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国际政治可预见的重要发展
海外房产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国际政治可预见的重要发展
美国:中期选举
特朗普主义的计划将在2018年国会中期选举时遭遇重大挑战。届时,众议员在任期期满后将全部改选,参议员将改选三分之一。特朗普上任后的第一年在重要立法方面开局不利,通过减税法案是少有的成功案例。民主党人道格·琼斯击败共和党对手罗伊·穆尔,赢得亚拉巴马州的参议院特别选举。这是民主党人25年来首次在共和党主导的亚拉巴马州赢得参议院席位。这使得共和党在参议院对民主党的席位优势缩小为51席对49席。在新泽西州州长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也击败了共和党对手。这一系列失败预示着共和党在国会和地方将面临丧失优势的危险。
俄罗斯:总统大选
普京将在3月赢得新的总统任期。这场竞争的结局并无多大悬念。但还是有必要看一看影响普京继续领导这个国家的一些重要因素。首先要关注的是,反对派人士动员其支持者表达不满并发起抗议活动的能力有多大。其次要看看今年大选的投票率水平。2016年国家杜马选举的投票率仅为47.8%,是苏联解体以来最低的一届选举,2011年的投票率为60.2%。
欧盟:多线作战
海外房产 http://www.xiexiebang.com/
克服了长达10年的严重危机,欧盟在2018年将面临三条战线的重大挑战。首先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能否打造出新的联合政府。可以说,如果没有德国的强大领导力,欧盟将一事无成。其次是荆棘密布的英国脱欧之路能否取得谈判进展。另一大挑战是意大利大选会否导致政治僵局。此次大选很可能出现右翼联盟、中左翼联盟和民粹主义的五星运动党三分天下的局面。五星运动党已成为意大利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尽管其独立组阁的可能性不大。
海湾地区:王储的改革
沙特阿拉伯在国王萨勒曼以及王储的领导下开始转型,令整个海湾地区“沸腾”起来。萨勒曼力推自己的儿子当上王储。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掌握着很大的权力,随着出售国家石油公司股权等举措的推进,他推行的改革将在2018年经受关键考验。沙特的改革及其立场和态度对海湾地区实现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从也门内战和孤立卡塔尔等事件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拉美:不平静的大选年
拉美在2018年迎来一个重要的大选年。在此之前,一系列选举已经将拉美的政治平衡推向右翼,其中包括马克里当选阿根廷总统、皮涅拉当选智利总统、库琴斯基当选秘鲁总统等。拉美的两个巨人巴西和墨西哥将在2018年举行大选。拉美第四大经济体哥伦比亚也将迎来大选。深陷政治危机的委内瑞拉可能也将在今年举行大选。在古巴,劳尔已宣布将在今年内卸任。与此同时,奥德布雷希特公司腐败大案的影响似乎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中国:平静的王者
在美国、俄罗斯、欧盟和拉美准备迎接考验的同时,中国领导人的视野显得更加清晰和明朗。在经济方面,与前些年相比,中国的增长已经变得更为理性和冷静。
第二篇:政治重要问答题
初一政治问答题1、2、3、4、5、6、7、8、9、为什么生命是宝贵的? 怎样珍惜爱惜我们的生命 为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怎样迈好青春第一步 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 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
务?
10、怎样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11、为什么生活离不开友情?
12、怎样交友?(两个题的综合)
13、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14、怎样尊重老师
第三篇: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后继乏力:量化宽松政策搅乱全球经济,主权债务危机让欧元区阴霾弥漫……联合国《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经济复苏阴影犹存
郭红玉:2011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喜有忧。201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回暖迹象。但另一方面,各国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的扩张性政策导致政府债台高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二十国集团成员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已近8%。2010财政美国财政赤字达创纪录的1.3万亿美元,2011财政的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恶化。日本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政府债务规模是GDP的200%,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20个月下降,深陷通缩泥潭。中国和印度等亚洲主要国家经济复苏强劲,但面临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风险,并且可能将风险传导给亚洲其他国家。
总之,2011年将是世界经济艰难前行的一年:源于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开始显现,但在世界经济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时候,贸然采取紧缩政策又会釜底抽薪,打击实体经济,加剧社会矛盾。
沈丁立: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至于增势是否减缓则存在未定因素。改善的原因,首先来自新兴大国的持续高速发展,有力地稳定了全球态势,不仅保障了世界上1/3人类的经济进步,而且给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传统经济发达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同时,发达经济区也在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地区经济。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率先改革金管体制,弥补旧制不足,以确保未来不会再次发生类似危机,这一努力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对欧元区少数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已创设永久性的救助机制,以维护整个欧元区的稳定,并对接受救助的成员国附加严格条件。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以邻为壑、过河拆桥的短视还屡见不鲜。一方面,欧洲一些央行已开始退出危机期间采取的紧急救市措施。另一方面,美国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欧美分别出台的货币政策各有缘由,但各方埋头自顾而缺乏协调的做法,无益于国际社会通力协作,更不利于克服贸易保护主义,这使新年中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蒙上阴影。
于铁军:2011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仍然很不乐观。欧元区内,继希腊、爱尔兰的主权债务危机之后,西班牙的情况将更为困难。在德国的压力之下,欧盟现已明确表示,它无法提供资金来救助西班牙。日本的国债余额目前已经达到差不多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国内严峻的老龄化、少子化问题,使得日本经济难以摆脱增长乏力的局面。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而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加剧通胀风险、预算赤字及债务的失控,使其经济再次直面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也给其他国家造成更大的金融压力。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在2011年虽然还会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和日益上升的借贷成本,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得不放缓,这肯定也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全球安全局势依然存在诸多隐患。恐怖袭击依然像乌云一样给世界压力;朝鲜半岛剑拔弩张;中东热点无一降温;索马里海盗让世界头疼……2011年,全球安全局势能否得到改善?
安全局势依然严峻
于铁军:2011年,全球安全局势依然严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将得以延续。朝鲜和韩国之间再度出现军事摩擦的可能性相当大。由于双方领导人在国内政治领域中的回旋余地都很有限,因此,对于军事摩擦和冲突的控制将更多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等周边大国的克制与约束。
中东地区的情况依旧令人担忧。阿以谈判再一次因犹太人定居点问题而告破裂,中东和平进程再度搁浅,而且很难在近期内再度开启。从2011年7月起,美军将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但撤军规模也有可能取决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的工作绩效。由于巴基斯坦坚决拒绝美军跨过巴阿边界围剿藏匿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塔利班组织,而美国扶植的卡尔扎伊政府又十分脆弱,所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规模也迟迟难以决定。伊朗核危机在经过一系列外交折中之后仍然处于僵持阶段。
2011年非洲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科特迪瓦已经处于内战的边缘;苏丹将于2011年1月8日就南部苏丹是否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投,南北双方是尊重公投结果,和平分手,还是像上世纪那样兵戎相见,这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沈骥如:俄罗斯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都有所改善。中美、中欧之间在上半年曾出现了不少摩擦,美国遏制中国的主张一度有所抬头,但到了大选以后的年底,美国方面的调子又有所降温。温家宝总理访欧访印表明,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大国关系的改善表明,全球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可控的。
但是有一个例外:剑拔弩张的朝鲜半岛的安全形势随时都会急转直下。一个以为有了核武器就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战胜对方。一个虽没有核武器,但认为自己经济实力强大并有美国盟友的军事支持包括核武器支持,有把握在未来的战争中击败对方。美国则调动了3艘航母到小小的朝鲜半岛周围,日本也跟着表态支持韩国。这实在是一场危险的博弈。
沈丁立:在新的一年中,大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有望改善。中美在1月两国防长北京会晤和元首华盛顿峰会后,将进入一段时间的稳定。中日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领土纷争后,正寻找调适之道,改善高层间及时沟通与解释的机制,因此也有望较上年稳定。美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也可能更加稳健。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年中全球安全局势有更多积极趋势。
世界范围内存在多种张力,有些还在加深。新兴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快速崛起已对现有国际格局形成一定影响,这已引起既有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焦虑。地区层面上许多张力还在释放之中,尤其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由于海上边界争议,半岛局势仍具高危性。
2010年,各国纷纷“亮剑”军演,军售大单接连不断,多国提高国防预算。2011年,各国将展开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动机仍在沈骥如:当前世界军备分布严重失衡。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美国一国的军费开支几乎等于世界其他国家军费的总额。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国家增加自己的军备,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和防卫能力。
但是,有些国家是存在军备竞赛的动机的。例如,日本就要大力发展军备,甚至有一股势力要废除无核三原则,这是因为日本觊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的领土,并希望通过加强日美同盟遏制中国,继续坐大亚洲。印度也有军备竞赛的动机,因为印度希望成为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还有一股势力总是想和中国较劲。印度的国防投入明显超过目前它的防卫需要。朝韩之间,存在着军备竞赛。在西亚和中东,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存在军备竞赛。要降温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同时,拥有最多军备的美国应该带头削减军备。
于铁军:总的来看,与此前相比,2010年国际关系中军事内容所占据的比例的确有所上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东亚地区。如果不加以重视,并进行适当的控制,未来走向军备竞赛不是不可能的。一般认为,军备竞赛对于竞赛双方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所以,理论上很少有国家主动去参加军备竞赛。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国家之间经常因为互不信任,互相猜忌,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的“安全困境”而不得不参加军备竞赛,进而影响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在军备控制与裁军方面本来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斥巨资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大力发展本国的海空力量,并形成军备竞赛之势。2011年全球性的军备竞赛升级可能不会出现,但如果相关国家之间不能通过建立信任措施等途径展开安全合作,它们之间出现军备竞赛升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沈丁立:军备增长与扩大外购军备,存在于一部分地区。但这些现象并非是全球性的。欧洲也有大国近期正在紧缩军备,削减防务开支。
上述问题源于国际格局的失衡。世界军事超强的美国国民经济产出约为世界的1/4,军费更近世界一半。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不仅长期支撑了美国对世界各地的干预,包括对我国台湾事务的干涉,而且助长了它对伊拉克先发制人的非法与非理性行为,对世界并对它自己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俄中等国愿意根据国情,加大国防投入,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它们的整体军力与美国相比还很落后,国防态势仍呈防御性,谈不上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国际安全失衡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
2011年,世界大国之间和地区强国之间急需改善战略沟通,共同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中给各国带来公益的部分,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调整现有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全球金融危机给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变革的机会,新兴经济体重要性凸显。二○一○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在各个领域均出现博弈。在新的一年,双方该如何协调,以共同推动世界发展?
南北之间应平等互信
沈丁立: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必然相互依赖、共存共荣。发达经济体的继续繁荣,将给新兴经济体提供出口市场和优势技术的支持;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将逐步给发达经济体提供更大出口机会。两者之间关系既密切,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在出口上具有竞争,而且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成长,这种竞争也可能更为激烈。新兴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也将在资源使用与保障、环境与生态平衡、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等方面对各方产生压力。
2011年,新兴经济体在经贸与环境等方面的平衡发展上,仍将保持对发达国家的压力。在《京都议定书》还有两年就将失效的压力下,各方对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博弈必将加快。这更需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各自的减排内涵,加强技术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技术转移,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增强了的经济能力条件下承诺更多自主限制,并扩大在国际核查上的共同协作。
在经贸方面,新兴经济体在继续获得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生产外包时,要勉力所能,扩大对发达经济体的采购与投资。当然贸易平衡只能相对,须与前者的消费需求相适应,并考虑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扩大化因素。二十国首脑金融峰会应是新年中这两个经济体之间寻求平衡的合适平台。
沈骥如:从本质上来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和新的经济力量重心的出现,不是国家间博弈的结果,而是世界各国综合实力演变的结果。但是,国际经济、政治、军事规则的改革和新规则的制定,确实还存在着博弈。但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博弈,就是因为有关各方还没有建立起充分的平等互信关系。由于任何一方都不能在每一次博弈中保证自己成为赢家,而博弈中的误判有时会给博弈的双方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世界各国应该把精力用在建立国家间的平等互信关系,特别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时,要尊重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从而,通过真诚的合作,实现共赢。后金融危机时代之所以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变革国际经济政治规则的历史性机遇,就是因为这次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经济政治规则中的许多缺点和漏洞,改正这些缺点、修补这些漏洞符合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也几乎已经成为二十国集团的主流共识。这个共识来之不易,应该珍视。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不是博弈,而是真诚的合作。
于铁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博弈一直存在。自从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体现得更为真切,变得更加激烈。增加南非之后,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由“金砖四国”变成了“金砖五国”。无论是在国际金融体制还是在国际贸易体制上,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协调,都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必要。例如,在2010年的首尔“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表明,要将经常项目失衡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并共同采取行动,推动建立“稳定、运作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四篇:国际政治专业
国际政治学专业概 述
就青年学生个人而言,大部分同学对风云变幻,纵横捭阖的国际问题都很感兴趣,但是大多停留在表面,国际政治专业的学
本专业为涉外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理习和训练,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和高度来观察我们所处的论基础和广博的国际知识,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分世界。
析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国际政治对外语要求很高。有志于选择该专业的同学最好对能独立从事外事调研和科研工作,能从事对外交流和国际公共关外语抱有一定的兴趣。较高的外语水平,不仅是阅读外交原版资系工作,以及有关台港澳与世界事务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专料以进行国际问题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进行外事活动与外国人门人才。
专业基本情况
交往的必备工具。国际政治专业属于文科,相对于经济、财会、法学、管理学科来说,没有那么热。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结合自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身实力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择业取向。
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经过国际政治专业本科四年的系统学习,毕业生一般能达到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专业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较好。毕业后可到各级党政机关、外事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流向企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金融机构等。实践证明,国际政治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专业的毕业生以其较高的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我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及涉外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能力:
论、基本知识;
◆ 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工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 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组织; 态;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干学科:政治学。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被视为国际政治学的诞生日。国际联盟的建立,促使人们开始对国际政治、国际法和国际经济进行系统的理解研究,从而开始了的国际研究机构纷纷建立。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也相继设立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教学研究机构。劳特巴奇和美国的乔赛亚•罗伊斯等。
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发表了其
◆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国际政治的基本理国际政治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19年5月30日
◆ 具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涉外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各种类型
◆ 了解国际政治的理论前沿和政治学、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学家有英国的弗朗西斯•布拉德利、H•
著名的《国家向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一书,这是西方比较政治制度、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国际政治理论的著作。这时期由于在全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亚太球的巨大影响,美国成了世界上国际政治学专业发展的中心。在地区政治与经济、欧洲地区政治与经济、各国政治与经济等。般安排8周。
修业时间:4年。
学位情况:法学或哲学学士。相关专业:外交学、法学。原专业名: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介绍
美国,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中的国际政治学系涌现出来,一批辛格、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等也相继涌现。
在旧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和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只有一些国际关系史、外交史和国际法方面的著述以及对国际形势的评述和分析。因此,这一时期,没有一所大学设有国际政治专业或国际政治学系,类似的研究机构也没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有了新的进步。1963
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及参与课题研究等,一著名学者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昆西•赖特、密执安大学教授戴维•
打开电视、报纸,我们会看到关于国际时事的介绍和评论。年底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决定》。1964年,由于媒体和资讯业的发展,当今坐在家中了解天下大事变得很容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切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易。作为普通人对国际问题的了解也许不尽全面,但是国际政治别设立了国际政治系,招收国内第一批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却以其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未来国际形势走向的预测,为国家同时,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一批国外问题研究机构,创办制定对外政策提供建议。
了一批国际问题研究刊物。
国际政治学是门新兴的学科,她主要关注国家之间,国际组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刚刚起步的国际政治学专业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等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损害。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其国际政治学系并到并通过种种现象寻求规律,给人们提供预测未来国际政治趋势的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国际政治学理论基础,以使各国际行为主体能够审时度势,在风云变幻的国被视为“伪科学”,视为资产阶级的东西。从该专业毕业生出来的际政治行为中寻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因此国际政治在当今已成为学生也倍受社会的冷落。
一门重要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在西方,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为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期。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成果也非常丰富,比一个良好的机遇。
较有影响的有肯尼思•活尔兹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
基欧翰和约瑟夫•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等。苏联东欧国家到70涉外事务。第三,各大报社或杂志社、电台、电视台。像《人民年代末期也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学系。1976年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广州日报》、《解放军报》、中苏联学者甘特曼教授主编的《现代资产阶级国际关系理论》,1978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等比较有影响的报社或电台都需要大量年华沙大学库库尔卡教授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1984年的熟悉国际政治的人才当记者或编辑人员。第四,到高等院校或苏联出版了甘特曼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和过程》,这标志研究机构从事与国际问题相关的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
着苏联、东欧国际政治学走向成熟。此外,在第三世界国家,国如果把时间的跨度稍微拉大一些,还可以看出现在的国家政际政治学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印度、埃治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要比前些年好得多。虽然近几年中央政府及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在大力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大量精简政府机构人员,这多少会影就。响到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政府机关的就业面。但是由于这几年来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科建设才重新出现国对外交往越来越密切,因此需要处理这种对外交往活动的人才生机。随着党对“左”倾严重错误思想的纠正,国际政治学研究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几年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分配与就业形势领域许多禁忌被解除了,国际政治学也不再被视为资产阶段的伪一直看好。
科学了。同时,由于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与国外的交流活由于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分配到涉外工作单位或研究动日益增多,加上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机构,因此,他们出国的机会相对较多,而且有的工作单位就在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涉外工作人员和研究国际问题的人才国外。也因为这样,这些人的收入和待遇都相当不错。比如就职需求量也急剧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际政治学中青年专家王逸舟,多次出国进设立国际政治学系或国际政治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恢复了国际行学术交流,并于1996年到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他已在国家级政治学系,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了好几本专著或译著,如1995范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年的《当代国际政治析论》、1998年的《西方国际关系:历史与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近20所院校先后建立了国际政治学专理论》。
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第一批硕士和博士也是从师资力就目前而言,设有国际政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而且绝量雄厚、最早设立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大多数都是一些全国著名学府。由于“名牌效应”的作用,从总复旦大学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专家或学者体上看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错。但是,该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注意提高思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敏锐的国际社会观察和复旦大学的颜声毅、俞正梁;南京大学的时殷弘;中国社会科学分析能力,以及精通一门以上的外语。国际政治系常常被称为“第院的陈乐民、张蕴岭、王逸舟、阎学通等。二外语系”,原因就在于该专业的学生外语水平都比较高。只有具随着交通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随着全球备这样的能力,以后在涉外工作中才能应付自如。
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我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政治、体育和军事等方面的以研究国际问题为主题的国际政治学也会越来越兴盛。各个国家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吸收国外的商品、技术、资对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需求会大大膨胀,相应地,国际政治学专本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当然中国的商品更有机会进入国际业教育也会有很大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国际政治学专业已经成市场。经济的交往必然会带来人员、文化、政治等的交往。这样,为热门专业,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深受社会的欢迎。导致愈来愈广泛、愈来愈复杂的跨国管理问题。中国需要更多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中国参与国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不仅从理论上对之进行研究,而且也要从技际社会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肯定会蓬勃术上进行操作。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形势是乐观的。发展起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以前从事历史、党史、科学社会毕业后就业面相对较窄,但做起来会很有成就感。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纷纷转移到国际政治问题的研究上涉外工作者——代表国家对外理资产;
来,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中国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再次证明,国际关系研究员——浓厚的理论积累,精辟的分析与指导; 国际政治学专业会越来越热门,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跨国企业职员——结合全球与本地优势;
越多。
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流行的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了解国际关系史和中国外
交史,熟悉国际行为准则和规范,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
惯,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
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基本上是一些涉外工作领域或工作单位。
这些工作领域或单位主要有:第一,外交部以及中国驻外大
使馆和领事馆。由于国际交往的需要,中国在国外设立了相当多的使、领馆,并需要派遣一批谙悉国际问题和通晓当地语言、文
化和习惯的涉外工作人员到这些机构工作。第二,政府机关其他
部门的涉外工作领域,如国务院外事办、公安部、安全部、中宣
部、统战部、外联部以及人大常委会等的涉外领域。同时,省一
级的地方政府机关中也需要一些国际政治专业的人才来处理一些新闻单位国际报道与评论员——透过现象看本质。国际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国际上
第五篇:国际重要节日整理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000年的主题是: “卫生用水” 2001年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 2002年的主题是:“水与发展”
2003年的主题是:“水——人类的未来” 2004年的主题是:“水与灾害” 2005年的主题是:“生命之水” 2006年的主题是:“水与文化” 2007年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 2008年的主题是:“涉水卫生”
2009年的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 2010年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2011年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 2012年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中国主题: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世界海洋日
世界海洋日,起初联合国将每年的7月1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时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认真管理海洋资源。2008 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63届会议正式通过大会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指定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
2009年主题: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 2010年主题: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
中国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
2011年主题:我们的海洋,绿化我们的未来
中国主题:辛亥百年 海洋振兴
2012年主题:海洋与可持续发展
青岛主题:可持续发展、助蓝色跨越
世界人口日
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1996年:生殖健康与艾滋病
1997年: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力
1998年:走向60亿人口日
1999年:60亿人口日开始倒计时
2000年:拯救妇女生命
2001年:人口、发展与环境 2002年:贫困、人口与发展
2003年: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 2004年:“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
2005年:世界人口日的口号是“平等 = 授权”,它侧重于性别平等以及赋予女孩和妇女平等机会如何能够改变生活和社会。这一天突出四个主要行动领域:教育、经济机会、生殖卫生和权利以及参与。
2006年:“年轻人”
2007年: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200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确定的主题为“这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根据这一主题,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生殖健康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
2009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世界人口日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经济危机:投资于妇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人口日的主题,为了引导全社会支持计划生育家庭,帮助妇女创业,促进妇女发展,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计划生育家庭,促进妇女创业发展”。
2010年7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很重要”。重点围绕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强调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每一份报告都包含数据这一重要因素,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播能够对决策产生影响,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中国地区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有贡献”。
2011年7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今年人口日主题确定为“关注70亿人的世界”。
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普及生殖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