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著名节日

时间:2019-05-15 08:5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东著名节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东著名节日》。

第一篇:中东著名节日

中东著名节日

1、开斋节(Eid-ul-fitr)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译意。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我国新疆地区称开斋节为肉孜节,这是波斯语芦茨的转音,也是斋戒的意思。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之一,全世界穆斯林都很重视这个日子。为了过好节日,还规定在会礼前有几件可嘉行为需要做到。如忙吃一物(即在斋月内每天早晨不许吃东西时而吃了东西)、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最洁美的衣服,去清真寺时低念赞词,会礼前交开斋税:一是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税,若按实物计算即半升小麦或一升枣子(一升相当于八磅),折合人民币交付也可以;二是举行开斋节的拜功。是日穆斯林群众于上午去清真寺举行会礼仪式等庆祝活动,而后互祝节日快乐、幸福。

2、宰牲节(haj)

宰牲节一词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译意。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时间是教历的12月10日。·这个节日的来历是这样的。据说,有一天夜间伊布拉欣圣人梦见安拉,命令他亲自宰杀自己的爱子易斯玛仪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对安拉是否忠诚。第二天早晨,伊布拉欣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麦加城的郊区米那山谷献祭,以执行安拉的命令。当伊布拉欣向易斯玛仪勒说明原委时,易斯玛仪勒毅然地说:“爸爸!您执行真主的命令吧!我会忍受一切的。”但是,当伊布拉欣举刀准备动手时,安拉及时派遣天仙拉来一只黑头白羊,使其代替易斯玛仪勒作祭品并默示:“伊布拉欣啊!你已经忠实地执行了梦里的指示。我就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历史事迹和感谢真主,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这一天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节日活动。同时在这期间世界五大洲的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云集在圣城麦加,进行游转天房,在萨法与麦尔卧两山之间奔跑,露宿米那山谷,站阿尔法特山和射石等朝觐仪式及宰牲等活动。

宰牲节,顾名思义宰牲,成了这一节日的重要功课之一。去朝觐的人宰牲,不去朝觐在家里的人有条件的也要宰牲,而且每年每人一只。宰牲的时间是教历12月10、11、12这三天内均可。按要求一人拿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也可。最好是肥而美的黑头白羊,其次是黄色、古铜色、棕色、斑白色和黑色。不需要给屠宰者费用,剥下的皮不能卖掉。宰得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出散贫穷的人,一份馈赠亲友。因为安拉并不需要这些牲畜的肉。如《古兰经》说:“它们的肉和血绝达不到真主,而你们的虔诚可能达到他”(22:37)。

3、阿舒拉日(Ashura Day)

“阿舒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十”,也就是伊斯兰教历的1月10日。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很重视这个日子。称此日为阿舒拉节。

4、圣纪(San Ji)

圣纪是指伊斯兰教的复兴者也是最后的一位使者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时间是每年的教历3月12日。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571年4月20日,即阿拉伯太阴历象年3月 12日晨出生在麦加城的一个古莱什族家庭中。穆罕默德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阿十杜·蒙它利布为他命名的,意思是值得称赞者。

中国穆斯林也称这一天为圣忌,通称为圣会。一般的纪念方式主要是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讲解穆圣的历史及其伟大功绩,宣扬穆圣高尚的品格等等,同时为穆圣诵读《古兰经》及多种赞圣词。

5、登霄节(al—Mi„raj)“登霄”一词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是阶梯的意思。相传先知穆罕默德在五十二岁时(公元621年)即伊斯兰教历7月27日夜间,由天仙哲布来依勒随同穆圣乘仙马,从麦加城的禁寺夜行到耶路撒冷的远寺,在那里身体和洁净的灵魂(鲁哈)一并升高到第七层天上。这是圣门第子和学者们一致公认的穆圣升天后,凭借安拉的特慈,亲眼看见了真主的一切迹象和奥秘,并在哲布来依勒天仙的陪同下会见了古代的列圣,如阿丹、尔萨、耶哈亚、尤素福、伊德里斯、哈伦等。同时还参观了天堂和地狱的真实情景。安拉在此夜为众穆民规定了每天五番天命拜功。穆圣于当夜黎明时平安返回麦加的住所。从此,耶路撒冷便成了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之一(麦加、麦底那和耶路撒冷)。

6、拜拉特夜(Barat)“拜拉特”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是清白和豁免。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总结一下一年的功过是非,祈求安拉的宽恕。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8月舍尔巴乃第15个夜晚。因此,也称拜拉特夜和坐夜。

7、盖德尔夜(Geidel)

“盖德尔”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是定夺和前定的意思。具体时间是教历9月莱埋丹第27个夜晚。因此,称盖德尔夜。据说是安拉在这一夜将全部《古兰经》从天牌上,一次性地降在接近大地的第一层天上,而后通过哲布来依勒天仙在23年中零星地降示给穆罕默德。

第二篇:《中东》教案设计

《中东》教案设计

第一节 中东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典例精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东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丰富B.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比水资源更丰富c.中东地区文化差异不大,人们大多信仰犹太教D.中东地区的居民都属于黑色人种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东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题目侧重从资源、文化、宗教和人种等方面考查我们对中东自然和人文特点的认识程度,解答本题,可以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对比分析能力。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中东的水资源却很少。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文化差异很大。答案:B例2: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有关中东的消息,这里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主要原因有①东西方交通要道 ②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文化差异及宗教的纷争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①②③④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世纪里,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地区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领土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等。故本题答案为D。2.中东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不断,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这些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有:领土之争、石油之战、淡水之战、宗教之争。领土之争:中东地区部分国家的国界尚未划定,为争夺领土主权而产生争端,导致这些国家之间为领土而战。石油之争: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各国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引发冲突,导致各国之间为石油而战。淡水之争:中东地区水资源缺乏,有限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国为争夺水权而产生矛盾,导致各国为淡水而战。宗教之争: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发源地,民族成分复杂,各宗教派别之间的文化差异大,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点一 “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的位置和范围:

位置:中东位于亚洲

部和非洲

部。

范围:包括

的大部分和非洲的

。西南东北西亚埃及2.地理位置重要:“三洲五海”:①“三洲”指

洲、欧洲、洲;②“五海”指

海、里海、黑海、海、红海。交通要道:①土耳其海峡:连通

海和地中海;②苏伊士运河:连通

海和地中海。位置的重要性:中东联系

三大洲,沟通

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亚非地中阿拉伯黑阿拉伯亚、欧、非大西3.主要国家:中东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是

。知识点二 世界石油宝库4.地位: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

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5.分布和输出: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由于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

和,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储量波斯湾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6.主要产油国:

、伊朗、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7.未来发展:由于石油属于

资源,所以产油国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知识点三 匮乏的水资源8.匮乏的原因:中东地区以

气候为主,气候干燥,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

地区。9.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多国共用。10.影响: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中东人民的 和

。河流、湖泊水资源

上的矛盾,是形成该地区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非可再生热带沙漠河流沙漠生产生活分配知识点四 多元的文化11.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属于

人种,大多数信仰

教。12.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中东是

以及 的发源地。13.两大宗教圣城:

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圣城。沙特阿拉伯的 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14.影响:中东地区

上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因素。15.特色:阿拉伯人喜爱

色。

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白色伊斯兰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耶路撒冷麦加宗教文化白骆驼1.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别是A.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

B.少了巴基斯坦,多了土耳其c.少了土库曼斯坦,多了埃及

D.少了格鲁吉亚,多了土耳其

2.“三洲五海之地”中的三洲指的是①亚洲 ②欧洲 ③非洲 ④大洋洲 ⑤北美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AA3.中东地区具有航运和战略重要地位的水道是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4.中东地区最丰富的矿产是A.金矿

B.金刚石

c.石油

D.稀土矿Ac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地区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关系错综复杂。据此完成5~6题。5.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尊为“圣城”的城市是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大马士革Bc7.中东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8.限制中东各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A.石油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劳动力资源Dc9.中东地区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因为A.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B.防冬季的寒冷c.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

D.受宗教影响的缘故

0.中东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印度教AB11.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A.里海

B.红海

c.黑海

D.阿拉伯海

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两个海是A.里海,黑海

B.黑海,地中海

c.阿拉伯海,红海

D.地中海,红海AD13.从波斯湾到西欧的运输路线中航程最短的是A.经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西欧B.经印度洋→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西欧c.经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欧D.经印度洋→好望角→几内亚湾→西欧14.因地面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的是A.埃及和利比亚

B.沙特和科威特

c.约旦和叙利亚

D.土耳其和伊朗cB15.中东很多国家收入以出口石油为主,成为富裕国,结合本区的自然情况,从长远来看,本区较适合的经济发展手段为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劳务输出c.大力发展农业

D.大力发展电脑软件、飞机制造业等高科技产业A16.读麦地那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两则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浪费水者须坐牢中东地区是世界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海湾国家缺水尤为严重。据统计,海湾国家人均年用水量不足500立方米,有的甚至不到80立方米。严重缺水迫使一些海湾国家出巨资搞海水淡化,并采取严厉措施保护和限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最近巴林政府对挥霍浪费地下水者处以监禁一年的处罚,对未经批准使用地下水者处以5300美元的罚款。材料二:水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水在中东已成为侵略的诱饵和掠夺的对象,甚至成为一种武器。例如:以色列曾发动三次中东战争,都是为了掠夺水资源。而且在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之间也为争夺水资源引起过不少争端。现在,正是因为水的珍贵,水在中东地区也成为合作的纽带,成为和平的桥梁。如中东和平进程启动后,约旦和以色列这两个敌对了近半个世纪的国家开始互相接触,尝试开凿“红海—死海运河”,利用海水落差发电。可以预见,这一运河建成之日,便是两国和平真正的到来之时。总之,水对中东国家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于它在将来是中东战争的根源,还是中东和平的桥梁,那就看中东各国在水问题上采取什么政策了。麦地那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中东地区为什么缺水严重?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量大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燥中东地区的国家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节约用水,淡化海水,发展节水农业等

中东地区的国家为争夺水资源引起过不少争端,你能提出些什么建议,让水成为中东和平的桥梁?开凿运河,跨流域调水

第三篇:中东市场分析

中东市场分析

中东市场通常指环绕波斯湾和阿拉海的9个国家和周边阿拉伯国家,总人口达到4亿左右,人均年收入从阿联酋、科威特等的3-4万美元到伊朗、伊拉克、也门等国家的年人均收入5-6千美元不等,这些阿拉伯国家的轻工,日用,电子,服装基本要依赖进口,产品的价格要求为中低要求,档次不是非常高。同时这些部分地区,几乎可以讲是一种完全纯消费的特点。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轻工,电器,服装等产品大国,以绝对优势占据整个中东市场。

说起中东,就不能不提阿联酋的迪拜。迪拜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中的一个,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端,处于“五海三洲”中点的重要战略位置,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和贸易枢纽。每天通过迪拜转口的集装箱达到几万个,为中东第一大港口,在迪拜你可以找到全世界120国家的商人,他们常年穿梭于中东与本国,从事商品贸易。据不完全统计,阿联酋年贸易额约800亿美元,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外的其它产品,从工业用原料、设备到民用生活物品均依赖进口,故阿联酋政府一直实行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壁垒,无外汇管制及其管理机构,得到授权的银行可以无限制地获得外汇,没有征收公司或企业的利润税和营业税的规定,没有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中间环节的各种税收,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往来中东80%以上的货物要经过迪拜进行中转,同时辐射到非洲大部分国家,辐射人口达到13亿。

2008年,中东和中国的年贸易总额达到了2400亿美元,出口额从第8位提高到了现在的第4位,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到2020年。

第四篇:《中东》说课稿

《中东》说课稿

《中东》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东》,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使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

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这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以人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降低学习难度,减少识记内容,基本技能要求比过去有所提高。二是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引入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动手动脑、快乐学习的过程。三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了学生的上课态度不够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因而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各种媒体搜集资料,使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对本节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是在学生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之后,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地区进行突出介绍。教材共包括长期的热点地区、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五部分内容。本节课我选取了“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三部分内容为一课时进行教学。为了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和减轻下一课时的压力,在这节课中对下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渗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认识主要的国家和城市。

2.掌握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读图能力。借助相关资料及教材知识,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理解战争的残酷,明确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要求,确定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为教学重点,“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地理背景既是教学重点亦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着重采用如

下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主要包括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结束语五部分。

【情境导入】

采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出现过的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图片,如死海、麦加、屋顶旅馆等,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这种设计不光考虑到精美的图片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对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更主要的是,这与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破情感目标。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包括“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两部分内容。

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课题,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东地区名称的由来。

关于长期的热点地区的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图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堂上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在学生情绪极端高涨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名巴勒斯坦男子站在已沦为一片废墟的家园前和躲在铁丝网后的巴勒斯坦儿童惊恐地看着走过的以色列士兵。当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学情境中时,教师及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名中东地区的学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会是什么?你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用过渡语把学生引领到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当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愿意被长期的战争所困扰,那么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

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通过“中东”和“西亚”地区的对比,了解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明确中东的范围及主要国家。最后,课件展示中东的地形图,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主要城市等。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

【巩固练习】

我安排了一道必做题和一道选做题,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但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答题,而且使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必浪费较多的时间在简单的问题上。

【课堂小结】

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适当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以“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主线,以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为副线,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来突显战争的残酷,唤醒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中东》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

一、教材分析:

新的地理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学会分析区域内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之间的联系,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中东》这一节教材,正是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而编排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区域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和《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中东》这一节内容,在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教材并没有着重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总体描述,因此,在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中东特有的地理特征——长期热点地区来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阅读和使用地图的一般方法,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学会了通过创设情境----收集资料信息------用事实论证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技巧和策略,初步理解了部分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了一定的人地协调观念。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地理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他们毕竟是孩子,思维不够全面,语言不够严谨,有些观点的表达可能很幼稚,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点拨,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与我校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通过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初步学会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搜集和阅读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逐步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能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

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认识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重要作用。

5、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鼓励、组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中东局势时事的新闻材料及相关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中东地区因战争、冲突不断而备受关注,成为世界上长期的热点地区。

通过指导学生读“中东地区”图,引导学生分析出中东所处的大洲、周围临近的海洋,总结出中东是一个地处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重要地理位置,并通过填图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1、教学思路:

本课从中东地区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及其战争、冲突频繁入手提出问题,然后从中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四个方面说明其不安定的原因,其目的在于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思考等途径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其中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2、教法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

3、学法指导:在学法指导上突出一个“动”:

(1)、课前“动”——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关于中东(如:巴以冲突、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河运和土耳其海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培养和锻炼学生自学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课上“动”----积极参与

为学生提供舞台,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来增强学生的胆量和,;

让学生以中东地区的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来体会和感受对和平的渴望,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了语言表达和思维组织能力,同时也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加强读图、识图、填图方法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动”——课后延伸

悬念式的小结,为下节课设疑,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

课后作业布置突出特色,鼓励学生以“我所认识的中东”为题,写一篇日记。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七点钟准时播出的《新闻联播》栏目中经常有关于中东的报道引入新课。通过词语接龙、模拟播音等,使学生对中东有初步的认识,产生学习的。

(二)联系生活,感性认识

通过课件、资料展示,提出逐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与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观念。

(三)积极探索,理性思考

在学生已经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中东为什么冲突、战争不断?引导学生从中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四个方面简要说明其不安定的原因,进一步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对中东的地理位置展开详细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东沟通两大洋、连接三大洲、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备受关注,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完成P52页活动题,通过填图练习将重要的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课后写一篇日记加深对中东的印象。

《中东》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东》。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指导,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说课: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法学法

5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教材中将本节课分为长期的热点地区、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这五部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教材内容,我对教材做了一定的处理,以“长期的热点地区”为中心和线索、“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文化差异为深化和拓展这两个层次来认识中东。这样能更好地反映本节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既是学习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延伸,又为学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双重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动手,善于展示自我,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在媒体,网络等日益发达的今天,同学们对一些中东国家如:伊拉克、索马里等已并不陌生,已具备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区域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本节课: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条件下,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基于以上考虑,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三维教学目标。

重点:两洋三洲五海一湾之地

石油分布及石油经济

难点: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能够掌握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能够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以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掌握中东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中东的地理位置,石油分布及经济特征、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搜集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史实材料,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使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法学法

一个理想的地理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基于以上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讨论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之以渔,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以达到终生学习的目标,因此,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实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运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都体现在了教学过程中,下面就说一下我本次说课的重点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将由:

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识图分析,新课探究;

课堂反馈,巩固测评;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和板书设计;

五个环节组成。首先:

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在新课开始前,我会根据同学们课前预习的基础,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本节课的目标思路。

接着,带着问题和思路去观看一段来自中东的时事图片,让同学们思考:通过看图片结合课前问题,说说你所认识的中东。这个时候,同学们可能会说“中东战事频繁,中东石油丰富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还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引导他们走进课堂。

通过看图片我们看到了中东的现实状况,由于对不同的焦点矛盾处理不当,从而造成了现在动荡的中东。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焦点促成了中东成为了长期的热点地区呢?

在认识中东之前,我会带领同学们先整体认识中东概况,了解中东的名称由来,掌握中东与西亚的区别。接着,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开启本节课的新课探究。(板书)

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能力,此环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同学们分成4个小组,开展“一拼到底我最快“的活动。

活动要求:

在展示的中东轮廓图上,将各个关键名词补充到相应位置,看谁拼的又快又准,根据同学们拼图比赛的情况,评比出“最佳小组”。小组胜者获得地理徽章一枚。

最后,教师带领大家共同完成拼图任务,并利用数字巧记:中东地处2洋3洲5海1湾之地,要求学生熟记2洋指大西洋,印度洋;3洲:亚州、非州、欧州;5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1湾波斯湾。

通过拼图我们认识了地理位置重要的中东,它不仅是大陆与大陆的交界点,同时地区内的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因其航运要塞的位置,历来被人们称作战略重地。长久以来成为商家和兵家的必争之地。(焦点一“东西方交通要道)

这样,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就轻松突破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在中东,这句话却不怎么中听,因为水土不养人,石油才养人。从而引入第二个教学重点。

曾有人这样形容中东:“在中东的土地上跺一脚就能冒出油来”,这句话虽然说有点夸张,但一点不过分,中东的确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地区,让学生通过看统计数字图,掌握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并在地图上找出石油集中分布的地区,并识记其范围: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同时具体到国家,让学生记忆中东主要产油国,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聪明的中东人便将开采的石油卖给其他需要的国家,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东的国家靠出口石油赚了很多钱,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同时其他国家也依托中东的石油获得更好的发展,如,在美国大街上跑的汽车,十辆中有六辆油箱里的油都来自中东。

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石油资源采完之后本国经济的出路问题。

在这里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想一想:你认为中东该怎样调整经济结构来应对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呢?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资源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那么,怎么样运到其他地方呢?

这里引入第二个小问题,石油外运三条航线,通过读图: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结合刚刚掌握的地理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们想一想,航线a和航线b有什么区别呢?

接着“小鬼来当家”,假如你是石油公司小老板,你会把石油卖到哪里?选着哪条航线呢?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

由于石油对当代世界的重要意义,以及石油的价值,所以因为石油引发的战争和冲突从未中断。(从而得出焦点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上回说到,中东的水土不养人,这是由于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的对比,中东水资源却少的可怜。由于同学们在上册已经学习过“世界气候分布”,此环节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东水资源这么稀少呢?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角度来思考。并展示地形图和降水量气温图进而探讨出影响水资源少的原因:地处内陆,回归线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布,地表径流少。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物以稀为贵,由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所以在中东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问题,在水资源越来越少的今天愈演愈烈,更有人说:“20世纪的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的中东将为水而战”,(焦点三:匮乏的水资源)同时在这里呼吁大家平时要节约用水(加图片)。

这样本节课后两个重点也被轻松掌握了。

文化差异:

了解完中东的自然地理,我们在深入领悟一下中东的人文风情。

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掌握,此环节开展自主学习,向学生们展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同学们通过课本熟记中东的人种,主要宗教及一些主要城市等。

最后展示阅读材料,让同学们了解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引起的宗教冲突,从而引出焦点四:文化差异。同时树立对待文化差异要求同存异、对待分歧要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理念。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突破教学重点来全面掌握教学难点,从而达到构建知识网络,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

课堂反馈,巩固测评

通过填图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充分重视地图,巩固提高。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一个好的课堂总结有助于学生整体回忆把握知识内容,强化记忆,因此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做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探究学习,我们一起从四个角度认识了中东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貌,从而理解了中东长久以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节约资源的紧迫性,以及和平的价值。

为了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便于学生记忆,我会把本节课主要知识点编成歌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歌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让同学们知道中东的未来,以及焦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因此,我会布置这样的作业:1,提供相应网站,鼓励学生课下学习。另外,以”我所认识的中东”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地理小短文。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并与“新课导入”部分前后呼应,展示学生学习后的提高。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采用结构式板书设计,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系统把握和回忆巩固.

总之,一切的课堂设计都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通过对中东成为热点问题四个因素的深入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人地协调观念,突出新课改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理念。

到此本次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中东》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中东矛盾的复杂性这一关键问题。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地理课中已有所涉猎,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关于中东问题,多数学生对其动荡表象很感兴趣,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动荡局势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贴近历史。并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达到认识上的提高。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知道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掌握中东战争的基本概况。

(2)在收集并运用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并通过讨论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冲突与战争最终受害的是广大人民,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认识到生命与和平的可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中东战争概况、认识战争的严重后果

2、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确立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通过对历次中东战争的分析,不仅可以准确把握中东政治局势的特点,而且为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作了铺垫。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是中东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也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

难点:分析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确立依据】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其原因错综复杂,而九年级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理性思维能力不足,让他们有条理的分析交织在一起的诸多矛盾,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本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2、探究式教学法:设计恰当的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中东》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东》,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

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四点:

1.能指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以及重要的临海、海峡、运河;

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能领会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

4.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为:

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目标:

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关心社会和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为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又一难点是:巴以冲突。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巴以疆界线的划定,学生很难读懂。

对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本节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现冲突、战争频繁的中东,激发学生呼吁世界和平的情感;接着利用自制课件辅助讲授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通过课堂练习对重点加以巩固。第二课时,从中东的气候入手,分析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以图片叙述文化的差异,并通过动画演示巴以的领土纷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第三课主要从分析伊拉克入手,通过分析伊拉克的历史,了解伊拉克灿烂的古文明──古巴比伦。通过学生集体讨论伊拉克战争,即锻练了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的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二、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以及对美伊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在美伊战争的视频播放中拉开序幕)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电影或是什么战争片,这是20xx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纪录片,美伊战争的硝烟至今仍未散尽。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请同学读教材上中东战争年表(教师板书:中东 战火频仍 局势动荡)

在电视的国际新闻中,差不多每天都有关于中东的报道,那么为什么这里战争与冲突不断呢?这就是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中东问题。(课件)

首先一起看一下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个大洲──被五个海所环绕,它们是:阿、红、地中、黑、里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盐水湖──谁能说一说为什么里海虽名为海而实际上为湖?──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还有就是著名的海湾,波斯湾。

谁知道波斯湾为什么那么著名?

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一起看世界石油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中东石油的分布最密集。

这是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储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它们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

我们从饼状图上可以看出,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4%。

一起看,这是中东的国家,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是中东的五个主要产油国,它们分别是(指出),一起看沙特阿拉伯,它不仅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中东,它的国土面积最大。

一起看,这是沙特的油田,这是巨大的输油管线,这是伊拉克的石油加工,这是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一起看中东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输出的。这里有三条石油外运航线:

航线一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三穿越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和美国。

航线一和航线二同样是运往西欧和美国,这两条航线有何差异?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地图找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填入课本53页的表中。

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高于我国,但是,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中东地区没有了石油,它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小结,针对教学重点难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后布置作业:完成P52页活动题预并预习。

《中东》说课稿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的内容,对本节课,课标的要求有:

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情况。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我的解读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

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输出情况。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能分析出中东战争频繁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地位及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思路:

本节整体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才有可能发展提高。我为学生预设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落实在地图和课本上,并能将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自主学习中去。在教学中要紧抓教材,通过学生自学、小组探究合作边学边练,达到掌握新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效果。

导入采用学生分角色扮演的形式,所选四段新闻都发生在今年三月份,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即“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我设计的方法很简单:读图指图。因为地理的学习是不能脱离地图的,所以在这个知识点上我为预设学习目标是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落实在地图上。学生在对本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了解了中东的地理区域后我设计了3个练习:

1、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一人说地理名称,另一人在地图上找出来,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进一步认识中东的地理位置,让每位同学通过互动练习,切实将所学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同时锻炼同学之间的共同协作学习的能力。

2、找两个不同层次的同学在大屏幕上找出我所指出的地理位置,其目的让我对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了解。

3、完成课本上P52活动题1(1),这道题比较简单,我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然后通过快速抢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自学的空间。同时让学生的大脑时刻处在一种兴奋状态,提高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学生的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总结出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过讲解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轻松的获取知识,真正教会学生读图。养成学会和善于使用地图的习惯。

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则是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与输出。为了让学生了解中东石油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石油资源对中东当地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我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为:

首先让学生通过读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饼状图,确立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其次通过读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柱状图,得出结论世界主要产油国主要在中东地区及中东主要五个产油国;

然后了解中东主要产油国的分布情况,分析出中东石油的分布地区;

最后查找中东石油输出路线,了解中东石油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

这样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希望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中东石油问题。通过讲解全球石油资源的供求关系,让学生知道中东的石油资源对世界是经济的作用。

中东石油输出路线的确定是本节课一个重难点,所以在这里我采用了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课本P53活动题3,让学生通过讨论与合作来完成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这样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告诉大家,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效果,并将知识点落实在课本上。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个班级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信心。

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能源,为了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我预设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中东一旦石油资源用完该怎么办?”,回答这一问题学生需要的较广知识面,我将其设计为学生通过讨论来共同完成,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结部分采用了学生谈收获共同完成板书的方法,这样既对本节知识做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去表达、表演。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

《中东》说课稿7

【说教材】

1.本课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中东地

地理位置的特点。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这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以人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降低学习难度,减少识记内容,基本技能要求比过去有所提高。二是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引入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动手动脑、快乐学习的过程。三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学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了学生的上课态度不够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因而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各种媒体搜集资料,使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

法。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结束语五部分。

【情境导入】

采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出现过的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图片,如死海、麦加、屋顶旅馆等,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这种设计不光考虑到精美的图片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对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更主要的是,这与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破情感目标。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包括“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两部分内容。

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课题,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东地区名称的由来。

关于长期的热点地区的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图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堂上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在学生情绪极端高涨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名巴勒斯坦男子站在已沦为一片废墟的家园前和躲在铁丝网后的巴勒斯坦儿童惊恐地看着走过的以色列士兵。当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学情境中时,教师及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名中东地区的学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会是什么?你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用过渡语把学生引领到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当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愿意被长期的战争所困扰,那么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

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通过“中东”和“西亚”地区的对比,了解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明确中东的范围及主要国家。最后,课件展示中东的地形图,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主要城市等。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

【巩固练习】

我安排了一道必做题和一道选做题,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但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答题,而且使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必浪费较多的时间在简单的问题上。

【课堂小结】

是以一首小诗的形式出现的,歌诀记忆是我们地理课堂中常用的一种记忆方式。讲课之前,我把原来比较流行的一首有关中东的小诗进行了适当的改写,使其更适合于本课的教学,更浅显易懂,便于学生记忆。

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适当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以“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主线,以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为副线,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来突显战争的残酷,唤醒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以诗一般的结束语,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第五篇:中东说课稿

浏览其他国家和地区(说课稿)

第三节 中东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东》,这一课题选自大象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中的第九章第三节《中东》,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一、说教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②五海三洲之地;③世界的石油宝库和贫水地区;④匮乏的水资源;⑤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四点:

1.能指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以及重要的临海、海峡、运河;

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能领会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 4.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目标:

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关心社会和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为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三门峡市2008-2009年地理优质课评选

力。

对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本节课共用一个课时,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现冲突、战争频繁的中东,激发学生呼吁世界和平的情感;接着利用自制课件辅助讲授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通过课堂练习对重点加以巩固,从中东的气候入手,分析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以图片叙述文化的差异,并通过动画演示巴以的领土纷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通过学生集体讨论中东形势,即锻练了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的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二、说教法和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以及对中东局势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在美伊战争的图片播放中拉开序幕)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电影或是什么战争片,这是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图片展示,美伊战争的硝烟至今仍未散尽。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同学读屏幕上的中东战争年表,在电视的国际新闻中,差不多每天都有关于中东的报道,那么为什么这里战争与冲突不断呢?这就是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中东问题。(课件)

首先一起看一下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中东联系亚欧非三个大洲──被五个海所环绕,它们是:阿、红、地中、黑、里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盐水湖──谁能说一说为什么里海虽名为海而实际上为湖?──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中东与我们学过的西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看课件找学生说出来。

在中东地区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海湾叫波斯湾,谁知道波斯湾为什 三门峡市2008-2009年地理优质课评选

么那么著名?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一起看中东石油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中东石油的分布非常密集。这是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储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它们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

我们从柱状图上可以看出,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4%。

一起看,这是中东的国家,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是中东的五个主要产油国,它们分别是(指出),一起看沙特阿拉伯,它不仅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中东,它的国土面积最大。一起看,这是沙特的油田,这是巨大的输油管线,这是伊拉克的石油加工,这是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下面我们看中东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输出的。这里有三条石油外运航线:

航线一: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三:穿越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和美国。

航线一和航线二同样是运往西欧和美国,这两条航线有何差异?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地图找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那么为什么中东的水资源稀缺呢?谈谈中东的气候与河流的分布特点? 展示中东河流分布图,指出中东的河湖。请学生结合教材,找出都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这些稀少的河湖?于是有关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分配和争夺又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怎样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下面看课本60页,中东各国是如何利用高科技发展节水农业的。

除了水和石油外,中东地区产生矛盾的一个原因在于宗教与文化的差异,一起想一想中东以什么人种为主?中东地区主要说什么语言?这是犹太人,这是犹太人在举行集会活动。这是阿拉伯人,男人的传统服装以白色为主。一些严格执行教规的阿拉伯国家,规定妇女外出时,必须面戴黑纱。这是圣城麦加规模宏大的万人朝圣。这是回教堂,这是清真寺,这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课堂小结:《中东》这一节课,主要从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等主要几方面,对中东战火频仍、三门峡市2008-2009年地理优质课评选

局势动荡的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课件)最后是课堂反馈练习(看课件)。

好了,这就是我说的《中东》这节课,谢谢大家!

下载中东著名节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东著名节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东教案

    七年级下册《中东》教案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2)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3......

    中东教学案

    中东教学案 第三节 《中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和导致热点的 几个原因。(2)知道中东的范围及主要国家,并读图说明该地区的地......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多媒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①了解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 ②知道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出口。 ③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性。 ④了解中东地区......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五海三洲之地”对应课标是: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世界石油宝库”对应的是:运......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教学设计 永年县西苏乡西苏中学——武彦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指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地区教学设计 长宁县竹海中学——杨贵章 案例设置目的 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第1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许蓓 《中东(第1课时)》教学设计 许 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掌握对地理信息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