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模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2014年4月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校园第一期工程已经展开,图书馆、宿舍等大楼预计于2016至2017年陆续落成。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开设3个本科课程,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
招生规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本科生招生将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学校将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同时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研究生的招生将实施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教育,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管理机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新闻回顾:香港中文大学获准在深圳办学
人民网香港3月26日电 香港中文大学今天表示,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办学,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经过5年的规划和筹备,目前正式获得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下一步将全球招聘教师,规划学科发展和招生工作。
香港中大称,深圳分校的理事会由香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8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担任。学校将开设理工、经管、人文与社科三个学院,将分阶段招生,长远办学规模为11000个学生,今年秋季将开设3个本科课程。
甄别区分
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媒体在报道时,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不得不说,这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分校是分校,合作办学是合作办学。按照现在的办学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取的还是合作办学模式。
引进境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到内地来办学,应该采取直接引进举办分校的模式,而不是只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直接举办分校,可采取举办校的招生、培养方式在我国内地招生、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内地高校的竞争,也可在内地真正建立起按现代学校制度治理的大学。在招生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分校,可完全自主招生;在培养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分校,可用母体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同时授予母体校的文凭。简单地说,就是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授学位。而不是把招生纳入我国集中录取体系,课程体系要求报批,而且必须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
但目前我国引进国外和香港地区高校到内地办学,都采取合作办学模式,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据称是为了起到“1+1>2”的效果,但从实践看,合作办学模式的共同走向是,把合作办学学校纳入整个教育体制之内,这些学校,从办学质量上看,相比内地高校值得肯定,但是从推进我国内地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看却价值有限。合作方式并没有推动内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只是为内地增加一所办学质量相对不错的高校而已。换言之,我国是以增加高教资源来考量引进知名大学办学,而非从推动教育改革角度来发挥引起高校的教改作用。
总体而言,新增的合作办学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内,地位是低于985高校,甚至低于211院校的,加之学费标准比较高,不少合作办学学校,在集中录取制度中,录取分数就在一本线上下,还有的合作办学高校,由于被纳入二本招生,录取分数就更低。
虽然合作办学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理事会治理,在校内制度建设中,接近实行现代学校制度,推行教授治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政府和合作办学学校的关系上,还未摆脱传统学校的管理体系,学校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样一来,合作办学的改革,就与内地公办学校在校内进行的改革差不多,对其他高校的影响和辐射也就更加有限。
对于新建的合作办学学校,我国应大胆地让其自主办学、自授学位。我国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加,如果能把海外著名高校引进到我国独立办学,学校面向全世界招生,招来的学生就在我国内地的校园里学习全球课程,内地的校园和母体校的校园管理完全一样,这不就可让内地学生不出国就享有世界一流的教学吗?而且,如果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校,内地自主办学,这对内地高等教育会带来真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加快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步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地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建设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运中心西南侧、龙翔大道北侧,由龙岗北通道两侧地块组成。
校园总用地面积约10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按在校生7000人规划建设,建筑面积301374平方米,投资估算150687万元人民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巿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学共同建立。学校是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才德兼备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并为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学校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前期以理工商为主,兼顾新型综合性交叉学科,实行书院制度,理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充分尊重学术自由、教师从全球招聘、同时,透过深化粤港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长远综合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秉承中大的优良学术传统,力争成为扎根深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教育部于2014年4月28日正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学校筹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运中心西南侧、龙翔大道北侧,由龙岗北通道两侧地块组成。
香港中文大学介绍
港中大(深圳)计划从2014年起招生,最终招生规模将达到1.1万人。以内地优质生源为主,同时招收国际生和少量港澳台生源,毕业时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师资方面,将面向全球招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拟建设校舍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除本科外,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将在2014年启动。前期将首先开设理科、工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后陆续开设人文、社科、法律等相关专业。
组成机构
作为亚洲知名的综合研究性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此番入驻深圳,被教育界寄予探索境内外合作办学新模式、促进两地学术交流的厚望。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官方网站消息,拟建的港中大(深圳)将采用双语(中英)教学,并着重通识及书院教育。港中大(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民主方式管理学校,充分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开放的学术环境。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由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八人组成,理事长由港中大校长出任,理事长拥有最终决策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为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长由港中大校长担任。理事会共有十六名成员,由港中大与深圳大学各委任八人组成。港中大(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开放的学术环境,以卓越的管治方式管理学校。
理事会
理事长:沈祖尧教授
副理事长:李清泉教授
成员
程伯中教授
邓学勤先生
李霞教授
廖柏伟教授
刘应力教授
陆观豪先生
梁定邦博士
阮双琛教授
宋海先生
华云生教授
吴启迪教授
徐扬生教授
杨纲凯教授
钟南山教授 秘书:莫咏仪女士
发展历程
2009年10月,港中大成立专责小组探讨在深圳设立校园的可行性,并在2010年2月6日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表达双方意向,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后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在2011年3月12日,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同年7月4日,港中大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按合作办学形式,筹建港中大(深圳)。
在2012年4月,港中大内部设立多个筹划工作小组,就学术、校园发展、人力资源及财务的事宜积极探讨并给予意见。此外,自筹备工作开展以来,港中大曾多次举办咨询简报会,让教职员、学生、校友及关心中大发展的各界人士了解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并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2012年10月11日,国家教育部于深圳龙岗区港中大(深圳)选址举行的仪式上宣布正式批准筹建中大(深圳),是港中大(深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3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及深圳大学签订详细办学协议,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
2013年8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徐扬生正式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任期四年。
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办学情况
招生:高考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前两年招生人数较少
专业:全球金融、计量营销、风险管理、全球可持续发展、创新媒体、城市学、设计与制造、能源科学与工程、基因组与生物医学等(拟定)
生源:内地学生为主,自主招生三成为深圳生源
教师:全球选聘,薪酬基本向香港中大本部教师看齐
教学:采用中英文教学,重通识及书院教育
管理:理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尊重学术自由
学费:与校本部相近,设置多项奖学金
学位:学生毕业时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经费:学费、捐款、政府补贴及科研资助为主
教学特色
学历学位:港中大(深圳)将采用港中大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港中大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港中大(深圳)的学位课程。符合港中大学位要求的港中大(深圳)学生将获颁授港中大的学位证书,而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完成学业并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将另颁发毕业证书。
中、英双语教学及国际化:港中大(深圳)采用中、英双语教学,着重语言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港中大(深圳)师生均来自世界各地。港中大(深圳)将广邀认同中大理念的世界知名学者于大学任教,带领大学发展。
书院制:秉承中大的传统,港中大(深圳)建设以书院为生活中心的综合社区,为学生提供优质生活和学习环境。书院提供课外活动和体验式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文化品味以及社会责任感,平衡德、智、体、群、美多方面的发展,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关顾与辅导。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港中大本科课程重要的一环,亦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港中大(深圳)的通识课程兼融中国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包括所有本科生必须修读的基础课程,让学生透过经典反思人类恒久关注的问题。
授权资格
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新华网4月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教育部日前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据《广州日报》报道,校方介绍,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面向全国文史类及理工类考生招收300名本科新生,学费与香港中大相仿,大约是每学年9.5万元人民币。
《深圳晚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致的招生比例为:通过全国普通高考招生的学生占70%左右,广东省通过综合评估录取的学生占15%,境外港澳台占15%。因为2014年第一年招生,广东省的招生比例可能不止15%。
每年学费9.5万元
前述新华网报道,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据前述广日报道,“4+1”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完成4年本科学习之后,赴香港中文大学或其他海外院校完成1年硕士课程,5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的机会。
就如何保证教育质量与香港中大一致问题,校方负责人回应,“香港中大(深圳)采用香港中大的管理方法和学术评估体系,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设所有专业均经中大教务会审核和监管以及资格认证;教授及院长的遴选由中大有关资深教授参与或主持;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方法(包括书院制)与中大一致”。
校方介绍,为了要保证与香港中大质量一致,要聘全球一流教授,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学费与香港中大相仿,大约是每学年9.5万元人民币,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最后批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因为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会要求报考的学生高考英语达到120分以上。
与香港中文大学比一比
另据《深圳晚报》4月11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称,对符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要求的毕业生,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学位证书由香港中文大学签发,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完全相同。
不过,有不少家长担心,在学术氛围和师资条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无法与香港中文大学本部相比。不少家长也担心大学的氛围并未建立起来。
曾参加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讲会的家长林冰表示,自己的孩子目前在深圳中学读高三,马上就要面临选学校的问题。作为家长,他最担心的就是师资问题,“这关乎教学质量”。林冰说,如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老师都是港中大本部的老师“飞过来”,意义不大。“飞来飞去的,教学的稳定和质量无法保障”。林冰担心,这样的教学环境难保会成为类似于夜大的培训班。
而在学费方面,港中大(深圳)的学费每年约9.5万元人民币,而港中大本部的学费约10万港币,折算之后相差不大。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近年来港校由于其先进教育体制及理念在内地生源上占尽优势,在此趋势下,香港高校纷纷到内地合作开设分校区或合办课程。浸会大学早就与北师大在珠海合办联合国际学院,在常熟成立研究院,在内地扎根愈来愈深。浸大校长陈新滋认为,港校北上办学,贵在提供“香港模式”,这对刺激内地高校文化、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及两地教育的交流融合都有益处。
香港的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理工大学、中文大学等都在深圳有了产学研大楼。此外,香港大学深圳分校区也已获批准,正在加紧建设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百度地图:http://j.map.baidu.com/iIb8s
教育部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
广州4月28日电:记者28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2014年开始招生。一期阶段(2014~2017年)在校生规模为3300人,二期阶段(2018~2021年)为6200人,三期阶段(2022~2025年)为11000人。
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龙商绿源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厦门市塑源工贸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王金城火威数码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或3月招生 学费约10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或3月招生 学费约10万
深圳晚报讯(记者 陈简文)备受瞩目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最快于今年3月开始招生,9月份第一批学生入读,招生人数预计在300人左右。
记者日前获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将设有3个学院,分别是经济管理学院、理工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院;将提供23个专业课程,其中有15个专业是香港中文大学本部没有的。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将同香港总校一样,重视中英文双语教学,重视通识课程,并施行书院制。他期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据了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有望在本月通过国家教育部的审批,最快在今年3月开始招生,9月份第一批学生入读,预计每学年学费将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另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正积极筹措奖学金,让家境贫寒的学生也有机会入读学校。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网,发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第三篇: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期开设理科、工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学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引进的师资大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目前已与70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学正在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金融和物流等领域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来自全球的4500多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始学业。使命和愿景
本大学的使命为,通过在宽广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和研究,以及对社会大众的服务,致力于对人类知识的创造、传承和应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珠三角地区、全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贡献社会,造福人类。
本大学将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中英双语及全球视野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诸方面,均达到卓越水准。
校徽&校训
港中大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港中大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港中大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港中大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校徽
第四篇: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计划2014年招收本科生
201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按合作办学形式,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2年10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今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及深圳大学签订详细办学协议,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8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徐扬生正式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任期四年。根据规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是一所从事高等教育与研究、面向世界的研究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将按大学本部的办学水平,严格保证深圳学院的办学质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拟于2014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根据规划,约三成招生名额将优先招收深圳户籍考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是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办的高校。
根据办学规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分阶段招生,长远办学规模为学生1.1万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5000人,预计于2014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实行书院制度。
第五篇:香港中文大学
大学宗旨
360教育集团说,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高瞻远瞩,充满活力的国际高等学府。其成立的宗旨,在于
(一)协力于知识的保存、传播、交流及增长;
(二)提供人文学科、科学学科及其它学科的正规课程,其水准当与地位最崇高的大学须有及应有的水准相同;
(三)促进中国的民智与文化的发展,藉以协力提高其经济与社会福利。
融会双语
香港中文大学独具远见,早已提倡以中英双语、双文化为教学基础,贯彻中英语文并重的原则,致力培育糅合中西学术文化和知识的学生。这种汇合中西文化、融和双语的精神,在大学的带领下,得到海内外学府的广泛认同和采用。校内大部分教师曾在世界各地主要大学攻读或任教,多兼通中、英两种语文。
双元教学
香港中文大学采用「学科为本」及「学生为本」之双元教学法,学系负责「学科为本」教学,书院则负责「学生为本」教学,并提供学生宿舍。
多元课程-学科为本
中文大学是一所不断发展的大学,开设多项全日制与在职制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大学设有八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法律学院,共分61个学系,提供54项及兼读本科学位课程一项。研究院课程由研究院62个学部开设,共有愈240个研究院课程。截至2008年12月31日,校内学生人数共21,975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490名,研究生10,485名。
为配合社会的急速发展,中文大学亦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学系和新课程,如双主修及双学位课程。中文大学的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已连续六年获选为全太区第一位。
书院制度-学生为本
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采用书院制度的高等学府。大学原有三所成员书院,分别为新亚书院(1949年创立)、崇基学院(1951年创立)和联合书院(1956年创立)。1976年12月,政府订立大学新条例,修改中文大学及各成员书院的组织章程和权责范围。1986年7月,政府复立法通过中文大学成立第四所成员书院逸夫书院。新书院于1988年开始录取学生。教师及全日制本科生均分别隶属四所成员书院。透过提供非形式教育,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书院有助同学的全人发展。
2006年成立了晨兴书院和善衡书院,2007年又多添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部分书院采用全宿共膳,进一步发挥书院制的独特优势,为同学提供更多选择。
研究称誉
香港中文大学鼓励所有学院从事高素质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鼓励多元化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另方面不断争取卓越科研成就,致力扩大人类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提高国际声誉。大学先后成 立了13个主要研究所,方便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就专门范围进行深入探讨。13个研究所分别为:中国文化研究所、人文学科研究所、亚太工商研究所、香港教育研究所、光科技研究所、信兴高等工程研究所、香港癌症研究所、人类传意科学研究所、中医中药研究所、理工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香港亚太研究所、以及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文大学并集中资源于19项重点研究领域,课题包括以计算机辅助诊断、治疗和医科训练,海洋生物技术,蛋白质学,电子商贸,华人社会教育发展,自动化与机械人科学,纳米结构物料,以及香港文化在中国、亚洲及世界的角色。中文大学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实力已达世界水准,并有极佳的发展潜力。
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更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及康乃尔大学合作,解开了一个长期悬而未解的谜团-人脑如何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关键在于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素的蛋白质。研究结果刊于国际权威杂志《科学》。本研究主要研究员为香港中文大学生理学博士毕业生彭文慧。
近年科技转移活动日趋活跃,由本校研究人员开发的多项科技,已成功转移到工商业的实际应用上。截至2006年6月,中文大学及其教员取得世界各地的专利权计有84项,范畴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制药技术、医疗技术及材料科学。
国际联系
中文大学并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己任,多年来不断开拓,发展及保持与海内外大学、学术机构及政府机构之关系。目前本校是英联邦大学协会、东南亚高等学府协会、国际大学协会、国际教育欧洲协会,以及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的活跃成员,同时亦为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的会员机构。中文大学自1965年起至今,已与世界各地逾200所著名学府开展学生交换计划,包括美国的康乃尔大学及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及九州岛岛大学,韩国的高丽大学及延世大学,加拿大的卑诗省大学及多伦多大学。2007/08有逾800名外地交换学生,从世界各地到中文大学修读,而中文大学亦有600多名学生到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等地交流。
此外,中文大学又与内地及台湾、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墨西哥、新西兰、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荷兰和英国等地学府订有交流协议。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及日本政府曾派遣客座讲师莅校授课,每年又有近千名来自中国各省市的学者来访,而不少中文大学毕业生曾获颁奖学金前往该等或其它国家深造。中文大学又获多个国际基金会如雅礼协会、哈佛燕京学社、亚洲区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富布赖特计划、日本基金会、伟伦基金会、中英基金及尤德爵士纪念基金会等资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成员书院、学院及学系亦各自建立了广泛的海外学术联系,与多个交流伙伴有密切的往来。
中文大学亦经常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及研讨会,2004年,第二度在中文大学举行的「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历史性地汇集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大学的校长到中文大学,深入讨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