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桃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
《分桃子》说课稿 浮梁一小 鲍媛
一、说教材(出示课件1)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分桃子》。《分桃子》这节课出自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课时是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所以,学生对除法意义及平均分意义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好奇、好新、好动的特点.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时,通过开展大量“分一分”的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打下认知基础.二、说教学目标(出示课件2)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出示课件3)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中。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四、说教法、学法(出示课件4)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发生于主体,也不发生于客体,而发生于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活动中。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老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 圆片 小棒和气球
五、说教学思路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我采用了故事激趣引入的方法。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引入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在们,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今天,老师就帮你们请来了一位。你们瞧,它是谁?(小兔)小兔今天看起来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今天小兔要过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都有谁来?(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兔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桃子、小鱼、骨头。可是小兔遇到一点困难,这么多食物该怎样分呢?同学们,请你们帮它分分实物吧。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创设有效的情境,注重操作的层次性。整个新授都是在一个故事中进行。三个动手操作的活动,不露痕迹地串成一个美妙的故事。在具体展开新课的时候,我将按照以下的三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一:八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
1、我让学生帮两只猴子分8个桃子。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小组合作交流,能说出多种方法,其中有随意分,也有平均分。也就是两只猴子分别得到1个和7个、2个和6个、3个和5个、4个和4个。只要学生能说出来,这些方法都可以。进而我又引导学生,可是两只淘气的猴子都想多吃一点,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学生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每只猴子吃4个,因为这样分2只猴子同样多。
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这样不仅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下面揭示平均分的意义起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二: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
通过分桃,小朋友们分给了两只小猴一样多的桃子。现在,小兔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根据题目要求,必须将小鱼平均分给四只小猫,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知道四只小猫要分得同样多。讨论交流后,学生说出分的过程。分完12条鱼后,我抓信时机,将分桃子和分小鱼进行对比,让学生体验到平均分和随意分的区别,从而感觉平均分的特点,通过对比法教学得出平均分的含义是:把一些东西,分成每份同样多或一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再让学生用平均分去说一说分鱼的过程。
活动三: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
小朋友们,小狗看到小猴和小猫吃的那么香,小狗它也着急了,于是叫了起来,小兔急忙拿出18根骨头来招待它们,要平均分给三只小狗。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通过平均分鱼、平均分桃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完成后我让他们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
设计以上三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挖掘教材资源
练习的第四题,是一个气球的情境,我选出本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4个小朋友,拿出9个彩色的气球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体会有剩余的平均分,这时用气球作为分的原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有半个,所 也能比较有效地突破平均分也有剩余这一难点,如果用其他的材料比较难以讲解。这里,我用实物和真人进行分,这样学生有了以上基础,能很快分出每个小朋友得2个气球,我立即问学生:还有1个气球给谁呢?为什么不能给?让学生知道,这剩下的一个分给任何一个人就不是平均分了。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有剩余的平均分,还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教材上有的资源,我也充分利用,让实物分完后再到书上用连线的方式进行强化,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设计以上环节的意图是:《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我让学生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四)、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了形象直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把平均分,一样多,同样多提出来。得出结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一样多的方法就叫平均分。张贴分桃子的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明了,进一步体现平均分的含义。这样的设计仅美观、简洁,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本文的知识重点一目了然。
分一分
第二篇: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桃子。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预设效果评价等六方面进行陈述。
一、先教材
分桃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学习除法意义的概念起始课。对于除法意义的教学,北师大教材进行了独特的处理,如通过分桃子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从“随意分”到“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并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质分配的“公平性”和“平均分”的必要性。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意义奠定了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按照以下三个维度确定的: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随意分”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力目标: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分一分的教学,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难点为:感知“平均分”还可能有剩余的情况。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习近平均分之前,不了解平均分的概念,但不等于对平均分的认识是一张白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除法已有了一定的接触。如:让2个小朋友自己去分4个苹果,往往在公平的基础上会每人分2个。这就是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一认知规律组织预设本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教法上,我紧扣生活实例,优化结合采用合作交流法,探究发现法、快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学法上尽可能突出4点:
1、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提出。
2、问题解决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
3、知识结论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
4、学业让学生全员参与评价。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快乐情境,激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新课伊始,我出示4只蓝衣服小猴和2只绿衣服小猴一起拔河图,创设“你认为这场拔河比赛公平吗? 要想做到公平,怎样分?”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初步感受平均分的公平性。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每组3只小猴,每组小猴一样多,比赛才公平。这样的导入引发了学生的冲突思考,抓住了学生知识的临近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出示桃子图片,并贴在黑板上)(并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探知识起源,悟“平均分”公平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平均分的必要性和公正性,我先让学生解决“8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桃子呢?”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再全班交流展示8个桃子随意分给2只小猴的不同分法,(屏幕出示7种不同分法)让学生感受随意分法的多样化。再提出现实的公平问题:怎么分2只小猴都会满意?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学生通过交流逐步感悟到:只有每只小猴分得一样多,也就是8个桃子每只小猴分4个,这种公平的分法 2只小猴才会都满意。(板书:
师4个一份圈出桃子)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经历了数学思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梳知识结构,说“平均分”意义。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清晰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自主交流得出两只小猴平分8个桃子,会让小猴都满意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的一样多的这种公平的分法就是平均分。(板书:一样多、平均分)
上述过程体现了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开而弗达”。
(四)构数学模型,显方法多元
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能仅仅是“教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反复斟酌,我大胆进行教材处理,删除小狗分骨头的教学内容,将给小猫分鱼改变分鱼的数量,由小数到大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12条鱼分给4只小猫,要每只小猫分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吃几条?该怎么分呢?学生用小棒代替鱼在小组活动分分看。然后小组汇报并展示不同分法。并注重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分享合作成果。
分法有:(1)一条一条分。
(2)先每只小猫分2条,还有剩余,每只小猫再分1条,每只小猫分3条。
(3)3条3条分,每只小猫分3条。
假如是20条鱼怎么分?30条呢?60条呢?让学生感知先分大数,再将剩余的依次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和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生发展性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用数学知识,解生活问题。
1、这儿有几双筷子?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平均分.2、平均每盒放几枝铅笔呢?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3、20个圆环可以拼成多少个五环图呢?设计意图是按每份指定个数进行平均分。同时我结合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4、说一说,找一找,用平均分提一个数学问题。这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整个练习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目标只有一个: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展示了平均分的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使之成为一个浓缩的教案。
六、说教学预设效果评价。
整堂课,我注重让学生经历并感受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再加上课堂生成的灵活变通。我想,这节课的教学预设效果一定是成功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构想,如有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4
一样多平均分
第三篇:分桃子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桃子》,出自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4、55 页内容。就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想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与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五、说板书设计;
六、说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教材首先创设了《猴子分桃》的故事情景。第一次2只猴子分48个桃子。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意义。第二次是3只猴子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学习本内容前,三年级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初步具备利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的难点 竖式来计算除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基于学生有了一定的除法口算的相关基础上,在教法上导入时利用情境导入,在探索时,借助口算方法,认识算理,形成初步印象,进而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采用引探教学法,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学法。为了达到知识探索的要求,我在算法的掌握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算理认识上采用合作交流,强化理解。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与确立的学习方式,其教学程序我按以下几个环节 进行:
(一)情境导入
(二)问题驱动、探索算法;
(三)情境延伸、再探算法;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五)作业设计。
下面我就各个环节的设计作具体说明: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引出了问题,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问题驱动、初探算法
2只猴子怎么分48个桃子?”问题引出以后,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接着安排了借助直观的图片探讨“48÷2”的算法。在这一环节的探讨中,主要完成对(列竖式计算)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学的基本要求,即便向全体学生。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是学生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心理驱动。对于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在巡视中注意发现,并及时地予以指导。
(三)情境延伸、再探算法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习例2,计算“48÷3”。在环节过渡上采用情境延伸,将例1中的“2个猴子分桃”改为“3个猴子分桃”。这样既延伸了情节,又暗示了探讨方法的延续性。小组合作、探讨算法。因为这是一个认识的升华,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但这里不同于上一环节中对算法的认识,要突出引导学生对十位上商1后余1的认识,即十位上余1表示1个10,再与个位上的8合起来被3除。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个练习是每次一次都能整除的,第二个是要用试除的方法才能解答的,这样 两个典型的计算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我又试着出了两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检测一下学生对知识的延生能力。
(六)作业设计
本着巩固本节重点,以及作业量适中的原则来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结合本课的特点,从直观性与条理性考虑,既突出重点,又力求简约。
五、设计理念。
为了体现新的课改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力求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
1、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调,在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心理需求,在问题的探索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2、以促进学法的掌握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3、以力求数学体现“数学味”作为本节课的特色。
第四篇: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说课稿
刘家河小学
艾娟
一、我看教材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的“分桃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 2-5的乘法口诀求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北师大版教材采用小步子、递进式的编排方式,安排了4个分一分的活动,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平均分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
二、了解学生
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本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
三、选择教法
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故事情境导入法,具体操作法,课件辅助法,开放式合作教学法。
四、掌握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模拟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活动。
五、简设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演示课件“桃子谜语”】 同学们,喜欢猜谜么? 得出谜底(板书)。
你们瞧,小猴妈妈遇到了一棵大桃树,多美的桃子啊!然后他就摘了一些,并把这些桃子带到了我们的数学课上,请看书32页,你们发现了什么,谁看懂了图?汇报数学信息。
2、揭示课题:齐读问题。
【这里巧妙地将情境图呈现给学生。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唤起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主动发现数学信息,同时引出分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新知识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请你们帮他们分一分.用手中的8个学具代替桃子.(三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教师要巡视,掌握分的结果。
2、现在,小动物们觉得大家很公平,于是小猫们也来请大家帮忙。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可用磁铁板演。
3、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我们该来给它分食物了.
4、小猴,小猫,小狗都很高兴,他们说他们都是平均分的。你来说说,什么叫做平均分?
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齐读板书。
【这些操作以动促思,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助于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看看同学们对平均分掌握的怎么样。有口答判断,重点解决书上的1-5题
【循序渐进,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由浅入深的加以练习,体会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四)做游戏,我说你分.
1、找6个同学,老师来说平均分几组,或几人一小组学生实际动一动。或多找学生体验有余数除法。
【这一环节设计重点是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结合教材第4题,找真人和实物进行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了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2、智慧老爷爷、小淘气和机灵狗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不过他们要同学闯过其中的一关,请看题目:课件。
春天到了,同学们出去春游,有25人要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请用小圆片摆一摆.
【此题思维具有跳跃性,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变式理解。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是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很好锻炼,技能得到提升,知识得到归纳。】
(五)总结.
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的课件设计非常简单,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课件越多,越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大家都知道一节课的导入,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以及关键题型才是一节课的灵魂,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加以辅助,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一定效果。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教学的难点、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的设计理念是“愉悦、开放、主动、发展”,以“分桃子”这一富有童话色彩的教学情境,以成功教育的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放时空,开放思维,着眼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刘家河小学
艾娟
《分桃子》说课稿
第五篇:分桃子反思
《分苹果》教学反思
万安小学
高富莲
通过上《分苹果》这一节公开课,老师们都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让我在教学认识以及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对分苹果这一节课的一些反思。
一、课堂的调控
在上这节课过程中,共讲了四次。在每次试讲中都有不少关于调控不到位,或者是不得法的问题存在。如:在课堂上,会出现小朋友积极性不高,没有好的激励语言或者是还没有特别在意这个问题,只关注是否在流程上问题;学生提出一个教学以外的问题,就觉得太突然不能很好的处理甚至是不加理睬,直接到下一个环节或者是回答的提出的问题,忽略了其他孩子,变成了两个人得对话,其他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其次便是对于很混乱的课堂不能加以调控,导致很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孩子的回答没有正确的引导,错还是对、好还是坏,评价没有方向,对孩子的表扬鼓励很少。通过这次的上课,有了不少的新认识:
1、在平时多积累鼓励的语言,而且在评价学生是要评价准确,这样不但肯定了孩子的思考,同时也给其他孩子指引了思考的方向。
2、对孩子突然提出设想之外的问题,要分情况来考虑,如果是有价值的要准确引导,没有价值的尽量用少时间来解决。
3、对孩子的回答,不但孩子要认真听,老师也要听,这样才能有效的来控制课堂的发展。
4、对于孩子上课的表现,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用很多方法、时间来养成这样上课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可以上课少上点内容,把习惯养好,采用加分、得奖品等来吸引孩子上课的积极性。还有常用的喊口令,以及个别表扬、间接地提醒或者间接地批评,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不至于以后说太多让孩子厌烦、不管用,又有效的控制了课堂。
二、教案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面,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原来的观念中教学设计都是差别不大的,没有正真体会到不同学生学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是那样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的新的认识:
1、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单一的考虑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绝对不能上好一节课,课堂表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学到知识的程度怎样的?预设好学生可能会有哪样的表现非常重要,并要设想好如何应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2、教学设计的难易程度,不同的班级思考方式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知识的沉淀上也不相同,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修改,选择性的借鉴。
3、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针对低段的孩子,尽量讲细致。在处理知识点,多让孩子起来说说,有些时候孩子之间的语言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语言理解运用更贴近他们。把课堂放手让孩子做,在教学设计多加入这样的环节。
4、在教学语言上,老师的引导语言,对于孩子在理解思考的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不如:这次在上课过程中,关于桃子的分法:“你的分法是怎样的?”和“你是怎么一下就分出来的?”前面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回答起来就会吃力一些,后面的就要轻松一些。
三、对于上课目标没有达到进行的一些补救
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班级对教学设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就针对二(3)班和二(4)班来具体说说。
1、二(3)班出现的情况及补救方法
在二(3)班完成第一课时,大部分的孩子都还没有进入课堂角色,对本节课“平均分”的意思不清楚,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时间太少了,对平均分方法上没有对其进行有条理的总结,最重要的是班上的纪律成了一个大问题。对以上的问题,第二课时在教学设计上做了这样的弥补。在班上做了一些奖惩制度: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有进步的,上课搞小动作的,走神的,都以加分减分来体现,并且在每个星期都会有总结。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让孩子静下心来,再上课。这样上课的纪律就好很多了,慢慢培养孩子养成上课认真的好习惯。在教学内容中再一次把平均分提出来,让孩子来多说说意思,并说说方法。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以改错的形式让孩子来当小老师,加以纠正。在进行这些活动后,请孩子起来再说说平均分的意义,孩子对平均分的方法进行一些总结,老师黑板上结合图再一次的进行补充总结。在做书上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并多请孩子起来说说他所得结果的理由,把平均分的词语多出现在题目中。在教学中,多进行一些组织教学,孩子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2、二(4)班出现的情况及补救方法
在二(4)班完成第一课时时,孩子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样对平均分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同时对平均分的方法,如:小棒、画图、圈一圈、连线等方法。在后续的教学中,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说平均分的意思,又再一次的把“平均分”用在句子里说一说,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以及如何来表达把某数量的物体平均分。在平均分的方法进行弥补时,选择以分桃子来入手,请学生起来回答再现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把分发提前,不再是小猫吃鱼来突破,这样一个环节好,后面的就顺利多了。在学生活动中,吸取老师说的方法,这样让大部分的孩子有了思考的空间,不再是几个孩子参与进来。
3、再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又会怎样? 在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地方最不同,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把猴子分桃子着一个环节,学生用了小棒摆、认识了平均分,并且把平均分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小猫钓鱼和分骨头是对平均分意思的理解,同时对平均分方法的巩固和补充。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中则只是出示猴子分桃子,认识平均分,用小棒摆一摆,没有对平均分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把平均分的方法放到小猫分鱼来体现。两堂课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再上一次教学设计打算这样设计: 1)情景引入
学生分糖果一个孩子分到1个糖果,另一个孩子分到7个糖果;或者一个孩子分到3个糖果,另一个孩子分到5个糖果,这样分好吗?你觉得怎样分更好?让孩子来体会不公平引出平均分,这样孩子参与进来了,兴趣更浓厚。
2)
教学过程
A.再出示主题图猴子分桃子,用小棒分一分,再次体会一样多。提醒孩子收起小棒,引导学生探究平均分的分发,让孩子用小棒感知是怎样分出来的。请孩子上来展示分的其中一种分法,再请其他孩子说说不同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分、两个两个的分、三个三个的分、四个四个的分)。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这样让孩子从实物表象提升到感知。在这部分增加孩子多说一些像这样的句子: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如果在猴子分桃子便能把平均分的方法全面更好,如果没有说的完再在小猫分鱼逐步补充。
B.在小猫分鱼这一题中,着重引导孩子连线、圈一圈的方法。同时把平均分的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在前几次课中都有所忽略,导致孩子对到底有多少种方法比较模糊,这样一个简单的梳理孩子思路会清晰不少。在对小猫分鱼的这一题目中,对总数找出完整的数学信息没有单独提出,就导致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不知道到底应该拿出多少小棒来分,不知道分多少东西,应在这个环节强调找出完整的数学信息。让孩子读题方面还应加强,这样不但可以养成孩子读题的习惯,也是理解题意的一个途径。
C.在小狗分骨头这一环节,增加让孩子估算的环节,估算一下骨头的根数、估算一下每只小狗可能分到几根骨头,让孩子有一定的数感意识。
D.练习题的处理还是准备完成两道题,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在在做一做分铅笔。
以上是对教学设计的一些修改及补充的地方。
通过上这次的公开课,收获很多。无论是对课堂的调控、教学设计以及教学不足之处的弥补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在对课堂的调控里面真的有太多学问、技巧、方法在里面。在面对不同学生,上课遇到的不同问题,可能是一个老师不能完全预设的。那就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再运用与我们的课堂。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有坚实的基本功,及一定的教学素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要勤奋、多学、多思坚持不懈,自己有了智慧才能传递智慧给孩子。
罗丽萍:
反思得非常深刻,相信通过本次课例,对怎样上一节好课会有很深的认识。可以再思考两点:第一:二(3)班的第二课时,怎么设计,二(4)班的怎么设计,毕竟这两个班在第一课时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第二:如果还有机会再上第一课时,哪些环节还可以取舍,调整,为什么?
11月25号
前段时间去听了一节罗老师的课,关于对孩子上课加分的操作,在我们班上觉得加分就是很随意的加分,没有定一个很具体的方案下来,导致加分比较混乱。以前都是答对了才加分,而忽略了听得好的孩子,或者是做的很好的孩子,或者有时是虽然说错了但还是很好的孩子,在想法想没有得到肯定,这样孩子就不愿意去想,也不敢去说了。所以加分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分,都肯定孩子的各方面来加分。这样的效果会好些。
12月6号
今天去听了锦江小学和我一样大的老师上课,讲的是关于乘除法的计算,算是一节复习巩固的课。感觉也没有多出彩,不知道是我不太会理解还是确实如此。讲了之后就是让学生说了很多为什么这样写,算式的意思。学生说了一点,她就接到说了,仿佛我也有同样的毛病。不过还是有很多很可取的地方,讲解的很细致。但动作语言不太喜欢。反正自己在这方面要多注意,教态。12月7日
今天是我在万安的第二次全校公开课,今天上下来都说的还可以,但我没有啥感觉,因为以前就是觉得课堂要热闹就是一节比较好的课,但是今天没有也比较好,我还是没有弄明白。明天看看视频就知道了。今天学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过来思考,知识。比如:一分钟我们可以写15个字,反过来我们写15个字,就是一分钟。教材上给的东西很少,要不断的充实才可以让学生弄明白。注意做事情前的交代,让孩子弄明白了在进行活动。对孩子的回答上,首先要想好一个最佳答案,当孩子回答是,要考虑离我们的最佳答案还有好远,不远了,又要如何引导,孩子可以有明确的方向,理我们的最佳答案近些。然后是,在做听音乐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孩子去选择方法,都知道方法的情况下,在来估计,这样会比较好。我还是没有多明白,今天就上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