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章习题答案
4-1 如图4-50所示的液压缸,A1=3010m,A2=1210424m2,F=30103N,液控单向阀用作闭锁一防止液压缸下滑,阀内控制活塞面积Ak是阀芯承受面积A的三倍,若摩擦力,弹簧力均忽略不计,试计算需要多大的控制压力才能开启液控单向阀?开启的液压缸中最高压力为多少?
解:对活塞缸列受力平衡方程得:
F+PkA2=P1A
①
1对液控单向阀的阀芯列力平衡方程得:
P1A1=PkAk ②
∵Ak=3A ∴Pk=1P 31代入①得:
开启前液压缸中最高压力P1=11.5MPa 控制压力Pk=3.84MPa
图4-50 4-3 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上的阻尼孔直径d0=1.2mm,长度l=12mm,通过的小孔的流量 q=0.5L∕min,油液的运动粘度为v=20106m2∕s,试求小孔两端的压差。(=900Kg∕m)解: ∵3l=10 d∴是细长孔
d02∴v 而q=﹣AP
32l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值解得:P=35.4KPa 4-4 图4-51所示电路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位5.0MPa,减压阀的调整压力位2.5MPa,试分析下列情况,并说明减压阀阀口处于什么状态?
1)当泵压力等于溢流阀调定压力时,夹紧缸是工件加紧后,A、C点的压力各位多少? 2)当泵压力由于工作缸快进、压力降到1.5 MPa时(工作原先处于加紧状态)A、C点的压力各位多少?
3)夹紧缸在加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A、B、C三点的压力各位多少? 解:1)PA=PC=2.5 M Pa
减压阀口处于工作状态。2)PA=1.5 MPa
PC=2.5MPa
减压阀口处于全开状态 3)PA=PB=PC=0
减压阀口处于全开状态
图4-51 4-5 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两液缸有效面积为A1=A2=10010m,缸Ⅰ的负载F=3.510N,缸Ⅱ运动时负载为零,不计摩擦阻力,惯性力和管路损失。溢流阀、顺序阀和442减压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4.0MPa,3.0MPa和2.0Mpa。求下列三种情况下A、B、C点的压力。
1)液压泵启动后,两换向阀处于中位。
2)1YA通电,液压缸Ⅰ活塞移动时及活塞运动到终点时。
3)1YA断电,2YA通电,液压缸Ⅱ活塞运动时及活塞杆碰到固定挡铁时。解:1)PA=PB=4.0MPa
PC=2.0 Mpa 2)移动时:PB=3.5 Mpa=PA
PC=2.0Mpa
终点时:PA=PB=4.0 Mpa
PC=2.0Mpa 3)缸Ⅱ运动时:PC=0
PA=PB=0
缸Ⅱ碰到固定挡板:PC=2.0 Mpa
PA=PB=4.0 Mpa
图 4-5
4-8 液压缸的活塞面积为A=10010m,负载在500~40000N的范围内变化,为使负载变化时货代运动速度稳定,在液压缸进口处使用一个调速阀,若将泵的工作压力调到泵的额定压力位6.3MPa,问是否适宜?为什么? 解:P1min=
42500=50000pa 4100104104
P=4 Mpa 1ma= x410010
P= Pr﹣Pmin1max=2.3MPa>0.5 MPa
所以是合适的
第二篇:习题答案
第1章
1.什么是操作系统,有如何主要功能?
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中的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上所有的活动以及驱动系统所有的硬件。
2.简要说明操作系统的主要分类。
答:按照特点和用途划分可以分为:
1、批处理操作系统。
2、分时操作系统。
3、实时操作系统。
4、网络操作系统。
5、分布式操作系统。
3.简要说明windows系统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答:
1、windows xp--最大优势是界面简洁、操作简便,同时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不高,资源消耗低,稳定性好,运行流畅,反应快,不易死机,软件兼容性强等。
2、windows 7--不仅继承了windowsXP的优点,而且还拥有Aero效果,简单快速,安全性高等。
3、windows 8--是一个具有声控,触摸屏和平台统一等最新技术的系统,用户界面更加简洁,用户使用起来会体会到速度和画面上的优越性。
4.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些安装方式?
答:
1、全新安装操作系统。
2、重装系统。
3、升级系统。
5.简要叙述全新安装操作系统的一般步骤。
答:
1、安全前bios设置;
2、放入光盘并重启计算机;
3、硬盘分区及格式化;
4、安装操作系统;
5、安装驱动程序;
6、安装必备软件。
第2章
1.简要说明BIOS的用途。
答:
1、系统自检及初始化。
2、程序服务。
3、设定中断。
2.动手练习设置系统【First Boot Device】选项为U盘。
答:略
3.动手练习为电脑设置用户密码。
答:略
4.简单说明磁盘分区的主要类型及其区别和联系。
答:
1、主分区:主分区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须的文件和数据。
2、扩展分区: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将它画法成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
3、逻辑分区:也就是平常在操作系统看到的D、E、F盘。
5.动手练习使用windows自带分区工具对磁盘进行分区
答:略
第3章
1.简要说明安装操作体系的一般步骤。
答:
1、运行安装程序;
2、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3、复制操作系统安装文件;
4、重新启动计算机;
5、完成系统配置。
2.练习使用光盘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答:略
3.练习使用U盘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
答:略
4.安装操作系统后,将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
答:略
第4章
1.练习安装windows 8操作系统。
答:略
2.练习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
答:略
3.总结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要领,总结安装操作系统的基本步骤。
答:略
第5章
1.简要说明多操作系统共存原理。
答:在启动安装有多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一次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并且其他操作系统不会影响当前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之间可以相互共享资源。
2.练习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两个操作系统。
答:略
3.卸载多操作系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
1、检查删除项是否正确;
2、检查被格式化的分区是否正确;
3、如有重要文件,拷贝到其它分区后再进行格式化。
第6章
1.什么是驱动程序,有何用途?
答: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驱动程序常被称为“硬件和系统之间的桥梁”。2.如何检查计算机上驱动程序的完整性。
答:在设备管理器窗口选择【操作】/【扫描检测硬件改动】菜单命令。
3.简要说明安装驱动程序的一般步骤。
答:
1、检测系统驱动程序完整性;
2、下载需要安装的驱动程序;
3、安装驱动程序。4.如何卸载驱动程序。
答:通过windows设备管理器,鼠标右键需要卸载的驱动,太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卸载】命令即可。
5.练习为新购置的打印机安装驱动程序
答:
第7章
1.什么是虚拟机,有何用途?
答:虚拟机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当用户需同时要使用两个系统,而且不想让系统改变物理上的数据时,可以选择虚拟机。
2.练习在你的计算机安装虚拟机。
答:略
3.练习在你的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答:略
4.练习从个人计算机上删除虚拟机。
答:略
第8章
1.简要总结安装软件的一般步骤?
答:
1、获取需要的软件安装包;
2、运行软件安装包程序;
3、选择安装位置等安装选项;
4、完成软件安装。
2.安装应用软件时应该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答:
1、选择安装位置;
2、选择安装插件;
3、选择同意安装协议;
4、创建快捷方式。3.使用不同权限运行软件时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软件运行的权限不同。有些软件需要需要更新或者修改等操作,则需要更高的权限;有些软件只是单纯运行程序,则不需要高级权限。
4.练习使用360安全卫士维护计算机系统。
答:略
第9章
1.练习对你所使用的操作系统进行设置,使之符合你的使用习惯。
答:略
2.为你的系统新建一个账户,并为其设置登录密码。
答:略
3.练习使用家长控制功能限制家中少年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
答:略
4.练习使用360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中的病毒。
答:略
第10章
1.什么情况下应该重装操作系统?
答:
1、系统运行效率变得低下,垃圾文件充斥硬盘且散乱分布又不便于集中清理和自动清理;
2、系统频繁出错,而故障又不便于准确定位和轻易解决;
3、系统感染了无法清除的病毒;
4、系统运行及其缓慢;
5、系统频繁出错,而又不能找到错误原因;
6、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2.重装操作系统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
1、备份文件;
2、记录一些密钥;
3、尝试采用覆盖安装;
4、尝试采用恢复安装;
5、克隆备份好系统。
6、有些软件不需要重装;
7、磁盘分区调节和格式化。
3.练习在适当条件下重装你的操作系统。
答:略
4.对比重装操作系统与全新安装操作系统的区别和共同点。
答:重装系统安装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重装系统可以不用调节分区;
重装系统在操作系统安装过程都类似。
第11章
1.简要说明系统和文件备份的重要意义。
答:用户进行误操作或者保存重要文件,需要对文件进行备份操作;由于重装系统步骤繁琐,备份系统可以快速方便的进行系统恢复。
2.练习使用GHOST软件备份系统。
答:略
3.练习使用windows 7自带的软件备份功能备份系统。
答:略
4.练习使用EasyRecovery软件恢复被删除的数据。
答:略
第12章
1.简要说明系统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
1、文件丢失;
2、文件版本不匹配;
3、非法操作;
4、资源耗尽;
5、病毒问题。2.简要说明解决系统故障的一般方法。
答:
1、CMOS设置问题;
2、硬件冲突问题;
3、升级软件版本;
4、利用杀毒软件;
5、寻找丢失文件;
6、重新安装应用程序。
3.尝试解决使用计算机时遇到的系统故障。
答:略
第三篇:习题答案
1.冰心原名_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冰心于l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______,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___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
3.“五四”以后进行新诗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除冰心之外,还有____ ___、_ __等,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 》等。
4.冰心的诗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并恰当地运用对比,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_____________。”
5.冰心早年艺术上,追求“___________”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
6.“春江水暖鸭先知”是_______ 朝______________的诗句,在冰心笔下有着同样的诗句:“人 在廊下,书在膝上,_____________。”
7.冰心在《繁星》里回忆童年的美好:“童年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9.冰心的诗中洋溢着_________ 的哲学。
10.冰心的早期小说创作以“问题”小说为主,如_______、_________等。我们教材中学过冰心写于
二十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说_____________。
11.冰心的著名散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冰心是_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这些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冰心是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 的海军军官家庭。14.作者以“冰心”为笔名,在《__________》一文中,作了说明:一来是_______ ;二来是________。
15.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_______的《____________》。
16.《繁星》是冰心的第 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________ 至_________所写小诗_________首,最初发于北京的《__________》。
17.冰心的主要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18.《春水》收入诗人在________至________所写的小诗________首。
19.《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见解。
20.诗集《繁星》、《春水》的名字的内涵是什么?
2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人文坛,便以宣扬“____ ____” 著称。
22.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谢婉莹;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2.繁星;春水;泰戈尔3.郭沫若;徐志摩;凤
凰涅槃;再别康桥4.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5.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6.宋;苏轼;拂面的微风里,知道春来了7.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8.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浸透了奋斗的泪泉9.爱
l0.《斯人独憔悴》;《去国》;《小桔灯》ll.《寄小读者》;《往事》;《笑》l2.小诗;短小;形式自由;富含哲理13.爱国;维新思想l4.我的文学生活;笔画简单好写,莹字的含义l5.泰戈尔;飞鸟集16.一;1919年冬;1921年秋;164;晨报副刊17.繁星;春水;超人;冬儿姑娘;寄小读者;归
来之后;樱花赞l8.1922年3月;6月;l82 19.母爱;童真;自然20.繁星,代表着零星的思想;春水,是因为作者希望在不经意之时将思绪像春水一样流入读者心中21.爱的哲学22.繁星格;春水体
第四篇: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心理的本质是什么?
答:(1)心理是大脑的机(2)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什么是心理发展?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开始经历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那些?
答:(1)心理发展的过渡性(2)心理发展的可塑性(3)心理活动的两极性(4)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4、实验法与非实验法的区别是什么?
5、测验法与问卷法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什么?
答:(1)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3)意志健全,热爱生活,乐于工作(4)人格完整,悦纳自我.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思想出发,大学生心理健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全体性和整体性原则(4)民主,平等的原则
(5)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41页
答: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的网络和体系。可采取以下具体形式:(1)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报告。
(3)结合教学工作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包括:个体咨询面谈;团体咨询;角色扮演)
(5)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由哪些层面工作来保证?
答:大学生健康预警是靠完整、严密的机制为保证而得以实现的,其工作重点是“及时发现”。
(1)定期普查(2)班级监控(3)院系参与(4)专业人员介入(5)学校统筹
7.如何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易于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个体?52页
8.如何促进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答: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以下四个方面因素关系密切:个体所承受的压力、自我的强度、应付压力的技能、社会支持系统。一次,可以从四个方面因素着手,维护、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调整认知,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2)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3)掌握有效的应对技能。(4)营造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要做到组织严密、职责分明、运转良好,应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组成、教育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设置、教育实施途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制度建设和经验交流与研讨等几个组成部分。
第三章
1.学习的三要素包括哪些?63页
2.简述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至少各三种)?
3.如何理解学习策略?大学生学习策略不同于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第二,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第三,学习策略是学习活动过程或步骤。第四,学习策略时学习的调控过程。第五,学习策略时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的有机统一。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增强,相应地在学习策略上表现出与中小学生不同的特点。(1)自主性选择(2)个性化77页
4.大学生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答:(1)阅读策略----SQ3R法(分别代表浏览、提问、阅读、背诵、复习);PQ4R法(分别代表预习、提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2)问题解决的IDEAL策略---识别、界定、探索、实施、审查
5、如何培养认知策略?80
6.什么是学习动机?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87--88
7.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1)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自主性。(2)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内在学习动机。(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5)培养学生的积极归因。
第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2)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作用。(3)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8.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调适?93--98
第四章
1.谈谈你对智力含义的看法?为什么难以形成统一的智力定义?101--10
22.列举几种常用的智力测验?
答:(1)比奈智力量表(2)韦氏智力量表(3)考夫曼智力量表(4)武德库克—约翰逊任职能力测验。
3.简述皮亚杰、加德纳、斯滕伯格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105--107
4.简述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流体智力达到高峰,晶体智力继续上升
有研究者对大学生智力发展特征进行过以下描述
1)注意力集中,注意分配能力好。
2)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3)记忆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4)思维的独创性和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
(2)辩证思维逐渐成熟
5谈谈你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看法?110
6.谈谈你对创造力含义的看法?113
7.列举几种常用的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的测量主要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进行的。
(1)创造性思维测验有: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沃利奇—凯根测验
(2)创造性人格测验有:自我陈述法和投射技术测验法
8.简述吉尔福特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118
9.简述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处在创造心理的大觉醒时期,对创造充满渴望和憧憬。
(2)传统的习惯力束缚较少,敢想敢说敢做,不被权威名人所吓倒,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3)创新意识强,敢于标新立异,思维活跃,心灵手巧,富有创造性,灵感丰富。
(4)在创造中已展露头脚,孕育着更大的创造性。
不足:(1)想象丰富,但有时会脱离实际。
(2)思维敏捷,但不善于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式,不能灵活的、全面的、辩证地看待问题,易钻牛角尖。
(3)灵感迸发快,但不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想法。
(4)具有创新的勇气,但不善于利用周围有利的条件,以注重自我的想法而忽视向他人求教,只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经验。
10.谈谈你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看法。
答:(1)忠实自己的信念,不迷信权威
(2)激发热情,尊重真理
(3)提供包容和民主的环境,培养自主性
(4)拓展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5)积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第五章
1、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有什么异同?131
2.情绪与情感具有哪些功能?
答:适应的功能;动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信号的功能
3.人的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哪几种?
答:心境;激情;应激
4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丰富性和复杂性;波动性和两极性;冲动性和爆发性;外显性和内隐性。
5什么是情绪、情感教育?情绪、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143
6.情绪健康的标准有哪些?1427、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有哪些?
答:常见的情绪问题有:焦虑、抑郁、愤怒、嫉妒。
常见的情感问题有:冷漠、社会责任感淡化、审美观错位
8、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外在的客观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
(2)自身原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人际交际受挫;性和恋爱引起的情绪波动;重要的丧失。
9、什么是情商?情商与智商有什么关联?152--15310、情商的高低与大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关系?153--15411、什么是情绪调节?
答:我们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完成目标对情绪、情绪相关的行为、情绪诱发的情境进行的监控,评估、修正等调整过程,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
12.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哪些?156
13.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1)教育学生做一个快乐的自己(2)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感(3)加强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第六章
1、什么是品德? 比较品德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162—1632、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答: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品德具有整体性,品德结构中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共同促成了道德动机的产生,并引发了一定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
3、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674、简述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
答:(1)道德认识能力不断增强(2)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和两极性(3)道德意志逐步增强。(4)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5、谈谈你对大学生品德培养的看法?181—188
第七章
l怎样理解自我和自我意识?192
答:严格的“自我”定义尚不存在,目前心理学可供参考的观点:自我既是个人特征的集合,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是个人生活历程的写照。狭义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里活动的认识与控制;广义自我指一切个体能够称之“我的”之总和。既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也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事业、成就、名誉、地位、财产、权力等。
2.试分析自我意识的结构。
答:自我认识结构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其中自我认识是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主导心境以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了自我控制的行为力度;自我控制则是自我完善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着调节作用。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
3、试分析自我意识的内容。
答:无论是“主观我”还是“客观我”,都是围绕着自我的具体方面形成和存在的,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自我意识的内容。
(1)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2)现实自我、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4、试论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答:大学生自我意识体现了特殊性、矛盾性、复杂性和可评估等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殊性体现在了时间上的特殊性,空间上的特殊性。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体现在独立意向的矛盾性,自我评价的矛盾性,自我体验的矛盾性,自我控制的矛盾性。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复杂性体现在自我认识内容广泛;自我认识途径多样;自我认识差异较大。
5.试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途径。
答:(1)正确的自我认知(2)客观的自我评价(3)积极的自我提升(4)不断的自我成长
6.大学生常见自我意识欠缺有哪些?如何调适?218—221
第八章
1、. 什么是人格?人格有哪些特征?
答:心理学上的不同人格内涵很多,但基本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人们可以观察到外显的行为和品质,即个体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的种种言行及其遵循的社会准则;另一是内隐的人格成分,即个体内在心理特征。一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和性格有哪些学说 ?试分别叙述。224—2273、试述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2384、健全人格有哪些模式?
答:有“成熟者”模式;“机能健全着”模式;“创发者”模式;“综合”模式;中国模式
5、试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与塑造的途径?
答:(1)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与特点(2)学会自我教育(3)增强挫折承受力(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良好习惯;(5)扩大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其他途径:在业余爱好中培养健全的人格;求助心理咨询。
6、大学生常见人格问题有哪些?如何矫正?251
第五篇:习题册答案
文言文部分答案
一、【09年山东卷】 1.D(过:错误)
2.D均为副词,将要。(A 第一个表停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3.B(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4.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5.(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邑,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鸣锣收兵,准备撤兵回去了。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侍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
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讲信用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 1 官吏,集市的官吏才放了他们。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个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便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二、【08年天津卷】 1.B(贼,残害,害。)
2.A(A第一个“所以”译为“„„的方法”;第二个译为“„„的原因”。B“以”都是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C“之,都是主谓之间取独。”D“而”都是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却”。)
3.B(本文的主旨是“兼爱”的意思。选项中的六个句子,①④⑤都体现了墨子的“兼爱”思想;②句只强调了兼爱的结果;③句强调了对君子的评价;⑥句阐明了兼爱的重要性。)4.C(C项中“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表述不准确,原文中士君子只是认为“兼爱”是一件难办而难于行成于事的事,而非识小利而不识大利。)5.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译文】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方法,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用这样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果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的害处。”
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互友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互友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自己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互友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互友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就不会发生残害;君臣之间相互友爱,就会互相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互友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互友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互友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威逼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全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互友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的事。”
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辩明兼爱的益处的缘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做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士兵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以做到的事。假如 2 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不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方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三、【10年全国卷Ⅰ】
1、B(宠:以„„为宠。)
2、B(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3、D(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4、(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1)注意“会”“遣”“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译文】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年时反应灵敏,很聪慧,等到成年后,身材高大,气度非凡。他目睹元朝政治衰败,就写了七八千字的文章呈送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同推荐了他,没有得到答复。后来他隐居在青岩山,著书立说,名气一天天大了起来。明太祖征讨江西的时候,王祎献上了颂词。太祖高兴的说:“江南有两位大儒,是您和宋濂。学问渊博,您不如宋濂。才思雄健,宋濂不如您。”太祖创设了礼贤馆,把王祎召入,安置在馆中。又多次提拔,升到侍礼郎的职位,负责记录皇上的日常起居情况。任南康的同知府事,有很多好的政绩,太祖赐给他黄金带,非常宠爱他。太祖即将登位,召王祎来到身边,与他一起商议登基大礼的仪式。洪武元年八月,王祎上奏:“祈求天命长在的要诀,在于存有忠厚之心,为政宽大,效法自然规律,应顺百姓之心。严厉的政治,只能施行一时,不能作为长久的政策。浙西已经平定了,全国征收的赋税应当减少。”太祖接受了王祎的建议,夸奖了他,然而没有完全听从他的建议。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王祎和宋濂为修史的主管官员。王祎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很熟悉,编撰时,删除烦琐杂乱的内容,在著述上花了很大的力气。《元史》编撰完成后,王祎被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皇上的命令参与大本堂的教学,他对儒家经典和阐述的道理了解非常透彻,善于引导学生。皇上在朝廷上召见他问话,必定赐他坐下应答,他不慌不忙地与皇上闲聊。洪武五年正月,朝廷商议招降云南,派王祎带着诏书前往。王祎到了云南就告谕梁王,应该赶快把版图归还给朝廷兵部职方司,否则天朝讨伐的兵马早晚会到来。梁王不听,没有把王祎安排在招待使者的馆舍住下。过些天,王祎又吿谕梁王:“朝廷因为云南百万生灵,不想用军队来歼灭你。如果你倚仗云南路途险远,抗拒朝廷明明白白的命令,后悔就来不及了。”梁王害怕,屈服了,当即让王祎改住招待使者的馆舍。正逢元的残余势力派脱脱到云南征收粮饷,他用恐吓的语言威胁梁王,一定要梁王杀了王祎。梁王不得已让王祎出来见脱脱,脱脱想要王祎降服,王祎斥责他说:“天朝已经终结了你元朝的命运,我朝实实在在已经取代了元朝。你元朝一点点没有烧完的余火,还敢与日月争光明吗?况且我与你都是使者,我怎么会被你降服!”有人劝说脱脱:“王公向来享有很高的名望,不可加害于他。”脱脱捋起衣袖说:“今天即便他是孔圣人,从道义来说,我也不能让他活着。”王祎看着梁王说:“你杀了我,天朝大兵紧跟着就会到来,你转身之间就要大祸临头了。”王祎就这样遇害了。
四、【10年全国卷Ⅱ】
1、A(“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
2、D(①说康保裔调度军队,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
3、D(“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不当。“敌乃退”是李重贵、张凝力战的结果,保裔已全军覆没,不存在“共同抗敌”的问题。)
4、(1)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2)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译文】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又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知县,后又调任作深州县令,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皇上就拿上等的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黎明,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接一个地坠落,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带兵谋划应付,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及其军队被敌人覆灭,李重贵与张凝赶赴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五、【10年新课标卷】 1.D(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2.B(①②③⑤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④⑥主要是说花云面对敌人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与至死不屈的气节。)
3.B(应是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陈友谅攻破城池在后。)4.(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解析】(1)注意“以”“缘”“堞”的意义。(2)注意“弃江中”的省略和“浮断木”的句式特点,以及“实”的意义。【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便被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在内。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被攻下。经过马驮沙时,遇到凶悍的强盗数百名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敌人大怒,打碎了他的脑袋,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花云仍大骂不改变,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立忠臣祠,将他们一起祭祀。当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告家庙,牵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我要守道义不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可使花家断了后嗣,你们好好把他抚养大吧。”花云被俘之后,郜氏投水而死。侍儿孙氏埋葬了她,抱着孩子离开,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孙氏连夜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等到汉兵战败,孙氏回来窃走了小孩,逃跑渡长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历经一年到达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小孩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泪,把孩子抱到膝上,说:“大将的种啊。”太祖赐小孩名炜,他的五世孙请求世宗,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立祠堂祭奠。
六、【10年浙江卷】 1.A(“屈”应是“屈服”的意思)2.B(A项“其”:副词,大概/副词,难道;B项“而”均表修饰关系;C项“焉”:助词,了/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D项“于”:介词,到/连词,引出动作对象。)3.D(“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在文章的第一段,“仕途受阻,一生坎坷”的内容在第二段,把二者内容串为因果关系,显然风马牛不相及。)4.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解析】这段文言断句,难度不大。只要抓住文言句式具有“对称整齐”的这一特点,就能迎刃而解。“述前载”对应“叙中世”,“无违旧美”对应“有协时事”,“奇其才”对应“畏其笔”,理清这一关系,其他处断句显得很容易。5.(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2)我为德行而请命,要钱财干什么呢?
【解析】第(1)句主要是对实词的翻译,应注意“风化”“隐匿”“知”等的翻译。第(2)句注意“请”的翻译;并注意“财何为也”的句式,“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译文】
胡叟,字伦许,是安定临泾人。家中历代为官,是西夏著名大族。胡叟幼时聪慧,年方十三,善于辩答疑问解释事理,闻名于乡里,他所感悟的见解,与成人辩论,很少有屈服。学问上不由师傅传授,友人劝勉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精华义理合乎自然规律的,大概只有《易经》吧?尚且说能够通过思考而掌握过半。(至于)末世迂腐的读书人,仅能粗略的辨别刚柔的不同,难道会有探索深奥的道理、未能显现征兆的人吗?接近大道的义理,不在今世了。”等到他博览群书,第二次再读时,就能出口成诵了。(胡叟)喜欢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精通通俗的词句。因为姚政将衰,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很少读典章,蔑视当时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就亲自召见他。祖思用往常的礼节,招待胡叟不周到。胡叟姑且跟他寒暄一番,拂袖而去。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想同你谈论天道人事的遭际变化,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说:“推论天道人事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坐就离开了。到了寄寓的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完成,当时他年龄十八岁。赋中先追述韦、杜二族前世没有违背旧有的美德,近代有很多和谐融洽的美事,赋的末尾涉及一些庸俗、污浊之事。人们都以他的才华为奇,畏惧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纯属玩笑不庄重。胡叟孤身飘零困顿不得志,没有做官入仕的路,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yì)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对他相当地礼待。授予胡叟辅佐之职,不适合(胡叟)的志向。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多为豪俊所尊崇。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兵,(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丈六高的金像。刘义隆憎恨法成聚众,将对他施加杀头刑罚。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开口申诉法成的好事,于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千余匹绸。胡叟对法成说:“纬萧是什么人,能舍弃明珠?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一点也不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七【10年北京卷】
1.D(“复”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2.D(A选项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他们一个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B选项第一个“以”是动词,认为;第二个“以”是介词,用。C选项两个“其”,一个是副词,大概;一个是代词,这样。只有D项的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
3.A(译文中“等待”这个意思是原文中没有的。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4.B(这是对文中人物的过度拔高,可以通过正文中宋清的自白找到这一选项的问题。“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5.示例: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他,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对方,也一定像平时那样给他好的药材。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优厚地报答宋清。因为宋清看得长远,所以他才不会斤斤计较。这样就为他带来越来越好的口碑,越来越多的利益。在当今社会,要追求最大程度的利益,就要有远大的目标、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信誉。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纠缠于蝇头小利,就不会计较暂时的得失。有了正确的方法,可以保证远大目标的尽快实现。而在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信誉即金钱。有远大目标、正确方法和良好信誉的保驾护航,成功将指日可待。
6.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译文】
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 6 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头痛、皮肤痛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市场上的一般人认为宋清很奇特,大家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白痴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白痴的人也错了。
宋清买卖药材四十年了,所烧掉的债券、欠条涉及一百多人,他们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管理好几州大的地方,他们的俸禄好多好多,要送礼物给他的人真是不绝于户。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甚至)即使赊欠到死的人成千上百,也不妨碍宋清成为富有的人啊!他赚钱取利是看得长远,因为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那里像一般的小商人呢?偶尔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大为愤怒,接着就相互詈骂而成为仇人。他们的赚钱取利,不是很肤浅很狭隘吗?依我看来,真正的白痴,大有人在啊。宋清实在是因为这个样子而获得大利,又不胡作非为,保持这样的作风而不停止,最后也因此而富有。来向他求药的人愈来愈多,他应人之求也就愈来愈广。有些被斥责拋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宋清赚钱取利看得长远,大都像这个样子。我观察现今一般人与人交往,在对方得势的时候就拚命去附从,而在对方失势的时候就翻脸拋弃,很少有人能像宋清这样的作为了。唉!宋清是个商人,现今一般人与人交往,有能像宋清那样把回报看得久远的人吗?如果幸运地出现了几个人的话,那么天底下那些贫穷困顿、被人废弃被人屈辱而能够不死的人就多了。柳先生说:“宋清住在市场里面,却不作市侩买卖的行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身居官府,待在乡里、待在学校,以士大夫自我标榜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做着市侩买卖的行为,真悲哀啊!(这么说来)宋清就不单单和市场里的人不一样而已了啊!”
诗歌鉴赏部分答案
一【10年全国卷Ⅰ】
1【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二【10年全国卷Ⅱ】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三【10年北京卷】
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广阔无边。
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 1(3分)A 2(4分)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四【10年广东卷)
(1)①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阻隔归路;②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上片: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以想象中梦中的相见反衬现实的孤独。
下片:实写灯下写信无人传,虚写错过大雁传信,以想象来烘托现实中情感被阻的无奈。
五【10年山东卷】
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
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六【10年江苏卷】
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8(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七【10年湖北卷】
1【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参考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第一题考查情感,比较鉴赏。第二题考查表现手法,已经点出,要求举例分析。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所谓反衬,就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分析鉴赏】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天也,你不识好歹何为天?地也,你错勘贤愚做地!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人砖能堪。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特色。
八【10年天津卷】 1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 10 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九【10年重庆卷】
1参考答案: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
标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花亦眠点评:此答案是在解答“住”字的表达效果,非揭示其含义
2参考答案: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看到山势孤立,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
标准答案: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十【10年湖南卷】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答: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十一【10年福建卷】
1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误区警示: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答案:踏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误区警示: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3)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误区警示: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位。答案:A
十二【10年安徽卷】
【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试题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
【试题解析】
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诗歌简赏】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此后他到阆州,他又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忧天下,写下了这首《岁暮》诗。首联诗人交待其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上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语气看似平淡,却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痛!颔联“烟尘”和“鼓角”借代指战争,战事推到了雪岭,紧张的鼓角声使一向安静的江城骚动了起来。颈联作者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济时敢爱死?”既是对全天下人的呐喊,特别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对自己的鼓励,真正忠君爱国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但“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廷的境遇,无法为国分忧,无法施展抱负,徒有报国之心,另一方面诗人自己也是“岁暮”之人,虽然想杀敌报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独自寂寞。
十三【10年江西卷】
1【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十四【10年辽宁卷】
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12 “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十五【10年浙江卷】
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参考答案: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背景解读: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十六【10年四川卷】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故答案总结为:“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现代文阅读部分
一【10年全国卷Ⅰ】答案
1、(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2、(1)写当时灯少,对等倍加爱护。晚上战战兢兢的举灯走的情形呵护着知识、温暖。(2)没有祖母温馨的陪伴的我孤寂怅然中,难于找到温情。
3、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4、跟古人促膝谈心的温暖;祖母嘘寒问暖的温馨;对知识的渴求;全新世界的光影缤纷。
二【10年全国卷Ⅱ】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故答案总结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把握句子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要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还要结合全文主旨理解。第二句要理解“随波逐流”和“去大河家住一阵”的深层含义,还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故答案总结为:(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认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3、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故答案总结为: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的醒悟。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意韩老汉为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故答案总结为:第一问: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三【10年重庆卷】答案
1、参考答案:①作者对两只鸟长期的喜爱与关注;②对它们独立自强的精神一直充满崇敬。
标准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
2、参考答案:
①首先观察描述两只鸟不用父母旧巢而建新巢的过程,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②接着与人类比较从而揭示和赞美鸟儿独立自强的精神,揭示文章的主旨; ③最后从鸟巢建在梢顶沉痛反思自己和人类伤害鸟类的丑行,深化文章的中心。标准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花亦眠点评:标准答案只是概括了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为思路,重在提示各部分的关系及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
3、参考答案:
①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 ②不依赖不懒惰,不坐享父母的旧巢 ③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 ④和父辈的旧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 ⑤有独立的思想,要创造自己的生活 ⑥拒绝、痛斥和对峙人类的伤害
标准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花亦眠点评:作为6分题,可以概括为3点,也可细化为6点。此标准答案概括为3点,显得有些粗略。
4、参考答案:
作者通过对鸟在梢顶建巢的观察思考,沉痛地反思了人类自身的劣性和对鸟类的伤害。提倡我们应该保护自然,尊重鸟类,学习这两只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承前启后,勤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标准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花亦眠点评:此题是对文章结尾句子的分析,以把握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理解全文的主旨。标准答案第(1)点纯属多余,鸟类可能既有不安的天性,也可能来自于人类长期的伤害,站在人类的自省角度来说,后者自然是作者表达的重心。(2)(3)两点的主要意思有所重复,完全可以概括起来;此外,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过错与劣性,学习鸟类的精神(结合文章第二大部分)以提高人类的品性,是本文两个极重要的方面,不仅仅在于亲近自然、善待生命。可见此答案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没有全面的把握。四【10年安徽卷】答案
1、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试题解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概括:
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
3、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根据文中作者的介绍,王石匠是一个普通的靠洗碑为生的农村手艺人。文中罗永才认为他“手艺很好”,下文两次石匠的劳动场景描写确实显示了他的高超手艺。通过罗永才与王石匠的对话及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为人真诚质朴,没有多余的言行,没有做作的表情。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
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 15 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试题解析】要概括景物特点,关键在于看描写什么景物对象或其哪个一侧面,其次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特别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然后再归纳。文中划线句中,那山是春时的;那春阳是暖融融的;那枯草是冒出青春的芽子的;并且那芽子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张力的。所以这些景物共同的特征是有生机,有活力,生机盎然。
景物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的心理作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等方面。文中景物对情节的作用是该景为下面罗永才心理变化提供动力,生机勃勃的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对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对人物的作用是一方面烘托了罗永才此时的颇不宁静的心理,另一方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有所启发,对罗永才后来的心理转化起关键作用。对主题方面的作用主要暗示了生命有厚味,生活有春意;人要达观的看待世事,要乐观的看待生活。
3、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试题解析】
题目可以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拟,或能概括全部情节,或能点出核心的部分情节:可以从人的角度拟,或是主要人物,或点明主次人物关系;可以从物的角度拟,常常是文中反复出现的物是标题;可以从表现的主题的角度拟,或直接就是主题,或含蓄表现主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可以以人物的情感为题;还可以综合上述信息,使用修辞取有文采的题或幽默的题。如本题根据情节取题,本文的情节包括订碑-看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索,又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可以从人物角度取题,如从王石匠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该词从说人物的角度提示情节,并暗示小说主题。可以从主题角度取题,如“洗碑之悟”,若用“碑”也有象征义,暗示碑的纪念之意,对人的警醒教育作用。
4、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痛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收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同一连串的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试题解析】
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分为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通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虽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了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五【10年浙江卷】答案
1.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答题思路: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常常是: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①“拍拍”: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③“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对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3. ①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②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③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④弟弟表现了父亲的软弱;⑤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
答题思路:从全文来看,开头第1段,叙述弟弟孩提时代的理想不能实现,后来被“浮世炎风”刮倒,从渺茫走向邪路,在整日整日的游荡中,遍尝酸甜苦辣咸,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逐渐理解了现实,逐渐理解了父亲。从这里可以解读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的第一个主观原因。文章中有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第二个主观原因,小说中也有直接议论的句子:“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文章第6段,父亲为四处碰壁的儿子买出租车,父子关系释然;文章第10段,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父亲看到弟弟的坚强,父子感情加深,父子互相理解信任。全文第3段、第7段、第9段三个承上启下的段落非常明确的叙述出父子感情的转化过程。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4. 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5. 示例:
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②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六【10年四川卷】答案
1.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布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句话位置上位于开头,结构上两个 17 关键词“喜剧”“悲剧”正好统领文章主体,情感上表达了作者的认识。故答案总结为: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背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2.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内心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从“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到最后,可分为三层,注意理解“透明的眼球”这一比喻,和“兄弟”“朋友”的含义。故答案总结为: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
3.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理解,注意词语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标题“自然”不仅指万物,还指人;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荒野”世界。故答案总结为: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
4.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关系体现在结构上的照应和认识上的深化。故答案总结为: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