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江门语文高三调研答案 (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8:2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 江门语文高三调研答案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 江门语文高三调研答案 》。

第一篇:2017 江门语文高三调研答案

江门市2017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参考答案

说明:第7、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 5分。选对一个项2分,选对两个项5分。本次调研测试多项选择题不按全国卷给分方式赋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㈠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B.作者认为,中国诗人与迪伦并没有“同样的”仰望星空,两者之间的追求有所不同。2.(3分)A.是翻译时语言转换的问题,不是中文语境本身的表现力问题。3.(3分)D.文中多处的信息显示,与诗人的追求有很大的关系,如“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㈡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3分)D.(A项,从鲍勃•迪伦“前往纽约,去追寻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思里”知道,他没有开启美国民谣时代。B项,“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是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里克斯的个人观点。C项,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的原因原文没有表述,属于强加因果。而且,上文绘画也不属于文学范畴。)5.(4分)鲍勃•迪伦的美好品质:①兴趣广泛,拼搏进取。鲍勃•迪伦爱好民谣、摇滚,还涉猎传记、诗词、绘画、小说等领域。②努力开拓,具有创新精神。鲍勃•迪伦开启了流行歌曲、摇滚民谣新风貌、新时代。③淡薄名利,心态平和。鲍勃•迪伦不与奥巴马拍照留念,不关心各种荣誉,有一颗平和的心。④持之以恒,奋斗不止。鲍勃•迪伦发了40多张音乐专辑,并在诸多领域获得不凡业绩,现年75岁还在巡回演出。(4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6.(5分)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鲍勃•迪伦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作了优秀的作品(总说,2分):①鲍勃•迪伦将民谣和诗歌结合起来,出版歌词合集,其歌词跨越了国界。②鲍勃•迪伦是优秀的传记作者,其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其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获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③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时代杂志》等都给予他很高的赞誉。(分述,3分,一个小点1分,其它的,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学生认为鲍勃•迪伦不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理有据,且理据与文意相关,按实情给分)

㈢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5分)D、E。(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A项“含蓄委婉地表明了与众不同的老赵喜欢写东西的原因。”错,强加因果。B项,“但不够认真缜密,从而为下文需要修稿埋下伏笔”,“不够认真缜密”错,“伏笔”一说错。C项“表现了编辑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与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错误,表现的是编辑的闭门造车与不切实际。)

8.(4分)

老赵是一位爱好写作的农民。(概括“什么样的人”1分)

①有恒心。老赵喜欢写作,坚持了几十年,写出了风格与名气。

②有耐心。一篇文学杂志社的约稿,能根据编辑的多次要求进行仔细认真的修改。

③坚守自我。当意识到按照编辑的要求所更改的文章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时,老赵坚持维持原稿,保持自我风格。(性格特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9.(5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

①老赵的写作原则:源自生活,真实写作。老赵模仿赵树理写农村“野生的东西”,土的掉渣却绵甜诱人,作品选材源于生活,当他意识到编辑的写作构思与农村的真实情况不合,并最终坚持源自真实农村生活的原稿。

②编辑的写作原则:迎合需要,闭门造车,虚构写作。文学杂志社需要一篇关于农村家庭伦理的小说,编辑不作调查,不了解实际情况,却要求老赵的文章要要反映农村的深刻变化,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提升一个高度,文章要写出浪漫,为此可以虚构农村生活场景与爱情观念。

二、古诗文阅读(35分)㈠ 文言文阅读(19分)10.(3分)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先断易,再断难。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老百姓交粟为税多送到附近边地,装载前往则道路远,就近买则价格高。程颢选择富户可以任用的人,预先令他贮藏粮粟做好准备,费用大量节省。” 11.(3分)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C项,“哲宗”是庙号,不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12.(3分)D.【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然后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论。本题设计人物所做之事出错。题中D项有三处错误:“坦率”应该为“委婉”;“王安石本与他交好”的说法,选文中没有此信息;“至此恼羞成怒”错,原文“安石为之愧屈”意为“王安石为此感到羞愧、理屈”。

13.(10分)译文:(1)(5分)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就要服侍父兄,在外面就要服侍尊长。(给分点:弟,通“悌”,1分;入、出,2 在家里、在外面,1分;句式,“必告(之)以孝弟忠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2分。“所以”一词理解较难,要求从略,参考翻译:“就要”或“可以”或“用来”。)(2)(5分)程颢接受圣旨到中堂议论政事,王安石刚刚对发表意见的人发怒,声色俱厉地对待他们(给分点:被旨,接受圣旨,1分;怒言者,对发表意见的人发怒,1分;待:对待,1分;句意,2分。)

【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参考译文】

程颢,字伯淳,世代定居中山,后来从开封府迁到河南府。程颢录取为进士,奉调为鄠县主簿。鄠县有一平民借住兄弟的房子,挖开地下发现了埋藏的钱币,兄弟的儿子上诉说:“是我父亲藏的。”程颢问:“是哪一年藏的?”回答说:“藏了四十年。”“他们什么时候借住的呢?”回答说:“借住二十年了。”派遣官吏拿来十千钱仔细观察,对上诉的人说:“现在官府所铸的钱,不超过五六年就已经流通至天下各地,这都是没有埋藏前数十年所铸的钱,是什么原因呢?”上诉的人不能回答出这个道理。程颢担任晋城县令时,富户人家张氏的父亲死了,清早有一年迈的老人。到他的门前说:“我,就是你父亲。”那个人的儿子惊疑不已,不知所措,同他一起到晋城县衙。那个老人说:“我身为医生,因远出为别人治病,而妻子生了儿子,因为贫穷不能抚养,就送给了富人张氏。”程颢对他们进行质问、检查验证。老人取出怀中的一封书信进呈送上,这封书信上记载说:“某年,某月,某日,抱儿子送给了张三翁家里。”程颢问:“张氏当时才四十岁,哪有称他为翁的道理呢?”那个老人惊骇不已,辞谢走了。

老百姓交粟为税多送到附近边地,装载前往则道路远,就近买则价格高。程颢选择富户可以任用的人,预先令他贮藏粮粟做好准备,费用大量节省。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就要服侍听从父亲、兄长的,在外面就要服侍听从年长与上辈的。(另译: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可以服侍父兄,在外面可以服侍尊长。)打算计划按乡村的远近建立伍保,使他们相互之间在财力、劳役上相互帮助,患难之时互相抚恤,从而邪恶、伪诈没有容身的场所。凡是孤寡残废的人,责令他的亲戚、乡邻党里帮助他,使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而在外面旅行的人,患了疾病都有人帮助照顾。乡里一定要有学校,闲暇的时候亲自去讲学,召集父老乡亲与他们交谈。儿童读的书,程颢亲自给他们校正句读。教育不好的人,就改换另外安置。选择民间优秀的子弟,聚集一起进行教育。在晋城县三年,老百姓爱戴他就像父母一样。

熙宁初年,受吕公著的推荐,任命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平素

就知道程颢的声名,每次召见他,就向他随口咨询访求。程颢要告退时,神宗就说:“你可多次申请来跟我晤谈,我想常常见到你。”有一天,神宗和程颢谈论了很久,报时的侍者报告正午,程颢才告退。宦官们说:“御史您不知道皇上还没有吃饭吗?”曾劝诫皇上防止、抑制没有产生的欲望,以及不要轻视天下的有识之士,神宗皇帝弯腰靠近他说:“你的话,我应当作为自己的告诫。”

程颢有超过常人的天资气质,修养很好,门生故旧朋友跟他交往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声色俱厉的样子。遇到什么事都很好地去做,即使是时间很仓促的时候,也没有急躁不耐烦的样子。王安石主持政务,讨论更改法律条令,朝廷内外的人都以为不好,说的人很严厉地攻击新法。程颢接受圣旨到中堂议论政事,王安石刚刚对发表意见的人怒气冲冲地予以指责,声色俱厉地对待他们。程颢慢条斯理地说:“议论国家的事情不是像哪一家来议论私人的事情,希望平心静气地来听。”王安石为此感到羞愧、理屈。

哲宗即位以后,召回任命他为宗正丞,没有上任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四岁。

㈡ 古诗词鉴赏(11分)

14.(5分)B、D.(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B.“是以寂寞悲凉之景衬托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错,应是“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D.“先扬后抑的手法”“突出了老将对功名的渴望之情”错,应为“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对朝廷赏罚不公的愤懑之情”。

15.(6分)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多年,符节旄繐落尽,尽忠报国,也不过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典故内容,2分)尾联看似安慰关西老将,实际上将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赏古来如此,抒发了悲怆愤懑之情。(典故作用,4分)16.(5分)每句1分

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 枫叶荻花秋瑟瑟 ④夕阳西下 ⑤ 断肠人在天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①龙飞凤舞:形容山势巍峨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此处不合语境。②鸿篇巨制:规模宏大的著作。③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此处应用“九牛一毛”。④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⑤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⑥积羽沉舟: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此处应用“积重难返”)

18.(3分)C。命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A.语序不当,“全民素质”与“劳动力素质”对调。B.句式杂糅。“使„„遭受”“给„„造成”两种句式杂糅,可将“使”改为“给”,或将“造成”改为“遭受”。D.成分残缺,应在“市场”前加上“消除”。)19.(3分)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及语言连贯的能力。20.(5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答案示例】

①在食品中添加味精是安全的。②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③使用味精也要适度(或“不可过量使用味精”)。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5分)

【解题思路】第①空,应填的是相关研究的结论,整个文段阐述的是食品中添加味精的安全性;第②空,前面几句说的是味精对人体的益处,再根据“因而”可知,所填内容是前几句的结论;第③空,根据“但是”可知,所填内容与前面味精是“安全”的,构成转折关系,再根据后一句可知,说明不要过量使用味精。21.(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次辩论社培训活动计划邀请老师、专家、往届辩手开设讲座,并通过实战提升学员能力。学员先自组队伍,再根据实战辩题搜集相关资料,最后定稿准备比赛。校内比赛会邀请师生观看。

四、写作(60分)

命题思路:

一、时代性。

“道德”的内涵及其标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述。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一度被人们嗤之以鼻。十八大以来,人们对道德开始重新认识,立德树人也成为社会共识。本题有利于学生认识立德的重要性。

二、可写性。

材料涉及的人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心话题学生也不陌生,积累的素材也相对较多,应该有话可写。材料包含的德才关系具有思辩性,体现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考查要求,无论立论认为德才哪个更重要,都要进行权衡比较,充分说理,以理服人。

审题指导:

本材料的中心含意是德与才的关系。

这三则材料都谈到德与才之间的关系,但对二者之间的轻重理解不同。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培养道德,不钻研学问,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孔子对德与才都是非常看重的,二者没有轻重之分。从孔子的话出发,可以认为人才应该德才兼备。

曹操则重视才超过重视德,背负不好的名声、有被人耻笑的行为甚至不仁不孝的人,道德修养肯定是不够的,但曹操都不在乎,他重视的是这人有没有“治国用兵之术”,也就是有没有才。他的主张让他聚集了很多人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把才放在第一位有他的合理之处。

曾国藩当然希望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他把道德摆在第一位,道德好才能差一点的可以任用,但贪图利益的人则强调不可重用。好利之人把利益摆在

首位,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容易失去立场,造成事业的损失。曾国藩把德摆在才之上,可以说具有长远眼光,他身边聚集的人才非常多不是没有道理的。材料中曾国藩举荐重用的三个人各有侧重,说明道德的表现各有不同,有利于学生拓展对道德外延的理解。

学生写作时需要结合材料表明自己对德与才的关系的看法。德才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德才并重;才先于德;德先于才。不能抛开一方谈另一方。可以从用人的角度来谈,谈选拔任用人才的时候,要对德才的分量如何加以权衡;也可以从自己(学生、人)的成长角度来谈应该怎么处理二者的关系,也可以综合以上两个角度来谈如何选拔与培养人才。看法没有高下之分,角度也没有高下之分。

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抛开材料自说自话,立论绝对化,只谈德、只谈才,缺乏辩证思考等方面,这么写就偏离了题意。

第二篇:高三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答案

第一讲

【基础四题】

1.B fù liáng nì

2、C 析:葆 备 园

3.A、(A.弹指:弹动指头,比喻时间极短暂。B。“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语出《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C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D、“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4.A(B.“这样”指代不明。C“城市为重点”缺介词“以”。D项无因果交系,应删去“因而”)

【语用题·改错题】

7、①“启示”概念错误——启事 ④现金一百六十元整(不宜说出具体钱数)——现金若干

⑤卡的特征不宜具体交待——去掉“灰色”、“重庆路”或改为“还有一张建设银行龙卡和书城会员卡” ⑦没有联系人或联系电话——填加具体联系内容 【文言文】

16、B

17、B

18、D

19、D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2分)

译文: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2)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3分)

译文: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3)无侈前人,无废后观。(2分)

译文: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古诗鉴赏】14,答案:(1)诗人撷取“霜草、秋虫、行人绝、野田、明月、养麦花”几种景物,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乡村秋夜图。(1分)作者寓情于景,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反映了作者由开始的孤独寂寞到最后惊喜愉悦的心理状态。(2分)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

【小说阅读】

16.(5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1分);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1分)。

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1分);“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写成:突出了周小波的诚实质朴)(1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1分)。17.(6分)①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说明他是农家子弟,出身贫苦。②师政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说明他性格拘谨腼腆。③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说明他孝顺。④自述打仗不会怕,说明他勇敢。⑤提要求时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说明他纯朴。⑥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说明他诚实。(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6分;每答对1点给2分。形象特点1分,具体说明1分。)

18.阅读延伸题(6分)评分标准:观点明确,结合文本,分析精当,语言通顺,5-6分;有观点但不够明确,结合文本,分析较具体,语言通顺,3-4分;观点不明确,分析没有紧扣文本,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1-2分。

19.(4分)A、C(A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

第四讲

【文言翻译训练】

译文:1.太宗说:“国君,好比是源;臣下,好比是流。使源头混浊却要寻找清澈的水流,是不能得到的。国君自己行权诈之事,用什么来责求臣下的忠直呢!

译文:2.跟好人相处,如同走进了(栽种)芝兰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它到香气,便被它同化了。跟坏人相处,如同走进了(卖)咸鱼的铺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臭气,也被它同化了。

译文:3.学习需要内心宁静,才能靠学习获得,不学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译文:4.虽然有好的饭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高深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妙处。因此经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经过教学然后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省;知道困惑,然后才能不断钻研、不断努力。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译文:5.土地庙(的墙),用木头编成,(再在上面)涂上泥土,老鼠因此去躲藏在里面。用火去熏,怕烧着了木头;(用水去)灌它,又怕毁坏了泥墙。这些老鼠所以不能被杀死,因为(怕损坏)土地庙的缘故。至于说到国家,也有社鼠,国君左右的坏人便是。(他们)在朝廷里对国君隐瞒好的或坏的,(使国君是非不分);出了朝廷便在老百姓面前卖弄权力。不杀掉他们,就要成为祸殃;杀掉他们,可是(他们)被国君袒护着,像心腹般地对待他们,这种人就是国家的社鼠啊!6.①肯定自己否定别人,(这是)一般人共同的毛病。②道理还没有掌握得稳妥,便胡乱地凭主观猜想(去办事)。③跟自己相等的人,鄙薄他们因而也不甘心问他们。④(这)只能是迷信主观自以为是罢了。⑤自己明知不对但千方百计袒护那过失,宁可使学业始终没有长进,(也)不肯虚心地向别人求教,这在自己品德上造成的危害大极了,然而犯这种错误的人往往十个中有八九个。

【实战演练】

1答案:A(故老:经历过当时战乱事件的老人)

2答案:C(C表原因A承接/假设B之于/之乎D表并列/表承接)

3答案:C(本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重点是描绘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以珍惜的命意。)

4、(1)自从唐朝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互相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

(2)百姓生下来就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养老送终)。

(3)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称道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因为)有幸地生活在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2011全国大纲卷】 8.答案:C 解析:延,延请。

9.答案:D 解析:①表明熊鼎孝,②是朝廷的作为。

10.答案:C(迁走的是方氏的伪官悍将;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

11.(1)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2)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第五、六讲

【语用训练营2011】

(全国新课标卷)15.【C】解析:⑤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全国新课标卷)16.答: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解析: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全国新课标卷)17答案:略。

解析:要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具体做法: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②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③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全国大纲卷)

4、答案:C

解析:首先总论,然后论述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再论述与明天的关系。

(全国大纲卷)

六、18.答案:①凡;②必定;③其中;④有时;⑤则。

解析:分析句间关系,选择合适的词语。①“凡”与“必”搭配;②“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③“其中”指在问题里面有一些幼稚;④“有时”表示频次不多;⑤“则”表示前后两事距离较近,因果关系明确。

(全国大纲卷)19.答案: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而写的书面材料,它常常对前一阶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利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解析:写成4个或4个以上短句,给2分;写成3个短句,给1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短句变长句要将附加成分合理的分配到主干上,减轻排序的难度。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全国大纲卷)20.答案:略。

解析: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②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③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北京卷)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连贯,应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去分析。

(天津卷)22.。【参考答案】⑤②④①③

【解题思路】⑤和②句从两个方面提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能源问题,④句引出新能源话题,①和③分别介绍了新能源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以及未来新能源的前景。

(天津卷)23.【解题思路】用上四个词语,语义要完整,句子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文采更好。

(天津卷)24.【参考答案】吉祥物取名为“快乐阳光——津津”,寓意阳光、快乐洒满津城。阳光既象征着光明与未来,也是青春和希望的象征,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契合,寓意中国当代大学生团结、奋进、健康、快乐地成长。取材阳光同时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社会的理想与心愿。“津津”张开双臂笑迎八方来客,反映天津人民热情好客的民风,其跳跃和欢庆胜利的姿态,预祝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并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重庆卷)19.答案:(1)④,理由:略。(2)②,理由:略。

解析:从形状相似来看②、④可以做眼睛的喻体,(2)中有“闪烁着奇异的光亮”,与之相照应的只能是能闪烁光亮的“黑钻石”,(1)中选④,切合眼睛“大而圆”的特点,颜色可与“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相契合。

(重庆卷)20.答案:(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2)略。解析:两个饼图分别得出“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的结论,综合两个结论,得出“书写能力堪忧”的推断。(2)小题要求从学校和社会寻找原因,社会的原因有电脑使用多,书写少;人们对书写不重视,没有形成氛围等;学校的原因有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学生的书写严格要求,缺少专门书写课程等。

(重庆卷)答案:①④⑤⑦

解析:①④和“参加”后的“重庆马拉松赛”重复,⑤与“热身”重复,⑦与“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

(山东卷)16.答案:

621354

(山东卷)17.答案:

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 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山东卷)18.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广东卷)4.【答案】A(根据语句逻辑关系,总分关系)

(广东卷)

五、22.(1)【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广东卷)22.(2)【答案】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含标点符号31个字)

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恶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含标点符号23个字)

(广东卷)23.【答案示例】感谢李明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灯火阑珊”元宵佳节盛宴,一场元宵文化大餐。同学们,这样的灯火阑珊,这样的月圆之夜,你是否会想起另一个月圆的十五之夜?是啊,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那一轮皎月又挂在了中天,有请韩海同学给我们介绍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欢迎!

江苏卷)3.参考答案:①地形;②水深;③构造;④历史。

解析:本题为概括题,要先找出概括的区域——“我国大陆海区„„10次地震海啸”,再根据所配分值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几方面陈述的,然后选择最为精当的概括词或短语作答。“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波浪线为结论)(江苏卷)4.⑴姓名: 夏瑜 作品名:《药》

⑵按语:继述先烈之遗志,光大志士之精神,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解析:从2010年起,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似乎已不言而喻地成为江苏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了,而且考查的形式也似乎固定了下来,有增加江苏考生学习量的“嫌疑”。但从去年考查的美人鱼到今年考查的秋瑾,内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不存在刁难考生。

此题的难点在于对“按语”的理解上,因为“按语”是学生很能接触到的词语,生活中也很少用到此词,所以命题人应该配以注解才是——这不能不是命题者的一个小失误!

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此题所写“按语”应是对开设该专栏进行的说明,即为什么要开设该专栏。

(福建卷)17.【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能力。

【解析】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解析】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为什么中文翻译外国名都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这是问题的核心,它体现的究竟是一个民族怎样的品格与智慧。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挖掘隐含在背后的民族文化,从中文翻译外国国名的内容与形式出发,考生不难写出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的观点与看法。

【答案】答案示例一: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一、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了对外国人民的祝福;

二、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

三、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

答案示例二: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和尊重,也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

(安徽卷)17.【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本题是要求概括语段内容,从语段的内容看:“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很显然,后面对琴声的描写都是作者的想象,所以B项最准确。

(安徽卷)19.。【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参考答案】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答案所给的“桥梁”、“阶梯”就是很好的模仿,解答时要先选定好喻体,剩下的就容易了。再如“航船”、“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

安徽卷)20.【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

【试题解析】这是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的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

(浙江卷)5.解析:选C,此题学生只要抓住一个“平面”,在紧要关头,文白相济这些词语就能准确做出答案,一般来说B项首先排除

(浙江卷)6.解析:此题有原文,大家可参看《暖瓶里的水》

作者:吕游

——《散文》2010年第10期P64

原文: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笔在,用它的人去;书在,读它的人去;文章在,写它的人去。或人在,爱去;爱在,人去;人与爱都在时,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

(浙江卷)7.(3)示例:购买我就等于杀我 对象牙制品说“不”

(4)①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②构图简洁,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它们的未来将通向何方?

解析:此题在中考二模试卷中已考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川卷)18.答案: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

平和的心态

解析:注意先确定答题区间,再分条概括。

(四川卷)19.答案: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解析:要结合课文内容,紧扣意象的内涵展开。(四川卷)20.答案:略

解析:要注意结合史铁生的生平与事件本身切入。

(湖南卷)4.答案: D.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湖北卷)20.【参考答案】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解题思路】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要求,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

(湖北卷)21.【参考答案】(1)公路运量聚减,铁路大幅上升(2)铁路速度提高,且经济,安全,省时

【解题思路】图表题要仔细观察每一项数据,注意两个图表的相同和不同的数据,思考数据的变化反映出的现象。用准确的语言作答。注意每一个图表都要概括出规律,然后得出总体答案。

(湖北卷)22.【参考答案】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题思路】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辽宁卷)15.【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C 建立模式④--------利用 保护②-------是手段措施 ;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③-----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⑤;最后是评价突破①口----“也是”重要举措⑥,完全是逻辑顺序

(辽宁卷)16.【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试题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试题解析】这是长句变短句。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抓住“阐释-----阐释的依据-------阐释的内容(既有,也有 还有)”

(辽宁卷)17.【试题解析】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第九讲

15.答案:①描写出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乐;②引出“我”对“飞”的渴望。解析:本题考段落的作用,首段描写的内容和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作用应该不会有错,只要套进文本,4分到手。

16.答案: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中的“大鹏”形象。

解析:本题考关键句的理解。注意“大鹏”的象征意义和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定要用原文,分点答。

17.答案: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有利于作者对不想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解析:本题考人称的作用,是全国卷的翻版,送分题,关键是结合具体的文本,不要纯套术语。先答形式上的作用,再答内容上的作用。

18.答案: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能力。第一问不难,据第三段第3、4句话加以整合即可。第二问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谈“想飞”的积极意义,实际就是谈“理想”的激励作用。

第十一讲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2006年 1.(浙江卷第2题)【答案解析】C(踪迹:重在行动留下的痕迹;踪影:重在形影。使用“给以”时,受事者必须放在“给以”前或主语前。在比喻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更加”“越发”通用,但用于两种事物的比较时,只能用“更加”。)2.(江西卷第3题)【答案解析】B(①馈赠:相互间礼品的赠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②日前:几天前。目前:即指现在,说话的时候,与题中“仍在”相照应。③该: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题中所指是不是第一人称)3.(辽宁卷第3题)【答案解析】C(惠赠:敬辞,得体。A割断:截断、切断,不合语境。B淹没:(大水)漫过,盖过,使用对象错,应为“湮没”。D启用:开始使用,不能支配“退休教师”,应为“起用”。)4.(山东卷第2题)【答案解析】C(①“称道”是称赞,称述;“称奇”是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②涵盖:包括包容,具有涉及扩大之意。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具有收拢之意。③与“有益”相对,应选用“有害”(有危害)。有毒:可以指一些对人身体有危害的物质,也可以指对思想意识有害的事物。④“竟然”仅表示“没想到”的意思,而“居然”除表示“没想到”这个意思外,还含有结果跟预想相反的意思。“居然”语意轻,“竟然”语意重。)5.(天津卷第3题)【答案解析】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可以表达坚贞的爱情,也可以表达奉献的精神,结合句①语境,适合选用;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主要表达爱情的专一与执掌。积淀:积累沉淀,多指思想、文化等。积聚:积累聚集。结合句②语境,选用“积聚”更恰当。完美无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精妙绝伦:精致巧妙,无与伦比。结合句③语境,“杨柳青木版年画里”的器物,选用“完美无缺”更恰当。)6.(北京卷第3题)【答案解析】A(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淡去:比喻本来比较活跃的人或事物不事声张地逐渐退出或隐没;淡忘: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风范:风度、气派;风尚:在一定时期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7.(湖南卷第3题)【答案解析】C(捉摸:是揣测、预料的意思,通常用于否定,如难以捉摸,捉摸不透。这里应用“琢磨”,反复思索之意。)8.(全国卷Ⅰ第18题)【答案解析】①之所以 ②是因为 ③所以 ④也 ⑤尽管 ⑥但是(本题考查的是虚词中的关联词。答题时应分析句子间的关系,根据关系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首先应对全段文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然后逐句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②领起的句子是对①所在的句子的解释,具体列举了语言的形式美;前后为因果关系。③前后连接的句子也构成因果关系。根据语境,④在类比中后面又出现前面的情况,故用“也”。⑤连接的句子与⑥连接的句子内容相反,故为转折关系。)2007年 1.(浙江卷第2题)【答案解析】1.D(质对:对证,对质。质询:质疑询问。“质对”侧重对某一问题的核对,“质询”侧重对某一问题的疑虑。本题指的是“代表、委员”就疑虑问题询问“官员”,因而应选“质询”。“协议”国家、政党或团体间经过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意见。“协约”指协商定立的条约,一般指大的方面。本题所指对象是两个部门,“协议”更合语境。翌日:次日。前面应该有表示“某一天”的词。不日: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多用于未来)。本题“将启程”,前面又没有表示“某一天”的词,显然用“不日”才合语境。)【命题思路】本题的考查点是“正确使用实词”。命题者意在考查学生近义词的辨析,不仅要积累大量的词语,掌握词语的含义,更要根据语境推知词语的运用。一对近义词要重点抓住它的不同语素进行辨析,如“质对、质询”,只要弄清“对”和“询”的区别就可能做出正确选择。2.(江西卷第3题)【答案解析】2.A(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和“毋庸”构成固定搭配,符合要求。质疑:提出疑问。兴味:名词,兴趣。符合语境意。趣味:名词,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反之:与之相反;或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符合句意。否则:如果不是这样。)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虚词的使用。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使之符合句子的含意。3.(辽宁卷第3题)

【答案解析】3.B(“也”有“表示同样”的意思,“更”表示递进关系,更进一层。结合给定的语句内容,侧重于谈“行者”,因此第一个空应填“更”。躬行:亲身实行。躬身:①亲身,亲自;②弯下身子。结合句意,第二个空应填“躬行”。“发挥”在此意为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示出来,“体现”是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虚词的使用。不看语意,不看搭配,是不能正确选出答案来的。4.(山东卷第3题)

【答案解析】4.C(监测:监视检测,侧重于检测。监控:监视并控制。①句中对废液、废气的排放是不能监控,只能是监测。擅自:对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自作主张。私自: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规章制定的事。②句是说民警未请示,离岗外出吃饭,所以选“擅自”。充溢:充满、流露。充斥:充满(含厌恶意)。③句中有“饱满的生气”一句,所以应选“充溢”。)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中近义词的辨析。重点考查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使用必须结合语境,此题难点在第②句,“私自”和“擅自”的区别在于表意的轻重不同,“擅自”较重且产生一定的后果。5.(天津卷第2题)

【答案解析】5.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诗都能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后者还兼有对朋友的劝勉;而“吝啬”“吝惜”都有过分爱惜之意,但“吝啬”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带宾语,“吝惜”是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可带宾语,符合②句语境;“得心应手”与“轻车熟路”都有做起来顺手、容易之意,但“轻车熟路”更侧重于对情况的熟悉,不合③句语境,③可选“得心应手”。)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通过近义词的辨析,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根据词的感情色彩、侧重点、词义轻重来正确运用词语。6.(北京卷第2题)

【答案解析】6.B(时间:既可以指有起点和终点的时段,也可指时段里的某一点。瞬间:转眼之间。因此①句中应填“瞬间”。“效劳、效力”都有出力服务的意思,但在具体运用上有差别,“效劳”出力服务一般是死心塌地,心甘情愿,不图回报的。“效力”出力服务,一般有等价交换的意思,含有我出力你给报酬之义。根据语境②句应选“效力”。“从属”的意思是:依从归属。而“归属”的意思是:属于,划定从属关系。据语境③句应选“从属”。)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实词。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及运用。7.(广东卷第3题)

【答案解析】7.A(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①实地观察调查,②细致深刻地观察。题中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不单单是“察看”,更重要的是“衡量”。宁愿、宁可,要结合后面的“不可”选择。品性:品质性格。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题中“诚实温和”,指的是品质而不是行为。)

【命题思路】本题的考查点是“正确使用词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宁愿”和“宁可”的区别,这两词的意思一样,其区别之处不在于词语本身而在于和后文的搭配照应。另外两组词可以通过辨析词的“异字”做出选择。8.(重庆卷第3题)

【答案解析】8.D(坦承:坦白地承认。侧重于“承认”错误或不足。坦陈:坦率地陈述。侧重于“陈述”观点或意思。根据句意,①应选用“坦承”。场所:活动的处所。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②中“医院”就是特殊的处所,与“场合”中的“时间”“情况”等意思无关,故应选用“场所”。必须:副词,一定要,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强调应该有或必须有。③表示“放弃母语”在事理上的必要性,故应选用“必须”。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必然:事理上确定不疑。从句中“将”字可知句意为教练在赛前的预测,属“推论”,并不是在“事理上确定不移”的结论,故应选用“必定”。)

【命题思路】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宏观把握全句意思准确辨析词语的相异点,是此题命题意图所在;四项句意分别涉及到环保、语言得体、母语、比赛等,既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又体现了试题内容的人文色彩。

9.(全国卷Ⅱ第4题)

【答案解析】9.C(C项中“日前”为“几天前”,陈述的是已经过去的事,而“将”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句子时态不符,应删去。A项中“了”,用在动词“说明”的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合乎语境。B项中“每”为指示代词,表示全体中任何一个或一组,合乎句意。D项中“第”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正确。)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时态助词,指示代词和前缀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重点在学生易忽略的“已然”和“未然”点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认真、全面考虑的学习习惯。

10.(重庆卷第21题)【答案】10.①而 ②虽然(尽管)③但是(可是)④无论(不管)⑤还是 ⑥都(①1分;②和③2分;④、⑤、⑥2分)

【命题思路】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与2006年全国卷I第18题类似。考生应宏观把握语意关系,准确理解短语、分句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①为并列关系,1分;②和③为转折关系,2分;④、⑤和⑥应构成条件关系,2分。考生容易忽略题中“关联词语”这一要求,而将②、④和⑤填成实词,尽管使上下文连贯起来了,却不合乎试题要求。11.(安徽卷第18题)【答案】11.(1)搁置不用(2)有意隐瞒(3)隐没无闻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解题时必须反复揣摩句意。结合词语“雪藏”的字面含义,进行合理的置换,同时注意“不超过4个字”的要求。

第三篇:2013年江门调研高二文综历史答案

高二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历史部分)

选择题:

12—16 BBACD17--21 CCDBA22--23 C C

主观题:

38、(24分)答案:

(1)、演进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2分)。

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2分)。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人类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分)

(2)、变化:欧洲日益兴起;中国开始落后;工业文明发展起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过渡;世界从彼此隔绝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每点2分,任答3点即给6分)因素: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广泛建立;(2分)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掠夺大量的财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2分)

(3)、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影响:政治: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经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国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

思想:出现了新思潮和维新变法思想,引进自然科学。

生活: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观念等变化。

(每点2分,任答3点即给6分,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39、(28分)答案: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结果:封国对抗中央形成七国之乱。(2分)宋:从“兵权钱”方面,削弱地方势力,大大加强中央集权;(2分)结果:地方无力对抗中央,但也造成地方势力弱小,无力抵御外敌入侵。(2分)

(2)规定: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国家权力如征税等;(2分)同时各州也保留一定自治权。(2分)

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或者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 分)

政治影响:尊重当时美国现实和州权传统,有利于维系国家的统一与稳定。(2 分)

(3)A、冷漠、冷淡的态度,”他们似乎充耳不闻„„当这种冷漠的态度确实开始惹恼我们时”,”事不关己,己不劳心”。

B、功利的态度,“若涉事政治无利可图,我们岂不成了大傻瓜?”。

C、嘲讽的态度,“官员领受朝廷俸禄,自当处理国家大事。那就让他们食君之禄吧”(任答全一点给4分)

(4)理解: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每点2分,任答2点即给4分)

主张: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学说。(4分)

第四篇:连云港2011届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四市2010—2011学高三年级

君姓章,名叫章棨,字宗肃,世代都是海虞人。君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进入县里的学校学习,以德行被学官称誉举荐。曾经跟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学,后考中南京乡试,进入南太学求学。当时增城的湛公、高陵的吕公居住在原来的都城(南京),他们开门讲道,学者云集。章君两次在他们那里求学。(后来章君)多次进京殿试,都没有考中。后来被候补迁调到单县任知县。单县靠近黄河,而地势低洼。每年桃花开放时节黄河涨水,黄河南岸的人在夜里过河,偷偷地挖开堤坝,百姓对此非常憎恨。章君到任后,恰逢堤防被偷偷挖开,大水即将泛滥,章君率丁夫砍伐树木增加柱桩,昼夜防卫,最终解除了忧患。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喜好奔走于县庭之中,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按照法则属于不守法纪。有人对此很有怨言,章君却说:“这种事情(情况)对于我还没有明显的(不法)迹象,不应该事先惩治他们。”(对这些狱卒)章君以恩德和诚信安抚他们,他们都很感激章君,并想着能为章君出力。山东的盗贼,很多逃到了单县,有些单县人窝藏、包庇他们,(致使)长时间不能捉拿盗贼。于是这些少年主动成为了章君耳目,(最终)把盗贼全部捉获。院司下达的逐赶盗贼的文书,大约有一百多条,章君一天之内就能够(按照文书要求)分条陈述并逐一向上呈报,上级官员认为章君能力出众。当时的田赋法有弊端,(章君)于是征求百姓的意见,然后采取了计算田亩数量征收货币的办法,百姓感到方便了。后来齐鲁之地都推行了这种办法。有胡兵从宁武关奔向太原,并扬言要进攻山东。都御史议论兵事,部署将帅,唯独让单县县令章君留在军营之外。(后来)幸好敌人遵守盟约没有前来攻打而作罢。

章君升任安吉州知州。当年大旱,百姓饱受饥饿,章君竭尽全力赈救百姓,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被他救了下来。当地的百姓好诉讼,章君总是用道理为他们化解。有逃匿赋税的,章君就给他们准备查考的典籍让他们人人翻阅,(这种办法)根本不用鞭刑,而拖欠的赋税就能全部交清。(章君)治理的安吉州属下的孝丰县,到章君离任,他从没有给当地增添任何麻烦。孝丰县有人竟然至今不知道有安吉州。后来章君任职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一向宣称无事。太守每天闭门高卧,把郡府之事都交给了章君。章君也非常悠闲自在。章君后来上书奏请退休回家,正整理行装时却突然去世。

归有光说:章永州君,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之人。以前我参加进士考试时,章君从安吉州来京师,专门造访了我的邸舍,二人痛饮一番,然后章君上马离去。我后来对他的弟弟说,章君近来形神不合,这是长期做官年老憔悴导致这样的,或者是心理抑郁不舒畅导致的吧?而他最终死于永州。悲叹啊!章君仕途虽不顺利,但说到行事作为,可以无愧于先人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2分)用一个“横”字,与 “万里”相应,描写出江河烟浪的宽阔和无边无际。(2分,答出“描写出烟浪的宽阔和无边无际”即可)

(2)(4分)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矢志不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反衬1分,分析1分,诗句2分)

(3)(4分)“空惆怅”抒发了作者虽有报国雄心却又壮志难酬的情怀;“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勉励下一代并寄希望于下一代的爱国情怀。(两点,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谈笑有鸿儒(2)城阙辅三秦(3)尽态极妍,缦立远视(4)朽木不折/金石可镂。(5)人皆见之/人皆仰之(每空1分,有误则不给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表明作者对“执虚如盈”由表层意到深层意逐层思考的思路,(2分)激发读者的思考,(1分)为下文写“执虚如盈”的深刻内涵做铺垫。(1分)

12.(6分)第一阶段生活丰厚,却贪婪骄横,不知珍惜;(2分)第二阶段生活财富消耗殆尽,精神一片空虚;(2分)第三个阶段即使物质匮乏,也能以充实的精神,度过生活的每一天;(2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

⑴(2分)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恼了”“粗暴”“略去洽谈”“劈手”“掠走”等词语,赋予生活人格化的特征,(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执盈如虚”的后果。(1分)

⑵(2分)通过众人“不乏鄙夷的同情”与“我”“深深鞠躬”的对比,(1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朝圣者的由衷敬意。(1分)

14.(6分)(1)要以一颗恭肃之心,对待物质匮乏的生活;

(2)要以一颗颖慧之心,看淡人生的圆缺;

(3)要以一颗虔敬之心,不懈追求人生目标;

(4)要以一颗恭敬之心,珍爱今天的生活。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15.(6分)①谈谈您对历史的理解。(谈谈您的历史观。或您认为历史的内涵/实质/本质是什么?)②您觉得历史对当代有什么用处?(您觉得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或了解历史有什么意义?等)(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意在证明:①当今来自历史(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②历史的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③要记取代价,感激牺牲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关心和了解历史,知道个人和民族的身世;②要牢记、珍惜并感谢为历史进步付出代价的人们;③要把握好当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70分)

18.提示: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表现出不一样的眼光;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一样的眼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一样的眼光透出不一样的心灵。

评分标准参考2010年江苏省高考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50分

高三语文加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20.(2分)南朝·梁刘勰(答出“南北朝”也可。朝代、人名各1分。)

21.(2分)构思过程离不开自由的想象。

文段参考译文:

古人说:“身体居留在民间,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想象。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象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构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D(A林黛玉不是第一个来看宝玉的人;D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雷特无意间杀死的。答对一项得2分,全对得5分。)

23.(1)(6分)她们都具有美好的品行,都很有才华;(2分)她们都正逢青春而没有青春。(2分)梅被母亲嫁与别人,不久即青年孀居,终至忧郁而死;瑞珏被整个家族利用“血光之灾”的迷信逼迫到城外去生产,不幸难产,为一个死人而活活断送性命。(2分)

(2)(4分)①夏洛克、泼留希金、阿巴贡、严监生(答出其中两个即给2分)②事例一:对妻子: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妻子治病需要花钱,葛朗台认为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

事例二:对女儿: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女儿已二十三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给她提亲)。

事例三:对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赏了她一只旧表)。

事例四:对亲戚: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

事例五:生活开支:他从不买肉、蔬菜和水果(或: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或: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

(每例1分,答出其中两例即给2分)

三、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

24.(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批评了北京建设和交通的不科学的做法:(2分)高密度建设城市,却鼓励小汽车发展。(1分)

25.(5分)①城市建设缺少前瞻性,没能听取专家意见;②城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过度集中于市中心区,大量工作人口不得不到郊区居住;③城市高密度;④北京鼓励小汽车发展;⑤快速公交不能覆盖全市主干道,只是选择个别路段;⑥缺少强有力的措施调控城市建设。(答对1点给1分,得满为止)

26.(6分)①对城市建设制定明确、长远的规划和政策;②旧城改造和郊区新建降低城市密度;③将就业功能向城郊发展;④抑制小汽车发展;⑤快速公交覆盖全市主干道;⑥鼓励骑自行车;⑦旧城改造重点发展住宅区;⑧加强审批、监督和问责。

(答对1点给1分,得满为止)

第五篇:山东省济南市2013年11月高三调研试题高三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24分)1.B(“有”通“又”→“详”通“佯”→“乡”通“向”→“蜚”通“飞”A.“不”通“否”→“案”通“按”→“卒”通“猝”C.“要”通“腰”→“趣”通“促”→“傅”通“附”D.“俾倪”“睥睨”→“罢”通“疲”→“见”通“现”)2.C(A.率领,引导,掉转,延请 B.道理;取道;提到,叙述;道路C.侥幸;幸亏;宠幸;宠幸D.表敬副词,请允许我„„;请命;告诉;请求)3.B(回头/不过/只是/回头。A.使„„承担/依仗/辜负/背着C.几/计算/屡次/命数D.超过/过错/拜访/经过)4.D(“报仇、空言、筋骨”古今意义相同)5.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袖装/做人质/目视。A.名词用作动词,穿/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客人那样/名词作动词,驻扎/名词作状语,用匣子。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死/名词作状语,以礼/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 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将 /名词作状语,敲着鼓 /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6.C(趁机/通过/顺着A.连词,因为/连词,因为/连词,来。

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D.副词,竟然/副词,竟然/副词,于是)7.A(你,代词/比得上,动词/如果,连词B.跟,介词/跟,介词/帮助,动词C.给,介词/弹奏,动词/给,介词D.他的,代词/表祈使语气,副词/他的,代词)8.C(被动句。A.省略句/省略句/判断句B.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兼宾语前置D.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二、(12分)9.C(A.“去”,距离B.“将兵”,带兵D.“所”,左右)10.A(到,动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助词B.带领,动词/因为,介词/因为,介词C.而且,并列连词/况且,递进关系连词/况且,递进关系连词D.就,副词/是,副词/就,副词)11.C12.D(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不是李广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而是最终不愿在法庭上辩解)

三、(36分)13.墟,门。者,也。矣,者,交,也。侯,耳。(“高 祖 每 过 之”后可加“,”,也可以不断开)(对两处得1分,共5分)14.虽然以则(或者“而”)岂(填对一处得1分,共5分)15.(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彰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 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 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注:意思对即可;“矜、伐、师、经营、卒、乃”这六个词翻译错一个,扣1分。16.(6分)谦称(1)(3)(7)(14)(16)敬称(2)(4)(5)(6)(8)(10)(11)(13)贱称(“蔑称”也可)(9)(12)(15)注:写出类别各1分,归类正确各1分,归类错误,该项不得分。17.(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力拔山兮气盖世(3)不令而行虽令不从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决胜千里之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风萧萧兮易水寒(6)下自成蹊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注:本小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任选5个小题,满分10分;如果考生都选,按照前五个给分。

四、(18分)18.因为文人可以写感人的故事,而自己却置身事外,(2分)有舍生取义者,也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不能牵动中国文化史,也不能牵动我们的泪眼。(2分)注:意思对即可。19.(1)司马迁让中国人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1分)成为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1分)(2)司马迁轻事重人的选择(1分),让重视事件、忽视人本身的中国历史保持着人性,以人为本。(1分)注:意思对即可。20.(1)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他的《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2)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扭转了人作为事件的附属物的历史观念,那些著名人物,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3)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面对奇祸,没有选择赴死,而是隐忍活着,完成《史记》。(6分,每条2分,概括1分,简析1分)。21.“历史的母本”是作者对《史记》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高度评价,(2分)“母本”是指《史记》的体例成为后来编史者自觉效仿的通例,(1分)《史记》中的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1分)注:意思对即可。

五、(60)22.略。

下载2017 江门语文高三调研答案 (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 江门语文高三调研答案 (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江门普法网考卷答案

    2015年江门普法网考卷答案 (已答题数/总题数) 单选 (共20题,每题2.50分) 题目1: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行政判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多少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c)......

    2014届广东江门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理综生物卷

    2014届广东江门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理综生物卷洋葱的不同部位可用作不同的实验,如: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请再举两例:。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

    2016年4月高三江门一模文综历史试题(无答案)

    江门市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24、《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附答案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2)附答案班级姓名完成时间家长签字 一、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 B.闪烁、硕大、回溯、......

    八市高三语文答案

    湖北省八市2013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语文答案(2013年3月) 随州市教研室吴军十堰市教科院许典国潜江市教研室金星铭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D(A. tiē/tiě; qi......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②“天”仍然是判......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附答案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1)附答案 班级姓名完成时间家长签字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假(jiǎ)暑假假嗓子假以辞色假模假式 B.供(gòn......

    厦门语文高三质检答案

    2017-2018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质量分析 备课组成员:蔡佳境、许韵恬、冯成、王芹、卓朝红 5、第五小题考的是人物形象,本次学生们基本明白了答题模式,懂得先写性格,再配以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