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液病患者麻醉新进展
血液病患者麻醉新进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麻醉学教研
室)广州 510632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Jinan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Guangzhou 510632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近几十年来,由于免疫学、病理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大量应用于血液学的研究,使人们对这些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治疗的方法更加有效,生存预期逐步提高。血液系统疾病又常常导致其他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因此血液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并发其他系统疾病而需手术患者也大量增加。这些疾病势必给麻醉的管理和选择带来困难,甚至威胁病人生命。本文就近几年来几种血液病患者麻醉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镰状细胞疾病与镰状细胞素质
(一)病理生理
由于11号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的一个核苷酸被替代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的疾病。β-珠蛋白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产生血红蛋白S(HBs)病[1]。
镰状细胞疾病是纯合子状态,红细胞内以HBs为主,HBs与氧的亲和力低,在脱氧的条件下相互聚集成为溶解度很低的多聚体,使红细细胞扭曲成镰状细胞。镰状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容易被破坏而引起溶血性贫血。由于变形能力差阻塞微循环导致急性和慢性组织损伤,阻塞大血管导致器官梗死。由于血管内溶血导致总胆红素升高,体检可见轻微黄疸。镰状细胞素质是杂合子状态,只带有1个镰状细胞基因。在美国黑人中的发病率是8%,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大多数人能正常生活[6]。红细胞内HBs常在20-40%之间[6],由于浓度较低,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发生镰变,也不发生贫血,临床无症状。镰状细胞素质常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联合存在,如HBc,此时临床表现与镰状细胞疾病类似。如与HBF联合存在则镰变减少,症状较轻。虽镰状细胞素质被认为是良性的,但在极度生理状态下发生猝死风险增加。镰状细胞状态发生血管阻塞的病理生理很复杂,所有在镰状细胞疾病下发生的终末器官损伤都可在镰状细胞素质发生。缺氧、低温、低流量及酸中毒皆引起红细胞镰变。镰变对机体的影响包括:a.血管阻塞及血栓形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b.对心、肺产生严重影响。镰状细胞病的病人在20岁时即出现左心室肥大及心脏扩张。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发生肺梗死及肺不张。尸检已发现肺循环的血栓栓塞。急性肺梗死可引起“急性胸痛综合征”,其特征是发热、,胸痛、,白细胞计数升高、,胸片出现肺浸润征、动脉低氧血症。生理研究表明有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和动静脉分流。大约30%的镰状细胞病的儿童肺动脉压升高,在成人,肺动脉压升高与死亡率明显相关,肺动脉压升高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血管内溶血导致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起了重要的作用[7]。Katherine
C.Wood的研究指出长期溶血引起的NO的合成与代谢异常是镰状细胞疾病血管病的主要原因[9]。其他机制包括慢性低氧血症、慢性血栓栓塞、无脾症、实质器官和血管内的镰状细胞隔离。肺动脉压升高早期是可逆的,随年龄增长血管发生病变发展为不可逆[7]。c.脾脏、脾脏曲折的内部结构和缓慢的血流促进了红细胞的去氧和停滞,导致镰变,血管阻塞。虽然自发性脾梗死发生年龄较早,但还是可能脾肿大扣留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脾隔离危象。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6g/dL,这种病人须紧急脾切除d.肝胆,肝内镰变引起疼痛性肝肿大。肝转氨酶常升高。发生色素性胆石症的危险增加[5],e,肾脏,肾髓质环境的缺氧,高渗,低PH值,所有这些都易导致镰变和血管阻塞,进而引起肾髓质梗死及至肾乳头坏死,反复发生血尿。排等渗尿反映肾脏已失去浓缩功能。f骨。营养血管阻塞引起骨坏死。30-40%的患者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其中的17%需行全髋关节置换。骨髓坏死及随后的骨髓分离产生肺栓塞。
(二)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术前评估包括有无血管阻塞症状,发热,感染,脱水以及一些后遗症,特别是肺部后遗症[10]。镰状细胞贫血病人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输液,控制感染,使血红蛋白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手术来决定是否需要术前输血。建议在行大手术时进行部分交换输血,通过使循环中HbS低于30%来减少镰变[1]。交换输血与普通输血不同,交换输血是一种快速(1-4小时)花费相对少减少HbS比例,增加HbA浓度的方法。15-20mL/kg浓缩红细胞置换大概10-15mL/kg的全血。它还能够降低血液粘滞度[1],增加携氧能力,降低镰变趋势[2]。输血的目的是为了使红细胞比容达到35-40%,正常血红蛋白达到40-50%[1]。虽然对接受麻醉的病人进行交换输血的益处没有得到完全证实,有人报道,输血的危险和并发症超过了可能的好处。但肯定的是,对镰状细胞危象是有帮助的[1]。对于心肺转流的病人,Harban[8]等报道成功在不进行交换输血的情况下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矫正手术的心肺转流。心肺转流时的应激,低温和通过心肺泵时的低流速都促使了镰变和溶血,血管阻塞等其他的并发症的发生[1,3]。心肺转流有关的危险包括两个,低温和使用心脏停搏液时可能发生冠状血管内的镰变。他们的做法是:使用中低温,避免在心肺转流前降温,心肺转流后把温度降至34OC。为了洗出所有在冠状血管内的细胞,首先使用温停搏液,直到洗出所有冠状血管内的细胞,然后使用5OC的停搏液灌注。为了保证在与病人的血混合时的良好氧合,在心肺转流前使预充液的氧分压高于50kPa。通过使用胶体,、晶体液和浓缩红细胞的预充液,病人的镰状细胞负荷降至8%左右。虽然还没有关于心肺转流时安全的镰状细胞负荷值,但其他手术时为小于30%。由于心肺转流时预充液对病人血液的稀释作用,能够使镰状细胞负荷降至比较安全的范围。术前须检查心电图和胸片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假如术前心电图显示有肺心病的证据,须作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成像以进一步估计心室功能。
镰状细胞疾病常需进行的手术有:脾切除,胆囊切除,全髋置换术。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皆可[10]。区域麻醉具有扩张血管和提供良好镇痛的优势。全麻能够提供良好的氧供。全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不张,但研究表明,其发生率与麻醉无关,而与手术部位有关,上腹部手术发生率最高。麻醉的实施似乎比选择更重要,应该更加注重麻醉的管理。术中避免引起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降低和低血流状态的因素,如止血带的使用和手术体位的影响,使用止血带应该列为禁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引起低温,高温,甚至轻度的低氧血症,低血压,低容量,适当输液和相对高的吸入氧浓度(>50%)。动脉置管以便于采血做血气分析,中心静脉置管监测血容量[1,12]。所有术中使用的液体必须加温,根据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进行液体治疗和麻醉维持,通过定期动脉血气分析避免缺氧和酸中毒。Mohamed
A.M.Youssef[13]报导镰状细胞疾病病人对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使用保守输血法使病人正常血红蛋白≥100g/L,术中反应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由于术后疼痛较轻,输液少和早期的活动,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传统手术胆囊切除术[13]。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围术期死亡发生于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并发症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为避免这类并发症,术后支持性氧疗,充分镇痛,肺部理疗,早期活动是必要的[4]。良好的围术期管理需要麻醉师与其他多学科专家的合作[10,13]。关键是避免低氧血症,低血容量,高血粘滞度,酸中毒,低血压和低温[10]。经验表明,当HbS超过总血红蛋白的50%时会发生临床血管阻塞危象。
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一)病理生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可同时有血小板,白细胞的增多[16]。发病率1.9-2.6每1000000人[17]。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平均年龄56.5岁[18],男性多于女性。97%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有JAK2
V617F突变,JAK2 V617F突变的发现使我们能够知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分子学发病机理。JAK2
V617F阴性的病人,JAK2外显子突变为阳性[19,20]。但其在诊断中的作用还不清楚[14]。JAK2突变等位基因负荷超过75%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对JAK2V617F等位基因负荷进行量化可能是PV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的很好的分层依据[2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部分病人无症状,只在筛查或因为其他疾病检查时而被诊断[18]。常见症状是腹痛25%,头痛和瘙痒21。8%,呼吸困难和眩晕6%。血管充血,内皮损伤,血小板第3
因子减少及功能异常、血块回缩不良致出血倾向。血小板增多、血流缓慢而血栓形成,表现为栓塞症状。血容量增多,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而组织缺血表现[23]。虽然发生动脉血栓形成的病人的血红蛋白,总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容量比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病人高,但这些因素与动脉血栓形成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15]。血小板计数正常也可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反复静脉放血的病人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18]。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容量,血小板计数无关[18]。大血管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高血粘滞度[15]。高尿酸血症可产生继发性痛风,肾结石及肾功能损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正确诊断一直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按红细胞单位公斤体重容量(男>36ml/kg,女>32ml/kg)或单位体表面积容量,有按红细胞比容的(Hct男>60%,女>56%)或按血红蛋白量(男>185g/L,女>165g/L)[21]。
(二)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术前准备重点在器官功能的评估,降低血液粘滞度。虽然血细胞比容与血栓形成和出血无关,但是血细胞比容降低伴随血液粘滞度的降低减少了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改善了器官循环。血管功能的修复减少了出血倾向。因此术前推荐维持血细胞比容男性低于45%,女性低于42%孕妇低于36%,血小板计数低于400×109/L[22]。血栓形成与年龄大于65岁,血栓形成史明显相关。发病率与年龄大于65岁,血栓形成史,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吸烟,以前有出血和脾切除明显相关。年龄,病程和出血史与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相关。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与大出血无关。血小板活性而不是血小板计数是血栓形成事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禁忌区域麻醉,宜选择全身麻醉。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24]:
①手术前通过血液稀释采集适量自身血储存,一则可以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压,二则术中可实行自身输血。②术前尽可能纠正维生素缺乏或其它凝血因子缺乏。③因病人有出血倾向,故多采用全身麻醉。全麻实施气管内插管时,应强调保护口咽喉和气管粘膜,以防损伤出血阻塞支气管引起窒息。④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液病病人更适宜,但应控制药量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⑤麻醉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CO2
浓度,以及早发现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⑥术中可应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100mg
单次静脉缓慢注射,可改善毛细血管功能状态,使出血倾向好转,并可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减少血管通透性,提高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
三、血友病
(一)病理生理
它是一种性连锁出血疾病,由因子Ⅷ和因子Ⅸ缺乏引起。仅次于血管性血友病,它们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病。分为A型和B型。A型血友病是由于因子Ⅷ缺乏。B型血友病是由于因子Ⅸ缺乏。血友病血小板功能正常。小的割伤和擦伤不引起过度出血,但是,关节出血可导致致残的长期后遗症,发生率从高到低为膝关节,肘,踝,肩,髋和腕。一些病人描述在关节出血前2小时有发热,刺痛,不安,焦虑的预兆。肌肉血肿也常见。由于腰大肌血肿引起下腹痛而以假定的阑尾炎手术。专业的超声检查可避免这种误诊。舌出血和气道周围肌肉出血可迅速阻塞气流,要求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血尿常见,此时应避免使用抗纤溶药,否则可妨碍上尿路血栓的溶解引起阻塞。鼻衄仅发生在中重度血友病。大约四分之一的血友病患者死于颅内出血。反复关节出血导致关节不稳,最终导致慢性滑膜炎和大关节僵硬[29]。父母采取的避免受伤的保护性措施导致心理后遗症和青年时的反应性冒险。过度的经济负担产生巨大的社会混乱。正常凝血因子活性的5%为轻度血友病。这种病人常在成人后才诊断。正常凝血因子活性的1-5%为中度血友病。因子Ⅷ,因子Ⅸ低于正常的1%为重度血友病。
(二)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手术要求病人的血浆因子Ⅷ浓度达正常的80-100%,术后30%以上持续10-14天。这个浓度对于行广泛性的骨科手术建议延长期限(4-6周)。B型血友病手术要求血浆因子Ⅸ凝血活性达正常的60%,术后10-14天至少20%。A型血友病只需用去氨加压素,对轻中度病人可使因子Ⅷ凝血活性增加2-4倍。重度患者对去氨加压素无反应。择期手术在术前需进行去氨加压素试验性治疗,以确认合适的因子Ⅷ浓度[30]。当去氨加压素不能使因子Ⅷ升高到合适水平时,应使用浓缩液或冷沉淀提供因子Ⅷ。替代的量直接从病人的缺乏量计算:每公斤体重输一个单位可以使血浆因子Ⅷ凝血活性增加2%。因为所需的量大,新鲜冰冻血浆不能提供足够的因子Ⅷ。B型血友病需要同种异体血制品作替代治疗。去氨加压素不影响因子Ⅸ的血浆浓度。因子Ⅸ的半衰期(约24小时)远超过因子Ⅷ(约8-12小时),术后无需频繁补充因子Ⅸ。但是因子Ⅸ的生物利用度是因子Ⅷ的一半。每公斤体重输一个单位只可以使血浆因子Ⅸ凝血活性增加1%。术后需60%的水平,40%的水平需维持几天,最少20%的活性需达到14天。大的骨科手术应当更长时间的补充因子Ⅸ。因为因子Ⅸ的目标水平明显低于因子Ⅷ。新鲜冰冻血浆对某些轻度B型血友病可提供良好的替代。持续输注因子Ⅸ好于每天一次静脉注射[28]。原因在于有两点:a大手术时,持续输注减少30-60%的因子Ⅸ,减少了费用。b避免了因子Ⅸ水平的剧烈波动,减少了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另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液也可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液应用后可发生深静脉血栓伴或不伴肺栓塞和其他血栓后果。有些中心在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液的同时,皮下应用肝素,8小时一次来防止血栓并发症,即使是大的手术。重组活化因子Ⅶ适用于有抗因子Ⅷ抗体的血友病患者,它通过与内源性组织因子相互作用使血液凝固,大剂量可激活血小板,促进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化[25]。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和重组活化因子Ⅶ的应用使适合无抗因子Ⅷ抗体的血友病患者的手术,有抗因子Ⅷ抗体的血友病患者也能进行[27]。
麻醉的选择应禁忌硬膜外和脊髓麻醉,在围手术期维持正常因子Ⅷ水平,中重度血友病患者行四肢手术可用外周神经阻滞[26]。因子Ⅷ的半衰期为8-12小时,需要重复或持续输注来维持合适的血浆水平。1U/kg体重可提高血浆因子Ⅷ水平0.02U/ml。止血的最低水平是0.3U/ml,严重的关节和肌肉出血最低水平是0.5U/ml
,大手术或危胁生命的手术如颅内手术的目标水平是1U/ml
至术后10-15天[26]。麻醉的基本原则:首先,咨询经验丰富的血液学家。其次,避免肌肉注射药物,术前一周不可服任何含阿斯匹林的制剂。第三。应将小手术尽量靠近大手术以避免昂贵的反复替代治疗。第四,口腔手术鼓励附加应用抗纤溶药如氨基乙酸和氨甲环酸。第五,手术需安排在一个星期的头几天做以提供最佳的因子检验的实验室服务,同样,在手术开始前保证有足够的替代因子,以及术后两个星期的用于维持正常凝血水平的替代因子。最后麻醉医师作为病人临床组的一部分必须积极保持与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和血液学家的沟通。
四、血管性血友病
(一)病理生理
血管性血友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异常的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疾病[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是由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分泌的一种多聚体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在600Kd-20百万道尔顿之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单聚体分子量250K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储存在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和血小板的α颗粒。凝血酶使血小板释放,组胺使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固定于内皮下。完整的内皮阻止内皮下与胶原结合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脉管系统内循环的血小板接触。血管损伤破坏了这个屏障,于是结合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暴露于循环中的血小板及其表面的糖蛋白受体GPIb。血小板的粘附启动了凝血的血小板阶段,形成血小板止血栓。瑞斯托斯丁霉素是与万古霉素类似的抗生素,易化GPIb-vWf相互作用。所以它也用以检验vWf的活性。vWf对因子Ⅷ有两种作用。首先,它通过两分子的N端以非共价键与因子Ⅷ结合。这种结合保护了因子Ⅷ不会被降解和清除,延长血浆半衰期。其次,vWf辅助了因子Ⅷ分泌。vWf就像交通工具般把因子Ⅷ带到接近血小板磷脂表面使因子Ⅷ更容易的发挥止血作用。血管性血友病分为三型[32],Ⅰ型,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量减少。Ⅱ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质的异常。Ⅲ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完全缺失。Ⅱ型又分为几个亚型。ⅡA型是指选择性高分子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缺乏导致的血小板粘附减少。ⅡB型是指与血小板GpIb亲和力增加。它们自动与正常血小板结合,加速了血小板和大分子vWf多聚体的清除。ⅡM型是指大小分布而相对正常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而血小板粘附明显缺陷。ⅡN型是指与因子Ⅷ的亲和力明显降低。与Ⅰ型Ⅱ型相比,Ⅲ型没有vWf合成。免疫系统缺乏与vWf免疫因子的接触,使Ⅲ型vWd有形成抗vWf抗体的危险。血小板粘附受损引起出血素质。病人有皮肤粘膜下出血,不发生血友病的关节和肌肉出血。瘀斑,鼻衄,伤后小手术后过多出血,月经过多是vWd的特点。由于它的急性时相反应物的性质,vWf的浓度在不同时间变化大。感染,妊娠,避孕药,手术,和其他形式的应激增加vWf的浓度,这种多变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困难。vWd特点就是出血时间延长。虽然vWf缺乏影响因子Ⅷ浓度,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验对vWd不敏感。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表示中度严重的vWd,vWd的确诊需要通过免疫检测抗原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试验。因为瑞斯托霉素诱导vWf与血小板膜糖蛋白Ib结合,血浆中vWf与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程度有关。运用各种先进的试验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vWd。免疫电泳可以辨认各种vWf的多聚结构,成为疾病分型的基础。O型血病人的vWf浓度比其他人低,所以她们可能被误诊为vWd。
(二)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去氨加压素是血管加压素的合成异构体,使内皮释放vWf和因子Ⅷ,使血浆vWf浓度增加2-6倍[33]。是轻中度Ⅰ型vWd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在给要做手术的病人应用之前应做去氨加压素试验治疗,以确定应用后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有适当增加。去氨加压素可用静脉制剂,0.3µg/kg,20-30分钟以上,或浓缩鼻内制剂,每个鼻孔75µg。12-24小时一次,大部分病人不对反复应用去氨加压素产生快速耐药。ⅡA型病人,去氨加压素只释放vWf低分子量单体,因此或者作用短暂或者无效。同样,ⅡB型病人释放大量异常vWf多聚体加速了血小板减少。ⅡM型vWd病人由于是血小板缺陷而不是合成的vWf,需要用正常的血小板替代治疗。Ⅲ型病人无vWf,去氨加压素也就不能释放vWf,需要浓缩血浆替代治疗而不用去氨加压素。包括冷沉淀和商品浓缩液。冷沉淀不能作病毒衰减处理,有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长期患vWd病人可指定捐献者,通过血浆置换提供冷沉淀,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商品因子Ⅷ浓缩液含vWf和因子Ⅷ。她们经过热,溶剂和或洗涤剂处理减少传染危险,因此比冷沉淀更有优势。但是vWf多聚体的量变化较大。进行大手术的病人需要0.8-1.0U/mL的vWf浓缩液。需要的量起决于病人的血浆vWf水平和目标值。需额外增加血浆浓度0.02U/mL约需1.0U/kg体重的因子Ⅷ浓缩液。因此假设初始vWf为零,40U/kg可达到0.8U/mL的目标浓度。术后vWf浓度需维持在等于或高于0.4U/mL,同样,因子Ⅷ需高于0.4U/mL至少5天。vWf和因子Ⅷ的半衰期都是12小时。强烈建议在对vWd病人行大手术时咨询值得信任的血液学学者。患vWd孕妇通常不需治疗,因为妊娠晚期vWf的浓度可增加3到4倍。止血并发症在分娩时并不常见。产后却应该考虑给予治疗,因为vWf的浓度的迅速下降可导致产后出血。禁止选择区域麻醉,应选择全身麻醉。
血液病患者麻醉的关键在于对血液病病理生理的了解和患者术前的疾病的状态及血液病对其他各系统产生的影响。麻醉医师应该与手术科医师,血液病专家及其他各科室的通力合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医师的工作应该延伸至围术期的各个时期,才能保证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略)
第二篇:血液病患者如何做好便秘护理工作
血液病患者如何做好便秘护理工作
血液病患者需要做好便秘的护理,这是因为便秘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的恢复,那血液病患者如何做好便秘护理工作呢?
第一,正确的饮食指导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明确合理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对患者疾病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调整。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进食油炸食物和饮用碳酸饮料。保证每日的蔬菜和水果供应,并要多饮水。
第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预防便秘
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有化疗情况的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时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应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应用药物预防便秘,而且在进食时要不吃甜食,做到细嚼慢咽,避免快速进食过程中吞咽过多空气引起腹胀,而且要多饮水,可以再晨起或睡前喝一杯温开水,有条件的可以加入蜂蜜。
第三,医护人员要做好心理疏导
血液病患者是血液系统疾病,多数难以治愈,所以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失望或绝望的心理,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表达和诉说,尽量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因心理因素引起便秘的几率,并正确引导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身体康复。
第四,做好生活护理
需要卧床的患者或者不能做到自我护理的老年患者,家属要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和锻炼,促进肠蠕动。可以再每天起床或睡前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换毛按摩30次,每日2次,刺激消化道并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阴阳平衡,增加胃肠蠕动。第五,合理使用缓泻剂
血液病患者使用缓泻剂要遵循最小剂量、最短疗程、最合理剂型的原则。每天要注意排便情况,做好记录,如果3天都未排便,就可以适当的使用缓泻剂,对顽固性便秘,粪便干结,排除无力的老年患者可以灌肠,嘱患者养成良好、定时排便的习惯。
血液病患者应该做好便秘好护理工作,缓解便秘痛苦,减少血液病患者的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
第三篇: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研究
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类风湿因子(RF)、血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粘稠度、类风湿因子(RF)、血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对比分析风湿病患者与健康者的各项指标情况表明,为临床风湿病的确诊与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风湿病;血液检验;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类风湿因子;血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
风湿病,广义上指的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是以自身免疫为发病机制,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包括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可造成血液各项指标变化,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困难[1]。为此,我院选取5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液各项指标与健康者作比较,并获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风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双手掌指关节、双肘以及膝关节发生对称性肿痛和活动受限,晨僵,双手呈现为典型的RA畸形。对照组也明确为健康者。观察组患者年龄为5~24岁,平均年龄为(9±2.1)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干燥综合症19例、骨关节炎11例、硬皮病8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例、白塞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对照组年龄为6~23岁,平均年龄为(82±2.7)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置于肝素抗凝管中,采取Sysmex XE-2100型号仪器根据红细胞脉冲高度检测法计算进行血细胞压积检测。采用温氏法检测血沉;选择由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血液粘稠度检测仪检测血液粘稠度;抽取不抗凝静脉血2ml,选择由IMMUNOSTICS,INC.提供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进行类风湿因子的定量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内IgG、IgM、IgA。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血液各项指标分析比较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红细胞压积指标相比较差别不明显,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粘稠度、类风湿因子(RF)、血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风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组疾病。该疾病主要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以及周围相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其中,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2]。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的总称[3]。研究对象中观察组患者均有关节病变和症状,风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生于5~15岁儿童多发。本病常反复发作,急性期后,可遗留慢性心脏损害,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另外,患病者免疫炎症反应程度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器官和组织损伤,严重者影响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安全[4]。因此,准确及时诊断,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损伤,恢复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病是一种以自身免疫系统为发病机制的系统性疾病,可引起机体免疫球蛋白增高即IgG、IgM、IgA增高,诊断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是做自身免疫检测,如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测,其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但也有研究表明,约有5%的健康人群中RF阳性,因而不可作为风湿病的独立诊断因素[5]。本研究中,风湿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血液粘稠度、类风湿因子(RF)、血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与差别显著,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通过风湿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更加有利于了解风湿病血液成份变化,从而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霍继炜.风湿病患者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9):83.[2]潘高茂.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5457-5458.[3]吴肖仙,叶秀仪,冯?髑?.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328-329.[4]杨诗妍.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1):4790-4791.[5]刘健,万磊,冯云霞,等.四种风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外周血BTLA、Treg观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4):509-511.编辑/哈涛
第四篇:市七中教师王飞为杭州血液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
市七中教师王飞为杭州血液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
一位平凡的梁园人,即将拯救一个陌生人的生命;一个瞬间的决定,带给了一个濒临灭亡的家庭重生的希望;一颗赤诚的心,彰显着梁园大爱„„
2月23日注定是一个让我们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商丘市第七中学七年级6班班主任王飞老师将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健康的细胞将被植入杭州一位危重患者的体内,实现生命重生的伟大意义。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了王飞教师,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英雄般的大义凛然和豪迈气概,我们也没有听到视死如归的豪言壮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听到的只是一位平凡的梁园人的平凡故事。在他的普通的外表下,掩盖的是火一样赤诚的心,他的不苟言辞,他的腼腆的微笑,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惶恐和不安,让我们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梁园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梁园品质,这才是真正的梁园大爱,爱得那么深沉,那么炙热。
这一义举,让商丘和杭州两个本不相关的城市紧紧联结在一起,这一义举,将两个本不相识的家庭联结在一起,这一义举将商丘好人的火炬继续传递、发扬,传递到祖国的每个角落,发扬到每个人的心中。感动,赞扬,学习,一瞬间,所有人类的优秀品质在这里凝结,向好人学习、向梁园致敬的声音不绝于耳。层出不穷的好人现象让梁园这块土地变得温情脉脉,一个又一个善良的举动让这个城市越发熠熠生辉,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我们迫不及待地去揭开这好人现象背后的故事。。。
王飞老师是一位敬业爱岗、乐教爱生的热血青年,是梁园区默默奉献的教育系统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的思想里,踏实工作,无私奉献,教好每一位学生,尽好教师的本分,这就是全部生命的真谛。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做出了让80万梁园人都为之自豪的事情。说起事情的经过,王飞老师就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
事情要追溯到8年前的一天,王飞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了中华骨髓库的网页,顿时心中萌生了加入爱心志愿者的心愿,当时,就是图个好奇,就这样,王飞成为了一名爱心志愿者。一晃几年过去了,2013年11月的一天,王飞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骨髓恰巧与浙江省杭州市一名陌生的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相符。没有丝毫的犹豫,王飞立即同意了对方的要求。经过繁琐的体检后,他被告知血型匹配成功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王飞心里格外激动,因为他知道,他的一个平凡的举动将要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朋友后,得到了更大的支持。
2月21日下午4点,商丘市七中全体师生他举行了欢送仪式,并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红红的标语上写着:衷心祝愿王飞老师捐献成功,早日凯旋。又一个商丘好人的优秀事迹在这里起航了。
“捐献骨髓血型匹配成功,给了我一次挽救别人生命的一机会,不是每一位志愿者都能拥有这样的机会,为别人点燃了一盏希望的明灯,照亮了别人,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所以,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我相信不论任何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只希望患
者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爱心志愿者行列之中,做一位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人。”王飞微笑着告诉记者。
王飞,男,1979年1月出生,回族,2000年7月,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2000年12月分配到商丘市第七中学任教班主任。2006年获得梁园区文明班主任;2010年获得商丘市优秀班主任;2012年获得梁园区优秀团干部;2013年获得梁园区文明教师,这些荣誉向我们说明,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王飞一直都是一位严于律己,爱心奉献的人。
“王飞同志平时工作认真、乐意助人,学校得知他要给一位陌生患者无偿捐献再造干细胞这种好事时,感觉并不意外,因为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作为校方我们坚决支持王飞同志这种舍己救人、大爱无疆的高贵品质,我们召开欢送会,为他鼓劲、加油。号召全体师生向王飞同志学习,学习他关心他人、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并且,我们全体师生会把这种优秀品质一直传递下去。”商丘市第七中学校长夏朝谦向记者介绍说。
“王飞同志是我校一名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青年教师,担任七年级6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课的教学任务。自从他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勤勤恳恳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平时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分内分外的工作,只要安排给他都能愉快接受,并尽最大努力去圆满完成,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一位同事这样评价他。
“近年来,梁园好人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个个光辉的形象在梁园高高树立,这和我们梁园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梁园区多年来加强群众精神文化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大范围、多渠道地号召群众宣传好人、学习好人、成为好人,这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有情有义是咱们梁园人的精神特质。王飞同志成为梁园区教育系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这是商丘市第七中学全体师生的光荣和骄傲。王飞同志即将要奔赴郑州,踏上爱心之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飞同志的模范行为将会在商丘市梁园区掀起新一轮的爱心热潮,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支持公益,奉献爱心,让爱的火种薪火相传!
“人道,博爱,奉献”是宝贵的红十字精神,王飞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的精髓。近年来,梁园区在全区深入开展“最美梁园人”系列活动,梁园区教体局党委大力加强全系统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严格贯彻执行局党委的号召,坚持紧抓不懈的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立德树人,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校师德师风取得可喜的提高。
王飞同志的义举更加突显了梁园教体局紧抓师德师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此,商丘市七中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向王飞同志学习的活动。学校全体师生结合学习王飞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学习宣传好自己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他热心公益、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
梁园区将对像王飞同志这样热心公益,具有爱心的优秀同志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全力为他们排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这是爱的无私奉献,这是人间的和煦春风,这是生命的无尽源泉!愿咱们身边不再没有心的沙漠,愿咱们的世界不再有爱的荒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必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首爱的奉献为王飞送去爱的祝福,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第五篇:口腔医学新进展心得
口腔医学新进展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口腔医学新进展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拓展了视野,同时也让我认识了几位风格迥异但同样知识渊博的老师。这门课程虽然授课时间比较紧促,但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多个学科,不仅包括口腔专业的新进展,还包括信息技术的新进展,这是我们我们临床常用的,却是不懂所以然的盲区,更不要说最新的动态及国家发展的方向了,这次课程的学习真是大饱眼福。
口腔医学与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和工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将最新技术结合至临床,往往会带来口腔医学的新时代,如种植体、烤瓷冠等。因此,3D打印机引入口腔临床治疗,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石膏模型的存储与复制:
用印模材对牙齿取模、灌注石膏,获得牙齿的形态结构,是现今口腔临床中的常规操作,也是口腔医生、患者、技师的沟通工具。通常,牙齿石膏模型会装至一个匣子中,保存在储藏室或运往义齿加工所。取模操作如此之频繁,口腔科医生每年都会处理成千上万个石膏模型。在如今寸土寸金的时代,牙科石膏模型不仅占用了诊所大量的空间,且对以往病例的石膏模型进行查找也十分不方便。利用成像技术与3D打印机,就可以解决这一头痛的问题。石膏模型制成后,可将其形态扫描至计算机,并由成像系统建立“虚拟牙科石膏”3D打印机的引用,可极大地节约诊所的空间,方便对患者既往牙科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正畸前后的治疗效果。如果石膏模型在送往义齿加工所途中出现缺损,也不需重新对患者进行再次取模。
打印精密的修复体:
牙齿修复体的精密性向来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一领域,3D打印机也将会表现出色。口腔医生在对牙体进行预备后,即可利用影像技术对牙齿、牙列进行三维重建,在计算机中获得精准的口腔模型。CAD与3D打印机进行结合,医生或技师可在“虚拟牙科模型”上模拟制作嵌体高嵌体等精密修复体,将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
牙颌固定夹板的制作:
牙颌固定夹板,为牙齿或骨骼提供稳定或支持作用或组织骨折或受损结构运动或移位的任何器械、器具或装置。如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前移调位、关节松弛,夜磨牙症,外科等。
其中,外科夹板常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中,提供牙齿的阳性印模,确立理想的上下颌咬合关系。如果没有夹板,则在手术中很难判断预期的确切颌骨位置及咬合关系。夹板也被认为可增进手术治疗后的稳定性,特别是上颌分块截骨术的病例。利用CTakCBCT影像技术获得的3D数据,正颌外科医生联合正畸医生对术前、术后的咬合情况进行分析,并在颌面三维重建模型上模拟设计夹板,最终设计交由3D打印机进行打印。
颌面部重建钛板的制作:
重建钛板的内固定在颌骨缺损、颌面部骨析、骨髓炎、良性或恶性颌面部肿瘤的治疗中经常使用。颌面部三维模型重建后,术者即可在“虚拟模型”上模拟手术中需要截骨的区域、固定的区域,并设计重建钛板的形态。利用CAD技术设计的个体化钛板外形将于骨面形态精确吻合,术前交由3D打印机进行打印。颌面外科医生术中无需对钛板进行预弯处理,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钛板的修复强度。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层状后逐层堆积成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和模拟等各个阶段。在口腔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应用于各个专业,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在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口腔内科及正畸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支持3D打印的材料还比较有限,主要是液态树脂、蜡、金属粉末等,但我们可以展望,在口腔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口腔三维成像技 术、3D打印的组织工程支架、冠桥、个性化托槽等进一步的研究,不仅给我们观念带来革命,同时对于口腔临床也会带来颠覆性的发展。3D打印机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不仅限于此,如制作安放正畸托槽的导向器、种植牙手术导向板、试戴贴面等,3D打印机与组织工程相结合,还可制作与自体组织无排斥反应的赝体。3D打印机在方便医生的同时,也方便了患者,如在正畸保持器破损或丢失时,患者可以根据医生提供的数据,使用家用3D打印机就可以打印保持器,暂时佩戴。3D打印机在未来口腔治疗中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短短几节课的学习,理论知识逐渐增强,科研视野不断拓展,在未来的工作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守我们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做一行,敬一行,爱一行,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领悟书本的精髓,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每天进步一点,争取早日达到更高的层次。因为医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的学科,我们医生就要做这方面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道德家”。如果说建议的话,不妨再加些医学伦理及医学艺术修养方面的课程,让大家通过这个课程班不光在专业上有所提升,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
希望现在的医疗新器械、新技术、新理论能带给大家全新的生活,同时通过了解相关知识,能健康生活,预防疾病。课程学习虽然结束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浏览网站、参加活动不断学习新的医学新进展的知识。为做一位合格、优秀的口腔医生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