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

时间:2019-05-15 08:0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

第一篇: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对于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两个人对修辞学的定义来分析该作品的语言特色。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王希杰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经典地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而且还在于它准确地真实地描写了战后美国反正统文化青年的语言习惯。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寻《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来剖析该作品语言的成功之处。在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中提出了三组理论范畴:“四个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隐性”。“四个世界”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一组修辞范畴。它理论的概括了与修辞有关的一切因素(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及诸多因素之间尤其是语言世界同其他三个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明了修辞实际上是语言、文化、心理、物理四个世界的统一体。《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评论家们视为二战后美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真实的物理世界。“我认为文化不能同国家的其它事物相提并论,无论如何,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人眼中,美国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这一论点出自美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诺曼•波德霍尔泰之口,它曾一度成为美国人对于美国文化的普遍看法。对与一个民主国家的声誉来说,这给大众留下了一面是粗俗低下一面又是单纯天真的双重印象。因为艺术已被描绘成乡巴佬的小把戏或其它无足轻重的事物的派生物,与当讨颇为流行和时髦的审美评价标准——欧式风格的文化与艺术——相对照,美国及其自身的努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实践。但是,在战后岁月里,上述主张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由求新猎奇而带来的自豪感成为了美国文化世界的主流声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反正统语言,正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文化在语言上的真实反映。评论家们一般地认为,反正统文化运动是战后美国青年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对传统的主流价值标准的反叛和挑战,也是对于战后美国社会道德认同的一种冲击。他们主张和平,倡导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身着奇装异服,追新猎奇,满嘴的粗俗言语,迷恋于毒品和摇滚乐。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本)的前言中写道:“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霍尔顿的粗俗语言和奇言怪句彰显出对虚伪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塞林格的小说蕴藉着对美国正统文化标准反叛的主题并且展示了他所处的特定年龄群及社会阶层的语言特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反正统性。塞林格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反映了20 世纪中期美国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对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意外的推动作用。而在心理世界上,40 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塞林格多次脱离社会、遁迹世外,最后隐退到新罕布什尔州乡间山顶上的一所小屋里,潜心研究东方佛教,这样的消极遁世行为正是他的心理世界的反映。所有这些都准确地在作品的反正统语言上得到了体现。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二组修辞范畴。为了寻找到一般的抽象的规律,修辞研究必须从一般的、理想的状态出发,必须运用理想化的方法。但是修辞不能回避现实;现实是:一切都是对理想状态的变异和偏离,不过程度不同罢了。“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手段。在王希杰看来,“偏离”其实是语言的本质,“零度”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出来的理想化的语言形式,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根本不存在“零度”的标准化语言,实际存在的只有“偏离”。“偏离会使人产生惊讶的感受,而令人惊讶的效果正是修辞学的目的。”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小说中,大量典型化的俚语的使用正好体现了语言“偏离”的本质。霍尔顿大量的使用了俚词“old”,将它几乎加在了所有的人名前。校长被称为“old Hass”,因为他是一个伪君子;电梯工人被称为“old Maurice”,因为他对霍尔顿拳打脚踢,霍尔顿恨不得对他开枪打死六次;霍尔顿称他既同情又厌恶的历史教师为“old Spencer”;而霍尔顿最喜爱的妹妹被称为“oldPhoebe”。这些俚语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感情色彩不确定。人们出于喜好回大量使用俚语,用语取代不同的词汇。小说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诅咒词,如damn、hell、goddam 等,它们在书中很多地方被用来替代形容词和副词,这似乎抹去了形容词和副词对于人和事物的性质的差异。符合语法结构的语句、正式的词语如果被霍尔顿大量的运用,反而背离了人物的性格。一方面,霍尔顿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如吸烟喝酒和讲粗话;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压抑,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出现的俚语成为了霍尔顿表达对社会不满和宣泄内心的积郁的有力的工具。从修辞的“零度和偏离”角度看去,俚语的出现,替换了许多理想化的语言方式,从而符合了语言的自身的发展规律。霍尔顿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幽默风趣。霍尔顿是勤于思考的少年,能常常在生活中发现不和谐,还爱看幽默有趣的文学作品,他的语言流淌着幽默色彩。例如,霍尔顿说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半辈子的生活都是在照镜子”、“像这一类事——有人头上挨了块石头什么的,总能让阿克莱笑得掉下裤子。”说电影院里一个小孩母亲“心肠软得就跟狼差不离”,等等。通观霍尔顿的幽默语言,带有夸张色彩的自嘲和他嘲是其幽默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塞林格对东方佛教颇有研究,他笔下的霍尔顿多少有一些超脱的性格、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习惯。霍尔顿的这些自嘲和他嘲是他投向虚伪社会的匕首,发泄他对丑陋社会不满的方式。塞林格出色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的形象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也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欧洲文艺理论史上的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理论著作,被西方修辞学界推为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亚里士多德对于修辞的定义是“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说服方式”是《修辞学》中的核心词。亚里士多德说“修辞术的功能不在于说服,而在于在每一种事情上找出其中的说服方式。”“没有教养的人在广大听众面前更有说服力⋯⋯因为有教养的人讲的是普通的、一般的道理,没有教养的人讲的则是他们所懂得的、切身的经验。”。

《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美国,靠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整部作品也缺乏构成情节生动常用的巧合、误会、意外以及尖锐的矛盾冲突等。塞林格正是希望透过普通青少年的寻常生活去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表达他对那个时代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霍尔顿的生活遭遇是青少年、成年人将要经历或经历过的,唯其如此,霍尔顿的处境才具有典型性。从亚氏的“说服方式”来说,寻常的生活细节经过塞林格审美主体的观察和选择后,同样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更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塞林格善于运用幽默技巧,制造不和谐,让主人公受点小罪。包围着霍尔顿的人和事充满着不和谐,丑态百出,令人捧腹。霍尔顿的老师斯宾塞先生在和霍尔顿会面时,身着睡衣,瘦骨嶙峋,还不停地用手挖鼻孔。霍尔顿的同校伙伴阿克莱从不刷牙,耳朵脏得要命,满脸生着粉刺,可他老是剔着自己的灰指甲。《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通体呈现出丑的意象语言,以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们的经历,使人感到当时的美国社会腐败,丑不可耐,原来心地纯洁善良的霍尔顿理应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处处受创。霍尔顿烦闷之际答应拉皮条的电梯工同意叫来妓女鬼混,但在和妓女见面后,又兴致全无;虽然霍尔顿仍旧付了预先讲好的价钱,但妓女认为不够,把那个开电梯的叫来,揍了霍尔顿一顿。就连一直受霍尔顿敬重的安多里尼老师对霍尔顿似乎也有不轨的企图,让霍尔顿仓皇出逃。看到天真的霍尔顿遭受一个又一个罪,读者在同情他的同时,又觉得他受的这些罪有点好笑。其实,这种幽默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读者在笑后会感到阵阵悲伤袭来。这些可笑的人和事也抓住了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同情中听完了霍尔顿叙述的故事,很轻松的接受了塞林格说给他们的独特的语言。塞林格独具匠心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和情节处理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成为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世界文学名著。参考文献: [1] 塞林格J D.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2]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 聂焱.中国现代修辞学的一座里程碑.毕节师专学报,1997(4).[5] 张河川.《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6] 罗士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统文化语言.外国文学评论,1994(1).[7] 何勇.浅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艺术特色.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4).[8]李战子.《麦田里的守望者》口语特色分析.外语研究,1994(4).

第二篇: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内容提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该小说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作为那个时代美国青少年代表的作品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在面临从童年到成年转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孤寂与失落、苦闷与彷徨,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研究霍尔顿的人格结构,解析本篇小说主人公作为灵魂守望者的形象。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一、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小说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厌倦人生、逃学三日、寻求理想的一段心路历程。在书中,霍尔顿自述了其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近三天的经历与感受,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揭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成人世界的虚伪和庸俗、杂乱和肮脏,因此霍尔顿发出了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呐喊。

该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诸多美国批评家与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后被列为美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亦被誉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史上① 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多年来,文学批评界对这部小说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文学评论家曾从象征主义、成才主题、叙事艺术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对主人公霍尔顿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主人公霍尔顿,这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身负四次被学校开除的记录,并且毫无悔改之意。在第四次被逐出学校后,因害怕父母的责骂,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 ① Harold Bloom.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C].Pamela Hunt Steinle.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Postwar American Fable.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89.中心游荡了一天两夜,在这其间吸烟、酗酒甚至嫖妓。国内有学者对该作品中的俚语进行频率分析,数据显示,“Hell”使用了265次,“Goddamn”使用了245次,“Dam”使用了123次,“Bastard”使用了63次。① 因此,有的批评家把霍尔顿与颓废、庸俗、叛逆或危害青少年行为相联系,《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曾一度被某些学校和图书馆列为禁书。然而,评论界也不乏对霍尔顿人物形象的高度赞赏。有的评论家认为霍尔顿生动展现了青少年的成长烦恼,“反映的是生活本身,亦如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生活”,② 有的学者认为“霍尔顿曾经是,也一直是,一种文化偶像”。③ 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重新解读这部经典之作,研究霍尔顿的人格结构,解析其灵魂守望者的形象特征。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结构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既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著名的心理学家,又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以无意识、梦、幻想、欲望等人类精神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理论与观点早已超越心理学的范畴,成了一种理解人的动机、人格和精神活动的科学,并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教育学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人格学说是其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把人的思想分为两个方面:意识和无意识。他认为,“精神析的第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的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④ 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指我们意识之外的情感、思想、欲望和回忆。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我们即使不知道无意识的潜在影响,它仍然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经验。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学说,我们可以称为“二部人格结构说”。

① 详见李雪平《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风格,载《名作欣赏》,2009年第21期,第88页。

② Freedman Carl.Memories of Holden Caulfield and of Miss Greenwood[J].Southern Review, 2003, p.401-417.③ Lisa Privitera.Holden’s irony in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J].Explicator, 2008, p.203-206.④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6.转引自王伊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微》,载《美中教育评论》2005年第4期,第77-81页.在晚期,弗洛伊德不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而且还在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人格学说作出了修正。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一书中对“二部人格结构说”作了修改,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其中超我又分为两个部分:一,自我理想包括良好行为的规则和标准,其中这些行为包括父母或其他权威人士所赞同的。遵守这些规则将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价值和成就。二,良知包括父母和社会所认为的一些不好的信息。这些行为往往被禁止,并会导致不良后果,惩罚或内疚和悔恨的感情。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三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当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①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与个性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难以意识到的心理力量的体现。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结构模型理论分析霍尔顿的人格特征,即霍尔顿的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通过对霍尔顿心理层次的解读,探究发现其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解析其希望作为灵魂守望者美好愿望的真正原因。

三、霍尔顿的三重人格结构分析

十六岁霍尔顿·考尔菲尔德是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富裕子弟,他厌倦了到处充

②斥着“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 的信息的学校,在五门考试中只有英语获及格,即将经历被三所学校开除后的又一次开除。在与室友打架之后,霍尔顿不愿回家面对父母的责骂,因此在离开潘西中学后,霍尔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中心游荡了两天一夜,他出没于旅馆、酒吧、公园和博物馆等地方,曾经吸烟、酗酒甚至嫖娼,也曾好心的向两个修女捐了十块钱。在亲身经历、目睹了成人社会中的虚情假意和虚伪冷漠之后,他告 ①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②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诉妹妹自己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打算做一个聋哑人去西部谋生。他渴望人性的纯真却未果,于是充满了苦闷与彷徨,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被送进了一家进疗养院。该小说就是他在精神病院对精神病医生追述自己四十多个小时的所见、所为与所思。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三重人格理论,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三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但当本我、自我和超我失去平衡,自我无力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就会出现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小说中霍尔顿精神的崩溃正是由于被压抑了的本我的强大力量冲破了自我调节的防线,以及超我在扭曲的现实社会价值观中的迷失。

“本我是个人存在的原动力,同时又是毁灭个人存在的潜伏力量; 它在人的心理开始活动前,是一种积极推进心理活动的原动力,但人的心理一旦发动起来,如果任本我继续住在,人的心理就势必使整个机体陷入重重困难,甚至导致自我毁灭。”① 小说中 霍尔顿在身上不断聚集着本我力量,但是却被畸形地压抑着,找不到可以发泄的路径,最终导致其精神全面崩溃。本我的主要组成力量是力比多(或称性力),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俄狄浦斯情结”②,通过对母亲的依恋来发泄个体中的本我情欲。而在霍尔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是不敏感的,或说是淡漠的,尤其在弟弟艾里死去后,霍尔顿的母亲对他更是漠不关心。霍尔顿曾经拿隔壁宿舍邋遢而遭人讨厌的阿克莱逗笑取乐,他把自己的红色猎人帽的鸭舌拉下来遮住自己的眼睛,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亲爱的妈妈,这儿的一切怎么都这样黑啊”,并吁求“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吗不把你的手给我呢!”③ 此处,霍尔顿把令他厌烦不已的阿克莱当作“妈妈”,可见霍尔顿内心对母爱的渴望。对母亲依恋,却得不到回应,于是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欲发泄的一个路径被堵死了。

在青少年时期的霍尔顿也想通过爱情来实现本我的能量的发泄,但他的女友萨利虽然漂亮却庸俗不堪,最喜欢看一些有明星主演的既枯燥又乏味的戏,令他 ① 详见王克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述评》,载《理论月刊》1986年第2期,第52-55页。② 详见单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解读》,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第12期,第68-69页。

③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心生厌恶;出于苦闷他稀里糊涂的答应电梯工毛里斯叫来了妓女,但面对坐在自己怀里的妓女孙妮,他没有动情,却只有沮丧。因此,通过爱情发泄情欲的方式也失败了。霍尔顿对妹妹菲比的特别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妹妹菲比是纯真儿童的代表,是霍尔顿作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想保护的人群,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的“恋母”无门、“恋爱”无果,他对妹妹特别的浓厚的爱是依据本我行动的“快乐原则”在无意识中对本我情欲的发泄。然而,被外界不断压抑的本我能量的不断累积决定了仅这一种发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霍尔顿几次琢磨着“湖水冻严以来,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儿去了?是不是有人开了辆卡车来,捉住他们把他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究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① 此处,霍尔顿把自己看成是一只野鸭,而冻严的湖水是他内心深处本我情欲能量的无力发泄状态的缩影,而鸭鸭被捉或自己飞走的猜想是他始终不断地在思考被压抑的本我到底该去寻求怎样的发泄方式的体现。最终,内心渴望纯真的强大的情欲得不到释放,自我的调节机制被压抑了的本我能量冲垮,霍尔顿精神全面崩溃。

除此之外,现实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超我的迷失也是引起霍尔顿精神崩溃的另一重要原因。在霍尔顿心中,他对学校里的一切,包括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在经历了四所不同学校的生活后,霍尔顿敏锐的发现自己“周围全是伪君子”。爱尔敦·希尔斯中学校长哈斯是个“假仁假意的杂种”,像“娼妇似的”巴结那些有钱有势的学生家长;潘西中学的历史教师老斯宾塞举止粗俗,“假模假式”。学生们没有信仰,低俗不堪。学生们来学校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② 斯特拉德莱塔不学无术,是个肆意玩弄女生的混蛋;阿克莱性格古怪,牙齿脏的可怕,喜欢用手挤脸上的大粉刺,还喜欢随手翻弄别人的东西;欧纳斯特·摩罗行为下作,每次洗完澡都要在走廊上用湿毛巾抽别人的屁股。

而当霍尔顿逃学后在繁华的纽约游荡时,看到的却同样是社会上的人情淡薄和肮脏虚伪。在纽约的埃德蒙旅馆住满了心理变态的人,他们甚至不拉窗帘就干起男穿女装之类的下流玩意儿;在欧尼夜总会聚集的权势庸俗不堪的家伙,他们拼命的抽烟喝酒,用假模假式的名牌大学的嗓音大声谈论,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 ①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② 同上。多么得了不起。“由于自我一方面要驾驭本我、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又要感到客观世界对自己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要顺利地达到客观世界,就必须向高于自己的某种东西前进。能够引导自我前进的这个东西便是超我。超我是社会标准、准则的人格化,代表社会道德准则,按‘至善原则’活动,有两个组成部分,即良知和自我理想。”① 然而从霍尔顿所处的环境来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已经被严重扭曲,对代表社会道德准则的超我认识的迷失导致霍尔顿的自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调节本我的欲望。

从霍尔顿自身的行为来看,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体现了他人格结构中超我认识的迷失。一方面,霍尔顿“假模假式”地“融入”社会,言语粗俗,抽烟喝酒,甚至想要嫖娼,虚情假意地和外表漂亮内心庸俗的女友萨利约会。虽然他厌恶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闪光点,于是他用假装“融入”的方式来顺从扭曲了的超我。另一个方面,霍尔顿给内心善良,乐于助人,曾捐钱给修女,也曾热心替溜冰的小女孩系鞋带,还为参观陈列展的孩子当导游。霍尔顿的梦想是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曾对妹妹说:“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② 对于无耐的现实,他以一种逃避的姿态来面对使之迷失的超我,想着要捍卫儿童世界最后的童真与纯洁,保护以妹妹菲比为代表的纯真的儿童们避免沾染现实社会中的丑恶。最终,霍尔顿在妹妹执意要陪自己去西部的现实中妥协,不切实际的幻想被打破,霍尔顿患上了“神经官能症”。可见,在霍尔顿身上正是现实社会的黑暗引发的价值观的扭曲导致其超我的迷失。

四、结论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的守望者》被誉为现代经典,小说中的主人公霍顿·考尔菲德也成为文学史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 ①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②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析学说中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来探究霍尔顿的人格结构,对比霍尔顿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精神世界。分析认为,引起霍尔顿困惑迷茫的原因首先在于霍尔顿面对被压抑的本我的强大力量使其无法进行自我的协调。霍尔顿母爱的缺失促使其寻求爱情的滋润,但女友的庸俗使其感到厌恶。而尽管妹妹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但不足以释放本我情欲的强大力量。其次,霍尔顿寂寞无助的原因还来自于在黑暗现实中由于价值观的扭曲造成的超我的迷失。霍尔顿竭力在成人世界中寻求身份与地位,模仿庸俗的社会人士抽烟、喝酒,甚至曾经糊里糊涂的想要嫖娼。但其内心的超我世界是纯真善良的,表现在他主动给修女捐钱,也表现在帮陌生小女孩系鞋带以及给参观陈列馆的孩子当导游,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帮助以以妹妹菲比为代表的纯真的儿童们不受外界肮脏社会的玷污。但是,最终超我的美好愿望被现实打破,在超我与自我的挣扎斗争后是霍尔顿精神的崩溃。综上,通过再次运用这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麦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这一形象,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品读出人类人格结构中的矛盾与压抑。透过霍尔顿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对其人格结构的探究与分析,使我们对人格结构与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格式参考:外国文学评论

第三篇: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象征意义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象征意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讲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以自叙的口吻向读者道出他在三天两夜之间的经历,具有不谙世事,叛逆,憎恨世界的倾向,而且主人公还是一个满口脏话,行为堕落的人,可这样的人物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个人的人物形象。

小说给世人展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艺术技巧,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而笔者就单单只从象征意义上来剖析它的文学艺术技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读者体会J.D.塞林格的文学风格。

《韦氏英文大词典》对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象征的定义是:“象征系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出之以理性的关联、联想、约定俗成或偶然非故意的相似;特别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现看不见的事物,有如一种意念,一种品质,或如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之整体。”

象征,顾名思义,就是以一种特有的事物暗示或者寓于另一种事物以表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表达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实质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古今中外都会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的诗歌里就有极大数量的体现和运用,如柳树象征“留”,圆月象征“团圆”,香草象征“美人”等等。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为文学艺术的表达増砖増瓦,提高文学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在象征手法中,暗含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和希冀,因此千百年来,众多的文化大家争相使用,蔚然成风。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使用了一系列具有深层意义的象征事物,诸如鸭舌帽,电影,麦田和悬崖等等。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J.D.塞林格使用这些象征事物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那是顶红色的猎人帽,有一个很长、很长的鸭舌。我发现自己把所有那些混账宝剑都丢了之后,刚下了地铁就在那家体育用品商店橱窗里看见了这顶帽子,只花了一块钱买了下来。我戴的时候,把鸭舌转到脑后——这样戴十分粗俗,我承认,可我喜欢这样戴。我这 么戴了看去挺美。”读者可以看到,文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一出场不久就买了这顶鸭舌帽。他喜欢戴这顶鸭舌帽,而且还把鸭舌转到后面,尽管他自己意识到这样戴会让别人嘲笑,可是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戴,只要是心情不好、沮丧和枯寂时他就这么戴着。文中的鸭舌帽象征着他要保护自己,要反抗成人虚伪的世界,要留住自己的纯真。他对一切都厌恶,对一切都觉得是假心假意,都是腐化、没落的。鸭舌帽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的精神慰藉,是他的避风港,是他在寻求帮助,寻求解脱无望之后的自我安慰。他的父母、老师让他求学就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就是为人将来买一张混账的凯迪拉克。他讨厌这些,也就反抗这些,而他反抗的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只有物质利益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们没有理由地强加给他的。鸭舌帽的象征意义也就在此。

“我最讨厌电影。最好你连提也不要向我提起。”在小说的开端,文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就向读者提出自己“最讨厌电影”,可就在他叙述自己被开除学校后他仍然向读者说出了自己三番五次地看电影,为的是打发无聊的时间。有的时候,主人公还会联想起电影里面的情节故事,有的时候,主人公还会模仿电影里细节性的东西,有的时候他还会带着自己的女友去看电影。读者可以看出,他既然讨厌电影,可是他又不能不接受电影。这就反应他性格软弱的一面,同时也可以看出他招架不住物质利益的娱乐性电影的诱惑。电影是个新兴事物,是工业化在一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代表着工业化的前进方向。作者写出霍尔顿既讨厌又接受电影,暗含着新兴事物对人本真的剥夺和泯灭,象征着只有无聊,空虚,颓废的人们才会借电影消磨时间,可电影并没有让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相反,电影使人们的心理更是增添了一层空虚的无聊透顶的薄纱。在主人公讨厌和接受之间形成了不可消除的阶梯,只得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轮回和循环,他不能反抗,也反抗不了,这就说明了以电影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并没有让人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和享受,这就是电影在文本

中暗示性的象征意义,也是霍尔顿代表大众发出的心声。“不管怎么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大群小孩子在一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

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这就是霍尔顿纯真而又美好的理想。他想要这样的理想,他追求这样的理想,是因为他想逃避成人污浊的世界,是因为他想拯救下一代还可救的孩子,正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一样,震撼人心和催人泪下。当时的美国社会是虚伪、堕落与无人情味的,所以霍尔顿苦闷反叛的内心世界要求对真情纯洁与童真的渴望,从而表达了作者反抗人性冷漠,渴望人性归真的美好愿望。主人公对妹妹的谈话,道出他真确单纯的理想,他是怕其他的孩子像他妹妹那样的孩子在没有成人的照顾下而冲向悬崖。悬崖的一边是麦田。麦田象征着朴实、干净、纯洁的儿童世界,另一边则象征着万恶、龌龊的社会。他就想当个麦田里的捕手,捉住会掉入黑暗的社会。这样幼稚而又纯粹的人生理想,反应出霍尔顿高洁的理想与追求。他宁可选择简简单单地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也不愿在虚无、黑暗的成人世界里同流合污,就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许许多多让他不满的东西使他没有任何办法逃避,在万般无奈下他只好委曲求全地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和保护还可救的他人。

如今,J.D.塞林格也逝世三周年了,可他的小说及其小说艺术在世界文学史上必将留下光辉的一页,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他的小说艺术也将为后人留下巨大的矿藏,让后来者不断的挖掘和开发。笔者只是解读了J.D.塞林格小说艺术的一部分,同时也借鉴了文学大师们的宝贵评论,其他的小说艺术还有待于后来的文人墨客一一解读,比如张巧欢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意识流技巧》。他从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以及蒙太奇三方面解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识流技巧是非常具有理论性依据的,同时也把意识流的小说技巧解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给人以无限的启迪。无论怎么说,J.D.塞林格为文学界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同时笔者也相信,一代人对一部文学作品有一代人的见解和看法,只有对文学有着纯粹的感情和坚守严肃的文学阵地才能使文学的艺术表现性日益发扬光大,为以后的读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性的思想指导。

第四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在当代世界文学中,有一部书是被公认的现代经典,那就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人阅读这本书,可以人增加对少年的理解。

作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无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需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本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便是美国五十年代“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长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块麦田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 在狂奔,也不知道 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 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的一面,但有也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 的一面,他为什么 不肯用功读书,被 四次开除出学校?那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近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搞下流的小集团„„”。这就是霍尔顿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愿同流合污,自然

也就认为无法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反抗,另一方面,在他那样的生活的环境里,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的理想信念呢?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互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者。”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他尽管看惯资本主义的世道,苦闷,彷徨,那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是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作者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

第五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杂谈

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 吴庆民

“无论如何,我总是在幻想,有那么一帮孩子在一片麦田里玩。成千上万个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的意思是——我除外。而我,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站着。我的任务就是在那里守望,如果有哪个小孩向悬崖这边狂奔过来,我便抓住他——我意思是孩子们都在奔跑,也不知道自己向什么地方跑,我要从什么地方出来,抓住他们。我每天就干这件事。我只是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而已。”

——(美)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一天,刚参加完中考的女儿对我说:“爸爸,咱们学校图书室里有没有《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说:“你想看吗?我给你找找看吧。” 拿到这本书后,女儿如饥似渴地把它读完了,我问她:“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它的主题是什么?”

“不怎么样”,女儿说。“咦?”我感到有点纳闷,一本风靡世界的优秀名著,在孩子的眼中第一感觉竟然是不怎么样,真让人不可思议!“怎么不怎么样?”我问。女儿说:“就是脏话太多了,动不动就是‘他妈的’。” “那它又表达了什么主题呢?”我接着问。女儿说:“作者的理想就是要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像稻草人一样吗?”妻插了一句。“哪儿啊!”女儿笑着,把书翻到折角的一页递给妈妈说:“看看这一段,他就是想要把在麦田里快乐的疯跑向悬崖边的孩子抓住,防止他们掉下去。”

又过了几天,妻也把这本书读完了。“看看人家美国,在那个时候教育就那么发达,中学生两个人住一间宿舍,而且还有洗手间,有淋浴。咱们国家现在大学生有这个待遇吗?”女儿插了一句:“对了爸爸,高中能洗澡吗?”“能吧,”我说:“高中宿舍里有洗刷间,可以洗,但肯定不如在家里方便。”其实我们这里高中学校的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学生在宿舍里洗澡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也难怪妻的“崇洋媚外”。

断断续续地,我也把这本书读完了。在这本书中我更多地看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对现实生活的迷茫、矛盾,和对理想的探求历程。

作为一名老师来说,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的确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在他身上有着那个时候很多学生都有的一些恶习——吸烟、喝酒、满嘴脏话、与同学打架,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致四门功课有三门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从书上看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在回家途中还有一次“不成功的招妓”。但是,他的对老师的尊敬、对妹妹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喜爱、以及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的流露、因其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而渴望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还是让我对他、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

从霍尔顿与他的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美国中学教育的一个“特点”:学生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学习环境里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在斯宾塞先生和安托尼利先生两位老师和“最虚伪”的校长老哈斯身

上可以找到答案。

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在学业上的关心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他们的那种教育方式又是我们要努力改变的。小说中提到的第一位老师——老斯宾塞先生,也许是想为他的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在即将离开学校的时候,给孩子指出他学习上的问题,给孩子一些忠告或帮助,所以让霍尔顿到他家去一次,而当时这位老先生正卧病在床。结果,当真正面对霍尔顿的时候,老先生又提到了“狗屁球赛”(作者认为的)、“纯粹是装模装样”的“最善良”的父母、丝毫没有自信的学习成绩,“像拿着臭屎似的”选读了“我”那张“混账试卷”,而这些却无一不是对作者无情的“嘲讽”,以至于让“我开始有点儿痛恨他了”。特别是老先生“将那封短信高声读出来”,让“我永远都无法原谅他”。很难想象,对于一个不成功的学生来说,他怎么能忍受这样“不怀好意”的讥讽”,再加上让“我无法忍受”的“混账中学埃克顿·希尔斯”的“最虚伪”的校长老哈斯,以至于“我真待不下去了”——先生家还是学校?两者都是!

第二位老师——“安托尼利先生是我一生中遇到过的最优秀的老师”,也是作者在向他的妹妹表达了“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的愿望以后,非常想要倾诉的人。但真正面对安托尼利先生的“谆谆诱导”,“我”又“确实不愿认真地思考”,以至于对先生写的纸条“立即读了一遍”,便“装入衣兜中”。但从纸条上的这两句话:“一个尚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生活”,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成人的思想也有其混沌的一面,即便不是,那也不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用这样一种思想来引导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更何况这个少年正处于对现实世界的迷惘、矛盾、彷徨、焦虑,对成人的不信任甚至是厌恶的,无奈的成长阶段。最终,睡梦中的“我”,因为对安托尼利先生性变态(也可能只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而已,但作者实在是对“性变态”太敏感了,因为他已经至少有二十多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了。)的极度恐惧而逃了出来。由此“我”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地方——挣脱“现实”去流浪。

最终让“我”留下来的是“我”的妹妹,妹妹的善良、聪明、可爱,甚至要跟“我”一起去流浪的执着打动了“我”。还有妹妹骑在木马上快乐的笑声,让“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真正的快乐,正是这份快乐让“我”豁然回归到现实的生活。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身边那些处于青春期的、“艰难”成长的少年,很多人都有着霍尔顿所面临的这种困境。正如这本书的推荐理由所说“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如何让他们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快乐的奔跑”,而又不会迷失自我,跌入“悬崖”,我们任重而道远。

下载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大家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这是霍尔顿的理想,纯洁的理想,可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守望本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 然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却将这份守望演绎到另一个极端——是叛逆,却又有着一种混沌中......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初识《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因为倾慕那个“守望者”,也或许在寻找着什么守望者吧,于是我满怀欣喜的从网上下载来看。结果,小说的内容却使我失望。失望的原因也并不......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我最近想看些叛逆少年的故事,那种邪恶的、叛逆的、无所谓的男孩子,内心空洞的、无助的、脆弱的抗争着,最好还有好看的外貌,最近我迷恋这样的故事。没想......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作者: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 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

    麦田里的守望者内容简介

    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我想我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很有缘,以至于我能在初读没有读完的情况下隔了半年继续读完。第一次读这本书只是觉得主人公很累赘而且很粗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