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古诗词默写
(一)易错的字
1、《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___石,以观沧海。水何___ ___,山岛___ ___。树木___生,百草丰茂。秋风___ __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出其中;星
灿烂,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___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 ___ ___ ___。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___ 低。几处早 ___ 争 ___ 树,谁家新 ___ 春泥。乱花 ___ ___ 迷人眼,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___ ___里白沙___。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枯 ___ 老树___ 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___马。___ 阳___ 下,断肠人在天 ___。
5、龟虽寿——曹操(三国)神龟虽寿,犹有___时。___蛇乘雾,终为土灰。老___ 伏 ___,志在千里。烈士 ___ 年,壮心不 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 ___ 鸡 ___,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___ 外斜。开 ___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 ___ 菊花。
7、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房花木深。山光
鸟性,潭
空人心。万 ___ 此都 ___,但余钟 ___ 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 ___ 啼,闻 ___ 龙标过五溪。我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___ 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10、泊秦淮——(唐朝)杜牧 烟
寒水月
,夜泊秦
酒家。
女不知亡国恨,江
唱后
花。
11、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___台。
阳
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相识
归来。小园香
独。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朝)杨万里
言下
便无难,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
。如梦令——(宋朝)李清照
14、观书有感——(明)朱熹
半亩方
一
开,天光云
共
问
得清如许?
有
头活水来。
(二)默写练习
1.乱花渐欲迷人眼。2.,江春入旧年。3.老骥伏枥。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
。四句诗 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 言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
,;
。是:9.杨花落
尽
子
规
啼,闻
道
龙
标
过
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11.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12.工作学习中,我们要“
”,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
”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
15.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
。来劝诫美国政府。
1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0.杨花落
尽
子
规
啼,闻
道
龙
标
过
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3.《过故人庄》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24.,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25.,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6.,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7.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
。是:(王湾《次北固山下》)29.《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子是
。30.,小桥流水人家。31.秋风萧瑟。
32.,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33.《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 34.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5.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故乡是人生之根,请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名句。
(诗人名)说:
36.腾蛇乘雾。
37.待到重阳日。38.商女不知亡国恨。
39.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40.。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41.常记溪亭日暮。
。争渡,争渡。
42.人们常用朱熹的两句诗
。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43.日月之行。44.潮平两岸阔。
45.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
46、《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是
。
47、《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48、《钱塘湖春行》中交代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49、《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50、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请写出与这段话意思相同的两句诗。
。三
诗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两句是:
,;
。
2、《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
,”
5、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少 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6、《龟虽寿》中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从而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诗中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幽静,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
。后人根据“
。”得出一个成语“曲径通幽”,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题
一、根据原文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子曰:“
,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
。”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子曰:“由,诲女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殆()
6、温故而知新
()
9.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四、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至少写出四个)
五、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论语》是记录的书,共
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
3.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4.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世说新语》阅读训练题
一、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7、尊君在不?
()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9、与儿女讲论文义
()
10、友人惭()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世说新语》是由
代了哪些要素?
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7、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9、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你受到什么启发?
10、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阅读训练题
一、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天雨墙坏
()()
2、智子疑邻
()
3、不筑
()
(朝代)
(人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什么背景?极精炼地交
4、其邻人之父亦云
()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
6、其家甚智其子
()
7、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8、马无故亡而入胡()
9、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10此独以跛之故()
11、此何遽不为福乎:()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天雨墙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家甚智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何遽不为福乎?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5、暮而果大亡其财
6、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7、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这两片短文的文体是
。《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是
(时代)著名
。《塞翁失马》选自。
2、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成语
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河中石兽》练习题一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人。
2、给下列字注音:
棹()曳()湮()啮()溯()臆()
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
曳:)⑶湮于沙上(湮:)
⑷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二)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 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5)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虽有佳肴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和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3、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一、整体感知
1、《礼记》又叫《
》。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集。相传为西汉
编撰。《礼记》选自《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的论著。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
和
的关系。
2、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5、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何作用?
6、想一句与课文意思相近的诗句,7、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二、翻译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
1、虽有佳肴()
2、虽有佳肴(3、虽有佳肴()
4、不知其旨也(5、虽有至道()
6、虽有至道(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8、教然后知困(9、然后能自反也()
10、然后能自强也(11、然后能自强也()
12、教学相长也(
13、教学相长也(14、学学半()
15、、学学半(16、其此之谓乎()
17、不知其旨也(18、弗食()
19、不知其善也(20、《兑命》曰(三、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教学相长也。)))))
。))))))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虽有佳肴
古义:
今义: 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教学相长也
古义:
今义:
五、默写课文。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文默写3
郑州高新区石佛中学复习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之古诗文默写
(三)时间:1月5日主备人:柴娟审核人:
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课外10首古诗和课文《秋天》《散文诗两首》《郭沫若诗两首》,能准
确熟练做默写试题,并能总结做题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二.知识点归纳::请同学们复习课外10首古诗和课文《秋天》《散文诗两首》《郭沫若诗两首》,10分钟后合上书完成下面练习题。(要求:认真书写,卷面工整,字体规范,10分钟后同桌用红笔对改订正,比一比看谁书写最认真,准确率最高)
1.,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龟虽寿》中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是:,3.《夜雨寄北》中写眼前之景的诗句是。
4.《夜雨寄北》中作者穿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情景的句子是:。
5.,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禅院环境幽静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诗人惊悉好友被贬龙标的时令特点的诗句是。寄托了作者思念之情的是。
9.《泊秦淮》中哪两句是作者的议论。
10.《观书有感》中点明方塘总是明净如镜的原因是。
11.《过故人庄》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是。
12.《泊秦淮》中哪两句是叙事?。
1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14.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15.,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6.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17.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秋天》)
18.天河何处,远远地海雾模糊,?(《郭沫若诗两首》)
19.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妈妈,你会认识我吗?(《金色花》)
20.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荷叶母亲》)
三.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个题目,并总结出做此类题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例: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08—09年期末试题)
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09-10年期末试题)方法总结及注意事项:
四.巩固练习(独立完成下面题目,3分钟后找同学讲评)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10—11年期末试题)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1—12年期末考试题)
3.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福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11—12年期末考试题)
4.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表达了在学习中既要开源又要导流的意思。
5.《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的句子是:。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赏析
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5、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6、《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孤独寂寞之情。
8.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整体赏析(主题):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
3、、暗写诗人望月,点题之笔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请赏析。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使人不禁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这里的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望月,正是全篇的点题之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无声”二字,细致的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带给我们丰美的联想。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
5、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6、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7、《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8、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二、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 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第一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起得很平,但却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为什么?
答:从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诗人似乎没有批评什么,但“八十始得归”,一个“始”字,却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
2、“乡里人”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答:“乡里人”的回答,是一个无情的事实:家中的亲人早已尽入黄泉。
3、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答: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4、全诗通过描写老兵的遭遇,揭露了什么?
答: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5、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答:杨花,子规
2、诗人闻布谷鸟的叫声抒发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诗中寄托对友人关切与牵挂之情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诗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6、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杨花/落尽/子规/啼”赏析: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叫声凄凉哀婉,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诗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
8、“闻道/龙标/过/五溪”
赏析: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10、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 之情。
五、《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整体赏析(课本):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3、主题: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4、解释词语:“次”:路途中的停宿。“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
5、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画面非常精彩。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六、《赤壁》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整体赏析(课本):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4、《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第四篇: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字词及古诗文默写复习
期末复习
1字词背诵复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痴想()隐秘()凝成()诱惑()喧腾()瞬间()懊恼()........训诫()耸立()迂回()啜泣()纳罕()嶙峋()........
头晕目眩()小心翼翼()收敛()宽恕()一丝不苟()卑微().......
忍俊不禁()迸溅()伫立()盘虬卧龙()绽放()沉淀()......
伶仃()笼罩()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缀连()洗濯().......
倔强()玷污()怨恨()扒窃()诅咒()碌碌终生().........
稀疏()贪婪()堕落()雏形()丰硕()沉甸甸()......
繁弦急管()玲珑剔透()泯灭()厄运()禀告()嬉戏()......
风韵()险象迭生()奢望()蹂躏()猝然()问心无愧().......
报酬()执著()殆()愠()凋()酝酿()卖弄()........
嘹亮()繁花嫩叶()烘托()静默()抖擞()镶嵌()........
贮蓄()水藻()澄清()发髻()黛色()磅礴()匍匐().........
澹澹()主宰()栖息()鳊鱼()寥阔()乌桕()清洌().......
梦寐()枯涸()归泊()肥硕()幽谷()竦峙()萧瑟().........骸骨()潜行()裹藏()葱茏()幽雅()悄然().........
弥漫()预兆()匀称()崩塌()一霎间()峰峦()........
扰乱()狩猎()喧嚣()喑哑()静谧()篡夺()篝火()........劫掠()窸窣()和睦()吮取()妒忌()唾液().........
更胜一筹()海域()畅谈()里程碑()睥睨()缥缈()........
黯然()倏忽()窗扉()连亘()高垣()往来屑屑()........
嫌恶()堕落()寂寞()憔悴()诀别()瑟缩()..........
荡漾()可鄙()虐杀()宽恕()恍然()苦心孤诣()......
怦怦()树杈()攥紧()抹眼泪()嫩芽()水波粼粼().......
拆散()匿笑()祷告()并蒂()菡萏()攲斜()荫蔽().........
慈怜()炫耀()称职()妥当()呈报()滑稽()陛下().........爵士()御聘()骇人听闻()随声附和()莽莽榛榛()........
澄澈()踉踉跄跄()孪生()蔷薇()旷野()痒酥酥()...........
潺潺()哞哞()庇护()何遽()躯壳()贪婪()什物().........
二、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
诱惑:头晕目眩:小心翼翼:宽恕: ....一丝不苟:忍俊不禁:怡然自得: ....
可望不可即:洗濯:具体而微:得失之患: .....险象迭生:获益匪浅:猝然:奢望: ...
1一年之计在于春:赶趟儿:酝酿: .
主宰:芊芊细草:磅礴:春华秋实: ...
枯涸:峰峦:弥漫:轻盈: .
静谧:更胜一筹:惊慌失措:津津有味: ....
缥缈:依稀:黯然:倏忽:危楼: .
历历在目:往来屑屑:相顾:风定天清: ......
嫌恶: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水波粼粼: .......
各得其所:匿笑: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
不可救药:孪生:..
三、找出下边词语的错别字并改正。
隐密()暄腾()训戒()鳞峋()头昏目眩()辍泣()忍俊不经()蜂围碟阵()迸渐()可望不可及()海天相闻()碌碌终身()点辍()凡弦急管()多资多彩()险象叠生()阴晴园缺()获益非浅()促然长逝()问心无亏()懊脑()花支招展()纤纤细草()轻飞漫舞()再接再励()闲妻良母()骑乐无穷()默默无蚊()随心所浴()鸡不可失()饮以为荣()我型我塑()口蜜腹健()迫不急待()脍灸人口()寻物启示()资态万千()夜色沧茫()更胜一俦()暄嚣()摇摇在望()暗然()决别()苦心孤旨()水波鳞鳞()
四.课文识记。
5.童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2.夏蚊成雷,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______________,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_________。10。《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里仁》)
7.子曰:“__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___________。”(《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卫灵公》)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课文后面五首诗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
山光悦鸟性,________。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色花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荷叶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
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绝句》志南和尚)
24、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那缥缈的空中,______________。街市上陈列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我想他们此刻,_____________。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静夜
月光淡淡,______________。白云团团,____________。
天河何处? _____________。怕会有鲛人在岸,________?
五、理解记忆。
1、《观沧海》中写曹操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中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3、《钱塘湖春行》诗中对仗的两联是:
4、写出《天净沙·秋思》中表示主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8、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广州亚运会即将召开,羊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新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
A第五单元 5.21《与朱元思书》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表议论流露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侧面描写水的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2《五柳先生传》
6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能体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一个人为自己的贫苦生活而悲伤时或因意外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可以这样安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原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19
5.23《马说》
12《马说》一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食马者”的愚妄举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里马的处境遭遇_____________:
21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4 《送东阳马生序》
22宋濂年少时读书非常辛苦而他却乐在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有关刻苦读书的故事还有:“程门立雪、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孙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读”。
5.25《诗词曲五首》
2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诗中借典故来抒写归来后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6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杜牧〈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28《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小中见大论东吴命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杜牧的《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0《过零丁洋》中脍炙人口,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6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40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
41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曲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六单元 6.26《小石潭记》
44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观潭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7《岳阳楼记》
46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描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态。
6.28《醉翁亭记》
57文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在第一段就微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描绘的四季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2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9 66袁宏道在《满井游记》中写雪后初晴的水之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之景:“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6.30 67《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描写山中佳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1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含“行拂乱其所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3《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写北方过地风狂雪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非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84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龚自珍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表达诗人昂扬向上、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的千古名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爱情忠贞,表达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课外古诗词
古诗文默写
86长风万里送秋雁,_____________________ 87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蜂》
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李煜)89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9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还能表达朋友间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91高适在送别友人时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慰友人要乐观、豁达,而王维在《渭城曲》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相反的感情。92《登幽州台歌》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空前绝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送元二使安西》真挚的惜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明李白在行路上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春雨春草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无题》①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爱情坚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清贫乐 村居》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了真挚的惜别之情,成为写离愁的名句。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