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时间:2019-05-12 01:4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一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 “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

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

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三、师生结合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那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没有科

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我们的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第二篇:优化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

一、明确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按国家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节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1、明确并追求能力的目标。过去,不少教师以为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因此从上课讲到下课,以为把书讲完了,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其实,学生即使听懂了,理解了,但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就如同仅仅理解游泳知识与会游泳是两回事一样。因此,我校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冲破了单纯“认知”的圈子,明确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什么要求。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大压缩传授知识的内容;保证不超纲、不超教材;练习册、复习资料一律不用;不加大教学难度,还对教材中凡学生通过自学就学会了的,就大胆不教,从而把节省出来的大量时间、精力放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上。教学由侧重“知”,转向侧重“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就可能当堂达到。

2、明确并追求德育、健康卫生教育等目标。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都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明确转变学生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地通过组织竞赛、检查、评比等方式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顽强意志、高度负责的精神等。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写字、用眼、读书、发言等习惯,以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应有的提高。

二、探索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直到化解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冲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即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帮助解决疑难,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规律,例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很快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理化课上,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归纳结论,教师只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政治课、史地课,均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讨论为主,教师补充、更正为辅。这样,各年级、各学科都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使学生从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变成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当然,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这如同汽车进入高架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要当“引桥”、当“路标”。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如同调度员给驾驶员下达任务那样,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3、加强督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但教师说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时间、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极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输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的备课。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之后,即进入“后教”的环节,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教师不教。如数学课上,教学“解分式方程”,学生看例题,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后,教师发现学生只在去分母及检验类似的题目后,教师发现学生只在去分母及检验这两步有错误,就只讲这两步,其余几步就不讲。(2)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3)明确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很少了,一般不超过10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5、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1)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3)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实际上是高强度的训练,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竟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很有作用。它能及时反馈出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高度紧张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课外负担。总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建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标准,着重抓了三个“转向”。

1、主体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 传授知识的情况,转向不仅评怎样传授知识,而且评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怎样有机地渗透德育、健康卫生教育等,看学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表现有了那些提高;评教师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使教师认真确定课堂目标,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注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爱学、乐学。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评优课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对教师的“教”,则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如何来评价。这样,评估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教师讲的时间根据疑难问题多少而定,疑难问题多,讲的时间就多一点,疑难问题少,讲的时间就少一点。我校课堂教学的结构-----“三段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运用视实际而定。尽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以及单一数学例题教学课,是分三段教学(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但其中的每一步,也常不一样。多数课还是学生学一点,教师教一点,学生在学一点,教师在教一点-------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或者分散学、分散教、最后练,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不同类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并不雷同。

由此,就涉及到评估的标准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效果也应该是检验课堂教学的标准。课堂上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能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好课。这一标准确定后,我们要求教师备课、讲课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1997年3月,我校教师应邀到张家港市一中上观摩课。一位数学教师在备初一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课时,注意研究了张家港学生的实际,课上,学生先自学关于人口增长的例题,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3分钟后做与例题类似的关于浓度、利率的两道题,教师实事求是地把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抓到手,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在做补充,提示解这类题找等量关系的一般规律。这堂课,教师的时间加起来不足7分钟,但对学生进行检测是,去效果显著:51名学生,没人练两道题,结果102道题中对了101道。

在运用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是,我们还采取了阶段性评价(即通过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所谓阶段性评价,即对课堂教学每一步的效果进行评价。如对教师在学生自学前指导的评价,就看学生是不是紧张地自学,效果好不好。对学生自学阶段的评价,由教师通过巡视、提问、板演、联系等检测方式来进行,看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了多少问题、收获多少。对“后教”这一环节中教师“教”的评价,则看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真正能够理解、运用。所谓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当堂完成的作业这种检测方式来评价一堂课的效果。如当堂完成作业,正确率高,就说明效果好,否则就不然。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则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结合进行。

多年来,学校认真抓好起始年级,做到从后进生抓起,从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严格训练,持之以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丰厚的生长点。

第三篇:优化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优化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一、改重视讲析为讲读并重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我们现在的课本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朗读特别重要。可是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教材内容的传授,而轻课文朗读。即使教材中反复强调,极易朗读的散文,诗歌也不例外。

二、改贪多求全为突出重点

课文内容比较丰富、知识点也较为密集。在单位时间里全部传授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抓住重点。教材中的各课课前都巳明确了本课的训练重点,教师应该紧扣这些重点米安排课堂教学,切忌面面俱到.贪多求全。例如《苏州园林》一课,训练重点有二:其一是说明文结构中的总说和分说;其二是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那么教授本文时就可以结合课文讲清其结构特点,并摘出几处词句让学生领会其语言即可。但有的教师却不这样做,而是从词句到章节.从内容到艺术,甚至语法,简单的修辞也给学生一一明确,看似学生什么都学了,实际上学生掌握的不一定多。

三、改重视教师讲授为讲授、指导自学

自学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再有,中学语文的课文类型有三种: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常见一些教师把三者混为一谈,对所有课文都进行串讲,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另外在教读课中,满堂灌现象还是屡见不鲜,该是学生回答的教师直接说出,这样做大无益处,必须改革。指导学生自学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记叙文结构的划分,若是教师把记叙文可以按时间先后、地点变换等几种划分方法阐述给学生,那么记叙文结构划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就已解决了。

四、改肢解课文为要点、整体并重

一篇课文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课文中也有重点词语、精彩片断需要精讲、精读。许多教师在对课文处理上.为了抓住重点,一上课就把课文中的重要段落摘下来进行精讲,精讲完毕,这篇课文也就讲完了。这样抓住重点的讲法固然有对的地方,但是已把课文分解的支离破碎,体无完肤,应该让学生感知的整体美感学生也感知不到了。

五、改只重读写为听说读写并重

近年来,由于中考的导向,我们的教师重视了读写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听说训练仍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空自,即使是极有经验的教师,也往往做不到听说读写相结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对每册教材上的听说训练视若不见,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常有这样的事,有的学生本来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成绩本来不错,可是和别人交谈时却辞不达意,不能准确的,流利的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这都是语文课堂教学之误。

第四篇:实践性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

实践性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 与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实践性作业是指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调查等实践性行为获得的贴近社会和生活的知识。实践性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作业部分要求、提倡老师们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规范》实施一年多来,许多学校确实在作业布置中加大了实践性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也非常认可和欢迎实践性作业。但在作业收效方面,目前有学生和家长认为,很多老师布置的实践性作业离学生的生活和阅历较远,难以完成或收效甚微。有专家指出,给学生布置的实践性作业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难度太大的实践性作业会使学生丧失探索和钻研的兴趣,哗众取宠的实践性作业只会弄巧成拙,反而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由此看来,实践性作业应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学生们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完成。

实践性作业要突出“小”、“细”、“实”

以实践、探究、发现、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在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要突出“小”、“细”、“实”的原则,脚踏实地,贴近生活,避免让实践性作业成为“假、粗、空”的空中楼阁。

所谓“小”,就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完成实践性作业。例如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实践性作业时,可以布置“积累关于月亮的诗句”、“给亲人制作一个中秋贺卡”、“办一份中秋节主题手抄报”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从小处入手,研究小问题,感悟大道理。

所谓“细”,就是在实践性作业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精细化”指导和管理。面对范围广泛、主观性强的实践性作业,教师要从选题、实践、记录、结果处理、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避免粗放式管理,消除学生无所适从的心理感觉。

所谓“实”,就是实事求是,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入手,进行实践创造,避免闭门造车。同时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避免揠苗助长情况的出现。

实践性作业要突出兴趣、个性和力所能及的特点

实践性作业与传统作业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学生“学”的充分重视,它把学习视为一个学习者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从中得到推论,并根据这些推论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掌握这样的原则:

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作业,用趣味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动力,才能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富有情趣性和吸引力,能促进学生全身心感受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不但深入理解了教学内容,还能把握教学内容的感情基调,体验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

其次要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确实能开展的实践性作业。如就近参观、游览,不太花钱的活动,安全范围内的实验,容易查找的资料,容易开展的社会调查等等,以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求知欲。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极具趣味性、挑战性,它在课内外搭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

第三要选择新奇的、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实践性作业。如自学认字,自编儿歌、童话,编辑小报,编写学习日记,读书摘录,创新画画等等。学生对这样的作业感到新鲜,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一件件艺术品。这样的作业没有败笔,富有想象力,是别人所没有的,它顺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全面了解学生是布置实践性作业的前提

实践性作业最大的特点在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合理布置。笔者认为,实践性作业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布置作业以前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

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所在。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兴趣,并把兴趣相同或一致的同学分成兴趣学习小组,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实现他们的信息资料共享,也能使老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们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自定实践课题。选择了感兴趣的作业,同学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就能提高,作业的质量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了解学生的家庭。很多实践性作业是学生在放学后完成的。很多时候,家庭的不同情况决定了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家长的工作性质以及家长的文化程度,避免学生及家长产生畏难情绪。

了解学生个人素质。教师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掌握情况是布置实践性作业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因此,教师应本着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的思路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比如学生不善言谈,可以布置朋友交往方面的作业,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其组建在兴趣小组内,为其创造交往的范围,培养其交际能力。实践性作业要体现“生本”思想

布置实践性作业必须体现“生本”思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搞一刀切;以生命为本就是要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和动力,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以生动为本就是要注重生动活泼;以生长为本就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不要过多限制、干扰学生的发展。

在具体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实践性作业的内容、操作程序到评价,都要有学生的参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学生自主确定或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展示自身特色的实践性作业。如去年暑假开始前,我就放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确定假期实践性作业。有的学生确定的作业是观看奥运比赛盛况,用相机和笔记录精彩瞬间和感悟,与同学共享;有的学生将考察本地植物物种作为实践性作业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利用假期走访村内老人,查阅资料,撰写简明村史;有的学生则制作环保标语,在周围村庄张贴宣传。因为是学生自己确定的作业题目,学生都能兴味盎然地完成。当然,在学生确立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生制订计划,科学实施,形成成果。实践性作业要做到“少而精”,不能搞多多益善。

以“时效”促“实效”

实践性作业实施以来以其“探究、实践、灵活、创新”等特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笔者认为,老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遵循以“时效”促“实效”的原则。

与传统节日结合。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结合这些节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布置一系列的实践性作业。如有关春节的作业:调查春节的来历、习俗,了解一下爷爷、爸爸小时候是怎样过年的;搜集春联10条,并赏析其中一条;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春节知识知多少”家庭联欢会。

与学科知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各科都强调实践性,老师就应该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布置实践性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与时事结合。汶川地震、奥运会,甲型HINI流感、全运会,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假如教师能及时地布置与其相关的调查、整理、展示、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作业,一定会事半功倍,使学生做到身居教室,放眼世界。

语文实践性作业应与习作训练相结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学生学习母语,却害怕作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愿说,不惧怕作文。那么如何设计语文实践性作业呢?

我们布置过许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如参观孙子兵法城、今天我当家、看新闻知天下、小手抄报、课本剧表演等等,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乐于说乐于写。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逐步引导学生真诚、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写出生活化的作文。

由于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都有感而发,习作兴趣明显增强,习作能力也有显著提高,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学生投稿人数增多,并有多篇习作在国家、省市级报纸杂志上发表。

实验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既要善于布置语文实践性作业,从中找寻习作训练点,也要善于根据习作训练点布置语文实践性作业。

第五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包括实训室、实训基地的教学指导)是教师施展本领的舞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以下以国贸实务课程教学为例)

一、加强法制教育,遵章守纪、自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借助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升职业能力训练,以培养职业专业素质

1.借助教室、黑板、投影仪等,传授知识、设置模拟情景、启发引导外贸业务流程及业务模块,分解各模块的任务,明确做什么,该怎么做,带有问题学习。

2.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静态的变为动态的,平面的变为立体的,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微观的变为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

3.借助于电子商务网络、外贸专业教学软件,就交易磋商、合同拟定、信用证审核与修改等进行情景模拟训练。

4.借助于仿真实训中心,学生到“报检大厅”“报关大厅”等从事外贸业务操作;学生买卖小组角色互换,从事进口、出口业务。以弥补感观经验不足的缺陷。

三、运用恰当多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专业岗位群的共性要求,又体现不同职业岗位的个性要求,以培养职业综合素质

以行为导向、项目模块教学任务与内容不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探究式、实证法、案例教学等,并注意以下几个结合:

1.国际经贸知识融入外贸业务技能教学

将课堂搬进实训或实习现场。边讲边练,边做边感受。学生扮演买卖不同方角色,借助电子商务、商检、海关、银行等平台,将外贸业务具体化,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讨论式与探究式相结合按照买卖不同角色、业务中的跟单、报检、报关等学习(或工作)任务,组建学习团队或虚拟班组,从而进一步理解国贸关系中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为讨论式、探究式学习创造基本条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叙述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单据准备、保险、业务善后等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积极、有效、时尚的选择,它可以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理清知识与应用的关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序专业课程的学习,如单证制作、报关业务等埋下伏笔。但案例教学后,应重视“补台”工作,通过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巩固掌握。

4.强调双语教学,提高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知识、产品知识、外语缺一不可,本课程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将三方面有机结合,提高外贸综合能力。

下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素质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素质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单位:河南省柘城县慈圣镇虎陈学校 姓名:陈伟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是后天的经济。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课堂教学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 通过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来实现的,与有意义......

    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尝试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改革课堂教学,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下......

    实施素质教育

    1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2010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方案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围绕张局长“在2009年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都有了极大......

    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经验材料 一、 二、 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提高教师思想观念,扬升正气。 三、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着力点,两......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

    少先队阵地建设与素质教育

    少先队阵地建设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员举行各种活动的固定场所,少先队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阵地,在活动中充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校实际......