》、司马光的《涑水书仪》、朱熹的《家礼》等。
家范在加强同族同宗的认同感和维护家族秩序,促进家族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以及维护地方治安,保证国家的赋税徭役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3、线装(书)P62页
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书”。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线装书一般只打四孔,称为“四眼装”。较大的书,在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了。讲究的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以资保护。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很高。
14、造纸术
P112页
15、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一部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学巨著。
在理论方面,确立起颇具特点的生理学说和病理学说。内径详细论述了脏腑、经络、气、血、精神、津液的作用及生理功能;还确定了虚实寒热四种基本病理变化,为以后的辩证施治打下了基础。
在治疗方面,《内经》特别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和“救其萌芽”的思想原则。它通过阴阳五行说、四时六气论,使中医学整体观念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得到充分的反映。
16、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至清代,请期多称通信,即男家用红笺,将过礼日、迎娶日等有关事项一一写明,由媒人或亲自送到女家,并与女家商议婚礼事宜。
17、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主要内容有:寒食节、扫墓、踏青等。寒食节,纪念春秋时介子推的节日。扫墓来源于唐玄宗的规定,后来成为定制和习俗。扫墓的内容有:培土,修剪繁草,焚烧纸钱等。踏青即春游,也起于唐代,与扫墓相伴而兴。扫墓之余,全家人在郊野游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整精神,一举两得。除此之外,还有插柳、戴柳的习俗,寓意辟邪。后来逐渐成为春季全民性的野外游乐活动。清明节的节日情绪主要是配合两项活动:祭祖时“慎终追远”、哀伤庄重,踏青时,欢快愉悦。
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二、问答题(每题10分,20分)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请你——
1、就“中国文化史”课简谈主要收获;
中国文化史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学科,老师在抓住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线索、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我得到的知识连贯起来,形成系统。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这么课我的主要收获是:
1、学习中国文化史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传统文化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
2、学习中国文化史让我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在各类文明创建上广博而精湛的建树,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
3、学习中国文化史提高了我的文化修养。
4、学习中国文化史让我明白寻求文化借鉴的重要性。
2、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历史地位。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为改变魏晋以来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积极影响有: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对国家的政治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起到了“添加剂”作用。科举制对鼓励平民男子进学、对千百万家庭教育子女自强进取有着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中有明算、明法、武举等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重文轻武、重经轻算的教育传统有纠偏作用。由于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以及文官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有: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于科举制度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来看,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利大于弊,明清之后的科举制弊大于利。
2简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5分
书289页
3、简谈你对中国土葬制度的看法,15分
土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把尸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在地里(区别于‘火葬、水葬’等)。中国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土坑墓),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六朝以至隋唐;木椁墓,始于商代,汉以后少见;船棺葬,战国末期到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
对于土葬制度,我认为要辩证的看。土葬的好处有:第一,土葬很早就在中国盛行,作为回归自然的表现,符合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第二,土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传承着民族忠孝的崇高品德,对于教育后人,和睦家庭,融洽社会,安定国家有着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土葬是一种陋习,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消极的影响:第一,尸体腐化会污染环境;第二,占地面积变大;第三,常常是封建迷信的土壤。2.简谈个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看法
1、营造和谐气氛,2、纪念重要历史,3、美好的祝福和感受。(看笔记)补充:对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在节日这一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这是最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
1.人们通过感受传统节日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能够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2.历经千百年,不论海内外,这些传统节日依旧能够吸引中华儿女广泛参与和共享,根源就在于她是美好人性的再现,是中华美德的缩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遗产。同时,它又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标志着民族的认同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其传统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征。这些节日的存在,已经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
3.中华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所以,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是对民族精神的追求,是对人生态度的探索,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统节日的价值就在于它彰显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义、滋养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尽管各个传统节日的内涵不同,各自纪念与庆祝的形式不同,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就是对民族之根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巨大文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节日是值得全民族人民来纪念的重要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是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既代表过去,也代表未来,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的典型象征。
今天,我们纪念传统节日,体悟各节日纪念的对象及意义,使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道德境界得以提升。周而复始,岁岁年年,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取向,体会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温馨与和谐。
2、中国传统科技有三大特点,对其中的整体性谈谈你的理解(20分)
第二篇: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
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
本课程考试以堂下撰写论文的形式完成。
自选中国文化史(古代部分)的一个具体问题为题。
论点论据论证
字数:不少于6000(六千)。
交卷时间:第17周(2010年12月22日)
文章正文前须有“内容摘要”、“关键词”(以3-5个为宜);正文后须有“参考文献”。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编号方式:“每页重新编号”。
关于“脚注”的问题
(1)脚注的作用:用以注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的出处;或者用于解释、说明问题;或者出处、解释兼顾。
(2)脚注的形式:插入→引用→脚注与尾注→脚注〔F〕:页面底端、编号格式〔N〕:1,2,3,„、起始编号〔S〕:
1、编号方式〔M〕:每页重新编号→插入
(3)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出处脚注的写法:
专著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58-59.(在版权页上,凡作者署名后写有“著”字者,不需特别写出,只写作者姓名即可。但如写有“编著”、“编”、“主编”等字样者,则需特别写出。)
〔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7 .(译著要写明作者的国籍,然后分别写明何人著、何人译。)
〔唐〕房玄龄.《晋书》卷98《桓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2576.(史籍要写明作者时代,用方括号。)〔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卷6《饮茶》.北京:中华书局,1958:46.(如用校注本史籍,则要写明由何人撰写,由何人校注。)
〔宋〕苏轼.《诸葛盐井》.〔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9.〔宋〕连文凤.《四望亭记》.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327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6-337.(使用诗文别集、总集,要特别注意写明别集或总集编者姓名。)
论文
论文有期刊论文、报纸论文、论文集论文、集刊论文四种,写法如下: ①期刊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期数):起止页码.例:
陈永华.《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农业考古》,2004(2):33.
②报纸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例:
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02—05(3).(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③论文集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辛德勇.《文化遗址与文化人类学》.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5-44.(多人合撰、合编、合译,可以只写第一署名人,后加“等”字代替其他人„如前例译著所示‟。但如要全写,各位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隔断。论文同此。)
④集刊论文
集刊是指不定期出版的杂志,通常以第X辑为序,不标作XXXX年第X期。
作者姓名.论文名.集刊名称,辑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邓晓.《重庆涂山与大禹文化》.《长江文明》.第4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3.
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学校名称及学位论文层次,提交年份:起止页码.例:
陈婷婷.《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3.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9.
网络文献
文献作者姓名.文献名.该网页的IP地址(中文网名).检索时间.例:
《中国民歌资源》.http://.cn/chinese/minge/435499.htm(中国民歌网).2010-03-10检索.(无作者姓名,可以不写。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其他资料(主要指未正式出版、发表的成果,如规划、调查报告等)成果主要负责者名称(姓名).成果名称.撰写或公布年代:页码.例: 湖南省旅游局.《“十一五”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2005:15.
以上脚注属于直接引用的写法。
如是概述内容在其前加“参见”二字。
如是从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引用作者所引用的文献,在其前加“转引自”三字,但这种写法只限于在的确无法找到原书、原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上述三种写法均只写明直接引用、参见、转引内容所在的页码,和“研究综述”脚注页码范围不同。
在他人的文章和专著里发现对自己写作论文有用的材料,必须根据其提供的线索,核对原文以后才能使用,避免出现伪造论据的可能。
关于“研究综述”的问题
“研究综述”中的成果,以“作者姓名(发表年份)”书写,并在当页出注(分页重新编码),尽管仍要列入参考文献。出注符号标在介绍文字末句的标点符号之后。例:
卞显红(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目的地经营者应予特别关注的目的地发展的关键要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感知质量、满意度与购后行为的一种直接因源,也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一种关键因素。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着力提高或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着力改善旅游者所感知的目的地旅游体验的质量来取得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持久关系的目标。
1“研究综述”部分对五种类型的成果介绍,脚注的写法,与其他正文部分的脚注写法一致。对专著,如介绍的是全书,不需注明页码。如介绍的只是部分章节,则需注明这些章节的起止页码。例: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48.
期刊论文要注明起止页码。例: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3):12-15.
关于“参考文献”的问题
与脚注不同者,在于一律不注明页码。(脚注和参考文献中,出版社、期刊名、报纸名、学校名后面应用逗号,不用实心点。一条脚注和一篇参考文献结束处用实心点。)
脚注和参考文献中的英文文献,书名、期刊名、文章名一律为斜体。其馀内容不用斜体。
第三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及其
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学院: 系别: 指导老师:
年级: 2012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2012年5月26日
摘要
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数学这门科学,人类的历史就无法展开,它不仅在学术层面上重要,更对我们绚丽多彩的文化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作为世界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引领着世界数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虽然中国古代数学最终走向衰落,但它的辉煌毕竟不可磨灭。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及中国古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并试图分析中国古代数学走向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著名数学家 数学著作 走向衰落的原因
对当代的影响
Abstract
Mathematic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We can say without aggregation that if there is no math, human history will not be able to launch, it is not only important in academic level, it also plays a major role in our colorful cultur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s mathematics culture,The mathematic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mathematics culture and i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mathematics.Although eventually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declined, it’s brilliance will exist forever.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some famous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ians and some famous mathematical works in ancient China and is trying to analyse the reason why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declined.Key words: mathematic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famous mathematicians mathematical works the reason to decline influence to the modern society
目 录 引言 „„„„„„„„„„„„„„„„„„„„„„„„„„„(3)2 中国古代数学的起源与发展„„„„„„„„„„„„„„„„„(3)3 中国古代几位著名数学家„„„„„„„„„„„„„„„„„„„(4)4 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5)5 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衰落及其原因„„„„„„„„„„„„„„„(6)6中国古代数学对当代的影响„„„„„„„„„„„„„„„„„„(6)7总结„„„„„„„„„„„„„„„„„„„„„„„„„„„„(7)参考文献„„„„„„„„„„„„„„„„„„„„„„„„„„„(8)
浅谈中国古代的数学文化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合肥 安徽 230027)引言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出了绚烂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中国古代的数学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来重大的贡献。虽然它的地位在明清时代受到挑战,并日趋走向衰落,但它的辉煌毕竟不可磨灭,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永垂不朽。
说到这,那么中国古代数学史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它又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呢?它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它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又有何意义呢? 中国古代数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数学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用绳结表示事物的多少,在彩陶中绘有大量的直线、三角、圆、方、菱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对称图案,在房屋遗址的基地上,亦发现几何图形,表明远古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数和形的概念。据《易·系辞》记载:“伏羲作结绳”,“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这是位值制的最早使用。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已有圆、方、平、直的概念。对几何工具也有深刻认识。算术四则运算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乘法运算已广为流行。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于自西汉至南北朝的三、四百年期间。《算数书》成书于西汉初年,是传世的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它是1984年由考古学家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代竹简中发现的。《周髀算经》编纂于西汉末年,它虽然是一本关于“盖天说”的天文学著作,但是包括两项数学成就——(1)勾股定理的特例或普遍形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句,日高为股,句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这是中国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书面记载);(2)测太阳高或远的“陈子测日法”。
中国古代数学在三国及两晋时期侧重于理论研究,其中以赵爽与刘徽为主要代表人物。赵爽是三国时期吴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最早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数学家之一,其学术成就体现于对《周髀算经》的阐释。而刘徽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3927/1250(3.1416)”。他设计的“牟合方盖”的几何模型为后人寻求球体积公式打下重要基础。在研究多面体体积过程中,刘徽运用极限方法证明了“阳马术”。另外,《海岛算经》也是刘徽编撰的一部数学论著。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数学的蓬勃发展时期,计有《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算学著作问世。祖冲之、祖暅父子的工作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他们着重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在前人刘徽《九章算术注》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其著作有《缀术》但已失传。
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中国数学教育制度,这大概主要与国子监设立算学馆及科举制度有关。在当时的算学馆《算经十书》成为专用教材对学生讲授。
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的宋、元时期,是以筹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数学的鼎盛时期,其表现是这一时期涌现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中国古代数学以宋、元数学为最高境界。在世界范围内宋、元数学也几乎是与阿拉伯数学一道居于领先集团的。
14世纪中、后叶明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奉行以八股文为特征的科举制度,在国家科举考试中大幅度消减数学内容,于是自此中国古代数学便开始呈现全面衰退之势。中国古代几位著名数学家
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赵爽还在《勾股圆
2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x+ax=A(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祖冲之: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尽管当时社会十分**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由现存文献可推知,杨辉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署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它们是:《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年),《日用算法》2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3卷(1274年,第3卷与他人合编),《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2卷(1275年,与他人合编),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著,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沈括: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沈括在数学方面有精湛的研究。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沈括通过对酒店里堆起来的酒坛和垒起来的棋子等有空隙的堆体积的研究,提出了求它们的总数的正确方法,这就是“隙积术”,也就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沈括的研究,发展了自《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问题,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此外,沈括还从计算田亩出发,考察了圆弓形中弧、弦和矢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这就是“会圆术”。这一方法的创立,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而且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我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九韶:南宋普州(安岳)人,字道古,四川安岳人。他与李冶,杨辉,朱世 杰
并 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秦九韶著完整保存了中国数码字计数法: 自然数、分数、负数 都有专门论述;而且首创连环求等,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他更进一步认识比例,项数达到5项之多,层层变换,比例有条不紊;同时他提出一次同余式组的程序化解法,创大衍 求一术;并且提出三斜求积公式,使“海伦公式”不专美
于前他还用用正负开方术数值解多项式。
刘徽: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汉唐之间出现的十部古算书)中最重要的一种。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又说“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多近语也”。
根据研究,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但是其基本内容在东汉后期已经基本定型。《汉书艺文志》(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写成者)中着录的数学书仅有《许商算术》、《杜忠算术》两种,并无《九章算术》,可见《九章算术》的出现要晚于《七略》。《后汉书马援传》载其侄孙马续“博览群书,善《九章算术》”,马续是公元1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时人。再根据《九章算术》中可供判定年代的官名、地名等来推断,现传本《九章算术》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的下半叶。九章算术将书中 所有问题分为九类,即“九章”。
《周髀算经》:算经的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
1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以及怎样引用到天文计算。《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引。
《孙子算经》: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不详。现在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则,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
《测圆海镜》: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已知勾股形而求其内切圆、旁切圆等的直径一类的
问题。勾股形的解法是《测圆海镜》
《测圆海镜》古代传统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中,天元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测圆海镜》问世之前,我国虽有文字代表未知数用以布列方程和多项式的工作,但是没有留下很有系统的记载。李冶在《测圆海镜》中系统而概括地总结了天元术,使文词代数开始演变成符号代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衰落及其原因
从14世纪开始,中国数学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清代前期,数学几乎成了中国文化教育界不被重视的冷门学科。明代有的数学家甚至弄不懂朱世杰书中的内容,明清两代的数学家大都干一些前人(刘,祖,祖,僧,秦,杨,李,朱)著作和10本算经的注释工作,或编些已有结论的数学歌谣,或搞些珠算技术,这种抱残守缺的状态一直延续到19世纪。而16世纪以来,欧洲数学异军突起,笛卡尔于1637年弄出个解析分析,牛顿(1661年)与莱布尼兹(1684年)发明了微积分,中国呢?一个尖锐而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为什么会衰落?写到这,突然想起了李约瑟难题: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经带着这样的疑问研究中国科学和文明史:从远古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本论文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历史,分析李约瑟论题,寻找中国数学衰落的原因。个人觉得中国古代数学衰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明清两代大兴八股考试制度。在l3世纪的考试制度中已经删减了大量数学内容,《明算科》完全废除.中国数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力.明代开始大兴八股考试制度,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也不能有个人见解.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更是有过之而元不及.科举重开的利禄之图吸引了学者的全部注意力,许多读书人为参加科举考试,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而数学社会地位低下,研究数学者没有出路,自由探讨受到束缚甚至造成禁锢. 2:盲目排外。李约瑟指出:“中国早先几乎与世隔绝,存在排外的社会因素,从中国传出去的东西比传入的东西多得多。”例如我国的《九章算术》很早就传入日本,朝鲜等国,有证据表明也穿入了印度;但当时反对接受外国数学者大有人在,例如中国数学家梅冲直言,学习外国数学是“不遵守成法”,“失其故步”,公开反对学习外人;故步自封的社会风气可见一斑。
3:理论与应用的错位。中国古代数学是典型的应用型和经验型的。中国人自古就很欣赏“术”,著名的古代数学著作名字就叫《九章算术》,集中了数百道算术应用题型,对公式的推导或证明被认为是不重要的,数学的地位仅仅是工匠意义上的“术”,从现代数学意义上说,这样的数学是很少有说服力的。现代数学注重理论上和思想上的价值,应用价值当然也就更大。中国古代数学对当代的影响
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不管对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很大意义,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的意义。在古代,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先进成果是其重大意义的体现,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传播到西方,对西方数学家们突破数学瓶颈取出数学上的辉煌有一定的帮助,如莱布尼兹创造二进制数与中国的周易有关;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几乎所有的计算结果都是运用中国古代数学计算思想得出的,而计算工具是算盘,其计算速度可与当时的计算机媲美;而在当代,中国古代数学仍有其生长的肥沃土地,其程序化的思想在电子计算机中是可直接运用的;还有很多方面的意义所在。由这些所有的意义推测中国古代数学将在21世纪有重大的发展,其思想也必将日益显著,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体系也将在这个世纪完善,这是中国数学的重大历史时刻。总结
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并且对当代科技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遗憾的是它在明清时代逐渐走向了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无沦是中国数学自身的局限性还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数学在明末清初都走了下坡路。当中国数学在清代跌人中国数学历史的最低谷时,世界数学正以飞快的速度向近代数学发展。同一个时期,一个在倒退,一个在迅速发展,这使中国数学在清朝完全彻底地落后于世界数学主流。
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该至少要认清形势、工作中注重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断加强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从而把中华民族的数学精髓发扬光大,这样才能立于世界不败。而我们作为科大的一份子,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学会与别人合作,接受新思想,瞄准科研前沿,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做好准备,争取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 李约瑟, 1978 年
【2】《中国清朝数学落后于世界主流的原因分析》尹洪武,赵会娟,王国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吴文俊,李迪著《中国数学史大系:第一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继阂著《九章算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数学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顾今用, 《数学学报》1975年3月
【7】李文林.2002.《数学史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钱宝琼著《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
【9】 郭书春.中国古代数学[M].商务印书馆,1997.
【10】 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史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64.5.
【11】郑正亚.论中国传统数学[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第2期,2-5.
【12】王宪昌.试论中国古代数学史的某些评价观点[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第9卷第2期,4-6.
第四篇: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体系完备,文化的各个方面成就斐然,无论是制度文化、风俗文化还是文学、史学、哲学、教育等都十分发达,且各代均有所发展,各文化门类的发展保持完整连续的阶段性形态。
第二,中国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伦理观念而加以维系的。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学说,并将伦理道德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中去,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是中国传统的做法,也是维系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这种“伦理型”文化教育人们“为理想而献身”,颂扬高尚的情操和名节。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际,总有一批志士仁人慷慨赴国难,不惜舍身取义,马革裹尸。历史上,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就是其中的典范。第三,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广收兼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半封闭的环境里,主要由以汉族为主的国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交往中,通过迁徙、和亲、互市等方式,互摄互补,彼此交融。
中国文化在古代长期领先于周边地区和国家,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如汉字、儒学经典、典章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技艺等都曾久远地影响周边,这种文化上的“高势位”并不影响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但这种吸收不仅是有选择的,而且将是中国化的。这种对外来文化吸收和改造能力的强盛,是其生命力旺盛的生动体现。
第四,中国文化具有务实的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征
务实是农人的基本特点,不务实则无以收获,在文化上自然强调实用,中国古代与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学科受重视而发达,如农学、天文(历法)学、医学等传统学科成果丰硕,许多领域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儒家的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倡导的重要主张之一。中庸之道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智慧特征,体现在政治上裁抑豪强,平均权力和田产;体现在文化上,则是在多种文化相汇时,能异中求同,求同存异;体现于风俗,则不偏不颇,同于一体。
第五,中国文化具有重人事轻宗教,重现实轻来世的特点
中国农业民族务实的精神、务实的性格体现在许多方面,文化上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尤为重要。中国人虽然敬宗祭祖极为隆重,宗法制度极为严密,但对鬼神则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罕言鬼怪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相信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儒家强调现世的功名,把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鄙视投机取巧和玩弄阴谋诡计的小人,体现了中国人重现实重人事的精神。当然,中国重人事并非尊重个人价值,而是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强调人对国君的效忠。
对古代宗教,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在百余种曾经流传过的各式各样的宗教中,佛教与道教是古代中国宗教的主体。与许多地区和国家不同的是,宗教并没有主宰中国的一切,中国也从没有陷入宗教迷狂。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积极:
(一)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面向全民的,具有一定平等竞争性的选官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一次重大飞跃,其进步性体现在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即科举的开放
性、公正性。
科举制在形式上的平等、公正创造出一个空前伟大的精神激励给广大人民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为草野寒竣人士开辟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的张力,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
(二)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
上下阶层的分子通过科举制不断的合法对流,从而阻止了权利的世袭化,并带来社会的进步。它不仅使我国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文官政治日益成熟,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英才,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的持续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特有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树立了一个与自身高度适应的社会政治思想——儒家思想,并通过文官选拔使之成为知识分子的共同信仰,进而传导向整个社会,形成一股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
(四)科举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利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科举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科举考试是取士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养士的法则。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这就使文化教育得到了较全面的普及。
消极:
1.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创新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代,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形式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非常刻板僵化的文体,限定论题、格式等。它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泯灭了人们的个性,销蚀了人们的创造力。考生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能熟读四书五经以应付科举考试。
2.科举制度下考试内容狭窄单一的弊端,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
科举考试的内容狭窄单一,不外四书五经,而且只能为“圣贤”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科举考试在内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学排除在外,这使得资本主义“分权时代”到来、相应的“分科之学”(西方科学的基本特征)开始主导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时候,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却无法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后中国科技大大落后于西方,科举制或许是难辞其咎的。
3.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弊端,扭曲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使得人们认为受教育、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官,科场功名往往成为读书人的原动力和毕生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政治制度和价值取向也极大地缩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空间。
第五篇:中国文化史
导论
一、释“中国”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谓“文物之国”。4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
二、释“中华民族” 从时序划分,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其核心单字“族”,原义“矢锋”(箭头),引申为众。“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较早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由“民族”和“中华”组成复合词,出于晚清。1905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其誓词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是对朱元璋讨元檄文口号的袭用。
三、释“文化”“文明” “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二物相接。“文”与“化”的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 “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总之,作为整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程中开始的。4 文明: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尤其是对火的利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5 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三: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近代欧洲。7 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包括这四种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1 地理环境 2 经济土壤。延绵久远的中国文化大体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样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以年降水量400毫米线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湿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西极大漠的万里长城,大体上与这条年降水量400毫米线重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边界线。3 社会结构
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第一,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的单系世系原则。第二,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家族长盛不衰。第三,族权与政权结合 4 国际条件
七、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中国文化的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㢕协和,延绵坚韧
由于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它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以及东南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八、中国文化史分期 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3 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 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5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东西文化交汇至现代转型期:明末至今 中国文化史上发生过三次转折:春秋战国之际、魏晋南北朝之际、唐宋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旧转换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发祥
一、中国人的起源 从体质人类学考察,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人(蒙古人种)、白种人(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三大类别。“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区分,主要是在于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制作的精细程度。在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除此之外,农业、奍畜业和陶器制作也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 屈家岭文化 龙山文化(黑陶文化)
二、原始农业与畜牧业 北京人洞穴内灰烬厚达6米,表明至少在50万年之前,华人先祖已经熟练地用火与贮火。小麦、粟子(小米)、水稻、大豆、茶、柑橘、梨、李、梅、荔枝、龙眼等作物都被公认为原产于中国。传说中的尧、舜、禹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
三、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2 东方尚鸟尚凤,东南尚蛇、中原尚龙、西南尚虎 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这便是巫术。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1 中原大地上生活着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一是华夏集团(又称河落集团)主要活动在华夏中游的中原地区,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二是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区,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有虞氏等;三是苗蛮集团(江汉集团),主要活动在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以祝融为首。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大同”时期。3 大禹传子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
第二章 青铜时代
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青铜器在中国的使用,约相当于从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经历了约1500年,习惯上将这一时段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
一、文明的初现
20世纪末完成的“夏商断代工程”的目的是揭示夏商周的精确年代。该工程1996年启动。
二、青铜器及三代的物质文明 青铜器主要有以下几类:
饪食器:如鼎(出土青铜器型制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为青铜礼器的代表)酒器和水器:如爵、尊、缶等 兵器:如戈、矛、剑、盾、胄等 生产工具:如耒、耜等
乐器:如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编钟65件,为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观。
三、文字的早期形态 中国古来即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目前所见中国正式的古文字,最初发现于商代 今日所见到的商朝文化最多的是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上,故称“甲骨文”;因其内容为卜问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大致分为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部分。古代称铜为金,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即称“金文”,或称“吉金文字”。四、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1 商人也频繁祭祀祖先神,形成“周祭制度”,周人实行的是所谓“昭穆之制”。2 天命观:一是对“德”的强调,二是对“民”即“人”的重视。
五、礼乐制度与社会生活 与宗法制相关连的是封建制,这里的“封建”是“封土建国”的简称,指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周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古代婚礼属于此类)等。3 所有的贵族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人生修养。
第三章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
中国历史上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东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礼崩乐坏”一是表现为旧礼制的废止,二是表现为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的打破。
二、士的崛起与私学的出现 巫、史、祝、卜是第一批较正式的文化人。春秋末期以后,士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最著名的“奍士”贵族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与昔日的巫史和同时代的其他阶层相比,士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身份羁绊,形成新的品格:
(1)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2)政治参与意识强烈(3)道德自律严格
三、百家争鸣与元典创制 孔子:有教无类 孟子:人性善 荀子:人性恶 2 墨家:最富于宗教性质 3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变法”与“专制” 管仲、子严、李悝、吴起和商鞅 5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的代表人物邹衍 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东周,中国文化元典――《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六艺”及《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其他诸子著作。
五、尊君重民的政治伦理
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 其一,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
其二,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
其三,进而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民为邦本,才能尊君)
六、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 管仲、孔丘、墨翟、孟轲、孙武、邹衍等巨子诞生于齐鲁。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故称“三晋”,地括今山西全境及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秦文化的特色是功利主义鲜明。4 楚文化的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一、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所谓“大”,就是尊重,重视。所谓“一统”,即“万物之本皆归于一”,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 2 秦汉是郡县制 政策: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轮、地同域(废除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制,打破地区壁垒,又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修秦律
二、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四面楚歌发生在安徽境内
三、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汉朝,为巩固君主专制,继续寻觅统治思想。汉初,社会需要休养生息。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他们都为了主禁绝异端,维护帝王一统意志。他们两位都是在专制一统帝国建立后设计“大一统”思想体系。其核心为君权神授。
四、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
第一,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第二,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
第三,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 第四,二者学风不同
五、帝国文化的固守和外拓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世界文明史的最大主题。秦汉帝国同时采取静态与动态,固守与外拓的两手政策,前者的标志是修筑长城,后者的标志是开辟丝路。
六、佛教传入和道教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答多。它领悟到苦、集、灭、道“四谤”以及“十二因缘”。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故称中国佛教“祖庭”。3 道教的基本信仰――“道”被释作宇宙本原。
七、文史创作和科技成就 秦汉帝国以农业立国,重本抑末,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都达到相当高度。包括一人一牛、隔年轮种、对粮、菜、桑、麻的栽培过程的详细叙述、水利。2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
一、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主潮。所谓“名教”,即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礼教。王国维将春秋战国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能动时代”,将两汉视为“思想凋敝”的时代,将六朝至唐代视为 “受动之时代”。5 魏晋至中唐间,亦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期。强宗大姓与地域的结合十分明显,郡望和氏族谱在当时成为重要的文化要件。大姓如瑯琊王氏、颖川庾氏、谁都桓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渤海高氏之类,先后掌握军政大权。
二、玄学与魏晋风度 玄学成为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老子》《庄子》和《周易》“总谓三玄” 玄学在魏晋南朝,成为豪门高族借以自矜并沉潜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继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之后的第三次学术高峰。3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正始时期
第二,西晋“竹林七贤”时期(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第三:东晋、南朝时期,玄佛合流。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时代:通、难、胜、屈,清谈风格。5 这还是一个放诞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做有《酒德颂》蔑视礼教,曾经长醉60天以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这些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即史上所谓的“魏晋风度”。
三、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对于胡文化来说,抛弃旧质,以适应新的农业文明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急务。2 胡文化“汉化”通常通过两个渠道进行
第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第二个途径便是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汉族儒士改造胡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以胡族上层为中介,倡导儒学,建设汉式政权组织以及以农业社会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倡兴文教。隋唐时期的汉族,是受容了鲜卑等胡族的新汉族。隋唐皇室便有胡族血统,如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四、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汉代经学嬗变为魏晋玄学,其中心区域在洛阳一带。秦汉帝国的文化整合以中原文化为本位,大量汲取南方文化的成分;而隋唐帝国的文化整合,则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分治、中原文化的特殊历史演变,转而以南方文化为基础,融汇北方文化。
五、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广泛流播,其重要物化成果有二:其一是寺院的广为兴建,其二是巨型石窟造像(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道二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兴建,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关(梁武帝萧衍)3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灭佛,与以后的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佛教史上称为“法难”。隋唐时期还是中国佛教宗派创始、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三论宗(法性宗)创始于隋唐间的吉藏,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于唐代的玄奘。5 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6 唐朝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设有太学。
六、隋唐盛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全盛佳境。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的“文景之治”,二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3 隋唐盛世的辉煌气象:京都、帝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祖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运河 隋唐时期,敦煌地区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冲。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律宗太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现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就是生动的历史见证。6 科技的传播是隋唐文化对远西的主要影响之一。
七、科举制度 系统的科举制度创设于隋,以分科举士而得名。2 唐代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和墨义。进士科在考试策论和帖经之外,诗赋成为必考的重要内容。武则天亲行殿试,此制后代沿袭。殿试的实质在于“君师合一”。5 自隋唐始兴至晚清昭废,科举制度实行约1300年。
八、文史自觉 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文史走向自觉。魏晋间的散文也多有佳篇。诸葛亮的《出师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所谓“惊人文字,千秋涕泪”。至唐代前期撰《隋书●经籍志》才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4 这一时期还出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刘知几的《史通》。5 杜佑编纂的《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第六章近古文化的定型
一、唐中叶的文化转折
史家普遍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二、渗透神机的新儒学――理学 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2 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继周敦颐、邵雍之后,张载、程颢、程颐真正奠定了理学的坚实基础。至于张载关于“心统性情”,“天地之性”,“德性所知”等伦理学问题的思索,都成为后来理学家们关切的重大命题。5 理学发展到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重要的是,朱熹将“理”推绎为政治哲学。7 在这里,朱熹提出了精神修炼的方法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生,二是理学家所推崇的“孔颜乐处”,三是张载在《正蒙●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四是所谓的“浩然正气”。
三、文化的雅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韦庄《女冠子》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苏轼尤为推崇王维,他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四君子:梅、兰、竹、菊 四大书院:嵩阳、乐麓、睢阳及白鹿洞。6 米芾以“石痴”著称。
四、俗文化的展开 《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仔细察看画中人物,可以发现各色人。宋人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即可与《清明上河图》相互印证。市民文化的发展,导致宋代城市出现了迎合市民口味的娱乐场所――瓦舍,每一瓦舍都有若干专供演出的圈子,史称“勾栏”。“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分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大家。
五、文官政治的建立 文官政治的基石――科举制 宋代重视文官政治,与开国君主宋太祖“性好艺文”,宋太宗“锐意文史”大有干系。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 在标榜“右文”的宋代,文官待遇之高,地位之隆,为中国历史之罕见。5 台谏制作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举措。
六、文化中心的南移 1 靖康俘获徽宗、钦宗 经济中心的南称为文化中心的南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大词人如晏殊、柳永、欧阳修等,都是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都游历于江南。唐至北宋,洛阳成为学术中心,南宋时期转移至福建。
第七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
一、辽、夏、金、元: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1 在许多时候,用武力取胜的一方往往从失败者的文化里吸取更为丰富的养分,否则胜利者将面临惨败的现实,这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2 相对而言,蒙古人的汉化历程要缓慢得多(例外:忽必烈)
二、帝国体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从元代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回回族。就中国文化史而言,马可●波罗历史地成为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三、元曲的兴盛 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大都以南曲为主要艺术形式。2 元曲使中国真正步入戏剧大国的门槛,并享誉世界。
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最高的时期。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了地磁影响指南针这一科学论断。《梦溪笔谈》 3 中国是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目的的最早的国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英宗年间陨石的记载,比西方早700余年。5 德国数学家称秦九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科学家萨顿认为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世界数学界,“大衍求一术”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6 《农桑辑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郭守敬不仅是优秀的水利专家,而且是卓越的天文学家。他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了更为准确的《授时历》,运用时间长达360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元代医学的成就令人瞩目,发展为十三科。元代纺织业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棉花广泛种植。
第八章 晚清帝国文化
一、古典文化的集成 明清两代,中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始于清康熙年间,被康有为称为“清代第一大书”。3 《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属于类书,《四库全书》属于丛书。4 在中国文化史上,《永乐大典》确乎是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5 《古今图书集成》遂成为现存的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虽然绝比不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规模,但与约3500万字的《大英百科全书》比较,仍可称为煌煌巨㠸,因而在国外有“康熙百科全书”之称。清代朴学脱颖而出,成为乾嘉时期的主导学术。8 以故顾氏被称为朴学的开山大师。客观而论,清代朴学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与考据工作,对于学术文化的传承不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极端皇权与文化专制 鲁迅将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喻为“脍炙人口的虐政”。2 明代文网的编织者是朱元璋。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桎梏。
三、理学的嬗变 初明时期,是理学的“述朱期”。陈献章是明代理学家中第一个大胆“通禅”的人物。3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王学又叫“心学”,因为王守仁把“心”视作第一性的、本原的东西。王守仁“心学”的主旨是“心即理”说和“致良知”说,其实行路径是“知行合一”。5 王学极一时之盛,成为明代中后期的“显学”。到了泰州学派,这一层意味则更加明朗,并对礼教教条提出某些尖锐的批评和嘲讽,形成一种有悖于纲常名教的异端色彩。功利主义是泰州学派另一富于战斗性的思想,它直接针对理学禁欲主义。8 泰州学派正是这种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代表。9 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四、启蒙新声 顾炎武明确区分“国家”和“天下”两个概念。黄宗羲认为,天下与君主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3 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主张以法制来抑制君权。4 黄宗羲提出设学校以监督朝政的思想。明清启蒙浪潮还大力提供实学精神。实用理性是中国文化的的特征之一。徐光启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清初启蒙思想家们极力从复兴儒学的立场出发,高扬经世致用的旗帜。黄宗羲认为,儒学本质上是经世致用之学。清初另有倡导实学的“颜李学派”,其领袖人物颜元、李塨。
五、耶稣会士来华有东西方文化交流 当利马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明朝末期。2 利马窦堪称西方“汉学家”之先驱。汤若望所著《远镜说》标志着西方光学正式传入中国。4 至今沿用的阴历就是崇祯历法。中国的绘画、建筑、戏剧、诗歌、陶瓷丝绸及典章文物,风磨于南欧和西欧,被称为“洛可可艺术”。
六、郑和七下西洋与“迁海令” 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世祖忽必烈曾发动远征日本列岛的战争,但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以武力征服海外国度的尝试。2 民间流传的“三保太监下西洋”,便是发生于明朝初期。3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了政治目的远航,一是为了寻找不知所踪的明惠帝,二是为了向海外炫耀明帝国的强大国力。为了对付郑成功的抗清斗争,清廷于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5 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七、市井口味与小说丰收 苏州是清代前期传统工商业水平的最高代表。一位在清代前期游历过苏州的法国人,称苏州是“高级趣味的工艺和风靡全国的风尚的策源地。市井文化的繁荣,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4 金瓶梅 “三言”、“二拍”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它们分别是历史小说,侠义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的典型代表。《三国演义》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是中国历史长篇小说最杰出的巨著。7 《西游记》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清代小说也有所谓四大流派,即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拟古派,《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派,《儒林外史》为代表的讽刺派,《三侠五义》为代表的侠义派。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经世实学 对于道咸间学风之变的社会背景,那一时代成就最大的经世学者魏源。2 清中叶提倡议政最力者是龚自珍 澧运、盐法、河工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三大政”。魏源根据《四洲志》等材料,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5 注意探讨本朝掌故,纂修当代史,是道咸间学术的又一特色,其创始者是魏源。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是中国“古学”通往“新学”的桥梁。
二、兴办“洋务”与“中体西用”模式 19世纪60年代伊始,中国出现了一股模仿西方工业化模式,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实业一体化浪潮,为“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把中体西用的概念说得最为清晰,把中体西用的内涵阐述得最为充分者,莫过于张之洞。
三、近代文教机构的兴办与知识分子形成。书院改制与新式学堂的设立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线。2 在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者为《申报》。在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的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4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四、从“维新”到“革命” 1 康有为《大同书》 维新派的另一员健将,是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3 严复被时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者”。孙中山借鉴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五权分立”学说。五、五四狂飙 青年胡适亮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2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开山之作。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高度称赞《阿Q正传》这部讽刺写实小说是世界的。4 北京大学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堡垒,而且是科学精神的摇篮。
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发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思想。
七、文化论争
1923年春,又爆发了著名的以人生观为主题的科学与玄学之争。
八、汉字改革
20世纪80年代编出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录汉字3500个。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学7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