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

时间:2019-05-15 09:4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

第一篇: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

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转化期,他们一方面对周围的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又开始喜欢探索事物本质、追根问底。对课本中一些陈旧的案例和说教式的结论,他们是觉得乏味的。如果再加上一本正经,神情漠然,平铺直叙,严然以传道者的角色出现的老师,他们更是耳朵生茧,心生厌倦了。结果势必导致学生产生被动、失望、沉沦等情绪,这些情绪又会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和自制力的持续性和认识事物的深度性。列宁也曾说过:“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度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历、观念等与学生分享,淡化课程本身的预定性和统一性,使教师要教授的知识通过师生的情感共鸣得到了理性的提升。

我在教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时,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怯生生地问我:“老师,您在中学时遇到过挫折吗?原因又是什么?能说给我们听听吗?”原本想讲下一个知识点的我,向他微微一笑,并示意他坐下。然后,向着期待的同学们望了望,说道:“同学们想不想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又说:“同学们想听真实的事?还是编造的事?”“真事儿!”“那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老师在中学阶段遇到的挫折主要来自人际关系——不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陷入早恋中,……”课堂一下变得静了下来,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然后,我问学生:“假如今天的你遇到这一情况,你怎么处置才比较正确,才不会犯了像老师同样的错误呢?”学生开始讨论了起来,也把我要讲的下一个知识点“战胜挫折的方法”给连接上了。我通过自我情感的披露,向学生传递了真诚、友善,将造成挫折的原因,如何克服挫折等这些物化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教学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效果。

第二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会关心他人,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感脆弱,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有必要加强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促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小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为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寓教于乐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就是加强小孩子的团队意识,加强团结有爱的意识,摆脱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形象,使小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品德,融入大家庭中,提高小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和对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理解。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太过于乏味,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台上讲解深刻的大道理,台下当成催眠曲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在课堂上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同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负责找到能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故事或是电影,来使同学们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情感教育明白一些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处在小学时代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讲的一些故事或是影片中的一些思想品德高尚的英雄人物就会激发起小学生的模仿兴趣,来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养,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讲到一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的“说谎话,害处大”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找班上几位同学来排练一个小故事《狼来了》,给同学们准备好台词本,由教师指导进行排练,分两组进行,一个是原著放羊的小孩由于说谎狼来了,欺骗山下的大人们,导致真的狼来了没人上山救助,导致羊被吃了,自身也有危险。另一个是小孩勤奋务实,从不说谎话,狼来了后,山下的大人们帮他赶走了狼。当同学演完小话剧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两个小孩遭遇的情况一样结局却有很大的不同,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今天的主题,诚实是最难得可贵的品质,诚实的孩子人人夸,说谎话危害很大,同学们要争当说实话的好孩子。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作为引导者,使学生成为参与者,通过小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寓教于乐使同学们在游戏中懂得道理,提高自己对于教师情感教育的接受能力。

关注时事

当前教学模式还处在应试教育当中,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教师只是单纯地要求小学生背下来知识点,来应对考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往往忽略了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思想性的学科,重在对孩子品质的培养。教师应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当前发生的时事结合在一起,利用情感教育的渗透,进行心灵净化,减少高分低能的出现。正因为小学生的客观理解能力不好,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客观理解能力的训练,教师要将情感教育融入时事来加强小学生的见闻,教师要在课堂上多鼓励小学生读书看报,观看新闻节目,上课时教师对小学生在观看时事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课上抽出时间让小学生分成小组,整理昨天自己记住的时事热点来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对时事的客观理解能力,还能通过对时事的了解学习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来提高小学生对时事的关注,使自己的情感教育联系现实。

例如,讲到小学四年级的“为了祖国尊严”一章时,让小学生自主观看新闻报道,查阅资料,做一篇手抄报,之后由教师选出内容较好的进行适当奖励,把教师的情感教育联系时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于时事的理解,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课外实践

传统的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大部分时间都把学生关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却没有实践来使知识融会贯通,如此教学不是新课标的要求模式。教师不仅要改变当前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还要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使情感教育丰富化。

比如,在讲到二年级“粒粒粮食要爱惜”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同学们到农村土地里观看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可以帮助农民伯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锻炼自己,使学生感到粮食粒粒来之不易,通过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体会到节约的光荣,浪费的可耻,珍爱粒粒来之不易的粮食。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增加课外实践的机会,让教师的情感教育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

当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情感教育时,能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情感教育能改变这样现状,让学生们在课上积极思考开放思维,在课下进行时事学习,喜爱上学习思想品德,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处于兴奋状态,思想品德的实践能使小学生快乐学习,通过教师情感教育的使用,来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习惯的祖国栋梁,让含苞待放的祖国花朵绽放出美丽的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第三篇: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新课程倡导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的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整个人类都变得充满爱心,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做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那么,这种情感的体验是要通过音乐教育来进行实施的。因为,音乐是艺术,音乐又是情感艺术。它能够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它能用它特有的魅力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殿堂中感悟艺术,感悟人生。伟大导师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首歌,一首乐曲或是庄严雄伟,热情奔放,或是悠扬婉转引人入胜。都充满活力和激情。那么,在音乐教育中应如何渗透情感,使学生充分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有如下几种方式和方法。

一、利用欣赏教学引发情感。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的首要特征是“听”。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变得毫无意义。要想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教学是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最好的阵地。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听觉内容,让学生在听音乐和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步入这蕴涵着丰富情感的世界。

1、利用欣赏民族音乐引发情感。

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人类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作为一个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理应是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让每个学

生真正喜爱民族音乐,就得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感受一个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这就需要通过广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

品,来跨越时空感受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情感及精神世界。如

《青藏高原》就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民族风格的歌曲;又如《新

疆好》则是一首飘逸着浓郁瓜果香的新疆民歌。只要我们能给学

生提供丰富的听觉感受内容,我国的民族音乐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唤起学生对

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利用视听结合引发情感。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腾飞,文化传播媒体

也迅速发展,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其大众文化形式和大众传播形

式,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表现和

反映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对于艺术的普及和传播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它,有目的地组

织学生去视听。通过视听并举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音乐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引发情感。如教学中,利用电视播放带有画面的歌曲,又如

像中央电视台的一写文艺表演等节目都是我们选择的内容。

3、利用听范唱引发情感。

范唱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激发他们自身拥

有的一条情感涌动的河流,使其在对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

产生兴趣,诱发情感。学生可通过直接感知审美对象,充分发挥

听觉的审美功能,引导其主动入境。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唱歌的经验和技巧,所以,唱起歌来往往无感情,在学唱新歌曲之前,听一听录音和老师的范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令其细心

地去品味歌曲的韵味,从中领略真情实感,使其心神产生振奋的快感,做到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老师有表情的范唱它会给音乐

增添许多的色彩,同时教师的演唱水平也无形地影响和带动着你的学生。音乐作为流动的艺术,它体现的一句话是:“溶理于情”。

二、利用眼神和脸部来表达情感

教师的情感,可点燃学生们对音乐的情感火种。教师的每一

个眼神和笑容都可使学生内心与其产生共鸣,将他们带到音乐的海洋中去,尽情地抒发他们的激情和情感。人们常说:“眼睛是

心灵的窗户。”它可传神又可传情。人们可通过人的眼睛去探密

他人的心灵深处,从人的眼睛和脸上体现出来的各种神态和表

情,可以说是一个人精神状态最直接的反映,它以无声的语言向

对方表露和传递着内心的情感。暗淡呆滞、麻木迟钝的眼神和脸

部表情会使学生感到疲乏无力。有神坚定的目光和充满喜悦笑容的脸,则使学生感到情绪激昂,精力充沛。如在歌曲教学中当老

师指挥学生唱《国歌》、《只怕不抵抗》等较为振奋,能体现民族

气节的歌曲时,教师即明亮又神采飞扬的眼神和面部神态,可以

很快地感染学生,使他们热血沸腾,充满活力地去演唱歌曲,从

中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准确的表现音乐形象。又如在学唱《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较柔和抒情的歌曲时,教师亲

切温暖的面部表情和深情的眼神,便能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那如

诗如画般的大自然美好的意境中去,从而体会到音乐作品给人们

带来的美感。又如,当小学生演唱《嘀哩嘀哩》、《快乐的节日》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那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更

能激发小学生们内在的情感,促使他们富有激情地去演唱,以表

达他们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利用语言引发情感

音乐是美的艺术,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也可直接影响音乐的情

感表达和音乐的美。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两者虽然

都运用符号,但其作用都不可忽视。因此,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

性就尤为重要。音乐教师的语言要有富有激情和及大的艺术魅

力,要做到像旋律那样优美,像歌声那样句句动听。那么,在教

学中就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声乐课上,用缓慢、惆怅充

满思念之情的语调朗诵歌词,可把学生带进富有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意境中去;又如,用亲切、明快温和的声音朗诵歌词,能让学

生体会快乐,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对未来充满希望。再

如,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的语言要简要精炼,富有启发性,将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通过教师精确的语言表达传达给

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可激发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展开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教师选择怎样的教

学方法都不时真正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

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胡勇电话:***

重庆市永川区金龙镇金龙小学校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学段:小学学科:语文

摘要: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真情带动学生的真情,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训练,得到情感的熏陶,完成情感的升华,进而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育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情

教学情境的设置主要是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达到感染学生情感的目的。而学生预先蓄积的与作品情感气氛相协调的情绪,会增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的效果。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就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制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基调,从而很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中去。

(一)充分利用好导语的作用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导语正富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会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因此教师设计导语要新鲜活泼、形式多样、富有文采、充满感情。而教师在给学生说这些导语时更要情感饱满,切合课文的感情基调。

比如四年级课文中的《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童年是美好的,在每个人记忆的花园里,总会有一些常开不败的花朵,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同学们,你有过在雨中嬉戏的经历吗?(学生回答)可是你有过在桂花雨中陶醉的经历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一切都沉浸在花香里。你抱住那桂花树,使劲地摇,尽情地摇,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落在你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满身都是。你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都陶醉了,你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然后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顺势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美丽的桂花雨,和作家共同分享童年的欢乐。”这段导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然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摇桂花的场景,激起学生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向往,也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

多媒体不仅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而且图象活动变化,能展开情节,吸引学生入情入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情感的激发正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往往对桂林山水美景缺少直观感受,如能用一些图片加以印证,让学生对画面想象,这样桂林山水独特的景便可历历在目,理解背诵也就容易得多了。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却是不可多得。在教学中如果能将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身体力行带动情

教师自身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情感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并因此会带动学生的情绪体验,转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这无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情感,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也才能真

正溶入作者的思想境界。

(一)语文老师要有真情

教师要具有一股爱学生的真情。马斯洛理论讲,人人都有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的需求。当学生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爱的满足后,自然会以真情回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信任每个学生,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感情的交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赞许,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及时给与鼓励,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心满意足。而这种美好的情感会在教师长期的真情带动下潜滋暗长,进而转变成学生对语文老师的爱,对语文课堂的爱。

(二)语文老师要像演员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放得开,能够在不同的课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把书本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及体态语,带动学生的情感。在教学《笋芽儿》时,教师问“你曾撒娇过吗?”生齐声回答“没有。”于是,教师又问:“比方说,你和妈妈一起出门,看见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你很喜欢,可是,妈妈不给你买。这时,你会拉着妈妈的手,说„„” 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看了,也模仿我的样子,细声细气地说:“妈妈,给我买吧,给我买吧!„„”有了这样的铺垫,再回到课文中学习的时候,小朋友很快就领会了小笋芽撒娇时的语气。显然,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理解“撒娇”这个词语似乎是太难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来引导,将抽象、枯燥的词语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在“听故事——想经历——模仿动作——想象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个词的意思。同时,也能较轻松的将这个词语进行迁移。教师放得开,学生自然能放得开,也只有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全身心神游在课堂故事的演绎中。

三、指导学生读出情

可以说在这样一个饱含浓浓情感的课堂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波澜释放出来,那么此时教师就应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把朗读当成一种表演,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次自我实现的机会。课文《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讨论之后学生马上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更好的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发展自己的情感空间。

四、探究文章主旨,悟出情

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而文章的主旨让我们看到的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譬如我在教授《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就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课文描绘了黄昏时分火烧云的出现直至消失的整个过程,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这也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而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除了教师设置问题引导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感悟。例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我就让学生们把它改成课本剧去演,教学《精彩的马戏》时,就让学生真实的看一看马戏团表演,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课文理解更透彻,对作者情感领悟更深刻。

五、结合生活实际谈出情

语文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情感熏陶自然也能联系到他们的生活实际。这正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关键步骤,因此语文老师不能单纯的就课文讲课文,应给学生留有生发的时间。比如我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就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假如明天是父亲节,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因为之前教师做了很多的铺垫,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已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纷纷举手直抒心声,谈了对父爱深沉的理解,对在外父亲的思念,对出门打工父亲的担心、心疼,以及对自己以前不懂事的歉意等等。甚至有些同学是含着眼泪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深深爱恋之情。此时作者的情感已融入学生的心中,学生的情感可以说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六、课堂结语激发情

好的课堂结语不仅仅是对课堂学习的总结,更是对学生进一步的启发,它能诱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涤荡学生的情感。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结语:一次地震,书写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句承诺,谱写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颂歌。父母之爱,是一部我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要用一生去翻阅,去感受„„孩子们,让我们由衷的说

一声“爸爸,我爱你”吧!这样的结语再次激起了学生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圆明园的毁灭》的结语: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这些残垣断壁,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老师想,我们心中有的不仅仅是对圆明园的爱,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考。这些结语有效地让学生的感情再次得到熏陶,让他们胸中的激情继续涌动。

七、课外练笔写出情

语文的学习不应仅仅是课堂40分钟,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收获的情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随笔,日记,读后感,小作文等形式课外延伸语文的学习。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在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制一张贺卡,写出他们对父亲的祝福,让他们的情感在生活中继续流淌、延伸。

总之语文教师要对情感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将它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真情带动学生的真情,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训练,得到情感的熏陶,完成情感的升华进而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王剑兰、张凤琴、陈尚生主编,《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沈 宁,《编制个性化的探究方案,培养积极学习情感》,《江苏教育》,2007年第9期

[4]吴云霞,《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刍议》,《新课改导刊》,2005年第2期

第五篇:责任心是成功的基础

责任心是成功的基础

——《热血教师观后感》

英语听力课上,魏老师让我们观看了美国电影《热血教师》,在感到教学方式新鲜的同时,也被影片中主人公克拉克老师强烈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事迹所深深打动。

1、不安于现状,勇于挑战。克拉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毅然辞去了教育业绩优秀的工作,来到纽约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在哈林黑人区,他费尽周折找到了一所愿意聘请他的学校。他接替了一个令所有的教师头疼的班级,他面对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学生们,他们在教室里赌博打架跳舞化妆,公然向新老师挑衅,将老师独自粉刷一新的教室弄得一团糟,课上坐在桌子上聊天,完全无视教师的存在,从不遵守学校的纪律。

2、善于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克拉克要求学生执行“班规”,主要着眼于学生的习惯和行为,比如,对老师说话要说“先生”,要排队去餐厅等这样一些具体可行的规定。他明确地知道抓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的原因是为了他们能成为有用的人。他在管理常规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句对学生的侮辱、不耐烦、指责的字眼,而是始终用正面、鼓励、引导性话语告诉学生,老师爱他们,大家是一个大家庭。

3、教学形式多样,因材施教。为了和学生拉近距离,他和学生打赌,他向学生学双跳,学生向他学知识。他用他的爱心与智慧,甚至不惜伤害自己,采用只要学生们能安静十五秒钟就喝一盒巧克力奶的方式将课进行下去。他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带舞蹈的方式,进行历史课的学习,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和欢迎,使他们真正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最后,在克拉克的教育下,这群孩子的成绩获得了全校的第一名。

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要想取得成功,我认为责任心是最重要的,有了强烈的责任心之后,会有动力去认真制订计划,然后付诸行动,善于与他人沟通,富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碰到挫折时不放弃,不断修正完善,这样往往会取得成功。

下载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情感渗透是成功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勤奋就是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工作,就是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

    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我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人在实现目标的路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经历风雨的考验,而勤奋就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大保护伞。 明......

    刘彬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清源镇二中刘彬情感是人的社会性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它对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人的身心健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学是指教......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纳雍县维新镇第二小学蔡雪英 摘要: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中不但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智力培养环境,还可以缩小师生的距离,唤起学生学习......

    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础

    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础 会东县大崇中心小学唐学平 说起作文,大家都觉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学生觉得难写,老师觉得难教;学生写得平淡无味,老师改得无精打采。我们看到的文章往往......

    成功晋升做好本职工作是基础

    成功晋升做好本职工作是基础 职场成功晋升是每个有抱负的员工做希望的,但是成功没有捷径,晋升的基础就死要做好本职工作,试想如果你连手头上的事情都做不好,如果让老板看重你,更......

    试论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吹麻滩中学韩文俊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在讲授理论的同时,以情感为最佳的导入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感化学生的情感,......

    论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论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觉参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