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总结

时间:2019-05-15 09:5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伤口护理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伤口护理总结》。

第一篇:伤口护理总结

前段时间聆听了白老师的讲课,对伤口的管理与进展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自己的工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伤口管理与进展进行了总结。

伤口愈合理论

干性愈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伤口愈合需干燥环境,有大气氧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因而透气的敷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氧气,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所需。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在干性愈合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伤口护理。其缺点是伤口愈合环境差,结痂造成伤口疼痛,更换敷料时损伤创面,愈合速度慢,不能隔绝细菌的侵入,易造成痂下脓肿。

湿性愈合理论。Odland首先发现有水疱完整的创面比水疱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Winter的动物实验证实,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1倍;皮肤表皮的水疱如果不予刺破而保持完整时,将避免结痂的形成,且能促进上皮表层细胞的移行,从而利于伤口的愈合。Hinman等的人体试验显示,密封湿润伤口使表皮再生速度提高约40%。Knighton等首次发现伤口的含氧量与血管增生的关系,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为大气氧存在时的6倍,新血管的增生随伤口大气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因此伤口必须呼吸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原因之一为伤口愈合所需的氧分子来源于血液中血红蛋白所携带的氧分子而并非来自大气;之二为人类并非两栖动物,其表皮伤口无法具有肺泡般的换气作用,无法从大气中获得氧气。

湿性愈合基本原理为,湿润环境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表皮细胞绕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湿润和低氧环境能维持创缘到创面中央正常的电势梯度,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角质细胞的增殖,还促使更多的生长因子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密闭环境能有效保证伤口渗液不粘连创面,避免新生肉芽组织再次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促进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渗液能有效地维持细胞的存活,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并且可能参与生长因子的传递和旁分泌过程;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并有利于白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同时防止细菌透过,预防和控制感染。

伤口的观察

对伤口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颜色,红色伤口提示处于炎症阶段或增生阶段,有暗红“浅红”深红的变化。黄色伤口提示坏死组织存在和可以产生伤口渗液,最常在慢性伤口中看到。黑色伤口提示伤口内有缺乏血流的坏死组织,伴有软或硬的结痂,有棕色、灰色、黑色的变化。黑色坏死组织,表面干燥,皮革样坚韧的结痂。

其次是对伤口特征的观察,伤口的特征包括:伤口类型、伤口位置、伤口床外观、渗液(量、浓度、气味)、伤口周围皮肤、感染和疼痛。伤口的位置:作为伤口的评估成分,伤口的位置可暗示潜在的问题,不同部位要考虑不同的护理。伤口的外观:肉芽生长、黄色腐肉、黑色坏死、上皮增生、感染。伤口渗液:浆液性为清澈、橙黄色;血性浆液为浅红色;血水为含轻微出血的液体;脓性液为黄色、绿色、黄褐色,黏稠或稀薄混浊。

还有就是对伤口感染的观察。局部症状:红、肿、热、痛,肉芽易破碎、流血、渗液增多、气味恶臭,周围皮肤可有湿疹。全身症状:发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于100000/mL。细菌培养:分清感染的细菌,选择合适的抗菌素。疼痛:提示感染、创伤、异物或血管问题,明确问题对症处理。

伤口护理的四大原则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换药时须执行无菌技术;清洗方法——由伤口内侧抹到外侧,敷料湿透或受污染时要更换;减少伤害——避免伤口受压或包扎过紧,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并正确使用合适防敏感敷料;促进痊愈——营养均衡的饮食。

伤口的护理

传统伤口护理主要是传统敷料的应用。传统敷料包括纱布、棉垫、绷带等基本材料,具有保护创面、吸收渗液,原料来源广泛、制作简单和价格便宜的优点,传统湿敷包扎换药基本符合湿性愈合理论,经临床观察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目前仍有广阔的医疗市场和相当高的临床使用率。

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首先是伤口周围皮肤消毒。一般以2%碘酊棉球从内向外消毒2次,用75%乙醇棉球脱碘,或用0.5%~1.0%碘伏棉球涂擦伤口2次以消毒。其次是伤口清洗消毒。常规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0.5%碘伏消毒液依次彻底清洗消毒伤口,如果是腐臭脓液较多的伤口,也可用甲硝唑溶液进行最后消毒。有肉芽组织的伤口经过首次的常规清创后,勿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洗,以免烧灼、破坏肉芽组织和表皮细胞。清洗创面时动作轻柔,勿用力来回涂擦。

根据伤口的状况和不同愈合阶段选择适当的新型敷料。○1缝合伤口。选择透明薄膜类敷料粘贴,以便观察、保护及促进伤口愈合,5~7d换药1次;○2黑痂、坏死组织较多的伤口。选择水凝胶类敷料如清创胶、水解胶,外用透明薄膜类敷料覆盖,以溶解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2d换药1次;3急性感染、○渗液较多的伤口。可先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伤口,后用银离子敷料外加泡沫类敷料,以控制感染、吸收渗液,促进伤口愈合,2~3d换药1次;○4肉芽组织新鲜、渗液较少的伤口。选择脂质水胶或水胶体敷料如安普贴等与透明贴并用,以保护创面,维持伤口湿润,促进创面愈合,5~6d换药1次;○5慢性感染的伤口。如慢性溃疡、糖尿病足、多发感染、压疮等,选择藻酸盐敷料或水凝胶作空腔填塞敷料,覆盖水胶体敷料或透明薄膜类敷料,以溶解坏死组织,吸收渗液,促进肉芽组织及表皮细胞的生长,3~4d换药1次;○6其他。烧伤创面选择银离子类(纳米银)敷料;肉芽水肿、出血选择藻酸盐类敷料;腐臭伤口选择含碳敷料等。新型敷料种类繁多,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敷料具备所有理想特点和适用于伤口创面的各个阶段,也没有任何方法或敷料适合所有的伤口。因此,使用新型敷料时,应严格遵循各类敷料的适应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伤口类型、伤口进展阶段、皮肤状况,综合评估伤口,才能适应不同条件下创面的治疗需要,同时,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积极进行全身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第二篇:伤口护理个案

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右下肢皮损的护理 林根芳浙江省人民医院 【摘要】:报告1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右下肢皮损的个案护理。患者进食半熟海鲜后出现高热、嗜睡,右下肢皮损逐渐加重。血培养提示:创伤弧菌感染。针对右下肢感染伤口,我们给予清创、引流、换药,同时严密观察病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做好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结果该患者神志转清,右下肢红肿明显消退,生命体征稳定。提示:做好伤口护理和遵医嘱全身用药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关键词】:创伤弧菌;感染伤口;护理

创伤弧菌属革兰阴性菌,呈豆点状,单极端生鞭毛、无芽孢、无异染颗粒,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需氧和厌氧条件下均能生长。该菌自然生长于海水中。抵抗力不强,在>52℃、NaCl<0.04%或>8%/12%胆汁及pH<3.2的环境中不生长,煮沸3min或120℃干式烘烤10min即可死亡。创伤弧菌感染的途径主要为生吃牡蛎等海鲜和经破损皮肤接触海水。慢性肝病者为易感人群[1]。创伤性弧菌感染不仅死亡率高——,卢中秋等调查发现,34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中死亡16例[2],而且会出现皮损——感染后的皮损常从下肢的足背向近心端发展,局部皮肤肿胀、片状瘀斑、水疱,甚至出现蜂窝组织炎伴恶臭及坏死性筋膜炎[3]。及时、彻底的外科切开、减张、清创是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关键环节;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提高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存活率的关键[4]。早期识别、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肢护理是促进患者愈合的有效措施[

5、6]。我院2014年10月收治了1例创伤性弧菌感染后致右下肢皮损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67岁,退休人员,因“发热伴突发意识不清1天”于2014年10月6日入院。患者近来有进食半熟海鲜史,1天前突发发热,体温达39.0℃,此后出现意识不清,无呕吐,无肢体抽搐及震颤。肺部CT及头颅CT提示:无明显异常。急诊血电解质提示:钾2.93mmol/L,钠139mmol/L,氯106mmol/L;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1.3 ×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8.5%,血红蛋白79g/L,血小板计数21×109/L,拟“肝性脑病、败血症”收住。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入院查体:T39.0℃,P100次/分,R20次/分,BP114/80mmHg,嗜睡状态,对答含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踝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正常。遵医嘱予特治星、替考拉宁、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阿托莫兰、白蛋白等抗炎、抗病毒、护肝、营养支持治疗后神志转清,右下肢红肿加重,皮温升高,局部可见小水疱,张力高,疼痛评分2分。右足背凹陷性浮肿,足背动脉搏动存在。10月8日血培养及药敏提示:创伤弧菌。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2.2 ×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72.0%,血红蛋白67g/L,血小板计数16×109/L。继续全身抗炎治疗。我们会诊时,右下肢胫前下1/3及内踝处红肿,皮温升高,局部有1cm*0.6cm水疱已结痂,触之有波动感,压之有粉红色油性液体溢出,周围皮肤广泛脱皮。疼痛评分1分。右足背轻度凹陷型浮肿,右足背动脉博动良好。我们予清创、引流、换药处理同时遵医嘱全身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后,现患者右下肢红肿明显消退,生命体征稳定。2护理

2.1详细询问病史,尽快知道病因,掌握预期结果。

我们处理伤口时,首先会了解患者的简要病史。根据病史,我们知道,患者有慢性乙肝、肝硬化病史,近期进食半熟海产品出现高热、意识不清,右下肢皮损。血培养提示:创伤弧菌。这与创伤弧菌感染临床诊断标准[7]相符。2.2伤口护理

伤口护理是我们的重点。据文献报道,创伤弧菌感染的病理学特点是:棘细胞松懈,水疱疱液内可见血液细胞,新生的疱顶为表皮,较大的水疱为角质层,真皮胶原凝固坏死,血管内皮坏死、脱落,血管壁可见纤维蛋白样坏死,皮下组织出血伴中性粒细胞浸润[8]。该患者右下肢胫前下1/3及内踝处红肿,皮温升高,局部有1cm*0.6cm水疱已结痂,触之有波动感,压之有粉红色油性液体溢出,周围皮肤广泛脱皮。疼痛评分1分。右足背轻度凹陷型浮肿,右足背动脉博动良好。我们先对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再清除水疱痂皮,此时可见大量粉红色油性液体流出,深1cm,3点和12点方向探及0.5cm潜行、6点探及1.5cm潜行、9点方向探及3.5cm潜行,基底红;接着予5%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腔内予爱可欣(纳米银)填塞、引流,外层纱布覆盖,每日换药。同时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休息。4天后,右下肢胫前下部及内踝部皮肤红肿明显消退、皮温降低,伤口基底红、触碰易出血,腔内有中等量渗液,周围皮肤有脱皮、无浸渍,足背动脉博动良好。腔内改用藻酸盐银松松填塞、引流,外层纱布敷料。目前患者右下肢胫前下方可见1cm*0.6cm*1cm腔洞,12点方向探及0.5cm潜行、6点探及1cm潜行、9点方向探及3cm潜行,基底红,渗液减少,周围红肿明显消退; 2.3用药护理

除了伤口护理,我们还遵医嘱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准确给药;严密观察体温、血常规变化,以了解药物的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腹泻及口腔黏膜变化,以防二重感染。该患者开始时使用特治星和替考拉宁联合抗炎,现已停替考拉宁,继续予特治星抗炎,无二重感染发生。2.4 营养支持

伤口的愈合离不开营养的支持。该患者有乙肝肝硬化病史,一味的高蛋白饮食,尤其是优质蛋白如肉、鱼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的发生。所以,我们指导患者选择富含植物蛋白及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5心理护理

本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患者及家属对该病不了解,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变化。我们在护理上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2.6消毒隔离

创伤性弧菌可经消化道或接触而感染。所以,接触创面的敷料、一次性医疗用品和生活垃圾用双层塑料袋包扎后置于密闭容器内送出焚烧处理。换下的衣物床单等置于双层塑料袋中包扎并注明“特殊感染”后送出清洗消毒。换药器械等接触创面的物品先消毒,再清洗打包高压灭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拖地,做好室内空气消毒。3.小结

伤口疾患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同时,伤口疾患也会影响患者全身。该患者在创伤弧菌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高热、嗜睡、右下肢轻度皮损,随着病情进展,右下肢皮损逐渐加重。所以,我们处理伤口时,不仅要评估伤口局部情况,而且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更要去了解伤口产生的原因。参考文献

[1]王志刚,邵平扬,吴展.创伤弧菌的微生物学特征及临床感染特点[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1(5):314-317 [2]卢中秋,卢才教,洪广亮等.34例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诊治[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8(7):732-736 [3] Senoh M,Miyoshi S,Okamoto K,et a1.The cytotoxin-hemolysin genes of human and eel pathogenic vibrio volnificus strains: comparison of nucleotide sequences and application to the genetic grouping.Microbiol Immunol,2005,49(6):513-519.[4] 卢中秋,洪广亮.创伤弧菌脓毒症诊治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3):159-163 [5]周建芳,施玉铭,王志刚.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6]路杨.1例下肢创伤弧菌所致脓毒血症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7]卢中秋,卢才教,邱俏檬等.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1):4-6 [8]俞芬娟.11例创伤弧菌致多形性皮肤疱疹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69-70

第三篇:外科感染的伤口护理

外科感染的伤口护理

【摘 要】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24人,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结果:124例病患中有15例病患出现伤口感染,占总数的12.1%,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年龄偏高、耐药菌株感染、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深浅及大小等。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这样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患痛苦。

【关键词】外科手术;伤口感染;诱发因素;护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22-02

由于外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天接待的病患都是危重、急诊病患,而且手术种类繁多,存在较多的安全护理隐患,因此外科手术伤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每年都呈上涨趋势[1]。外科手术中的病患因麻醉与手术创伤后,极易受到病菌侵袭,出现伤口感染,这不仅会延长病患的住院时间,同时还会为病患的身体以及心理带来痛苦。有资料显示,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耐药细菌在院内传播、经验使用抗生素、医疗环境污染、病患自身免疫力下降、多次侵入性医疗操作等。引发伤口感染不仅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而且还使病患的经济负担加重。文章对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并出现伤口感染病患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总结出诱发伤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24人,其中男性72人,女性42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79岁,中位年龄为(44.8±2.7)岁;发生伤口感染的病患15人,占总数的12.1%,其中男性9人,女性6人;年龄最小37岁,最大79岁,中位年龄为(57.4±3.9)岁。本次研究中,有11例感染病患的年龄超过60岁,占总数的73.3%,其中有3人为急症手术,占27.3%,有5人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占45.5%,3人为恶性肿瘤,占27.3%。有4例感染病患为慢性病,占总数的26.7%,其中有2人高血压、1人冠心病、1人糖尿病,手术前为这4例病患提供营养支持,没有使用抗生素治疗。本次研究的伤口感染病患均符合2001年颁布的《手术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2 研究方法

住院期间,对病患的基本资料、诊疗记录展开回顾分析,统计学分析伤口感染的病患基本资料,包括抗生素使用情况、病原菌等。为伤口感染病患提供护理干预,以便降低感染发生率,防止感染进一步恶化。护理措施主要有:氧疗护理、日常护理、心理护理、手术护理等[3]。其中,日常护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伤口处理、指标观察、饮食护理等。手术护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术中护理与术后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伤口感染病患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用均值±号表示,用X2检验计数资料,将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的检测标准。结果

2.1 伤口感染的检测结果

为病患提供抗生素药敏检测试验,通过对病患伤口感染细菌进行培养,本次研究的病患中有12例病患检验结果为阳性,占总数的80%,其中4株革兰阳性菌,8株革兰阴性菌。

2.2 引发伤口感染的因素

124例病患中有15例病患出现伤口感染,占总数的12.1%,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年龄偏高、耐药菌株感染、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深浅及大小等。讨论

3.1 术前准备

临床护理服务人员按照手术方式在手术前一天为病患清理皮肤,并更换衣物,手术前1小时对病患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检查手术区域内的皮肤是否完好无损,将手术区内皮肤的毛发剔除干净,但注意不能破坏皮肤,手术前为病患提供抗生素[4]。手术前12小时严禁病患食用任何食物,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引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现象。手术前2到3小时将使用手术进行肠道治疗病患的肠道清理干净,同时为病患提供口服抑菌药物,防止肠道中的细菌对腹腔造成污染。手术前为胃肠道手术治疗的病患做好留置胃管工作,如有需要可以对病患的胃部进行清洗,防止胃内残留物诱发伤口感染。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让病患保证足够的睡眠,如有需要可以为病患提供镇定剂或安眠药。保持手术室内空气的流通,要经常对手术器材消毒。手术前病患一定要戒酒、戒烟,适应在床上解决大小便的问题,临床护理服务人员应对病患的身体状况密切观察,注意潜在危险因素,手术前让病患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医生,以便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心理护理

手术前病患及其家属在心理上都会有一些忧虑和担心,临床护理服务人员应在手术前安抚病患及其家属的情绪,并向他们详细讲述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目的,向病患讲解各种手术方式与护理方式有可能带来的不适,并想病患讲述成功案例,帮助病患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调整好病患的心态,使病患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能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5]。

3.3 健康教育

向病患宣传健康教育,能帮助病患有效地预防疾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致残率、帮助病患术后快速康复,同时还能让病患了解术前准备工作的目的、病患积极配合手术的重要性、术后治疗效果。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健康教育能使病患掌握减轻痛苦的方法,让病患了解术后放置引流管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让病患知晓预防感染的方法,这对防止术后感染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4 体位选择

因手术方式与麻醉方法的不同,导致病患手术过程中的体位不同。病患在手术后麻醉尚未清醒阶段时,应让病患仰卧,头向一侧倾斜,可以有效避免胃内容物倒吸进入气管或产生吸入性肺炎而引发的窒息[6]。病患在手术麻醉6小时后清醒,可以让病患半坐卧或半卧,这样有助于腹腔中残留的血液排除,并能使病患的呼吸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还能有效减轻伤口痛感。对于进行胸部与肺部手术的病患,应有目的的训练病患咳嗽与咳痰的方法,并训练病患做深呼吸活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产生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等病症,保持病患呼吸道顺畅,防止术后产生并发症。

3.5 导管护理

在手术后,医护人员通常会为病患留置各种导管。留置引流管可以帮助病患将腹腔及胸腔中残留的液体导出,避免伤口感染。注意观察与记录手术后从引流管中到处的液体颜色、质量及性质,严密观察病患的病情变化,一定要确保引流管顺畅[7]。留置胃肠引流管可以帮助病患将胃肠中的气体与内容物吸出,能有效舒缓腹部胀痛情况,帮助伤口愈合,具有防止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效果。手术后2到3天胃肠蠕动逐渐恢复正常,腹腔正常排气后可以将引流管拔出。

3.6 术后护理

手术后观察病患的各项生命指征,包括:心跳、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等,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状况,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定期为病患换药,查看敷料是否溢出,伤口是否感染,引流管是否顺畅,并对引流液的颜色、质量详细记录。根据病患病症的实际情况,为病患合理安排饮食,手术后应先为病患提供流食,然后是半流食,逐渐过渡,主要向病患提供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严禁病患食用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3.7 活动指导

有研究数据显示,倘若病患手术后没有出现其他禁忌症,应让病患尽早下床活动,这样能促进病患血液流动,提高肺活量,有助于胃肠蠕动[8]。临床护理人员应鼓励病患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指导病患如何活动。病患应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量力而行,不能做剧烈运动,而且活动不易过量,避免伤口撕裂引发伤口感染。

3.8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导致术后出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患的敷料渗血情况或引流液的颜色来判断出血量的多少,倘若出血量较少,可以用更换敷料、使用止血剂、按压包扎等方法帮助病患止血;倘若出血量加大,病患身体不能适应,临床护理服务人员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查明原因。止血时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病患的伤口不被感染,根据病患的病症合理选用抗生素,确保伤口处的敷料干燥。当病患的伤口被迫撕裂时,应让病患立即进入手术室重新包扎。尽量鼓励病患在术后8小时内排尿,可以使用导尿法,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防止尿道感染。手术后让病患尽早进行关节活动,在护士和家属的搀扶下多下床活动,防止产生静脉血栓。手术后要经常帮助病患清洁皮肤,避免发生褥疮。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重视导致外科伤口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这样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患痛苦。

参考文献:

[1] 肖家强,吴旭琴,刘月秀,吴影秋,等.骨外科伤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湖北中医杂志,2012,39(19):246-248.[2] 吴刚.普外科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情况调查[J].求医问药,2012,15(06):156-157.[3] 万文元,贺遵菊,张荣华,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268-269.[4] 肖玲,龚春兰,王葵花,等普外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0(11):184-185.[5] 陈洪祥.外科引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医药产业资讯,2012,19(02):121-122.[6] 王洪艳,洪涛,淑华,倪国珍,等.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J].北华大学学报,2012,16(12):166-168.[7] 夏祥碧,刘力克,张倩,等.恶性肿瘤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3(04):315-316.

第四篇: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一、压疮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

(二)操作要点

1、避免压疮局部受压。

2、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定期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加重或出现新的压疮。

3、压疮I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4、压疮II~IV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

5、对无法判断的压疮和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的压疮需进一步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清创措施,根据组织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

6、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

(三)指导要点

(四)注意事项

二、伤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二)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换药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2、依次取下伤口敷料,若敷料粘在伤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缓慢取下。

3、选择合适的伤口清洗剂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坏死组织等。

4、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

5、胶布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患者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伤口包扎不可固定太紧。

(三)指导要点

(四)注意事项

三、造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二)操作要点

1、每日观察造口处血供及周围皮肤情况。

2、每日观察排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及气味。

3、根据需要更换造口底盘及造口袋。(1)更换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2)一手固定造口底盘周围皮肤,一手由上向下移除造口袋,观察排泄物的性状。(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4)测量造口大小。

(5)修剪造口袋底盘,剪裁的开口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mm。

(6)按照造口位置自下而上粘贴造口袋,必要时可涂皮肤保护剂、防漏膏等,用手按压底盘1-3min。(7)夹闭造口袋下端开口。

第五篇: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一、成员名单

组长:郭焰

成员:赵雪莲、张丽、徐芳、龚爱华、张静荣、杨芳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

2、为患者提供规范的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培养伤口专科护士1名。

三、工作职责

1、自愿参与伤口护理管理工作。

2、在全院培训普及伤口护理知识。

3.开展实施伤口护理会诊工作

4、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

5、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及时向临床科室传播。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我院伤口护理质量。

四、工作计划

4、积极搜集本

1、伤口护理小组对肠造口、压迫性溃疡、实行24小时上报,伤口护理小组在24小时内对伤口作出评估,协助制定护理措施,督促落实,每周进行效果评价。

2、伤口护理小组积极收集最新伤口护理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性应用。

3、以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为中心点,带动其他伤口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院压疮、肠造口并发症的治疗资料,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行性方法。

5、积极总结经验,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不断完善伤口护理小组的工作。

存在的不足:

1.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具体的管理办法以及糖尿病会诊、查房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没有组织建立完善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网络体系。

3.小组成员的理论功底需要不断提高。

**一医2010年伤口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本伤口护理小组在护理部和专科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护理部年初规划及具体的计划,较圆满地完成了对全院各临床护理单元的伤口护理指导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进一步完善规范压疮管理。

(1)做到了规范申报,严格审核,动态管理。要求各科室按照压疮管理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下半年和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对压疮和意外事件一起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不符

合要求不予申报,特殊情况另作考虑;申报后如发生院内压疮应严格审核,实行床边查房制(查房人员为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基护组长或副组长),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属于不可避免因素,否则予以责任追究。

(2)进一步规范了压疮资料整理:按月收集,每月有汇总分析,年底汇总装订成册。

(3)进一步推广使用了预防治疗压疮的新型材料和方法,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及处理技能,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压疮的治疗效果。

(4)组织了床边护理查房及压疮会诊。

2.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伤口护理知识培训;同时在全院范围内举行了伤口护理知识普及培训。

3.及时向临床科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室传播。

4.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了我院伤口护理质量。

5.及时进行了工作反馈与总结,不断改进工作。

存在的不足:

1.没有建立健全全院伤口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2.没有培养伤口专科护士。

3.图片资料搜集不完整。

下载伤口护理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伤口护理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015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伤口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一、成员名单 组长:郭焰 成员:赵雪莲、张丽、徐芳、龚爱华、张静荣、杨芳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院护......

    造口伤口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 :防范与减少压疮发生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1、压疮风险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痴呆、......

    伤口知识

    一、何谓湿性愈合理论 湿性愈合基本理为:湿润环境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表皮细胞绕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湿润和低氧环境能维持创缘到......

    《造口及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心得

    《造口及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心得 黄 淼 6月4日至6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造口及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对我今后的护理工作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

    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护理观察要点

    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护理观察要点 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如胸椎、腰椎、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创面大、切口较深,剥离面广,术后可能出血多。负压......

    第五章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最终5篇)

    第五章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皮肤、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内容包括准确评估皮肤、伤口、造口状况,为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或去除危险因素,预防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舒......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精选多篇]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标签: 引流 伤口 护理 作用 负压 分类: 学海泛舟 2008-12-22 22:46 伤口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

    慢性伤口及造口专科护理小组1

    2010年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减轻压疮病人的痛苦,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我院慢性伤口/造口护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独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