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海洋大学2017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夏令营具体
中国海洋大学
2017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夏令营
一、具体活动日程、组织及管理措施等
海峡两岸大学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发起,作为海峡两岸海洋海事大学校长联谊会框架下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建立海峡两岸海洋领域青年学子交流对话的优质平台。本项目将充分结合青岛山海文化、齐鲁儒家文化的特色,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突出海洋魅力主题,注重实效,对现代海洋文化推动海峡两岸在海洋科教领域的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项目计划于2017年7月13日至20日在青岛实施,日程拟定如下:
第一天:各校学生报到、学生联欢活动;
第二天:海洋文化专题报告、崂山山海文化研习;
第三天:海洋权益专题讲座,参观海权馆、青岛博物馆、海洋水准基准零点、青岛迎宾馆等;
第四天:参观八大关万国建筑群、栈桥,海洋生态球制作(科学实验课);
第五天:参观青岛啤酒博物馆、海尔集团等名牌企业; 第六天:孔子儒学文化大讲堂、曲阜三孔参观; 第七天:登五岳之首泰山;
第八天:交流活动总结报告会,各校学生离青。
项目由中国海洋大学与台湾相关合作院校协调实施,中国海洋大学将成立由台湾事务办公室、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参与的筹备小组,联合大陆联谊会高校进行协调并负责实施。并事先制订工作预案确保台湾师生在夏令营期间的健康与安全。此外,中国海洋大学将及时就项目实施方案和遇到的问题请示上级主管部门,该项目在各单位的领导与支持下可取得圆满成功。
二、项目特色
1.依托海洋文化,体味齐鲁特色
山东省作为孔孟故里和齐鲁故地,既承载厚重的历史气息,又拥有蓬勃的海洋文化,既是沿海经济大省,又是文化教育先锋。青岛市是山东省省辖市,因名牌企业众多,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本届交流活动依托海洋文化优势,创新融入齐鲁文化深邃,参访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博物馆、海洋水准基准零点等地,感受海洋文化氛围。
2.体味特色齐鲁文化,感受优秀中华文明
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青岛感受过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情之后,参加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师生赴山东泰安和曲阜两座城市进一步体味齐鲁文化,感受丰富的中华文明。泰安一行前往的是有着“天下第一山”之称的中国五岳之首——泰山,在徒步攀登中感受泰山的雄伟,增进海峡两岸师生情谊。曲阜之行游览的是名冠中华的胜迹“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庙参观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古建筑群,领略精美独特的建筑艺术,感受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在孔府参观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了解当时的生活生产状态;在孔林参观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观赏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感受古老的人造园林艺术。
3.遇见传统文化现代建筑,感悟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青岛市不仅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还积极与时代发展接轨。参与本次交流活动的师生们将前往青岛博物馆、青岛迎宾馆、八大关万国建筑群等足以代表青岛百年历史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感受青岛的历史人文气息。在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环境中,体味着青岛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三、项目费用
夏令营期间中国海洋大学承担台湾师生所有食宿、学习、参观费用等一切费用,台湾至青岛的旅费由学生自行负担。
第二篇: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
开展情况总结
为大力弘扬文昌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树立梓潼旅游品牌,推动梓潼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8月28日—9月12日,为期半个月的 “2011’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在梓潼七曲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并圆满落下帷幕;其中,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8日至9月1日举行;1077届文昌庙会从8月29日开始,9月12日结束。
本次活动以“弘扬文昌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是国台办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活动从筹办到举行的整个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省、市台办、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整个活动情谊浓厚,气氛热烈,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大成功,受到与会各级领导及海峡两岸来宾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现将此次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主要由文昌文化研讨、景区参观、文昌民俗文化展演观摩、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及绵阳灾后重建成果考察、1077届文昌庙会等内容构成。活动的举办,对于深入挖掘文昌文化、广泛联系两岸同胞、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推 3 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交流和传播以及促进川北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盛会。
(一)开幕式盛况空前,民俗展演精彩纷呈
8月29日上午10点,“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式如期举行。省台办副主任赵宇、省旅游局巡视员谢海银、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秘书长毛一兵、梓潼县四套班子全部领导和梓潼县各部门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绵阳、广元、遂宁等市县主要景区负责人及两岸嘉宾共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仪式由梓潼县人民政府县长罗蒙主持,中共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致欢迎辞,省台办、省旅游局、台湾嘉宾致贺辞。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宣布“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大型民俗展演《文昌出巡》隆重登场。到场的省市领导、两岸嘉宾与万余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展演。文昌出巡于2007年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文昌庙会期间祭祀文昌帝君的重大祭典,是按朝廷颁布的礼神制度举行,其规格与孔子祭祀相同,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列入国家祭祀活动。整个展演活动参演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表演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表演内容涵盖梓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祭祀、大新花灯、马鸣阳戏等。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文昌文化的内涵和文昌民俗文化的魅力,给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和观众以心灵的震憾,让到场台湾嘉宾赞叹不已。
(二)研讨活动热烈有序,学术交流成果丰硕
8月29日下午14:00,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梓潼七曲山大酒店举行。海峡两岸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学者、文昌宫祠代表、宗教界人士、知名媒体记者等共计122人(台湾代表达66人)参加了研讨会。梓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红钊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沈伯俊、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郑志明分别担任学术研讨会上下半场主持人。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两岸参会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分别就文昌文化的源流、文昌文化的价值、文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文昌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今后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两岸合作与交流,并将这种合作与交流具体化、制度化、经常化,以此推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广泛传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把七曲山打造成为世人体验文昌文化的著名旅游圣地。
(三)参观考察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人文魅力和重建成果 8月27、28日,应邀出席活动的200余名两岸嘉宾先后抵达梓潼。我县根据嘉宾报到的情况,分两批组织他们参观了七曲山风景区,考察了景区灾后重建成果,观摩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各位嘉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8月30日和8月31日,又组织参加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 5 的专家学者、旅行社代表、媒体记者100余人参观考察了三国文化旅游线(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剑门关景区、广元昭化景区)和绵阳灾后重建成果(绵阳市城区、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故里——碑林、北川新老县城)。因为精心的组织,市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考察团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及景区的热烈欢迎。通过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我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给各位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绵阳三年重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所有嘉宾为之动容和震撼。各位参加考察的人员对文昌文化在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独特地位及梓潼的旅游资源优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绵阳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绵阳所取得的灾后重建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来自台湾的中国世界弘道复兴协会副秘书长、两岸新闻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唐忠义先生深有感触的说:“看了绵阳的灾后重建,看了新老北川,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北川了不起,绵阳了不起,四川了不起!”
(四)接待服务热情周到,与会嘉宾满意而归
8月27日至9月1日,与会嘉宾从“落地”到参加完活动“上机” 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接站、报到、食宿及参加活动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台湾嘉宾都做到了“一对一”或“一对几”服务,整个过程让两岸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热情周到、宾至如归、安全有序,也让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绵阳人民的热情好客。整个活动期间,无一例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事故发 6 生,做到了让所有嘉宾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庙会活动组织有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077届文昌庙会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在文昌文化广场内外组织开展了民俗文化展演和文艺节目演出、帝乡美食及旅游商品展销等多项活动;在七曲山大庙内组织开展了文昌洞经古乐谈演、文昌年画展览、文昌祭祀等活动。通过多方面活动的开展,1077届文昌庙会期间,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祈福朝圣。截止9月12日庙会结束,1077届文昌庙会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县接待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七曲山风景区接待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梓潼旅游形象有了大幅提升。
二、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此次活动共邀请到来自台北、台南、台中等地区的台湾嘉宾66人。参会台湾嘉宾代表性强、涉及面广,包括了台湾学术界、宗教界、新闻界、旅行社等各方面的人员。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是促进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特别是通过以文昌文化为纽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向台湾各方面充分展示了绵阳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海峡两岸嘉宾不仅看到了文化绵阳、生态绵阳和科技绵阳,更看到了绵阳三年重建的巨大变化,增进了台湾嘉宾 7 对绵阳的认识,加深了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识和了解;三是交流活动使海峡两岸人士亲身感受了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他们体会到祖国山河壮丽秀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是通过活动的开展,结识了一大批台湾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及台湾宫祠代表(大部分为有实力的企业家)。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经济互动,特别是对于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的多层次交流,取得丰硕的研讨成果
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研讨会是我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有实效的名符其实的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此次活动,除邀请台湾嘉宾66人外,还邀请了大陆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代表等63人。所邀请的嘉宾基本包括了海峡两岸在文昌文化研究方面最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梓潼县人民政府从中聘请了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10名;梓潼县文昌文化学会还聘请了名誉顾问、会长、理事和会员27名,大大提高了文昌文化研究层次,扩大了研究面,壮大了文昌文化学会的研究实力。
本次文昌文化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5篇,计60余万字,并从中精选出67篇,计50余万字,分8部分编辑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所收集论文中大量全新的和深广的理论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和传承文昌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 8 意义。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必将对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活动的成功举办,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本届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看点亮点较多,受到多方面关注。
活动举办期间,来自台湾的福建海峡电视台、海峡杂志社、台湾太阳报社和来自香港的香港卫视、香港商报及来自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成都记者站、旅游卫视、福建东南卫视、四川电视台、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新华网四川频道、大成网等两岸“三地”知名媒体32家(52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并有部分媒体记者驻会报道;同时有来自两岸的知名旅行社18家(34人)参会。通过各大媒体对活动盛况全方位宣传报道,对绵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三国遗迹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同层面的宣传报道,通过多家旅游社对绵阳旅游的全方位推介,从而扩大了绵阳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梓潼旅游品牌,为绵阳乃至四川的旅游业都将带来极大的后续效应,将极大地促进梓潼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活动的成功举办,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通过筹办本次活动,锻炼和考验了一大批干部职工,在组织协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提高了组织大型活动的水平,同时,展示了绵阳人民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开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前提 此次活动是绵阳市台办与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台办申报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项目,是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省台办、省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和绵阳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亚莲副市长任主任,市台办、市旅游局和梓潼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的活动组委会,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接待组、文秘资料组、活动组、环境整治及氛围营造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等7个工作组,分别由我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其成员由我县相关部门担任,负责活动举办的各项具体工作。组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和分工,并确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员,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各工作小组也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切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合作,高效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工作开展进程中,李亚莲副市长亲自到七曲山风景区现场检查指导活动筹备有关工作;市台办、市旅游局分管领导多次就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协调,并全程参与活动筹备的有关工作;梓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就活动筹备有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条件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协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组委会办公室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各成员单位分别根据任务和分工制定各部门工作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市县台办把此项活动作为近期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多方面协调,并通过多个渠道与台湾宗教界、新闻界及部分专家学者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梓参会;市旅游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做好了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县文化旅游局做好了活动的各方面组织和筹备工作;县接待办全程参与和指导接待工作,并对“一对一”及“一对几”服务人员进行了全方位培训,根据台湾客人的口味、特点、喜好,精心设计菜单;县公安局也对来宾们的安全保卫工作及开幕式、民俗活动展演等的安保工作作了周密布署,并派出了大量警力进行人员和交通疏导,确保了整个活动的安全;县交通局加大了交通管理力度,确保来宾车辆的通畅;县卫生局对景区食品卫生进行了全面督察,并在活动期间派出4名医务人员专程到宾馆为大会服务;县工商管理部门加大了景区内经营管理,确保景区内经营秩序井然;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了学生600余人,参与了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文昌镇督促村民搞好了周边环境卫生,并组织60余名农民参与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安监部门对景区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活动期间的安全;其它各相关部门也按照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的各方面工作。
(三)精心组织,筹备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关健 本届活动规模大、层次高、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组委会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认真细致的筹备。在决定举办活动到活动正式举办的短短50余天时间中,全体工作人员不分上下班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时间和双休时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活动筹备和组织的各方面工作。
人员邀请和论文收集方面。在面临对邀请对象个人信息一无所有、台湾人员信息不畅、高校正值暑期、教授行踪不定、不好联系等诸多困难下,我们通过现有信息、网上搜索、专家提供等多种方式收集到146位专家学者及其它各方面人员的联系方式,然后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快递邮件等多种方式,最终联系并落实到台湾专家、学者、文昌宫祠、新闻媒体及旅行社代表约66人,大陆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约63人,大陆新闻媒体及旅行社30家。同时,通过努力,收集论文85篇。我们将收集到的论文分为三批,组织人员进行了艰苦的审、编、校等各方面工作,从中精选出论文67篇,分8部分结集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在活动举办前印刷成书。
扩大活动影响方面。8月18日,我们在成都西藏饭店召开了有40余家新闻媒体、30余家旅行社参加的新闻发布会,省市旅游局、省市台办领导参加了会议,对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到场的各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对活动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采访报 12 道,极大提升了活动在海内外的知晓度。
接待工作准备方面。编制了《活动指南》和《接待手册》。与县接待办一道,在县级各部门以及景区抽调了专门人员30余人,在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按接待线路和流程进行了实地演练,为做好重要嘉宾和领导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几”接待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提高景区和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强了对各景点、酒店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昌洞经古乐光碟录制和嘉宾礼品的设计制作工作。
开幕式和民俗表演准备方面。为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给各位嘉宾,景区在文昌文化广场搭建了能容纳200余人的观礼台和近400平方米“文昌出巡”展演舞台。组织千余人的演员阵容,其中有来自绵阳川音艺术学院的专业演员,也有从事民俗表演的民间艺术家,还有本县的学生。整个文昌出巡民俗节目从20日开始排练,虽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仍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环境整治和氛围营造方面。通过此次活动,七曲山风景区对景区活动进行了全面整治,特别是在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景区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为与会者和广大游客营造了清洁、整齐、优美的环境氛围。一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结合景区文化特性,对旅游标识牌,分流标识牌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二是在景区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了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 标识牌,并沿108国道设臵旗幡,增强了活动氛围;三是对南山门至大庙以及活动现场进行了全面的绿化布臵。增加各类盆景和对景区绿化带进行了补植,使景区环境更为优美,景色更为宜人;四是对大庙、水观音景区的古建筑及外墙面进行了漆饰美化。使建筑在不失古香古韵的前提下,更为的洁净美观。红墙内外,无一不让渗透出文昌祖庭的神圣庄严。
(四)加大投入,经费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保证 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我县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有力推进了景区硬件设施改善、景区环境美化、宣传造势等方面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28.5万元完善编排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投入136万元对旅游标识标牌、分流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换,投入86万余元在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标识牌、沿国道108线安装旗幡,投入20余万元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国家省市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投入50余万用于景区美化、绿化。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已圆满落下帷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打造梓潼特色旅游品牌、繁荣绵阳旅游产业,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考察报告
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考察报告 09专门史:樊鹏 时值八月酷暑,我和董丽、柴可、郑紫苑、凌焰等五位同学和尊敬的周建新、钟俊昆、邹春生三位老师一行八人远赴羊城,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八月十二日下午,我们抵达广州中山大学,入住紫荆园留学生楼。在随后的晚宴中,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生教授、历史系博导兼此次夏令营领队温春来教授均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师生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和对夏令营圆满成功的真诚祝愿。
八月十三号吃完早餐后,中山大学在南校区永芳堂二楼讲学厅举行了隆重的开营仪式。仪式上,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生、领队温春来都发表了妙趣横生的讲话,台湾的教授随后向中山大学赠送了礼品。仪式告一段落后,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刘正刚教授为到场来宾主讲了“客家文化专题讲座”之“客家文化漫谈”。通过刘教授旁征博引的讲述,客家人向四川、台湾等地迁徙的具体情况及风俗之演变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客家人在明末清初及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状况,导致许多客家人远迁至四川、台湾等地。刘教授指出,客家人迁往两地的背景不尽相同,当时的清政府对客家人迁往四川一贯抱支持态度,鼓励客家人迁往当时地广人稀的“天府之国”并允许有妻室儿女者举家搬迁入川。在定居、耕种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扶持。此项优惠政策致使大量客家人西迁入蜀,四川人口短时期内大量激增。乾隆年间有人建议限制客家人入川以控制人
口迅速增长的局面,乾隆帝下旨予以驳斥。入川后,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以女人缠足为例,受川地风俗影响,在客家地区不缠足的女性在环境的影响下也渐渐开始缠足。而迁居台湾的客家人一开始就很少得到政府支持,故客家人迁居入台均是小规模的。经过与台湾原住民的长期融合,入台的客家人也具有了新的特点。比如客家籍的女子逐渐失去了勤劳的品质而不理家务,相反男子却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刘教授借助档案资料和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了客家人在迁徙到其它地方后受不同地域风俗的影响而展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体现了一位严谨的历史学者的务实精神。
八月十三日晚,我们乘坐K483次列车前赴贵港。次日清晨在贵港简单早餐后,我们两岸三地的数十名夏令营营员坐汽车前往木格镇,参观云垌村君子峒客家围屋和“桅杆城”。到达云峒村后,村里的族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详细地讲述了当地围屋的历史。我从而得知此地的围屋是贵港甚至整个广西保存最完整的。而所谓“桅杆城”,是只有取得功名的人才有资格立桅杆记功,普通人无权染指。
参观完围屋后,我们又来到木格镇区下街三界老庙观赏客家八音表演。虽然我不懂客家话,但台上男女演员投入而激情四射的表演依然深深打动了我。人类的情感是息息相通的,即使你未曾谙熟每一种语言。午餐后,我们前往庆丰乡赐谷村,考察长排屯曾氏客家老祖祠。赐谷村是洪秀全来广西传教的第一个村子,群众基础很好。而曾氏客家老祖祠又是当地保存较好的祠堂之一。随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客家人长安总社参观。经过广西民族大学唐晓涛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所谓“总社”,实际上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分社组成的。每个“社”均有一位“伯公”且都存在“打醮”传统。夏令营所到之地,真是处处有学问。
八月十四日下午五点左右,我们驱车前往桂平市,入住乳泉井国际大酒店。丰盛的晚宴消除了整日奔波带来的疲惫。欢迎仪式后,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讲述了“客家人与平话人”的历史,在他的讲述中,所谓“平话人”,是指平定南部叛乱的讲西南官话的军队里的人。“平话人”在广西生活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客家人。而“客家人”和“平话人”多具可比性。比如,就踏上广西这片土地的时间而言,“平话人”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而“客家人”则要在宋代以后方来到广西。从风俗习惯上看,“客家人”保留中原传统文化因子的地方比较多,而“平话人”的土著化倾向更严重一些。从基因上看,“客家人”父系靠近中原汉族,而桂北平话人母系遗传基因则靠近南方少数民族。“平话人”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即他们很忌讳说“大”,总是以“亚”易之。如亚父、亚母、亚叔、亚伯等。但“平话人”也过“三月三”,也吃“五色糯米饭”,也实行“二次葬”,也有女子“不入夫家”的习俗。这些同“客家人”又有相似之处。徐教授的讲座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慈祥蔼然的老者也让我深佩其在学术上的用心之深、用力之勤。紧随徐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唐晓涛博士也为我们献上了丰盛的“学术大餐”,她的讲座题目是“大藤峡瑶乱到太平天国”。在她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大藤峡是黔江和义江交汇处,明代时候,大藤峡一带居民多是瑶民,在“大藤峡瑶乱”的年代,瑶民们大肆抢劫过往航船,成为地方大患。为了更好控制大藤峡区域的民众,明政府将沿江民户“编户齐民”,并派遣“郎兵”守卫大藤峡。到明朝万历年间,大藤峡一带民户很多,但当地百姓的主体仍是瑶民。在大藤峡地区的信仰体系中,“三界神”是拥有至高地位的。“三界神”的由来是一个悠远的故事。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当地有个著名人物冯克力,他就是大藤峡冯氏的祖先。后来,其后裔冯都长帮助官府去招抚瑶民,维护两广米粮航运。到冯都长的九世孙冯集之后,“三界神”信仰正式形成。而在台湾,“三界神”又有另外的说法,多是指“天、地、人”三界。由此可见不同地域在神明体系上的差异。顺着唐老师讲座的思路,我又了解到在清朝嘉、道年间,广东手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原料匮乏,广西借广东手工业发展之东风,木炭、采矿等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山区因此得到开发。到了清朝中期,情况发生了改变,大藤峡一带的村庄民间社会组织力量上升,以庙为单位组成保甲单位,社庙成为最常见的乡村社会组织形式并形成独有的祭祀圈、信仰圈,其政治功能十分明显。而且这种“村社联盟”排他性极强,由此导致当地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比如当地的“六乌庙”,壮族人可以参加祭祀,讲“白话”的人也可以参加,但客家人却不许参加。这就导致壮族人和客家人的矛盾逐渐升级。唐老师由此引申到在“太平天国”起义前,洪秀全曾经带领一批信众“砸社毁庙”,其原因正是借这种行动来赢得饱受排斥的客家人的拥护和支持。以前在学到“太平天国”历史时,我对洪秀全“砸社毁庙”的做法很不理解,唐老师的讲座拨云见日,为我清除了心头多时的疑惑。次日早餐后,我们来到了金田镇,参观太平天国遗址纪念馆、金田营盘、并考察了金田村。纪念馆萧条冷落,很多珍贵文物都已消失无迹,而现有的文物由于资金匮乏,也面临无力维护的窘境,让人叹息。看到“金田起义”纪念馆外天王洪秀全的铜雕像,我想,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当年在远望北国时,心中是多么渴望着雄图大展、一定乾坤。
看完金田村,我们又来到了王举村。参观祠堂时,村里族长向我们介绍了村名的由来。清朝时,此村出过九名举人,而九名举人皆皇帝敕封,故名。谢氏始祖谢天佑为清初人,以做大米生意起家,后发奋读书,三十岁上就成为州司马。谢天佑乐善好施,对当地百姓多有恩惠,为人所称道。我想,一个宗族祖先的功绩在受到后人大力褒扬的同时,定能给族人以激励,为这个宗族的繁盛带去无尽的精神动力。
八月十六日,我们乘坐游船前往大藤峡。急风骤雨中,大藤峡呈现的是狂野的美丽。船行两小时后,我们离舟登岸,来到弩滩甘王庙参观。甘王作为一个地方神明,之所以能得到清朝政府的敕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说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甘王保佑了周边的百姓未受战乱之苦,故被政府树为典型,而其受敕封的背后,清政府重建社会秩序的良苦用心也显而易见。
考察明代古营盘遗址时,望着坍塌破败的旧时营盘,当年的威严肃穆早已消逝,只剩下断砖碎瓦默对凄风冷月、长天大地,静静诉说着数百年来的世事沧桑。
离开大藤峡,我们前往广西博白考察。晚上八时,当这座西南小城华灯初上时,我们下榻德鑫大酒店。博白是古代美女绿珠的故乡,也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桑梓。在这个走出美女和才子的地方,究竟会听到、看到什么?我满怀期待。
翌日,我们坐上大巴,前往永安镇南面堂,考察社王、五座大屋、君爱堂。在南面堂,我们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许多村民面带微笑夹道欢迎,年轻小伙子则舞起狮子来表达欢迎之意,让我深深感动。那些质朴善良的面孔将长存于我的心中,不能忘却。
随后,在那村镇,我们考察了大村蔡屋。那是我一路行来所见到的最具规模的祠堂。前后七进的房屋齐整大气,昭示着蔡氏曾经的荣光。我曾请教一些老师,为何同为祠堂,有的宏大规整,有的却敝旧破败?得到的解释是,除却资金的多寡,当地宗族发育是否完善是决定一个祠堂兴盛或破败的重要原因。
在博白镇大良村,大平坡水楼以其独特的结构让人眼前一亮。水楼四面环水,建筑虽古旧却气派。而在楼外挖掘水塘完全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南方很多特色建筑都有类似的防御功能,如福建土楼、客家围龙屋等。大平坡水楼另辟鼷径,实让人大为激赏。
霏霏细雨下,我们离开水楼,前往博白县城内王力故居参观,那是一座修葺一新的院落,共二十多个房间,每个房间分门别类介绍了王力先生荣辱浮沉的一生。通过参观,我看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献身学术、九死不悔的精神和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节。
告别王力故居,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博白中学校园内的“字祖庙”,“字祖庙”是为纪念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仓颉而建造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此校的学生说,“字祖庙”平时是不开放的,只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才有机会一睹庐山真面。我们作为远方来客,竟然有此待遇,也算是莫大的荣幸了。细雨中“字祖庙”巍然挺立,我站在庙下思绪万千:作为一个学风浓厚的地方,有这样一座富有象征意义的庙宇,定然会起到激励学子奋发进取的巨大作用。
参观完“字祖庙”,我们离开博白前往陆川县,入住九龙温泉山庄。晚餐后,广西师范大学的彭会资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广西博白、陆川的客家。彭老师虽年近八十,但声音洪亮,精神健旺,真是老当益壮。彭老师说:“要开心地学习,开心地做学问”。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一样,要开心地生活,开心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二天,我们考察了“天后宫”。在“天后宫”里,“天后娘娘”居中,“雷神”和“康王”神像分居左右。当时我心中就有个疑问,“康王”是何许人也?是北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抑或是其他人?询问了当地几位百姓,他们也说不清楚。而“雷神”的原貌到底是怎样的?经过了解,我了解到“雷神”原形是猪首人身的,后来由于《西游记》日益深入人心,“雷神”形象才被固定下来。
离开“天后宫”,我们直奔“谢鲁山庄”。关于山庄名称的由来,经过讲解员的讲解,我知道此山庄始建于一九二零年一月,距今已有九十年的历史。建造者吕芋农,为国民党陆军少将。他初将此山庄命名为“树人书屋”,一九五零年解放后陆川县政府更名为“谢鲁山庄”,意为纪念吕氏祖先吕谢鲁。山庄设计极尽工巧,其间池沼明丽、楼阁回环、植物花卉错落有致。行途皆有故事,俯仰多是惊喜。游览过程中,时有小雨落下,俄而放晴,娇花带雨,更增清丽。如此醉人美景,令我流连而不忍去,真是钦佩吕芋农用心之深、设计之巧、建造之工。
意犹未尽地告别谢鲁山庄,我们又返回温泉九龙山庄,晚餐后,两岸师生集体联欢,不论是内地的还是台湾的,大家都是踊跃参与,晚会气氛异常热烈,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表演小品的,也有出谜语的。小品让大家忍俊不禁,情景剧更是让所有人开怀大笑。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联欢晚会划上了句号。而这次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也宣告圆满谢幕。
这次夏令营活动,我结识了许多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或睿智雍容,或灵动活泼,我们相处的十分融洽。在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十天的夏令营,我走过了广西的山山水水,见识了我以前不曾见过的民俗风情,那些肃穆的祠堂、烟雾缭绕的庙宇、长草深深的田野、秀丽难言的溪流峡谷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不可磨灭。
第四篇:2009中国“俄语年”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感想
2009中国“俄语年”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感想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世界文化大国,两国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上世纪50年代,俄罗斯文化曾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新世纪以来,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迅速“升温”,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双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俄两国互办“文化年”,既展现了彼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增强了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中国将再次掀起俄罗斯“俄语热”,俄罗斯也将掀起中国 “汉语热”。
2009年7月6日,中国“俄语年”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在吉林俄语学院正式启动。历时两周,每一天都是在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帮助和协调中进行。我带的队共有十四人,是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他们来自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东方学院和新西伯利亚。还记得他们的到来是在晚上九点,这一天里心中总是坎特不安,难以平静下来。在想,见到他们是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做。当李文娟处长让我换一件与其他人不同的服装,来显示出我是老师,给他们一个深印象。立刻我就感觉到今天我是主角,真的是热血沸腾。自我介绍,安排房间,通知第二天计划,询问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一切都还顺利。
在两周的时间了,我们总是忙碌的,但我们也是快乐的。每天都有不同的难题,而每一个难题都得到我们很好的解决。学院的每个部门,每个人之间从不分你我,协调安排计划,完成任务。我认为我们所有志愿者老师和领导团结在一起共度难关的精神是不可否认的。
百名俄罗斯大学生和中国的志愿者在长春参观了长春电影世纪城、伪皇宫、东北沦陷展、自然博物馆、国际雕塑展、国际汽车博览会以及参观了吉林北华大学校容校貌,游览了吉林市的美丽风光;学院资深老教授向俄罗斯学生讲授了中国国情、中国书法等学习内容,体育教师每天清晨组织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等。中华民族博大精湛的传统文化深深的吸引着俄罗斯的学生,我们中国大学生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异国风情文化的强大魅力。
在和留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既是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谈论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及日常生活。他们也对在中国的生活做了有趣的描述,例如中国的交通,中国的饮食,中国人的善良和热情好客。在轻松的气氛中,我们也了解了很多不同的异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文化的渗透是多种多样的。,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决策的约束较少,较为自由,而中国学生做决定往往考虑更多的因素,反而更加不容易作出最明智的决定。再者西方的理想主义文化熏陶着许多人,而这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却比较缺乏。当然,其实很多事情,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只是多少之分,比如所有地方都有很开明和很闭塞的人,很势利或是很有理想的人,只是多少的区别。文化除了共性,细小的差异却非常的有意思。
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深入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差异,更是为日后出国教学,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奠定了基础。
两周的时间很快结束了,闭幕式上,志愿者老师与俄罗斯学生们共唱一支歌,共跳一曲舞。相互拥抱,鼓励,祝贺,久久不能分开。
我们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基础。我们相信,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俄双方不仅能够在两国青年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而且可以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信任和友谊,中俄睦邻友好关系也将因此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五篇: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实施方案及工作职责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工作要求
(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会上的发言)
2011年8月15日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是绵阳市台办与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台办申报的2011年文化交流项目,现已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台七项(2011)349号】‚关于同意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活动立项的批复‛批准作为重要交流项目实施。本次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借助梓潼七曲山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和第1077届文昌庙会,主要由文昌文化研讨、1077届文昌庙会、文昌民俗展演观摩、灾后重建成果展示等内容构成,对于深入挖掘文昌文化、广泛联系两岸同胞、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推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交流和传播以及促进川北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昌文化和‚三国文化旅游线‛的一次重大庆典,也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盛会。
本次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8日开始,9月1日结束,将有来自海峡两岸的文昌文化专家学者、台湾文昌宫观代表、宗教界人士、旅游界人士以及两岸新闻媒体等110余人参加。整个活动分为四大板块:一是8月28日下午在七曲山风景区举行的观光朝圣游览活动,其中包括景区游览、参加文昌祭祀活动、聆听文昌洞经古乐、观赏文昌年画以及灾后重建成果展示等内容;二是8月29日上午在七曲山风景区文昌文化广场举行的开幕式,其中包括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 动暨文昌庙会开幕式、《文昌出巡》大型民俗文化展演等内容;三是8月29日下午在七曲山大酒店举行的文昌文化研讨会,其中包括文昌文化论文交流,学术研讨等内容;四是8月30日至9月1日开展的参观考察活动,其中包括三国文化旅游线路考察,绵阳、梓潼、北川等地灾后重建成果参观、成都旅游风情考察等内容。
包括1077届文昌庙会在内的第四届中国四川.七曲山文昌民俗文化旅游节自2011年8月29日开幕,10月7日结束,历时40天,由四大板块组成。一是从8月29日到9月9日举办的‚逛千年庙会、祈一生平安‛第1077届文昌庙会,届时将全面展现极具梓潼地方特色的各种民风民俗;二是从9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赏月中秋节、团聚七曲山‛中秋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文艺演出、亲情互动、月饼奖励、文昌家宴、名小吃展销等;三是9月13日至9月30日举行的‚养生文昌宫,健康七曲游‛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走三国线路、品文昌文化、听洞经古乐、吃帝乡小吃、游天然氧吧等健康养生旅游活动;四是从10月1日到10月7日举办的‚国庆七天乐,逍遥七曲游‛国庆休闲活动,其间将有有大型民俗展演、民间绝技表演、大型图片展、四川名优特产品展销、名小吃展销等。
为开展好本次活动,成立了由省台办、省旅游局、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大、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主任,省台办、省旅游局、绵阳市人民政府分 管领导担任主任,绵阳市台办、市旅游局、中共梓潼县委、梓潼县人大、梓潼县政府、梓潼县政协主要领导任副主任,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组委会办公室及工作小组。
目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有序,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为继续推进筹备工作的开展,确保活动按时进行,现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说明。
一.县台办
1、负责做好省台办、市台办参会领导的联系和陪同工作,并将领导到会情况及时通报接待组;
2、负责做好台湾来宾的联系陪同工作,并将到会情况及时通报接待组;
3、协助文化旅游局做好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二、县文化旅游局
1、负责做好活动新闻发布会的各项工作;
2、负责做好活动开幕式及民俗文化展演的各项组织工作;
3、负责活动指南、接待手册等的制作工作。
4、负责景区环境治理、氛围营造、活动安排等工作;
5、负责活动期间各类讲话稿的撰写、文化交流论文的收集、论文集的编撰、活动专题片的制作工作;
6、负责做好考察期间的人员陪同、线路确定、车辆安 排、生活住宿安排等工作;
7、负责做好民俗文化旅游节的其他工作。
8、协助接待办做好接待工作,协助安办、公安做好活动安全工作。
三、接待办
1、负责9月28日下午活动人员的报到接待工作,做好领导、来宾的住宿安排;
2、负责做好领导、来宾的引领工作;
3、负责做好28日欢迎晚宴的落实、桌牌的摆放等工作;
4、负责做好领导来宾考察时段的保鲜礼盒、饮用水的安排和落实。
四、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
1、负责省市领导及相关来宾的联系陪同工作,及时将参会领导、嘉宾名单报送接待组;
2、负责相关讲话稿件、文化交流论文、论文集、活动专题片的审查工作;
五、教体局
1、负责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学生演员的组织,要求8月22前组织到位,其中梓潼中学学生不少于520人(男生不少于343人、女生不少于110人,其余人员男生、女生均可,男生最好不低于155CM,女生最好不低于150CM);文昌一小学生40人(要求为五六年级女生)
2、负责要求梓潼中学及文昌一小安排专人配合文化旅 游局选派的编导人员组织好文昌出巡各表演队伍的排练工作(8月22日至27日),具体排练方案由相关学校与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协商后,按方案执行。
3、负责要求梓潼中学及文昌一小在8月28日彩排(全天)及8月29日(上午)正式演出时,由学校分管领导带队,安排足够的老师做好彩排和演出期间的各项组织工作。要求所有带队老师和学生演员听从活动指挥和演出编导的统一指挥。
4、负责学生演员在排练和演出期间的安全。
六、经开区
负责辖区内环境治理和氛围布置工作,特别加强对施工路段、公路沿线建筑工地的环境治理。
七、治理办
负责加强对108国道沿线乡镇、单位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督察。
八、住建局
负责城市环境整治、城市氛围布置工作。
九、交通运输局
1、负责对108国道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负责对公路两旁进行绿化和美化;
2、负责对108国道沿线交通标识标牌、旅游标识标牌进行整治,确保规范整洁。
十、文昌镇
1、负责景区内村社居民的环境治理,特别是加强对公路沿线可视度范围内的环境治理;
2、负责对景区内村社居民家养牲畜的管理,牛羊、猪狗等一律圈养;
3、负责负责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所需演员的组织,要求8月22日前落实到位。共63人,具体如下:放鞭炮5人、抬盒8人,皇罗伞3人,文昌大轿8人,抬乐棚4人,圣父大轿8人,抬洞经乐棚4人,瘟祖大轿8人,抬唢呐乐棚4人,香蜡队6人,煨柏丫人员5人。根据情况,部分演员要求找身体强壮的。
4、负责安排专人配合文化旅游局做好文昌出巡排练、彩排及演出期间文昌镇演员的各方面组织工作。
5、负责协助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景区内经营户的管理。
十一、长卿镇
负责辖区内环境治理和氛围布置工作,特别加强对施工路段、公路沿线建筑工地的环境治理。
十二、宣传部
1、负责环境综合治理的见车和督促;
2、负责活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3、负责各系统灾后重建展板组织展出工作。
十三、广电局
1、负责整个活动宣传报道;
2、负责活动影像、图片资料的收集工作。
十四、县维稳办、县信访群工局 负责做好活动期间全县维护稳定工作。
十五、县安办
1、负责检查相关安全部门安全方案、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2、负责相关职能部门活动期间安全值班签到;
3、负责整个活动的安全管理。
十六、县公安局
1、负责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开幕式活动警戒线和秩序维护工作;
3、负责交通指挥以及临时交通管制工作;
4、负责整个活动期间的秩序维护和治安管理工作。
十七、梓潼供电局
负责做好供电线路的维护和检修,确保活动期间电力供应。
附:《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方案》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方案
为弘扬中华文昌文化,推动两岸民间往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示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区的伟大重建成果,经国台办批准,今年8月在绵阳市梓潼县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庙会。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借助梓潼七曲山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和第1077届文昌庙会平台,深入挖掘文昌文化在广泛联系两岸同胞、增进两岸文化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推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交流和传播。
二、活动时间
2011年8月28日至2011年9月1日,历时5天。
三、活动名称和主题
名称: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 主题:弘扬中华文昌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四、活动主要内容
1、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研讨会;
2、参加第四届文昌民俗文化旅游节、1077届文昌庙会开幕式和文昌祭祀等活动,观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演奏会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
3、参观绵阳、梓潼、北川等地灾后重建成果,考察三国文化旅游线路。
五、邀请对象及规模
邀请台湾文昌文化研究机构、援助‚5.12‛地震灾后重建、著名旅行社、新闻媒体等各方代表60人;
邀请大陆文昌文化学者、专家及宗教界人士13人,国家、省市新闻媒体、相关地区旅行社代表20人,梓潼文昌文化传人及研究人员7人,国台办、四川省、绵阳市有关领导10人。
各类代表共计110人。
六、组织机构
顾问单位:省台办、省旅游局 主办单位: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绵阳市台办、绵阳市旅游局、梓潼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梓潼县台办、七曲山风景区管委会
1、成立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名誉主任:
刘俊杰 省台办主任
郝康理 省旅游局局长
吴靖平中共绵阳市委书记、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曾万明 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绵阳市人民 政府市长
张世虎 绵阳市政协主席
左代富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 主 任:
张 军 省台办副主任 省旅游局副局长
李亚莲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 主 任:
陈福林 绵阳市台办主任
何翼宇 绵阳市旅游局局长
刘文榜 中共梓潼县委书记
罗 蒙 中共梓潼县委副书记、梓潼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红钊 梓潼县人大主任
胡登科 梓潼县政协主席 成 员:
贺 俊 绵阳市台办副主任
杜云飞 绵阳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 琳 中共梓潼县委副书记
季代双 中共梓潼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杜林平中共梓潼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敬友忠 中共梓潼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飞涛 中共梓潼县委常委 梁安君 梓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谭佳敏 梓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龚建新 梓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杨世茹 梓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冉卫东 县政协副主席、县统战部部长
2、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及工作小组,负责活动周的具体工作:
(1)办公室 主 任:罗 蒙
副主任:贺 俊、杨飞涛、龚建新
成员单位:市台办、县台办、县文化旅游局 职 责:
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负责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负责各项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工作。(2)接待组 组 长:赵红钊
副组长:贺 俊、季代双、杨飞涛、冉卫东
成员单位:市台办、县委接待办、县台办、县文化旅游局、七曲山大酒店
职 责:
负责各级领导和来宾的邀请和接待工作; 负责活动指南、接待手册等的制作工作。(3)文秘资料组 组 长:胡登科
副组长:贺 俊、杨飞涛、龚建新、冉卫东
成员单位:市台办、县政协办、县台办、文化旅游局 职 责:
负责活动期间各类讲话稿的撰写工作;
负责文化交流论文的审查和论文集的编撰工作; 负责活动专题片的编撰和制作工作。(4)活动组 组 长:杨飞涛
副组长:贺 俊、龚建新、冉卫东
成员单位:市台办、县政协办、县台办、县文化旅游局、教体局
职 责:
负责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编排和具体操作工作; 负责文昌文化研讨会的组织工作; 负责海峡两岸文昌协会的组建工作。(5)环境整治及氛围营造组 组 长:周 琳
副组长:季代双、杜林平、梁安君、龚建新
成员单位:经开区、治理办、文化旅游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文昌镇、长卿镇。职 责:
负责108国道、经开区、县城、七曲山风景区环境整治工作;
负责七曲山景区氛围布置工作。(6)宣传报道组: 组 长:杜林平
副组长:贺 俊、杨世茹、冉卫东
成员单位:市台办、宣传部、县台办、文化旅游局、广电局
职 责:
负责活动期间各级新闻媒体的邀请工作; 负责新闻发布会的筹备工作; 负责活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负责各系统灾后重建展板组织展出工作。(7)安全保卫组 组 长:敬友忠
副组长:梁安君、谭佳敏
成员单位:县信访群工局、县安办、县维稳办、县公安局
职 责:
负责活动期间安全保卫、社会稳定及交通管制工作。
七、时间及活动安排 1、8月15日上午,成都西藏饭店 活动内容:举行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新闻发布会。2、8月28日下午
活动内容:参观七曲山风景区大庙、水观音等景区,参观梓潼县灾后重建成果展,参加县委、县政府欢迎晚宴。3、8月29日上午,七曲山风景区文昌文化广场 活动内容:参加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1077届文昌庙会开幕式,观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演奏会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4、8月29日下午,七曲山大酒店七曲厅
活动内容:举行文昌文化学术研讨及论文交流活动。5、8月30日
活动内容:考察三国文化旅游线路。6、8月31日
活动内容:参观绵阳、北川等地灾后重建成果,晚上住成都。7、9月1日全天
活动内容:成都参观,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