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辅导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辅导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较多,我们这一章与大家一起学习三个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异常及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学习要求
一、掌握:糖尿病的分型和药物治疗原则;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分类,合理补钙的原则
二、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功能减退症的一般治疗原则,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药物的分类;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的定义、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本章应熟悉的名词
1.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的代谢疾病群。
2.1型糖尿:包含了目前可归结为由于自身免疫介导过程所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例,以及部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的病例。又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3.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糖尿病的大多数),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并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不发生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大部分患者体形肥胖或有肥胖史。
4.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5.甲状腺功能减亢进:因各种原因引起甲状腺病状地分泌大量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导致一系列高代谢及神经兴奋表现,即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或因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减低,所致的机体代谢率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简称甲减。
7.原发型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的系统性、代谢性疾病,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其共同的病理特征是全身骨量减少。一般同时有密质骨(皮质骨)和松质骨(小梁骨)的骨质减少。
本章应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肥胖及环境因素有关。从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在这整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二)糖尿病分型
1999年,WHO对糖尿病进行了新的分型,建议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包含了目前可归结为由于自身免疫介导过程所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例,以及部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的病例。
胰岛β细胞破坏的速度差异很大,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能很迅速,临床上起病较快,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在另一些患者(主要是成年人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胰岛β细胞破坏较为缓慢,可以保留部分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在多年内足以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在起病的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有效,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但数月或数年后必需用胰岛素治疗。这类1型糖尿病患者又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糖尿病的大多数),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并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不发生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大部分患者体形肥胖或有肥胖史。
患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不容易自然发生酮症酸中毒,但是在某些应激因素,如感染、创伤、手术的情况下可以发生酮症酸中毒。起病隐匿,高血糖逐渐发生,在发病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无明显症状而不易及时得到诊断。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可能在正常范围,或降低,或高于正常水平。多数患者(至少在患病的初期)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或口服降糖药治疗,而不使用胰岛素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在病程较长、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失效后,或在某些特殊情况,如较严重的感染,应激、创伤、手术、怀孕等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请同学们看书了解。
(三)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首发症状与高血糖水平的直接作用有关。临床常见的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正常血糖水平为,当血糖水平升至160~180mg/dl以上时,葡萄糖进入尿液。当血糖水平继续升高时,肾脏排出额外的水以稀释尿中大量的葡萄糖,故糖尿病患者常排尿增多(多尿)。多尿导致体内水份的丢失,患者口渴,故多饮。由于大量的热卡(葡萄糖)从尿中丢失,引起体重下降。为了补偿此种变化,患者感到异常饥饿(多食)。
其他症状还有:视物模糊、嗜睡、恶心及体力下降。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原则
对糖尿病的治疗目的为:①缓解症状,控制血糖于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②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③保证儿童及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④维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⑤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一般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饮食治疗为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且必须坚持长期执行。体力活动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并非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疗法,许多患者只能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监控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必要部分,虽然也可检测尿中葡萄糖的存在,但不是一个很好的监控或调整治疗的方法。目前,在家中检测血糖很容易做到。
2.药物治疗原则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不能产生胰岛素,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替代治疗只能采用注射法;由于胰岛素在胃中被破坏,故不能口服给药。
口服降血糖的磺脲类药物常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另一类口服降血糖药如二甲双胍不影响胰岛素的释放,但可增强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反应。二甲双胍可单独或与磺脲类配合使用。还有一种药物阿卡波糖,通过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2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不能良好降血糖者,加用口服降血糖药物。这类药物有时只需早上服用一次,但有些患者则每天需服2次或3次。如果口服降血糖药物不能完全控制血糖,可换用胰岛素或联合使用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物。
(五)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主要适用于在饮食治疗和体力活动基础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也可联合使用部分口服药物治疗。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5大类,即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以及胰岛素增
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这5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临床适应证、降血糖强度及不良反应均不同。
1.磺脲类
适应证:体形偏瘦或不肥胖,胰岛素分泌偏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l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无效。
禁忌证: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2型糖尿病合并各种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不能用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有多种,第一代药物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磺己脲和妥拉磺脲等,现已少用或基本不用。第二代有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降血糖强度、吸收速度、作用持续时间、排泄途径均有差异。
(1)格列苯脲(优降糖):在磺脲类药物中降血糖作用最强,由于其降糖作用强,故应从小剂量开始(特别老年患者),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对于有肾、肝功能不良以及明显心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
(2)格列齐特(达美康):降血糖作用较缓和,此药不良反应较少,低血糖发生率低于优降糖。
(3)格列吡嗪:降糖作用较强,但略低于优降糖。此药不良反应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优降糖低。
(4)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口服后稳定地释放格列吡嗪。
(5)格列喹酮(糖适平):特点为口服吸收快,在肝脏代谢,95%的代谢产物从胆道排至肠道随粪便排出。仅5%从肾脏排泄,是惟一经肾脏排泄很少的磺脲类药物。此药降血糖作用缓和,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安全。特别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减退者及老年糖尿病患者,或使用其他磺脲类反复发生低血糖者。
(6)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的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与其他磺脲类药物相似。以上特点使其出现快速、高效、持久的降糖作用。每日只需服药一次,使用方便,依从性良好。老年患者和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危险性小,耐受性良好。
常用磺脲类药物的作用特点见书上的表。
在使用磺脲类药物的同时,如合用水杨酸类药物(较大剂量时),双香豆素、华法林、四环素、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可增强磺脲类的降糖作用。因此,在使用磺脲类合用以上药物时,应密切注意血糖的变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此外,如同时使用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口服避孕药、烟酸、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速尿)、苯妥英钠、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可拮抗磺脲类药物的作用。因此合用时应注意观察血糖的变化。
2.双胍类
该类药单独使用可使高血糖下降,但不易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以下,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机制主要为:①抑制肝脏糖异生,降低空腹高血糖。②延缓糖从胃肠道内吸收入血,使餐后高血糖下降。⑦增加肌肉,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胰岛素信号传递,提高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适应证:(1)该类药物除降低血糖以外,有一定减肥的作用,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水平增高,高峰后延,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效果不理想者作为一线药物。(2)糖耐量减低或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3)当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联合使用双胍类药物。(4)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的l型糖尿病剂量较大或血糖波动大,加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使血糖取得较好的控制。
禁忌证:急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或合并严重感染,在妊娠或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缺氧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对于l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前提下可以联合使用,但绝不可以代替胰岛素而单独使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适应证:(1)轻度至中度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2)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3)血糖较高、使用磺脲类和/或双胍类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特别是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可与本类药物联合使用。(4)对于1型糖尿病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同时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
4.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属噻唑烷二酮类。主要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适应证:(1)主要适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减低(1GT)患者。(2)也可在已经使用其他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以及胰岛素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联合药物治疗,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禁忌证:该类药不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急性并发症、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肝功能不良、Ⅲ级心功以上的心脏功能不全者、较大的手术、创伤、严重的感染、妊娠及哺乳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
5.非磺脲类胰岛素分泌刺激剂(格列奈类药物)
端格列奈(诺和龙是一种胰岛素分泌刺激剂,与磺脲类药物相比,瑞格列奈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作用相似,但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更明显。
适应证:(1)主要适用于单用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餐后胰岛素或C肽早相分泌低平、高峰后延,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者。(2)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试将磺脲类药物换为瑞格列奈。对于单用二甲双胍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瑞格列奈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的控制。(3)该药不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具有急性并发症、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肝功能不良、较大的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妊娠及哺乳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
6.胰岛素治疗
(1)适应证:①l型糖尿病(包括LADA);②2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经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良者,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患者;④糖尿病妇女的妊娠期及分娩期,或妊娠糖尿病患者;⑤糖尿病具有进行性发展或严重的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病变,下肢坏疽等;合并急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⑥2型糖尿病明显消瘦及营养不良者。
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药物治疗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
因各种原因引起甲状腺病状地分泌大量的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导致一系列高代谢及神经兴奋表现,即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1.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原则:目前尚不能对甲亢进行病因治疗。临床普遍采用三种疗法,即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原则
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所以其治疗在于能消除(暂时或长期)甲状始激素分泌,药物治疗应是甲亢的基础治疗,也是手术和放射碘治疗的准备阶段。
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是最常用的治疗甲亢药物,能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功能。
小剂量碘为甲状腺正常运作所需,但大剂量摄碘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或阻止过量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因此可用大剂量碘阻止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尤其在需要迅速控制甲亢症状时,如甲亢危象发作或急诊手术前。但碘不作为甲亢常规或长期治疗药物。
放射性碘能破坏甲状腺组织,故可用于治疗甲亢。孕妇禁用放射性碘,因其可透过胎盘,破坏胎儿甲状腺。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控制甲亢某些症状。对甲亢危象和那些症状较严重而用其他治疗方法未能控制的患者尤其适用。β受体阻滞剂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
3.药物治疗
甲亢常用治疗药物有硫脲类、碘化物、放射性碘和碳酸锂等。见表13-2-1。
丙硫氧嘧啶:本品可迅速减轻严重甲亢毒性症状。药物能通过胎盘,并由乳汁分泌,故可抑制胎儿或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因此孕妇须和哺乳妇女须慎用。
丙硫氧嘧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磺胺类、对氨水杨酸、保泰松、巴比妥类、酚妥拉明、妥拉苏林、维生素B12、磺酰脲类等都有抑制甲状腺功能和引起甲状腺肿大的作用,故合用本品须注意,此外在用本品前避免服用碘剂。本品与双香豆素类并用,可使后者抗凝血作用增强,而致出血倾向。
甲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适用于甲亢的内科治疗,甲状腺危象,甲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现已少用。
甲巯咪唑(他巴唑):本品抗甲状腺作用较丙硫氧嘧啶约强10倍,且疗效快,持续作用时间长。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甲亢,适用于甲亢的内科治疗,甲状腺危象及甲亢的术前准备等。
碘化钾:不同剂量的本品可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小剂量的碘可治疗单纯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碘产生抗甲状腺作用,主要是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其次,大剂量碘还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若继续用药,可使碘摄取被抑制,细胞内碘离子浓度下降,因此失去抑制激素合成的效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又可复发,这就是碘化物不能单独用于甲亢内科治疗的原因。
碘剂现主要用于两种情况:①甲状腺危象;②甲亢的术前准备。
碘化钠:大剂量适用于甲状腺危象及甲亢的术前准备,本品也可液化支气管的粘稠分泌液,用作祛痰剂。常用于逆行膀胱、肾盂尿道造影,经“T”形管胆道造影及其他管道及空腔的造影。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或因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减低,所致的机体代谢率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简称甲减。根据发病年龄、病理生理改变的不同,又将本病分为呆小病、幼年型和成年型三类。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原因。其次,甲亢治疗后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食物中慢性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原则
因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谢率低下,所以其治疗应主要是改善甲状腺激素分泌,主要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的有合成甲状腺素(T4)及干燥的甲状腺制剂。后者来源于动物甲状腺。总体说来,干燥甲状腺制剂疗效较差,剂量不易掌握,因为其中T3含量不稳定。
3.药物治疗
由于甲减患者自身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需服用甲状腺激素来替代治疗,替代用的甲状腺激素有3种,即T3、T4和干甲状腺片。
三、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一)概念与病因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的系统性、代谢性疾病,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其共同的病理特征是全身骨量减少。一般同时有密质骨(皮质骨)和松质骨(小梁骨)的骨质减少。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型、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原发型系指妇女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多为疾病、药物和营养不良等所引起;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则为某些生理因素而导致。
激素的调控对骨代谢的影响,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均有重要作用。与骨质疏松症有关联的激素不下8种之多,其中以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及细胞因子较为重要。另外,营养状态、某些物理因素、免疫功能和遗传基因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随着年龄老化而发生的进行性代谢性疾病。轻度骨质疏松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但随年龄老化,骨丢失加剧逐渐出现下述临床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4.呼吸功能下降。
(三)药物治疗原则
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如特发性骨质疏松应首先明确诊断,消除致病因素,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原发型骨质疏松尤其是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者体
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但不论何种类型的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补钙、适当体育锻炼加上药物治疗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分类:分为以下三类: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和孕激素、二膦酸盐、降钙素、依普拉芬和类黄酮类药物等。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氟化物、同化类固醇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K等。
作用于骨矿化的药物:活性维生素D3、钙制剂等。
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①雌激素和孕激素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部分。缺乏雌激素,可引起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并抑制肠钙吸收和尿钙重吸收,导致骨量丢失。
②二膦酸盐类
二膦酸盐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所有二膦酸盐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上消化道紊乱,尤其是对食管的刺激,所以应使用多量水(200~250ml)送服,服药后绝对不宜采取卧位。此外,对眼部的不良反应亦应重视。
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固邦):本品为第三代氨基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主要用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10mg,早餐前30分钟用至少200ml温开水送服,不要咀嚼或吮吸药片。服药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含钙较高的饮料、橘子汁和咖啡。为避免药物刺激食道,服药后30min内不要躺卧。
治疗前必须治愈钙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及低血钙症。胃肠道功能紊乱、胃炎、十二指肠炎、溃疡病患者慎用。妊娠、哺乳妇女及儿童不宜使用,男性骨质疏松症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验证,不推荐使用。导致食管排空延迟的食管异常、对二膦酸盐类过敏或低血钙症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钙补充剂、抗酸药物和其它口服药物可能会干扰福善美的吸收。因此,患者在服用本品后,必须等待至少半小时后,才可服用其它药物。
③降钙素
降钙素除可抑制骨吸收外,对许多骨代谢疾病所引起的骨痛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是抑制骨吸收,但这种作用并不持久,随后是这种抑制作用的脱逸现象。组织培养观察到,给降钙素后,先是骨吸收被抑制,但随后仍给最大抑制效应的降钙素,却不再出现抑制效应。称为脱逸现象。
本品主要用于:①不能使用常规雌激素/钙联合治疗的早期和晚期停经后骨质疏松症;②乳癌、肺或肾癌、骨髓瘤和其它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大量的骨溶解;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缺乏活动或维生素D中毒(包括急性或慢性中毒)导致的变应性骨炎;④高钙血症和高钙血症危象;⑤各种骨代谢疾病所致的骨痛。
2.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①氟化物
氟化物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促进新骨形成的药物之一。
②甲状旁腺激素(PTH)
③维生素K(VK)
目前认为VK参与体内骨钙素的合成,而骨钙素在骨矿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4.作用于骨矿化的药物
①维生素D
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及激素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钙制剂
钙既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药物。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终生足够的钙摄入是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最重要的措施。首先应通过膳食(包括钙强化食品)来摄取钙,当膳食满足不了人体需求时,应该补充钙剂,而补钙与其它药物治疗及其它措施相结合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由于人体不能贮存过量的钙,所以补钙应日日均衡。在任何时间内,钙吸收率都和钙摄入量呈负相关,为了避免浪费,不要一次补充大量的钙,每日补钙应分次进行。研究还表明,随每日三餐补钙能增加钙的吸收率。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空腹服用碳酸钙时,钙吸收不良;但随餐补充时,钙吸收正常。睡前补充一定量的钙能抑制夜间PTH分泌的增加。补钙联合补充锰、铜、锌等必需微量元素也有较好的效果。补钙还能部分对抗高磷摄入和高钠摄入对钙代谢的不良影响。研究表明,雌激素与钙联合用药比单独补钙效果好,雌激素替代疗法中补钙能使雌激素用量减半。另外,补钙结合体育锻练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应用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本章学习目标
一、掌握
1.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主要降压药物的种类、适应证及代表药物
2.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熟悉
1.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2.心衰的治疗药物原则
二、了解
1.降压药物的选择 2.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种类
本章主要介绍三个内容:
一、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二、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本章重点掌握:
第一节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导致伴有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如不有效地对血压进行预防性监测,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Framingham心脏研究提出,在55岁血压正常的人群中,有90%的可能性发展为高血压。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连续一致,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它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血脂紊乱、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一)药物治疗目标
抗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多数高血压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者,收缩压(SBP)达标时,舒张压(DBP)也会达标,治疗重点应放在SBP达标上。血压达到<140/90 mm Hg能减少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 mm Hg。
(二)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是治疗高血压必不可少的部分。降低血压的主要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采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即提倡富含钾和钙的饮食方法;减少钠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限制饮酒。调整生活方式能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降低心血管危险。
(三)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分为五大类,即利尿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利尿剂
(1)分类:包括①噻嗪类:氢氯噻嗪、甲氯噻嗪、多噻嗪、吲达帕胺;②袢利尿药:呋塞米、托尔塞米和布美他尼;③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
(2)适应证: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感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的降压效应。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时。利尿剂能增强其它降压药的疗效。
(3)不良反应:一般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钾症和影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其它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及尿量增多。
(4)禁忌证:痛风者禁用。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1)分类:包括:
①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和乌拉地尔;
②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比索洛尔、卡替洛尔和喷布洛尔;
③α、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
(2)适应证: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3)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的抑制心功能,还会增加气道阻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掩盖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用药时应予以注意。
⑸ 禁忌证: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等。
3.钙通道阻滞剂
(1)分类:包括①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和尼莫地平等;②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2)适应证: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对嗜酒患者也有明显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
(3)禁忌证: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力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⑴ 分类:常用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培朵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
⑵适应证: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3)不良反应:①刺激性干咳发生率约10-20%,可能与体内缓激肽增多有关,停药后消失。②血管性水肿,较少发生。③高血钾症。
(4)禁忌证:妊娠妇女、高血钾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⑴ 分类:常用制剂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替米沙坦和坎地沙坦。
⑵ 特点: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一般在6-8周时才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合用能明显增强疗效。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治疗窗较宽。
⑶ 适应证: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⑷ 禁忌证:妊娠妇女、高血钾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四)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选择
1.个体患者的血压控制
多数高血压患者需2种或更多的抗高血压药来达到目标。噻嗪类利尿剂应作为多数患者的初始用药,单独或与一种其它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的益处已被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教科书上表9-1-4高血压联合用药请同学们复习。
第二节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通常所指的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的主要原因,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调整血脂水平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血脂是血浆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类脂的总称。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磷脂均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溶解和运行。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Apo)。脂蛋白主要有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高脂血症常常是高脂蛋白血症的反映。
(一)血脂异常的分类
血脂异常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了解WHO修订的分类系统,又称为表型分类法的一些基本概念。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名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血浆中CM增加,血脂测定TG升高,TC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型临床上较为罕见。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中仅LDL增加,血脂测定TC升高,TG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复合性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和LDL均增加。血中TC和TG均升高。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乳糜微粒和VLDL残粒水平增加,血脂TC和TG均明显增加,此型临床上很少见。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中VLDL增加。血脂TG水平明显升高,TC正常或偏高。此型临床常见。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混合型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中CM和VLDL水平升高。血脂TG升高明显,TC亦升高。此型临床不常见。
(二)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1.治疗目标
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2001年正式发表的第三次报告指南(ATP III)中,明确指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LDL-C水平。
1.血脂水平分类
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5年均应进行一次空腹脂蛋白谱包括总胆固醇(TC)、LDL-C、HDL-C和TG测定。有关TC、LDL-C和HDL-C分类见教材表9-2-1。
2.影响降低LDL-C目标值的主要危险因素
(1)吸烟
(2)高血压(BP≧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3)低HDL-C(40mg/dL)(4)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5)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6)糖尿病已视为冠心病等危证
(7)HDL-C≥60mg/dL,可作为冠心病的负性危险因素。
3.明确有无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虽然明确将降低LDL-C作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但在决定将LDL-C降至何种程度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存在其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降低LDL-C的目标值<2.6mmol/L
4.明确冠心病等危证
在ATP III的报告中,除再次明确规定将冠心病患者的血浆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还提出应将具有冠心病等危证个体的血浆LDL-C也应降至2.6mmol/L。
(二)治疗原则
1.一级预防
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重点是改善生活方式。①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②增加体力活动;③控制体重。
2.二级预防
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应将LDL-C降至2.6mmol/L。治疗12周后需要根据血脂情况调整药物降脂治疗方案。
3.降LDL-C治疗起始值和达标值
依据冠心病危险性高低而决定应用药物或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降LDL-C的起始值和达标值见教材表9-2-3。
(三)降脂药物
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这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简称为他汀类。临床常用的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妥伐他汀(立普妥),以及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的血脂康。西立伐他汀因其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目前已退出国际市场。
(1)药理作用:他汀类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对LDL-C的降低作用最强,TC次之,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HDL-C。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血症,也可用于Ⅱ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亦可用于肾病综合征、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以及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等,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3)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①他汀类不良反应较少,大剂量应用时偶可出现胃肠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等暂时反应。②但目前已经明确在某些情况下,他汀类可引起肌病,常见的不适是非特异性的肌肉疼痛或关节痛,通常不伴显著的肌酸激酶升高。他汀类与括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和烟酸类,肌炎的发生率增加,应慎重或避免使用。
2.苯氧芳酸类或称贝特类
常用药物有吉非贝齐(诺衡,康力脂),非诺贝特(立平之),苯扎贝特(必降脂),环丙贝特
(1)药理作用:贝特类既有调脂作用也有非调脂作用。能降低血浆TG和提高HDL-C水平,减少VLDL的合成和分泌,可轻度降低LDL-C水平。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TG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对Ⅲ型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亦可用于Ⅱ类糖尿病的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患肝、胆疾病、孕妇、儿童及肾功能不良者禁用。与他汀类药物合用可能增加肌病的危险,应谨慎选用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
3.胆酸螯合剂
包括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宁)和考来维仑。
(1)药理作用:使血浆TC和LDL-C浓度降低。
(2)临床应用:故仅适用于Ⅱa、Ⅱb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血症,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无效。对Ⅱb型高脂血症者,应与降TG和VLDL的药物配合应用。
4.烟酸及其衍生物
该类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I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脂血症。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目前认为CHF治疗有四种基本药物,即利尿剂、洋地黄类、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前两类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后两类不但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药、抗凝药等也可作为心衰治疗时的选择。
1.利尿剂
常用为袢利尿剂、噻嗪类和保钾利尿剂几类药物。
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阿米罗利、螺内酯仅在使用ACEI和利尿剂后出现低钾血症时或补钾无效时应用,一般采用小剂量,时间是一周的用药方式,应密切监测肌酐及血钾的浓度。
2.洋地黄糖苷类药物
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是最常用的洋地黄糖苷类药物,它们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但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地高辛经肾排泄。与此相反,洋地黄毒苷经肝脏代谢,其消除不依赖于肾功能,因此可用于肾功能异常和老年患者。
禁忌证: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颈动脉窦综合征,WPW综合征,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低钾血症以及高钙血症。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无论是否存在容量负荷过重,因心脏收缩功能异常导致的症状性心衰的任一阶段,ACEI都是绝对适应征,对于服利尿剂的所有心衰患者都应考虑同时接受ACEI的治疗。
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干咳。ACEI的绝对禁忌证是双侧肾动脉狭窄和既往使用ACEI时出现血管性水肿,有ACEI诱发咳嗽史是其相对禁忌证。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药可改善CHF的症状,提高射血分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
5.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不能用于因由于收缩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衰。
6.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地位是作为心衰治疗中的辅助手段加以应用。在ACEI治疗禁忌或不能耐受时,肼屈嗪与硝酸异山梨酯的联合用药是心衰治疗的另一选择。
7.抗凝药物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对心衰患者予以长期的阿司匹林治疗对死亡率有任何影响,但口服抗凝药物在减少心衰患者全身栓塞危险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
8.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绝大多数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物有效,它可恢复和维持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窦性心律,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建议使用胺碘酮。
第三篇: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1、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故又将这类药物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小剂量NSAID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才有抗炎作用。国内NSAID的用量一般偏小,如布洛芬,抗炎时的剂量应为0.6g每日3~4次,国外最大剂量为每日3.2g,而国内只用到0.2~0.6g,每日3次。再如萘普生,抗炎时剂量为0.5~0.75g,每日2次,国内为0.25g,每日2次。剂量的不足显然限制了NSAID药效的发挥。
非甾体类抗炎药:个体化选择非甾体类消炎药,能有效地缓解症状,该药长期服用易出现肠道刺激和肾间质病变应引起重视。目前常用药有瑞力芬,扶他林。
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非甾类抗炎药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重非甾类抗炎药的种类、剂量和剂型的个体化;
②尽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疗程;
③一般先选用一种非甾类抗炎药。应用数日至1周无明显疗效时应加到足量。如仍然无效则再换用另一种制剂,避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非甾类抗炎药;
④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宜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或其他非甾类抗炎药加质子泵抑制剂;
⑤老年人可选用半衰期短或较小剂量的非甾类抗炎药;
⑥心血管高危人群应谨慎选用非甾类抗炎药,如需使用,可选择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类非甾类抗炎药;
⑦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该类药物较非甾类抗炎药发挥作用慢,大约需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这些药物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均有效,每周给药1次。必要时可与其他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用。常用剂量为7.5~20 mg/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口腔炎、腹泻、脱发、皮疹及肝损害,少数出现骨髓抑制。偶见肺间质病变。服药期间应适当补充叶酸,定期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第四篇:眼科常用药物及常见疾病小结
眼科疾病及所用药物总结
药物
一、滴眼液: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易贝):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移植、翼状胬肉等术后——促进组织细胞的分裂,有嫩肤、润肤、修复创伤、预防色斑的美容效果。
注意:不宜与蛋白变性剂或蛋白水解酶类外用药同时使用。2.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由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毛果芸香碱是一种具有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物,通过直接刺激位于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及分泌腺上的毒蕈碱受体而起作用,毛果芸香碱通过收缩瞳孔括约肌,使周边虹膜离开房角前壁,开放房角,增加房水排出。同时还通过收缩睫状肌的纵行纤维,增加巩膜突的张力,使小梁网间隙开放,房水引流阻力减小,增加房水排出,降低眼压。
注意:禁用于任何不应缩瞳的眼病患者,如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哮喘,急性角膜炎慎用。3.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低眼内压作用,对于某些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其他药物及手术无效的青光眼,可加用本品滴眼增强降压作用——非选择性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没有明显的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和局麻作用,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本品对高眼压患者和正常人均有降低眼压作用,其降低眼压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眼压描记和房水荧光光度研究提示本品的降眼压作用与减少房水生成有关。注意: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哮喘史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窦性心动过缓、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心衰、心源性休克、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冠状动脉疾患、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重症肌无力患者遵医嘱;自发性低血糖患者及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慎用。
4.布林佐胺滴眼液(派立明):适用于下列情况降低升高的眼压:高眼压症开角型青光眼可以作为对β阻滞剂无效,或者有使用禁忌症的患者单独的治疗药物,或者作为β阻滞剂的协同治疗药物——是一种磺胺药,虽然是眼部用药,但仍能被全身吸收,因此磺胺药的不良反应在眼部滴用时仍然可能出现,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过敏,应立即停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和滴用派立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已知的与碳酸酐酶抑制剂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不推荐同时使用。
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用于诊断及治疗为目的的散瞳和调节麻痹——具有松弛瞳孔括约肌及调节麻痹的作用,调节麻痹的效果较阿托品弱,持续时间较短,为速效性,滴眼结束20-30min后调节麻痹效果达到最高,3h左右几乎完全恢复,4-5h后调节功能恢复正常。注意:青光眼和具有房角狭窄、前方较浅等眼压上升因素的患者(有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小儿、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甲亢患者慎用(去氧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促进糖生成、加快心率等作用)。
6.典必殊滴眼液: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反应的眼科炎性病变及眼部表面的细菌感染或有细菌感染危险的情况;眼用激素用于眼脸、球结膜、角膜、眼球前段组织及一些可接受激素潜在危险性的感染性结膜炎等炎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同时延缓伤口的愈合;抗生素成分(妥布霉素)可抗敏感微生物。注意:单纯胞疹病毒性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牛痘、水痘及其他因滤过性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眼睛分支杆菌感染,眼部真菌感染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用于治疗眼睑炎、睑腺炎、泪囊炎、结膜炎、睑板腺炎、角膜炎以及用于眼科围手术期的无菌化疗法; 注意:对本品成分、氧氟沙星及喹诺酮类抗菌制剂有过敏史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8.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贝复舒眼液):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和点状角膜病变,复发性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中度干眼症、大泡性角膜炎、角膜擦伤、轻中度化学烧伤、角膜手术及术后愈合不良、地图状(或营养性)单庖性角膜溃疡等——对于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家兔碱烧伤角膜上皮的再生、角膜基质层和内皮层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未见增加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9.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本品适用于外眼及附属器敏感菌株感染的局部抗感染治疗。应用妥布霉素时,应注意观察细菌感染的控制情况—体外实验显示妥布霉素对下列菌种有特殊疗效: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对青霉素耐药的菌种。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产气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阴性)与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与结膜炎嗜血杆菌、结膜炎摩拉克、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Herellea vaginacola)、奈瑟菌属;细菌敏感性实验显示,对庆大霉素耐药的菌种,对妥布霉素仍然敏感。目前尚未发现对妥布霉素有耐药性的菌属,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细菌的耐药性; 注意:不能用于眼内注射,局部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与其他抗生素一样,长期应用将导致非敏感性菌株的过度生长,甚至引起真菌感染,如果出现二重感染,应及时给与适当治疗;孕妇只有在确实必要时才可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时可能出现ADR,建议停止哺乳或停止用药;临床研究显示本品能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儿童患者。
二、眼膏:
1.金霉素眼膏:急性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等;
注意:有四环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急慢性沙眼疗程为1-2月或更长;眼膏可作为夜间治疗用药,以保持感染部位与药物接触较长时间;仅限眼部使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使用5日症状为缓解,应停止就医;如出现充血、眼痒、水肿等症状,应停药就医。
2.红霉素眼膏: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本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革兰阳性菌鉴定卡和沙眼衣原体有抗菌作用。注意:过敏者禁用。
三、注射液:
1.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用于治疗视神经损伤。本品通过促进神经损伤恢复发挥作用;
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再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轻微震荡后即可溶剂,如发现有不溶的沉淀、浑浊或絮状物不得使用;孕妇、围产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或遵医嘱。
2.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邦亭):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本品含有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两种酶为相似的酶作用物,小剂量时表现为促凝作用,大剂量时表现为抗凝作用。
注意:有血栓病史及对本品或同类品过敏者禁用。
3.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稳可信):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细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本品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与其他种类抗菌药物无交叉感染耐药,本品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细菌RNA的合成。
注意:对本品有既往过敏性休克史者(对本品及糖肽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肾功能损害(因排泄延迟,药物蓄积所以应监测血中药物浓度慎重给药)、肝功能损害者(可加重功能损害)、老年患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4.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抢救用药——本品为α受体和β受体激动作用。α受体激动引起皮肤、粘膜 内脏血管收缩,β受体激动剂引起冠状血管扩张、骨骼肌、心肌兴奋、心率加快、支气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松弛,常用剂量使收缩压上升或略降,大剂量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注意:器质性脑病、心血管病、青光眼、帕金森、噻嗪类引起的循环虚脱及低血压、精神神经疾病慎用;每次局麻剂量不可超过300ug,否则引起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与其他拟交感药有交叉过敏反应,可透过胎盘,抗过敏休克时,须补充血容量,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慎用。
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为酰胺类局麻药,血液吸收后或静脉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且可无先驱的兴奋,血药浓度较低时,出现镇痛和思睡、痛阈提高;随剂量加大,作用或毒性增强
注意:防止误入喜血管,注意局麻药中毒症状的诊治,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可引起中毒,老年人应适当减量;配伍禁忌:两性霉素B、氨苄西林、美索比妥、磺胺嘧啶。
6.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末梢性神经障碍。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红细胞性贫血——本品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12,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经转甲基反应合成蛋氨酸;转入神经细胞的细胞器,促进核算和蛋白质的合成。注意:有过敏者禁用。
7.注射用丝裂霉素:本品主要适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也适用于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卵巢癌及癌性腔内积液。注意:肝肾损害者、骨髓功能抑制者、合并感染症、水痘患者、小儿、育龄者慎用。
8.0.75%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阻滞——为酰胺类长效局麻药,麻醉时间比利多卡因长2-3倍,弥散度与盐酸利多卡因相仿,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较小,对组织无刺激性,不产生高铁血红蛋白,常用量对心血管功能无影响,用量大时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对受体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无明显的快速耐受性,母体的药物血浓度为胎儿药物血浓度的4倍。
注意:过敏者、12岁以下小儿禁用,与碱性药物配伍会产生沉淀失去作用;使用时不得过量,过量可致高血压、抽搐、心脏骤停、呼吸抑制及惊厥。
9.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血液科,消化内科,皮肤科,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抗炎作用(本品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能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本品还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注意:对本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使用,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高血压、血栓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使用;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与适当的抗感染治疗,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糖尿病、骨质疏松、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慎用。10.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适用于各种皮肤病、过敏性鼻炎、关节痛、支气管哮喘、肩周炎、腱鞘炎、滑膜炎、急性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免疫抑制(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抗毒、抗休克(糖皮质激素能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发挥保护机体的作用)
11.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巴曲亭):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主要成分为巴西矛头蝮蛇蛇毒血凝酶,注射一单位本品后20min,健康正常成年人的出血时间测定会缩短至1/2或1/3,这种止血能保存2-3天,注射本品仅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因此,使用本品无血栓形成危险。
注意:有血栓病史者禁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不宜使用本品;注意防止用药过量,否则其止血作用会降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非紧急情况不宜使用。
12.注射用拉氧头孢钠: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症,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系统感染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化脓症、脓胸等),消化系统感染症(胆道炎、胆囊炎等),腹腔内感染症(肝脓疡、腹膜炎等),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症(肾孟肾炎、膀肌炎、尿道炎、淋病、副睾炎、子宫内—新型半合成β-内酰胺类的广谱抗生素。作用机制仍是与细胞内膜上的靶位蛋白结合,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正常分裂繁殖,最后溶菌死亡。由于对β-内酰胺酶极为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力,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略弱,对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肾功能损害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低体重初生儿慎用;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发生不良反应可能性会增加,应酌量减轻给药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缺乏维K者会增加出血倾向
13.注射用头孢替安:主要用于对本品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属、肠道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特格氏变形杆菌,摩根氏变形杆菌等所致下列感染: 败血症,术后感染,烧伤感染,皮下脓肿、臃、疖、疖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肺化脓症,脓胸,胆管炎,胆囊炎,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炎,前列腺炎,脑脊膜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旁组织炎,附件炎,前庭大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
注意:对头孢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严重肾衰竭、本人或父母兄弟有易引起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体质者、经口摄取不良者或采取非经口营养者、高龄者慎用:本品只可静脉注射,为避免大剂量静脉给药时偶尔引起的血管通,血栓性静脉炎,应充分注意注射液的配制,注射部位、注射法等,并尽量减慢注射速度,溶解后的药液应迅速使用,若必须储存也应在8小时内用完,此时微黄色的药液可能随着时间延长而加深;给药期间最好做肝功、肾功、血液象等检查。
四、口服
1.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适应症为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中等程度疼痛的镇痛,如:癌症疼痛、手术后疼痛、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偏头痛、头痛、痛经、牙痛等——本品由布洛芬和磷酸可待因组成;布洛芬是抗炎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对痛源的炎症组织局部其镇痛作用,磷酸可待因是中枢镇痛药,两者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及最佳的配比组成,发挥镇痛的协同作用,双层片中磷酸可待因为速释层,能迅速镇痛;布洛芬为缓释层,起长效镇痛作用,服药后镇痛起始时间为30分钟,镇痛持续时间约为12h,最佳镇痛时间约在4-7h期间内。
注意:磷酸可待因:长期应用可引起依赖性,但其倾向较其它吗啡类药弱。本品为磷酸可待因复方制剂按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未确诊的疼痛患者慎用;有消化道疾病史者慎用;勿超剂量服用;本品应置于小儿触及不到的地方。
2.醋甲唑胺片(尼目克司):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及某些继发性青光眼,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眼压控制不理想患者的辅助治疗。因本品降眼压的同时对酸碱平衡影响较少,故对于患有严重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患者本品优于乙酰唑胺。醋甲唑胺对尿枸橼酸分泌的影响较乙酰唑胺小,故对于需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但又易引起肾结石形成的患者,推荐应用醋甲唑胺——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与乙酰唑胺相同。又因醋甲唑胺的结构设计减少了电离作用,故眼内透性较乙酰唑胺增强。本品穿透血-房水和血-脑屏障的功能亦较乙酰唑胺强(人脑脊髓液的浓度比乙酰唑胺高50倍)。抑制碳酸酐酶作用比乙酰唑胺强60%, 在体内仅55%的醋甲唑胺与血浆蛋白结合(而90%~95%的乙酰唑胺与血浆蛋白结合)。
注意:肝、肾功能不全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氯性酸中毒,肾上腺衰竭及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阿狄森病)和有肝昏迷倾向患者禁用;有磺胺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慎用于有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钾危险的患者;闭角型青光眼不应用醋甲唑胺代替手术治疗,否则可引起永久性粘连性房角关闭;本品不能长期用于控制眼压。3.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 s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注意:老年人肾脏清除钾功能下降,应用钾盐时较易发生高钾血症。下列情况慎用:①代谢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时;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者; ③急慢性肾功能衰竭;④急性脱水,因严重时可致尿量减少,尿K+排泄减少; ⑤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给予补钾,但需鉴别高钾性或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⑥慢性或严重腹泻可致低钾血症,但同时可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引起肾前性少尿;⑦胃肠道梗阻、慢性胃炎、溃疡病、食道狭窄、憩室、肠张力缺乏、溃疡性肠炎者、不宜口服补钾,因此时钾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⑧ 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当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⑨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24小时和严重溶血,上述情况本身可引起高钾血症;⑩肾上腺性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高钾血症时禁用。
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① 血钾;② 心电图;③ 血镁、钠、钙; ④ 酸碱平衡指标;⑤肾功能和尿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无特殊发现。
4.八面体蒙脱石散(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该药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
注意:(1).治疗急性腹泻时,应注意纠正脱水。(2).如需服用其它药物,建议与该药间隔一段时间。(3).过量服用,易致便秘,婴幼儿尤为注意。
5.复方甘草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时所产生的咳嗽及咳痰不爽——本品中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祛痰剂;复方樟脑酊为镇咳药;愈创木酚甘油醚为祛痰止咳剂;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甘油、浓氨溶液为辅料,可保持制剂稳定,防止沉淀生成及析出。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本品过敏者禁用,COPD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者、胃炎及溃疡者慎用;服用本药时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6.甲钴胺片(弥可保):用于末梢性神经障碍,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红细胞性贫血
注意:如出现出疹等症状,中止投药。偶有肌注部位痛疼、硬结,另外,偶有头痛、出汗、发烧感的症状。
五、其他
1.0.9%氯化钠注射液(外用):消毒灭菌
2.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用于鼻炎、鼻粘膜肿胀——呋喃西林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干扰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导致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其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对厌氧菌也有作用,对绿脓杆菌和肺炎双球菌力弱,对假单孢菌属及变形杆菌属有耐药性,对真菌,霉菌无效,但对因霉菌引起的细菌感染仍有相当效力。对敏感菌的杀菌浓度为13~20ug/ml,抑菌浓度为5~10ug/ml。
注意:对呋喃类药物过敏者忌用;口服有过敏反应,如休克、气喘、气闷、皮疹等;尚有胃肠道反应、药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及神经症状如幻听、幻视、幻觉、头晕、失眠及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局部应用偶尔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疾病
一、马凡综合征
定义: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颚等。治疗:目前(截止2013年)尚无特效治疗。对先天性心血管病变宜早期手术修复,对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内科治疗。一旦确诊为合并有主动脉瘤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则应视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是不能去除此病的。
二、白内障
定义: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
治疗:手术、清肝明目药。
三、人工晶体眼:又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材料有玻璃、硅胶、水凝胶、丙烯酸酯)。
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
定义:是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本病真正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缺血、玻璃膜变性破裂,色素上皮对视细胞代谢产物(外节盘膜)蚕噬消化能力下降,使盘膜残余小体沉积形成玻璃膜疣。此外脉络膜新生血管进入视网膜下而发生渗出及出血。临床上分为萎缩型(干性型)和渗出型(湿性型),渗出型又称为老年黄斑盘状变性。本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激光治疗、经瞳温热疗法(TTT)、光动力疗法(PDT)、中药治疗。
五、青光眼
定义: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常见疑难眼病。该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分为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
治疗:清肝明目降火、维B、维C、维E、激光疗法、补充营养(胆碱、泛酸B5、芸香素)、手术。
六、视神经萎缩
定义: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视神经各种病变及其髓鞘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等的损害,致使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的最终结局。由于神经纤维的蜕变及萎缩,病人多有视功能的减退、视野的缩小。因为视神经内的毛细血管的闭塞以及神经胶质的增生,致使视盘苍白。由于神经髓鞘的丧失而使神经纤维的体积缩小,视盘表现轻度凹陷。利用无赤光进行眼底照相或激光眼底扫描,还可以查出视网膜神经纤维呈条状、楔状或普遍的神经纤维束缺损。
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其原发疾病;垂体瘤或外伤后视神经管骨折引起的,术后良好;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则治疗效果很差,可试给予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七、铁锈症
定义:角膜多在基质层,以周边产部较多,虹膜呈棕色,时久有虹膜萎缩,后粘连,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晶体先在前囊下出现棕色颗粒或形成圆形,椭圆形斑点,以后皮质混浊,呈弥漫的棕黄色,玻璃体液化混浊呈棕褐色,视网膜易受其侵犯而发生变性萎缩,表现为视力减退和视野缩小
治疗:球内异物一般应及早摘出。应该强调的是,手术摘出必须以重建和恢复视功能为目的,因此要考虑伤眼功能、病人双眼和全身情况(具体药物治疗暂无)。
八、硅油眼
定义:眼内注入硅油后易引起白内障、晶状体浑浊等。
九、视网膜脱落:好发于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
治疗:手术。
十、眼睑倒睫
定义: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倒睫是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外眼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生长方向异常的睫毛,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不但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还会引起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上皮脱落,角膜炎,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进而影响视力。
治疗:手术。
十一、黄斑裂孔
定义: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 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
治疗:手术。
十二、翼状胬肉
定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单眼或双眼受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翼状胬肉,中医称为“胬肉攀睛”。它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最为古老的眼病。它不仅可以眼刺激征及外观缺陷,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
治疗:抗生素眼药水(充血较重时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进行性胬肉可用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泼尼松龙、四环素素眼膏、冷冻治疗、手术(术后用塞替派、丝裂霉素C眼液、局部皮质类固醇)、物理疗法(射线、激光)。
十三、玻璃体积血
定义:因肝胆热盛,或阴虚火炎,血受热迫,破络灌瞳,以及外伤、手术等引起。症见瞳神内一点鲜红,血液瘀积于金井,视力速降。相当于玻璃体前部积血。
治疗:清热平肝、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手术。
十四、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定义: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患者可伴甲状腺机能紊乱,比如甲亢或甲低,也可表现为甲状腺机能正常。青中年乃至老年人均可发生,多累及双眼。
治疗:全身治疗和眼部治疗。全身治疗主要针对矫正甲状腺功能异常。眼部治疗主要针对暴露性角膜炎、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和严重充血性眼眶病变。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复视可试用棱镜矫正。为防治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可夜间遮盖睑裂,滴用润滑性滴眼液;必要时可行睑缘缝合术。在眼眶病变的急性期,若发生明显视功能受损时,可行眼眶减压术;在疾病稳定期,可根据美容需要,行眶部减压以改善眼球突出,斜视矫正术和眼睑手术。
第五篇:肺癌药物治疗方案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新药,如诺维本、泰素、健择、泰素帝等,给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带来了希望,不少研究进行了新老方案的比较,认为新药方案优于老方案。目前新药铂类方案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但这些一线方案到底哪个方案更具优势,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2000年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提交的ECOG1594报告,是最早对新药方案进行比较的大规模多协作研究,共有1 163例IIIB、IV期病人接受了评估,比较了第三代化疗新药组成的4个方案泰素/顺铂(TP)、健择/顺铂(GP)、泰素帝/顺铂(DP)、泰素/卡铂(TC),结果没有哪个方案显示出明显优势,仅GP组疾病进展时间较其他组长,有统计学意义。
2003年ASCO报告了一个多研究(TAX326),这是迄今为止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的最大规模随机研究。12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DP组、DC组、NP组。研究显示DP较另两组有明显更高的有效率和明显更长的1、2年生存率,DC和NP的结果相似。NP方案的贫血和恶心呕吐较另两组严重(P<0.01),另外总的生活质量评估、体重减低、PS评分和疼痛改善均有利于两个泰素帝铂类治疗组。这个试验结果为泰素帝/顺铂作为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有力证据,FDA已批准泰素帝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一个关于健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个分析包括13个随机临床试验,纳入分析的试验有新药之间的比较,也有新药与老药之间的比较,共4556例。分析结果显示含健择方案有更好的生存受益(P<0.001),相应的1年和2年绝对受益分别为3.9%和2.6%。在亚组分析中看到,含健择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为9.0个月,而对照组含铂方案为8.2个月;另外分析还显示了含健择方案在疾病进展生存方面的优势(P<0.001),1年绝对受益为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1个月与4.4个月。此Meta分析提示,健择/铂类方案能使患者获得统计学意义的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再次证实了健择/铂类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良好疗效,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从上述几个临床资料中看出健择铂类方案和泰素帝铂类方案似乎有一定优势,留给我们的疑问是泰素帝铂类方案与健择铂类方案到底哪个在一线治疗中更优越。遗憾的是目前除了ECOG1594设计中有健择/顺铂与泰素帝/顺铂比较外,其他第三代方案随机对比的临床研究均未设计这两组方案的比较。
1.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
上及全国协用和临床上推荐的较有效果的化疗方案有如下几种。
(1)CAO(市胸科)方案
TX(血栓素)1 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ADM(阿霉素)50~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VCR(新碱)1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2)EP 方案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DDP(顺泊)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每3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3)VAP方案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m2,静脉滴注,第3~5天;
ADM(阿霉素)4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
DDP(顺泊)20~30 mg/m2,静脉滴注,第8~12天。
每4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4)COMVP(全国化疗学会协作方案)
CTX(环磷酰氨)50~70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VCR(新碱)1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CTX(环磷酰氨)7~14 mg/m2,肌肉注射,第3、5、10、12天;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 d,静脉滴注,第3~7天。
每3周重复,2~3周期为一疗程。
(5)CE方案
CBP(卡泊)30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m2,静脉滴注,第3~7天。
(6)ECAOCM(Andensom ATBP肿瘤研究所)方案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d,静滴(3小时),第3~5天;
CTX(环磷酰氨)1.0 g/m2,静滴(1小时),第1天;
ADM(阿霉素)60 mg/m2,静滴(15分钟),第1天;
VCR(新碱)1 mg/m2,静滴(15~30分钟),第1、8天。
每3周为一周期,3个周期为一疗程。
(7)CCNU 120~160 mg,口服,6周可重复。
2.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
与SCLC不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抗肿瘤药物对NSCLC有较好的抗瘤活性,即使是最有活性的单药如IFO(异环磷酰胺)、DDP、MMC和VDS(地辛)完全缓解率也很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引进DDP的联合化疗方案似乎使情况出现了转机。DDP与植物碱的联合(VDS、VLB、VP-16)是一类有效方案,有效率为30%~40%。DDP与VDS方案有效率为40%,有效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可达22个月。此方案再加用BLM、ADM、CTX或VP-16以期增加有效率或生存期的尝试未成功。这些方案增加药物或作某些变动(如大剂量、三药联合等)未能使疗效更进一步。另一类NSCLC的联合化疗方案以MMC为主,现用MVP方案效果为好,毒性亦较低,病人多能耐受,其中VLB(花碱)可用VCR(新碱)代替,效果同一般应用。
(1)VAP方案适用于腺癌。
VP-16 100 mg/m2,静脉滴注,第2~5天;
ADM 4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20~30mg/m2,静脉滴注,第8~12天;
每4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2)CAP方案适用于鳞癌。
CTX 800~1 200mg/m2,静注,第1、8天;
ADM 40 mg/m2,静注,第1天;
MTX 20 mg/m2,静注,第2、5、9、12天;
PYM 10mg肌内注射,第2、5、9、12天。
每3周为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3)DVP-16方案
DDP 30mg/m2,静滴,第1~3天;
VP-16 60~100 mg/m2,静滴,第1~3天。
每3周为一周期。
(4)MVP方案
MMC 6mg/m2,静注,第1天;
VDS(VCR)2mg/m2,静注,第1、8天;
DDP 30mg/m2,静滴,第1~3天。
每3周为一周期。
(5)MIP方案
MMC 6mg/m2,静脉注射,第1天;
IFO 3g/m2,静脉注射3小时,第1天;
DDP 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21天为一周期,2~3天为一疗程。
(6)PIV方案
IFO 2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100mg/m2,静脉滴注(水化),第1天;
VDS 3mg/m2,静脉注射,第1天。
3~5周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7)TAXOL+DDP方案
TAXOL 135~17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21天为一周期,2~3天为一疗程。
多数肿瘤学家认为,全身化疗能控制已播散在全身的微小转移,至少能抑制其生长,延迟临床转移灶的出现。大量研究表明,大剂量短疗程较小剂量长期化疗方案的疗效较好,目前已全部使用多药联合化疗,不再使用单药化疗。
3.常用化疗程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1
ADM 40mg/m2,静注,第1天;
VP-16 60mg/m2,静滴,第1~3天;
CTX 400mg/m2,静注,第3天;
DDP 8mg/m2,静滴,第1~5天。
每4周重复。
方案2
ADM 20mg/m2,静注,第1、9天;
CTX 300mg/m2,静注,第1、8天;
MTX 15mg/m2,静注,第1、8天;
PCB(丙卡巴肼)100 mg/m2,口服,第1、10天。
每4周重复。
方案3
ADM 30mg/m2,静注,第1天;
DDP 75mg/m2,静滴,第1天;
5-FU 750mg/m2,静滴,第1天;
MMC 6.5mg/m2,静注,第1天。
每4周重复。
4.化疗方案评价
1、治疗晚期NSCLC的联合化疗方案中,也可用PE方案。它能反复重复出20%—25%的有效率,20%—25%,1年生存期和最低的毒副作用。
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选择PE方案与当代的新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目前的新一
代方案与之对比时,一般只是有效率的超出较明显,而生存期超出并不明显。
3、NP方案在第二代方案(也有人归入第三代方案)中是佼佼者。中位生存期8个月,1年生存率为36%,明显高于PDD+VDS方案,因此推荐为标准方案。当代方案与之比较,生存期超出者甚少。再加上药物经济学的考虑,为较好的方案被广泛应用。、本方案的缺点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外周神经肌肉的刺激症状,个别病人比较严重。5、在ECOG1594号研究中四组(泰素+顺铂、健择+顺铂、泰素帝+顺铂、泰素+卡铂)有效率和生存期在统计学上无差异,GP组中位TTP(4.2个月、p=0.001)和2年生存率均是较高的。为了减少肾脏毒副作用和血小板下降导毒副作用。3周方案比4周方案更安全而不减少疗效。
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认为泰素135mg/ m224小时输注加顺铂PC方案中位生存期(9.9个月)比第一代PE方案(7.6个月)明显延长1年生存率为38.9%,后者为31.8%(P=0.048)
7、在TAX326研究组中有28个国家参加的一个大型国际多中心Ⅲ期随机临床研究中,共有1200多名ⅢB/IV期NSCLC病人的收入了三个方案即泰素帝加顺铂(DC),泰素帝加卡铂和NP方案的对照研究中,DC方案无论在生存期上(中位生存期11.3个月:10.1个月,1年生存率为46%:41%,2年生存率为21%:14%,P=0.004)。DC方案中的D最好每周给药(35mg/ m2iv d1、8.15,4周或d1.8,3周方案)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血液学的毒副作用。
8、长期以来在NSCLC治疗中卡铂和顺铂谁优谁劣的问题一直在争论。有些学者认为含顺铂的方案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也有学者认为较高有效率不一定能转化为生存期的延长,而更应重视存活期间的生活质量问题。由于含卡铂的方案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在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与其他方案比大致相仿的前提下,ECOG1594号研究的最后结论还是推荐PCb方案为今后的标准方案,为适应东方人的体质和尽量减少G-CSF的使用,泰素为175mg/ m2,3小时输注的方式,此方案也适合老年肺癌的体质状态使用。
5.靶向药物治疗
EGFR抑制剂:易瑞沙 特罗凯
ALK抑制剂:克唑替尼
RAS抑制剂:安卓健
与传统化疗药物(细胞毒药物)作用机制不同,近期针对肿瘤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的重要靶点,如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周围结缔组织溶解和细胞增殖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调节控制靶点的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吉非替尼(Iressa)(Tarceva)等药物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