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 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 L
数目为0.2NA
11.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12.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 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
二、基本理论
1.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4.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6.核电荷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
(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8.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溶解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化合物通常是共价化合物,但溶解在水中能电离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9.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极性键和离子键都只有存在于化合物中,非极性键可以存在于单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
10.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相反,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N
11.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才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原因
12.改变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13.颜色、M、P、ρ、T等物理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4.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都是化学状态的标志
15.勒夏特列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v正增大则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纯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任何一个平衡常数表达式必须和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匹配,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由于方程式书写形式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也会相应改变;影响平衡常数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17.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中的交点就是平衡点
18.判断某一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与熵变;反应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还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以及反应发生的速率
19.水、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等皆为非电解质
20.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1.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22.一般情况下相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小
23.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24.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25.酸和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且等效;能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且等效;c(H+)水、c(OH-)水和溶液的pH的互相推导都是一对二的关系;等体积等浓度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强酸、强碱电离出的c(H+)和c(OH-)大,但最终能提供的H+ 和OH-的物质的量相同;等体积等pH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酸起始c(H+)和碱的起始c(OH-)相同,但最终弱酸能提供的H+ 和弱碱能提供的OH-物质的量大
26.pH=10的NaOH和pH=12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c(H+)最接近于
2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28.电解、电泳、电离、电化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29.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
30.一定温度下,1L0.50mol·L-1NH4Cl 溶液与2L0.25mol·L-1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31.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适量Cu(OH)2能复原
32.镀铜和铜的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33.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34.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由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54mg
35.可充电电池在充电的时候正极接电源的负极
三、有机化学
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中和反应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3.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4.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5.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6.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7.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8.应用水解、取代、加成、还原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9.苯中混有已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10.甘氨酸与谷氨酸、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11.裂化汽油、裂解气、石炭酸、CCl4等都能和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12.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溴水反应
13.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14.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
15.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16.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7.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18.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
19.氨基、NH2的质子数、电子数均不相同
20.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21.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22.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
23.滴入KMnO4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该物质中一定有碳碳不饱和键
24.将乙醇和18.3mol/L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迅速升温至170℃即制得乙烯
25.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由深绿色变为无色
26.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27.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28.煤的干馏和气化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解析】
一、基本概念 5、6、7、8、9、12、13、17正确
2.解析:二氧化氮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
4.解析:盐和碱的反应特例就是酸式盐与碱生成正盐与水,不符合生成新盐和新碱的一般规律。酸和碱反应若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考虑,可以是氧化性酸与还原性较强的碱的反应,如硝酸与氢氧化亚铁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含氮的还原产物生成。
5.解析: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吸引电子能力强,因此失电子能力一定弱。但是若某物质失电子能力弱,不能说明该物质得电子能力一定强,因为该物质可能是稀有气体,已经达稳定结构,既不容易失电子,又不易得电子。
13.解析:物质体积等于该物质质量比该物质密度,因此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即使温度压强不同上述说法依然正确。
二、基本理论 2、6⑴⑵⑶⑺、8、10、11、16、27、29、30、33、34正确
6.解析:⑴中互称同位素的两种原子的电子数、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正确⑴;氩原子、氟单质、过氧化氢、乙烷分子等的电子数、质子数一定相同,⑵⑶正确;铵根离子、钠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相同,⑺正确
15.解析:平衡移动方向必须比较正、逆速率的关系,正速率大于逆速率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增大时,若v逆增大程度更大,则平衡逆向移动。例如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v正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对于任意可逆反应达平衡,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平衡不移动。
17.解析:化学反应速率图像中的若出现正、逆速率交点,则该点为平衡点。在化学平衡的图像中因坐标系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过程,例如纵坐标为浓度,则该图像交点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的某物质浓度相同,则该点不是平衡点。
21.解析:难溶盐是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可溶的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才写成离子的形式
三、有机化学 1、8、12、21、24正确
(1)有机分子结构式中有几个苯环要看清楚,千万不要认为六边形一定是苯环;
(2)量器书写时不注明规格,滴定管书写时不注明酸、碱式;(3)第VIII、第IVA等容易写错;
(4)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状态,△H单位“kJ/mol”、放热为“—”、吸热为“+”不写;
(5)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忘了加中括号;
(6)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一步写成和不写可逆符号;
(7)离子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简式要混淆;
(7)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小分子往往要丢失;缩聚、加聚反应时反应条件和n不写;
特别强调:只要你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并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你就大可不必为高考成绩而过度地焦虑。
附:中学化学应试易错点整理
1. 迁移不当,与事实不符:饱和NaCl溶液中,Cl2溶解度减小,但HCl还可以继续溶解(实验室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
2. 思考问题过于理想化,不从实际出发:(1)含醛基物质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卤代烃水解均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检验卤代烃水解产物中有X-,需要用HNO3酸化,再加AgNO3;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时,要先用碱中和硫酸,再利用新制氢氧化铜;
(2)苯与液溴反应,稀苯酚溶液与浓溴水反应;(3)NaHSO4固体中不存在SO42-只存在HSO4-;(4)不能用气体物质除去另一种气体;(5)不能配制bmL、PH=a的弱酸或弱碱溶液;
3. 思维定势,观察不仔细,分析不透彻
(1)有机分子结构式中有几个苯环要看清楚,千万不要认为六边形一定是苯环;(2)SO3在常温下是一种晶体,不是气体; 4. 规范书写:
(1)量器书写时不注明规格,滴定管书写时不注明酸、碱式;(2)第VIII、第IVA等容易写错,(3)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状态,△H单位为“kJ/mol”,放热为“—”,吸热为“+”;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用“→”,小分子切不可丢失;缩聚、加聚反应时条件和n不要丢;
(4)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不能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不能忘了加中括号;
(5)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可逆符号和分步进行;
(6)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都写为(C6H10O5)n,但不是同分异构体,所以在分子式下面要用汉字注明;
(7)常见错别字: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钝化、气体逸出、金刚石、铵盐;(8)在银氨溶液中,Ag(NH3)2OH是以Ag(NH3)2+ 和OH―存在的;(9)简答题中的一些细节,如“打开活塞和止水夹”之类的描述不可忘;(10)醛基、酯基、羧基的书写要规范:“-CHO、-COOCH3、-COOH”; 5.几个容易忽视的概念:
a.燃烧热:抓住“1mol,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 b.中和热:抓住“稀溶液,生成1mol水”
c.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切不能把溶剂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
d.同系物:“必须属于同类物质---结构相似---相同官能团并且数量相等”;也要注意:
它们就不属于同系物;
e.结构式写法不同,不能误认为是同分异构。如:
f.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浓度变化值除以单位时间,若求得物质的量的改变值,必须除以容器的体积,再除以时间;
g.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都是醛类物质,如甲酸、甲酸酯类也可发生银镜反应;
h.CaCO3、BaSO4是难溶物质,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i.固体物质溶解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扩散)化学(水合)变化,不是单纯的物理变化; 6.PH计算时,稀释酸溶液最终PH一定≤7,稀释碱溶液最终PH≥7 7.其它易错点:
(1)涉及有机物时通常对碳原子数小于4的为气态,大于4的为液态和固态这一常识不了解
(2)求NA时,由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注意标态和气体,但由质量转化与状态和标态无关;
(3)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容易混淆;求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物质的量容易混淆;A、B两物质反应生成C的结构简式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4)有毒气体的检验和制取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要进行尾气处理;可燃性气体做加热条件下的实验一定要验纯,否则要爆炸;
(5)填空式计算题,缺少物理量单位,如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有效数字或保留几位小数意识淡薄;
(6)要区分醇和酚:酚是-OH与苯环直接相连;
(7)Al2O3、Al(OH)3有两性,一般要用强酸和强碱才能溶解;
(8)NaNO3中加入盐酸,其实该体系中有H+、NO3-,当H+、NO3-共存时,具有强氧化性;
(9)做平衡类题目时,要先看清题给条件是恒压还是恒容;
(10)检验物质要采用常用试剂,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例:检验还原性物质一般用溴水、碘水、酸性KMnO4;检验氧化性物质常采用Na2S、KI(淀粉)溶液或试纸、FeCl2等(外加SCN-);
(11)合金一般熔点比各组分要低,硬度比各组分大;(12)强酸、弱酸比较要看清起始浓度相同还是PH相同;(13)氢键通常存在于HF、H2O、NH3、CH3CH2OH分子间;(14)牢记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电解时还要注意金属电极本身失电子,写电极反应式时还要考虑到两极的氧化、还原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主要离子还能否发生反应;
(15)Al、Fe在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16)物质相互之间反应,要注意题干中“少量”和“过量”的字样;过量物质与新生成的物质能否相互反应,我们一定要考虑;
克服易犯的毛病:
1、计算结果无计量单位,或不能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如:要求表达摩尔质量时没有写计量单位,而要求回答相对分子质量时却写上了g/mol。
2、未看清要求回答什么。例如最后求的是各物质的质量,你却求其物质的量;要求写出元素名称,你却写了元素符号;要求写分子式,你却写了结构简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你却写了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写出A与B两种有机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或反应类型,你却回答了它们的反应方程式。
3、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4、解计算题时格式不规范,不带单位运算,也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要求。建议大家尽量分步列式计算,因评分标准往往是分步给分的,你若列总式计算,结果正确倒无所谓,但一旦出现因运算错误而得不到正确答案时,那你就会失去全部的分。另外,有几问,应分开回答,例:“求混合物的组成及其物质的量之比”,推算结果“混合物的组成”是CuO与Cu2O,物质的量之比为n(CuO):n(Cu2O)=2:1。有的同学推算后写成n(CuO):n(Cu2O)=1:1,事实上他已把成分推导正确,能得到一部分的分数,但由于没回答第一问,而第二问又答错了,可能1分都拿不到。
5、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漏写反应热的“+”或“-”,写错反应热的单位等。
6、化学反应方程式不配平,漏写反应条件,不写“↑”“↓”,可逆反应符号不写。
7、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而用了“=”,漏写反应条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缩聚反应的生成物漏写“小分子”。
第二篇: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4e-=2H2O+O2↑
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
正确
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2-为2:1,没有O-,石英中存在杂质
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38.用1L1mol?L-1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有机化学”知识模块
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
16.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
正确,1,21,43,4三种加成方法
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
18.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
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
正确,取代后分液
20.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错误,应当是分馏
21.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
23.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硝酸反应
正确
24.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错误,苯酚常温难溶于水
25.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
错误,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是用酯化反应制得的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两种不含支链的直链产物,则符合题意的X有7种
正确,酸+醇的碳数等于酯的碳数
27.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分别生成乙炔、丙炔、苯炔
错误,没有苯炔这种东西
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生成有机玻璃
错误,乙二醇取代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机玻璃
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错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
错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化学实验”知识模块
1.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
正确,银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极为易爆
2.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正确
3.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错误,PH试纸不润湿
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正确
5.为防止挥发,浓氨水、氢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错误,漂白粉不易挥发但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6.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错误,先用干燥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7.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为12.00,则其中所盛液体体积大于13.00mL
正确
8.准确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
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
9.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
10.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测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制备与水解、糖水解)测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应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树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备(直接加热)、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
11.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错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变化
1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错误,左物右码
13.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密封,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色,冷却后又变无色。确定溶液成分
应为SO2+品红溶液
14.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
正确,浓溴水
15.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通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橙变黄
错误,通常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16.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盐析的方法
错误,应该使用渗析
17.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预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正确
18.试管、蒸发皿、坩埚、锥形瓶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错误,锥形瓶应当隔石棉网微热
19.所谓硅胶,即硅酸胶体。硅胶变色为物理变化错误,硅胶为nSiO2?mH2O
硅胶变色是化学变化,由于其中CoCl2的水合分子量不同而颜色不同[CoCl2?H2O(蓝色)CoCl2?6H2O(红色)]
20.饱和纯碱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渗析法分离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错误,应当盐析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是什么
上课认真听讲
我们在高中学习的化学,其实最主要的也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听懂,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我们听化学课的同时,还要学会记化学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都记下来,但是我们不要为了记化学笔记,而不听老师讲课,我们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兴趣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我们才能喜欢研究化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专研,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可能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不管了,听老师讲一下就可以了,这样我们的记忆是不深刻的,可能下次再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是不会。
做题
化学是理科,所以计算题也是非常多的,学好化学多做题是很重要的,这样能够锻炼我们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把我们化学当中不会的问题都写在错题本上,每周在看一下错题本上的题,这样我们在遇到同种类型的题,就会有思路,我们的化学成绩也能够提高。
第三篇:高三化学必记(高考热点,易错知识点)
1、常温常压下,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为2NA.(错,<2NA)
2、常温常压下,3.2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对)
3、常温常压下,1molHe所含原子数为NA.(对)
4、标准状况下,2.24L 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气体分子数约为0.1NA.(对)
5、标准状况下,8gSO3所含原子数为0.4NA.(对)
6、标准状况下,2.24L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错,溶于水不等于与水反应)
7、标准状况下,22.4L HF所含分子数为NA.(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
8、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NA(错,0.1NA)
9、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NA(错,0.1NA)
10、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 8 L(错,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
11、3.4g 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NA(错,0.1NA)
12、2.4g Mg无论与O2还是N2反应,转移电子都是0.2NA(对)
13、5.6g Fe与Cl2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NA(错,0.3NA)
14、6.4g Cu 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NA(错,0.1NA)
15、3.1g白磷中含P-P键0.15NA(对)
16、1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键为1.5NA(错,6NA)
17、12g金刚石中含C-C键4NA(错,2NA)
18、12g石墨中含C-C键1.5NA(对)
19、28 g乙烯、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6NA对共用电子对(对)
20、1mol C17H36含有共价键总数为52NA(对)
21、6.0g SiO2晶体中含有0.2NA个Si-O键(错,0.4NA)
22、6.0g SiO2晶体中含有0.2NA个O原子(对)
23、1L 1mol/L 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CH3COOH的总数为NA(对)
24、1L 1mol/L NH4Cl溶液中,所含NH4+的总数为NA(错,< NA)
25、1L 1mol/L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NA个(错,< NA)
26、10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A(错,还要考虑水,应为1.2 NA)
27、1mol/L 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小于NA(错,无体积不能确定)
28、1mol-OH中所含电子数为9NA(对)
29、1molCH3+所含的电子数为8NA(对)
30、2 gNO2和 44g N2O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A(对)
31、25℃ 1mLH2O中所含OH-为10-10NA(对)
32、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错,0.01NA)
33、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后分子数大于2NA(对)
34、T℃1LPH=6的纯水中含10-6NA个OH-(对)
35、18g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错)
36、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错,0.2NA)
第四篇:易错知识点
易错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
2、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西汉西域都护(前60年)
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元朝巡检司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者列宁;新政的实施者:罗斯福
4、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的标志:奥匈帝国攻打塞尔维亚
5、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华约成立
6、日本局部侵华的标志:九一八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七七事变
7、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七大
邓小平理论首次写入党章是在哪一次会议:十五大
9、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的性质:反法西斯战争
10、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2、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对工业的调整
13、秦朝完成统一前221年鸦片战争184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
辛亥革命1911洋务运动19世纪 60年代到90年代
中共一大1921.7.23日,九一八事变1931.9.18七七事变1917.7.7
抗日战争胜利 1945.8.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一五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香港回归1997中共十五大1997澳门回归1999年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40年代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美国南北战争1861.4月~1865.4月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4、新中国的外交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1世纪初的外交成就: APEC、WTO21、前两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的成就
工业革命: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 碳丝灯泡飞机
22、列举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列举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23、中国古代行政制度:西周: 分封制秦朝: 郡县制元朝:行省制
2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及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件: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法典》
美国 《独立宣言》《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5、近代中国三大历史巨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五篇:会计易错知识点总结
1.企业收回前欠货款,银行存款增加,计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应收账款减少,计入“应收账款”账户贷方。
2.会计科目的计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
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的总分类账进行核对。
5.会计科目的计算:“实收资本”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
发生额。
6.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区别于另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主要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7.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
8.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
息应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核算;支付的相关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9.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和销毁: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
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
10.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应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11.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它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12.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3.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
正确的方法。
1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而实存账存对比表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
证。
15.企业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16.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
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17.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双方余额调节相符后,对未达账项一般暂不作账务处理,对银行已入账而企业未入账的各项经济业务,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编制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而必须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有关原始凭证后方可入账。
18.会计科目的设置:根据实用性原则,企业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19.会计要素的概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会计要素。
20.现金日记账是比较重要的账簿,属于特种日记账,应该采用订本账,以避免账页的散失和抽换。
2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
息应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核算;支付的相关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取得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22.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期末,库存现金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3.注意:在“本年累计”下面不一定划双红线,只有在12月末的“本年累计” 下面才划双红线,因为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
24.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25.原始凭证的划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而实存账存对比表可以作为调整账
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26.对于变动较小的明细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27.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关性要求设置的会计科目应该为提供
有关各方所需用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企业有关方面对其财务报告的要求。
28.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同时再
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发现以前记账凭证有错误的,不必用红字冲销,直接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29.原始凭证的保管年限为15年。
30.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预收款项”项目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
余额合计数填列。因此,“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的“预收款项”项目中反映。
31.记账凭证有误导致的账簿记录错误,并且属于金额少记,可采用补充登记法。
32.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与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该计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不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所以不
计算在内;支付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支付的劳动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33.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
34.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35.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36.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下,期末,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的总分类账进行
核对。
37.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38.会计账簿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39.资产和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40.需要对单位的财产进行全面清查的有:单位撤销、单位与国内企业联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
41.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无关。
42.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3.原始凭证是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而记账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直接依据。
44.在平行登记法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在同期内登记,不是同时间。
45.数量金额式明细账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各种财产物资账户。而“制造费用”的明细
分类核算一般采用多栏式账簿。
46.产品的生产成本中不包括销售费用。
47.如果长期借款费用化的利息支出发生在筹建期间,则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48.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设置明细科目,并不是所有总账科目都需要设置明细科目。
49.预借差旅费,实际支付的时候应当冲减“其他应收款”科目。
50.企业拔付给管理部门的备用金应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
51.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的是多步式。
52.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中不包括订本式。
53.会计主体假设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54.盘亏、毁损的存货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先将残料价值、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借记“原材料”、“其
他应收款”等科目;剩余净损失中,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55.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56.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可以得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5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
收益。
58.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收入、发出和结存三大栏内,都分设数量、单价、金额三个小栏。
59.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60.库存现金、原材料盘亏应当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发现账外固定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属于会计差错,应当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应确认为坏账,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61.生产成本是成本类科目,利润分配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62.会计账簿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1年后,交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63.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等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