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协年会 助滇腾飞
科协年会
助滇腾飞
入刊理由: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历届中国科协年会的成功举办,都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咨询和建议,同时又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及人才成长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举办地城市的新形象。2014年5月24日,云南终于迎来了举办中国科协年会的盛大机遇,4000余位科技工作者齐聚昆明,参加了本届年会五大板块的397项活动,云南跨越发展的东风自兹劲吹。
中国科协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本届年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按照中国科协“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精神,立足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以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为服务对象,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广聚科技资源、广纳真知灼见、广交科技英才、广搭合作平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迎盛会汇聚真知
2014年昆明的初夏格外炎热,骄阳灼噬着大地,尽管5月的每一天都热浪滚滚,高温沸腾,但是市民们期盼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的心情是如此迫切。
2014年5月24日上午,以“开放、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在昆明海埂会堂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出席会议并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同志,云南省相关领导,解放军相关领导同志,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自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科学家、海外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知名科技组织的代表共2000余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主持。开幕式前,赵乐际会见了出席年会国际科学大师论坛的4位世界级科学大奖获奖者。
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开放、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主题,立足于“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聚焦云南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凝聚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旨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云南“两强一堡”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
赵乐际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勇于超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彰显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展示科技人生的无限精彩。
赵乐际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开辟了科技事业发展的新空间,科技工作者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机遇前所未有、舞台无比宽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公益技术研究中勇攀高峰,在多学科、多领域交流融合中群体跃进,在推进大科普事业中积极作为。
赵乐际强调,科协要抓住改革机遇、服务国家战略,努力打造高端、前沿、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切实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道德建设,大力宣传举荐优秀科技团队和人才,进一步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年会广聚科技资源,广纳真知灼见,广交科技英才,广搭合作平台,为云南与海内外科技界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共促创新、共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民本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一系列重点工作稳步开展,云南自然资源变经济资源、弱质产业变支柱产业,以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每一点进步,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当前,云岭大地正海纳百川、蓄势待发,一个多姿多彩的云南一定能够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带来更多的灵感、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收获;海内外科技英才和团队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希望以本次年会召开为契机,提升云南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云南各民族科学素质,展示云南新形象。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七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和第十七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奖项。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台湾珏创科技董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卢超群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年会大会开幕式和特邀报告外,还举办了“中国南方天文集群研究和技术发展论坛”“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国际论坛”等17项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藏医藏药发展论坛暨西部民族医药论坛”“中国―东南亚、南亚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等8个专题论坛活动;开展了“彩云科普网络传播行动”等8个系列科普活动;此外,还举办了“国际科学大师论坛”“两岸四地科技论坛”等11项专项活动。
开幕式的前一天,由中国科协和中共云南省委共同主办的“弘扬科学道德、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报告会暨云南省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讲座第79讲在昆明举行。钱学森之子、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钱永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神舟飞船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分别作题为《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载人航天精神》和《青藏铁路――世界工程建设的伟大壮举》的主题演讲。
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出席并致辞。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培主持会议。云南省直机关干部、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省级学会、省科协及昆明市科协机关干部共计700余人在主会场参加报告会。云南省16个州(市)设视频分会场,副处级以上干部均参加报告会。
第二篇:青山绿水高速路文明服务助腾飞
青山绿水高速路文明服务助腾飞
——伊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工作标准化创建纪实
伊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座落在风景秀丽、享有“红松故乡”、“林都明珠”美誉的伊春市北山脚下,伊春河畔,伊春市开发新区内,东与伊春市委、市政府毗邻,南靠伊绥高速公路。前身为黑龙江省鹤伊公路管理处,成立于2000年,十年多的发展,注定成为伊春处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打开成长的厚重历史,展现人们面前的是:用思想凝聚力量,实现了班子建设上的新提高;用培训提升素质,实现了人才建设上的新突破;用制度强化管理,实现了队伍建设上的新面貌。一面面锦旗、一座座奖杯、一幅幅的奖状、一段段佳话,彰显了全体伊春人勇于吃苦、善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范,谱写了高速人在收费、养护、路政、经营、服务领域大有作为的新篇章。
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胜利结束后,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志杰提出的“更加注重管理、更加注重服务、更加注重安全、更加注重效益”要求和省局提出的“五大目标,八项任务”的工作部署,伊春处以争创工作标准化创建活动为载体,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用标准化创建活动充实到全处各项工作之中,有效地推动了全处各项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了省厅、省局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把创建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走上高速公路管理岗位之后,我们就把标准化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系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准确把握创建实质,从认识上到位。随着全省收费公路实行区域化管理步伐的加快,为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处党委把标准化创建活动摆上重要日程,提出了“一张白纸书写最美的图画”的口号,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大讨论”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收费人员从业标准》、《路政人员执法规范》以及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干部职工对全处规章制度等内容熟记于心。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简报、板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及知识,通过学习教育,使全处上下对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认识更加明确,创建思路更加清晰,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二)建立完善领导机构,从组织上到位。成立了由处党委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基层单位也都建立起一把手责任机制和目标管理机制。处、站两级班子坚持标准化创建与具体业务工作“三个定期”和“四个同步”(“三个定期”,即定期讨论研究创建工作,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定期督促、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奖惩)。把标准化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落实。
(三)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从宣传上到位。宣传上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形成人人主动参与的局面,推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伊绥高速开通运营收费以来,伊春处在省厅、省局和伊春市当地的主流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稿件,展现了标准化服务窗口形象。在省厅和省局刊物上发表信息180余篇,在《伊春日报》上刊登8篇,在省局网站和我处内部网站分别上传信息270余条,在厅交通简报上刊登信息30余条,在《黑龙江日报》刊登了《解开心结增干劲、全员转岗无杂音》的报导,为我处高速公路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确保活动深入开展,从制度上到位。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按照创建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我们集中人员对全处各项管理制度重新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讨论工作,出台《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两部汇编(试行本),共制定出安全职责43项,岗位职责59项,工作流程程序46项,并对各部 1
分汇编内容进行了详细充实。随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不断变化,很多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些制度还需要重新制定,我们将密切关注省局近期出台的相关制度,避免我们制定的制度与省局出台的制度相抵触,同时对我单位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力求形成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
二、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标准化的干部职工队伍
我们通过开展半军事化管理活动,打造良好的收费服务窗口为载体,大力地提升优质化服务水平,同时以业务培训为依托,以理论辅导和岗位练兵为手段,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标准化创建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是认真理顺和处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行政办公会的关系,党政班子做到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形成了合力。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二是班子成员坚持每月抽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办公、专题推进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及时了解和解决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三是抓好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和落实《廉政准则》,每年年初都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向职工公开廉政承诺,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接受职工监督。
(二)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以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中心,以夯基础、保稳定、促和谐和提高工作水平为切入点,继续保持昂扬的士气,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全处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品行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二是健全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宏观管理。积极服从服务于全省交通改革大局,加大对《公路法》、《行政许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公路养护、路政执法等业务理论培训力度。密切结合职工岗位的变化,本着学有所用的原则,建立培训教育制度,严肃学习纪律,把职工培训教育作为对优秀职工的一种奖励,引导职工积极工作,参加培训,实现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培训机制。三是通过培训选拔人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高速公路收费、路政、养护等业务理论知识,对综合素质、工作成效表现比较好的,在安排工作上要给予优先考虑,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三、开拓进取、务实高效,推动标准化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立足于中心工作,开拓通行费征收崭新局面
充分借鉴了其他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能,重点封好、看管好可逃费道口,控制好免费车,人情车,保证应收尽收。通过下发了《收费稽查管理办法》,用制度管理收费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了内部稽查力度。发挥处、站监控中心的职能,加大稽查频率和力度,推行了稽查连带制度,严防“跑、冒、漏”现象的发生,减少费源流失。根据设定的收费目标,将收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每个收费站,再具体落实到收费班组和每一名收费员,对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人员予以奖励。同时抓住伊春地区黄金旅游季节适时组织收费会战,保持通行费征收稳步增长,密切关注收费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易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确保收费系统运转正常。
(二)树立全处“一盘棋”思想,全面提高养护工作规范化水平
针对林区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我们在入冬前就成立了除雪保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除雪保通预案,提前做好除雪机械的维修、保养,合理配备了除雪人员和应急除雪物资的储备。2011年冬季全处克服了林区降雪量大、次数频繁、机械操作手新和人员不足等困难,共清除暴雪2场,大雪4场,中雪6场,小雪16场,确保了公路畅通无阻。在做好除雪保通工作的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公路沿线冰壶对伊绥高速通行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人工设置围堰堵截、浇注冰坝与刨冰运输的方式,有效地遏制了冰湖的蔓延发展,确保了冰湖附近桥涵等构造物及行车安全。今年春季,按照省局的安排,我们对沿线设施的损坏情况和路基、路面、桥涵病害情况进行全面的徒步调查,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沿线损坏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保证公路设施的完好,达到公路养护标准。我们还注重养护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强和重视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手的选拔、培训工作的同时,做到以老带新,相互切磋,提高操作水平,切实提高养护质量。
(三)规范路政执法程序,有效保护公路建设成果
按照厅党组和局党委的要求组建了全处路政管理机构,配置了标准化的路政执法装备,路政管理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一是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对重点路段加大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置损坏路政行为和不安全行车隐患。二是开展了高速公路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向司乘人员发放了《致伊绥高速公路沿线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公开信》1000余份、“便民服务卡”2000余张,提高了路政执法的影响力。在各收费站设立宣传台、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还利用桥体、可变电子情报板等广泛宣传,使宣传工作扎实有效。三是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铁锤”清拆行动。对管辖段建筑控制区范围内的各种违法建筑、非公路标志以及影响行车安全和公路美观的各种设施,分阶段集中开展清拆行动。四是加强路政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强化相关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杜绝了路政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文明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四)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为切实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通行环境,我们在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推动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通过收费站“星级” 评比来促进服务工作。我们成立了考核评比领导小组,依据省局下发的《收费站、收费员考核评比办法》,进一步细化“星级”收费站和收费人员考核办法,制定全方位涵盖收费站管理和服务的考核评比细则,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管理有提升、服务有提升、形象有提升。二是在各收费站开展文明服务的“12345”工程活动。即一个目标,打造“伊春高速服务品牌”;两个一流,语言形象争一流、环境建设争一流;三个声音,车来有迎声、询问有回声、车走有送声;四个心,努力学习持恒心、工作繁重有耐心、热忱服务献爱心、遇到困难增信心;五个一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大车小车一个样、忙与不忙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心情好与不好一个样。三是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的实践活动,强化文明礼仪知识学习,促使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蔚然成风。
日月的积累蓄积着伊春人对收费公路不变的情怀,随着全省高速公路区域化管理工作的部署,伊春人将担负起更加艰巨的重任。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对此,全处广大员工将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努力开创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收费规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优质化”的管理新局面。
天道酬勤、只争朝夕,全处广大党员干部在省厅党组和省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大发展,携手奔向高速公路管理的新天地,谱写出更加绚烂、更加动人的华彩乐章。
(黑龙江省伊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党委办公室 葛照玉)
第三篇:他山之石可攻玉,教育报刊助腾飞
他山之石可攻玉 教育报刊助腾飞
---莱芜二中教育宣传及报刊学评用工作汇报
教育报刊是党和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喉舌,发出的是教育教学最前沿的声音,吹出的是教育改革最先锋的号角,代表着教育最为科学和最为先进的经验和成果,是广大教师最为广阔的平台,通过教育报刊的“学用评”,可以使教师得到最为广泛的交流,使教师的素养和专业水平得到最快的提升。近年来,结合省、市、区教育报刊 “学用评”活动有关精神,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育名师、建名校、创名牌”的学校工作目标,从教育报刊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感受先进人物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教育报刊作为一种传统的学术载体,是传递科技信息和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是探索教育发展规律、振兴教育不可或缺的信息源。它所包含的丰富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养精蓄锐、尽情挥洒、塑造自我的良好平台。为此,我校把教育报刊“学用评”活动作为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契机,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规划。通过定期召开了专题会议,利用校园网、橱窗栏,加强宣传力度,坚持正面引导,通过教育报刊的“学评用”,把教师从狭隘思想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二是将研读 教育报刊纳入校本培训的范畴。校本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追求知识更新,以适应教育发展、时代更新的需要,而教育报刊恰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是加强业务学习的第一手好材料。因此,我校将校本培训与研读教育报刊统筹起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博采众长,学以致用,并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把备课写教案和阅读教育报刊结合起来;把业务学习与阅读教育报刊结合起来;把个人爱好和读书活动结合起来。博采众长,将新知识、新理念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成为教师自主学习、利用教育报刊的原动力。
2、做好教育报刊征订管理诸项工作
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创新思路,更新观念,树立主动为师生服务、为教学及教研服务的思想,切实加强教育报刊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五有”: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收发,保管、收藏教育报刊杂志,为教师阅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固定阅览活动场所,教师阅览室、学校图书馆全天开放,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有固定的开放时间,确保教师的阅读富有规律性;有足够的活动经费,确保阅读活动卓然有效,我校每年拿出数万元用为广大师生订阅《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等专业教育报刊杂志,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也更好地营造了建设“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有阅读制度,使每一位读者自觉遵守阅读纪律,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三结合”活动 学校将教育报刊学习和使用融入教师日常教育工作中,在结合上作文章,使得学用教育报刊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我校学用教育报刊重点突出了“四结合”:
1、与读书工程相结合,倾力打造书香校园
为打造“书香校园”,我校启动读书工程,并制定了《莱芜二中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实施方案》,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一是倡导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报刊或杂志,读一本教育专著。作为福利,学校每学期都为教师订阅购买大量教育报刊杂志及教育专著。适时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每学期举行一届读书节,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抓手,开展了教师读教育报刊征文和读书演讲活动、读书报告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沙龙等各种形式的研读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报刊和有关书籍,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督促教师把学习教育报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营造了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山东教育》、《山东教育导报》等报刊杂志是我们的首选必读教育刊物,其中的“教师文苑”、“读书茶社”、“教育广场”等栏目,每每让老师们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二是鼓励教师在教育报刊杂志中展示自我。教育报刊杂志是展示教师自我形象的优良平台,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及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撰写论文、随笔等,积极向业务报刊杂志投稿,对发表的稿件予以一定奖励,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激情。组织开展“读教育报刊,促教育改革”教育报刊“学用评”心得体会、论文征集评选等活动,教师可以展示自己阅读教育报刊的做法、感受和经验,也可以 针对报刊的整体内容或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栏目进行评论,畅谈教育报刊对自己的帮助,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之下,评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仅上学期,学校就评出优秀论文66篇,优秀心得体会120余篇。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学校读书活动已蔚然成风。
2、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
每周利用我校吐丝讲坛、周末讲堂及业务学习时间,根据理论学习要求,结合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精选《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等教育报刊杂志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做好记录,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教育视窗”、“教改风景线”、“教育讲座”等栏目的学习让广大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我省教育最前沿的动向,有利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学校自2009年初开始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研究为切入点的课堂改革,以评价激励为导向,不断探索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但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师遇到诸多困惑无法解决。此时《山东教育》等教育报刊作为具体的、动态的鲜活的培训资源,“教学版”中的“课改探索”“教学与教法”、“教学设计”、“教海拾贝”等栏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成果,很多的教育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稿件等,每每都能引发教师的共鸣和思考。这些凝聚了教师心血的成型模式与成果,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如“久旱逢甘霖”一样,老师们信手拈来,稍加改造即可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快好省,而且效果佳,成果显。目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正开展的如火如荼,“三五一高效课堂” 的探索与研究初见成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可以说,这与我校教育报刊“学用评”的常抓不懈是分不开的。而此项活动更是带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2009年的区级教学能手的评选我校有13人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在莱城区是比例最大的学校。区优质课评选在13个学科中,我校有7个学科是第一。2010年的市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8人参加,6人获市教学能手称号,在全市各高中学校是人数最多的学校。在去年的市、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有53人次荣获市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大批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3、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开展德育系列化活动
活动是德育工作的生命,近年来,围绕“六学会”的学生培养目标,学校不断探索促进学生素质优良化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德工处、团委认真学习《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教育报刊每一期德育教育专栏,如“他山之石”、“新论语”、“雕塑心灵”等,总结其中的先进德育经验与做法,结合学校实际,每月确立一个德育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品牌系列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在学用教育报刊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规范指导、环境熏陶、活动渗透、榜样激励”四位一体的培养思路,开展德育系列化教育,实现了常规教育日常化,品德教育校本化,礼仪教育综合化,情感教育人文化,心理教育常态化。
2011年9月,《山东教育》在头版用13700字、六个整版刊出了题为《一所终身难忘的学校---莱芜市第二中学发展纪实》的文章,以翔实的文字,全方位报道了我校近年来教育发展历程与成果,在齐鲁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这一方面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成绩的肯定,更对我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他山之石攻我璞玉,教育报刊助校腾飞”。回首过去几年来的工作,我校用切身的实践体会到学好用好教育报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学校质量腾飞的巨大推动作用。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育报刊引领学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我们坚信孔子说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总之,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倾注更大的热情,积极做好教育报刊的征订工作,继续以饱满的精神学好、用好《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等教育报刊,更加深入地开展教育报刊学用评活动,进一步优化阅读学习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做好活动拓展工作,积极构建教育报刊学用评工作的长效机制,让教师在学用教育报刊中快速进步成长,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助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的腾飞!
第四篇:夯实党建基础 助石台水利腾飞
夯实党建基础 助石台水利腾飞
水务局机关党支部张丰秋
近年来,我局党组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四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为载体,抓班子、强基层、带队伍、树形像,切实加强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局党组和机关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我县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我局把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举措。
一是抓制度创新,促进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根据水利工作实际和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机关党支部工作职责》、《机关党支部组成人员职责》、《“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及《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机关党建工作按照制度办事的工作格局。每年年初,局党组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分解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定党建工作方案,营造“党组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每位党组成员是责任主体,每位党员都是责任人”的党建工作氛围。通过制度建设防止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强化了对党员管理和监督,为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抓督促检查,促进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我局始终把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局机关建立了三个层次的责任体系,即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党组成员抓分管部门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每个党员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的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水利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局党组定期不定期检查支部活动情况,通过检查组织生活记录、学习笔记和活动开展情况,帮助指导支部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促进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二、建设“四型”机关,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创新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机关。我局把加强学习与推进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在全面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同时,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增强了为我县经济建设和基层群众的服务水平。认真执行学习制度,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时学习和传达上级党组、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使本局各项工作能够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局党组坚持和改进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季度有安排。采取分散自学、集中讨论相结合,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个平台,定期回顾工作、学习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局领导班子成员不仅带头学习,而且带头搞调研,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安排时间深入水利一线,就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执法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共撰写有关水利工作的调研报告7篇。局党组支持和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几年来,共有5名职工参加在职教育,其中1人获得了水利相关专业本科学历,4人获得党校研
究生、本科或大专学历;2人通过自学参加了全国水利建造师、全国注册造价师考试,1人参加了省水利厅和水利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培训,2人参加了省水利评标专家培训考试并成为省水利评标专家库和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3人通过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技术干部均参加了县人事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今年10月我局组织机关职工到三峡水利枢纽参观学习,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目前,我局机关学习氛围浓厚,干部职工学习的愿望强烈,建设学习型机关初见成效。
二是以服务发展为根本,建设服务型机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改进机关服务的制度,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并将制度细化到具体岗位和服务过程中,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我局制定了取水许可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一系列办事制度和程序,便利有关单位、个人办理,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意识,没有出现超时办理、违规办理现象。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出资1万元帮助七都镇黄河村修建计划生育服务室,出资2万元帮助黄河村黄泥坦组修建自来水,出资5万元帮助黄河村焦坑组修建防洪堤,局机关支部在今年洪灾后(“七.一”期间)给该村5名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1000元,积极帮助该村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使该村顺利通过省市考核检查。通过服务型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表率作用和水利专业特长,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树立了水务系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廉洁型机关。近年来,针对我局水
利建设项目多、投资大,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均是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局党组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强过程监督,把有效的监督机制延伸到水利工作中,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筑牢工程建设与廉政建设“防火墙”。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确保工程优良、干部优秀。严格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计量结算、资金支付严格按相关规定、程序执行。近年来,县城园艺场片防洪工程、秋浦河治理工程、秋浦河水利血防工程、丁莘河水利血防工程、张田等4座小
(一)型水库和建国等23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流域的治理、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工程相继完(竣)工验收,没有发生违法、违规现象,我局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有序,监督措施到位,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实现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的目标。
四是以提高执行力为抓手,建设效能型机关。我局大力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提高执行力,建设效能型机关。在2007年“7•10”洪灾、2008年1月雪灾和今年的“7•8”洪灾中,机关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冒严寒、顶酷暑战斗在抗灾第一线,深入灾区,检查灾情、指导抗灾救灾、慰问受灾群众,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增强机关凝聚力
局党组尽力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除干部职工后顾之忧,增强凝聚力,建设和谐机关。一是搞好机
关和生活区环境工作,加强机关和生活区的绿化、卫生管理等工作,营造优美、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关心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为老年活动室订阅书刊,每年春节及其他重大节日期间,局领导都要亲自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慰问金;每年春节前分别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在职职工家属座谈会,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和职工家属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下一年的工作计划,感谢他(她)们对我局工作的支持;干部职工家庭的红白喜事及其他大事,单位都组织职工参与,并提供帮助,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细节上、小事上关爱职工。三是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局党组筹措经费,每两年组织一次离退休老干部外出旅游,每年国庆期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棋牌、诗歌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局党组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得到全局干部职工肯定和好评,形成全局干部职工团结、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风气。
四、围绕发展抓党建,创造一流业绩
局党组创新党建内容,丰富党建内涵,激发党建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工作均由党员业务骨干负责,他们不负局党组的期望,全县水库除险加固、县城防洪、秋浦河治理、水利血防等重点工程建设有条不紊、保质保量地进行,使我局的党建工作和水利中心工作双促进、双提高。一是投入资金6100万元,修建了县城防洪工程和秋浦河治理工程,提高了县城的防洪能力。二是投资3800万元,对张田等4座小
(一)型水库及建国等2
3座小
(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这些水库的病险隐患得到治理,提高了水库的安全防洪能力和灌溉防旱能力。三是投资1500万元,实施秋浦河(城区段)水利血防及丁莘河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提高了血吸虫疫区的防治能力。四是投资900万元对新老城区管网进行了改扩建,改善了县城居民用水条件。五是投资1500万元,进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
3.8万人。
近年来,我局先后荣获2008、2009对上争取工作先进单位,2008、2009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2008民生工程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08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08、2009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2008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8代表议案、建议先进承办单位等荣誉称号。共有7人获得省部级表彰,5人获得市、厅级表彰,6人获得县级表彰。
水利工作正逢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深入开展机关党建活动、创先争优为契机,夯实党建基础,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再创新的辉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以科技文献服务助农业技术腾飞
以科技文献服务助农业技术腾飞
摘 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我国推动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农技人员是该体系的实施者与推动者。农技推广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及知识更新对农技推广能效十分重要,及时获取新技术及农业信息可帮助农业推广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本文就农技推广人员如何利用贵州省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获取专业技术文献资料,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作介绍。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文献服务平台;文献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农技人员获取技术渠道现状
1.1 农技人员获取新技术渠道
除了坚持常规的集中培训及专家指导外还注意技术人员自身的知识更新及业务素质提高,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出国培训、出省参观考察,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各类博览会,举办农业技术人员参加高新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培训会及发放技术资料等。除以上方式还可通过广播电视、订阅期刊报纸、浏览农业技术网站等获取新技术。
1.2 农技人员获取新技术渠道的不利之处
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需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财力,农技推广人员需离开工作地点,投入专项资金和时间,对于缺乏资金的落后地区能参加的机会较少。订阅报纸期刊虽能直接送到技术人员手中,但因为纸质资料不便保存,且订阅刊物种类有限。农业技术网方便浏览,但其面较宽不具针对性,技术人员不一定能获得最需要的信息,且专业性不强,无法获取深入的前沿技术。以上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均无法查阅其他类型文献,如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等;不能提供检索功能,技术人员无法按需获取资料;无法查看外文资料。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
2.1平台及资源简介
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贵州省科技厅在“十一五”期间以重大专项形式立项的,为贵州省科技创新、科研生产提供科技文献保障,是贵州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建立了包括基础文献、辅助文献和贵州重点产业专题文献等3大类资源体系,包括科技期刊、专利、标准、图书、报纸、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检索工具、政策法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市场动态、机构与产品。目前,整个资源体系拥有科技文献超过9000万篇,全文超过2000万篇,可提供服务的数据库及相关信息资源已达到70多个,数据储存量达15TB。平台资源除国内目前常用的维普数据库系统、万方数据库系统、CNKI数据库3大数据库外还拥有电子版标准全文数据库、FAJS外文期刊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全领域专利数据库。
2.2 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服务项目
2.2.1 文献检索及全文传递
向用户提供各类型科技文献题录文摘、全文等2次文献的查询服务。
2.2.2 委托检索服务
用户无需自己检索可直接根据自己掌握的文献信息填写表单、委托检索平台工作人员查找全文。
2.2.3 定题服务
根据用户事先确定的需求,由文献中心工作人员跟踪最新文献为用户定期或不定期提供信息服务。
2.2.4 科技查新
为用户提供科研立题、成果鉴定、申请专利、项目引进以及各项奖励前的国内或国内外查新服务。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如何利用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登陆平台进行检索,查询所需文献,包括文摘、全文等。技术人员对自己研究及所需专业资料比较了解,通过检索可从平台的大量文献资料中找到所需的期刊、论文、专利等,甚至可以找到便于向服务农户进行农业科技普及的文献资料,如报刊、农技小常识等。
一些偏远地区不具备上网条件,基层农技人员电脑知识缺乏,甚至不会使用电脑,这时可通过“平台”委托检索及定题服务功能获取所需文献资料,与平台工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把“平台”变为身边的资料库、小秘书;农技推广人员除为农户服务外还要兼顾自身知识更新,一些技术人员还兼顾管理任务,各方面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登陆“平台”查询所需资料,也可通过委托检索及定题服务功能获取所需文献资料,节约检索时间,及时获取新技术信息;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研究领域比较精通,但一些技术人员文献检索知识欠缺,所提检索词不准,出现查全率、查准率低的问题,利用平台中委托检索服务、定题服务功能,通过与“平台”专业检索技术人员沟通及时、准确的获得所需文献资料。
技术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成果鉴定、申报奖励时需出具科技查新报告;如需了解某项技术目前的研究水平时可进行科技查新。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已在贵州省形成一定规模及相关的体系、制度、法规及管理模式,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也逐渐壮大、稳定,在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及面向农户的农业技术科技普中引入贵州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必能更好地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供文献服务及支持。
参考文献
[1] 宋启道,梁伟红,李玉萍,温春生.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