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9:2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查团队: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所属学部:

“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

2013年2月

河北省部分城乡

城乡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工学三部

关于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调查

前言:

经过七天的工作,我们团队的队员收集了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沧州市、承德市、邯郸市、唐山市、邢台市这七个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这七个市包括经济发达的省会,还包括南北相距千里天各一方的城市,也有经历地震后重建的城市。掌握了这七个市的资料,就掌握了河北省的情况。那基础设施是什么呢?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大家都很清楚基础设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与改善基础设施是关系人民福祉的大事,所以我团队对我省城乡进行了调查,虽然我们眼光有限但还是希望我们团队的调研结果可以帮助大家。

一、纵观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

总的来讲,河北省计划丰满。近年来,河北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2010年,河北省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达1000多亿元。2011年河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060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139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创新高,投资额超过800亿元。2012年1-6月份,河北省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1%。其中,邯郸完成投资108亿元,沧州完成38亿元,两市占全省完成总量的35.6%。河北省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末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500公里,实现所有设区市通高铁。河北省在“十二五”期间的铁路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疏港铁路为重点,完善铁路网络布局,预计“十二五”末通车里程达到8000公里。河北省还将加快公路建设,“十二五”末高速公路达到6762公里。除此之外,河北省将改造扩建石家庄机场,打造成区域型枢纽机场、北京主要分流机场和备降机场,加快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新机场建设和邯郸机场改扩建,谋划建设沧州、邢台机场。在港口建设方面,河北省将完善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功能。届时河北省将形成海陆空运衔接配套、方便快捷、立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二、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明确目标

石家庄市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已然健全,但在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方面仍有不妥之处。目前石家庄市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每个小区都是社区医疗点,也会定期去社区做一些疾病知识的宣传,但其仍存在着重医轻访、以医养药等问题,卫生资源设施配置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些问题大大阻碍了石家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此应积极应对,不应回避。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石家庄市非常年轻,是一座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焕发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造出优秀业绩,已经成为经济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人民生活富有、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国北方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但是石家庄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比不上市区,这是需要我们几代人为之努力的事情,要少数地区富起来,来带动部分地区,所以石家庄市的着重点是农村。

保定市为加快城镇建设上水平步伐,将建设四大功能新区,即北部新区,东湖片区,高铁片区,西湖片区,同时加快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市重点建设工程,东湖新城、西湖新城、高铁片区、北部新城和一批高标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将各自集中展现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魅力,使城市建设的过程成为提升产业档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东湖新城将建设集文化、生态、宜居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其标志性建筑是关汉卿大剧院、博物馆,兼有历史文化、电影放映等多种功能区,能够满足各种大型演出和会议需要,为市民提供层次多样的文化服务。西湖新城以绿色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体育产业为发展核心,打造集体育、生态、宜居为一体的市级体育中心和西部新区,从而带动周边商业、住宅、办公、娱乐休闲产业协调联动发展。以京石客运专线为龙头的高铁片区,作为高铁的枢纽港,连通着保津线、京沪线、京九线,连接着京石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津秦客运专线。京石客运专线建成后,北京至保定只需30分钟,大大方便了人民出行。科技低碳的北部新城,将启动电谷新区建设,完成漕河两岸电谷新区核心商务区的城市设计。同时,高标准推进小游园、小停车场、小超市、小餐馆等各种惠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市级商业中心、市区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一批特色步行商业街区和便民市场等。

沧州市的基础设施非常全面,交通四通八达,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中国特大跨世纪工程――黄骅大港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成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杂货、化工、客运、集装箱为一体的中国北方综合性枢纽大港。沧州通讯设施完善全市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49万门,与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100个国家及港澳170多个运营商实现了自动联网漫游。沧州市区南部建有蓄水量1亿多立方米的大浪淀水库。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纵贯沧州南北的大运河将作为重要的输水通道,可为沧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沧州电网现有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8座。黄骅电厂的并网发电,为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电力。

邯郸市积极发扬相对优势,建设古文化艺术项目。市文化艺术中心是我市迄今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虽然近几年我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综合来看还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大剧院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文化艺术中心是体现邯郸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品位的地标性建筑。在交通方面主城区东环、南环、西环、北环四座新建立交桥,均为三层全互通式结构,目前各桥主干道已经通车,绿化亮化工程正在施工中。四座立交桥的建设,是邯郸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增强城市承载力、竞争力的重点工程。要加强对四座立交桥的管理维护,高标准做好绿化亮化和防尘降噪工作,为全市人民出行营造更加便捷优美的交通环境。

唐山市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围绕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园区基地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继续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分类指导,重点抓好整体新建和规划保留村的改造提升。通过加大财政奖补力度,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共建,全力推进基础薄弱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环境优美乡村,是今年唐山市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深化“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危房、清庭院)成果,大力开展“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和“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工作,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完善“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分级处理模式,积极探索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及污水的综合处理利用模式。

邢台市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服务的必备条件,直接关系群众就医问题。各县市区强化财政保障措施,切实兑现向国家申报项目时所做出的配套资金承诺。我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从无到有,目前供热面积达到1850万平方米,已覆盖整个桥西区和桥东部分区域。市区建汽车加气站7座。随着市政新建工程和燃煤锅炉及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改清洁能源工作的开展,目前供气供热力度尚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供热计量设施尤显不足。此外,现有的车用加气站也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双燃料汽车的加气需求。

曾经的承德市,铁路、公路屈指可数,而现在放眼承德,城乡公路不断延伸,铁路建设快速推进,民用机场实验建设,一幅壮美的公路、铁路、民航互为支撑、从地面到空中的立体交通图正徐徐展开。5年来,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9年9月28日,京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北京到承德的行车时间缩短到2小时;2010年11月8日,承唐、承朝高速通车,形成了东北至华北的第二大通道,密切了两地区之间的联系;承秦、承赤、承围高速也都相继开工建设;5年来,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550公里,为我市高速路网实现“一环九射”的格局打下了基础。城乡公路与铁路建设快速发展。5年来,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8716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占国省干线承德段比重由51%提高到71%;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达到97%。张双铁路投入运营,虎多、遵小、张唐铁路加快推进,新建铁路通车和在建里程498公里。城乡电网全面改造升级。5年里,建成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9座,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210万千瓦,年发电量55.7亿千瓦时,分别是“十五”末的5.2倍和2.1倍。市区新建35千伏线路65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679.08公里,敷设电缆线路181.15公里,新建及改造0.4千伏线路288.2公里,新建开闭站25座,新装及改造变压器448台,新建配网自动化主站1座。通过建设和改造,城市配网绝缘化率比“十五”末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到56.57%;电缆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18.42%。机场、水利、供热建设出现新突破。承德民用机场试验段开工建设。供热管网改造基本完工,截止“十一五”末,我市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总投资17.3亿元,设计库容1.38亿立方米的双峰寺水库以及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都完成了前期工作。同时,以打造山水园林城镇和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为目标,加大了以橡胶坝为主体的城镇水环境工程建设力度。累计建成橡胶坝76座,形成水面1092万平方米,有力地改善了城镇面貌和人居条件,城镇防洪标准大大提高。武烈河、滦河、二仙居旱河市区段现已建成橡胶坝36座,形成景观水面739万平方米,增加滨河景观绿地3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橡胶坝群。

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慢

虽然各个城市相对以前大有变化,那是国家领导认真执行才有的作为。但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乡村的基础设施发展程度出现了严重分离现象。城市发展过快,而乡村发展过慢基础设施类别太少。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使城乡差距减小才可以构建和谐社会。而且各类设施之间、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大多行政管理体制、投入和运营机制有待完善,经常重设施、轻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且有些乡村设施就是为了充样子,完全达不到使用的规范与标准。一些体育设施简陋且稀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太少。在承德市的陈栅子乡路面都还是土路,从未修缮过那条通往村外的路面。

四、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中小学现代化水平高于农村,农村学校的实验室、微机室等部(室)建设不如城市,而且有些农村学校都已经取消。另一方面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资源普遍向城市集中,农村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普遍比不上城市。农村学前教育不规范,收费相对较高,儿童入园不方便,接送距离较远。

五、城乡获取信息能力不足

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低,因为费用相对较高,有的农户家庭不愿承担该项费用,而选用了接收器等其他设备,而且国家禁止使用此项设备,大多村民都是偷偷的使用。农村拥有电脑太少,宽带入户率低。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能力不足,习惯于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还有基础设施的保养与维护问题,很多地方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好像就和建设方一点关系都没有是的,笼络民心是天长地久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行动。

六、结论与建议

这次调研让我们团队更加了解了河北省的基础设施状况,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当代人民生活现状,从基础设施的建设看该地区的发展,看这个地区的未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关乎人民幸福的大计,在这个时代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了,国家完善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关乎百姓,就是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相关部门也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使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着,才可以构建和谐社会。

注: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人民网微博数据

团队微博名称:朝阳行动组 发布微博总数:56条 微博粉丝数:170人 主题实践微博数:52条 主题实践微博日志数:12条 主题实践微博图片数:30幅 在学院网站发布的新闻数:1篇

第二篇:购买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情况报告

**镇距**县城12公里,全镇56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人口2.5万。域内瓜、果、梨、桃等资源丰富,采摘园、桃花节,观音禅寺、地热温泉等旅游资源,**产业功能区,聚集了一批企业,廊沧高速过境并设立出口,吸引来大批人员,人员大量流动与消费给沿线的各村带来巨大的社会管理和环

境卫生管理压力。如何在我镇当前社会状况下,政府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卫生,确保居民生活环境,是当下我镇政府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镇基本情况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居住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公共环境总是给我们脏、乱、差的印象,垃圾乱倒、污水乱排、道路泥泞、河水水质恶化等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不是那么明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二、经验做法

(一)广泛宣传

全镇每户发放《环卫整治手册》,告之垃圾处理方式,每季度开展环卫“十佳十差”评比,营造浓厚氛围;出动宣传车,送发公开信,确保了环卫整治家喻户晓。发放连心卡片,建立沟通渠道。机关干部下村走访时,将印有自己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的“连心卡”发放到每一户村民手中,村民需要到政府办事或环境卫生出现问题需要反映,随时电话联系联组干部,拉近了干群距离,方便干部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环卫问题。

(二)积极整治

完善集镇环卫管理模式,确保镇容整洁。为探索集镇环卫管理的长效管理办法,我镇多措并举。一方面,我镇克服财政困难,镇村共投入10多万元新增垃圾池100多个,配置垃圾清运车,镇村给予租金补助,租金由镇村每天进行验收考核后拨付。建立“两固定三统一”垃圾处置模式,保证了垃圾处置运转有力,以此实现了镇村垃圾的正常及时清运中转。另一方面,把全镇的环卫管理推向市场化、公司化。自2010年起引进专业保洁队伍对镇村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专业管理,实行整体承包给个人,建立“镇管办+社区+保洁队伍”三位一体的考核管理模式,即农户将垃圾每日分类入池(桶),村保洁员每1—2天上户收集、科学减量并负责运送至镇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

(三)建立长效机制

推行村级专业清扫保洁,建立长效机制。为全面提升村级环卫整治效果,今年我镇创新了工作模式。首先建立队伍。今年3月全镇以村级名义聘请村级保洁员50个,全镇优化党小组为50个,每个小组配备一名保洁员,进行每天的保洁工作。其次严格考核。镇整治办每月组织对各村进行交叉检查,实行考核评比排名,且与环卫下拨经费挂钩。制定了《环卫整治手册》,要求由联组镇村干部与村保洁员每月上户检查并填写检查情况,评出“十佳十差”,并以此作为到镇村办事的前置条件,通过这些办法,全面构建了“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全面整治,集镇加强了建管力度,规范了乱摆乱放,实现了街道净化、亮化、美化;全镇各村主干道路、房前屋后、坎边水边的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扫,确保了村庄整洁,让群众能够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各村大力完善了环卫设施,实行了环卫“庭院三包”制度,加强了保洁员管理,形成了镇上考核、村级担责的长效机制;淳化了民风,创建了和谐屋场,实现环卫了整体提升,排名保持全县前列。

四、存在问题

一是政府购买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从国际惯例看,主要涉及教育、公共卫生、弱势群体福利、社区服务、就业促进、保障性住宅、城市规划、环境、政策咨询及各种社会问题解决等方面。涉及面很广,如何选择侧重是个问题;另外,有的公共服务向社会力量购买了,相关政府部门是否该裁员?

二是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钱从何而来?按理说,用财政收入来购买公共服务,但是,在目前地方债务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后能否及时付款,会不会拖欠,值得关注。这是因为,政府是最强势的购买者,而一般社会组织和企业又不敢得罪政府,就容易导致矛盾或公共服务质量下降。

三是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公众能否公平分享?比如,某市对实名出租公共自行车进行试运营,但服务对象须有本市户口。这种因为户籍不同带来的公共服务不同在生活中很常见,如何打破人为设置的门槛,如何消除户籍歧视,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道难题。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立足当地实际认真制定并逐步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

服务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并抄送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推动相关制度法规建设。

(二)健全工作机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共同监督的要求,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

况,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拟定购买服务目录,确定购买服务计划,指导监督购买服务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三)严格监督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遵守相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确保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不得截留、挪用和滞留资金。购买主体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按规定公开购买服务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承接主体应当健全财务报告制度,并由具有合法资质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严格资金监管,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纳入年检、评估、执法等监管体系。

(四)做好宣传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相关要求,做好政策解读,加强舆论引导,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篇:气象局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气象局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10月23~25日,湖涛、沈建国、杨志利一行三人赴寿光、**、**县气象局就县局如何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作为县一级气象部门来说,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是“三农”。各县局对此都作了积极探索。从三个县局情况看:

(一)为农业服务正普遍受 到高度重视。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加强为农业的服务意识比较强。三个县局均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面向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包括电台、电视台、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发布渠道。

(二)为农业服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是局限于大众农业泛泛服务,而是紧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为农业服务的思路和做法。如寿光市气象局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为满足寿光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始终坚持“公众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的服务理念,以提高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强监测能力为手段,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业和农民。

(三)为农业服务讲究特色。**市盐业发达,县局针对盐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盐务局合作,开通了盐业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此平台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时效性新等特点,服务内容包括了最新气象预报、临近和短时的气象预报、降水的定时和定量预报、蒸发量预报和实况等。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广大盐业生产用户尝到了气象信息的甜头,受到了盐业用户的青睐。

(四)基层台站为全省“四个特色气象服务品牌”探索了路子。怎么样打造为果品蔬菜的特色气象服务品牌,寿光局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掌握大棚内外影响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的差异性,及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棚内小气候做出准确地判断,寿光县局选择在蔬菜科技示范园的大棚内建立了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为:气温、地温、湿度、辐射。并将观测气象信息在中国寿光蔬菜网和寿光农业信息网向公众发布。

(五)为农业服务讲究贴心农民。**针对果品的服务、**针对沿海养殖的服务、寿光针对蔬菜的服务,都做到了贴心贴近农民,深受农民的欢迎。特别是寿光局依托“寿光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收集的温、压、湿、光照等气象要素数据及制作的大棚蔬菜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寿光气象网站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菜农提供服务,受到菜农好评。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预报到每个乡镇的精细化电视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农事与建议等内容,使预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六)为农业服务科技含量增加。寿光与无锡大气科研所、潍坊市气象局联合开发“寿光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在蔬菜大棚安装自动气象站,获取蔬菜大棚的温度、湿度、地温、日辐射等气象要素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外部环境气象条件对温室气象条件的影响规律,建立外部环境气象条件与棚内气象条件的联系。同时建立蔬菜生长条件数据库。收集不同蔬菜品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条件资料,包括蔬菜种类、蔬菜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利用大棚内外气象条件的联系,输入最新的天气预报结论,得出大棚内气象要素的预报信息,通过12121、手机短信等渠道为菜农及时提供服务。

(七)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仍是传播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三个县局都建立了延伸到农村的手机信息库,通过短信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建立的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除发布气象信息外,还多次为市委、市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先后为纪委、宣传部、绿博会组委会、公安、工商、民政、物价、消防等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业已成为推介**气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县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人才不能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人才匮乏,人才老化的现象,人员队伍素质还需加强,特别是既善管理又懂业务的人才匮乏。特别是既懂大气科学又懂气象服务的人才几乎没有。

(二)预报预测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准确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气象信息发布的渠道不够畅通,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手段不先进,信息传输主要靠电话、手机短信等。怎么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个大事。

(四)单位存在着收入不合法、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防雷审批、技术服务、防雷市场没有彻底分开的现象,县级气象部门只有防雷技术机构,但是没有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银行账户,审批收入有的是气象主管机构收取,有的是所属企业收取,这些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许多地方纪律检查部门对此质疑,给单位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五)职工收入和福利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许多单位的事业人员在企业里领取劳动报酬,部门制定的绩效工资不规范,没有强硬的执行依据,况且全省内部差距很大,存

在着相互攀比现象。今年各级地方政府规范津贴补贴,气象部门暂缓执行,对离退人员收入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的了的稳定。

(六)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气象局地理位置已经被周围建筑物包围,地方对城市建设十分重视,地方党委政府为了地方利益,建议气象部门迁站,而气象部门难以抗拒。对此应研究对策。

(七)气象部门实行双重财务体制,但地方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不及时,不准确,并且科技服务收入不稳定,因此,造成执行预算、决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上半年没有钱办事,下半年花钱困难。

(八)精细化预报水平达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气象服务的能力。设施农业气象成果不多,完善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依然沿用大田农业气象的理论体系,因而缺乏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对农业、农村工作不了解,预报产品和服务缺乏更好的针对性。

(九)基层台站人员编制少,但业务工作量越来越大,不得不编制外用工。而编外用工又存在新的隐患。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政治、经济待遇与地方部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省委文件规定一线科级干部主要负责人在基层工作每满5年,按非领导职务晋升两级工资,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住房等相关待遇;职工从事气象工作几十年,技术职务仍然还是初级职称,不利于调动一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省局有专门人员和机构研究公共气象服务问题,特别要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县局为农业的公共气象服务相关问题,比如:加强设施农业的气象条件研究工作,建立起一套现代农业气象理论体系,从而确保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准确性;还要重视气象部门到底能给农民什么样的预报产品。山东是农业大省,如果认真重视,定能作出大文章。

(二)省局要下大气力研究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怎么样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民手中。省局列的课题一定要面向基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不要单求“大和洋”,更不能为了发表文章和评职称。

(三)加强对下指导,尤其要加强实实在在的指导。省局业务管理人员水平高,但对基层工作不是真正熟悉,建议多派业务人员,特别是研究人员深入到县局,帮助工作。县局非常欢迎这样的人员。

(四)建议建立省台、市台预报员下乡制度,让预报员真正了解农业和农民需要,这样做出的预报才有针对性。现在的预报员都缺这一课。

(五)建议职称评审多照顾基层,基层业务服务人员要以工作业绩为标准,不能侧重强调文章。基层业务人员理论水平没法和省局比,但他们是一线直接为农村和经济部门服务的人员。

(六)建议省局借学习实践活动之际,解决几个实实在在的关键问题。比如精细化预报说了几年,但是对外发布预报还是今夜到明天怎么样,目前的手段,至少短临预报等够做到几点到几点,出现什么天气。这个问题解决了,不仅老百姓欢迎,在全国也叫得响。

第四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摸清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更好地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市政协成立专项调研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考察等形式,对我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

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成就:

我县现辖9个乡镇,共59个行政村。其中:北郊两乡一镇共18个行政村,南郊五乡一镇41个行政村。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并得到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我县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10.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4元,同比增长8.62。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设计库容为760万立方米的照壁山水库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农牧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投入上亿元,对全县26所中小学危房进行彻底改造;投入265万元,使59个行政村“村两委”和9个乡镇的办公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修建人畜饮水管道720公里,建成水源地24座,村村基本用上了自来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农牧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高,投入592万元完成了8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投入228.1万元重点解决了中心卫生院设备短缺问题,使我县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跃居全疆前列;在全疆率先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城乡道路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全县9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59个行政村80铺设了沥青路,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干道,县乡镇公路为次干道、乡村公路为辐射的道路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全县有永久性引水渠首3座,临时性引水渠首6座,控制灌溉农田约20万亩,有各级渠道1588公里,配套各级渠系物建筑物2400多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为贯彻中央五中全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力争到2010年,把我县、玛纳斯县、芳草湖建成全疆新农村的示范县(农场),建成10至20个示范乡和一批对全疆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村。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市委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县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力争五年内基本完成全县59个行政村农牧民相对集中的中心村的农牧民居住生活区的改造建设。2006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水西沟镇、板房沟乡为重点实施农牧民生活居住区及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力争完成首批10个试点村生活居住区及基础设施改造建设。

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我县“十一五”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制定了《我县“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细则》和若干新农村建设的专项实施方案,落实改造建设资金5200万元,各项工程正在有序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制约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

(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市级财政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限,县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致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引水渠首工程每年春夏季受洪水威胁,渠道上下游已建成的拦洪坝、导流堤、铁丝笼子坝都被冲毁,对引水渠首的保护作用较弱,急需加固防洪设施;农田渠道配套及设施还不完善,渠道防渗率较低,其中支斗农三级渠道还有45没有防渗;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灌溉和人畜饮水设施,因缺少资金维修和更新设备,已严重老化,无法满足用水需求。特别是南郊的部分乡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缺乏。

二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短缺。有个别队及牧民定居点的人畜饮水没有解决;乡镇居民虽用上了自来水,但是各乡镇都没有下水工程,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渗坑或直接排进河道,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致使居民饮水不安全;尤其是地处我市上水源的水西沟镇和板房沟乡的生活、生产污水,将直接威协到全市的用水安全。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搬迁到板房沟乡后,新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将使供排水的矛盾更加突出;8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虽已完成,但因后期建设资金未落实,配套建设项目无法完成;各村卫生室条件较差,无法满足当地农牧民的医疗服

第五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07-12-12 16:25:0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摸清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更好地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市政协成立专项调研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考察等形式,对我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

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成就:

我县现辖9个乡镇,共59个行政村。其中:北郊两乡一镇共18个行政村,南郊五乡一镇41个行政村。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并得到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我县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4元,同比增长。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设计库容为760万立方米的照壁山水库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农牧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投入上亿元,对全县26所中小学危房进行彻底改造;投入265万元,使59个行政村“村两委”和9个乡镇的办公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修建人畜饮水管道720公里,建成水源地24座,村村基本用上

了自来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农牧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高,投入592万元完成了8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投入万元重点解决了中心卫生院设备短缺问题,使我县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跃居全疆前列;在全疆率先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城乡道路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全县9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59个行政村80铺设了沥青路,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干道,县乡镇公路为次干道、乡村公路为辐射的道路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全县有永久性引水渠首3座,临时性引水渠首6座,控制灌溉农田约20万亩,有各级渠道1588公里,配套各级渠系物建筑物2400多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

要任务

为贯彻中央五中全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力争到2010年,把我县、玛纳斯县、芳草湖建成全疆新农村的示范县(农场),建成10至20个示范乡和一批对全疆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村。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市委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县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力争五年内基本完成全县59个行政村农牧民相对集中的中心村的农牧民居住生活区的改造建设。2006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水西沟镇、板房沟乡为重点实施农牧民生活居住区及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力争完成首批10个试点村生活居住区及基础设施改造建设。

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我县“十一五”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制定了《我县“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实施细则》和若干新农村建设的专项实施方案,落实改造建设资金5200万元,各项工程正在有序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制约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

(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市级财政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限,县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致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引水渠首工程每年春夏季受洪水威胁,渠道上下游已建成的拦洪坝、导流堤、铁丝笼子坝都被冲毁,对引水渠首的保护作用较弱,急需加固防洪设施;农田渠道配套及设施还不完善,渠道防渗率较低,其中支斗农三级渠道还有45没有防渗;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灌溉和人畜

饮水设施,因缺少资金维修和更新设备,已严重老化,无法满足用水需求。特别是南郊的部分乡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缺乏。

二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短缺。有个别队及牧民定居点的人畜饮水没有解决;乡镇居民虽用上了自来水,但是各乡镇都没有下水工程,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渗坑或直接排进河道,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致使居民饮水不安全;尤其是地处我市上水源的水西沟镇和板房沟乡的生活、生产污水,将直接威协到全市的用水安全。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搬迁到板房沟乡后,新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将使供排水的矛盾更加突出;8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虽已完成,但因后期建设资金未落实,配套建设项目无法完成;各村卫生室条件较差,无法满足当地农牧民的医疗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下载“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省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调研”团队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不少地方都沿街造房买房落居。......

    农机化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一)发展现状县位于市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塬残塬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辖9镇两个发展服务中心171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6万。现有耕地面积29万亩......

    城乡贫困家庭调研报告

    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的生活现状与对策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好城乡贫困家庭生活困难问题是解民生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转型步伐加快,除低保等常规弱势群体外,因疾病、意外事故......

    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市水务局 一、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 (一)城市排水管理机构建设及工作交接情况。 根据宜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市也为加快推进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如“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等一系列的文件。根据文件精神......

    新邵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新邵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调查报告新邵县水利局2012年8月24日1、现有设施状况我县现有大小水利工程3.3万处,蓄引提总水量达27126万立方米,年供水总量达24900万立方米,其中农......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

    创新思路 完善机制 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关于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有效巩固和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是当前提......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水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水月产业园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发展,由于客观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功能不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