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时间:2019-05-15 08:4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第一篇: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

邱芝

 2011-03-15 07:10:44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1期

[内容提要] 经过八年探索而形成的政治理念是普京治国思想的精髓,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政治现实,也将长期贯穿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普京四大政治理念的具体分析,明确普京政治理念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基本内涵,理解普京政治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揭示普京政治理念对俄罗斯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 普京 政治理念 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 D751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369(2009)6-0095-06

作者简介:邱芝,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讲师,210004。

当前“梅普组合”的权力运行机制已经确立并发挥其核心作用,这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进入一个新时期。新时期的俄罗斯政治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根本性的变化。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延续性,而延续性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延续普京的政治理念。普京的政治理念是普京治国思想的精髓,是俄罗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俄罗斯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强大支撑。它将因俄罗斯的历史惯性和现实形势的需求,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强调国家的重要作用

在俄罗斯转轨初期,由于长期集权主义的禁锢加上对自由民主的强烈渴望,使俄罗斯民众排

斥和拒绝国家作用,国家被看作是民主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正是在此认识下,1991年启动的俄罗斯政治变革是以国家的削弱作为民主化的前提的。叶利钦时期,由于国家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软弱无力,即便是最可靠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的大幅下降、政治的动荡不安、社会的全面危机。俄罗斯政治学家阿·基瓦指出,自由主义者低估了国家在我们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忽略了俄罗斯社会组织类型和个人的概念与西方不同的事实„„在俄罗斯的现实条件下,国家从社会生活 中退出,对许多公民来说就如同失去一位父母亲一样,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俄罗斯社会无力自治,这要求国家的引导之手来保护社会秩序,并引入市场经济结构。[1]

普京上台后,强调国家复兴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政治领域,俄罗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他指出,“国家及其体制和机构在人民生活中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着强大权力的国家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不是一件要去反对的事;恰恰相反,它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2]9。基于强大的国家对俄罗斯发展的重大意义,普京上台后,在俄罗斯宪法所规定的“超级总统制”的框架下,普京加强了国家在整顿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控制。普京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深刻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控制,彻底解决叶利钦时期中央权力软弱、地方政府自行其是、联邦中央政令不畅的严重后果,真正建立了垂直权力体系。其次,结束寡头政治,加强国家对新闻媒体、战略性资源的控制。寡头经济与寡头干政是叶利钦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产物,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改变寡头参政、垄断国家80%经济命脉的局面是普京巩固其权 力的重要步骤。普京采取了打击寡头的有效行动,不仅终结了俄罗斯畸形的寡头统治,而且从寡头手中重新夺回了对新闻媒体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权。再次,加强对“政权党”的扶持与培育。普京上台后,加大了对“政权党”的大力扶持与培育,打造出强劲的“统一俄罗斯党”。在2003年与2007年俄国家杜马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在议会中都赢得了多数席位。“统一俄罗斯”党控制议会,结束了叶利钦时期持续不断的“府院之争”,使总统在国家杜马中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保证了总统的各项政策在国家杜马能够顺利通过并在政治实践中得到贯彻。

普京强调国家主导作用的政治理念是俄罗斯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作用下的选择。俄罗斯历来都是以国家而不是以社会为主要发展取向。在俄罗斯历史上,国家政权一直是变革的主要推动力和国家发展方向的主导者。俄罗斯社会的历次改革都是以国家为主体,都是由国家来发动的,都是从上而下的。“与西方不一样,传统的俄罗斯国家成为形成各种社会设施的基本动因,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打上深深的烙印”[3]164。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由于长期遭受专制的统治,民众对极权的恐惧本能地化作对强大国家的鞭挞与排斥,致使国家政治系统 缺乏权威性、秩序性,没有发挥对社会有效的调控功能,导致俄罗斯处于动荡与混乱之中。面对着严峻的民族生存危机,突出秩序和国家观念,强化国家权威,是普京任总统后的中心任务。这样,在俄罗斯的历史惯性和严峻现实面前,俄罗斯又再次凸现了国家的作用。事实表明,在普京充分发挥了国家的重要作用后,俄罗斯的政治生活被纳入宪政秩序的轨道,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动荡的局面得到了扼制,在此基础上,经济得到了发展。

可以说,普京政治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强调国家的权威与有效,而对一个权威而有效国家的重 视在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中必须得以继承与发展,这既是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转型的需要,也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逻辑要求。就俄罗斯未来的政治发展而言,现代政治科学的诸多理论和各国政治民主化的实践都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存在着有效的国家,民主才是可能的。现代国家是民主的前提条件;缺少带有现代国家属性的组织,就不可能对于国家的领土施行民主管理:“没有国家,任何现代民主都是不可能的„„民主要求国家地位。没有现代国家,就不可能有稳固的民主”。[4]普京指出,“国家不是民主的障碍。恰恰相反,国家是捍卫这种民主的工具。”[5]482政治民主化的工具和前提是一个有效的国家。所以,普京的国家中心主义理念将长期贯穿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进程之中。

强化总统的地位与权威

在俄罗斯历史上,政权及其活动是其主导力量,权力始终掌握在最高领导人(沙皇、总书记)的手中。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还有什么比俄罗斯社会结构更简单的呢?高居于社会之上的是集权力于一身的最高政权。”[6]恰达耶夫指出,“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等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7]。新俄罗斯独立后国家权力的核心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总统手里。1993年12月,在武装镇压反对派之后,俄罗斯全民公决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尽管宪法的制定运用了法国和美国的许多经验,甚至较全面地确认了人权和自由,但从宪法构建的角度说,新的政治体制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政治体制的基础不是被正式赋予国际公认的所有基本权利和自由、享有主权的人民和公民,而是总统制。”[8]

根据俄罗斯现行的宪法体系,在仿效西方式样确立的总统制中,俄罗斯总统拥有的权力几乎是世界所有宪政体制国家当中最大的。总统的权力凌驾于议会、司法、行政、党派之上,集内政、外交、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基本上不受任何权力的制约,被称为“超级总统制”。比较宪法的研究表明,“无论就与议会关系,还是就与政府关系,俄罗斯总统都拥有比美国和法国总统大得多的权力”[3]49。参与现代宪法起草的著名社会活动家马萨尔斯基也慨叹,“俄罗斯总统是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他是沙皇、总书记和总统的混合物”[9]。“超级总统制”的形成既是受到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中崇尚强人治国思想影响的结果,也是急剧转型中客观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俄罗斯社会迅速变迁过程中对秩序与权威的需求,反映了国家转型及复兴大国地位的需要,反映了俄罗斯人在困难时期对“铁腕人物”来拯救俄罗斯国家命运的希冀。

尽管俄罗斯宪法赋予总统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叶利钦在位时并没有真正建构起总统的最高权威。1998年3月叶利钦走马灯式地频繁更换政府,并且似乎已经完全乱了章法。1998年8月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及其转轨过程。这时,国有资产也被寡头们瓜分得差不多了,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矛盾积累很深,叶利钦的声望掉到谷底。实际上,叶利钦已不再是个“新权威”了。普京时期通过加大反恐力度、加大对政权党的培育与支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整肃寡头势力、加强对本国经济命脉的控制等措施,为俄罗斯带来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拥护与爱戴。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权威式的政治改革不仅确立了普京个人的无上权威,也确立了总统在俄罗斯的真正地位与权威。

普京本人多次公开表示强势总统制对于俄罗斯发展的意义。2007年9月14日,他在索契会见“瓦尔代”论坛代表时强调,“在一个弱势总统政权中不可能出现强大的俄罗斯”[5]536,“从未来中期发展来看,俄罗斯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总统 政权。其他的形式我无法想象”[5]536-537。“俄罗斯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因此目前,尤其在没有稳定的成熟的多党制条件下,我要强调,没有比强权总统更好的民主形式”[5]537。在不同的场合,普京多次明确表示俄罗斯必须实行强势总统制。梅德韦杰夫也坚持认为,俄罗斯必须坚持强总统制。2008年1月24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的国家是拥有强大权力执行机构的总统制国家,为了俄联邦的长期存在,这种政体应该延续下去。”[10]2008年7月2日,梅德韦杰夫接受来自八国集团各国记者的采访时也谈到,俄罗斯是一个需要一名强力领导人的国家。引入议会制民主目前在俄罗斯并不合适,“可能意味着俄罗斯无法再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下去。”“为了保持统一,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俄罗斯必须保持总统制”[11]。2008年11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了梅德韦杰夫将俄总统任期从4年延长至6年的提议。延长总统任期,实际上就是更加强化总统制在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核心作用。

总之,对总统地位与权威的强化是普京的重要政治理念,这一理念并将随着俄罗斯发展而具有长期生命力。罗伊·麦德维杰夫指出,“较之大多数其他世界大国,俄罗斯的命运在大得多的程度上取决于被赋予了极大权力的国家元首的个人品质以及全国大多数民众对他的信任”[12]332。俄罗斯强大的总统制是加强俄罗斯联邦中央的权威、维护俄罗斯统一权力体系、实行统一的法律体系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制度保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政治发展都会遵循这一思路:一方面维持自身的领导权威,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和经济状况继续改善;一方面保持高度的总统集权,另一方面致力于获得社会的稳定支持;一方面是三权分离,另一方面是保持高层权力机构对于总统治理的信赖。

强调俄罗斯民主的特色

在自由主义引导下,叶利钦照搬西式民主,推行激进的政治改革,结果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分离主义猖獗、经济大幅下降、民众信仰缺失、国家发展方向迷失。应当说,执政的亲西方民主派强烈的“西化”情结及其对苏联制度的极端否定是导致俄罗斯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普京出任总统之前就已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我们国家迫切需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工作,然而,在一个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似的社会是不可能进行的。在一个基本阶层和主要政治力量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想倾向的社会里也是不可能进 行的”[2]7。随后,普京提出重建“俄罗斯思想”的重大课题。经过“可控民主”的探索,普京创立了“主权民主”政治模式,强调俄罗斯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确立了俄罗斯民主的特色。

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普京以大量篇幅论述了俄罗斯的民主问题,提出“俄罗斯是按照本国人民的意愿,选择了自己的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遵守所有通行的民主规则,走上了民主之路。它将就如何贯彻自由和民主原则作出自己的独立决定,这必须从本国的历史、地缘政治及其他国情出发。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俄罗斯能够也将自主地决定民主道路上的一切时间期限,以及 推进民主的条件”[5]187。这是普京关于俄罗斯民主道路选择的公开宣言。2007年9月14日,普京在公开场合对“主权民主”作了较为全面和权威的一次阐释。普京认为,“主权讲的是我国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性质,而民主则是内部的状态,我们社会的内容”[5]532。在普京“主权民主”的思想体系中,主权和民主都重要,但是若把二者相比起来,主权比民主更重要。“主权是当今最宝贵的东西,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主权,俄罗斯无法生存。它要么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要么就什么都不是”[5]533。俄罗斯首先要维护自己的主权。主权要求既来自俄罗斯政治转轨的需要,也来自于俄罗斯所处的复杂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民主的俄罗斯政治体制应当服从于维护和加强主权的要求,服从于加强大国主义和国家体制的标准。

“主权民主”的核心就是强调俄式特色的民主样式。事实表明,“主权民主”不仅符合俄罗斯的传统文化,而且适应转轨时期俄罗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已为俄罗斯的社会实践所证明。“主权民主”引领国家恢复了政治稳定,振奋了民族精神,唤起了崛起的热情,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2006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正式将“主权民主”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统一俄罗斯”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大获全胜。这充分表明:俄罗斯民众对“主权民主”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在经历过叶利钦时期民主的泛化、滥用后的俄罗斯民众也深刻意识到,民主的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应当服从于维护和加强国家权威与国际地位的要求。因此,民众认可并坚定支持“主权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

“主权民主”虽然使俄在制度和价值观方面拉大了与西方的距离,并为此承受来自西方的强大压力,但对转轨国家在世界民主化浪潮中应对美国的“民主化”攻势、保持政治稳定、保证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所以,俄罗斯社会发展要求必须继续坚持“主权民主”。另外,“主权民主”思想是普京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普京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普京认为他已经找到适合俄罗斯发展的政治模式,在后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最高政权继任者只需要坚持已有的发展模式,继续保持俄罗斯政治的稳定。有充分理由认为,“主权民主”政治模式比较符合俄罗斯的国情,因而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有的评论家提到,梅德韦杰夫曾经说过,“主权民主”远不是最理想的术语。民主就是民主,只有完全的民主或不完全的民主。问题不在于使用什么术语,而在于只有拥有主权的国家,才会有真正的民主。在“梅普组合”权力架构下现行政治模式极小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俄罗斯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现实决定着“主权民主”这种具有权威主义、强国主义色彩的政治结构在俄罗斯需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致力于强国的追求

独立后的俄罗斯实行了激进的西式化民主改革,奉行了“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政策,试图使自己真正成为西方俱乐部成员。然而,亲西方政策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理想效果。西方对俄罗斯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加紧对俄战略遏制,俄罗斯在一味乞求和退让中沦为“超级乞丐大国”、“国际社会二等公民”和“西方大国的小伙伴”。“加入民主和迅速发展的国家俱乐部曾被宣布为各项改革任务的总任务,实际上都很快地降低了俄罗斯的国际威望与威信,使它在国际社会事务中的作用降到了与之很不相称的地步”[13]。在叶利钦后期,俄罗斯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危机,综合国力大幅下降,导致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急剧下降,俄罗斯陷入“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近200~300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2]16。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衰落使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受到极大伤害,并激发了俄罗斯人历史上形成的大国情结、强国追求。事实上,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救世主义、帝国思维和扩张传统、崇尚权威等,是以强大的国家为依托的,归为对强国的追求,他们对国家在世界上地位的追求强于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在俄罗斯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虽屡经磨难,但是俄罗斯人民从来就没有停止对强国的追逐。几百年来俄罗斯已经习惯于被当做一个世界强国来对待,其强国情结在俄罗斯人的心中仍然根深蒂固,“俄罗斯人认为,俄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陆。因此,俄罗斯理应成为超级大国,并在全球事务中拥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在俄语中,‘velikii’一词既表示‘巨大’,又表示‘伟大’”[14]。在这种情结的激发下,追求世界强国的地位和作用依然是当前俄罗斯始终不渝的战略目标。它的帝国时期强盛的历史、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纪录,使得当今俄罗斯朝野对叶利钦时期强权威胁的增大、势力范围的无限缩小、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极为不满。广大民众迫切要求加强国家权威,使国家摆脱经济和社会的窘境,进而维护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强国地位。

美国学者艾伦·林奇指出,“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与西方共同努力推进俄罗斯的转型,使之与西方的经济、政治接轨,当时俄罗斯经历了内部的衰退以及外部的窘境。这一切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分道扬镳,也使得俄罗斯接受了普京这样的领导人,后者承诺将推动俄罗斯的国内繁荣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15]。普京的出现满足了俄罗斯人对由一位铁腕人物来领导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期盼。普京执政后明确将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作为其努力方向。在2000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唯一的现实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2]78。2003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应当在世界上真正强大的、经济先进的和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所有决定、所有行动都只能服从于这一点”[5]18。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俄罗斯在当代世界上的地位只取决于它是否强大和是否发展顺利”[5]182。

普京执政以来,尊重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传统,突出强调爱国主义和强国理念,把对强国的追求作为首要价值观。在普京任期,建立了一个将俄罗斯发展为超级大国的政治体制,使所有政治力量都朝着“强国富民”的方向前进,实现了俄罗 斯从乱到治,由弱到强,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局的稳定。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俄罗斯一改上世纪90年代的软弱面貌,发展全方位外交,以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大国的形象重返国际舞台,回归世界强国之列。对强国的追求是普京重要的一个政治理念,也是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核心,它将因俄罗斯的历史惯性和现实形势的需求,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如普京所指出的,“我们国家还将巩固自己作为世界领导者之一的地位,我们的公民必将过上体面的生活”[5]689。罗伊·麦德维杰夫也认为,“俄罗斯继续是也应当是世界上一个 独立的力量和影响力中心,而它的幅员、资源,它的军事实力以及它的历史和民族意识,都使得俄罗斯足以当之无愧地扮演这一角色。”[12]250

普京的上述政治理念集中反映了俄罗斯领导人对俄罗斯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反思。应当说,经过苏联式的东方道路和叶利钦式的西方道路之后,普京寻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普京强调国家的作用,强化总统的地位与权威,推行“主权民主”,把强国的追求作为首要的价值观。这一切,使俄罗斯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政治民主化之路。可以说,普京时代是俄罗斯政治发展模式重大调整的时代,是以建立符合俄罗斯民族特性和实际情况的政治发展模式实现强国目标的时代。普京的意义在于留下了值得继续延续下去的政治理念,为俄罗斯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就目前而言,“梅普组合”的权力机制是俄罗斯延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占议会多数的“政权党”是延续发展的政治保障,民众的广泛拥护与支持是延续发展的社会保障,所有这些保障机制规定着俄罗斯未来将继续按照“普京路线”走下去,继任者将遵循普京的政治理念向前发展。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进程中仍将带有深深的普京传统的色彩。

(收稿日期:2008·12·28)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三十年来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8BZZ011)。)

注释:

[1]张树华,刘显忠·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新华出版社,2003:291

[2][俄]普京·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3]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Linz J., Stepan A.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Baltimore-London, 1996

[5][俄]普京·普京文集(2002—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俄]B·O·克柳切夫斯基·俄国社会各阶层史·商务印书馆,1990:26

[7][俄]恰达耶夫·篇言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86

[8][俄]威廉·斯米尔诺夫·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从浪漫到现实·国外理论动态,2006(2)

[9]冯玉军·俄罗斯外交决策机制·时事出版社,2002:87

[10]梅德韦杰夫表态:总统制不会变·http://news.sina.com.cn/o/2008-01-26/085713330547s.shtml

[11]梅德韦杰夫否决俄罗斯搞议会民主保持总统制·http://news.sohu.com/20080704/n257934659.shtml

[12][俄]罗伊·麦德维杰夫·普京总统的第二任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俄]雅科夫列夫·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2

[14]美反俄情绪开始抬头·环球时报,2006-03-31

[15][美]艾伦·林奇·普京与普京主义·俄罗斯研究,2008(1)

第二篇:略写普京与俄罗斯改革

略写普京与俄罗斯改革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俄罗斯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有一个人,它改善了昨天的俄罗斯,造就了今天的俄罗斯,也将影响着以后的俄罗斯。他就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无论他是当总统,还是总理,都被俄罗斯民众定位为“俄罗斯最需要的人”。在金泽灿先生主编的《普京大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看普京,便知道俄罗斯未来;知道俄罗斯未来,才能明了世界格局。

我们知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普京迎难而上,他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而且影响这世界格局。普京被称为“铁腕总统”,在他执政期间,使俄罗斯政治局面逐步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政治上,围绕加强联邦中央与总统权力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走俄式的民主道路也就是普京所称的“主权民主”道路。在天津师范大学张石同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一种权威主义的治国模式——俄罗斯“可控民主”的研究》中,概括了以下六点改革措施:(1)、加强垂直政权体系,改组议院上院——联邦委员会,派驻总统全权代表对各联邦主体进行监督,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2)、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坚决镇压车臣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和完整。(3)、取消“地方直选”,根据普京的建议,联邦主体领导人由原来居民直接选举改为经总统提名、由地方议会选举并报总统批准。(4)、确立强力部门、行政系统乃至总统权力的整体性强势地位。(5)、反对并限制寡头干预政治。(6)、通过控制媒体,使反对意见难以表达。在这些措施中,影响较深刻的是高薪养廉。担任要职的高官将领取更高工资,享有更多优惠,但必须接受国家对其生活方式和交往对象的监督。普京说:要想挣钱,那就下海经商;想要为国家服务,那就靠工资生活。在2007年的一场清除腐败的“大扫荡”,太平洋沿岸海滨边疆区副行政长官亚历山大·希什金于7月25日因收取120万卢布(约47250美元,28万人民币)而被捕。看一下今天的中国,贪污上千万,甚至以亿为计的官员大有所在吧?相比可见,我国的民主政治改革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经济上,普京查找病根,速开良方,标本兼治。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经行调控,力争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打击寡头,不让他们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防止他们进入政界。在《岁末文集》(2000年 东欧中亚研究所出版),许新的一篇名为《普京经济改革政策特点的经济学分析》,概括了以下六点经济改革措施:

一、走经济改革的“第三条道路”;

二、建立“有秩序的市场经济”或“社会市场经济”;

三、反对重新国有化,主张完善已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的微观基础;

四、调整宏观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

五、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主张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和循序渐进地实现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六、注重社会政策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而且受伦理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社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综上所述,普京是要建立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保持一定国家干预的、实行有序竞争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正如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指出的,“俄罗斯需要一种有竞争力的、有效益的、社会公正的、能够保证政治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制”。事实证明,普京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在辽宁大学付娜同学的《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硕士学士论文中,显示了一些数据。普京执政八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加了72%,已恢复了上世纪90年代失去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成为第7大经济体。

外交上,普京的强人形象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在2002年12月30日的《北京晨报》中有一篇名为《解读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冷静务实,左右逢源》,它用“冷静务实,左右逢源”作了生动形容。普京当选总统后,冷静分析俄罗斯国内外形势,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大国情结,明确提出外交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服务,推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2002年,俄外交基本实现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其特点是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退有进,放下超级大国的架子;在外交战略上,以独联体、欧美和亚洲作为俄外交的三大优先发展方向,自西向东展开务实外交,可谓东西兼顾,左右开弓。对欧美关系的改善:对手变朋友;修补独联体、东欧传统友谊:不忘老朋友;对亚洲(如中国):增进友情。在外交策略中,普京充满智慧,巧选时间。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改变了世界安全局势与外交格局。普京抓住机会,同美国改善关系。2000.4,他选择了英国作为上任后出访的第一个西方国家。因为英国不但在欧盟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与美国有着特殊关系。改善恶英关系还能间接促进俄美关系的发展,减轻俄美对立,为处于困境中的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缓和打开缺口。

普京是一个“铁腕总统”,但在俄罗斯人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平敏总统”。这既指他出身普通,更是说他总是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间,被人民看作是可以见到面、可以向其亲自倾诉、可以触摸到的人。他了解贴近百姓,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到各地考察,随意走进农村家庭。又一次考察远东时,路过一个村子。有个男子正穿着裤衩在劈木头。老婆对他嚷道:“当家的,总统来了!”“什么总统,见鬼了!”男子不相信,可抬头一看,愣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真是您啊!”“不,不是我。”普京开玩笑说。男子不知深浅的请普京和他儿子一起游泳。当时水温只有21摄氏度,普京二话没说就下了水。这个故事很快变成了传奇。普京很喜欢孩子,开设的总统网站首先面对的就是孩子。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俄罗斯在改革中也困难重重:西方国家的诘难;车臣民族分裂行为;“航母终结者”的悲剧;大剧院的“寡妇军”;别斯兰人质事件;全球金融危机......普京挺过来了,俄罗斯挺过来了,俄罗斯人民挺过来了!面对日后的重重困难,普京和他的国家、他的人民一定能从容面对,大步向强。

普京说过:“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俄罗斯人能够说,我为我省在俄罗斯而自豪。”、“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他已当过8年总统,4年总理。今天,他又站在了俄罗斯总统的位置上,今后的8年,它将给俄罗斯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篇: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的发展 论文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的发展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党的发展

摘要:俄罗斯的政党体制的发展呈阶段性。普京执政时期是俄罗斯政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政党制度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点。期间,普京重视政党政治,制定实施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政党制度向规范化发展。政党政策放宽,多党制开始定型,过去不成体系、支离破碎的多党体制正在缓步发展成一个影响力扩大、拥有不同纲领和稳定选民的多党体制。但是,俄罗斯的政党体制发展仍然受到多方制约,多党制的发展任重道远。关键字:政党制度、规范化、多党制

政党在现代社会的代议制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党的功能在于能够将市民与政治连接起来,有助于了解和表达个人、集体与社会阶层的利益,同时有意识地发展选民队伍,在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纽带,从而支持某一种要求,实行某一种管理。俄罗斯的政党形成后,非常有限的具备了这些功能,政府独立于一会和政党的监督及控制,国家又实行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总统集权体制,这样一来,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党难以有所作为。所以俄罗斯的政党制度要发展完善任重而道远。在普京时期,政党制度的发展有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普京之前,戈尔巴乔夫时期,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分立,社会派别加速分化组合,多党制出现雏形;叶利钦时期,立法机构以议会党团作为运作的方式,加速了政党制度的发展。经过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奠定政党发展的基础,普京的执政时期,俄罗斯政党制度逐步发展至规范化,《俄罗斯政党法》及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定和实施,但是与此同时,政党制度仍旧受到国家至上主义的抑制。

自普京当选为总统后,政权政策放宽,积极推进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改革发展,试图建立规范化的政党制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普京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肯定政党的地位与作用。普京当政时,主要依靠的是民众和党政机 关的支持,而与金融寡头和家族势力保持着距离。所以执政时,他意识到了提高政党地位、发挥政党作用、实现“府院合作”的重要性。在普京刚上任时向俄罗斯联邦议会提交的该国情咨文中指出:“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政党可以确保人民与政权当局之间的经常联系。借助选举,政党这种最重要的手段目前已经获得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没有党派就不可能推行多数派的政策,也不可能保护少数派的立场。在其他国家多年的议会制和多党制传统的反衬下,我们的政党体系存在的不足尤为突出„„俄罗斯所需要的是有广泛支持和稳定威望的政党,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靠当局庇护但又想取代当局的官僚党。”普京执政后一直保持着对政党政治积极态度,不断推进政党制的发展完善。

二、果断推出《政党法》等法律。2000年初,普京授意俄罗斯中央委员 会组织专家开始起草《政党法》。从世界范围来看,关于政党政治,大多数国家仅是在先发货法律中规定有关政党的条款,或者是通过单行法对正当问题的某一方面作出特别的规定,有些国家甚至仅仅依照惯例或者传统来解决政党问题,制定专门《政党法》的情况不常见。但是普京刚刚上台执政,便非常重视《政党法》的制定,这充分表明了他决心改变俄罗斯政党无序、混乱、甚至是恶性竞争的现状。

从2001年2月到6月,杜马经过三度的审议,通过“总统草案”,随后草案被提交至俄罗斯联邦上议院审议并获得通过。至此《政党法》正式被颁布。这部法律详尽地规定了政党的名称、目的、宗旨、成立条件、活动准则、纲领章程、权利义务、以及国家对政党的财政支持、对政党的监督、中止和取缔等等,法律还要求总统在任期间必须中止其政党党员资格。《政党法》颁布之后,俄罗斯政党发生了变革,出现了政党之间重新组合的浪潮,政党的数量大大减少,小党林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俄罗斯政党开始走向量与质的双重规范,政党政治逐渐从混乱无序走向稳定有序,为推进政党法制奠定基础。

到了2004年9月,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迫使普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并明确提出:能够保障社会与政府在与恐怖主义斗争中进行对话和互动的机制之一就是全国性政党。而且,为了有利于加强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实行比例代表制。

2004 年11 月3 日,《政府法》修正案被颁布, 取消了《政府法》中对联邦政府总理和部长级官员担任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内领导职务的限制。这意味着政府官员可以直接参与政党活动,也从理论上使得议会制责任制政府成为可能。

2004年12月22日,普京签署了《俄罗斯政党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了全国性政党的党员数量不得低于5万人,并禁止地方性政党的建立。根据该修正法案,截止到2007年9月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前夕,符合《俄罗斯政党法》规定的政党只有15个。俄罗斯政党的大变革已经显现出来。

2005年5月19日,《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颁布。该法的主要规定为:第一,俄罗斯在国家杜马选举中, 将取消“混合选举制”,改为全部按照“比例代表制”的方式进行选举,即国家杜马所有450 个议席, 将在取得进入国家杜马资格的政党中,按照其得票比率进行分配;第二,获得参选资格的政党的全联邦性候选人不得超过3 人,其余候选人须全部登记在地区选区的选票上,且参选政党须在不少于4/5的联邦主体内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名单;第三,只有获得7% 以上选票的政党才能进入国家杜马。也就是说,单一选区制的取消导致独立候选人将不能参加国家杜马的选举,国家杜马的运行机制将完全是议会党团体制,原先存在的独立议员团被取消。选民只能通过投票选举某个政党的方式参与国家杜马选举,政党因而成为选举的唯一主体,这将极大的促进政党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2004年12月12日,普京签署了《关于联邦主体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组织总原则》,标志着总统实际上拥有了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实际任命权。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普京表示,为进一步提高政党在组阁方面的作用,建议将联邦各主体政府首脑权力新规定的细则提交俄罗斯国务委员会讨论。总统可以推举在地区选举中获胜党派的代表出任该地区行政长官。

根据该建议,国家杜马对《关于联邦主体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组织总原则》进行了修改。2006年1月1日,普京签署了修正案。按照修正案法律规定,在地方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有权提出联邦主体的行政长官人选。由于政权党“统 ①

①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俄罗斯军方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平民和学生,事件在9月3日结束但导致了326名人质死亡,从而成为俄罗斯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全国范围内的强势地位,总统实际上依然牢牢掌握着地方行政长官的任命权。不过,该规定提升了地方议会选举的政治意义,并促进了政党在地方政权中的作用,有利于政党制度的发展。

正是在普京的大力支持下,他执政期间与政党制度相关的法律一再被颁布施行,大大推动了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改革发展。

三、大力扶持俄罗斯党,其作为自己的政治依靠力量。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目前第一大党,成立于2001年12月1日,由“统一”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合并而成,又称为全俄罗斯“统一和祖国”党。这个政党依靠普京的支持而崛起,所以全力支持普京。它的政策主张属于中派政党,明确支持普京总统的方针,强调强大的总统政权是政治稳定的保障,并且它主张改革,提高公民对国家的信任度,深化经济和司法等领域的改革,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统一俄罗斯党目前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政治力量。该党奉行的是务实路线,党派规模不断壮大,成为俄罗斯国内第一大党和新的政权党。2003年12月,该党在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打败其余政党,大获全胜,取代俄共成为影响议会的核心力量,值得一体的是,该党前任主席为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此政党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政权党”控制议会的情况下,俄罗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协调运作的局面得到不断的加强,从而为“普京计划”的推行以及普京连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俄共自居“不妥协的反对派”,而右翼政党则亲西方,它们的影响力持续下降。2007年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中,普京虽然是无党派身份,却完全无视过去总统超脱于议会选举之外的惯例,直接出面为统一俄罗斯党助选,并在其竞选名单中占据首位。按照新的选举办法,投票结果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参加议会的11个政党中,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轻松拿下64.1%的选票,赢得议席315个,支持普京的另外两个政党即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分别获得了8.2%和7.6%的选票,议席为40个和38个。俄共的得票率仅为11.6%,议席57个。国内外的舆论惊人的一致,这不仅是统一俄罗斯党的胜利,更加是普京的胜利,是普京推广实施的政党方针的胜利。

统一俄罗斯党借助普京取得执政党的位置,而普京则依靠统一俄罗斯党加强巩固自己的位置,使其成为自己的政治依靠力量,借助该党实施推行政党的改革,推动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

普京在政党制度方面的措施实施之后,对俄罗斯的政党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仍旧受到国家至上主义的制约。

一、在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党制度实现了有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构成型的转变。

普京时期,根据《关于国家杜马代表选举》这部联邦法,议会代表的选举将只按照党派得票比例原则进行。运用这种体制以后,2007年12月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大获全胜。而2007年的国家杜马选举,标志着俄罗斯的政党体系开始制度化,形成了围绕统一的中心即“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力量。“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也加入亲总统的多数派。

2007年12月进行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显示,许多政党在争夺选票的斗争中明显不具有独立性。11个参加选举的政党中,只有4个获得代表的授意书。这可以清楚的表明,分散的政治力量必须要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去争夺2011年的代表席位。

以上事实充分表明,小党将很难在俄罗斯正当竞争中幸存下来,只有联合政治力量组成大党,在以后的国家杜马选举中争得一席之地。小党林立的状况有望改变,数量增长型的政党制度终于向着质量构成型转变。

二、俄罗斯政党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普京认为,俄罗斯的人权与自由得到了宪法的保障,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形成,多党病例的局面成为现实,现在要做的是促使政党制度的规范化发展。他认为俄罗斯政党制度的不足在于:一是政党的作用和建设公民社会的要求不符;二是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强力权力体系的要求不一致。

正是基于以上的判断,普京一直立志于对俄罗斯政党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政党的制度化水平,使俄罗斯政党活动更规范、竞选活动更完善。从2001年到2005年,普京签署了《政党法》、《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正是基于以上基本的宪法性法律的保障,俄罗斯政党制度在机制运行和组织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化最终得以确立。新《政党法》还取消了对联邦政府总理和部长级官员担任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领导职务的限制,使政府官员参与政党和议会活动成为可能。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政党的发展壮大,更是为议会中的“政权党”提供法律的支持。

多党制发展仍任重道远。

俄罗斯的历史上缺乏真正的多党制经验,没有多党制传统和政治文化。政党政治的发展是靠领导人的尝试和摸索。

普京时期,由于普京掌握国家大权得益于叶利钦的扶持,他的政见与风格与一脉相承,有许多相似之处,都信奉中央权威主义。普京上台后表示,他的政府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他认为,“俄罗斯需要真正的多党体制”,不是那种只代表自己利益的多党体制,而是代表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多党体制,只有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成为国家的政策。这种多党体制可以是两党或者三党体系,与叶利钦相比,普京愿意同亲克里姆林宫的政权党保持一致,并正式决定建立一个总统党。2001年12月1日由“团结”、“祖国”、“全俄罗斯”三大中派组织联合建成“统一俄罗斯”。它是中派政党的代表,实际上是一个政权党,与现政权关系密切并得到支持。该党不仅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团,而且许多成员本身就是当权派,在中央和地方担任重要职务。目前国家杜马中,按照影响大小排序,中派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居于首位,并且有一党独大的趋势;左翼政党“俄共”第二,影响日趋下降,甚至有分裂的可能;右翼政党“亚博卢”和“右翼力量联盟”居第三,影响更弱。俄罗斯政党政治这样的基本格局使得政党体制向一党独大发展,多党制的推进反而很困难。

更何况在俄罗斯政治和政党生活中,领袖的力量要大于制度的力量。不论其意识形态的取向如何,政党的领袖通常具有权威地位。这种情况下,多党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政党同盟与联盟的空间便会缩小,妨碍了多党制的发展。一旦原先的议行合一、党政结合的政治体制崩溃,稚嫩的政党将无法控制局面,填补政治真空的必然是政治强人或者政治寡头。

总之,在普京执政时期,他非常重视政党体制的发展,并且积极签署颁布了《政党法》等法律条款,以统一俄罗斯党为政治依靠。这一时期的政党制度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由于俄罗斯中央权威主义的存在和多党制经验的缺乏等原因,多党制在俄罗斯的发展依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俄〕安德烈·尤里耶维奇·舒托夫

《俄罗斯政党和政党制度发展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2009,(5)[2]陈新明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党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 [3]王超 《浅论当代俄罗斯政党体制的变化及特点》[J].《西伯利亚研究》,2008,(1):30-32 [4]林怀艺 《析20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嬗变》[J].《聊城大学学报》,2009,(4):106-112 [5]庞大鹏

《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发展变化》[J].,2008,(5)《当代世界》

第四篇: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朱晓姝

 2011-03-05 14:44:38

来源:《当代世界》2005年第4期

普京自2004年3月连任以来,为进一步强化总统权威,构筑具有俄式特点的政治体制,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依靠较高的民意支持率和连任后较大的施政自主性,大刀阔斧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改革刚刚起步,且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俄要建立真正高效、顺畅的国家权力体系任重而道远。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组国家权力体系

普京连任以来,本着加速发展、权威治国的理念,着力整顿权力秩序,并以别斯兰人质事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顺了总统、政府、议会、政党的关系。近一年来,普京在推进政治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大力扶植统一俄罗斯党并改组政府,基本确立以总统为核心、府院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政体构架。普京吸取叶利钦时期府院相争内耗激烈、国家政权机构运转受到严重干扰的教训,开始运用扶嫡遏异己手段,拉统俄、压俄共,在2003年底杜马选举中,动用行政资源助统俄参选获胜,夺取杜马主导权,从而建立总统对议会的有效控制。之后,普京在大选前后大幅改组政府,任命与自己有相同执政理念的弗拉德科夫为政府总理,组建以强力集团为班底的听命于己的“技术型小政府”,从而建立总统对政府的绝对控制权。从此,俄政坛以总统为绝对权威的“三驾马车”得以按普京意愿有效行驶和运转。

(二)改变联邦主体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强化国家垂直权力体系。针对原有的国家垂直管理体系结构松散且运作不力,总统派驻七大联邦区全权代表没能发挥实际作用,地方利益集团利用州长选举营私舞弊等漏洞。普京提出将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由直接选举产生改由国家元首提名,经该联邦主体立法会议批准产生。在去年12月3日杜马通过的政治体制改革法案中规定,总统在联邦主体行政长官任期届满35天前提出候选人,地方议会应在14天内予以批准如果地方议会三次否决总统提名,则总统有权解散地方议会。此举一方面大大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减少了其与联邦中央抗衡的本钱,强化了以总统为筷合的垂直权力体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地方议会的权力,使地方领导人对本地区发展负起更大责任,并把本地区发展同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联邦制的发展。

(三)消肿、反腐、打寡,力图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权体系。普京连任伊始,开始大力精简政府机构,裁减冗员。他先改组政府,后又大刀阔斧精简总统办公厅,初步划清政府各部门权限、简化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效率。普京还以严惩官僚腐败为重点,采用加强反腐立法、建立专门反腐机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高薪养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全社会营造反腐氛围等多种举措遏制腐败势头,使反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普京继续对寡头穷追猛打。去年再度以偷税、逃税等罪名,对霍多尔科夫斯基旗下的尤科斯公司提出起诉,最近又对该公司最大子公司的股份进行拍卖,名正言顺地将其收归国有,把这个不可一世的石油帝国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坐拥75亿美元的俄第二大富翁阿布拉莫维奇也因“严重违反金融政策”被迫辞去楚科奇自治州行政长官一职。

(四)改变国家杜马选举方式,修改政府法和政党法,提升政党作用,加强政党制度建设。普京深知,政党是公民利益代言人,俄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体制离不开政党的作用与影响。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以此为契机,在提升政党作用、推动政党建设方面连出“三板斧”,先是取消杜马单席位选区制,将原来杜马选举一半按政党比例制另一半按单选区选举改为全部政党比例制,随后推动议会两院通过政府法修正案,取消政府阁员不得在党裤中担任领导职务的禁令,接着于12月初推出政党法修正案,将政党注册门槛由1万人提高到5万人,人数不足5万的政党,限期在2006年1月1日前发展到5万,否则将取消政党资格。这些举措的出台,既整合了俄政党资源,优化了政党数量和格局,规范了政党建设,促进了多党制的发育和成熟,又使普京凝聚了国内更多政治资源,促使俄罗斯政治体制更均衡、更协调发展。

(五)设立公众院,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和力度。普京指出,应组建一个集聚大量“人力资源”,且具备较高权威性和良好协调能力的专家的公众院。公众院作为社会舆论的公开机构,即可成为当局与民众对话的平台,有利于当局广泛倾听和采纳民众的意见和倡议,又可使民众对包括护法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实施有效的监督,还可成为扩大俄政治多元化的又一渠道。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面临困难和挑战

普京连任后,为达到巩固自身权力和地位,构筑俄式政治体制,加强国内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目标,推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将从根本上触及俄罗斯的权力体系根基和一些政治精英的既得利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仍阻力重重。首先,在改革过程中,对群众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不到位。普京不止一次说过要在当局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提高当局在社会的信任度,但是他提出的地方行政长官选举制改革等举措,却在社会上产生了某些消极反应,部分舆论认为国家管理体系将从此走向“封建化”,回到苏联集权模式。还有些舆论认为,普京下一步将拿市长和更下一级行政长官选举开刀,引起了一些人的惶恐和不安。另外,普京倡议在俄建立多党政治体系,但舆论普遍认为,在总统拥有绝对权威的“不发达的公民社会”里,多党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其次,改革深受腐败困扰。普京批评俄现有权力体系容易滋生和孕育腐败,而这些腐败往往同犯罪现象交织在一起,并已形成一种体系,在国家和社会中无处不在,特别是护法机构执法犯法、贪污受贿现象严重,使腐败现象更加愈演愈烈。地方领导人改由总统任命后,各路诸侯命运将系于总统办公厅,普京近臣难脱卖官受贿干系。如何惩治腐败仍是俄政体改革函待解决的重大难题。第三,改革招致西方国家的批评和指责。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普京上任以来强化总统权力的做法一直颇有微词,并多次对俄议会、总统乃至车臣总统选举提出公开批评,担心其重走苏联老路。在此次政改问题上,尽管俄当局及普京本人多次重申没有违反俄宪法,包括杜马和地方行政长官选举程序,都是在宪法框架内推行的。但是,美国政客仍指责俄“民主改革进程出现倒退”,并扬言要重新审视对俄政策,对俄采取强硬立场。俄与西方围绕民主问题的分歧进一步加深。

克服困难和阻力,继续深入推行改革

普京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所构筑的国家权力体系在2005年伊始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今年年初,社会福利货币化改革(即优惠性社会福利由“暗补”改为“明补”)启动后,在俄政坛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反对派乘机向普京发难,地方政府也对中央“抗旨不尊”,就连现政权内部也出现了许多反对声音,严重冲击了普京倾力构筑的国家权力体系。俄共率先向普京叫板,在杜马与另一左翼党派“祖国党”联合征集议员签名,发起对现政府的不信任案表决,迫使普京重组政府。“祖国党”领导人罗戈津直接要求总理弗拉德科夫引咎辞职。右翼政党“亚博卢”民主党和右翼力量联盟也明确宣布反对社会福利补贴货币化。地方政府也对这一改革持不满和恐惧态度,目前在89个联邦主体中只有5个联邦主体表示支持中央的改革。在政权党统俄党和政府内部也出现许多反对声音。俄国家杜马副主席、统俄党党员莫罗佐夫和弗拉德科夫的高级助手萨曼诺夫已公开表示反对福利改革计划。面对朝野的压力,普京一方面表示给享受社会福利者加薪,力图一定程度上缓解百姓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本着整合现有权力体系的原则,坚决要求各级权力班子在不恶化享受社会福利者生活的原则基础上将这一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看来,无论如何,普京都将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将政治体制改革推行下去,以期在2008年任期结束时将俄打造成高效、优质、顺畅权力体系的国家。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第五篇: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

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严重下降,经历了长期经济衰退和政治动荡。但是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它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000年普京当政,使俄罗斯逐步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在当今世界中发挥着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存在下来的主要国家继承了前苏联的经济、政治、军事。

在经济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76.23%的国土,52%的人口,50%以上的自然资源,60%以上的综合经济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俄罗斯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居世界首位。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资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总价值约为300万亿美元。(据俄学者披露,美国已探明自然资源储量价值10万亿美元;中国为5万亿美元,西欧为2.5万亿美元)

在政治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政治大国地位,继承了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接替了前苏联建立的与140多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将前苏所有驻外机构改为俄罗斯外交机构,继承了前苏联签订的1.6万多个涉及诸多领域的国际条约和双边条约。在军事上,俄罗斯获得前苏联75%的军队,80%的战略核力量,50%的武器装备,70%的军工生产企业。在前苏联13个军区中,俄罗斯控制和接管了8个半军区。

在普京上任之前,经过前几任总统的努力,俄罗斯已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价格全面放开,基本实现企业经济活动自由化,对外经济活动的国家垄断已经废除,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各项经济制度如产权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银行体系、社会分配制度等均已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建,政府管理经济职能已经转换。

但俄罗斯市场经济还只是初始形态,市场体系发育尚不完善,市场机制未能有效运转,市场秩序不健全,经济体制尚存缺陷。

普京选为总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第一任期的经济政策是:

提出“强国富民”思想,使政府工作中心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转变。

将市场经济和民主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相结合,渐进地、逐步地、审慎地进行改革。

干预和规范市场经济运行。强调政府领导和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引导经济结构合理化。实行市场机制与国家刺激相结合的投资政策。

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重组银行系统,改善经营,优化银行资产质量,加强央行监管职能。

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为出口提供担保,抵制国际市场的歧视行为,争取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二任期经济政策是:

2004年后普京的经济政策围绕着加速经济发展与强化中央权力两个轴心。

把加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强国战略的主要内容,为此普京在2003年提出2010年GDP翻番的目标。

在财税、投资、汇率与货币领域加强调控力度,俄采用降低税率的办法来增加企业积累,以便扩大生产投资;通过加强财税纪律与提高能源部门利润的收缴份额等办法,把更多的财政资金集中到预算特别是联邦预算。提高国家财政发展经济的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打击寡头势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特别是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一些部门的控制,逮捕尤科斯公司总裁霍多科夫斯基并在2005年判刑8年。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俄国家更多的控制石油战略资源。

提高经济开放力度,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2005年12月俄政府宣布,批准建立6个经济特区,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加工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重视社会经济问题,提出让俄罗斯老百姓看得起病、买得起房与上得起学的基本政策。

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经济已持续增长了7年。

出口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1998年外汇储备只有122亿美元,2005年底1822亿美元,增长了近15倍,2006年5月上升到2264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五。吸引外资增加:2005年俄罗斯吸引外资261亿美元,居中东欧、独联体首位。

提前偿还外债。与2000年比较,外债总额降低了一半。总额已减少到830亿美元。2006年计划再减100~120亿美元。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居民现实收入增长8.3%,平均现实工资增长9.7%,现实平均退休金增长9.3%,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008年俄罗斯将举行新的总统大选。俄罗斯宪法规定,不得连续三届参选总统,但普京表示他有权于2008年换届之后第三次参加大选。

俄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接受采访时认为,普京可在本届任期结束后,于2008至2012年担任政府总理过渡,再于2012年重新任总统。

也有国际分析认为,俄罗斯将修改宪法有关条款,使普京能够成功连任以维持对俄罗斯的强势统治。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普京在位期间带领着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俄罗斯人民作出了贡献。

下载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新闻回放当前俄罗斯的强势之举 1、2007年2月,普京发表“慕尼黑讲话”,宣示俄罗斯重新崛起; 2、5月,在“利特维年科间谍案”上,对英强硬回击,不惜上升为......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5篇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 王伟  2011-03-11 14:41:45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3期 【内容提要】 “普京计划”是俄罗斯议会和总统大选前出台的一个政治概念......

    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历程

    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历程 摘要普京上任之初针对俄罗斯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新世纪俄罗斯军事战略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新的回答。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加......

    俄罗斯第六任总统普京就职演讲稿

    俄罗斯第六任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由博雅源讲演(视频)网收集整理对于我来说刚刚我已经郑重的向全俄罗斯的民众宣誓,我将把捍卫国家的利益还有人民的人权,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永远......

    胡锦涛、普京在俄罗斯年开幕式致辞

    在“俄罗斯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2006年3月21日) 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 尊敬的胡锦涛主席先生: 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为中国“俄罗斯年”拉开序幕,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

    《普京传—他为俄罗斯而生》读书心得

    读毕《普京传—他为俄罗斯而生》,感想颇多。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第2、4任总统。我觉得用铁血这个词形容对于普京来说最恰当不过了。当年,普京所接手的俄......

    iPhone目前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和未来的发展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urvey, we found that the competitive pressures of the iphone in Russia. Apple not only to face a strong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