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戏剧性。
2、字音字形
揉皱(zhîu)默许(mî)尽管(jǐn)筋疲力尽(jìn)熨帖(yù)熨斗(yùn)祈祷(qǐdǎo)降服(xiáng)丧葬(sāng)垂头丧气(sàng)劲敌(jìng)使劲(jìn)陶冶(yě)
讥诮(qiào)游说(shuì)说长道短(shuō)恐吓(hâ)吓唬(xià)怂恿(sǒng)辖 制(xiá)瘦削(xuē)削足适履(xuē)削苹果xiāo 撮合(cuō)谗言(chán)蒙蔽(mãng)蒙古(měng)蒙骗(mēng)
3、重点词语:
辖制:管束,控制。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孤僻:孤独怪僻。歹毒:阴险狠毒。讥诮(qiào):冷言冷语嘲讽。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陶冶(yě):原指制作陶器,冶炼金属,比喻培育。
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道教称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为六神。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4、作品解读:
(1)谈谈你眼中的别里克科夫?
他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忠心拥护者、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是一个受沙皇专制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悲,可憎又可恨的人。(2)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
揭示沙皇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毒化,号召人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3.边城
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2、生难字注音: 安辑(jī)蘸(zhàn)酒 泅(qiú)水 傩(nuï)送 僭(jiàn)越 商榷(quâ)氽(tǔn)水 蚱zhà)蜢(měng)踹(chuài)水 碧溪岨(jū)竹篁(huáng)甬道(yǒng)茶峒(dîng)埋(mán)怨
镇筸(gān)角隅(yú)歇憩(qì)锣鼓喧阗(tián)睨(nì)戛(jiá)然而止 糍粑(cíbā)涎皮(xián)奇葩(pā)踹水(chuài)鞶鼓(pán)
3、重点词语
伶俐:聪明,灵活。泅水:凫水,游泳。喧阗(tián):声音大而杂,喧闹。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缓促:快慢。氽(tǔn)水:氽,漂浮,文中指潜泳的意思。
4、感悟主旨
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5.《滕王阁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二、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②潦水尽而寒
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C、shuî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 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
壮
6.《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â):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贱(介词,凭
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
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名词,亲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②报养刘之日短(名
词,日子)
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②谨拜表以闻
(动词,奉上)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
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②夙夜忧叹(名
词,早晨)
四、词类活用
1、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名,远的地方)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②今义:身心劳苦)
六、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5、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
6、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译: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就遭遇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译:生下我六个月,慈受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既没有叔伯,又终于没有兄弟,门庭衰败,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孤单无依,只有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不久承蒙国家恩典,任命我做 太子洗马。
6、乌鸟之情,愿乞终养。译:我怀着乌鸟反哺的私情,请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应当为陛下拼死效忠,死了也会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联想意义。
9.说“木叶”
1.字音字形词义:
林庚.(ɡēnɡ)王褒.(bāo)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
(lái)涔.阳(cãn)陇.首(lǒnɡ)寒砧.(zhēn)桅.杆(wãi)袅.
袅(niǎo)窸窣..(xīsu)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ï)得鱼忘筌.
(quán)得鱼忘筌: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筌,捕鱼的竹器。
2.本文是一篇文艺评论,作者林庚,著名的学者、诗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强调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2).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有两个艺术特征:
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
5.简要分析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如何使用说明方法的。“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类比说明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举例说明
“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在举例说明中作比较
12.作为生物的社会
1.字音字形词义:
鳟鱼()木屑()迄今()蜂窠()毗邻()
阈值()蚁冢()霎时间()苜蓿(mù xu)鲱(fēi)鱼
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2.作家作品:
作者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同时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代表作品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这部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13.宇宙的未来
—
—1.字音字形词义:
模棱()沮丧()尴尬()坍缩()混沌()流逝()辐射()2.作家作品: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可“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3.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明确: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②“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
明确: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本册课本分四个单元,体裁分别是小说、古代诗歌(唐诗)、古代议论散文、科学文艺作品。其中,前两个单元侧重“品味与鉴赏”,第三单元侧重“思考与领悟”,第四单元侧重“沟通与应用”。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㈡《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㈢《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另外,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啰唆,后者的简洁明快,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欣赏七首唐诗:
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
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杜甫的律诗沉郁顿挫,音律优美,构思奇妙,《蜀道难》和《秋兴》《咏怀古迹》《登高》分别代表了他们诗歌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琵琶行》叙事与抒情结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的情感。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一生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内心的抑郁不得志,使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锦瑟》《马嵬》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诗歌长于抒情,它凝练的词句、富于想像的跳跃式结构、富有音乐美的韵律和节奏,使它更便于或含蓄或直接地抒发情感。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但要注意读诗要有读诗的方式,快慢徐急、抑扬顿挫要和诗歌的情感格调以及形式适配,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读《琵琶行》要雅正悲慨,具体到每一句,也有不同的读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已有提示,此处不再赘述。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理解。古人云:诗无达诂。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在写实或想像的画面背后,有很多“月朦胧,鸟朦胧”,难以捉摸。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具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这是正常的。像本单元所选的《锦瑟》,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身就有丰富的多解性,各种说法恐怕都有合理的成分,我们且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教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否定可能很有道理的个性化体验。其他诗歌如《蜀道难》《咏怀古迹》等虽然诗意较为明朗,但理解上也不是没有分歧。
背诵篇目:李白:《蜀道难》
杜甫:《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白居易:《琵琶行》 李商隐:《锦瑟》《马嵬》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在先秦有两个流派: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多是议论性的文章。本单元所选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就属于诸子散文一派,前者属于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步步紧逼,气势逼人,后者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用多样化的比喻。西汉时期,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写了著名的《过秦论》。这篇文章通篇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到了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主张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师说》一文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艺术追求。
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和常见的文化常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语感。其次要注意学习文章立论、论证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寡人之于国也》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生字
曳:yè
数罟:cùgǔ
洿池:wū
鸡豚狗彘:tún zhì
庠序:xiáng 莩:piǎo 好战:hào
不王者:wàng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翻译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3.说说下面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残暴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指一般的行走。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古义:开仓救济;今义:发现、出发 王无罪岁:古义:年成;今义:指年龄
4.几个重点词语的解释 填然鼓之:象声词,指击鼓声 养生丧死:供养活人为死人安葬 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负戴:负担。负,背负;戴,把东西顶头上。
5.指出下面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寡人之于国: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请以战喻:用
可以无饥矣:凭借
以时入山林: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第一个食,吃,动词;第二个,食物,名词 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不译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亩之宅:“的”,助词
6.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 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上
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名作动,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7.指出下面几个句子的句式,并口译 是亦走也:判断句:……也,表判断。非我也,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以桑树之”
《劝学》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
③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吃
二.特殊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过秦论》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喝”)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
①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②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
因遗策。遗留 ⑥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动句 ③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师说》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今义:看字发出声音。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词类活用 :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6、重要句式: 1)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7、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②则耻师焉,惑矣(糊涂)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②可知矣(知道,了解)文言虚词 之
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
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其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背诵篇目: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
荀子:《劝学》(背诵全文)
贾谊:《过秦论》(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韩愈:《师说》(背诵全文)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学习科学文艺作品: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前二篇文章都是科普作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但风格又有所不同。《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结构清晰,语言虽然较形象,但却是客观描述,很少个性化的语言。《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作者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促膝谈心的朋友,亲切而自然。最后一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科学文艺作品语言严谨、精确、有分寸,在涉及科学知识的问题上,毫不含糊,本单元课文中的许多句子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另外,前边提到《动物游戏之谜》的结构,可能大多数老师把这一结构板书在黑板上就完了,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科技小论文之所以一般都采用这样的结构,实际上是因为这符合科学发现的一般思维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可见,学习科普文章所反映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时候并不是虚头巴脑的事,完全可以落到实处。
第三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__c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
科学之光 字音部分:
栖(qī)息 冒昧(mâi)槲(hú)寄生 瓤(ráng)肉
醴酪(lǐ lào)龟(jūn)裂 浸渍(zì)
渣滓(zhā zǐ)赵佶(jí)萌蘖(mãng niâ)逶迤(wēi yí)青睐(lài)嗜(shì)好 酋(qiú)长 偏袒(tǎn)强悍(hàn)
螫(shì)针
蛊(gǔ)惑 疱疹(pào zhěn)妊娠(rân shēn)罪孽(niâ)根茬(chá)老趼(jiǎn)湮(yān)没 船坞(wù)琥珀(hǔ pî)袒(tǎn)露 悄(qiǎo)无声息 词语部分:
绪论: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迁怒:把对甲的怒气发到乙的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萌蘖:植物长出新芽。逶迤:弯弯曲曲的样子。青睐:(书)比喻喜爱或重视。
船坞:在水边建筑的停泊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炊,做饭。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耸,惊动。
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纵,放;逝,消失。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熟视,细看;睹,看见。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文本选萃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从那时到现在,我曾坚定不移地追求同一个目标。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点拨:(1)探索才有发现;(2)科学探索不可一蹴而就;(3)探索离不开坚定的目标。
作为科学家的杨焕明充分认识到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必要性,他同时还提出反对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因为这将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国家的安全。
点拨:(1)关怀生命是科学研究的前提;(2)悲天悯人,是每个科学家必须具有的情怀。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点拨:将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无耻。
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枇杷)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传诵。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点拨:乐观豁达方能超然。
景泰蓝的制作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这六道工序。——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点拨:(1)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2)精品的形成需要不断的锤炼。写作借鉴
《南州六月荔枝丹》
结构简明严密,条理清楚——全文按照设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果实——花——产地及栽培史——古代讲荔枝的书——生长习性这样一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果实时,采用壳——膜——肉——核这样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果实的外部特征时,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
语言精密准确,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如“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其中“通常”“三四”“余”“到”等都体现了准确性。
综合运用了引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多种说明方法。《斑纹》
语言富有诗意——如“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等等。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此情可待成追忆 字音部分:
渗漉(lù)修葺(qì)阖(hã)门 金钏(chuàn)余荫(yìn)谂(shěn)知 厮(sī)守 灵柩(jiù)怂恿(sǒng yǒng)矜(jīn)持 乳媪(ǎo)今宵(xiāo)词语部分:
谂知:熟知,深知。
厮守:互相依靠;互相陪伴。矜持:拘谨、拘束。
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门衰祚薄:门庭衰微,赋祚浅薄。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呱呱而泣:形容小儿哭泣的声音。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蜗角虚名: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蝇头微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黯然失色: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失色,因惊慌或其他原因变了脸色。
寒盟背信:背弃誓约。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文本选萃
李密初任蜀国尚书郎。蜀国灭亡以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直到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点拨:(1)平凡的孝行却是伟大的人间真情;(2)顾小家者才能爱大家;
(3)面对选择,要多一份冷静,少一份浮躁;(4)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生与莺莺一见钟情,叛将围困相国寺索要莺莺,书生张珙依靠朋友的帮忙解除了危难。老夫人亲口允婚,却又违约悔婚。在侍女红娘的撮合下,张生莺莺两人冲破礼教的束缚,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无可奈何,但要求张生应试得官才准许成亲。
点拨:(1)礼教吃人;
(2)打破束缚的最好方法是斗争;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3)封建毒瘤是扼杀人性的刽子手;(4)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5)人性需要解放。
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家族世仇使得他们的恋爱受到阻力。经劳伦斯神父帮助,两人秘密举行婚礼。后罗密欧刺死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逼婚的窘境。神父给朱丽叶吃安眠药让她装死,让罗密欧立即返回。不明真相的罗密欧在朱丽叶身边殉情。朱丽叶苏醒后,见爱人已死,于是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两人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点拨:(1)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2)不自由,毋宁死;
(3)真情可以消融一切的仇恨。写作借鉴 《陈情表》
用真情动人——文章没有多用感叹词,但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其情真、情深是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等等。
《项脊轩志》
线索清晰——以“项脊轩”为线索,“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将三代人物、事件联系起来,使全文浑然一体。
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通过生动的细节,用平实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仅仅白描了“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几件小事,但悼亡深情却让人叹惋。
自测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作解释:
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九岁不行
7、臣之辛苦
8、臣欲奉诏奔驰
9、拜臣郎中
10、室仅方丈
11、墙往往而是
12、吾妻来归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3、比去,以手阖门 参考答案:
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今义——数量少)
6、九岁不行(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7、臣之辛苦(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8、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古义——赶快前往;今义——很快地跑)
9、拜臣郎中(郎中:古义——官职名;今义——中医医生)
10、室仅方丈(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11、墙往往而是(往往: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12、吾妻来归(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
13、比去,以手阖门(比:古义——及、等到;今义——较量、紧靠)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6、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参考译文: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社会不安定。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里面。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活不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正是因为这样,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译文: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6、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恐怕可以等待吧!
直面人生 字音部分:
圜(yuán)墙 强(qiǎng)颜 缧绁(lãi xiâ)倜傥(tì tǎng)
桀骜(jiã’ào)不惮(dàn)尸骸(hái)攒(cuán)射 绯(fēi)红 山阿(ē)
殒(yǔn)身不恤(xù)浑浑噩噩(â)词语部分: 圜墙:监狱。
强颜:(书)勉强做出(笑容)。缧绁:捆绑人的绳索,借指牢狱。倜傥:卓越不凡。寥落:稀少。喋血:流血满地。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多含贬义)。攒射:集中射击。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贪生恶死: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之情。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黯然泣下:指心理不舒服、情绪低落而哭泣的样子。黯然,阴暗的样子。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浑浑噩噩: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朝生暮死:(1)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2)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铁石心肠: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芸芸众生:佛家语,指一切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芸芸,众多。文本选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点拨:价值取向决定生死的价值。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期,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点拨:(1)人才多磨难,英雄苦人多;(2)屈辱自古有之;
(3)“隐忍”还要有所“行”。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点拨:(1)忍常人之不能忍者,方能为常人之不能为;(2)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3)人生要有理想和目标。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渔父》
点拨:(1)直面现实、百折不回者的人才可称“精神贵族”;(2)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3)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点拨:面对危难敢于挺身而出的人,才是民族的脊梁。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点拨:成功需要付出代价。
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人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周国平《直面苦难》
点拨:(1)尊严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2)唯有坚持才可走出苦难的荒原。写作借鉴 《报任安书》
富有气势的排比句——如“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等等语句,排山倒海,酣畅淋漓。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字音部分:
晦朔(huì shuî)
会(kuài)稽 流觞(shāng)曲水 蔑(miâ)视
飓(jù)风
俯瞰(kàn)词语部分:
图南:比喻远大的前途。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荒唐:(1)(思想、言行等)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2)(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聚,济济一堂。
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伦比,类比,匹敌。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文本选萃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但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点拨:世间万物皆有所待,没有做到真正的自由。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点拨:(1)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是获取自由的要诀;(2)无己、无功、无名才能绝对自由。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点拨:自然山水皆有其美,可娱可乐,可歌可咏。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点拨: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厚度。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能思想。——【法】帕斯卡尔《人是思想的苇草》
点拨:人的伟大在于精神,在于能思考。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英】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点拨:(1)给自己活着的理由,人生才能奋力以行;(2)纯洁的才是高尚的。
写作借鉴
《逍遥游》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随时随地地设喻——如用积水负舟喻大鹏高飞培风,用外出备粮喻智之大小以讥刺二虫等等。这些比喻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丰富多彩,富有说服力。
《兰亭集序》
语言清新疏朗——如第一段的写景,毫不雕饰,其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仅16个字就写出了兰亭山水之美。
自测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
2、却告了相思回避
3、其次诎体受辱
4、其次关木索
5、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6、见狱吏则头枪地
7、及以至是
8、及罪至罔加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11、则仆偿前辱之责
1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3、渔父见而问之曰
14、子非三闾大夫与
15、其翼若垂天之云
1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1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18、小知不及大知
19、此小大之辩也 20、而御六气之辩
21、悟言一室之内
22、虽趣舍万殊
参考答案:
1、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
2、却告了相思回避(“却”同“恰”,才,刚刚)
3、其次诎体受辱(“诎”同“屈”,弯曲)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4、其次关木索(“关”同“贯”,套上)
5、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剔”同“剃”,剃除)
6、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7、及以至是(“以”同“已”,已经)
8、及罪至罔加(“罔”同“网”,法网)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同“磨”,磨灭)
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同“佚”,散失)
11、则仆偿前辱之责(“责”同“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
1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同“抵”,大抵:大都)
13、渔父见而问之曰(“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14、子非三闾大夫与(“与”同“欤”,句末疑问语气词)
15、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1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1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同“返”,返回)
18、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智慧)
19、此小大之辩也(“辩”同“辨”,分辨,分别)20、而御六气之辩(“辨”同“变”,变化)
21、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见面)
22、虽趣舍万殊(“趣”同“取”,取得)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意气勤勤恳恳
2、素所自树立使然
3、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4、在尘埃之中
5、念父母,顾妻子
6、恨私心有所不尽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8、彭越、张敖,南面称孤
9、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10、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12、形容枯槁
13、虽然,犹有未树也
14、众人匹之
15、腹犹果然
16、小年不及大年
1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8、列坐其次
参考答案:
1、意气勤勤恳恳(勤勤恳恳:古义——诚恳,恳切;今义——勤劳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树立:古义——立身处世;今义——建立抽象而好的事物)
3、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强颜:古义——厚颜无耻;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4、在尘埃之中(尘埃:古义——监狱;今义——尘土)
5、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人的配偶)
6、恨私心有所不尽(私心:古义——私人的心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下流: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下游;卑鄙龌龊)
8、彭越、张敖,南面称孤(南面:古义——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
9、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沉溺:古义——落入;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10、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十分)
1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口语:古义——言论;今义——与“书面语”相对)
12、形容枯槁(形容:古义——身形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13、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分句)
14、众人匹之(众人:古义—— 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15、腹犹果然(果然:古义——饱食之状;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16、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农历腊月是小月的年份,节日。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1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名:古义——没有要建立功业的偏见;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功劳;没有名声)
18、列坐其次(其次:古义——那地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较次的地位、内容)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参考译文: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译文: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一年的时光。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死而止。
海潮语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1.回顾熟悉课文内容
2.梳理文言知识点并积累记忆
教学内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
3.且贰于楚也
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一词多义
封
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肆其西封(疆界,名词)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说: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以……为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
五、文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兼词,于何)⑤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土地)5.其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递进,况且)
六、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晋惠公)许君焦、瑕
C.敢以(之)烦执事
D.夜缒(烛之武)而出
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小结2
六、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故人具鸡黍 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二、古今异义词
沛公居山东时 古: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关系 今:男女结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况 今:表程度,很、甚 而听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1.军
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名词,军队。勇冠三军: 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2.击
忽击忽失: 动词,攻击,攻打。因击沛公于坐: 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 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名词,碰撞。3.内
毋内诸候: 内,通“纳”,动词,接纳。帘内掷一纸出: 名词,里面,与“外”相对。内无法家弼士: 名词作状语,在内部。色厉内荏: 名词,内心,心里。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 动词,像。沛公起如厕: 动词,往、去。固不如也: 动词,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动词,通“背”,违背。每逢佳节倍思亲: 副词,愈加。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动词,道歉,谢罪。乃令张良留谢: 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动词,感谢。7.意
然不自意: 动词,料想、意料、估计。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词,心意、意图。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词,神态,神情。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名词,座位。坐北朝南: 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停车坐爱枫林晚: 介词,因为。
9.举
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动词,举行、施行。举不胜举: 动词,列举、举出。10.胜
沛公不胜: 杓 动词,禁得住。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优美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胜过、超过。11.斗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 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 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动词,争斗。12.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动词,放弃、丢下。置之坐上: 动词,安放,放置。乃置酒大会宾客: 动词,摆、设。
四、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6.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原义军队,此处义为 军队驻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原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 沛公欲王关中 原义大王、首领,此处义为做王 不可不语 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 吾得兄事之 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 道芷阳 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
籍吏民,封府库 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 范曾数目项王 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 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B.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向上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 E.使动、意动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百余骑)跟从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使(他)停止下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使(关中)被攻破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宾语前置)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吾)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
六、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七、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八、古代文化常识
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xiexiebang.com/0904/20095684800.asp
必修2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通 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 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 古:长 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 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 古:兼词,“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读zeng,竟 今:读zeng 多作姓
向之所欣 古:过去、原来 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五)实词“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虚词“其”
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离骚》 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诗经》两首 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11.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12.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3.戒:
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14.雨: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
本册课本分四个单元,体裁分别是小说、古代诗歌(唐诗)、古代议论散文、科学文艺作品。其中,前两个单元侧重“品味与鉴赏”,第三单元侧重“思考与领悟”,第四单元侧重“沟通与应用”。
一、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㈡《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㈢《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另外,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啰唆,后者的简洁明快,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二、第二单元欣赏七首唐诗:
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
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杜甫的律诗沉郁顿挫,音律优美,构思奇妙,《蜀道难》和《秋兴》《咏怀古迹》《登高》分别代表了他们诗歌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琵琶行》叙事与抒情结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的情感。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一生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内心的抑郁不得志,使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锦瑟》《马嵬》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诗歌长于抒情,它凝练的词句、富于想像的跳跃式结构、富有音乐美的韵律和节奏,使它更便于或含蓄或直接地抒发情感。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但要注意读诗要有读诗的方式,快慢徐急、抑扬顿挫要和诗歌的情感格调以及形式适配,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读《琵琶行》要雅正悲慨,具体到每一句,也有不同的读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已有提示,此处不再赘述。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理解。古人云:诗无达诂。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在写实或想像的画面背后,有很多“月朦胧,鸟朦胧”,难以捉摸。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具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这是正常的。像本单元所选的《锦瑟》,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身就有丰富的多解性,各种说法恐怕都有合理的成分,我们且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教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否定可能很有道理的个性化体验。其他诗歌如《蜀道难》《咏怀古迹》等虽然诗意较为明朗,但理解上也不是没有分歧。
背诵篇目:李白:《蜀道难》
杜甫:《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白居易:《琵琶行》 李商隐:《锦瑟》《马嵬》
三、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在先秦有两个流派: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多是议论性的文章。本单元所选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就属于诸子散文一派,前者属于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步步紧逼,气势逼人,后者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用多样化的比喻。西汉时期,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写了著名的《过秦论》。这篇文章通篇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到了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主张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师说》一文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艺术追求。
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和常见的文化常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语感。其次要注意学习文章立论、论证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寡人之于国也》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生字
曳:yè
数罟:cùgǔ
洿池:wū
鸡豚狗彘:tún zhì
庠序:xiáng 莩:piǎo 好战:hào
不王者:wàng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翻译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3.说说下面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残暴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指一般的行走。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古义:开仓救济;今义:发现、出发 王无罪岁:古义:年成;今义:指年龄 4.几个重点词语的解释 填然鼓之:象声词,指击鼓声 养生丧死:供养活人为死人安葬 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负戴:负担。负,背负;戴,把东西顶头上。5.指出下面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寡人之于国: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请以战喻:用
可以无饥矣:凭借
以时入山林: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第一个食,吃,动词;第二个,食物,名词 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不译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亩之宅:“的”,助词
5.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 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上 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名作动,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6.指出下面几个句子的句式,并口译 是亦走也:判断句:……也,表判断。非我也,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以桑树之” 《劝学》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
③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吃
二.特殊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过秦论》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喝”)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
①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②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
因遗策。遗留 ⑥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动句 ③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师说》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今义:看字发出声音。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词类活用 :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6、重要句式: 1)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7、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②则耻师焉,惑矣(糊涂)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②可知矣(知道,了解)文言虚词 之
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
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其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背诵篇目: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
荀子:《劝学》(背诵全文)
贾谊:《过秦论》(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韩愈:《师说》(背诵全文)
四、第四单元学习科学文艺作品: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前二篇文章都是科普作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但风格又有所不同。《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结构清晰,语言虽然较形象,但却是客观描述,很少个性化的语言。《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作者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促膝谈心的朋友,亲切而自然。最后一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科学文艺作品语言严谨、精确、有分寸,在涉及科学知识的问题上,毫不含糊,本单元课文中的许多句子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另外,前边提到《动物游戏之谜》的结构,可能大多数老师把这一结构板书在黑板上就完了,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科技小论文之所以一般都采用这样的结构,实际上是因为这符合科学发现的一般思维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可见,学习科普文章所反映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时候并不是虚头巴脑的事,完全可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