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范文

时间:2019-05-15 09:1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期末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期末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范文》。

第一篇:高一期末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范文

梁山现代高中高一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2017.6.15

第一部分:课文中涉及的常识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级。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臣:秦汉以前便是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

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上面内容为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下面为相关知识拓展)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1.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贫贱之交” 2.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金兰之交” 3.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之交”; 4.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患难之交” 5.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6.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竹马之交”; 7.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布衣之交” 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忘年交”; 9.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忘形交”; 10.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君子交”

尊卑:一般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官职方面,有的朝代(或国)尊左,如春秋时的楚国(如屈原任左徒);有的朝代(或国)尚右,如春秋时的赵国(如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后位居廉颇之右)。在座席上,以左为尊。朝廷上以朝南为尊;朝廷以外的席次上,以朝东为尊。

古人乘车,把左边的座位留下给客人坐,表示尊敬,叫做虚左。《苏武传》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远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汉书》100篇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郎: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保宫:汉代囚禁大臣及其眷属的处所。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

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

(上边内容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下面内容有相关知识拓展)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 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张衡传》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三辅:汉代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太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孝廉: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

公车:汉代的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豪右: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上面内容为课本中的书下注释)

第二部分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总结

一、科举常识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约一千三百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童生试(即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1.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院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2.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â)元。

3.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

5.及第

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叫及第,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6.状元

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又称殿元、鼎元。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

7.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8.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共有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9.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二、称谓常识

1.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①称字。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②称号。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③称谥号。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④称斋名。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3)称官爵

①称官名。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②称爵名。例如: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2.谦称、敬称(1)谦称

①王侯自称。例如: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②臣子自称。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③一般人自称。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④女子自称。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2)敬称

①称君王。例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例如: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③称师长。例如:夫子哂之。(《论语》)..④称朋友、尊长。例如: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3.“号”称(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①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②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 ③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ǐn)(2)庙号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都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

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年龄称谓

(1)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例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3)齿龀·龆龀(tiáo chân)指儿童五六岁换牙时。例如: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4)总角·垂髫 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5)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6)笄(jī)年 指女子十五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7)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9)而立之年 三十岁。(10)不惑之年 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 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qí)艾 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14)古稀 七十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15)耆耋(qí diã)指高寿,老年。耆指六十岁,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16)耄(mào)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jī)颐 一百岁。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东亭》)

三、官职常识

1.官职分类(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史书、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2.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1)授官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授:授予官职。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2)升官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基础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3)降官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放:驱逐,流放。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题》)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罢:解除,免去官职。如:明年,大司空李通罢,以成行大司空事。(《后汉书·马成传》)免:免职。如: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废:废黜,放逐。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黜:贬退。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语一》)(4)调官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如: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7 第三部分 巩固练习

(一)一、基础题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生”。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中的“黜”指晋升、进用,“陟”指降职或罢免,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古代的典籍或老典故等。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

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制度。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顾问。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按照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服丧期满后才能复出做官。

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B.“赙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D.“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门生,相传受业者为弟子。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

C.《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女聊斋志异》是他专写女性主人公的作品。

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吊伐”指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

B.“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立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人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

C.《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

D.“部伍”指部曲行伍,是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部队。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老”是黄帝与老子的并称,道家以黄、老为始祖,因此也称道家为黄老。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C.《礼记》,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其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

D.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字。

B.“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王安石被称为荆国公。

C.“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后人因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1.(考点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

D.谥,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附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2.答案:C 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3.答案:A 解析:“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

4.答案:C 解析:“在官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丁忧”指遭父母之丧,古代朝廷官员的 父母亲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5.答案: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6.答案:D 解析: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7.答案:C 解析:《女聊斋志异》不是蒲松龄的作品。

8.答案:A 解析:“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指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人。9.答案:B 解析:“总角”指的是古人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10.答案:A 解析: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11.答案:C 解析: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第四部分 巩固练习

(二)判断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的正误,有错之处请在下面划横线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每小题1分)1.受禅,也叫禅让制,大多由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人意见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 2.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__________ 3.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吏部侍郎是吏部的最高长官。5.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循规蹈矩、不善变通的地方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祭酒、司业是国子监的掌管人员,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为国生。____________ 7.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8.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__________________ 10.“诏”,是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11.秦代置谏议大夫,专掌议论。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12.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13.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在官府内闭门守孝。14.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15.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官职。16.魏明帝时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17.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归罪原则。18.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19.笄是年满十六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笄礼之后女子可以梳髻。20.《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一百篇。21.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22.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23.雅歌投壶,是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____ 24.“朕”早期是古人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朕”,后来专用作皇帝的自称。25.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省城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或委派大臣主持。26.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27.释褐,脱掉褐色衣服,指辞官归隐.28.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一般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29.赠,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官爵。30.“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3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32.如果要从《史记》中查阅有关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胜的相关历史资料,应查阅该书中的“本纪”。33.中国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直到中华民国时期才统一使用公历纪年。《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此处采用的纪年方式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34.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35.《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会试。36.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其中“关”和“山”分别指雁门关和泰山。37,《王文公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范文正公文集》都是以谥号来命名的。38.《水浒传》中好汉宋江、林冲都曾受过黥刑。39.“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在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肃拜。40.五岳中“南岳”指的是恒山。41.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被称为“雅乐”。42.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43.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44.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45.古代“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又用“社稷”代表国家。46.“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47.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

48.两股着地、伸直两腿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49.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50.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51.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52.“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53,《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54.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少数民族居住地方。55.“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56.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人类牙齿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57.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58.野史,与正史相对,是私家编撰的史书。

59.赐姓,指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60.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61,践柞: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62.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3.“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64.“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65.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66.圭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67.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68.“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69.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70.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71.“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72.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73.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74.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75.“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76.“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77.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78.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79.《史记》和《汉书》《唐书》《宋史》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80.“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81.百雉指的是城墙。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82.“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8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84.“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85.“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86.股指大腿及小腿上部,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8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88.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89.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90.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91.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92.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93.“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又指宦官。

94.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95.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96.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97.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98.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99.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100.古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101.符是中国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102.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103.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104.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105.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106.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典籍中习见的“下车”“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107.兄弟为参、商,可指兄弟不合睦。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 108.倡优,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属于这类人。109.典籍,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资治通鉴》是史学典籍,《水经注》是地学典籍。

110.“宫车晏驾”,“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隐讳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窃据上位。112.“便宜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113.“黜陟”,“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官员的晋升。“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114.“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115.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116.“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117.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1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119.“末作”指工商业,与本业农业相对,贾谊《论积贮疏》中的“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已表达出重农抑商思想。

120.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121.“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122.以官受氏就是根据担任官职授予姓氏,如:司马、司徒、司空、上官、太史等。_________ 123.袖诗求见,意思是袖藏诗文请求拜见。

124.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125.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参考答案

1.√受禅(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人意见决定。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办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

2.√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又借指皇帝居处或朝廷,也可指借京城,如“城~辅三秦”。3.√九品中正制,指在州郡设立专门品评人才的“中正”一职,中正综合家世和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约存在了四百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4.ד科举取士”由礼部主管。吏部尚书是最高长官。侍郎为长官之副。5.×指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6.ד国生”应为“监生”。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一般设祭酒一人,司业二人,掌儒学训导之政。

7.×博士是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8.√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9.√古代的“学士”和现今的“学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官职,而后者是一种学位。

10.√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统一六国后,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优,美好的,出众的;诏,帝王所发的文书。

11.√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魏征即是著名的谏官,它的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

12.×并不唯一。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13.×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必须回到原籍守丧。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14.×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15.√“拜”既用于指礼节,也用于官职任命。16.×应为隋炀帝时,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

17.√又称“连坐”“从坐”,以犯罪人为中心,以不同的亲疏关系为半径,确定受刑群体。18.×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19.ד笄礼”为十五岁举行。20.×应是班固所著。

21.√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22.ד河汉”指的是“银河”,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内海的河流成为河。

23.√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投中者即获胜。

24.√《楚辞·离骚》中有“朕皇考日伯庸”的记述。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

25.×应在宫廷举行,又称御试、廷试,放榜传胪之后,则有“状元游街”之盛举。26.×应五人为伍。五伍即二十五人为一行。如:投身行伍、蹑足行伍之间

27.×解褐,指入朝做官。褐通常用大麻、兽毛织就,是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穿着的衣服。

28.√服期是三年,实际是两个周年外加第三个周年的头三个月,共二十七个月。29.√赠是授赠或封赠,是对死者而言。授给本人的叫授赠,授给父母妻子的叫封赠。30.√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如欧阳修是天圣年的进士,苏轼是嘉佑年的进士。31.×《论语》应改为《春秋》。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诗经》《尚书》《札记》《周易》《春秋》。

32.ד本纪”应为“世家”。《史记》分本纪(以帝王为中心的历代大事记)、世家(诸侯王的事迹)、列传(官僚、士大夫、名人的传记)、年表(帝王将相年表)、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制度)。陈涉世家(农民起义领袖建张楚政权)、项羽本纪(推翻秦、西楚霸王)。

33.ד天干地支纪年法”应为“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34.×晦指夏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35.ד会试”应为“乡试”。乡试被录取的叫举人,会试被录取的叫贡士。36.ד雁门关和泰山”应为“函谷关和崤山”。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渣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37.√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文、文忠、文正分别为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的谥号。

38.√墨刑又叫“黥刑”,指在罪犯面部、耳后、颈项、手臂上刺刻后涂以墨的刑罚,是最轻的刑罚。

39.×礼节最重的应是“稽首”。稽首时“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肃拜时“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

40.ד南岳”应为“衡山”。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鲁陕湘晋豫,五岳多奇峰。41.ד雅乐”应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42.√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43.√国讳,指举国臣民都必须遵循的避皇帝及其父祖名字的作法,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

44.×大夫应曰“卒”。《札记》:“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45.ד社”应指土神,“稷”应指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两神。

46.√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7.√古代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48.×两股着地、伸直两腿的坐姿叫做“箕踞”,挺直上身而跪叫做“长跪”。’箕踞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长跪是古代汉族的一种礼节,以示庄敬。

49.√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50.√使用毛笔时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这样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51.ד阳文”应改为“阴文”。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52.×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公输氏,名班,因是鲁国人,惯称“鲁班”。

53.√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54.×泛指全国各地、天下。五湖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55.√由姬姓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504姓的82%,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56.×应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牙旗”指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

57.√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或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58.√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

59.√如南北朝的元魏君主为鲜卑人,因此赐汉臣鲜卑姓氏。到唐朝时,君主通常赐给李姓给非汉族的大臣。

60.√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61.×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62.√如: 《红楼梦》中元妃之死称作元妃薨逝。

63.×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64.√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65.×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66.√“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

67.√《礼记》等书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礼》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68.√如“东幸”指皇帝亲临东方。

69.√泰水是对妻子的母亲的称呼,与泰山对应,比较书面庄重的说法。70.×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71.ד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72.√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73.√后勤以前在中国古代一直被称为辎重,后来在近代才逐渐改为后勤。74.√郊谓大祀,祀为群祀。,75.√荫指庇荫,荫及子孙。

76.×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通过“屯田”朝廷可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军屯是寓兵于农的政策。

77.√如《伶官传序》:“入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8.√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79.×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

80.ד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8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借指城墙。

82.√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如果男性代理国政,太子称监国,其他男性称摄政。83.√《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84.√“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85.√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86.×股指的就是大腿。

87.×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88.√本指居留下来看管。

89.√如“苏轼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90.√如明代的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

91.√如杜甫《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92.×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左传》:“崔子称疾不视事。” 93.√“中人”也指宦官。94.×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95.√“户”,即一户人家,在封建时代是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单位,也是封建国家税收的基本单位。96.√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97.×女子也有取字的权利,如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98.√“城”原指护城河,“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

99.√谓“北面称臣”。

100.√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101.√如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虎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102.ד五行”指的是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103.√如“压榨侵夺,剥削黔黎”。

104.√唐天宝五年,皇上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105.×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106.ד下车”指官员刚到任。

107.√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108.√“倡,乐人也。优,谐戏者也。”

109.√《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110.√如“今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宫车晏驾,少主嗣位,而君辅之”。

111.√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称“僭”,如:~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

112.√如《三国演义》:“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13.√“黜陟使”即是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提出推荐或贬黜的建议的长官。114.×应为“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115.√而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116.√官员在任满当迁、丁忧当服、受诬当贬、获罪当惩、患疾当免时,民众集体吁请留任的现象。

117.√群臣上章奏,如事涉秘密,则以皂囊(黑绸口袋)封之。118.√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 119.√如《管子》;“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其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

120.×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121.×分为官谥和私谥。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等所加的谥号,称为私谥。122.√如“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123.√袖子里有倒兜就像今天的衣服内兜,装进去会自然垂到袖口,除非自己掏,否则不会掉出。124.×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125.√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第二篇:高一语文部分文化常识

新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暑假骄傲地掌握

必修一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籍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中

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季父

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河 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竖子

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必修二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总角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离骚》

《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风骚”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结发

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罗敷

古代美女的通称。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新妇

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下九

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六合

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黄昏

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 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十二时辰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建安

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杜康

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子

对对方的尊称。衿

古式的衣领。青衿

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阡陌

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癸丑

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禊

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望

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

农历每月第一天。浮图

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阴阳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第三篇:高一第一学期文化常识总结

一、沁园春·长沙

1、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词牌名。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

1、作者,梁衡,新华社高级记者,当代散文家。

2、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因放射性现象与贝克勒尔及皮埃尔·居里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因为发现钋与镭,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3、伦琴:德国物理学家,因为发现X射线,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贝克勒尔: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放射性的发现者,1903年与居里夫人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5、宋玉:战国楚辞作家,相传为屈原的学生,代表作有《九辩》等。

6、斯佗夫人:美国女作家,慈善家,《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作者。该书在启发民众的反奴隶制情绪方面起过重大作用。

7、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原子核并由此开创了原子物理学的新领域,被尊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他还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元素的人工嬗变,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

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引自北宋苏轼《前赤壁赋》。

10、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引自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1、曹吴:曹,指曹操所代表的曹魏集团。吴,指孙权为首的孙吴集团。

三、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1、选自《守望的距离》。周国平,上海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静》等。

四、边城(节选)

1、节选自《沈从文选集》。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五、合欢树

1、史铁生(作者),北京人。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2、合欢树:植物名,又名马缨花。豆科,落叶乔木,主要产于中国中部。花和树皮有药效。

六、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1、选自《外国散文欣赏》,里柯克,加拿大作家。著有《里柯克幽默小评选》、小说《倒退的一生》等。

七、最后的长春藤叶

1、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美国小说家,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等。

2、格林威治村:美国纽约市区的一个地名,是作家,艺术家的聚集地。

3、缅因州:美国州名。

4、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州名。

5、那不勒斯:意大利西海岸港口城市,是工业中心和游览胜地。

6、拉格泰姆:美国作曲家,作品以高度不协和、无节拍的旋律线,力度变化幅度大和丰富的色彩为特色。

7、爱达荷州:美国州名。

8、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作品有雕塑《大卫》、《摩西》、《奴隶》,西斯廷教堂八百平方米《创世纪》巨型天顶画,壁画《末日审判》等。

9、萨蒂尔:法国作曲家,其简朴而不落俗套、常常是妙趣横生的风格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特别是对法国的音乐有着重要的影响。

10、三大小说之王:莫泊桑(法国)、契科夫(俄国)、欧亨利(美国)

八、邂逅霍金

1、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家,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引力学的研究。

2、《时间简史》:霍金所著科普著作,1988年初版,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言的科学探索成果。

3、洛阳纸贵:西晋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轰动一时,豪贵竞相传抄,使得洛阳纸价上涨。后比喻有价值的著作风行一时。

九、一碗阳春面

1、选自《电视·电影·文化》,粟良平,日本作家,原名伊藤贡,主要从事童话创作和演讲活动。

十、再别康桥

1、选自《徐志摩诗全编》。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等。康桥今通译剑桥,英国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十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选自《艾青全集》。艾青,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向太阳》、《旷野》、《北方》、《归来的歌》等。

十二、双桅船

1、选自《双桅船》。舒婷,福建人。当代诗人。原名龚佩瑜,出版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十三、地球,我的母亲

1、选自《郭沫若选集》。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现代作家,历史学家。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唐棣之花》、《虎符》等。

2、普罗美修士:现译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半神半人之神,他曾把天上的火种偷给人间,因而触怒天帝,被缚在高加索山上,每天受着鹫鸟啄五脏的苦行。

3、伊尹:商初的大臣,传说他生于空桑。空桑,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南。

4、太阴:指月亮

十四、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1、选自《文学评论》。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范式,亦称“规范”,“范型”,美国哲学家库恩用语,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用来解释科学革命。

2、十四行:音译“商籁体”。最早泛指流行于中世纪民间的用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兴起于意大利,后传入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它有固定的格式,用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构成,但在流传过程中也有变化。

3、柔巴桑:源出“阿拉伯文”,意为“四的组合”,亦可译为四行诗。一般一、二、四行押韵,近似汉族诗歌中的绝句。

4、俳句:日本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又称“俳谐”。“俳谐”一词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

5、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散漫团体,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流派,而是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等多种领域的一个派别。作为文学流派的新月派,主要成就是诗歌,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新月诗派”。

6、七月诗派:我国抗战时期形成的以诗歌和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赢文艺期刊《七月》而得名。

二十、香菱学诗

1、选自《红楼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名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清代著名小说家。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古代学做格律诗的入门歌诀,意思是诗句的第一、三、五个字可以不讲究平仄,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必须严守格律。

3、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陆游《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中的句子。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

4、王摩诘: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5、老杜:唐代诗人杜甫。

6、李青莲: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

7、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六人均为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东晋大诗人。应玚,字德琏,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谢,谢灵运,南朝宋诗人。阮,阮籍,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庾,庾信,北朝周诗人。鲍,鲍照,南朝宋诗人。

8、王右丞:王维,他做过尚书右丞,故称。

9、杜律:杜甫的律诗。

10、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刑桂州》中的句子。

11、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句子。

12、三味:佛经中梵语词汇的音译,译意是“定”、“正受”,即去除杂念,心神专一。后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妙的道理。

13、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中的句子。

14、十四寒:指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部以“寒”字开头的韵目。

15、十五删:指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部以“删”字开头的韵目。

16、一夜砧敲千里白:这句化用了李白《子夜吴歌》中的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二十一、群英会蒋干中计

1、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人。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群英会,英雄豪杰的聚会。

2、甘宁:及下文的韩当、蒋钦,都是东吴将领。

3、蔡瑁、张允:原均为荆州刺史刘表的部下,后投降曹操。

4、吴侯:指东吴的孙权。

5、幕宾:此指军中的参谋顾问人员。

6、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善于辨别乐音。偏裨称人副职的将官。

7、太史慈:东吴的将领。

8、苏秦、张仪、陆贾、郦生:苏秦、张仪,战国时有名的辩士,以合纵连横之术游说诸侯。陆贾,楚人,汉初陈随高祖定天下,常出使诸侯做说客。郦生,就是郦食其,秦汉之际多次替刘备谋划。后说齐王田广归汉。

9、毛玠、于禁:两人均为曹操部下将领。

二十二、领教头风雪山神庙

1、节选自《水浒》。领教头,林冲。林冲原是北宋京城的八十万禁军(保卫京城的军队)枪棒教头(教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二十三、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1、吴组缃,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菉竹山房》、《鸭嘴崂》、《一千八百担》等

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另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使。全书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止于秦末谴责小说,给中国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3、《穆天子传》晋代从战国时魏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之一,作者不详。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文辞质朴,较有小说意味。

4、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叫做“起居注”。起居,古代专指皇帝的言行举止。

5、《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18篇,作者不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有不少远古的神话故事。

6、《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萧统为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即为而卒,谥号昭明。后人习称《文选》为《昭明文选》。

7、《三国志平话》讲史话本。分上、中、下三卷,起于司马仲相阴间断狱,终于诸葛亮病亡,具有《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研究《三国演义》形成和演变的重要资料。

8、刘知几: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人。所著《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失学评论的专书,对历代史书及其体例的评论尤详。

第四篇:期末专项练习一(病句)

期末专项练习一(病句修改篇1)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7)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8)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9)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期末专项练习一(病句修改3)

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第五篇:文化常识整理小练习

1、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3、“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4、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5、“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另: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

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

7、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 B、100元 C、200元

8、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 B、戍 C、戌

9、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10、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 B、中午 C、傍晚

11、“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13、“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1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 B、圆明园

14、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东京

15、“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16、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17、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1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A、鹤 B、鹅 C、鸡 D、鱼

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干 B、戈5 20、《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 B、崇尚 C、官名

2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D、周武王和周文王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C、汉高祖和汉武帝

22、、“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天文、地理、文学

C、孔子、孟子、老子

23、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24、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 B、锣

25、“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A、酒窝 B、眼睛 C、嘴角 D、腮帮

26、“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 B、二十岁

27、、“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 B、书法

28、“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29、“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30、《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 B、《石头记》

31、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 B、令正

3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33、“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 B、医学界

34、“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A、下棋 B、战场 C、戏台

35、、《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36、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37、“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班固的《两都赋》 D、张衡的《二京赋》

38、“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A、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39、《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40、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A、土地之神 B、五谷之神

41、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4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它们分别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B)的物体的统称。

A、长短、轻重、容积B、长短、容积、轻重C、容积、轻重、长短

43、《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A、名 B、字 C、号

45、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46、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期颐 B、耄耋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48、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49、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50、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51、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52、“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53、“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5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 B、尺

5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

56、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57、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A、玄 B、皂 C、青 D、苍

5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59、“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6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6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62、宣纸得名于它的:(C)

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63、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64、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65、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A、菊; B、梅; C、竹。

66、、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A、天、地; B、南、北; C、阴、阳; D、文、武。

67、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68、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69、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70、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7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5.B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7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25.(3分)【参考答案】C【解析】“致仕”指辞官或退休。7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答案: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7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50.B(A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C项“冠礼”为20岁,“笄礼”为15岁。D项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jiā jī]。

下载高一期末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期末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篇

    文学常识篇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 《芦花荡》是著名作家的“白洋淀纪事之二”,“白洋淀纪事之一”是 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

    常识练习

    一、填充题:(每空一分,共计25分)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具有政治联盟 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

    2012-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 一、 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liáo)青荇(xìnɡ)彳亍(chù)百舸争流(kě) B.撰(zhuàn)写干(gàn)练喋血 (dié)叱咤......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文学常识

    郭沫若 (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县,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

    高一成语专项练习语文试卷

    高一成语专项复习题(教师版) 1、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C A、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初中毕业的我已经度过了15个峥嵘岁月,跨入高中大门。 B、他的这篇文章,可谓是美轮美奂。......

    高一英语单句改错专项练习

    高一英语单句改错分类练习(一) 1. Germany is an European country. 2. It is so beautiful place that you must visit it. 3. What a terrible weather we have been havin......

    2019届高考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2019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