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合集)

时间:2019-05-15 08:3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

第一篇: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

怡然自乐金域行

——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

王宝童教授学术小传

1940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歌翻译研究专家,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1959年考入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196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来坚持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授课。曾为本科生三年级下期讲授《英国文学选读》、四年级上期讲授《英诗赏读》,为硕士生讲授《英诗》,为博士生讲授《普通诗学》、《诗论》、《诗歌翻译》等课程。王宝童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英语诗歌、诗歌翻译、声韵学。主要著作有:《金域行——英诗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金域音——英诗声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金域荣——英诗运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唐诗三百首(英译本)》(合译,湖南出版社,1997年),《中国十大创世神话(英译本)》(合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王维诗百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吴均陶诗和译诗评析》(河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试谈英汉诗歌的节奏及其翻译》(《外国语》,1993年),《也谈英诗汉译的方向》(《外国语》,1995年),《用歌谣体译介中国的创世神话》(《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关于英语诗用韵的思考》(《外国语》,2002年),《以诗译诗说互文》(《诗网络》,2003年),《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炘先生的“三兼顾”译诗法》(《中国翻译》,2005年)。其中,《金域音——英诗教程》获河南省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十大创世神话》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关于英诗用韵的思考》获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王宝童教授还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1995年),河南省资深翻译家(2005)。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2003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3年,王宝童教授主讲的《英国文学选读》也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采访人(问):王老师,您好!能否讲讲您为什么选择学习外语,当时是怎么想的?

王宝童教授(答):我学外语,还是受中学时英语老师的影响。那位英语老师是兰州大学毕业的,当时在舞阳县,来个大学生是了不得的事情,县里要请他当县长,但他不干,说自己就想好好地教书、做学问。他是纯正的美音,在他的教导下,高中三年,我把语法弄通弄透了,考大学时就着要当外交官,可以做口译,可以世界各地去看看。结果我是白专分子,只能报考省内的大学,北京的学校报不了,就考来了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笑)到了这里,发现虽然是所省内师范院校,这学校在解放前还是相当厉害的,曾是国立中山大学,尽管分出去了许多系和专业成立了其他的院校,底子还是很厚重的。我们有外教(吴雪莉先生)从大一起教我们口语,这在全国高校都是少有的。大三时常玉璋老师教我们文学,他不仅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一次他叫我去他的住处,现在外语北楼后面的小楼的二楼,原来科举考试时考生答题的号房,当时正值自然灾害时期,我们边说着话,他边做着饭,他下了挂面给我吃,那可是那时候的高级病号饭啊,我一穷学生,他这样招待我,到现在想起来都很感动。饭后,正说着话呢,常老师说他前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里写了两首诗,醒来写在了宣纸上,要送给我。我只知道英国文学里的柯尔律治睡梦里做了《忽必烈汗》,没想到身边还真有人能梦里做诗!遗憾的是,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家时,这两首诗被收走了,没能保存下来。

采访人(问):是不是在吴老师、常老师等老师的影响下您选择了留校任教?您在外语学院都教过什么课?过去上课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王宝童教授(答):留校任教不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当时是白专分子,没有资格啊,系主任张明旭老师据理力争,多方讨论下才把我留下来。当时(1963年)的外语系有英语和俄语两个语种,俄语作为大语种的局面刚刚打破,我一开始教词汇课,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精读课,会很细致地去讲单词,句子,翻译等。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许国璋《英语》那个教材,教材很好,也很难,我经常会是为上两节课备课半个月,仔细推敲。后来也教过学生口语。上课方式的话,过去学生少,上课的方式很活,各个老师各有特点,比如吴雪莉先生上课就会给同学们学鸟叫、狗叫,创造些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狼外婆啊,小红帽啊,上课很生动,学生参与度很高。那时候比较重视语音面貌,我们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都很满意,语音语调好,基础扎实。参加工作多年,印象最深的还是1983年,系里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确定研究方向,系里可承担老师们外出学习、研究的费用。我报了诗歌,之后就全国各地去拜师求学。我能走到今天,可以说全得益于这次游学。

王宝童教授在课堂上

采访人(问):这个拜师求学真是让人羡慕啊。我感觉年轻人初站讲台都会心里发怵,有老教师传帮带实在是太好了。当时就您自己出去游学了吗?您都去了哪些地方?

王宝童教授(答):这是外语系的整体规划,老师们经系里同意可以由系里担负差旅费外出求学,当时徐有志老师定了文体学,一路向东,奔上海去了。我定了诗歌方向,一路向西,先到洛阳,拜访了许渊冲先生。许先生名气很大,但为人非常谦和,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素不相识,但他对我很热情,知道我想要研究诗歌,指点我从朱光潜先生的《诗论》看起。后来我翻译的《王维诗百首》出版了,我寄给他看,他还回信鼓励我。这就是大家风范啊!我还去了西安,遇到了我的恩师胡雄定,他的学问和做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还去了四川、湖南、上海,有幸结识了翻译家吴均陶先生,自此书信往来不断,他翻译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屈原和鲁讯诗歌都非常好。得知我在翻译《王维诗百首》,他还将自己收藏的《王维年谱》寄给我,这是多大的一份礼物与情谊啊!采访人(问):是不是在这些大家的影响下您走上了诗歌翻译这条路? 王宝童教授(答):我读中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古典诗歌,李白、杜甫、王维都特别喜欢,尤其是王维。最早接触到英文诗还是当时BBC灵格风英语当中播出的华兹华斯诗歌。之后发现,英语诗歌和中国诗歌还是有共通之处的,中国诗美在声韵,节奏次之,英语诗美在节奏,声韵次之。多年的翻译实践也越发证明了这一点,我曾在《外国语》上发表有文章专论英汉诗歌的节奏和用韵。

采访人(问):如今英美诗歌研究领域真是少有人关注到诗歌的声韵,我们都在挖主题、内涵、思想意义,诗之为诗不同于无韵文的地方却越来越不受重视了,这实在是一大缺陷。请问您在翻译时是怎样处理诗体形式、韵律等问题的? 王宝童教授(答):我认为诗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说的诗之为诗不同于散文的重要特征,格律啊,押韵啊,这些都是非常特别的区别特征,也是诗的韵味所在。黄杲炘先生曾说,格律之于诗歌,一如衣着或戏装之于穿衣人或舞台演员,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要是把中国诗去除了格律和韵脚翻译成散文,外国人也会误认为诗本身就是散文的形式。在翻译中国创世神话时,我就想,能不能用英语里的歌谣体来对应呢?神话是口头流传的,英语里的歌谣也是,四步和三步抑扬格长短相间,又隔行押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采访人(问):这个对应还真是妙,您肯定下了不少功夫。我看过您翻译的《王维诗百首》,前言里您提到用了十年时间,读来每首诗用字用韵都非常严谨,又保留了王维诗歌本来的意境。能说说您的翻译体会吗? 王宝童教授(答):我是蜗牛行路,十年百首,这样的速度拿来评工作量可不成啊。(笑)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空灵,超凡脱俗,翻译时我首先要确保的是这种空灵之气是不是能够表现出来。为找到这种感觉还真是苦思冥想,揣摩再揣摩。感觉对上了再从词汇、押韵上下功夫,要不也用不了十年啊!(笑)

采访人(问):您对您走过的路怎么看?

王宝童教授(答):我从求学到教学这么长时间,一直都离不开前辈和同辈人的关照。求学时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中学时候的英语老师,大学时的常玉章老师,吴雪莉老师都对我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后,刚才提到的许渊冲先生、胡雄定先生、吴均陶先生,还有四川大学的孙大雨先生,他们都在我学诗的路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九十年代评博导时,我根本就没有想到系里会让我当第一批博导。苗普敬老师打电话让我填表时,我非常诧异,心想我自己都没有上过博士怎么能当博导呢?当时的领导苗普敬老师,徐有志老师,吕长发老师他们水平都比我高,都有自己的专长,但他们都很有风格,很谦让,把我先推出来,让我来当博导。我在诗歌领域是有一些心得,但在全国来说不是很突出,还是名普通的老师,这个领域比我水平高的老师还很多,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还想在诗歌领域继续走下去,我翻译的《三字经》、《千字文》已经出版,收到了不少肯定的回馈。《弟子规》耗时8年也已成稿,但还没有出版。我希望能在不久将《弟子规》出版,这样蒙学三书就能画上还算圆满的句号,然后再按照我的诗歌翻译理念继续翻译李白、王维的诗歌。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做出来有价值的东西,能被人们认可。

采访人(问):王老师您太谦虚了,您的中国传世神话、《三字经》、《千字文》、《王维诗百首》都称得上经典,够我们学一辈子啊。还有一个问题,对于外语学院将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王宝童教授(答):我希望年轻人能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听听不同的声音,多学习新的东西,多讨论多思考。外语学院的人才梯队要建立起来,要后继有人,不要青黄不接。

采访手记

初识王老师是在2001年。我当年大三,在河南师范大学学习,梁晓冬老师邀请王宝童老师前去做讲座。讲座是关于华兹华斯诗歌的,其中涉及“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The Solitary Reaper”等诗歌,王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打动我的,是他随口提及的“She Dwelt upon the Untrodden Ways”。梁老师给我们上课时以《琵琶行》当中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让我们体会“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 /Half hidden from the eye”的妙处。而在王老师的讲座里,他吟了王维的一首诗来谈自己的感觉:“木末芙蓉花,山间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他朗诵得缓慢,最后五个字的声音里,我眼前分明出现了芙蓉花瓣翩翩落下的情形。在此之前,因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样的大白话我一直对王维无感,但那一刻,因为王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我仿佛瞬间懂了王维诗中的禅意,华兹华斯这首诗也一直铭记于心。

硕士毕业在即,得知我要来河大工作,浙大的陈刚老师特别叮嘱我:“河大的王宝童老师诗歌研究得很透,国学底子也厚,翻译水平更高,近水楼台,你可要多学习。”惭愧的是,因为一直坚信诗歌是不可译的,我未将陈刚老师的嘱托落到实处。然而每每路过南楼101教室,总能听到王老师饱含感情的朗诵,也常能从三年级学生口中听到他们对王老师讲授的《英国文学选读》课的好评。当时王老师已年近古稀,但还坚守本科教学第一线,每次上课都会比大多数学生早到教室,上起课来也精神头儿十足,讲到苏格兰民谣还会即兴给学生们唱上一曲。这些来自学生们的评价不禁让我羡慕又嫉妒,他们多么幸运,有这样学识渊博又敬业的老先生给他们上这样精彩的课程!

那年考博,请王老师写推荐信。打电话给王老师时,心想,老先生都退休了,估计会让我自己写好,他给签名就行吧?可我错了,王老师让我把个人科研成果、硕士时期的成绩单、个人自述、研究计划等一并发给他,约定下周找他拿,并因为我成绩单中没有二外成绩专门发邮件咨询我原因。于是,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王老师的严谨与认真。

王老师的谦逊,也是我这次访谈的最大感受。提及许渊冲先生、吴均陶先生以及我院的吴雪莉先生、常玉璋、张明旭等老师,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始终以小辈景仰前辈的心态处之,半个世纪前的细节还铭记于心。谈到我的博士导师章燕老师以及她的父亲屠岸先生,王老师说他们都做的很好,并如数家珍地提起吴均陶先生向他提及的屠岸先生沉迷于诗歌的趣事,说自己做的远不及他们。谈到自己指导的硕士生论文答辩没有通过,王老师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知识老化了,跟不上时代了,连累了学生。得知我下周要进行预答辩,连连道歉说给我添忙加乱了。明明是我打扰老人家您的工作与休息,不是么?明明已经硕果累累,享誉业内,还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留下有价值的东西。我深深为自己重度拖延症兼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而脸红。

王老师还特别为我们着想。之前约定在王老师的办公室进行访谈,访谈当天,正值三九第一天,滴水成冰。考虑到老人家冷天出门太受罪,我提出前往他家去进行访谈,王老师不肯,说他家太难找,还是放在办公室进行。院里提出让学生去接接他,他也坚决不肯。约好的三点办公室见,王老师两点半就到了,忙着擦桌子,摆椅子,还细心地给我们泡好了茶水。整个访谈过程中王老师还不时地提醒我们喝水,不时地开玩笑宽慰局促不安的我们,称我们80后、90后为新秀,勉励我们继续努力,多参加学术交流,听听不同的声音,寄我们以厚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老师在诗歌与翻译界享有盛誉,如今近八十高龄,还笔耕不辍。他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诗歌这一金域当中,以自己的节奏切磋琢磨,力求笔下的译诗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原来的风貌。《金域行》等英诗教材、《王维诗百首》以及《三字经》、《千字文》连同尚未付印的《弟子规》,这些堪称经典的著作无不是王老师十年磨一剑般仔细推敲打磨的结果。其中的艰辛与心血耗费不难想象,然而王老师却深以为乐,怡然自得。同时,王老师始终心系外语学院的发展,心系后辈的发展。这不就是王老师自己所景仰的大家风范么?能有这样的宝贝,外语学院何其幸哉!

采访人:王照岩

采访人王照岩与王宝童教授合影留念

第二篇:王教授

王教授,您好!

祝您节假日快乐!

王教授,在9月19号我也给您发过邮件,您回了邮件,我仔细看了邮件,当时发现您写错了一个字,您把“请”字写成了“情”字,今天您给我发了邮件,我看见错字还没改过 来,我想着还是提出来。

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有建筑用地的紧缺,大跨度轻型住房崛起,建筑行业主要向高层建筑,钢结构方向发展,这两个方向必然成为主导方向。所以,钢结构是一个前景光明的方向。但钢结构有一个缺点,就是防火性较差,例如,“911事件”就是由于钢材防火性不是很好,最后整栋建筑都熔了下来。王教授,通过土木学院网的信息,知道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钢结构防火,随着钢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防火要求也会不断的提高,钢结构防火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方面如果研究出更好的方法,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所以,我会很努力的学习,掌握好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物。

通过对这学期初学的《钢结构基本原理》,我觉得我个人比较适合学习钢结构,因为钢结构要求力学方面的知识要多一些,正好在力学方面,我是比较有信心的,我相信自己可以学好《钢结构基本原理》这门课。王教授,您在邮件中提到

在学校复试之后,您还有一个面试,为了这个面试,我正在努力的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这两门课。虽然以前学过,但还是有些地方忘记了,还得仔仔细细的看一遍,蛮辛苦的,但我从收到您的邮件后,一直在坚持看这两门课,希望从中可以获得新知识,俗话说的好“温故而知新”嘛。王教授,我这里有一个请求,希望王教授您在学校复试之后,尽快通知我们您面试的时间及具体安排。谢谢!

祝您节日快乐!

我的电话:***

第三篇:王立群教授在河南大学200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王立群教授在河南大学200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和自己告别

最近这段时间,校园似乎更加忙碌起,大家先是忙工作忙论文忙答辩,接着是拍合影照,吃散伙饭,食堂旁边,宿舍楼下,学校的贴吧里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地处理物品,这一些似乎都在提醒人们— — 又是一年毕业时。年复一年的毕业,就像话剧似的,有人要谢幕有人要上场,总会有人要离别,只是这一年。逢到了你们的青春散场。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些事,一恍惚,就定格为回忆,“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歌奔东西”,原来岁月是这莫禁不起推敲和研磨。在校时对学校的林林总总不尽人意的地方总是不停地抱怨,真要离开还真有几分依恋,几分不舍。记忆真是奇妙的东西,回忆从离别时开始,今天的离别是一个标志,随着岁月的过滤,往日的不快都变得脉脉温情起来。

毕业之际,伤感,惆怅,无奈,无助;向往,兴奋,憧憬,期待;还有几许恐惧,几许焦虑。。。。

这重重的感觉在校园里酝酿起来,弥漫开来。不同程度的缠绕在即将离校的同学心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毕业似乎和往年的没什不同,老师们说着一些发自肺腑的相似的话,大家忙着相似的事。但是今年的毕业又与往年又有大不同。2009年毕业的同学们,你们面临着历史的机遇。每一届毕业生都听到这样的话。不过,应该承认,你们毕业的这个时代或许更加困难,在某种意义上也更令人生畏。然而这正是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

首先,不要过分抱怨。老实讲,大家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读大学时,上小学不要钱;要读研究生时研究生不值钱了。还没能力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有能力工作时找不到工作了。对这一点,在学校抱怨一些,吵闹一些,学校会宽容大家,不会苛求大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走出校园,离开学校,社会不会在乎你的抱怨,不会同情你的处境,不会在意你的感受。所以,需要大家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存大志做小事,先找个吃饭的职业,从小事做,做自己能做的事,再做你想做的。不要因为眼前暂时的不如意,怨声载道,相信生命一定会有峰回路转。今天的暂时挫折,源于昨天的努力不够;大家更要坚信,今天的努力,将定会有大收成。

其次,学会适应社会。大学里不教你现成的东西,她教给你的只是一点获得更多东西的思维方式。现在四年的河大学习已尽结束,但是课有终结学无止境。社会也是一本书,更需要我们去阅读,去学习,去适应。任何一位同学,无论他在学校学得多么努力,学得多么优秀,他能学到的现成知识,也只能占整个人生所需知识的一小部分。从校园到社会。会有一个理想破灭过程,在这个过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自觉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要做好身份转换,角色的转移。社会不会再像老师那样欣赏你的天真清纯。社会不会迁就年青的新成员,社会要求你遵守规则,社会期望你的劳动和贡献。社会奉自然的法则:适者生存。偶有成功,千万不可得意自满;倘遇困境,也不必气馁绝望。一个人所的环境或许是无法改变的,但如何适应环境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的。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不容易被征服的,总会去适应去磨合,去融入,这就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生。

第三,规划好己的人生。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总是要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四年的大学时光过去了,才发现该做的事情还没做完。这几天,学校贴吧里也有不少毕业同学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可以从来我一珍惜”,问题是时间不逆转,所以大家要反思,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走出校门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好近期目标和长期理想。没有前进的目标就会茫然无措,就会失去快乐和激情。不管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所爱的人砍柴看花;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总得需要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越明确,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人生需要不停地前走,朝着目标不停地走。

第四,要有信心。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承认。在向目标行走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挫折,会有迷茫,甚至有失败;面对艰辛的生计和复杂的社会,焦虑乃至畏惧在所难免。但是,无论何时,都必须坚信,天道酬勤,天道酬诚,对于勤奋的人,对于诚实的人。世界不会永远沉默的。一句话,你们走出校门,告别的不仅仅是学校是老师是同学,你更应该做到的是告别自己。现在需要大家做的是:点击一下刷新键,一切从零开始。六月是一个舞台,啤酒,眼泪,电闪雷鸣是他的背景和音响。就是在这样一季节毕业了。不管你喜不喜欢,河南大学已注定成为你生命中一部分,但是河南大学不能也无法注定你的命运,一切都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今天是一个值得在座的同学铭记的日子!从今天起你们将跨入人生的一个崭新的阶段,我所能做的就是祝贺你们,祝贺大家顺利毕业,祝福大家前程似锦,一切平安。

第四篇:教授王一方

施人玫瑰,手有余香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应邀来院作医学人文讲座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研究员王一方在我院的友谊报告厅为全院中高层管理人员作题为《医学人文与职业精神》的专题讲座培训。通过该次培训我收益颇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多指导意义。王教授结合多年从医与人文教育的丰富经历,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旁征博引,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向我们深刻阐述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精神悬空与落地。通过阐述我们中国人最为熟悉的白求恩、南丁格尔的人生经历,思想的升华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人格的力量。作为一名临床医师,今天听过王一方教授的讲课,我要切实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锻塑职业理想,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医学永远是有限的技术,永远在探索的路上,医生无法承诺或解决一切医学与保健问题,医生无法包治百病,但医生可以善待百人,情暖百家,抚慰百心,安顿百魂。

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拥有利他主义情怀,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活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这份体验就是人常说的“施人玫瑰,手有余香”。

南院内科于金凤

第五篇:林宝卿教授(修订版)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访厦大“美丽妈妈”林宝卿教授

【人物名片】林宝卿,1939年6月出生,福建厦门人,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闽南语研究专家。林教授于1975年到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从事闽南语研究,主要著作有《闽南话教程》、《闽南方言教程》、《魅力闽南话》、《闽南方言与古汉同源词典》等。1984至1996年间,先后荣获“厦门市合格家长”、“厦大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厦大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厦门市提名为“全球通2005年感动厦门人物”评选的候选人之一。虽已于1999年退休,目前林教授仍然在坚持讲授闽南话入门课程。

上世纪六十年代,二十几岁的林宝卿开始参加福建方言的调查工作,时光荏苒,如今七十七岁的她依然站在厦大讲台上从事闽南话教学,依然在笔耕不辍地订正方言词典字书,依然坚持在各大学术杂志上每年发表两三篇论文。她说:“这就是我的生活,很平淡,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鹤发银丝映日月,热血不息育新材

一走进林老师的家里,我们就被客厅的大书橱吸引住了,那里面的书有历史悠久的古籍,也有林老师自己的著作。我很好奇地问她,为什么那么热爱方言,几乎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方言研究上,尤其是闽南话的研究工作。她笑了,笑得很开心很幸福。她说我热爱闽南话,是因为我是厦门人,所谓乡音乡情,这是人之常情。当然,除了闽南话以外,我还调查研究了福建其他地区的许多方言,比如永安方言,客家方言等,我虽然不是硕导博导,但有时还会带一些博士生一起出去调查方言。我在音韵,方言和文化上出了一些成果,无非是我比较勤奋,肯下功夫,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

林老师一边说一边转身从书橱里拿出来好几本自己的著作,有《闽南话教程》、《魅力闽南话》、《汉语和中国文化》、《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普通话闽南方言常用词典》等。她一一给我们做了介绍,比如《闽南话教程》这本书,1987年海峡两岸的大门打开,彼此的交流增加,而且“学好闽南话,通行闽台东南亚”,当时为了满足大家学习闽南话的需要,我们学校就增设了闽南话这门课程,1989年我很乐意地担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无论对教学还是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就根据上课时的讲义,精心编写了这本教材,这是大陆的第一本闽南话教材,没想到一直到今天连续再版了二十四年。前两年北大出版社找到我,我又编写了一本提高版教材,就是这本《闽南话方言教程》,而这两本闽南话词典则是学习和研究闽南话的工具书。

要知道,编写一本教程绝非轻易而举之事,编写一本词典花费的时间则更长。比如那两本词典,一本就要五六年的时间。因为考证一个方言本字不仅需要方言、音韵、训诂、文字等知识,还要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找到例证。她带领我们参观了她的书房,只见床上桌子上都摆满了书,书上还放着几只笔和一个很大的放大镜。这是她正在做《渡江书十五音》和《增注雅俗书十五音》的校勘工作。我们内心不由深深地敬佩林老师的治学精神,那是专注,是热爱,更是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林老师的一生除了专注于自己的学术,也非常热心帮助学术界的晚辈。刘子立老师是2011年毕业于北师大的博士,厦门人,厦大中文系李晓红副院长从传承闽南方言和文化出发,叫他跟林老师学习。为了帮助刘子立老师教闽南话这门课,林老师每次都让他到家里来上课,从音韵、方言、文化一门一门地教。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虽然退休了,也不是博导,但是我仍然很乐意地帮助他。因为我年轻的时候,黄典诚博导和其他老师对我很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觉得我也很有必要用自己的行动把前辈教会我的知识传下去。作为一名已经退休多年的厦大老教授,身兼数职,比如厦大闽南语学会顾问,闽南师大闽台文化研究生院特聘研究员,《鹭江讲坛》报告人,思明区中小学德育宣讲员。在各种职位名誉光环下,她认为自己最重要、最根本、最热爱的职业就是教师,并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坚守着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岗位。

“教师”这一职业,神圣而悲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凡步入教师行业,就意味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带领一代又一代人矢志求索,不断开辟新的求真之路。悠悠历史,灿灿星河,凡出类拔萃、功勋卓著者都有良师引导,而其老师,或许为此无怨无悔付出毕生之心血。林宝卿教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教师”的真正内涵。

在校期间,林宝卿教授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时局变化,始终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她登上三尺讲坛,激扬文字,让智慧洒满希望田野,让更多人领略闽南方言的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闽南方言的知识,更加透彻地了解闽南文化,林宝卿教授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她编著的关于闽南方言文化方面的书《闽南话教程》、《闽南话口语》、《魅力闽南话》、《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等受到相关学者的大力认可,也成为很多高校相关专业的必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学习闽南方言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林宝卿教授在课堂上不仅仅重视自己的“输出”,更加注重学生的“输入”。老师把知识讲出来,只是做到了教学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把老师的所讲最大程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几乎是所有老师历来的教学难点。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个难题呢?林宝卿教授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自己演讲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自己的讲课技巧。在与林宝卿教授短暂的交谈中,我们充分体会到老师讲话的魅力。林教授首先就是寓教于乐,她把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对自己乡音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充分表达出来,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火热的激情感染学生;其次就是讲课声音抑扬顿挫,清晰响亮,即使现在已经快到八十高龄,林教授的声音还是那么富有活力,还是和从前一样铿锵有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普通话还是方言,她都力求标准。林教授能把枯燥的闽南方言知识讲解得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她常常旁征博引,穿插讲解许多有趣的闽南习俗,有时候她还用闽南话给学生朗诵诗歌、唱当地民歌。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林宝卿教授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

退休以后,林宝卿教授仍然不忘自己的教师使命,继续走着自己的教学之路,不过教学地点发生很大的改变。以前主要是在学校课堂,现在还要到社会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闽南方言和文化的传承工作。不少年轻学者对闽南方言文化非常感兴趣,常常去林教授家里拜访。只要想学,林教授就教;只要来问,林教授就答不求功名利禄,不怕麻烦琐碎,只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后辈。虽然这些求知者不是林老师那么“正规”的学生,但是她仍然像以前在校教学一样,一丝不苟、尽心尽力。方言研究不仅靠理论知识,还要有田野调查。在一次田野调查中,由于年岁已高、长期的奔波,再加上调查工作的辛苦,林教授病倒了,最可怕的是突然失声了。当时林老师很害怕,担忧自己的教学就要因此而止步,不过最后经过诊断治疗,她恢复了健康。学生们常常开玩笑说,这是因为老天爷想暂时借一下林老师嗓子给他讲一下闽南语呢。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林老师做闽南语研究工作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然而在生活中的林老师又是怎么样呢。初到老师家中,展现在眼前的是家中简单,舒适,温馨的布置,靠窗的小桌大约是老师时常思考眺望的地方吧。书柜里陈列着老师这么多年的成果,这或许是对一个学者最好的慰藉了。老师,或者我们可以用闽南话称呼老师为“先生”,仔细的向我们介绍着她的书籍以及当时出版的背景,我们感受的是老师对学术深深的热爱,对闽南话的热爱,对闽南文化的热爱。

问及老师的求学经历,老师说父亲早逝,母亲艰难地支撑整个家庭,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唯有好好珍惜。我一直在想,用心钻研学术,会不会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呢。老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她的两儿一女,大儿子郑海涛曾经是黄本立老师的博士生,也是厦大的运动之星,与我们的朱崇实校长和前任朱之文书记是要好的学兄。二儿子是西门子的首席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才子,1989年2月江泽民书记来厦视察时,受过江泽民主席的接见,与江书记合影的照片上充满着“两代校友喜相逢”的情景。在教授和母亲的角色之间自由的切换,她是称职的母亲,又是令人敬佩的学者。

在让老师分享自己难过的经历的时候,老师开心的笑了,她告诉我们不要不开心,难过的事情挺多的啊,但是呢我觉得人一定要乐观,心胸一定要宽广,对待事情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追求自己喜欢的就好。从老师朴实的言语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位大家的修养,所谓的心如止水,是需要怎么样的内心磨砺才能修炼到这样的高度。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一切都遵从自己的本心,一心向学术,为子女,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从不曾忘了自己出发的理由。

一生忙碌却获得了别样的辉煌,从到三尺讲台,再回到了三尺讲台,林老师向我们诠释了“师德”的真正含义。

下载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访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 @ 河南

    河南省的本科院校总共有31所,排行榜如下:1郑州大学 2河南大学 3河南师范大学 4河南农业大学 5河南理工大学 6河南科技大学 7河南中医学院 8新乡医学院 9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10河......

    王继贵教授

    王继贵教授 1957年8月分配至湖南医学院附二医院工作至今;1972年9月至1977年9月担任检验科副主任;1977年9月至2001年9月担任检验科主任共24年;1988年9月至1989年10月赴美国Yale......

    王宁远教授介绍

    王宁远教授介绍 世界著名华裔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家,“学习记忆引擎”发明人,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士,美国纽约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语言......

    王宝君反思

    目前,许多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班额的班级教学对学生学好英语影响尤其大,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开口练习,时间一长,就造成了他们没有了学习的主......

    2017-6-16宁夏大学王辉教授讲座新闻稿 - 副本

    宁夏大学王辉教授讲座新闻稿 2017年6月16日,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辉教授应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的邀请,在新综合楼1127进行了一场:语言传播研究的历史演进——从......

    王一童日记3篇

    改变源自“内芯” 初一(1)班王一童 在英语辅导班的一次考试失利后,我满怀郁闷的回到家中,坐到书桌前,看着那鲜红的分数,内心更是百般纠结,只是因为一时粗心而弄错了几道分值大的题......

    童晓宝老师军训动员报告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教官、领导和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借军训这个平台给我们的高一新生作入学教育。首先,我代表高一年级的全体教师对同学们来到开城中学读书表示最热烈的......

    王菲杨澜访谈语录

    篇一:杨澜对王菲婚变的一段话 杨澜对王菲婚变的一段话 杨澜对王菲婚变的一段话:婚姻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最坚韧的一种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那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